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汴京城她是一定会去的,而且到那时,她一定有足够的能力有了自我的保护,到那时她也能凭着自己的财富与能力见到时烨。
想到时烨,苏宛平只觉得心头一痛,她强忍着。
莫氏见她没有想像中的愤怒,终于松了口气,眼下正是苏秀才关键的两年,她不希望傅家再出什么事端来,苏秀才能不能中状元,这关系着整个岭南的名声,一直不受重视的岭南,希望都寄托在苏秀才的身上了。
两人从凉亭下来,去了宴场,后院倒是和谐,傅家母女也因为陆氏的抬爱,所有的贵夫人都有巴接之势。
而前院大厅,却是众位才子们聚集之地,今个儿是才子宴,自是各位才子大显身手之时。
那些不是季大儒弟子的秀才或者举子,恨不得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干,乘着这一次机会,盼着能被季大儒和俞学政看中,不管是做了季大儒的学院弟子,还是俞学政的府学弟子,他们今个儿都赚了。
而那些已经在两人门下的弟子之间却也是有较劲的,尤其今个儿个个都视苏义为比试的对象,只要打败了他,不想在岭南一举成名都是不可能的。
岭南三杰也来了,他们更是举人出身,而苏义不过秀才出身,却与他来比试起来,毕竟是明年秋季恩科下考场的人,考过了便是举人,所以也该有举人之才。
主要是季大儒根本不阻拦,甚至有些纵容这些举子们来挑战苏义的才能。
苏义身姿挺拔,再也不是几年前拜师时的小少年,他如今之学识如何,尚未在公开场合中表现过,个个记得的是那年拜师宴上巧妙的用算术题难倒了众位才子的窘境,这一次他们可是想方设法也不会让他再故伎重施的。
所有人蠢蠢欲动,只有苏义面色淡然的坐在季大儒身边,等着他们来挑战,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倒是令不少人看不入眼。
过目不忘又如何?做诗做赋凭的是天份,不是死记硬背。
而且他们也听说了,十二岁前的苏义连正规的私塾都不曾进去过,十二岁后才开始读书的,若不是梅岭县新置县学,想来那小三元的名头也轮不到他的。
很快酒宴开始,这些才子们开始了轮番上阵,虽不是人人都点名了要苏义来应对,但大多人都是冲着他来的,前头几场对对联,苏义都是信手拈来,只能算是开胃菜。
这些地方官员与俞学政、季大儒坐在上头看着场中众位才子的表现,一但有人点名了苏义,都会忍不住看向他,倒要看看他会如何应答。
所有人当中想来最开心的是赵知县,苏义虽然在首府余城读书,可是他是梅岭县人士,苏义代表的是整个梅岭县,他做为一方父母官,自是高兴的。
苏义的沉着冷静还当真激怒了几位才子,他们纷纷起身,也不顾会不会落下话柄,直接朝苏义来了,然而苏义却依旧不紧不慢的应对如流,手中茶杯不离手,就像在与人讨论着天气一番。
有几位老举人没想自己还对不过一位秀才,有人急火攻心,当场倒台上了,被俞府的下人抬了下去,俞学政有些不悦,他便出声说了两句,那语气里虽没有说他们的不对,可明显的有些指责。
这样轮番上阵,便是在场的所有才子,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苏义这样处事不惊的,就凭着他这份沉着,就已经高他们太多。
然而场面却是越发的热闹,轮到岭南三杰出手,这一次全场都安静下来,就等着三人能出精工的对联将他对倒。
没想苏义先他们一步开口,看着三人,说道:“先前都是众位出上联,我对下联,如今我反过来,我先出上联,台前三杰可以一起对下联。”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68章 三杰失德
第568章 三杰失德
苏义话落,原本雄纠纠气昴昴的岭南三杰差一点气出一口老血,他们三人都是举子身份,他一个秀才郎,出一个上联还让他们三人一同对答,如此看不起人呢,也太高傲了些。
三人冷哼一声一甩袖子,其中两杰便相顾坐下,只有其中年长的一位站在台前接苏义的对联,苏义却像是没有看到似的,他说道:“此联的确有些难了,三位一起上吧,不然还得另外出题,也麻烦。”
“苏秀才,别太狂妄,你且将上联说出便是,我来答。”
台前人明显气得不轻,俞学政见状,却是摇头,什么岭南三杰,不过是被世人惯坏了的三位才子,当真以为贯上那岭南三杰就有多了不起了不成?真若是了不起,为何不去会试,为何不去中个状元回来?
就凭着眼前三人的定力就已经输了。
不仅俞学政这么想着,其他的官员也心中存了疑惑,这三人如此忍不住气,对方狂妄是对方掉品,再说人家还没有出上联呢,若是人家之才气配得上这狂妄的口吻,岂不是让自己难堪了?
苏义此时见对方有些不耐,于是开口出了上联,随着苏义的语调,平平稳稳的念出来,在场的众位才子却是暗自吃惊,这对联要出何对?不仅首尾呼应,还得描一物,但字面上又不能主动的描述出来。
听到这上联的时候,连着季大儒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若论真才识,这岭南三杰还是有些的,他也担心小弟子能耐不够,还当真有可能被这三人问倒,瞧着是做足了功夫,不过这个小弟子有点儿鬼才,早就想好了对付他们的招势。
果然苏义凭一副上联将对方问倒了,台上的这位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眼神不由得朝另两杰看去一眼,那两人此时也是焦急万分,却是对不上来,这不是为难人么?自己早早的将对联想好,他们却要在这短短的时间想出下联,太欺负人了。
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先前一轮一轮的上去欺负苏秀才,怎么不觉得人家受委屈呢。
一时间场中哑口无言,苏义却是朝场中数人看去一眼,“不如你们也上前答上一答,也是可以的,除此之外,我尚有两副对联,便也一并送上了,你们一起来对下联吧,谁对上了便是赢了。”
苏义语气不狂妄,可是他的才识是真的狂妄,这明明是一句温和的话,怎么落入这些才子们的耳中却这么的不好听呢,想要生气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苏义起身将剩下的两副上联也一并说了出来,上联一出,全场更是静默无声,也免得他们再来轮番上阵,于是仅凭这三副上联,对上的便是赢了苏义,没对上的,那就只能自认为才识不及他,当然苏义可没有这意思,但他们却觉得是这意思的。
这一下高座上的众位官员再看苏义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此子先不说能不能中状元,便是凭着他的应付手段,将来入了官场,恐怕也是前程无量啊。
有多少读书郎读的是读死书,一但做了官才发现自己不是当官的料,下到地方为官,不是被地方官员或者富绅拿捏,便是政迹平平,接连两任都别想升职,更别想着能熬到入京述职了。
所以不仅读书要厉害,那应付的手腕也是要有的,那赵知县便是吃在这手段上的亏,他十年寒窗可没有人告诉他怎么做官,做官也是他慢慢摸索出来,如今被这些地方官员和富绅制约着,下什么决定都身不由己,好在慢慢地将事情给解决了,也得到了百姓的好评。
季大儒却是看着这个小弟子很是高兴,许是最近他太过严厉,先前他还担心着苏义太过看重这名声与身份,怕输,现在季贤看来,苏义却是不将输赢放在眼中,他不过是当这一次是一场诗会切磋罢了。
很快有陆续上前对出下联,上面众位官员听了都不如意,俞学政也是皱眉,俞学政倒是想到了下联,却是一时间觉得还不够精准,这会也正想着。
没想这时那站在台上尴尬不已的岭南三杰忽然说道:“谁知道你这三副上联会不会是季大儒教的。”
此话一出口,全场都静默了下来,纷纷看向台上的三人,三人发现自己一时口急说错了话,就算内心怀疑,也不能说出来,那岂不是质疑季大儒包庇?
苏义也没有想到岭南三杰会如此没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三副对联便是他师父也不知道,他是这几日想出来的对策。
苏义听了姐姐的话,他早已经将输赢抛于脑后,这会儿被三人质疑,他看到师父脸色都变了,于是抢先一步说道:“这么说来,是我没想周到了,这对联是我独自想出来的,宴后我会公布下联,我是季大儒的弟子,你们这么怀疑,先不说你们三人之居心,只是你们如此爱出风头,我便让你们心服口服,如此咱们就出诗做赋,以诗会友,不再对对联,各凭本事如何?”
在场的正要在季大儒和俞学政面前表现的才子们立即应声好,他们准备的东西还没有展现呢,若是就被这三副对联给逼着不敢上台了也是可惜的。
台上的岭南三杰被苏义说得脸色都白了,气呼呼的下了台,憋着一肚子的诗词又没能说出来,而且这一次他们是彻底的得罪了季大儒,刚才着实口急了些。
苏义便主动出来,由底下众位出题,他来做诗做赋,如此完全可以看出他现场的发挥。
上面坐着这么多的官员,还有俞学政,谁敢怀疑季大儒会向着谁。
苏义的提议坦坦荡荡的,却是让不少才子心服口服,不管出什么题,他都能对答如流,他的确有才气,想不到才几年光景,进步如此神速。
而座上的季大儒见弟子抢先开了口,他也便不开口了,不过眼神朝那边岭南三杰看去一眼,三人不敢与他直视,垂着头坐立难安,最后乘人不注意赶紧离开了,想来以后贵圈里的笑柄又要添上一桩,这岭南三杰的虚名怕是保不住,品行不行,可是读书郎的大忌。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69章 就该高调一点
第569章 就该高调一点
俞学政见三人走了,冷哼一声,说道:“难怪不愿意去参加会试,生怕会试落第没有了颜面吧,岂能配称岭南三杰,此事自是需要说说的。”
季大儒也点了点头,各位官员都忍不住将两人的话记住了,这一次各县都派了人过来,这三位才子所属的父母官在列呢,想来便是在当县他们也要混不下去了。
苏义在台上对答如流,做了几首诗后他退下来,由别人再上台发挥,也以同样的手段,由底下众人出题,台上之人作诗赋,如此彰显自己的才气与临场应对之能。
而俞学政会时不时的评价一下,也算是给众位才子一个点醒,有了大儒和学政大人的提点,那当然受益匪浅了。
一场才子宴下来,苏义彻底出名了,他凭着三副上联将在场的才子都压制住,宴后他公布的下联也是令人耳目一新,再加上人家后头的诗赋,再也无人敢怀疑是季大儒的手法,这明明是苏义自己的才识,人家本来就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还能拜入季大儒的门下,岂是庸才?
一时间苏义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岭南,而所谓的岭南三杰却是闹了大笑话,成了大家伙茶余话饭的笑柄。
这一次可不仅是保昌郡的才子,其他各郡也派了一些才子过来的,甚至连里头没有中会试的举子也是来了的,却都不及苏义出风头。
傅家不知不觉在整个余城的贵圈里出了名,前后不过几个月的功夫,从春季到夏季,他们从梅岭县穷迫的过来,那会儿跟着苏宛平的管事和绣娘们,吃着粗面馒头就着开水。
而今她的生意相较于战前,更是翻上一倍,却因为苏义的一场才子宴,整个傅家进入了余城贵圈。
这一场宴席过后,傅家便收到不少请帖,苏宛平忙着做生意,自是没法去,便由着傅氏去,傅氏挑了几家去的,来来去去,竟也结交了些人。
梅岭县来的官员在余城住了两日,苏宛平和傅氏与莫氏一起游玩了两日,随后是苏宛平送莫氏出了余城,莫氏交代苏宛平,在余城,她大可以嚣张一点,可不能丢了季府的脸,他们在这小小的余城算得上是新贵。
苏宛平一听倒有些不好意思,怎么可能算得上是新贵的,不过倒是可以借借势。
莫氏劝着苏宛平做生意要务实,那钱庄的事,她回去后想了想,觉得不妥,怕她吃亏,叫她早点将那利钱降下来,做长久的打算,苏宛平一一应下了。
才子宴过去了一个月,傅家三人都在忙碌着,苏义更是诗会不断,季家学院要开办,苏义身为季大儒的关门弟子,就更应该出门以诗会友的高调一些,再加上苏宛平也希望她家弟弟能高调一些,如此她与人谈生意也好谈。
杜储从余家弄来的一船杂货又要卖完了,各铺面的掌柜已经列了清单过来,再不补货,铺面只能休业。
正好在此时,余家私岛上的管事派了人过来通知苏宛平,余三当家的船到岸了,却并没有急着离去,正要寻她说事儿呢。
先前苏宛平给过清单,也说了自己要买的东西,也不知余三当家看到这些有什么话要跟她说呢?
余城的码头上停了苏宛平新置的船,苏宛平将余城的事务交给滕海处理,她跟杜储便上了船。
走水路,不过一日功夫便到了余家的私岛,两人下了船,就看到余三家余江带着管事的站在码头。
瞧着挺急的样子,平素里他都是来去匆匆的,很少上岸几日不走的,瞧着是紧要的事。
苏宛平下了船,果然被余江迎进了竹屋,先前还是他们住的地方,如今倒是成了余江的落脚之地,还挺满意他们这简陋的竹屋的。
三人入了屋,余江便直接问道:“听说你一无所有了?”
苏宛平见余江一脸严肃的看着她,她便笑了笑,“那是以前,不过现在我又东山再起了。”
“嗯,不过几个月时光,你是怎么东山再起的,竟然生了野心,想将整个岭南的杂货铺包全了不成?”
余江挑眉,那模样有些惊讶,能让余江惊讶的事儿不多,但苏宛平已经给他不知多少次惊讶的事情了。
苏宛平便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认识陈锦夫妻的事,瞧着是简单几句,但是余江还是听出了重点,他一脸疑惑的问道:“存十两银子就得给十五两银子,这样的生意你也敢接?这明显就是骗子,你竟然帮陈锦夫妻背债?”
于余江来想,必定说她脑子是不是不好使,怎么会这么傻的。
苏宛平收起笑容,一脸正经的看着余江说道:“我也不想背这么多的债,可是我更不想再像以前一样挑着担子慢慢地赚钱,我要将生意做大,这本该属于我的生意,再不乘热打铁,一年多的时光,百姓都忘记喜客来的招牌了。”
余江一听却是叹了口气,说道:“我平素也没有时间上岸停歇,这一次我却是来找你的,你敢背负这么多的债务,我很佩服,所以眼下有一桩大生意给你做,不知你敢不敢做?”
苏宛平一听到有大生意,立即来了精神,她连忙问道:“什么样的生意?”
余江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我余家原本在岭南有一位大商户,专做杂货的,以前每两个月我便送六船的杂货到岭南,而你如今也要求两船,这两船是我的瞒货。”
“只是这位商户主家在上个月病死了,底下几个儿子正在谋得家产,如此不知事的人家,我余家不敢与他做生意,瞧着你这一次是要将生意往大里做了,如今我且问你,你敢接下这六船杂货吗?连着你要的两船,便是八船,你可有销路?”
余江一脸认真的看着苏宛平,苏宛平一听,心中狂喜,一脸的激动,余江得见,无奈一叹,“我就知道你会是这样,上次家主说起此事,本来广州码头有几位大商户有意与我余家合作,被我给挡了,我的小管事说你在几个月间不但筹得了银子,甚至还一次性开了不少铺子,转眼便在余城站稳了脚根,倒是令我惊奇,瞧着你如此好胜,一位妇道人家,我自也是想帮你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70章 余江的大生意
第570章 余江的大生意
“多谢三当家。”
苏宛平猛的起身,上前就行礼,余江摆手,“你还是先别谢早了,我且问你,八船的货至少也得五万两银子,你手里头可拿得出?”
苏宛平一听,面上的笑意僵了僵,她钱庄里现在是个空壳,可能周转的银子最多一万多两。
余江一看她这模样,便伸手捂额,他为何要挡下家主的话,他该同意才是,眼下该如何是好?
“船下个月初八到,隔着不过二十几日了,你敢要下这么多么?”
余江一脸无奈的看着她,苏宛平却是点头,“我敢,我有一个大计划,一个行商的大计划,或者借着三当家的这一次机会,我喜客来可能成为岭南第一杂货商。”
余江一听,也点头,他也知道,每两个月来八船的货,她如果能吃下,那可谓是岭南最大的杂货商了。
苏宛平看着他,心里有些纠结,她手里头没有这么多银子,二十多天,她要从何弄来银子呢?
此时杜储在苏宛平耳边小声开口,“东家不是说过才子宴上认识了蒋何两家夫人么?倒是可以游说一下,让她们多存一些。”
苏宛平双眸一亮,对啊,她还可以收下这两家的存款金,只要她们不急着取出,她还是能挖东墙补西墙,将此事圆过去的。
余江看着主仆两人商量着事儿,倒也没有插嘴。
苏宛平反应过来,面上一喜,便叫余江将那批货送来便是,她必定是要的,到时直接将货拉去余城的码头,也不必来这处私岛了,连着那两船瞒货,全部当场给钱。
余江一听,忍不住好奇的问道:“你那钱庄到底是怎么一个赚钱的法子,我怎么算着也不赚钱呢?”
苏宛平却是笑了,“那钱庄目前只是我的银袋子,等过一段时间,待我的银子周转的过来时,钱庄自然不给这么高的利钱了。”
余江一听点了点头,“我就说呢,你再这样下去,我就怕你这丫头白忙活一场。”
的确再这样下去,她就真的白活忙了一场,不过钱庄自然不可能有很多余钱的,必须投资赚钱,必须外借收取利钱,用钱去生钱才有赚头。
与余江谈得很开心,以前在梅岭县,余江还上岸去吃吃喝喝,眼下却是住在这竹屋前,也不想上梅岭县了,他说现在的梅岭县人少,商户的生意也不好做,好在黄将军来了,想来再过几年,等百姓的生活好了,才能恢复过来。
苏宛平也就在竹屋里住了一夜,第二日与杜储一起拉走了余江两船的瞒货,下个月初八便有八船的货会到,苏宛平想想就激动了。
回去的船上,杜储感叹道:“八船的货,苏东家也敢接啊,一船五千两银子自是有的,咱们能赚个对半,余江这一次将生意给咱们做了,甚至还在原先的价格上降了些,他说是先前那商户的价格,我看就是有些巴接着苏东家呢?许是苏秀才的名声大了,在整个岭南出了名的缘故。”
苏宛平倒没有想到这一点,不过她弟弟的确是出了名,想来岭南的官员都有些向着她弟弟,新王朝第一年恩科,若是中了,那可是受万众嘱目的,官家正要提点岭南,还将那些贫困县也置办了县学。
正好乘着这个机会,岭南也迎上了官家的政策,想来整个岭南的官员都会得到好评。
苏宛平心情好极,与杜储说起自己将来的生意大计,下个月来的八船货,她自己就算招加盟商,也来不及卖完,再过两个月又会来货,到时积压在一起就不好了,所以她必须想法子将货销出去。
杜储建议苏宛平再次举办分销商会,苏宛平却是摇头,说道:“我打算只用钱庄的三位东家,上次字据中我玩了文字游戏,想来他们事后也想到了,事后没有再上来寻事,也知道我用钱紧张,所以这三人是能用的。”
杜储想起董、宋、杜三家的家主,这三人先前不了解喜客来,如今与他们合作后,自是了解了,却也没有做对喜客来钱庄不利的事,比先前在余城找的那些分销商强多了,此三人倒也值得结交。
船靠了余城的岸,滕海早已经派了苦力等在了这儿,这不货才到,各家杂货铺的掌柜便派车来接了。
苏宛平给每间铺面的掌柜开了个会,按每间铺面的年销售额来算,评出前三名的,奖励银子一千两,除了这奖励之外,所有的掌柜不是按月支付工钱,而是按季度来,她每季度都会盘算一下利润,会拿一成出来分给他们。
这种支付的方法倒是新奇,刚开始这些掌柜的还有疑惑,毕竟他们也是童生或者老秀才出身,家里多是经济不宽裕,只是脑子还算是灵活的,不是那种迂腐读死书的人,学业不佳不能更上一层,便自请过来帮着做生意了。
拿了一次的分红后,很快调动了所有掌柜的积极性,这几次老是卖断货,心里怕了,一听到东家拉货回来了,各铺面都不必苏宛平指挥的,各自派来驴车就装货了,只需滕海找人将他们各店铺的数目记下来,每隔一段时间去核算对库存便是。
苏宛平与杜储却是先回柏青路的院子里休息去了。
傅氏准备好酒好菜备着的,两人坐下吃了一顿好饭。自上次在竹屋前喝过那桃花酿后,苏宛平也爱上了喝酒,常与滕海和杜储喝,酒量没有两人高,但在女子当中也算是厉害的。
苏宛平休息了一日,便开始去与蒋家、何家来往,先前在学政府上的才子宴上,两位夫人是打算要往钱庄里存钱的,先前她觉得依着两家的能耐,至少也能存上一两万去,如今她急需这笔银子,所以一两万解决不了她的问题,她必须劝着两人多投一些方可。
于是苏宛平便给蒋家和何家都递了帖子,对方没有拒绝,很快就回应了,叫她上门拜访,苏宛平和傅氏打扮适宜的去了蒋府。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71章 钱庄名声大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