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苏义与妻子对视一眼,两人心头都是难过。
到了城郊庄子上,苏宛平独自躺在床上,小令为她按压着,苏宛平忽然说道:“算着时间,时烨快回京城了吧?”
小令点了点头,说道:“我派管家出去打听一下,想必明天能问个清楚。”
苏宛平听着不再说话,脑中一想到时烨,眼眶里有了热意。
她从来不知生孩子也能出现这样的状况,明明她刚开始生下小时菡时是多么的顺利,再说她一直有练功,身体很结实,如今自己也才二十多岁,正是年轻时候,怎么就出现这样的事,她竟然动弹不得了。
苏宛平有些不甘心,或许她是要一辈子都躺在床上了。
就在这会儿,外屋起了动静,小令停手,准备起身去看,就见有人挑开门帘,待苏宛平朝那边看去时,就看到穿着一身长衫的弟弟站在那儿,弟弟一脸的痛心,也一脸的不敢置信。
苏义一步一步来到姐姐床边,随即蹲身,握紧了苏宛平的手。
身后是宁氏一脸歉意的脸。
看来没将弟弟瞒住,弟弟那么精明,弟媳的确难以瞒住。
苏宛平勉强露出一个笑来,笑看着弟弟说道:“我很快就能好的,弟弟不必担心。”
苏义一路上自是问过姐姐的病情了的,怎么不知道她此时的状况,她还想安慰他呢,明明自己这么难受。
苏义叹了口气,反问道:“为何要瞒着姐夫,他向来重情,就算姐姐病了,他也绝不会嫌弃。”
“我不是怕他嫌弃,我只是……我只是不想他看到我现在这个样子,我现在……”
苏宛平停一下,努力将眼眶里的泪意逼了回去,方说道:“我现在很狼狈,思前想后,中医中的草药见效太慢,要是有谁能给做个小手术,将里头的瘀血放出来,将我的骨盆就位,我大概是能站起来了。”
苏义有些没听懂,于是看向妻子,妻子是女医,她必定懂,可是宁氏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她有些茫然,从来没有人听说过做手术的,那是什么治疗的方法?
她最近施针也发现姐姐下半身是不能疏通,所以才叫小令辅以按压穴位,想一点点的将之疏通。
苏宛平没有解释,事实上她说的这一些,要是放在她的时代,自是不成问题,主要还是她怀有双胎给挤压的,她的身子承受不住,在临盆时不是剖腹产,于是一使力将骨盆拉开了。
这些话自是无法这么解释,谁也不会听得懂,她现在也只能等着宁氏的施针手法与按压手法,她的治疗方案没有错,在这个时代算是最先进的了。
显然他们是听不懂她说话,苏宛平也不再强求,只是交代弟弟千万别将此事告诉时烨,大概过几个月她就好了,自然就会回王府去。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09章 王起发现苏义行迹
第1409章 王起发现苏义行迹
苏义陪在苏宛平身边,一直不愿意离去,独留姐姐一人在庄子上,他仍旧不放心。
若不是第二日清早要上早朝,苏义是舍不得回城里去的。
接下来几日,苏义都往城郊庄子上跑,每天从衙里出来,第一件事就是来看姐姐。
孔家造反案有了定夺,按着皇上的意思要厚葬,正好孔凡明辞去一切官职,成为普通百姓,准备去泾州,凤帝给了他一个任务,由孔凡明扶灵送去淮阳祖地安葬。
此事终于要告诉皇后孔氏了,凤帝派刘公公往凤栖宫去了一趟,关于孔家造反的案子有了定夺。
孔氏自上一次与母亲写了一封信送给了父亲,一直等着消息,可是所有的消息都被封锁了,她什么了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孔家的女眷被太儿子给秘密押走,她气了几日,却没有再阻止。
如今听了旨意,陈明了孔家一切罪行,皇上不再追究孔家九族已经是仁慈,还能厚葬了孔家,的确做得仁之义尽。
刘公公一走,孔氏在殿前坐了许久,随即叫来洪公公,派他去了一趟义庄,并准备了纸钱给孔家人送个行。
洪公公带着两位嬷嬷一同前去的。
孔氏茶饭不思在殿前坐了一日,待洪公公几人回来时,她内心五味杂陈,最后一程,她没有去相送,从小养她大的父母,还有与她一起长大的兄长弟弟,一想到这儿,就仿佛在昨日一般。
然而洪公公几人一入殿前,立即屏退了所有人,随即来到孔氏身边,洪公公面色凝重的禀报,毕竟是宫里的洪公公,什么阴私事不曾见过,不过是去了一趟义庄看了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哪里是战死的,这明明是被毒死的。
洪公公若是没有察觉,孔氏也就这样过去了,偏生洪公公看了出来,孔家人显然是赐死的,不入京城便将人给赐死了。
孔氏握住茶杯的手抖动了一下,她将杯子放下,面色苍白如纸,先前她还想着皇上念及旧情,给予孔家厚葬,如今看来,不过也是帝王之术的表面功夫罢了。
孔氏忽然苦笑一声,面色严肃的叮嘱洪公公与两个嬷嬷,“此事权当不曾发生,你们都退下吧。”
下人退下,殿前只有孔氏一人,她看着偌大殿,忽然觉得森冷,她如今可是再也没有娘家的女人了,即使自己生的孩子,那也是他姓,以前不管有多恨父母兄弟,有多怨孔家人,可是真到了这一日,所有的埋怨与恨意也不及这失去亲人的凄凉。
孔家做错了事,赐死也该正常。
孔氏笑了,她起身拿着念珠往小佛堂而去。
待到第二日天亮时,凤栖宫的下人入殿服侍,没有找到皇后,最后在小佛堂里寻到时,只见那跪在佛前的头发有大半白了的身影,一时间令洪公公与嬷嬷们吃惊,吓得连忙冲了过去。
孔氏病倒了。
这一次不仅病了,她的头发也一夜之间白了大半,是有多伤神啊。
跪了一夜不曾动,而身边服侍的人却无人敢闯入打扰。
凤帝知道后,气得在凤栖宫里骂了一通,将这些下人全部打了板子也不解了他心中的郁气。
床榻前,凤帝坐在那儿,看着床上紧闭着双眼、面色苍白的发妻,他叹了口气,随即眼神看到桌案上放着的手抄佛经,听说孔氏最近一直在抄录,想她心里是有多烦乱。
凤帝内心不好受,罢了早朝,衣不解带的陪在妻子身边照顾。
太子时郁来凤栖宫有两回,每次来凤帝皆是不见,于是早朝暂由太子代理,眼下孔家乱军已灭,天下太平,朝中也没有什么大事。
御书房内,时郁得知洪公公几人去过义庄一趟,立即想到了什么,他发现自己有些失策,早该叫孔凡明扶灵而去,不该留在义庄的,想必母后就是因为知道了才变成这样的吧。
时郁心头不好受,可是他知道,身为帝王本就不该心软,将来若是太子妃的外戚生出异心,他同样会下此狠手,杜绝后患。
朝中的事,时烨是不太操心的,他现在连媳妇去了哪儿做了什么事都不清楚,心里正烦郁着,陪着几个孩子身边,有些精神不振。
这会儿王起匆匆从外头进来,上前禀报道:“王爷,属下派人出城查岭南一事,却有人发现苏大人每日从衙里出来不是去苏府而是出了城,每日皆是如此,去的是城外的一处庄子,每天回来的都晚。”
“后来一打听,发现不仅苏大人如此,还有苏夫人也是如此,她基本每天都要去,不仅最近几日,同时她每次出门都带上了药童和药箱,像是给什么人去看病。”
王起刚才回来他又遇上了,觉得古怪的很,苏大人以前可不怎么往城外跑的。
时烨没有什么心情听八卦,弟弟要出城便出城,他自是不会管,于是只问了王起追查岭南的事可有进展。
王起已经收到了各地的消息,于是将信筒呈了上来。
时烨展信一看,才知道陈平阳在平江府被孔家人抓住,被他媳妇给救了出来后,陈家家主将儿子强行带回了岭南,而九爷也早已经去了岭南,想必是去陈家解释的。
莫非正因为这样,他家媳妇才去岭南的,当真是生意比家人还重要么?比刚出生的孩子还重要么?
陈平阳,时烨开始关注此人,听说此人先前在海夷道上赚了不少钱,还曾送过千里眼给他媳妇。
想到这儿,时烨越发坐立难安,他猛的起身,下令道:“我要去一趟岭南。”
“王爷,今个儿天色也不早了,明个儿再动身,且等属下打点了再说,他们只说了九爷与陈平阳之事,却并没有提及王妃可曾出现过岭南,此事透着蹊跷。”
然而时烨已经等不急了,自己的媳妇不顾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却是见陈平阳去了,他岂能忍下。
时烨就这样带着王起立即出城去,没想在官道上,他们又遇上了出城去城郊的苏府马车。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10章 夫妻相见
第1410章 夫妻相见
时烨皱眉,他快马加鞭追了上来。
马车中挑开帘子,露出苏义的脸,苏义明显的有些慌张。
时烨太了解这个弟弟,怎么看到他会眼神闪躲,莫不是他有什么瞒着自己?然而时烨没有时间多想,正好遇上了,他也就交代一声,“弟弟,我这就往岭南去一趟将你姐姐接回来,王府里,你帮忙多担待一些,我大约三个月来回,那会儿正好入秋。”
苏义听后坐不住了,连忙从马车中出来了。
两人都停了下来,苏义劝道:“姐夫,为了家中的幼子,你还是别离开京城的好,指不定我姐马上就回来了呢。”
时烨摆手,“我等不了,你许是不知,她这一趟去往岭南,恐怕是为了陈平阳而去的,在我出征的这段时间,陈平阳居然被孔家人给抓了,好在没有生命危险。”
苏义听着面色越是古怪,他似乎看到了姐夫有些吃醋的样子,一说起陈平阳,明显的带着一口郁气,要是真让他去了岭南,到时找不到他姐姐,那不是要与陈家非闹翻不可。
苏义连忙说道:“姐夫,我瞧着还是等上一个月再说,真的,姐姐这性子,是讲些义气,但也不至于是为了陈平阳,必是为了生意。”
时烨却是拍了拍他的肩,“好了,王府暂时交给你,小时菡若是再哭闹,你就将这家伙带到你苏府去管制,跟元霭好好学学去。”
苏义当真是想说又不好说,想留又留不住,急坏了。
“弟弟这是去哪儿,送你一程。”
时烨看到焦急的苏义,忽然开口。
“不必,姐夫,我自己去。”
“去哪儿?”
“去……”
苏义心虚。
“听说你最近总是去城郊庄子,要不送你去哪儿吧,在你庄子上吃过饭就出发去往岭南。”
时烨朝马车看了一眼,随即上了马车。
苏义左右为难,在姐夫面前,他可是从来没有撒过谎的,而且从小是被姐夫照顾着长大,这种感情自是不同,他不想骗他,可是他也不能说。
苏义上了马车,马车接着往前走。
时烨仔细的看着他,忽然开口问道:“弟弟有事瞒着我?”
时烨眼神凌厉,语气肯定,与刚才的急躁大有不同。
苏义怔住,姐夫这么快就反应过来了,他不会是知道了吧。
马车仍旧朝前,王起也看出来了,王爷这是起疑了。
眼看着就真的要到庄子上了,苏义忽然喊停。
“姐夫,我想起来还有要务未处理,还是回城吧,今日也太晚了,就不去庄子上了。”
时烨看着弟弟,瞧到他明显与往日不同的表情,便说道:“没关系,我有令牌,多晚都能回城。”
苏义也正是拿了姐姐的令牌,所以多晚都能回城,他才每天都来看姐姐。
对上姐夫那审视的眼神,苏义郁闷了。
马车又朝前去了。
到了庄子前,时烨从马车上下来,他朝山庄看去一眼,这一处到底是谁的财产?莫非真是苏义的庄子?难道他猜测错了?
苏义这会儿也冷静下来了,他下了马车,整了整衣衫,看到庄子上的管事匆匆过来,这些管事可都是跟着他姐姐走南闯北做过生意的,瞧着人都精明,于是开口说道:“下去好好准备准备,今个儿王爷来了,府上不相干的人就不要出现了,去交代一下吧。”
那管事的朝王爷恭敬的行了一礼,听明白了,他匆匆往府中去,乘着王爷还没有入庄子,他得赶紧将王妃给藏起来。
然而他来到正堂后房,却没有看到小令,急坏了管事的,派人在府中找,而后房进出的门暂时的关上,还顺手上了锁,王妃可是交代过的,他们可不能暴露了。
就在那管事的忙着寻找小令时,时烨已经匆匆进来,他走得飞快,苏义越发的担心。
正堂前,几人坐下喝茶,时烨正想抽个机会往后房去一趟,他莫名有一种感觉,若是庄子没有什么人,为何弟弟总要来庄子上?
没想这会儿小令从花园里摘了不少鲜花,提着花蓝就进来了。
苏义一看到小令,脸色一变。
时烨立即起身,小令脚步一顿,转身就往外跑,岂能跑得过时烨,很快小令被扣下。
看到王爷不行礼,做贼心虚的还转身就跑,活得不耐烦了不成。
小令被扣下了,苏义知道已经瞒不住,只好将实情说了出来。
时烨听到宛平因为生孩子而躺在床上数月不得下床,心疼的不行,立即朝后房走,看到门上的锁,他怒气冲冲的将锁给劈开,旁边的管家刚拿出钥匙,就看到他这个架势而吓住,不敢动了。
时烨推开门进去,里头有些沉闷,没有半丝声音,有烛火闪动,黄昏的光线本来就不好,借着这灯火还能看清里头。
只是待时烨来到床榻前时,就看到了苏宛平静静地躺在床上,苏宛平似乎也有所感应,原本紧闭着的眼睛忽然睁开,就对上了时烨那复杂的眼神,他一步一步来到床边,苏宛平有些慌乱。
“时烨。”
苏宛平开口喊出这个名字时,她明显的感觉到眼眶一热,所有的难受与委屈这一刻崩溃。
“平儿。”
时烨上前握紧她的手,她的手是凉的,她就这么在床上躺了几个月,时烨只怪自己回来的太晚。
他上前抱紧她,喉中有些发涩,压抑着说道:“我会找天下最好的大夫,治好你的病,谁若能治好你的病,我许他官职,护他一世无忧。”
苏宛平感动,她也紧紧地抱着时烨,所有的坚强在这一刻都不复存在,她不知道有多想着时烨,我多想在这困难的时候有他在身边,如今他终于来了,她的内心难以平复,闻着熟悉的味道,她的心也跟着平静下来。
“我明日就召告天下,求天下神医。”
时烨一遍一遍的说着,心中愧疚的很。
“一定要治好你,像以前那样,与我一同策马奔腾,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时烨捧起她的小脸,抹去她眼角的泪。
苏宛平点头,“好,都听你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11章 有一位神医
第1411章 有一位神医
时烨留了下来,他不要小令服侍,而是直接帮苏宛平擦身换衣裳,一切都亲力亲为。
晚上他抱着她,将她按在怀里,那无声中的歉意令苏宛平有些心疼起他来,生孩子是所有女人都有可能要经历的事,尤其是这个落后的时代,以前她听过不少贫民百姓中有不少妇人因为生孩子而难产死的。
也是她当初与弟媳一同建造医馆的初衷,如今她也遇着了这样的难事,或许这也是天意,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好起来的。
第二日,时烨去了一趟宫里,将太医署的所有御医都找了来,几人把脉看诊,最后都是一个结论,要疏通,要施针和按压穴位,或有好的一天。
此事很快传到了帝王帝后的耳中,然而帝王帝后如今心生间隙,孔氏一直呆在小佛堂,而凤帝也无心朝政,偶有来凤栖宫坐坐,却也是没滋没味儿。
听到这个消息,凤帝是难过的,想不到苏氏瞒了这么久,于是下令召告天下,寻找神医治病。
时郁处理完国政,乘着夜色出了城门,来了庄子上。
原本太子妃也想过来瞧瞧苏宛平的,可惜她肚子大了,宁氏说她不宜出门,生怕她半路发动,所以阮氏没法来,却叫时郁带来了不少吃食。
时郁看到床上躺着不能动的苏氏,心情很不好,这个女人,她怎么就这么傻,弟弟不曾在京城,不还有他么?竟然不曾想过依赖过他。
时郁心中郁郁,在庄子上呆了好一会儿,若不是朝中政务要紧,他也没打算马上回城去。
不过时郁一回到城中,立即叫禁营的人去各地搜罗奇人异士,以前听说岭南之地有海夷道外的人过来,万一也有行医者呢,连御医都治不好的,或许这些异域奇士能有法子,他无论如何要治好苏氏,即使给对加官封爵都成。
因为逍遥王妃的病情,京城里也传开了,个个想尽了法子,一但有人能治好这怪病,就是前程无量,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惜这怪病是听都不曾听说过的。
听过难产而亡,听过血崩而亡,就没有听过生孩子而瘫痪在床上的。
就在这个时候,时凌带领着京兵也相继回了京城。
孔家人的棺木已经被孔凡明扶灵回去淮阳,这一次平乱的功劳自是落到了逍遥王与苏义身上,时凌回朝第一次件事就是入御书房里禀报,没想他没有见到皇上,却是只见到了太子,也得知最近的早朝都是太子殿下在打理。
太子这人性子冷,还有些令人摸不准,时凌得了不痛不痒的赏赐,此事就作罢,待他回到时府,心里头很有些不舒服。
苏大丫得知时凌回来,带着妹妹和孩子一同过来。
时凌面色冷淡,看向两人,苏大丫瞧着他这神情,就知道他必定是没有受重赏了,心中正郁闷吧。
于是苏大丫叫苏三丫带着孩子先退下。
待屋里只有两人时,苏大丫说道:“城里出了一桩大事,逍遥王妃苏氏生下孩子时难产得了怪症,躺在床上不得动弹,逍遥王与太子殿下正在寻求天下名医,这一次可是夫君的大好机会呢。”
时凌面色一怔,疑惑的看着她,不过苏氏生孩子落下病根,他的心情还是有起伏的,沉声问道:“莫非你有主意?”
“我正想替夫君分忧,我认得一位神医,奇国来的,大洋海岸之外,行医手法与中原的大不相同。”
苏大丫话落,时凌却是面色凝重起来,“尚且连御医都束手无策,大洋海岸之外会有能人异士,此事不能冒险,她生下孩子,已经受了不少苦楚,我可不想再让她再受苦一次。”
时凌明显的关切语气听到苏大丫的耳中很是刺耳,两世了,即使她改变了两人的命运,但时凌对她的心思仍旧在。
“若不试试,她就只得终身躺在床上了。”
苏大丫有些为难的样子。
时凌却是沉默了,眼下也不是立不立功的事了,而是想真的寻得一位神医能救下她就好。
随即时凌问道:“这人可治过中原人,可都治好了?”
“治过的,当年救过我一命,那时候我心窝中了一剑,他给我开膛治病救好了。”
时凌皱眉,苏燕何时中了一剑?他竟然是不知道,而且这人居然给人开膛治病,太可怕了。
时凌有些不信,苏大丫却当着他的面解下胸前的衣裳,在那腋下的确有一道疤痕,他竟然没有发觉。
苏大丫接着说道:“这人来了中原,一直郁郁不得志,是我救济的他,想必请他出手不是难事,只是夫君可愿意?”
“且容我想想。”
时凌来回踱了几步,随即看向苏大丫,说道:“找几个类似的病人给他试试,若能成,方能为苏氏诊治。”
苏大丫苦笑道:“这种病岂能人人能得,她可是世上独一无二的。”
说的是她的病还是她这个人啊,谁不将她捧在掌心,太子殿下为了她可以许下官爵,如今时凌为了他,不顾普通人的性命,更不要说宠妻如命的逍遥王了。
她倒是比上一世还要风光的。
苏大丫所说的话也对,这种病不是人人都得的,就是眼下寻这么一个病人都难,可是时凌不能让苏氏冒这个险,必须是万无一失的。
“将人带来见我。”
时凌决定见见这位奇国人。
苏大丫便下去安排了,人不在京城,被她安置在一个地方,上一世的这个时候,明士已经是凤国皇室的座上宾,他曾施救过皇后孔氏,皆是一些小毛病,可是御医一直不得根治,却是此人动的手,也是太医署里挂了官职的。
将人请回京城来,得费好几日的时光。
时凌在这几日里除了上早朝便是去城门值守,再次成为守城统领,但心境却是不同,他越来越沉默起来。
傅府外,孔凡明的属下等在那儿,是奉孔凡明之令前来傅府迎接夫人一同去往泾州。
孔凡明带着人将孔家上下几十口人的棺木送去淮阳,走得匆忙,是太子私下的安排,他不能再留在京城了,尤其当他看到孔家人的尸首,自己若再不识时务,他也将躺在这里头。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12章 苏大山离开京城
第1412章 苏大山离开京城
孔凡明连夜走的,来不及在傅府将夫人傅琴接回去,如今留下苏大山几人等在京城,直接将夫人送去泾州的。
1...385386387388389...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