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孔林锋染了伤寒,手腕无劲,这会儿靠在椅中起不来。
时烨却是来到两人身边,他看向桌案上的信,原来是上奏朝堂上的奏折,他将自己的罪责全部写了下来,字里行间看似在自我认罪,实则却企盼着皇上能放他们孔家一马。
时烨将佩剑抽出来,当着孔林锋的面将那封上书直接给劈了个粉碎,原本夫妻二人还抱头痛哭的,这一下被时烨的举动吓到,一时间也停下了哭声,呆呆地看向逍遥王。
时烨淡漠一笑,看向孔林锋,“不必再上书了,时家造反,自是留不住。”
随着时烨话落,他看向旁边的王起,王起很快带着人马上前将孔林锋夫妻扣下。
而时烨却是直接出帐营,他想起兄长的信,信里兄长更是叫他杀了孔家所有人,万不能带回京城,只有先斩后奏,才能彻底灭了孔家,不然孔家人一但回了京城,恐怕案情又有变,到那时也不是他们兄弟二人能左右得了的。
时烨站在营帐外,心中很沉重,他若是真的杀了孔家人,母后必定难过,可是兄长也说得对,孔家人一但入京城,父皇母后皆难做人,依着母后的脾气,指不定又去求父皇,与其让孔家再留下希望,不如他做了这个恶人,还世人一个公道。
时烨想起刚才孔林锋写的上书,他就觉得可笑,到这时,孔家还知道怎么利用言语去请求活命,当时造反的时候,他们可曾想过后果?
孔家既然已经起事造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名,这件事就再没有了回旋的余地,那些百姓所受的苦岂是孔家人一死就能谢罪的。
此时王起出来,他是来请示的,时烨没有再犹豫,直接下令赐死孔家人。
就在这一夜,孔家几十口人皆数赐下毒酒。
孔凡泽到死都不相信逍遥王也会如此心狠,他不愿意喝下毒酒,他要见皇后姐姐,他还想活着,以前的孔家多么的风光啊,岂能就这么死去,他不甘心。
可是护卫不再会给孔凡泽半丝机会,自己不愿意喝,那就直接灌下去吧。
孔凡泽不得不咽下毒酒,死不瞑目的倒下了。旁边的孔家小辈这一下慌了,他们明明听到姑母说会放他们一命的,为何还是会死,他们不要死。
几个小辈起身就要往外逃,被护卫抓住,皆数强行灌下毒酒,死了一片倒在地上,水氏和毕氏一脸的惊恐,周氏却是笑了。
“成王败寇,没有什么好说的,当年时文景落泊,被皇家压制,连子嗣都不能有,唯一子嗣还被扣入京城为质子。”
“那些年,我们孔家是如何帮着他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若是但凡我孔家有半丝野心,这帝位也该不是时文景,而是我孔家,我们孔家如今虽说已经造反,但都是时文景给逼的,瞧着还是只能同苦却不能共甘,天下帝王皆是如此冷血无情,孔家没有错,错就错在跟错了主子,错就错在野心起得太晚。”
周氏说完这一番话,她端起了毒酒。
两儿媳妇看到婆母如此决绝,知道再无挽回的可能,两人也不再说话,只好端起酒杯。
孔家人全数死绝,随即有护卫进来清理。而在营帐不远处的一处小山坡上,时凌朝下方的营帐看,很快有消息传来,孔家人全部死于逍遥王手中,也就是说逍遥王亲手杀了自己外祖父一家人。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02章 要生了
第1402章 要生了
时凌冷笑一声,带着人马转身走了。
时烨随即给兄长回了信。
再往京城去,带走的却是孔家人的尸体,回京城后,自有风波,只是时烨这一次做下了决定,他向来光明磊落,此事与兄长无关。
而京城里,苏宛平抚着大肚子给弟媳把脉,宁氏正在写方子,苏宛平便向一旁的高文高武交代道:“不管如何,你们即使再去一趟巴蜀,也要将时烨给我找回来,他这一去,就音讯全无了。”
高文高武应下退了出去。
这一下宁氏坐立不住了,她瞒了姐姐这么些月,如今看到姐姐随时会临盆,她思前想后,最后还是说了出来。
只是苏宛平却并没有宁氏想得很惊讶,她反而看向宁氏,想了想说道:“我也曾怀疑过,毕竟我打听到弟弟已经有几个月不曾上朝,衙里也不曾去,想必被秘密派出去了吧,若是弟弟在,多半时烨也在了。”
至于时烨为何不能将这些告诉她,她知道也是有原因的,孔家怎么说也是时烨的舅家,他若是亲自去平乱,母后知道还不得伤心了,事后朝中文武大臣也多半会落下口舌,再说这平乱的重任交给了时凌,他再横插一却,有替她苏宛平出头的嫌疑。
“弟媳,你不用担心,我不会激动的,我要平安将孩子生下来,时烨和弟弟是有能耐的,我相信他们能平安归来。”
宁氏最近为着苏义出征的事已经好些日子睡不安稳,平素本是不出府门的,若不是姐姐和太子妃两处会时不时的依仗她,她才不得不出了门。
如今宁氏看到姐姐一脸平静,她也相信了,对啊,逍遥王是很英勇的,她家夫君也不差,先前在巴蜀时不知道有多凶险,不也这么过来了么?
宁氏终于松了口气。
不过高文高武还是出了门,暗中却不是去往巴蜀,而是往淮阳方向去,他们带上了隐卫相随,就是苏宛平担心时烨和弟弟的安危呢。
宁氏终于不必在婆母和姐姐面前瞒着了,做事都放开了些,也不是先前那紧张的模样。
这会儿宁氏开完了药方子,随即安排稳婆和乳母,随时准备着了,甚至乳母已经有了奶水,只等着苏宛平发动,而算着日子,她就在最近几日。
怀着双胎真不是人干的事,苏宛平这些日子累得着实难受到不行,好在在京城里,吃喝不愁,也无人来打扰。
再有母亲傅娟与她同时怀孕一起休养,母女二人有了伴,似乎日子过得容易一些。
苏宛平还是盼着时烨能早日归来的,当然也只要时烨能平平安安的,苏宛平便也开心了。
宁氏正好提着药箱准备回苏府去,只是前脚才离开,后脚苏宛平就受不住了,发动了,痛得她要命,立即派人去将宁氏喊了来,同时也派人去宫里请御医了。
傅娟大着肚子陪在女儿身边,看到女儿那双胎的腹部,想着就心疼。
苏宛平抓住傅娟的手,躺在床上,痛得她有气无力的。
很快宁氏背着药箱跑进来,看到苏宛平额头冒汗,连忙上前把脉。
傅娟坐在那儿尽担忧,同时担忧的还有外头候着的护国侯。
母女二人的产期将至,郑一鸿是半步不离开王府,不管外头人怎么说他郑一鸿,他都不予理会,住在王府如同自己家中。
苏宛平心想着呆会要生下两宝宝,她得赶紧储备力气,于是叫小令去端些吃的来,她吃饱了好生孩子。
上一胎生下小时菡,那会儿苏宛平就叫吃的,小令都有经验了,立即去了小厨房,还亲自下手做吃食。
没多会儿小令将一盘肘子端上,还有几道小食与零嘴,她这么辛苦,能转移一下注意力也是好的。
御医还没有来,两位稳婆却已经准备在一旁了,门帘处听候的丫鬟都静默而立,等着随时被安排。
苏宛平正要吃肘子,外头小时菡和邬三木匆匆跑了进来,两孩子瞧着也是一脸的担忧,他不知从哪儿听来的,说女人生孩子如同走了一遭鬼门关,可把两孩子吓着了。
两家伙一看到苏宛平就立即粘了上来,小时菡一双乌漆漆的眸子盯着母亲,就想流眼泪,邬三木也是可怜巴巴的看着苏宛平。
这一下屋里几人都搞不明白两孩子怎么回事,莫非是在哪儿受了委屈?
邬三木哽咽的开了口,“夫人会平平安安的,对不,一定还会像以前一样,带着我们去踏青,会做好吃的给我们吃。”
苏宛平被两孩子的举动给弄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了?
然而时菡听到这话就哭了,“娘,我不要弟弟了,我只要娘。”
苏宛平原本痛着的,可是被两孩子一说话,倒是忘了难受,她拿出手帕给两孩子抹泪,刚要出声安慰一下,下腹痛得她啊的一声,她感觉到羊水破了。
苏宛平连忙看向宁氏,宁氏立即叫下人将两孩子抱出去,丫鬟上前抱人,两孩子不走,一副马上要失去母亲的样子,也不知谁说了什么话,看把孩子们给吓的。
郑一鸿坐在堂前,看到两家伙就这么强行抱出来,两孩子还不服气,郑一鸿便上前将两小只给抓住,按在他的面前站着。
明明一手一个,邬三木是个大孩子了,学了些功夫有劲了,可是却发现在郑侯面前根本动弹不得,他开始惊恐起来,眼前这人可不好惹。
郑一鸿郁闷的看着两人,沉声问道:“谁在你们面前咬了舌根?”
两家伙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眼眶里又有了泪意,邬三木开了口,“刚才有位嬷嬷说生孩子的女人如同走了一趟鬼门关,我们就吓着了。”
郑侯立即看向一旁的护卫,护卫很快退下去办,府中竟然还有人敢咬舌根,吓唬两孩子,尤其在这关键的时候。
郑侯将两小家伙安置在自己的身边,两人也跟着紧张,小时菡也不想出去玩,更不要玩具,他只想母亲和弟弟或者妹妹们能平安。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03章 病重
第1403章 病重
而屋里,傅娟看着女儿那痛苦的模样,心里着急的不行,又是心疼,刚才还想吃肘子补充体力,这就开始要生了,发动的很快,御医怎么还不来。
宁氏不想婆母在旁边受刺激,于是叫小令将她扶出来。
傅娟来到外间,郑一鸿立即上前将她扶住。
“我终于相信宛平生下时菡时生得快的消息,瞧着这一胎生得也快,但愿一切都顺顺利利。”
郑侯想到这儿,便劝道:“要不你先回去躺一会儿,你们两人的产期差不了几日,早几日晚几日都有可能,你这会儿就该静心养着。”
傅娟摆手,她岂能离开这儿,女儿在里头最是难过,女婿又不在身边,她这个做母亲的自是要在旁边守着的。
劝是劝不住了,于是两人在堂前坐下了。
傅娟看着同样坐得端正一本正经又明明担忧到不行的两孩子,不免也有些欣慰,瞧着两孩子还挺孝顺的,知道心疼母亲。
没多会,御医带着药童匆匆赶至,而屋里却传来孩子的哭声,御医都震惊的站在堂前,这生得也太快了吧,他不过是在宫里给皇后娘娘请了平安脉出宫,怎么就生出来了。
傅娟和郑一鸿也是露出笑来,果然逍遥王妃生得快。
御医进去没一会儿,又一胎生下,床幔内,苏宛平全身湿淋淋的,可想而知她出了多少汗,晚春时节,东京城里并不热,可是她穿着薄衣,就已经没有一根干纱了。
苏宛平看向小令,正要问自己的孩子如何,就见稳婆将两孩子包好,走了过来欢喜的道贺。
苏宛平看向两孩子,当稳婆报喜说是生下的两小子时,苏宛平不免有些遗憾,又没能生下一个女儿。
不过两孩子睡得安稳,也足重,只是小儿子要轻了一些,不过不打紧,养一养就好了。
正在苏宛平高兴时,宁氏面色凝重的将被褥盖好,从床幔后出来,来到御医身边,小声说了一句。
御医面色一变,连忙翻出银针,但很快想到了宁氏的银针手法可比他强多了,要不由她来施针。
宁氏却是摇头,“你来,我心绪很乱。”
正因为这是她大姑姐,也是她夫君唯一的姐姐,太过于在乎,反而无法平心气和,好在御医在,这可是皇上和皇后身边请脉的御医,先前宁氏和苏宛平生下孩子他皆有在。
对两人的情况,他自是最清楚不过的。
御医听后没有再犹豫,立即拿了银针上前施针。
苏宛平也发现了气氛有些不对劲,她的眼神从孩子身上移开,随即看向弟媳。
宁氏上前握住苏宛平的手,小声说道:“有点儿出血,伤了根本,正要施针。”
苏宛平也发现自己越来越虚弱起来,与生下时菡时不同,那时候很轻松,生下来还能下床,这一次她发现双腿有些没有知觉似乎的,下身都有些痛到麻木了。
宁氏看到苏宛平有些苍白的脸色,从药童手中接过参汤,一口一口喂给她吃。
苏宛平却抓住了宁氏的手,担忧的问道:“我……我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无法感觉到下半身了,我无法使唤我的双腿,我这是怎么了?”
宁氏强压住自己的心绪,一脸平静的说道:“姐,不必担心,你还怀疑御医的医术不成,他先前可是帮着接生过小时菡,再说我也在身边,我们的医术,你只要放心就好。”
苏宛平松了口气,既然是喝参汤保持体力,她也就一碗喝下去了。
只是喝下参汤不久,药童又送来药碗,乌漆漆的药汤,苏宛平开始有些怀疑起来。
不过她很快将药喝下。
御医施了针,又坐下来开方子,宁氏来到御医面前,这会儿床幔挡住了苏宛平的视线,不知两人在商量着什么,似乎在讨论着一味药的问题。
苏宛平努力的想要去移动自己的下半身,却发现仍旧没有知觉,她开始慌乱起来,莫非她的双腿以后都动不了?
生双胎有多少风险自是不必说,尤其在这个医疗不发达的时代,苏宛平借着自己年轻,又是练武的身子,吃得又好,本以为会没事的,到了这会儿,她才知道后怕。
似乎终于确定了药方,宁氏走了过来,她来到苏宛平身边坐下,说道:“我以后住在王府照顾姐姐,正好婆母也快生了,我在府上也方便一些。”
弟媳愿意留下来,那自是好的,苏宛平自是欢喜的。
只是宁氏的留下,是不是代表着她的病情很重?可是看到宁氏平静的脸,她又有些摸不准了。
苏宛平生下了一对孪生兄弟,成了京城里传的佳话,一时间王府内外全是贺礼,各世家权贵都派人送了来,又有皇室送来的打赏,府中掌事公公都要忙不过来了。
宁氏却在这些赏赐中挑了些上等的药材用上,而皇宫里,孔氏并没有来王府看苏宛平。
孔氏一身素衣,手中拿着念珠,就在御医被请走,苏氏在生产时,孔氏便去了小佛堂跪了半日。
这会儿孩子安全出生,孔氏将早早求到的平安锁和先前给小孩子亲自做的衣裳派洪公公送了过来。
而孔氏却是每日吃素念经,虽说没有削发出家,可这架势却是越来越素淡,也不再打听朝政,也不想听朝堂上的事,甚至有大臣求见,她也是不见的,就更不用说那些诰命夫人们的求见了。
转眼养了五日,苏宛平终于明白了,她的下半身是真的出问题了,还是没有知觉,不能下床,便是清理都是小令亲自在帮忙,这一下,苏宛平开始慌了,她不会后半辈子都会变成这样么?
宁氏时常叫乳母将两孩子抱来给苏宛平看,也只有到这个时候,苏宛平才会露出笑脸,她看着乳母怀中睡得正香的两兄弟,她便眼眶一热,不管她变成什么样,当看到这一双儿子她就值得了。
御医每日来施针,宁氏更是天天陪在苏宛平身边,她能感觉到,就五日光景,她的药方已经换了几张,是因为都不见效么?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04章 离开王府
第1404章 离开王府
苏宛平也不再逼问宁氏,她知道弟媳为了她半夜翻看医书,还亲自给她熬药,母亲身子重了,这件事是不知道的,想她在坐月子,得知母子平安就回院里休息着去,苏宛平也就放心了,毕竟傅氏的泪点太低,一但知道,还不得哭起来。
就在苏宛平躺了十日的时候,傅氏的肚子发动。
宁氏和御医开始守着傅氏。
傅氏算是高龄产妇,也是一个大问题,虽说只有一胎,但毕竟年纪大些,御医做了万全的准备,皇上知道此事,还特令御医入宫库里选需要的上等好药,做为对郑侯的赏赐。
好药是已经备下了的,余下的就得看傅氏的造化了。
郑一鸿坐在堂前等着,仍旧是坐立难安,有时候一想到自己马上能迎来人生第一个嫡子,郑一鸿感觉在梦里都要笑醒,他一直以为要辜负了祖宗,等着百年后负荆请罪去,没想他有生之年还能有一个嫡子继承衣钵。
只是郑一鸿也有些内疚,为了郑家的血脉,还让娟儿这么大岁数为他生下孩子,他愧对娟儿的信任,为着他这一点儿自私,郑一鸿决定只要这一次过后,他不会再让娟儿受任何苦了。
而内室里,傅娟痛得眼泪都落了下来,莫名也记起当年生下一双儿女时的苦楚,那时候她年轻,十六七岁的年纪,就躺在那茅草堆里,请了村里的稳婆,很快将孩子生下来,第二日坐月子时还在刺绣帮着赚钱养活家里人。
傅娟抓住被褥,喝下参汤,接着又发力。
这一次的傅娟,却是生了一日一夜,刚开始胎位有些打横,御医是个极有经验的,不仅施了针,又强行将胎位拔正,在稳婆的协助下,傅娟终于将孩子生下来,没想也是一个儿子,孩子的体重自是比苏宛平的孪生子要重些。
傅娟看着阿奴手中抱着的孩子,她又流下的感动的眼泪,四十岁的人了,又生下一胎,终于为郑家留下了血脉传承,傅氏内心安定下来。
郑一鸿听到屋里的声音停了,孩子的哭声响起,他露出了笑,随即又担忧的等在门口,他在心中默念,一定要母子平安。
宁氏和御医终于出来了,郑一鸿看着两人微笑的脸,松了口气。
“恭喜侯爷,母子皆是平安。”
御医上前道喜,郑侯却是立即叫身边护卫赶紧将他准备的谢礼送上,正是御医平素最爱的茶叶,还有他爱把玩的寿山石,这么大块寿山石送入府上,御医高兴坏了,连连道了谢。
宁氏安排好这边才来到苏宛平身边,苏宛平得知母亲平安,也松了口气,自己却仍旧躺在床上不能动弹。
宁氏却是上前帮她揉着腿,苏宛平想到自己眼下大小便都失衡,心里难过的很,也不太想宁氏帮她揉腿,她害怕自己没能控制小便,让她看到。
可是宁氏却是朝她温和一笑,一边给她揉腿,还一边说道:“看来我得教小令怎么按压穴位,几日不下地,血脉不流通,最是伤身,只有每天都按压几处穴位,又多活动一下双腿,才能一直保持下来。”
苏宛平的脸色略显苍白,她开口问道:“弟媳,你说我这病还能好么?”
宁氏点头,“我一定会治好姐姐的。”
宁氏说得如此自信,其实内心却是难过,但看到明显脸色好看些的大姑姐,她也放心些。
然而苏宛平又说道:“我不想时烨看到我这个样子,我想离开京城,我在城外有庄子,住那儿去,时烨若是回来,就说我去岭南做生意去了,等我的病养好了,我再回到王府。”
苏宛平期盼的看着宁氏。
宁氏却是心头一紧,御医施针的手法宁氏自是知道的,就住在京郊,她能照顾得过来,只是要瞒着王爷却是一件难事儿。
宁氏忍不住开口劝道:“姐姐当真舍得离开两孩子?”
苏宛平内心苦笑,她岂能舍得,为了生下这两孩子,她怀孕开始就已经很注意了,如今平安生下来,她很欣慰,孩子也是她的命,可是她这么躺在床上,又无法抱起孩子,如今孩子多是乳母在带,衣裳也有母后所做,穿到一岁都不愁的,她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养好病再回来。”
苏宛平下定了决心。
宁氏也不好再劝了,事实上姐姐的事,除了她和御医知道外,外头谁都是不知道的,便是御医也听了苏宛平的命令,绝不会传出半分,便是皇上和皇后也不曾提及。
再说两孩子生下来很健康很平安,关注力都不再是姑姐,想来姑姐去城郊养病,也不会有人生疑心。
于是乘着这一日傍晚,月子期间的苏宛平披上厚实的斗篷将自己包裹紧,被人抬上马车。
带走了几个亲近的下人,马车往城郊去了。
郑侯生下嫡子,满京城的人再次前来祝贺,为了不影响王府,郑侯将妻儿接回侯府,不过郑侯没有打算办满月酒,毕竟皇孙也是这个月内生的,而淮阳虽然平息了战乱,可是此事还没完,各地还有些造反的起义散军,因为孔家的事,想必皇室中也不好受。
郑侯收到皇上的赏赐不断,给足了侯府的面子,因为侯爷有了嫡子,余下的两庶子,一时间在京城里的风光被盖住,也就是说以后的侯世子,不会再从两位庶子中选出来,而是这唯一嫡子当之无愧了。
傅娟果然是年纪大了,生了孩子也是多日不曾下地,她在养着身体,不过人显得很精神。
而远在平江府,喜客来客栈最近在秘密进行的一桩事,不少江湖人士聚集在平江府周围,都是为救陈平阳而来的。
皇商陈家这一次也使了全部的能耐,却发现根本不是对方对手,连儿子的下落都查不到,唯独喜客来,倒是将陈平阳的下落查出来了。
这一日夜里准备营救。
按理孔家军已经溃不成军,按理陈平阳已经平安了,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带走陈平阳并不是孔家军,而是另一波来历不明的人。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05章 救出陈平阳
第1405章 救出陈平阳
喜客来能查到他的下落,已经算是厉害了,要查出背后之人实则很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