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苏义带领的护卫,有真假两种护卫,真正领队的护卫,反而是些镖师,比如青衣和白衣,而扮成苦力和打下手的下人却是太子拔给他的京兵,他们穿着破烂补丁的衣裳,每到一处扎营,也在慢吞吞的做着。
有其他的走商队经过,都忍不住停留朝这边看来一眼,还替这队商人担忧,镖师带少了,货虽值钱,可是在战乱的时候,香豆不好卖,不如粮草好赚钱,往淮阳方向的多是粮草商,他们是去发国难财的,只要能活命运到,他们就赚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98章 活捉孔凡泽
第1398章 活捉孔凡泽
就这么连着走了一个月,到洛阳地界的时候,苏义忽然将商队藏入山林中,他带着青衣和白衣入城了。
洛阳城以往很是繁华的,如今却是并不是了,这儿的百姓人心惶惶,孔家军造反的事传得沸沸扬扬,一入城,苏义就听到不少消息。
苏义听到不少人说起战事,孔家军连夺五座城池后开始停滞不前,说是逍遥王来了,京城的援兵也来了。
苏义带着人去茶楼,看着像在悠闲的喝着茶,实则是在等人。
没多久,时烨带着心腹王起一身便装进入茶楼,看到角落里商人模样的苏义,时烨面上一喜,来到苏义对面坐下。
“姐夫。”
苏义看到他松了口气,姐夫瘦了,这一趟巴蜀之行,想必吃了苦。
时烨点了点头,忍不住问道:“你姐可知道?”
苏义摇头,“不曾说,我担心她。”
“那就好。”
时烨也松了口气,他记挂着她腹中的孩子,看来这一次他又要错过孩子的出生,时烨很有些无奈。
“孔家的家眷全部平安带来了,姐夫打算怎么做?”
苏义一脸平静的看着时烨,时烨内心还是起了波动,前头是外祖父造反,后头是外祖母为人质,他怕是要让母亲记恨的。
可是为了家国大事,也不能有半丝私情了。
“带上吧,我们这就往许昌郡去。”
时烨起了身。
两人一前一后出了茶楼,出门才走了几步,时烨脚步一顿,苏义微愕,时烨小声道:“有人跟踪。”
苏义立即想到孔家。
“一路上没有暴露身份,为何会被盯上?”
苏义有些疑惑。
时烨却是笑了,“盯着我即可,总归会等来京城来人的。”
苏义也反应过来。
两人装作没事的接着往前走,转眼出了城,随即上了官道。
两人身边各有护卫,可是全算在内,也不过就是五个人,到了官道上,这儿没有半个行人,更是没有没有援军,跟踪的人果然现了身。
而为首的那人正是孔凡泽。
苏义也没有想到在这儿见到孔凡泽的,他不能将孔家人带回淮阳去,如今留在洛阳拦人,倒也是聪明。
“时烨,苏义,你们也会有今日。”
孔凡泽看着道上的五人,根本不放在眼中,就算时烨有惊天本事,如今也是孤掌难鸣。
孔凡泽一步一步朝向人走来,时烨和苏义却仍旧面色不改,他有些奇怪,想来还很自大么?
孔凡泽正要再出声,原本只有五人的身后忽然又出现数人,山地里也涌出不少人,转眼对面行成一支小冲锋军,得意的孔凡泽脚步一顿,暗感不妙,转身就要逃,可是时烨却出了手。
两人交上手,孔凡泽根本不是时烨的对手,数招后,孔凡泽节节败退,可是他身边的属下也越来越少,最后他被擒了。
苏义叹了口气,“你想借我之力将孔家家眷带来淮阳,遂不知我们也想利用他们能擒住你,各凭本事,你如今既然归位,便跟我们一起往许昌郡去吧。”
孔凡泽气得想骂娘,不过被外甥给堵了嘴,眼神瞪向时烨,时烨无动于衷。
到了林子里,被苏义藏着的人都出来了,当周氏看到五花大绑的二儿子,气得眼都红了,终究没能逃过。
周氏再看到逍遥王时烨,想要骂人却无法出声,只能用眼神杀向时烨。
外祖母,往日他还曾恭敬的去拜见过,如今兵刃相见,他也不必再留什么情面了。
许昌地界的一处山林,时烨组织的信阳军还有从巴蜀一路带来的军队,全部在一起,倒也是一股小势力。
苏义有些奇怪,姐夫为何没有与时凌将军汇合。
两人在帐中看舆图,说起时凌带领的京兵正与孔家军对战,时烨如今秘密来的许昌郡,既然苏义来了,自是问他可有法子帮到时凌,最好能一举擒下孔林锋的,如此一来,便能早些歇战,百姓们也少受苦楚,而时烨也能早点回京。
苏义看着舆图,两人研究了半宿。
第二日,天才亮,苏义被雨声惊醒,他起身来到外间,白衣为他撑伞,苏义看了看天色,随即叫青衣端来聚雨盆。
时烨带人出去打探消息去了,苏义便这么呆在营帐内看了一日的雨,到了晚上,苏义看了向聚雨盆,没是了水位,又回到营帐内,他不是看舆图,而是拿出易经八卦阵,像是在推算着。
时烨披着蓑衣带着斗笠坐在战马上,从官道上匆匆归来,一入营帐,感觉到了暖和。
这倒春寒倒是令人难受,不知多少百姓要被冻死了,与往常有些不同,莫不是连上天都看到凤国不稳,下雨来惩罚他们。
时烨来到苏义身边,看到他手中的书,疑惑不解,怎么没有在研究舆图。
苏义忽然抬头看向时烨,说道:“姐夫,我见雨势,又对了日子,这一场春雨要下好几日,而且今个儿的雨量还只是一个开头,瞧着这片山地怕是有涝灾。”
时烨一听,脸色大变,“这你也算得出来?”
苏义点头,“我带来了聚雨盆,我以前在江陵时,也曾这么算过几回,且都应验了,入春与入秋多涝灾,逢入春第三个节点若是下雨,必定是涝雨,马上清明,也是雨水多的季节,所以姐夫,你可要做好打算。”
时烨陷入了沉思,半晌后,他突然说道:“外祖父年岁大了,不知这一场倒春寒他能否捱得住。”
时烨话落,苏义面上一惊,他立即来到舆图前,一脸激动的说道:“姐夫,这一处,你若能将孔家军引来这一处,必被大水冲走,这儿水位最高,是我算出最有可能的涝灾之处,只是下游的百姓……”
若想一举攻下孔家军,还能活捉了孔林锋,他们不能撤走百姓,否则会令人生疑,同时便是将孔家军引来这一处也得想个万全之策,所以是救百姓还是活捉孔林锋?
时烨看着舆图问道:“这儿住着多少户百姓,可有查过?”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399章 苏义使计
第1399章 苏义使计
自是还来不及查,很快苏义给当地的知州下令,不是只查这一处,为了掩饰,查了好几任的人口,并根本当地知县将最精准的花名册送来。
三日后,雨越下越大,苏义天天在测量水位,雨势朝着他预测的越来越相近了,苏义越发笃定。
时烨再次一次带着人马打探归来,他们全身上下没有一根干纱,这一场春雨很冷,倒也拖延了孔家军的进程,想必最着急的更是孔林锋才是。
时烨决定将人质交给时凌对阵两军,而时烨与苏义却开始研究水位,并挑选一个好时机,又能想个万全之策。
时烨对弟弟的测量与计算从来不曾怀疑过,有弟弟在身边帮忙,果然他也有了方向。
花名册上来了,有上千户百姓,一户家中算四口人也有四千人,里头有老弱病小。
时烨和苏义有些犹豫起来,这两夜苏义都不曾睡好,他要如何能将这四千百姓带到安全处还不被孔家军发现,再将孔家军引诱到此地,正好遇上涝灾的时机。
北边战士多不悉水性,一但发生涝灾,难以逃命,而且这天寒地冻的倒春寒。
而此时的荥阳郡,时凌守在城门处,披着蓑衣带着斗笠站在城墙之上,看着远处扎营的孔家军,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身边的心腹开了口,“将军,咱们要不要乘夜攻击?”
时凌好半晌才说道:“不必,他们不攻城,我们便守着别动,自有机会。”
“可是城外的百姓想入城,咱们可否开城门?”
“不可,恐有奸细。”
时凌转身下了城墙,此时的城墙外围满了百姓,皆是各地落难逃亡而来的,没想城门一直不开,可是天上的雨就下个没停没歇的,他们承受不住寒冷,最后冻死在城门口,每到傍晚时分,城里的兵就会出来清理一遍死尸,随意丢在了乱葬岗。
时凌没有要夺回失城的意思,只管守着城,孔家军难以攻进来,又因雨势,战事停滞不前,一时间僵住。
不过其他几郡的地方军却没有时凌舒服,受尽孔家军骚扰,肆意掠夺,苦不堪言,这儿不是边关,攻不下荥阳郡就去别的郡,有的是法子,只是主力军若往京城去,却还是会想着夺下荥阳郡的。
此时有驿兵送信,是给时将军的。
书房内,时凌展信一看,是时烨的字,他已经集结了各地方军,开始打游击,时烨的意思是他负责扰得孔家军疲惫不堪,而时凌却负责夺回守城。
时凌不紧不慢的写着回信。
回信到了时烨手中,看到时凌的战策,是先守,待这一场春雨一过,再全力发战。
时烨看着信就来气,守着等到春雨过去,岂不是给孔家军助力,而且依着弟弟的测算,这一场春雨来势不小,清明前后皆不会停。
时烨将信甩在桌上,苏义捡起来细看,看后他脸色微变,试探的说道:“姐夫,要不咱们进攻如何?”
时烨一听,摆了摆手,他手中的地方军不如京兵受过严格的训练,他也刚接手,又是几支一起,军中不太同心,而孔家军是有备多年,孔家当年也是行伍出身,这些战士当中还有着曾经从燕北打进中原的老兵,能活下来的都是有能耐的,所以怕是难。
苏义见状,随即说道:“那不如叫时将军将下游的百姓转移,咱们引诱孔家军,如此能事半攻倍。”
好好的孔家家眷人质不利用么?时凌是亲点的大将,时烨不过是皇子,名不正言不顺,若不是先前皇上给的兵符,恐怕连地方军都调不动。
这些人质,他到底怎么用,时烨没法左右,而弟弟提的这个意见倒是不错。
随即苏义从几本花名册中拿出一本交给姐夫,时烨便将花名册派人送去给时凌。
关于疏通百姓还是可以做到的,时凌看到逍遥王的信与花名册,目光闪了闪,将任务交代下去了。
两日后,城外孔家军全部拔营,时烨攻打失城,孔家军前后夹攻,来了一个反扑,时烨输得有些狼狈,一路往山里逃。
孔家军这一次倒是追了上来,而且看到时凌早在两日前就带兵去救百姓了,如今逍遥王跑的方向是一处平地,瞧着也没有什么风险,于是孔家军穷追不朽,若能活捉了逍遥王,凤国半壁江山都是孔家的了。
而在时烨逃走时,苏义带着人来接应,然而兵带来的太少,苏义又是文臣,的确不如气势如虹的孔家军,不过是挡了一下延迟了时间。
孔林锋这会儿坐在高头大马上,想起数日前收到女儿的劝降信,再看到眼前的逍遥王,他冷笑出声,孔家绝不可以投降,他们已无回头路,女儿还是妇人之仁,亏得凤帝宠着她。
眼下孔林锋看着前头的两人,心想着若是都能活捉,他就不必受制于凤帝了。
于是孔林锋下了令,全力追击下去。
转眼到了河道边上,时烨与苏义对视了一眼,随即分开逃走。
孔家军追到这儿,早已经视两人为囊中物。
天上仍旧下的倒春寒的春雨,稀稀落落的很令人难受,待孔家军到了河道上时,孔林锋忽然反应过来,只见那河道的水拉快要冲出来,而前头却是水流打了过来,随着这烦人的雨水,孔林锋暗叫不妙。
“全部撤退,往高地上撤。”
孔林锋的命令自是全军听令,只可惜明明快捉到逍遥王了。
就在孔林锋喊撤退时,河面渗出水来,涝灾来了,孔家军这一下不再犹豫和可惜了,纷纷往山地上逃跑。
而在这一处山地上,时烨和苏义早已经设下了埋伏。
孔林锋灵机一动,带着自己的亲卫撤回,决定游河过去。
恐怕时烨和苏义也没有想到孔家军的强悍,竟然为了护着主子,半途死了不少人,孔林锋却是没事,终于渡过了河,而其他的孔家军却落入了时烨和苏义的陷阱中。
时烨见孔林锋逃了,他也二话不说脱了铠甲和外衣,转身跳入河中。
苏义担忧起来,若是染上了伤寒该怎么办?
然而时烨操练出来的泳技,速度飞快的游过了河,也上了对面的山道。
此时自有人察觉到了不对劲,荥阳郡城的守城军得到消息,很快给时凌将军传了信。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00章 救下百姓
第1400章 救下百姓
时凌到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所以他被时烨和苏义给骗了,他眼下所负责撤走的百姓并不是涝灾下游的百姓,只不过是将他调离开,然而两人对付孔家军,明明以手上少之又少的地方军去对付孔家军,时凌心中恼怒,却也不得不佩服这两人在一起的能耐。
于是时凌召集人马,不再负责撤走百姓,却是杀了一个回马枪。
正好苏义和时烨只想活捉孔林锋去了,自然有不少孔家军潜逃,被时凌给抓了去。
而孔家的家眷此时也被带上了路。
山林里,孔林锋身边已经没有几个亲卫了,九死一生的逃出来,明明势如破竹的军力,如今却被一场涝灾而败下阵来,到这会儿孔林锋还有些不敢置信,他以为孔家军必能夺下凤国半边江山,从此南北分两国。
然而没想到他却败在了这个外甥手中,他更佩服有人还能算出水位,算出涝灾的时间,此人不得了,也是孔林锋最恨的人。
若是上阵杀敌,光明正大,孔林锋不曾怕过谁,偏生是用这阴险的招势。
亲卫好不容易捡了干柴烧了火堆,年纪大了的孔林锋开始冻得打摆子,他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两个儿子,一死一失踪,他感觉到了晚年的凄凉,这一路来,如同有一双无形之手,催着他一步一步走到今日的地步。
孔林锋有些后悔了,若是当年没有起了那野心,若是当年他没想着售卖私盐和私铁……
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孔家败了,身败名裂,不再是世族,也同样没有了荣耀,甚至连子孙的命也保不住了。
亲卫不知从哪儿寻了野薯,烧熟了,孔林锋捧着吃,可是全身上下都凉透了,受不了那水中的寒气,在这小林里躲避,也不曾有个避雨的地儿,便是烧的火堆也快要熄了。
孔林锋吃着山薯哭出声来,男儿有泪不轻弹,这一刻他也像极了一个普通的老人。
时烨带着人马过来,看到这场景,脚步一顿,不过他还是下了令。
当然是敌不过年轻力壮的逍遥王,孔林锋被抓,但他却是松了口气,终于不用过着逃亡的冰冷日子。
押着孔林锋出山时,遇上时凌押着的孔家家眷,孔家一家人倒是团聚了,孔凡泽看到父亲,可是孔林锋却似一瞬间老了好几岁,看得出来他的日子不多了。
时烨来到时凌面前,语气有些不好的说道:“大哥,苏大人押送孔家家眷来荥阳郡,原本打算你能利用他们夺回失城,没想到这好好的一计没有用上,最后还得我们用命来拼呢。”
当年的兄弟二人,如今自是生了间隙,身份也各自不同,再说从小到大就不合的两人,时至今日各自领军,这私心自是有,时烨还是很痛心的。
河堤上的水开始淹入下游。
所有将士在山上扎营,时凌看向时烨和苏义,冷笑道:“先前二位让我去下游撤走百姓,如今我见这水势,你们指定的那一处可未必会有影响,而下游受灾的这一处,百姓不少,你们为了抓住孔林锋,几千人口都不管死活了,倒是令我大开眼界。”
时凌的话里似乎有了恼怒,他是皇上亲点的将军,领着京兵前来平乱,逍遥王却要逢空插上一脚,连着苏义都来了,时凌不得不佩服苏义的聪明,他利用这一次涝灾将孔家军打得溃不成军。
时烨此时开了口,“这一次也是天灾,谁又能算得这么准的,即使不抓孔林锋,下游受灾的百姓仍旧会有。”
这是天灾,即使治水也难以制止,如非下游的百姓以后都不要住在那儿,可是也不是每年都会发生,很多百姓也抱着侥幸的心理,毕竟下游不少田地能种植,于百姓来说,田地是他们的命.根子。
时凌听着却是冷漠一笑,“一向仁慈的逍遥王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时凌背着手转身要走,此时外头传来动静,白衣和青衣回来了,苏义听到帐外两人的声音,立即将两人叫了进来。
白衣和青衣上前行了一礼,说道:“我们已经将下游一共八千九百多人全部安全转移,家园已毁,我们临时在高地上搭了草棚,暂且住下,地方知县正在安排,到时朝中拔下银两,就能给他们一处留身之地了。”
苏义和时烨一听,面上一喜。
时凌却是狠狠的被打脸,八千多人,就这两护卫带着几人疏散,如何做到的?
时凌有些不敢置信,不免问出了口,毕竟他自己亲自带军去疏散,都费了不少时间。
苏义在一旁但笑不语,时烨看向时凌,面色淡淡地说道:“何须多做解释,便说山里有老虎出没,这些百姓们就吓出了村子,离开后涨了大水,自然他们就回不去了。”
时凌一听,面色铁青,这一招简单直接,的确比他派人去游说要方便的多。
这些百姓已经安置好,等着雨水少了些,他们这一队人马也该回京城去了。
一行人离开这处山地,随即数日,将孔家军占有的几处城池一点一点的夺了过来,六神无主的孔家军自然不是身经百战的逍遥王对手,不过半月,一切似乎又恢复过来了。
时凌带着人马留在原地修整,损毁的城墙,落泊的百姓,全部都得有人善后,而时烨和苏义却是押着孔家的罪人往京城的方向去。
赶了五六日的路,时烨已经发现不对劲,这一次能活捉孔林锋,是他的轻敌,也借着了天险,即使后来他夺回失城时,俘虏了不少孔家军,但仍旧有余党,试图救出孔林锋。
只是那些人根本不知道,年迈的孔林锋岂能经得住这番折腾,就算他年轻是一匹勇将,可如今年岁大了,也不得不服老,他病倒了,染了伤寒,如今赶路,他一直躺在马车中,连吃饭也都是稀粥,还是周氏亲自喂的。
周氏喂他喝下粥水,孔林锋似乎精神好了一些,虽然逍遥王请了随军大夫看病,可是几经颠簸,他仍旧受不住。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401章 杀了孔家人
第1401章 杀了孔家人
孔林锋借着今个儿精神头好,他拉着周氏,语重心长的交代道:“你一定要带着家里人平安回到京城,到时去求令瑛,咱们孔家落到这般田地,我虽不甘心却也无能为力,看在亲情的份上,让瑛儿留下孔家唯一的血脉,而我自是要谢罪才能解了凤帝一口气的。”
随即孔林锋又让周氏给他准备好笔墨,他要上书朝堂,将自己的罪行坦荡的说出来,同时愿意自刎于上书前以求皇上开恩,放他们孔家子孙一条活路。
周氏听着丈夫的话,一边抹眼泪一边去找笔墨,也不能让逍遥王发现才好。
只是孔家军大败,夺回失城后,孔家人被扣押入京城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京城了的,朝堂上已经为此展开了讨论。
要是放到其他的起义军,那是义不容辞的诛连九族,可是放在孔家身上,诛九族自是不成了,这九族当中还包含着皇室呢。
同时凤帝一直在朝堂上没有表态,太子时郁发现了父亲的犹豫,心中有些担忧起来,可不能因此而心软才是。
退了早朝,御书房内,时郁停下手中的笔,看向父亲时文景,忽然开口相问,“父亲决定如何处置孔家人?”
凤帝却没有接话,反而说道:“你母后已经在小佛堂里吃斋念佛,朕也是好几日不曾去凤栖宫了。”
时郁一听,面上有些不认同,装作没有听懂,接着说道:“儿臣认为,孔家族人都得诛连,同样是造反,别人是诛九族,为何孔家能另眼相待,父皇,咱们不能再对孔家仁慈。”
凤帝听后却仍旧有些犹豫,最后只好说道:“且容朕想一想。”
时郁只好噤了声,不过待他重新执笔之时,却写下一封密信送给弟弟。
京城来信,时烨很快收到了。
此时队伍停下来,就地扎营,时烨坐在火堆旁看信,看完兄长的密信,他陷入沉思。
却在这时,东边营帐内传来周氏的哭声,时烨立即拿着剑起了身。
几人冲进东边营帐内,就看周氏抓住孔林锋手中的匕首,不准孔林锋寻死,两人正好在争执。
时烨带着几人进来正好看到了这一幕,随即他脚步一顿,也没有出声,只是在一旁看着这一对老夫妻准备怎么收场。
周氏连忙看向时烨,“王爷当真如此无动于衷么?怎么说他也是你的外祖父啊,你是如此的冷血么?”
时烨听后,眼神动了,他朝王起看去一眼,王起带着几人上前夺下匕首,这一对老夫妻却抱在一起哭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