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都请。”
时烨笑看着她。
苏宛平也笑了。
凤氏却是面上有些扭曲,先前还抱着希望,转眼如坠谷底。
小江氏这会儿也反应过来,只觉得羞辱,她抱起琴,拉了凤氏的袖口,凤氏不得不向两人告退,时烨看都不曾看一眼便抬手示意。
两人狼狈的离去。
空地前只有夫妻二人,两人说着婚礼上的事。
而在旁边的营帐处,莫氏正指挥着护卫准备做饭了,一抬头就看到凤氏母女二人狼狈的离开,她便是扬起了唇角,刚才一来的时候,莫氏就不高兴了,如今看到两人这么离开,莫氏就知道一定是这样的结棵。
傍晚吃饭的时候,莫氏忽然笑了起来,苏宛平笑看向莫氏,有些疑惑的问道:“夫人这是想到了什么笑话,如此开心。”
莫氏却是夹了一只大鸡腿给苏宛平,说道:“快,吃饱一点儿,后头还有仗要打。”
“什么?”
苏宛平疑惑不解。
莫氏却是朝她眨了眨眼睛。
这一夜苏宛平睡得极好,第二日醒来时,太阳高照,营地里的护卫们不仅起床练了功,还去溪水边抓了鱼,见主子还没有要走的意思,顺带还去山里头打了猎。
苏宛平一醒来,身边没有了时烨,也感觉到阳光的强烈,她连忙披衣出来,就发现太阳都快升到半空了,怀了孕后,她特别嗜睡,没想到这么晚了呢。
就在她郁闷的时候,时烨与几名护卫从山里头下来,苏宛平很有些无奈,这是又上山了么?
将吃食放回空地,苏宛平也发觉肚子饿了。
吃过早饭,准备出发,而昨个儿凤氏母女已经早走了,许是天未亮就走了的吧。
他们一行人正准备要走的时候,没想官道上又来了一队人马,这一队人马走得不快,如同游山玩水似的。
苏宛平刚要上马车,见来了人,于是侧首看去,就看到来的队伍瞧着像是权贵家中的女眷,护卫不少,同时还有不少下人。
时烨扶着苏宛平上了马车。
莫氏却是在看到那边的马车是,无奈的摇头,唉,都是头硬上来撞运气的,何必折腾呢,她可是对苏宛平最是有信心的。
马车才驶动,那边的队伍已经来了,车队又不得不停下来,那边有贵夫人得知前头的是王爷与苏侧妃,皆纷纷上前来行礼。
苏宛平不得不与时烨一同下车,没想在人群里,她看到了知州夫人顾氏,而站在顾氏旁边的却是她的女儿黄如玉,黄如玉一身窄袖襦裙,看着干脆利落,与当年的苏宛平有些相像。
而站在黄如玉身边的好几位贵女也是这模样的打扮,她们看到苏宛平都露出惊艳的眼神,纷纷朝她行礼。
真是巧了,保昌郡几家权贵家的女眷都来了,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些人怎么齐聚在一起的,而且还都是去往梅岭县去的。
原来其中一位同知家的女眷有门亲戚在梅岭县,这是去给老太太贺寿的,那家人正好姓张,张家不日要办寿宴,这些女眷平素交好,所以都去了。
苏宛平受了礼,叫他们平身,顾氏上前,笑着说道:“没想还能在这半路与娘娘相遇,不如一起回梅岭县如何?”
苏宛平一听,倒也没有拒绝,同意了。
于是接着起程,苏宛平坐在马车中,她看着对面一脸认真看书的某人,她仔细的将时烨的俊容打量了几眼,随即叹道:“就是这张脸啊,真招桃花,以前咋不知呢。”
苏宛平自言自语,时烨掀眸看她,有些疑惑的问道:“我招惹谁了?”
苏宛平没好气的说道:“天下的女人都被你招惹了,唉,天下的男人咋没有被我招惹呢?不公平。”
时烨一听,不淡定了,“你还想招惹天下的男人?你竟敢想,我不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255章 不准招惹别的男人
第1255章 不准招惹别的男人
时烨瞧着模样可生气了,放下手中的书就要上前来惩罚苏宛平,苏宛平却是装作害怕,连忙缩在壁角,时烨长手长脚的拦在她面前,随即就要壁咚她。
苏宛平却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你还学人家壁咚,妈呀,要是这招用在小姑子身上,必定一下一个准。”
时烨很有些郁闷,“你不要笑,收回刚才的话,不准招惹别的男人,可好?”
“为何?”
苏宛平故意的。
时烨郁闷的皱眉,“你说为何,你招惹谁我就杀了谁。”
忽然的杀气腾腾,苏宛平连忙捧起时烨的脸,在他的唇上啄了一口,而后抱住了他的脖子,用额头贴着他的额头。
时烨很快安份下来,也不生气了,周身的煞气也没有了,反而长臂一捞将她捞入怀中,手下意识的抚上她的小腹,有些委屈的抱怨,“以后不准再说这样的话,不然孩子听到,还以为父母不和,他会很难过的。”
这一刻的苏宛平再无恶作剧的心思,时烨看似厉害,内心却是极为单纯,一心只对她好,也只认定了她一人,她不要再逗他了,瞧把他给急的。
“好。”
苏宛平也抚上小腹,小声的朝腹中的孩子说道:“父亲母亲一直很相爱,孩子你当刚才的事没有看到。”
时烨一头黑线。
苏宛平靠在时烨的怀中,感觉暖暖的,于是一个零食没吃成,一个兵书没有看成,左右,只要两人在一起,便什么事儿也做不成了的。
转眼到了晌午,苏宛平却忽然乏困,靠在时烨的怀中竟然睡着了。
待车队停下来时,时烨也没有急着叫醒她,就这样抱着她在马车上。
外头王起早已经见惯不惯,叫护卫准备午饭,同时小令也在一旁帮忙。
而那边不少权贵夫人们却是靠近莫氏,有套交情的,有想结交的,不过她们都好奇,这大白日的,王爷与苏侧妃一起坐马车就算了,如今都停下了,光天化日之下,夫妻二人还不下马车,也的确有失体统了。
顾氏是一句话也不曾出声,莫氏朝她母女看去一眼,说道:“你们就习惯吧,王爷向来如此宠着苏侧妃,看多了也就习惯了。”
莫氏的话令不少人郁闷极了,这么宠着苏侧妃,岂不是不留给别人半点儿机会。
苏宛平是饿醒的,她一睁开眼睛,就见抱着自己的时烨靠着车壁也在假寐,她立即坐直了身子,时烨很快睁开眼睛。
时烨郁闷道:“你这么贪睡,是不是孩子也想睡。”
苏宛平原本想挣扎着离开时烨的怀抱,听到这话,她噗嗤一笑,时烨对这个孩子到底有多期盼,她反而不希望生个女儿,都说女儿是父亲的前世小情人,她可不想生个情敌出来。
苏宛平捏了捏时烨的脸,说道:“外头的人可不敢这么捏你的脸,我倒是做到了,时烨,你傻不傻,怀孕后,营养都供给了孩子,于是母亲就会困乏无力,还有吃得多,多补充营养。”
好吧时烨有些听不懂。
苏宛平却是起身出了马车。
终于夫妻两人下马车了,而小令准备的吃食也好了,夫妻两人坐下便吃了起来,苏宛平的确吃得不少,可惜不及时烨能吃,时烨想到媳妇刚才的话,于是又叫小令弄了一大碗猪蹄子让苏宛平啃,她平素就爱吃这东西。
小令看到一脸郁闷的主子,忍不住笑了,却是给主子端来一碗甜甜的莲子汤。
苏宛平一边喝着莲子汤一边瞅着时烨,正在夫妻两人大眼瞪小眼的时候,顾氏母女走了过来,原来母女二人做了自己的拿手好菜,顾氏的家乡口味,菜不辣却反而偏甜。
苏宛平看到两人,也不好再逗时烨了,夫妻两人都显得正经的多。
那顾氏上前行了一礼,就叫女儿端了上来。
说实话,顾氏母女是所有人当中做得最自然的,目的明显却也不张扬,处处露着讨好,有种四两博千斤之感。
苏宛平早在那次宴席上,她就知道,防是没法防的,她相信时烨,所以这就足够了。
苏宛平接过小姑子的吃食,尝了尝,味道很独特,她倒是喜欢吃,顾氏高兴,还说到了梅岭县,就给苏宛平做一些酸甜的腌李子或者腌果品过来。
苏宛平倒也同意了。
母女二人很有分寸,也不久留,随即走了。
苏宛平看着黄如玉的那一身利落打扮,她也有好感,这女子倒也洒脱。
吃过午饭再次上路,马车外响起几位贵女的欢笑声,听到她们竟然一同在赛马,快速的打马朝前去了,苏宛平忽然好想回到没有怀孕前的肆无忌惮,不然她这个时候必定能做男装打扮,骑着马也能赛上一程。
苏宛平挑开车帘看着前头绝尘而去的马匹,她就有些羡慕,时烨见状,伸手上前拦下她的小手,然后将她抱入怀中,“再过几个月你就轻松了。”
倒是被时烨看出来了呢,她如今也不是以前的小姑子,想怎么样都成。
就这么热闹的走了四日,到了梅岭县,入城门的时候,梅岭县地方官员都来了,而街道两边百姓夹道欢迎,这阵仗,把苏宛平惊住。
马车才入街头,她只是挑帘朝外看了一眼,就听到百姓们的欢呼声高涨,有不少人朝她这边挤过来想要看看她的模样似的,只是这些百姓都被差兵拦下,不敢有半点造次。
苏宛平赶紧放下车帘,什么时候梅岭县的百姓这么可怕了,她弟弟当年高中衣锦归乡,也不见百姓这么热情的,感觉像是追星似的可怕。
这一次在梅岭县落脚的府邸,却是时烨率先准备好的,这也是出乎她的意外了,想不到时烨早已经准备好了呢。
然而马车到了府邸外,百姓们便围到了外头,这处南城区最繁华的街头,也是离着县学不远的安静之处,今个儿却是热闹的不行。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256章 百姓太热情
第1256章 百姓太热情
行商走贩生意不做了,都跑来看热闹了,都说梅岭县出了一个新科状元就算了,如今又出现一个苏侧妃,这可是皇家的苏侧妃,梅岭县一个边关小县城,随时都有可能落入吴越国的手中,到底是何德得能,能有这么两号大人物的出现,老一辈的人一度怀疑定是梅岭县的风水好啊。
所以梅岭县的男子再也不用担心娶不上媳妇了,就这名声,梅岭县已经出大名了,其他郡县的女子一听是嫁入梅岭县的都会乐意些,也不会再因为是边关小县城而得不到关注了。
苏宛平从马车上下来,引来一片惊呼,她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在余城还能正常一点儿,怎么到了梅岭县,这一个个的都这么热情,她不知自己与弟弟在梅岭县已经成了传说中的人物,连着三岁小孩都知道他们姐弟二人的故事。
生下的男儿都学苏义,要考取功名,不想行伍出身去打仗,所以这边关小县城自打出一个新科状元,就极为看重科举了,只要家里过得下去,没有谁不将家中小子送公私塾的。
至于家中的女儿,却个个以苏侧妃为榜样,皇家的儿媳妇,虽然只是侧妃,可是也是高高在上的存在,都说梅岭县的水土养人,本地的女儿绝不会外嫁的,梅岭县自有一股优越感,而其他郡县也以娶梅岭县的女子为荣,总感觉能沾上一丝喜气,能惠及子孙后代似的。
然而这一切,苏宛平皆是不知道的,她原本也有意衣锦回乡,却超出了她的预料,这么热情,她招架不住,还是赶紧入府休息,太闹腾了。
时烨却是难得的亲和,朝乡亲们看去一眼,神色也是温和的,这令街坊百姓们都高兴坏了。
“王爷看过来了,看过来了,王爷当真是好人,苏侧妃难怪如此受宠爱。”
街坊们窃窃低语。
天色不早了,苏宛平在府上休息了好一会儿,叫小令去打听,府外的街坊们已经离开了,但听说府前被不少街坊们放了不少礼物,有送菜的,有送豆子的,有送包子的,反正各种各样,将府门前都拦得行不了路。
苏宛平一听,心中一暖,她回家乡了,她还是真的回来了,而家乡的百姓竟是如此的喜欢她。
苏宛平听后,就叫小令传令下去,将街坊们的礼物收下,同时立一张感谢牌子在门口,劝百姓不要再送礼。
“小令,你就说苏侧妃吃不完了,叫他们不要再送,她已经收到了乡亲们的好意。”
小令笑着领令下去。
这牌子立出来,有识字的街坊们看到,都笑了,同时也将这话传了下去,百姓们听后也都笑了,对啊,再这么送下去,苏侧妃怎么吃得完,嗯,以后只送好的,也不能天天送,就每隔一段时间送一点,以后苏侧妃的伙食,他们包全了。
于是没过五日,府前又送来一批,这一次却是鸡鸭鱼还有几篮子鸡蛋。
苏宛平得知,她有些无语了,这要如何吃得完,边关小县城的百姓,他们一年到头都舍不得吃肉,却将自己家中好不容易养大的鸡给送了来。
于是苏宛平叫小令再次传话下去,就说已经够了,同时她说明了一下情况,为了惠及百姓,以后梅岭县的喜客来以及她门下在梅岭县做生意的分销商,从今往后全部要比其他的郡县价格低两成,这话都不会再改变。
很快百姓们就发现,一夜之间,梅岭县的百姓们,吃穿用度的物价忽然降了下来,原本还过得紧巴巴的日子忽然好过多了,留下的余钱就可以送家中的小子去上私塾了。
而门前再有百姓送礼,王府的护卫必定拦下。
休息了几日的苏宛平终于准备见客,先前一直被护卫拦下的苏家族长被召来府上,那苏向才看到大着肚子的苏宛平时,他激动的上前行礼跪下。
苏宛平叫他起身,苏向才差一点儿老泪纵横,“咱们苏家祖上积了德,如今一门出了两贵,侧妃娘娘,您也终于回来看望家乡的乡亲们了。”
苏宛平对苏家实则没有啥感情,不过姓是苏家的,她也只好听着,待苏向才还要恭敬的说几句客气话时,她摆手,“族长不必再自嫌,我想近日召开族会,族长瞧着如何?”
苏向才连忙应下,那自是可以的,苏家的族人正想看看苏侧妃的风采,今时不同往日,苏侧妃不仅自己回到家乡,主要是连逍遥王都给带了来,可想而知逍遥王对她的宠爱了,这可是宠到了心坎上去了呢。
苏宛平便叫苏向才利用半个月的时间好好将人召集回来,她要召开族会,有不少想法呢。
苏向才从府中出来,一到门口,他便看到街头行走的乡亲,此时正朝他看来,看到他是从王府里出来的,个个都露出恭敬之色来。
苏向才很是受用,如今苏侧妃来了梅岭县也只有召他苏向才人前去相见,就可知他对苏侧妃的重要性了,只要自己还是族长,其他有能耐的族人也拿着他没办法,以后这族长之位一定要传给儿子的,他苏向才这一脉必定还是主脉。
人已经走了,苏宛平去了花园消食,自是不知道府门口发生的事情。
梅岭县的知县江原过来求见,时烨也在府上,于是夫妻二人见了新知县。
这位才来梅岭县上任一年,此时正想着怎么做出政迹,好三年后升官,自然在他上任的这三年当中,他还能在此地见到逍遥王,那可是送上的升官机会,自是要好好巴结的呢。
江原上前行礼,时烨叫他平身,他在一旁交椅中坐下,便说起这一次梅岭县的莲花节。
什么时候多了一个莲花节了?
苏宛平与时烨相视一眼。
江原解释,因为在春耕与秋收中间时间有些长,他来上任后,为了带动梅岭县的经济,所以定了一个节日,就是在中间再插入一个莲花节,在城外有一处莲花池,怕是有上十亩地的莲花,此次莲花节,实则是让百姓们参加节日,花钱赚钱带活经济。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1257章 回古道村
第1257章 回古道村
苏宛平听后,倒是觉得这江原有些手段,也不知这点子是他自己所想,还是别人提的意见,不过一提及这莲花节,苏宛平也就有了兴趣,时烨见苏宛平动心,于是同意参加莲花节。
江原高兴坏了,一但莲花节有逍遥王在,今年过节必定更热闹,如此一来,梅岭县的百姓也能多花点儿钱,带活了梅岭县的市场。
江原得了准信,也就要退下去办此差事了,于是走了,苏宛平却是想笑,“时烨,咱们当年在梅岭县这么多年,怎么就不知还可以办莲花节来带动百姓们的消费欲.望。”
这生意头脑不错呢,做地方知县做到这份上,也极有能耐的。
果然街头为了莲花节而筹备着,苏宛平坐马车上街的时候,就发现街头已经出现不少莲花节的饰品,而女眷们也开始买了起来,苏宛平想着自己也要参加,于是叫小令也去买一件头饰。
回到王府内,她带给时烨看,时烨却是笑了,感觉像个花姑娘似的,虽然艳了一些,与苏宛平平素的习惯不同,倒也是不违和的。
苏宛平正想着参加莲花节,而时烨却忽然生出一个想法,他决定在莲花节这日求娶苏宛平,他想让整个梅岭县的百姓都见证这一刻。
苏宛平在府上吃好喝好睡好,苏向才却带着族人来了。
也就在王府的议事厅内,苏宛平见了这一些族人。
她最关心的自然还是粮食了,她接过各自的帐本,细看一下,心头一喜,果然她猜的没错,当年放弃了整个金家的田产,如今她的族人却为她又筹备了一个金家不说,还在其他各行各业都做得极好,搭上她喜客来的线,这些族人个个都有得赚,因为她的拿货价格极低,也是直接从余江手上买下的,也不必折腾,自然成本价也低了,这中间的利润却还是一样的给的。
族人赚了钱,自然个个都高兴,而且做为商人,不仅有赚钱的本事,还有强大的后台的,那是极为厉害的了。
苏宛平便是他们强大的后台,她现在要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将生意做大,因此她这一趟,要定下规矩,她既要苏家族人为她所用,同时也得管制住他们,不能落下把柄,就如同她在京城的生意,刻意的与赵、贾、李三家分开是一个道理。
苏宛平将他们的帐本收下,也与他们各自谈了谈生意的感想。
在交谈当中,苏宛平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将来岭南的粮食要如何平安的运去京城,还有中间的防雨水防发霉变坏,这些环节都是问题。
主要是岭南本是化外之地,如今边关不起战事了,他们可以大力发展农业了,可是因为荒路太多,劫匪也多,还有山林险地猛兽也多,总之不及江南四通八达,所以就算给她弄了两个金家的田产,她也不能像金家那样江南江北好运输。
苏宛平听到这些族人的禀报,心头忽然生出一个主意,她要想将岭南成为她的根据地,她必须将岭南发展起来才是,所以修路迫在眉捷,她想起当年与母后和太子妃所说的话,关于修路,她是有点子的,只是眼前与吴越国的战事在即,所以她得更加好好的想想。
于是收下族人的帐本她慢慢再看,却是交代族人,暂且不离开梅岭县,她还有事相托。
这一次她带来了叶姑娘一同前来,她叫族人留下两顷地给叶姑娘做种子培育,专找那种有天然温和的地方,又能不易发现的,毕竟这么培养出来只适合岭南种植的种子将来提高了她的产量,也是一大收入,也是岭南百姓之福。
苏宛平随即叫族长先找好试验地,而后又派人去往余城找滕海,将叶姑娘请来。
苏家族人终于走了,苏宛平却是在书房里看梅岭县的舆图。
时烨这几日早出晚归的,苏宛平不知他在做什么,不过一回府上,时烨首先却是寻苏宛平,发现挺着大肚子还只想着做生意的她,他就有些不开心,生意上的事几时不能做,如今关键时刻,大可以交给底下的掌事们。
苏宛平只好放下舆图,说过几日想去一趟码头,那个他们曾经挑着担子做买卖的码头。
这让两人想起码头上的江新面馆,以及魏三娘他们,以前帮过两人忙的。
说起来,这也让时烨想起当年为了挣得银子给媳妇买簪子而去做苦力的时候。
于是时烨同意了,不过莲花节就在这几日,所以自是莲花节后再去了。
苏宛平只好应下。
时烨又提起去甜水镇古道村的事,他这几日已经将他们先前的村里院子打点好,又将院子修缮了一番,他想苏宛平去住上几日。
苏宛平听后也有些动心,于是夫妻两人决定明个儿便回古道村。
那处院子,说实话,当年发生了不少事情,整个古道村的村民当年偷吃她家粮食而活下来的,而她被吃得倾家断产,差一点儿翻不了身。
第二日夫妻二人真的起程往甜水镇去了,如今的甜水镇外不是罪人村,而是官盐场,那儿有兵卫守着,与当年的罪人村不同的是,除了严肃的兵卫外,里头也没有什么锣鼓声了,更没有罪人偷下山买吃食了。
只是当年靠在那儿卖吃食而赚些小钱的人如今不知可寻到了别的门路。
马车来到甜水镇,苏宛平忍不住挑帘去看,看到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她很有些感慨,感觉看着那条通往罪人村的道路上能看到她当年挑着担子去往罪人村的影子。
时烨此时也挑开车帘,朝那边看去一眼,心情也有些复杂,那些年他们三个没少在这条路偷溜出来寻吃食。
还有最令时烨难忘的是他是从那条路上坐上媳妇买来的板车将他带回傅家院里的,从此也算是获救了。
马车随后出了甜水镇的牌坊,往古道村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