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这趟镖去的是广州,听说是运去海外的,大多人都知道,一但运去海外的,必定有皇商这一条线的,同时也必定是极贵重的东西,不是好东西也不会运出去卖,不然连这海运的成本都划不来了。
而这位客人再三要求镖银不是问题,重点要找金丰镖局最好的镖师,于是钟夏生将镖里最好的十位镖师跟了这一趟镖。
长长的车队终于从保昌郡出发,走陆路去往广州,路途不说太远,大半多的路程是有镖局打点的,周围自然不会有劫匪出没。
驴车一共三十辆,每辆驴车走得很吃力,瞧着是很沉了。
到了一处荒郊傍晚扎营的时候,前头的驴车一个不稳,将车上的箱拢摔在了地上,很快那箱子散开,只见里头一座金佛,那赶车的人连忙用衣服挡住,慌张的将那金佛收了起来,然后还左右瞥了几眼。
远处坐着的十位镖师面色一变,几人相视一眼,什么话也没有说。
接着又走了半个月的路程,由于下着小雨,路上有积水,车轮卡在积水洼中,镖师们只好下马帮着推车,好不容易将车推了上去,只见上面一只箱子掉落下来,再次箱拢打开,里面是座玉观音。
这么大件玉,那得值多少钱去?
金丰镖局的镖师们傻了眼,眼睛都看直了。
那边赶车的车夫以及东家的管事连忙将东西收好,还骂了那车夫一顿,换了一个车夫赶车,接着朝前行。
又走了五日的样子,按耐不住的镖师,半夜里乘着东家的人马睡着了,几人来到就近的驴车打开里头的箱子,只见里头不少珠宝首饰。
十位镖师当即起了心思,偷偷的将所有的驴车给赶走,他们也不想做什么镖师了,有了这一批财宝,他们想做什么都成,吃喝一辈子不愁了。
赶了几趟,终于将驴车都赶到了山里,再回头想要杀人灭口的时候,营地里的人都不见了,这一下令这些镖师疑惑起来,然而还是钱财诱人,找不到这些人算他们命大,多半是发现驴车失踪就偷跑了,这样的话他们也有责任,估计也不敢回去告诉东家,还能为他们拖延时间。
只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客商的管事带着所有的苦力跑回了梅岭县,一口气将金丰镖局全部给堵上了,大闹金丰镖局,说他们吃了客商的货,那些镖师拐走了东西跑了,非要找金丰镖局要一个说法。
那会儿钟夏生正在美人窝里消金,身边心腹匆匆进来禀报,钟夏生觉得像做梦似的,他手下的人他自然清楚,说好暂时做正当的生意,怎么可能拐走了客人的镖,一定是他听错了。
直到县衙里来了差兵,钟夏生才彻底清醒过来,他被押入了县衙公堂。
那客商早已经请好了状师站在公堂上就等着钟夏生过来问话了。
这事儿来得突然,钟夏生都还来不及找状师,甚至都没能将这个消息告诉苏大丫去,此时上了公堂,他该怎么办?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20章 镖师见财起义
第220章 镖师见财起义
赵知县没想到临到年底了还发生了这么一桩大案,这位客商是做珠宝生意的,这一次运去广州开分号,并不是传说中的送去海外的货物,所以这一批珠宝的价值可想而知的高。
难怪当时这位客商给了不少镖银,还找最好的镖师,钟夏生隐隐觉得不妙,他金丰镖局最好的十位镖师押着对方的金银财宝跑路了,他这个当家之人就得坐牢了,钟夏生心中惊恐。
于是钟夏生说道:“这走镖生意本就有风险,你们凭什么说是我的镖师拐走的?可有证据?我看是匪徒见财起义,将东西抢走的,这种事可不能赖在我金丰镖局的身上。”
那状师听后冷笑道:“行有行规,像金凌镖局遗失了货物,必定全额补上亏款,还额外有补偿,而你金丰镖局却说一句不关自己的事就可以不认了?何况这事儿本就是你金丰镖局的镖师理亏在先,不如还请大当家把镖师找出来问个清楚便是。”
此时公审的外头围着不少百姓,有街坊大喊,“对,把人找出来对质,没良心的金丰镖局,这是要昧下客人的财物了,反正这种事也不是做一回两回了,行内的人都瞒着,可是瞒不过自己的良心,瞒不过上苍。”
“活该。”
就这样引起了公愤,钟夏生气出一口老血来,他内心也有些担忧,这十位镖局是他从金凌镖局带出来的,以前一直跟在他的身边,是他一手栽培,功夫都是他教的,千万别背判了他啊。
很快有差兵跑去金丰镖局翻了个遍,所有镖师都押到了堂前,唯独里头没有那十位镖师的踪影。
钟夏生强忍着不安,狡辩道:“他们或许在追匪徒的途中,还没有回来也是正常的,只需要再等上十天半月,就能看到他们了。”
赵知县一拍惊堂木,“走镖二十日,这些管事的逃了半个月才赶回梅岭县,前后是一个多月了,你的镖师却还没有回来,你当本官是三岁小童好骗。来人,将钟夏生押入大牢,金丰镖局一干人等也一并押入,哪日想清楚了,知道怎么赔偿了,与客商谈妥当了,此案才能结。”
钟夏生感觉自己像做了个梦,前一阵子还春风得意,转眼他却下了狱,他知道这十位镖师是背判他了,他若不能赔偿,不能与客商谈妥,这牢狱之灾恐怕逃不了。
于是钟夏生连忙求饶,愿意赔偿。
而对方客商报出的价值却令钟夏生一脸的绝望,这个损失费,正好是他将金丰镖局盘出去,再赔上身家才能弥补,他不甘心,劳碌了半辈子的财富,一朝散尽。
可是看着堂前的捕快差兵,钟夏生一咬牙,同意了。
于是风光无限的金丰镖局就这样盘出去了,接管金丰镖局的人却是一个神秘人,此时的钟夏生也没有时间去多考虑计较,只想早点变现,再将身家拿出来,终于结了此案,恢复了自由身,他却已经零光一身。
金丰镖局的人走的走,如今在他身边的不过六人,七个人站在街头回头看了一眼金丰镖局的招牌,却是无比的讽刺,一朝散去家产,半辈子的名声与财富转瞬都没有了。
钟夏生带着人去了百香食铺,此时苏大丫并没有在百香食铺里,还是管事的向苏三丫禀报,苏三丫告诉了苏大丫,于是苏大丫支了银子给钟夏生,给他购置了一个小院,七人就住在里头,以后只能为苏大丫所用,再出门都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苏大丫是气愤的,她好不容易扶持起来的金丰镖局忽然就没有了,问过钟夏生后,觉得此案处处透着诡异,不应该是这样的,这中间一动有人动了手脚,耐何十位镖师有去无回,连着钟夏生都相信了,如果运的是珠宝,他们必定动了心思。
苏大丫气得不轻,先前才叮嘱他管好自己的手下,千万别得意忘形,结果又变成这样,如今面对苏大丫的指责,钟夏生不甘心却无可奈何,只好听她指挥,或许还有一条活路。
而金凌镖局这边在年底的生意又恢复了往常,甚至更好了,不过金凌镖局的镖师却调走了大部分,也不知道去了哪儿,直到一个月后的子夜时分,一队驴车送进了梅岭县,很快驴车到了先前告状的珠宝商人府后门,接着送进了对方的院子里。
那里头的大总管一脸感激的向吴昆抱了一拳,然后拿出一个银袋,里头是一叠银票。
“大当家的果然讲信用,帮我吴家解决了金丰镖局,这一趟多亏了你们。”
吴昆摆手,“要说感谢倒是另有其人,不过咱们也是各取所需,你们点一点,珠宝可有遗失?”
那大总管却是没有在意,“不必点了,当时我们并没有全部将珠宝装上车,不过是表面的几箱而已,所以这一批货就算大当家的不追回,我们也不放在心上,不过不追回的话,就怕这几人发现了端倪,又将车队赶了回来就麻烦了。”
“那是,那如此我便告辞了。”
吴昆带着镖师转身离去。
到了外头,吴昆叫人给傅氏家中传个信,很快有镖师乘着夜色去了。
苏宛平睡得正沉,只有时烨最惊醒,那镖师才上屋顶,时烨便翻身而起,捞起衣架上的衣裳迅速披上身,转眼也跳上屋顶,那镖师已经等在那儿,此时青衣和白衣也赶了过来,一脸的警惕,见是自己人,才松了口气。
“大当家多谢两位的提点,如今事情办好,请两位放心便是。”
这人是过来报讯的,时烨点头,那人转身隐入黑夜。
时烨从屋顶跳下,青衣和白衣相继隐去身影,刚才他们两人一直守在院里,想不到还不及东家反应快,看来这位东家的功夫相当的了得。
时烨进屋脱衣,接着掀开被子抱起媳妇接着睡。
苏宛平第二日起来,得知了此事,哈哈大笑起来,终于将金丰镖局那些人给搞下去了,以前差一点吞了他们的货物,想不到这一次又故伎重演,自作自受。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21章 干倒金丰镖局
第221章 干倒金丰镖局
余家的瞒货到了,苏宛平和时烨一起去码头接应,这一次余家便没有存放在岛上,而是半夜拉到了码头。
苏宛平的车队很快接应了这一批货,半夜缷了货,苏宛平给船上的工人一人一两银子打赏,得了个好评,这些人也不便下船,转身船会去一趟广州,载了货再回去,到家恐怕也是过年之后。
船走了,小管事却还是留了下来。
三十几辆驴车的粮食,苏宛平就这样大半夜的拉到了李家的后门等着。
到了李府后门,天边才露白肚,苏宛平便去敲门,那门防看到这满载的车队,立即上前开了门。
很快有人去禀报了家主,李家家主匆匆出来一看,看到苏宛平和时烨坐在一起,那李家家主不由得在苏宛平面上打量了一眼,接着笑了起来,“原来是你,想不到,想不到,上次被你给骗过去了。”
上次夫妻两人扮成兄弟两人,有了易容之物,李家家主并没有怀疑,如今看到恢复女儿身的苏宛平就觉得自己极为可笑,走南闯北半生,不知见过多少人了,竟被一个女子给骗了。
苏宛平扶着时烨的手从马车上下来,笑道:“还望东家原谅,着实是上次要事在身,若以女儿身出现,东家恐怕不会给我这个机会,所以才出此下策,但做生意讲究一个诚信,先前我代表喜客来见过东家的夫人,夫人怕是早已经猜到了。”
何况苏宛平上次见李夫人的时候也没有瞒着,这位东家不知道,多半是夫人以为他知道所以没有说出来。
误会解除,李家下人将驴车赶进府门,此时街上还没有什么行人,倒也没有让人看到。
李家家主邀夫妻两人入府一叙,站在这外头也着实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两人就跟着进去了。
堂前,李家家主李适再次将苏宛平打量了一眼,接着看向时烨,有些疑惑的问道:“你们这一批粮为何是半夜运来?莫非有什么来路不成?”
不怪他这么猜想,毕竟李家大总管已经看了粮食的成色,是雪白饱满的大米,这样的好货,只有京城里的粮商,或者权贵家里才能弄到手,梅岭县这个穷山僻水之地,岂能有这般好货来。
时烨见对方看着自己,于是解释道:“此货来路必定正,东家不必怀疑,我喜客来在梅岭县尚有一席之地,东家不放心,我们将喜客来押在这上头了。”
李适笑了起来,人家家中尚有一位小三元的秀才公在县学里头,岂敢骗粮钱,于是李适放下诫心,没有再问。
于是按着先前商量的价格支了银票,苏宛平先前算过一笔帐,不拉去鹏城少赚两把,事后回归正价,便与鹏城的价格一样,这一桩生意也不错了。
得了货款,夫妻两人又留在李家吃了早饭,才赶着空驴车回去,苏宛平早已经在外头置办了一座大院,大院在城郊,很是便宜,却是商队停留之地。
年前基本不用再出门了,于是放这些苦力和管事的回去探亲与家人团聚过年,余下小部分却在院里养着这些毛驴。
隔着年关还有两个月的样子,苏宛平的生意却是蒸蒸日上,各位分销商的生意也极好,年底是能卖不少货的,到了年底,平素舍不得花钱的人家都会舍得扯些新布,买些粮食和荤菜过一个好年。
而苏大丫却发现苏二丫的生意越做越好,苏大丫心中郁闷,金丰镖局不争气,如今这七个人什么也做不了,还得靠她养着,她得想法子将生意做起来才成。
不过这日夜里,钟夏生的小院里忽然有了响动,钟夏生与几位镖师匆匆跑出来一看,就见有两人倒在院中,嘴中吐血,伤势严重,借着月光一看,发现两人不正是先前十位镖师当中的两人么?怎么这番模样回来了?
于是钟夏生叫人抓了个大夫过来冶病,然而两人伤势太重,大夫也无计可施,钟夏生一气之下杀了大夫,那两位镖师却紧紧抓住他的手,说道:“大当家的,我们对不住你,货的确是我们偷走的,不过那批货是假的,是他们迷惑我们的,底下运的全是石头,当时我们寻了销路,并要交手的时候,金凌镖局的镖师来了,他们虽然蒙了脸,但我一样认得出来。”
“是他们抢走了所有的东西,抢打的过程中,驴车翻了,底下的宝箱全是石头,到那时我们才知道落入圈套,上了当,所有人都死了,只有我们两人偷跑回来报信,可是还是连累了大当家。”
钟夏生听到这话,气得吐出一口心头血,一掌拍在两人身上,两人直接毙命。
天亮了,钟夏生立即去找苏大丫,将此事说了出来,苏大丫原本以为是金丰镖局见财起义,没想到居然落入了圈套,依着吴昆这股聪明劲,苏大丫觉得他必定想不到这完美的计划,到底是谁在背给他出主意呢?
苏大丫猜不透,只好吩咐钟夏生先安生几月,过了年再说,金凌镖局如今如日中天,不能上前招惹,否则她也保不住他们。
钟夏生无奈,只听了苏大丫的话,先蹲守在那院里。
苏大丫从屋里出来,天边挂着一轮圆月,苏大丫来到了时凌的屋里,就见时凌正挑灯夜读,见她进来,只掀眸看了她一眼便没有再理会。
“时凌,咱们两人难道就这样一直分居下去吗?”
苏大丫心中失落,成婚的时候她的确用了些手段,但是如今已经成婚了,他也不必回罪人村了,私塾里也有了学生,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时凌将放下,目光淡淡地看着她不说话。
苏大丫却忽然将外衣脱下,只露出里头的肚兜,苏大丫来到时凌的身边,拉着他的手往内室去,时凌眼神微微一眯,跟着她起了身,两人进了内室。
第二日清晨,苏大丫扶着床下来,她一步一步挪到外头,正好苏三丫已经起床,刚从厨房出来看到苏大丫这虚脱的模样,连忙上前扶住她。
“大丫,你们……”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22章 二房的私心
第222章 二房的私心
苏三丫脸颊一红,不敢说了,苏大丫却瞪了她一眼,叫她扶着回房里去,昨夜被折腾狠了,苏大丫只觉得双腿都打颤。
到了堂前坐下,苏大丫心情好了不少,至少与时凌和好了,果然女追男只隔层纱,早知道几个月前就该出手了。
在小院里吃过早饭,时凌去了私塾,苏大丫带着苏三丫去了二房的院子里,院里今日却算安静,她回到到自己的小房里,拿出帐本看。
这边苏家人已经起床了,苏李氏起得最早,在院里转了一圈,苏李氏便敲了敲二房的门,这个儿媳妇不跟她对付,也甭想发懒睡早床不起来。
二房被叫醒,赵秋红和苏二河都睁开眼,苏二河踢了她一脚,“娘叫你呢,你先出去,我再睡一会儿。”
赵秋红听了面色有些不好,以前的苏二河跟她一起来县城,管着那铺子,夫妻感情最好,也从来不曾这样,自从两老的过来,苏二河便向着两老的了,不但把掌家权交给了老的,现在用的分分钱都得从婆母手中过,总是挨骂挨掐是难免的。
俨然又过成了苏家院在村里头的日子,赵秋红心中苦涩,她从床上下来,穿了衣裳出门,苏李氏便叫赵秋红去厨房做早饭,以前多是三弟妹在做,毕竟三弟妹母女还是他们二房母女的下人,没有他们收留,两人早已经不在这县城了。
赵秋红冷哼一声,转身就回了屋,还将屋门给关上了。
苏李氏今日像是吃了火药似的,见媳妇这态度,往日的不满一股脑发泄出来,直接叫老头子用脚踢门。
屋里的苏二河原本还想多睡会儿这会儿也睡不着了,胡乱披了衣出来,看到媳妇安静的坐在桌前发呆,外头却是敲得砰砰作响,苏二河便怒了,上前推了推赵秋红的肩,“愣着做什么,不开门。”
赵秋红却看向丈夫,“三弟妹本就是过来伺候我们的,凭什么要我下厨。”
苏二河倒也没有反驳,上前开了门,苏李氏已经哭上了,指着赵秋红在儿子面前哭诉,“管好你的媳妇,她可是一点孝心也没有,哪日要气死我的,等我们两老的被气死了,你就帮着她,做赵家的上门女婿去。”
苏二河一听皱眉,回头瞪着赵秋红,怒道:“过来,向爹娘道歉,二老如今掌着家不容易,不过是让你去厨房做事,你以前也做过,咱们家这几口人也不会累死你,你为什么要项嘴?”
赵秋红冷哼一声,转身回内室去了,苏李氏见儿子都管不住这妇人了,那还了得,立即冲进去要打人,被苏二河拦住了,苏二河带着两老的回了正堂。
此时钱水芳已经悄悄进了厨房,赶紧做早饭,心里还有些惊讶,婆母怎么越来越针对二嫂了,自从这掌家权没在二嫂手上,家里头似乎又回到了从前,钱水芳也不再对赵秋红恭敬,心想着只要讨好了那老不死的,就偶尔还能得到银子。
苏二河从堂屋里劝了好久才出来,一出来就进厨房去了,在厨房里看到是三弟妹,没有见到自己的媳妇,心情有些不爽,虽然这三弟妹说是二房的下人,可是以前再怎么说也是妯娌,也是三弟的媳妇,待三弟回来,这事儿闹不清了。
钱水芳见苏二河进来,连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穿得好了的钱水芳瞧着长得还不错,苏二河在她脸上愣了一下,连忙收回目光,转身出去了。
赵秋红见外头没声音了从屋里出来,就看到丈夫从厨房里出来,跟着一起出来的还有钱水芳,她错愕的看着两人,她丈夫居然帮着三弟妹去厨房里做事?
赵秋红下意识的在丈夫和三弟妹脸上看了一圈,只见丈夫的神情有些奇怪,竟然还有些红脸,赵秋红心中一惊,转身跟着钱水芳进了厨房。
厨房里,赵秋红暗自打量三弟妹,只见在县城里来的这些日子,钱水芳养好了,身子苗条,穿着这一身藕荷色的衣裳,感觉年轻了好几岁,赵秋红低头看向自己,许是日子过好,吃得好了,竟长胖了。
果然与钱水芳没法比,赵秋红面色很不好看,钱水芳小心翼翼的切着菜,一切都听赵秋红的指示,心里却暗自呸了几声,如今不掌家了,手里头没有钱了,逞什么能,大丫管着大钱,婆母管着小钱,她算什么东西。
妯娌两人做好饭菜,赵秋红从厨房里出来,看到不远处的苏二河,拉着他往后院去,正要跟苏二河说说家里的事,就听到大丫的屋里传出声音。
“三丫,你找大管事的带上钟夏生去一趟余城和项城,我想在这两处置办食铺,此事不要让家里人知道,梅岭县这几间铺子如今生意一日不如一日,皆是我爹娘无能,若是让家里人知道那余城和项城的生意,恐怕又有得争吵了。”
苏三丫立即邻命,苏大丫接着吩咐道:“我看了帐本,最近盈利还不好,我把银子都抽走吧,等余城和项城的生意走上正轨,这边的生意随他们折腾去。”
苏三丫再次应下。
苏二河夫妻原本要说的话早已经抛向九宵云外,两人目瞪口呆看着那屋里,想不到自家女儿已经跟家里人离了心,两人悄悄离开后院,到了二房的屋里,赵秋红连忙说道:“二河,我们得赶紧把儿子找回来,还读什么书,赶紧放在大丫身边管着咱们的家业才对,否则丫头带去了时家,咱们苏家什么也没有了。”
苏二河听了媳妇这话,觉得有理,于是两人早饭都不吃了,就分开去找儿子,也不知道儿子前几日拿了银子后上哪儿去了,苏二河先去私塾里寻,接着问过富家公子,才知儿子又去了柳巷听曲。
终于将儿子找回来,早已经傍晚时分,这会儿苏大丫已经跟苏三丫回了小院,苏二河捉着儿子,跟苏家两老的在正堂里开始训斥。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223章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第223章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夫妻两人决定把儿子送去铺里学做生意,以后跟在苏大丫身边,苏家两老的早就这么想了,耐不住家里人要送孩子去读书,这会儿苏李氏说道:“送去,明个儿就送去,这份家业自是咱们苏家子孙的,可别让大丫头带去时家了。”
苏二河夫妻也是这么想的,然而苏可却郁闷道:“我不去学做生意,家里有姐姐就好,何况姐姐会赚钱,我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做生意可不是好差事,我结交的那些朋友,他们家里都有大管事的管家,根本不需要他们亲自插手,你们要让我做生意,我就找个大管事帮我做生意。”
苏二河听到这话,气得甩了儿子一个耳光,眼看着还要再打,赵秋红连忙拉住。
最后强行让苏可收性跟在姐姐身边。
待苏大丫来到二房院里的时候,才知道这个消息,当时她一句话都没有说,目光淡淡地看向爹娘,以及苏家所有的人。
1...5455565758...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