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凤国官船纷纷离开,这一片海域血染红一片,待他们远去,才从水中冒出不少人头。
里头吴越国的领头将军看着远去的凤国军,气极败坏的说道:“倒是轻看了这凤国的官船,明明进了水还能逃走。”
旁边的副将却是说道:“将军莫恼,对方的船再好也毕竟破了,而此去要想靠岸,至少得三日路程,这三日当中,恐怕他们也活不了。”
那吴越人听到这话,心里略舒服一些,随即他们隐入水中消失了。
而凤国将士坐上船离开这边海域后,孔凡明便下令各船上将士分批将船上的倒出,又叫人去修船,可是船不能停,不但不能停,还得全力行驶,一时间孔凡明心惊胆颤的想着,只求老天爷能护他这一次能将平安过了这一遭,他不由得看向苏大山。
苏大山是他的福星,但愿这一次还能救了他,可是此时的苏大山却像个傻大个,跟着士兵们一起在忙碌,那模样反而惹得孔凡明有些不高兴。
……
许州,华应带着禁卫军终于追上孔滇几位权贵子弟,这些权贵子弟一路上饮酒作乐,每到一处地方必定停留一日,随即会买走几个漂亮的女子带上,很是惬意,甚至他们是去岭南打仗立功的事,像是抛之脑后。
这些京城贵子,个个有钱又风流,到了地方上,亮出身份,地方官员就会为了巴接他们而给他们银两,所以一路上来,不知道过得多舒服了。
只是当华应带着人马找到他们时,却并没有在这些人当中看到公主时嫣,华应脸色大变,在这外头,他是不会惯着这些京城贵子们的,于是将孔滇给抓了起来拷问,这些外强中干的贵子被华应三言两语给问了出来。
那日孔滇打了公主,又将公主给绑了,也就是在那日夜里,几位贵子饮酒作乐,于是喝醉了,早上一醒来,马车中哪还有公主的身影,公主半夜自己解了绑,还丢了一匹护卫的马,想来公主已经逃走了。
几位贵子生怕公主有生命危险,所以他们还是努力派人去寻了的,可是没有打探到半点消息,于是这些贵子也不敢回京城去了,就盼着公主这一次逃走是想回京城去的,等京城里有公主平安回去的消息,他们再回京城,这样一来,他们也最多受点小罚。
只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禁卫军来得这么快,而带着禁卫军前来的是华应将军,此人向来铁面无私,不管京城哪位世家他可都不放在眼中的,他又得皇上的看重,还与逍遥王走得近,便是太子也重用于他,所以京城权贵也不敢随意的得罪他。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262章 公主不见了
第1262章 公主不见了
如今这些贵子落入了华应的手中,知道自己完了,别想再逃了。
而华应却是听到他们的话已经气炸了,公主从来不曾在外头走动,就算有功夫,那也是金枝玉叶,一但有点儿什么,这些贵子们死一百次都不能相偿。
华应连夜将这些人押回京城。
华应带着孔滇入宫禀报。
皇后孔氏看到这个侄儿,面色微冷,细问之下,孔滇不仅游山玩水,饮酒作乐,他还曾打过公主一个耳光,同时公主失踪了,他还有心思在外头玩女人。
孔氏的暴脾气终于气了出来,二话不说冲下主座,来到孔滇面前,抬起一掌就甩了过去。
孔滇有些被打懵了,他不敢置信的看着孔氏。
“姑母,你打我。”
就在此时,孔家大房的水氏匆匆进宫,看到儿子被打,吓了一跳,都不曾向孔氏行礼,就冲上来护着了儿子。
孔氏还要出手,水氏却将儿子护住。
“娘娘,有话好好说,我滇儿不懂事,可怎么说也是公主的丈夫,是驸马,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
水氏再一次提醒着孔氏,女儿当年就是这畜生给强了的,她不但没有重罚,还将女儿嫁给了他,如今竟然胆大包天敢打公主了,还私下里将公主带走,这个侄儿,她若再不教训,对不起女儿。
孔氏一把推开水氏,上前又是甩了两耳光,直接将孔滇打倒在地上,华应在一旁跪着的也是惊愕,第一次看到皇后娘娘发怒。
就这几耳光下去,孔滇的脸肿成了猪头,而且瘫在地上一脸的迷糊,随即昏了过去。
而水氏不会功夫,哪经推的,身子被推得飞出去,随后落地时,直接摔晕了。
孔氏看到两人都晕了,到这会儿才反应过来。
孔氏深吸了口气,向华应下令,“将孔滇押去宗人府,公主若不能平安归来,他就在宗人府里呆一辈子,他最好祈求公主能平安,否则,本宫绝不会饶了他。”
至于水氏,孔氏也没有叫御医,却是坐在高座上等着,水氏慢慢醒转,才发现自己还爬在地上,而全身都痛得要命,她有些不敢置信,想起来了,刚才她被皇后给打了。
水氏忙抬头,果然看到高高在上的皇后孔氏,她心头很不好受,可是脸上却还得露出恭敬。
“我一错后悔当年让女儿嫁给了孔滇,我二错后悔没有在孔滇回京城后花天酒地时让女儿与他和离,如今我更后悔,因为血亲我不能杀了孔滇。”
“水氏,你教导无方,儿女皆如此,枉我多年对你期待,以后,水氏你永不得入宫。”
孔氏下了令,洪公公上前将水氏带出宫去。
孤冷的凤栖宫内,孔氏拿着小孩子的衣裳,陷入了沉思。
华应再一次带着禁卫军出城,这一次他开始全国搜寻公主的身影,若不能找回公主,他怕是也难回京城了。
此时的梅岭县王府内,苏宛平今日招待了莫氏与黄夫人顾氏母女,多亏得二人在上次喜宴上相助。
三人正在花厅里说着话,时烨回来了,来到花厅,见苏宛平有客人在,且都是女子,时烨便又回书房去了。
在几人当中,黄如玉的眼神忍不住追上时烨的身影,刚才那一刻,他不曾朝她看过一眼。
顾氏一边与苏宛平和莫氏谈笑,手却伸出,握住女儿的手,在她的手背上拍了拍,黄如玉连忙收回目光。
苏宛平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莫氏也是人精,看一眼也看明白了。
吃过饭后,原本还要看一场戏的,戏班子都请了,顾氏却是歉意的起身,说是家中有事儿,过两日得回余城去,所以正在打理行装。
苏宛平也有些意外,上一次还问顾氏什么时候回余城呢,没想她这么快。
顾氏母女出了王府,上了马车,黄如玉一直忍着的话终于问出了口,“娘,不是说好在梅岭县住上两个月的么?”
顾氏却是看向女儿,叹了口气说道:“你没看出来么?这几次中,王爷可曾看过你一眼?”
黄如玉一听,眼眶便有了泪意,毕竟是小姑子,长得也不差,在余城时,个个都夸她,可是如令却受了这么大的打击,心有不甘那自是止不住。
顾氏看着女儿难过,心头也不好受,只好说道:“玉儿,认清了自己最好,王爷不是你的良人,先前是母亲奢想了,我以为越是高位的男子,越是多情,如今看来,并不是,苏氏不仅得了王爷的宠爱,她也得了王爷的心,苏氏也不是你表面上看着的温和,她能紧紧地抓住一个男人的心,那手段自不是咱们母女二人能办得到。”
“所以,玉儿,咱们回余城去,将来母亲为你择一门清贵夫婿,安生的过完一生。”
顾氏的话语重心长,可是小姑子萌心初动,岂能说放手就能放手的,黄如玉哭了,她捂着脸,“娘,我不懂,世上男子皆是三妻四妾,哪个不多情,就算是父亲,也曾纳了两房妾室,在权贵家中算是最重情的了,可是为何在苏氏这儿,她却能得到王爷所有的爱,王爷这是怕她么才压制住了自己的天性么?”
“娘,这对王爷不公平,王爷重情一位如此厉害的女子,我替他心疼。”
黄如玉奇怪的思维令顾氏都惊住,顾氏怒了,“你说的什么话,有些往事你们这一辈的孩子不知,可是在岭南还是有传言的,这位苏氏从来曾贪图王爷的权贵,当年她凭着自己的一双手,将生意做大,又岂是你我能比的。”
黄如玉被母亲说得惊住,“娘,你怎么向着苏氏去了?”
顾氏却是想起莫氏的话,她知道了苏氏与逍遥王的全部过程,若是放在她身上,她也是做不到的,所以如今的荣耀也是她该得的,好在王爷也重情,并没有抛弃她。
顾氏握住女儿的手,说道:“人各有命,咱们不要再奢想,想要做岭南最尊贵的女人,那也得有这个命。”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263章 新皇商上任第一把火
第1263章 新皇商上任第一把火
黄如玉的眼泪流得更凶了,不过这一日后,母女二人却是回到余城去了。
苏宛平召集各盐场大管事在清风楼里吃饭,九爷杜储将这些人安排过来后,苏宛平才挺着大肚子现身。
在长桌前坐下,六位大管事有些疑惑的看着她。
苏宛平将盐引拿出来,也算是她来岭南的委任书,以后岭南盐业由她接掌。
这些精明的大管事,接触过不少盐商,却还是第一次接触女子为盐商,而且她挺着一个大肚子,年纪这么轻,与往日所见的盐商完全不同,同时从她身上也看不出什么来,说她精明,她也的确精明,不然岂能得到盐引呢。
这些大管事都是人精,心头虽然存着疑惑,甚至有可能散了会后就会四处打听苏宛平的出身与背景,可是眼下却是一脸的恭敬的。
她不仅是盐商,她还是逍遥王妃,得罪了她就是得罪了王爷。
苏宛平朝这些人看去,倒是看到六人当中有两人看她的眼神儿有些不对劲,合着连表面上谦和都不想装了。
苏宛平于是看向其中一人问他什么名字,是哪个盐场的,没想一问,还当真是巧了,正是保昌郡最大的盐场,也就是先前甜水镇外的罪人村,那个盐场有多大,她自是知道,每年的产盐量她也曾粗略的估算过,也正因为对盐场的熟悉,她更加关注了。
这人叫程进,掌管罪人村盐场有四年光景,每年的产盐量很稳当,她先前从太子那看过数据,这一趟来岭南也就有了底。
程进瞧着三十几岁的样子,却是一四方脸,一双眼睛小而有神,看人时喜欢微眯着眼睛,给人一种不舒服之感。
苏宛平又看向另一人,此人倒与程进长得有些像呢,一问之下,居然是程进的兄长程兵,两兄弟各掌管一个盐场,在六人当中,就数这两人嚣张一些。
苏宛平却是面色温和,问过两人的情况也没有多话,却是将自己最近整理好的规章制度拿了出来,这是她以后身为盐商拿货的章法。
也就是说她会安排为每个盐场安排两名验货员,这些验货员一是看出盐的质量,二是保量,总之,在出货前,若是这两人没有说通过,他们盐场就不得出货。
而她是皇商,若不能安排交货,这责任自是落到了各盐场的大管事的身上,她与别的盐商是不同的,她是王妃,想必真出了什么事儿,谁敢怪罪于她,这些大管事像以前那样欺负盐商,让盐商与之交好给的好处,到了苏宛平面前是什么也没有的。
这些大管事心中五味杂陈,为何皇家会将这岭南的盐业交给苏氏,她还怀着皇家的子嗣,也不好好养一养,像个男子似的出来抛头露面,也当真是奇事一桩。
可是他们想归想,却不得不听,只有程家两兄弟却是相继起身反对,他们同意出货前派人来验货,但是长期派两个人在盐场守着,那是符合规制,也不合律法。
苏宛平听着两兄弟的话眉头一皱,面色淡淡开口,“不符合规制,不合律法,你们怕是还没有明白,在岭南,我说的就是律法,与我做生意,你们没得选择,要么同意,要么换大管事,你们选吧。”
程进与程兵两兄弟一听到这话,气得不轻,“你……”
“如何?你们二人是不打算做大管事了不成?不想做盐场的管事没关系,有的是人做,要不要我与王爷说上一声,直接将你们换了。”
苏宛平那气势当真是得势不饶人的样子,其他还存着怨言的大管事无人敢发话,程家两兄弟只好压下怒火坐下。
苏宛平接着说道:“我派去的验货员也不会在盐场里乱走,最多只呆在仓库,每日清点一下数目,做一下进出记录,他管他们的帐目,你们管你们的帐目,待出货时,两份帐目核对,只要一致即可。”
苏宛平这话才落,那些大管事们都相继变了脸,谁没有一点儿私货,不然那市场上流通的私盐从何而来?
尤其是程家兄弟,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但两人不敢顶嘴,听说逍遥王成了岭南的三军主帅,这岭南山高皇帝远的,谁掌兵权谁话事,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了。
说完了正事,苏宛平又露了温和的笑来,“接下来是我请大家伙的吃饭,九爷,上酒菜。”
很快清风酒楼的小二很快将吃食送上,好丰盛的一餐,可是旁边摆下的烈酒却是引起这些大管事的注意,绝不能喝酒,一但喝醉了,必说漏了嘴,他们才见识到此女的厉害,万不能再抓到把柄。
无人敢喝酒,苏宛平却是面色一沉,“怎么本宫请你们吃酒还请不动了不成?”
自称本宫了,这是怒了呢?
他们颤颤惊惊的端起酒杯。
苏宛平笑了,叫大家伙的吃菜,她这一次主要是请他们来吃饭,互相认识一下的,这些大管事听着连连点头,可是吃得却是不知滋味。
几杯酒下肚,苏宛平已经看到有人偷偷的将酒倒入里衣下,她看着都觉得身子不舒服,这些人还得装成吃好喝好的样子。
送来的酒全部喝完,六位大管事,每人脸上都有些红,倒也没见醉的。
苏宛平给了下马威,也就没有再叫人送酒来了,一顿饭吃完,她明显的听到有人松了口气。
这些人酒足饭饱,恭敬的与苏宛平告别,各自领走两位验货员就赶紧离开了。
苏宛平却是哈哈大笑起来,这时陈平阳推门进来,九爷叫小二撤下残羹剩饭,随即叫人再置一桌酒菜,陈平阳也就顺势坐下。
三人一边吃着酒菜,一边说着话。
陈平阳感叹道:“苏东家这一招有点儿损,一但管住了他们的帐目,这市场上的私盐就流通不了,咱们将盐价拉低,百姓也得到了照顾,国库也少了损失,一举数得呢。”
苏宛平一听,笑了,“正是这意思,不然我交给国库的利润,咱们就没得赚了,我可不做亏本的生意。”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264章 孔凡明终于来到岭南
第1264章 孔凡明终于来到岭南
陈平阳却还是担忧起来,“只是这样一来,有些人的利益遭到损失,就怕出事。”
“出何事?”
苏宛平挑眉看他。
陈平阳却看向她隆起的腹部,担忧道:“他们若是狗急了跳墙该怎么办?”
苏宛平也明白陈平阳的意思,于是摆手,“不必担心,我想好了,我生下孩子前都不会出梅岭县半步,到时有事情,还得二位帮忙跑一趟,想必在岭南,还没有陈公子办不了的事,在江南江北不熟悉的金家,陈公子尚能摆平,此事就更不是难事儿了。”
陈平阳笑了,“你知道自己是个孕妇就好,孕期还接掌盐场,又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我都替你担心。”
苏宛平却是不以为意,就算她不怀孕,只要大动干戈,她就会有麻烦,何况她现在只想在王府养胎,也不必应酬。
三人吃过饭后从清风酒楼分了手,九爷与陈平阳走了,自是帮着苏宛平打理后续的事。
而苏宛平直接回到王府,按时来请脉的大夫已经在府中等着了。
小令将她最喜欢的零嘴送上,大夫为她请脉,苏宛平微微闭上眼睛,脑中却是想到了梅岭山,随即想到了京城来的将士,也不知孔凡明活着来了岭南没有。
正在苏宛平闭目养神时,时烨走了进来,自打新婚之后,时烨还是会时常去一趟军营,看到黄尧将军操练将士自有一手,他也不就再插手了。
而一想到媳妇一个人在家中会觉无聊,时烨都会早点儿回来的。
这会儿大夫请了脉,孩子很健康,她还有一个月就要生了,得好好准备准备。
莫氏早已经将最好的稳婆请了来,同时又买来两位乳娘随时候着。
小令送大夫出门,堂前只有夫妻二人,苏宛平与时烨正说着孩子取名的事,这是一位副将匆匆进来了,原来是梅岭县码头来了三艘官船,上面下来不少北地的将士,不过个个瘦得不成样,一下船,都瘫地上了。
苏宛平与时烨明白是谁来了,果然会水土不服。
时烨只好起身,交代苏宛平好生养着,他这就出门一趟。
当时烨来到梅岭县码头时,所有瘫在地上叫苦连天的人中,只有一人是完好无损的,那就是苏大山了。
原本了他们的船队是去往余城或者项城那边靠岸,只是经过那一场与吴越国的战事后,他们在海中迷了方向,他们的粮草耗尽,船也损毁了几只,死伤战士就不必说了,反正能到梅岭县的码头靠岸,还是苏大山凭着感觉与方向指点来的。
孔凡明不得不说苏大山是他的福星,至少命保住了,只是将士却是损失大半,而且才上岸的战士,没养个几日,不要说打仗了,就是下地都困难,这是他们有生以来坐船最久也是最危险的一次。
当孔凡明看到时烨时,一把老泪,说道:“你可知我在海上飘了快四个月,这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我都不敢相像,当初从京城出发,我们快马加鞭,不过半月就登上了船,这一辈子再让我坐船,我跟谁急。”
时烨看着语无伦次的孔凡明,尤其他那一身的狼狈,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何苦呢。
孔凡明又道:“不该听他们的话,说什么水路近,我差一点儿死在水路上了,早知道走陆路。”
走陆路上的时间的确也差不多了,不过中间有路不通,也得坐船。
时烨没有提点他,孔凡明接着诉苦,他将半途遇上吴越国拦截的事说了。
时烨一听,头都痛了起来,忍不住还是提了一句,“你们能在那片海域遇上吴越国,按理说,你们离梅岭县的码头最多几日的路程,为何又迟了一个月才到。”
不说还好,一说孔凡明想杀人,他连忙摆手,“王爷,别说了,我真的……有没有肉包子,我感觉我能吃几斤。”
时烨朝码头上看去,平素热闹非凡的码头转眼没有了百姓的人影,时烨想到了江新面馆,于是叫他们先瘫一会儿,随即时烨往那边的面馆去。
此时的面馆内也没有半个人影,想来不知哪儿来的官船,下来这么多的战士,平素被吴越国欺占过的边关百姓早已经犹如惊弓之鸟,都相继逃命去了。
时烨在江新面馆前喊了两声,魏三娘听到熟悉的声音从那灶台后抬头出来,看到是时烨,一脸的惊愕,他与当年的那个小子长得像极了,可是现在的他一身贵气,也极为沉稳威严,一时间魏三娘不敢相认。
时烨却是笑了笑,叫上江新面馆以及周围几家的面馆,将他们铺里所有的吃食全部拿出来,做好的面条往那码头送去,他将一叠银票放于桌上转身走了。
魏三娘追了出来,看到时烨的背影还以为自己在做梦似的,可是桌上的银票仍旧在,不是说假的。
于是陆续有面碗送上,可是这些北边将士许是饿狠了,一碗面几口满腹,根本填不饱肚子。
魏三娘见状,他不再害怕了,于是叫丈夫去周围几村叫了村民过来帮忙,各家各户也拿出粮食,一时间在码头开了火,这些将士吃着滚烫的面条,个个感觉重新活回来了。
时烨朝苏大山看去一眼,只见他一边吃着面一边被那边村民围观,有人认出他了,这不就是古道村的,以前在码头也做过搬运工的。
如今村民得知他不但发财了,还当大官了,个个对他也恭敬了起来。
时烨收回目光,正好此时的孔凡明已经吃饱了,终于有一丝力气,看到有些破烂的衣裳,郁闷道:“打仗以来最狼狈的一次,连衣裳都没得换了。”
时烨却是不以为意,既然都吃饱了,就赶紧离开码头,不然那些以为梅岭县码头出了什么事儿,一但谣言传出去,对梅岭县的生意就有了影响。
于是战士们整装,接着几个相扶,陆续上了岸,坐上驴车,将他们全部拉走。
苏大山倒是精神的,虽然也瘦了,可是一回到家乡码头就能遇上认得他的人,这令他激动了好一会儿。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265章 夺下岭南兵权
第1265章 夺下岭南兵权
苏大山对上孔凡明的眼神,他忙收起笑意,来到孔凡明的身边,讨好的说道:“将军,我可不可以回一趟古道村,我——”
“不行。”
就知道他去嘚瑟什么了。
苏大山不敢再问了,却是情绪很低落。
一行人直接往兵营里去,孔凡明察觉,疑惑道:“王爷,我可有住的地方?”
时烨坐在高头大马上,看了一眼孔凡明,说道:“住在军营,全体战士不是先打仗,而是先训练,此事还须隐密,我决定传出谣言,说你们死在了海上。”
孔凡明与众位副将一听,都震惊了,甚至还有些愤怒。
时烨的话却是不容置喙,孔凡明想了想也明白什么意思,刚才才将与吴越国打了一仗的事说出来,损失了这么多的战士,这会儿要是传出他们活着回来了,想必吴越国会乘他们还不曾习得水性就开始进攻,他们这一次囤兵岭南就一大威胁,还如此的高调而来。
1...344345346347348...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