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苏宛平拍桌子大笑,“九爷说的对,他欠了我一条命,自然也是要讨回来了。”
“不,命就不讨了,就补偿咱们银子吧,要个百八十万两银子,就可以了,对吧。”
杜储接着开口。
苏宛平笑得更大声,“好,要个百八十万两银子,到时我就成了富婆了,养个小白脸,不,还是养一堆小白脸,今个儿这个跳舞给我看,明个儿那个给我唱个小曲儿,这日子过得不要太好。”
苏宛平活落,杜储呆住,连忙咳了数声,小声说道:“养面首就不好了吧,你可是姑娘家的,名声也不好。”
苏宛平想了想也对,她弟弟的名声要紧,于是说道:“听说大户家的男人都好养外室,你说我养一个外室如何?”
杜储倒吸了口气,小声道:“你一个姑娘家的,怎么还知道这么多的事,那都是腌脏事,正常男子都不会如此,你可不能学。”
苏宛平皱眉,有些不高兴,接着说道:“那好吧,我找个年轻俊美的少年郎嫁了总可以吧?”
杜储一听,又有些不太高兴,“为何一定是少年郎?可是十六七岁的那种?”
“对,就是那种,我要老牛吃嫩草,怎么了,不对?”
苏宛平生气。
杜储无奈的指了指亭上醉了酒还在出诗作赋的苏义,说道:“你弟弟这般大小的?”
苏宛平下意识的朝弟弟看去一眼,一阵恶寒,真她弟弟那么大小的,她这不是祸害人家少年郎不说,她也下不了手,良心疼。
“就……就再大一点儿吧。”
苏宛平有些不确定,不知不觉她看到亭中站着的苏义回头时变成了另一张熟悉的脸,此时他正看着她笑。
“时烨。”
苏宛平忍不住放下酒杯,起身往亭子上走去,杜储看到她那失魂落泊的模样,一脸的无奈,连忙上前拉住她。
“坐好,接着喝酒,这里没有负心汉,咱们说说你想找个什么样的,改日叫你母亲在这余城寻一门亲事,不成就整个岭南,再不成,这天下的男儿何其多,只要你看中的,九爷必定给你抓回来做你夫婿。”
苏宛平听进去了,于是高兴的看着杜储,“像时烨那样的,九爷帮我抓过来,做我傅家的上门女婿。”
接着苏宛平笑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75章 好名声需广而告之
第575章 好名声需广而告之
杜储却是笑不出来了,叹了口气道:“都是痴人,痴人,他都走了快两年了,亏得你还记得。”
苏宛平端起酒杯对着明月,“来,喝一杯。”
杜储看着苏宛平朝天空举去,无奈道:“你给谁喝?”
“时烨啊,他站在明月上,怎么登月了,新闻没有报导啊?”
苏宛平举着杯子,杜储连忙将她的杯子夺下,叫来一位绣娘将苏宛平送回屋里休息去了,还叫那绣娘好好守在床边。
杜储仍然坐在那儿喝着酒,他想起一年后傅家入京赶考一事来,到时苏东家是一定会见着那时家二公子的,此去汴京城里千里迢迢的,也不知那时的时家二公子可娶了亲,如若娶了亲,就算是拼了他这条老命,他也必定报复回来。
欠着傅家的恩情,敢这样一走了之,他不准。
苏宛平宿醉醒来,头痛的厉害,床边守了一夜的绣娘早已经端来温水喂给她喝。
苏宛平在床边坐了好一会儿,昨夜当真是荒唐,怎么又想到了时烨呢,连着梦里都梦到了从前在一起做生意的日子。
转眼到了这个月初八,不过十几日光景,董、杜、宋三家家主已经开了好几间铺子,都已经挂上了喜客来的招牌,就等着苏宛平的货运来好开张。
苏宛平收到余江的消息,那日半夜派了驴车队在码头等着。
子夜过后,余家的船队到了,八艘船,苦力有不少,却还是弄到天亮才运走。
余江这一次没去梅岭县了,直接来的余城码头,这会儿空船回私岛上去,余江却上了岸,想在余城逛逛,他先前倒是很少来这处逛的。
苏宛平做向导,连着街头小巷子里好吃的她都知道,带着余江吃了个遍,最后滕海带他喝花酒去了。
苏宛平没想到余江还好这一口的,不过这时代的男人都有这爱好,许是没有别的娱乐的原因。
苏宛平才将货运回她城郊的大仓库,三位家主就来了,不仅如此,最近招的新加盟商也来了,以及自家铺面的掌柜们也来了,为了争业绩也挺拼的。
苏宛平便在城郊仓库的大院子里找来两位酒楼名厨做饭,她顺势开了一个会,将这一批货分一分,先是满足了自己铺里的货量,其次才是三位分销商与加盟商。
待他们分完,还有剩下的,苏宛平便打算再找加盟商以及自己也加油开铺面,将自己地盘的七郡市场抓在手中。
要自己一间一间的去开,也是够累的,于是她派滕海带上不少管事去往各郡游说那些原本就在的杂货商户,为了打响喜客来的招牌,她会在每个郡的首府开数间直营铺面来,待那铺面生意火爆引起人的注意,再接着去游说。
如此一来,耗钱自是不必说,苏宛平将陈锦夫妻叫来,问他们要钱庄的账本,却发现帐上余钱不多了,周转的银子不过两万两。
先前蒋何两家存入六万两银子,这一批货她就花销了五万两,陆续收回四万两,还有小半货在自己手上卖以及存在仓库中。
苏宛平要在各郡首府开铺面,这点银子自是不够的,最近倒是有不少庄户上前来存钱,可是杯水车薪,得找几个大富绅存钱进来才可。
苏宛平叫陈锦夫妻想法子接近那些富绅夫人,他们手里头倒也有些资源,不亏有一张骗人的巧嘴,借着傅家的势,倒也与几人是交好的,眼下就靠他们游说,能不能多弄到存钱了。
苏宛平于是叫两人赶紧去办,她却伏案写计划,这些银子不够,她得想个法子来,一年的时光,她要吃下整个岭南的市场。
苏宛平一忙碌又是到了深夜,杜储从外头回来,便直接往书房去,杜储将今日招募到的加盟商数目说了,不多,才三家,还是不够,苏宛平心思一动,问道:“先前去项城的那对夫妻,如今生意如何?”
杜储答道:“很好,他们赚了银子,已经将家人都接到了项城住了,听说还想在那儿开三间分铺,都分别加入咱们喜客来。”
苏宛平心中一喜,说道:“请他们夫妻两人过来一趟吧,他们长住余城,想来认识不少人,是时候搞些广告了,仅凭几位管事的嘴是不够的。”
“还有明个儿九爷帮我找几位说书人,最好是那种热闹茶馆里的,便说我有一个传奇故事告诉他,保证他得了这个故事,能吸引不少客人。”
杜储却是愣了愣,“说书人?”
“对,将咱们的故事告诉说书人,让他们传出去,眼下那些人不是没有什么娱乐么?那就制造一点娱乐来,不然再表演一场舞台剧也是可以的,我倒是可以给他们写个舞台剧的范本。”
苏宛平越想越来劲,接着问道:“九爷,自从吴越国被赶出岭南后,那些唱戏的说书的,可曾说过那场战乱的过往?”
“自是有的。”
杜储接话,“我偶尔吃茶的时候也曾去听过,便有说到那黄将军的英勇。”
“那就对了,想来眼下话题最热闹的必定是那一场战乱了,我当年积下的财富与粮食被古道村的村民们败完了,如今这故事也得传上一传,让大家伙的知道,吴越国狠毒的地方在哪儿,侧面也反应一下咱们喜客来的名头。”
苏宛平双眸明亮的看着杜储,杜储却是拍掌叫好,“这点子好啊,只是要怎么说才算精彩呢?”
“不有我么,保证写得剧本很精彩,话本子我没少看,都是些书生与小姐的约会,不好看。”
苏宛平说得轻松,杜储倒也信了,劝着她早点休息,他才出了书房回屋休息去了。
第二日果然杜储找来了数位说书人,还顺势找来了伎房的刘大家过来,在外头来看,苏宛平很有钱,现在上了大街,穿着喜客来衣裳的杂货郎多的不得了,买个什么那是极为方便的。
苏宛平将昨夜赶写出来的剧本往桌上一放,便开始讲起了故事,那说书人很敏感啊,当苏宛平说到他们下了海游过去的时候,便是在场的几人都忍不住聚精会神听着。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76章 七郡的生意
第576章 七郡的生意
当然苏宛平不会说是余家的私岛,而是在海水中迷路遇上私岛,然后上面有野味,就住了一年多才回去,然后再讲起古道村的危险,那故事讲得如身临其境,吴越国决定屠村的时候,底下说书人都倒吸了口气。
吴越国临走时的确杀了不少人,但当真没有听说要屠村的,何况他们还得了这么多的银子,竟然还要落下杀手,简直不可思议。
于是将整个剧情添油加醋的说出来,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听着就令人心惊胆颤。
说书人一听决定收下这个故事,那伎坊里的领头刘大家决定将这剧本要走,定是能排出一支舞来的,苏宛平也没有心思真的去搞个话剧什么的,就用他们这个时代的表达形式一来,只要提到他们喜客来的名头,她就高兴了啊,这可是免费的打广告。
而且这时代讲什么都喜欢有点儿依据,如今她自愿将自己经历说出来,尤其是古道村的遭遇,那就算派个人去打听一下也能求证的,不是造假。
自这日后,余城大街小巷都流传着一个故事,是关于狠毒的吴越国人的故事,说来倒是让这此后辈通过这些故事记住那次战乱的艰辛。
半个月后,苏宛平和杜储带着人马在街头招加盟商,忽然就被一伙人围住,他们得知苏宛平是喜客来的东家,都自愿想加盟,城里本就开杂货铺的自加盟了喜客来,不就两个月光景便将那加盟费用赚了回来。
这些人也是商户,但不是那种世代为商有一定根基的,只是他们行商赚了些银子后有了本钱。
苏宛平高兴坏了,再加上项城的那对夫妻回来了,与他们交好的街坊们都过来相问,看着两人一脸的笑容,还有身上的穿着,个个都信了,瞧着是赚了大钱回来了,而且听说两人在项城才开第一间铺子不久,便打算着再多开几间了,那些家中有余钱的生怕自己错过了,都跑柏青路的院子里找苏宛平来了。
苏宛平看向杜储,杜储朝她竖起大拇指。
热闹的夏季过去,迎来丰收的秋季,接着却是那淅淅沥沥下着雨的冬季。
保昌郡的冬季下起雨来就异常的冷,在余城归城的唯一官道上,得得得的马蹄声响起,道上来了四匹高头大马,为首的两人是一男一女,男的四十上下,面露精明之色,一看就是个商人,瞧着此人身手敏捷轻盈,功夫自是高超。
在那男子身边的却是一张雌雄莫辨的精致小脸,她穿着窄袖骑装,可身上披的却是男子的灰色披风,头发束起,一颦一笑,带着暖意,感觉这雨水都不那么冷了。
湿淋淋的雨水还拌着冷风,吹得她的灰色披风漱漱作响,她朝前边城门看去一眼,说道:“想不到离家三个月,再回来,已是冬季,这天气冷啊,衣裳都湿了,瞧着快到家门口了,我便想起我母亲手中的暖炉子,还有那热乎乎的羊肉汤。”
身边数人一听到热乎乎的羊肉汤就笑了起来,“还可以烧一大盆红烧肉,送上卤牛肉,加上一壶好酒。”
“我也正有此意,咱们再快点儿,入了城就能回家了。”
苏宛平的声音很是欢喜,几人随之也有了动力。
三个月前,他们在余城招到了一批加盟商后带去七郡,在那七郡里开铺做生意赚了钱的加盟商很快吸引不少人来加盟,为此苏宛平出了一个政策,但凡有老加盟商举荐新加盟商的,铺子开成,立即给老加盟商户奖励五百两银子。
她这一次拿余三当家的货多了些,压了不少,把钱庄的资金给占用了,她和杜储不得不开始七郡巡视,愣是在几个月之间开了上百间铺子,不仅有自营的,也有加盟的,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喜客来挑担下乡的杂货郎,将来必定成为孩子童年的一道记忆。
四人很快进了城,乘着这阴冷的雨势,直接往柏青路去了。
柏青路的傅家院子外挂了大灯笼,此时天色阴沉,便早早的点了灯,看到那两盏大灯笼在风雨中摇动,苏宛平归家的心情更甚了。
待马蹄声在院前停住,院门就开了,傅氏和几个下人等在那儿,苏宛平从马上跳下来,将马交给下人,便往院里冲。
傅氏看到她湿淋淋地模样就心疼,连忙叫人将热水备好,傅氏却亲自去了厨房。
待四人泡了一个热水澡出来,热乎乎的饭菜已经端上了桌,果然有热乎乎的羊肉汤。
四个人连忙端起羊肉汤喝了起来,傅氏很快拿来好酒,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生活不要太惬意。
屋子四角烧了银炭,一点味儿也没有就是很暖和,驱散了他们一身的寒气。
饭后,傅氏陪着苏宛平来到后院她的起居室,于书燕简略的说起这一路上的经历,傅氏听后只觉得心惊动魄,尤其女儿做生意向来胆大。
先前钱庄里一文钱都没有,她也能唬住那些贵夫人,还能拉拢三家不收回存款反而成了钱庄东家。
苏宛平说完,便说起接下来的计划,于是说道:“娘,我打算在余城开钱庄了,至少开四间钱庄,先将余城的钱庄占有了,至于董、杜、宋三家,我自是也要问问他们,先前所说的是一间钱庄的东家,如今我要扩大,他们也该出钱出力才是。”
傅氏听了后感觉在听天书似的,女儿这一门生意经也不知是哪儿学的,一转眼就是一个念头,她都要跟不上了。
傅氏忍不住问道:“你不是在开杂货铺么?还有苏杭两地的布料生意,这个也不能断吧,咱们请的绣娘还有不少,久了手艺都生疏了。”
苏宛平不是没有想过的,她想了想说道:“布料生意也是要做的,咱们家的绣品不能断,等我有了钱,将来还有海夷道要行船,到时绣品和布料是最好出手的。”
苏宛平的话令傅氏松了口气,好在女儿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行,这生意岂能断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77章 傅氏是能手
第577章 傅氏是能手
苏宛平接着说道:“娘,钱庄一事,待我年前细细想一想,到时还是要用到不少的银子,开几间空壳子钱庄倒也不难,就是要唬得住人,我想在年前想法子多参加几次宴席,多说动一些夫人往里头存钱,就说明年大年初一开始就要降利钱了。”
“又快要年底了,欠人银子的就怕这年底,我这一趟匆匆赶回来,便是来算帐的,也不知那两家伙给我游说了多少,又给我败了多少。”
傅氏一听,立即说道:“我也就担心着两人用松了手脚,不知道存钱,所以钱庄的帐簿,我都有在看,倒是中规中矩,不曾多用,这三个月来比以前每月存进来的银子都要多些,只是二丫用钱也挺快,帐上能流动的银子不多啊。”
苏宛平早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只是她没想到傅氏会亲自为她打点钱庄的帐簿,她娘无师自通就会管帐?不见得吧,她娘一定大有来头,她就发现了,她娘做什么事儿都挺有一套的,她的出身绝不可能只是跟着主人家识了字的小丫鬟。
苏宛平瞧着傅氏也不会说出平生事,她眼下也没有时间去查证,一心扑在生意上,还有一年的时光,她要成为岭南的首富,能安心安意的离开岭南,陪着弟弟赴京赶考,想来时间也不多了。
苏宛平忽然想到一事来,说道:“娘,我想了想,把先前那些绣娘管事的都找来,我打算培训她们查帐看帐,以后我底下专门打理帐目的都是女子出身,而出外行商往来的却是男子为管事。”
“这个主意不错,我没事的时候倒有云娘、阿奴、巧杏看帐本,她们也识了不少字,做绣娘复杂的花样都能看一眼便能记住,想来学着做帐自是不成问题的。”
“那娘看着她们三人的管理手段如何?”
傅氏听后笑了笑,“云娘可为大管事,阿奴和巧杏辅佐云娘,必能成气悠候。还有二丫出门的这段日子,那莫氏给咱们的厨娘阮娘找来余城了,她无处可去,我便收留了她,以后我与云娘管着帐本之事,二丫管着外头的生意,那阮娘信得过,倒可以做咱们傅府的管家。”
“好嘞,娘这样的安排我很放心,将来我与滕海还有九爷自是管着外头的,那么铺里头的帐目还有屋里的事情都交给娘了。”
傅氏见女儿很同意她的建议,她也是很高兴,不过苏宛平打算用一套她自学的记帐手法将所有铺面的帐目统一起来,待她教会她们阿拉伯数字,凭着这法子一点一点的记了帐,她们就不会这么辛苦了。
苏宛平虽不是管帐出身,但也是学过一些的,何况还是一个简单的进出帐目而已。
于是母女两人一同在桌前坐下,苏宛平将这些管事的全部列举了出来,她打算每隔三日抽半日来教他们记帐的功课,还有以后整个傅家商队要传递信息的方式。
她这一次做生意做得大,同时发展的极为迅速,她故意做下这么大的摊子,就是为了让外头的人放心的将银钱存她的钱庄去,一但她露出一丝穷迫之势,想来就会有人雪上加霜,为此她也想好,为了堵住年底的这一波拿利钱的客人,她打算年前收到一些存款后便故意在各城区摆摊,大大方方的给这些存钱的客人行方便。
她越是光明磊落,外头的人就越发摸不准她到底赚下了多少银子,自然也算不出他们钱庄到底有多少银子,若是再配合她的一些优惠的存款条款,想来拿走本利的客人会减少。
傅氏见女儿这般分析后,她最近倒是因为儿子的出色参加了好几次宴席,与余城的这些夫人们都有些相熟了,既然女儿没有时间,傅氏便决定自己来了。
苏宛平从傅氏口中得知,季家学院明年元宵节开课,还没有开课前,便有不少秀才争取学院的名额,基本已经满额,当然这当真也有不少她弟弟的功劳。
自上一次学政府上的才子宴,她弟弟一鸣惊人后,他倒是放开了,但凡有诗会,他都会参加,其中有输有赢,赢的更多些,却反而名声大振,并没有人而因此轻看他。
苏义名声大振,便是傅家名声大振了,傅氏每次参加贵圈的宴度,这些人倒也不再虚情假意,倒是有心结交的。
傅氏接着拉着女儿出了院子,将院中的下人都叫了来,指着四位奴仆说道:“我去牙市买来的,如今家里来来往往的人多了起来,咱们家也该有些奴仆,等云娘、阿奴、巧杏住进来,由三人主要打理,我也省不少心了。”
苏宛平有些错愕,问起巧杏,她可是有一个大家子,她这一趟跟着来了余城,长期与丈夫分开也不是个事儿。
傅氏便说了她的情况,巧杏赚了银子,成了夫家最会赚钱的人,在夫家倒有说话的份,于是她来了余城,跟在杂货铺做了管事后,随着季度分了红利,赚了不少银子后,便在余城买了一处院子,巧杏的夫家全部住城里来了。
巧杏的丈夫在杂货铺里给杂货郎发货,做了个小管事的,夫妻二人生活过得挺有滋味。
而她的婆家人,有的做起了杂货郎,有的就在市场里摆了个摊子做些吃食的买卖,一家人的生活是挺不错了。
这样倒也好,如此巧杏便没有了后顾之忧。
接下来几日,傅氏召集了这些管事的,每隔三日便在傅家院里学数目管帐,苏宛平每到那时便会抽时间出来亲自教,连着滕海和九爷都过来旁听了,只觉得她做帐的手法与想法都是不同的,先前在梅岭县做生意的时候,怎么没见苏东家将这一套教出来呢?
那会的苏宛平也怕时烨猜到她一些来头,毕竟一个庄户女,能有多大的能耐,她能做上生意,已经出乎他的意料。
至于后来的苏宛平,没了时烨,也放开了心思,她要赚钱的势头无人可挡,她不在乎有人会有猜测,反正她打死不承认,谁还能将她怎么样。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78章 扩大钱庄
第578章 扩大钱庄
苏宛平开始着手余城的四间钱庄,钱庄的三位东家被她从各地匆匆召回来,却是叫三人加钱筹建钱庄的,若还想成为钱庄的东家,那就按着比例接着投入银子。
待杜储知道这个后,他才想起苏东家先前所说的,若没有银子时,大可以捆绑几个有钱的一起做生意,跟着苏东家做生意却是总能让人措手不及。
杂货铺的势头很好,钱庄也有了规模,就算这三位东家知道那钱庄上头没有什么余银,他们却有种迷之相信苏东家,她一定能想出法子解决这困境,所以当她说接着投银子时,三人无奈道:“刚从苏东家手里分销出去的杂货,赚了那么一点儿银子,转眼又要落入苏东家手中了,那咱们这般忙活又是为了什么呢?”
对啊,变着法子捞他们的银子,还得给她前前后后的白忙活。
苏宛平听后却是笑了起来,“赚钱的还在后头,于你们来讲,倒是没有损失的。”
三人虽说无奈,却都按着份额认缴了银子,那董家主说道:“苏东家做生意太过迅速,铺子是遍地开花,你那九郡匆匆开了铺子,我们的地盘却还没有起势,倒是要与苏东家学学的。”
“只是苏东家开钱庄的势头可别太快了,我们的家底也不丰厚,许是不经折腾的。”
苏宛平听到,哈哈大笑,“不必急,钱庄我只在余城开四间,钱庄做好了,才能吸引人来存钱,与那杂货铺子却是不同的,你们不必惊慌就是。”
1...153154155156157...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