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苏宛平却是笑看了几人一眼,也没有说什么,她这会儿能过来,想来他们也知道,她并不傻,他们做了什么事,她都清楚的很。
苏宛平于是说不打扰他们开商会了,便与杜储一起出了门。
而先前离去的三位家主一出了福来客栈,刚要上各自的马车,那董东家忽然想到什么,连忙看向其他两位家主,说道:“你们可想到苏氏说什么时候将债务还完?”
另两位家主摇头,“并没有说。”
“坏了, 咱们中她计了。”
“哦?”
三人从马车上下来,又聚到一起,将手中的文书拿出来一看,果然如董家主所说,是的,上面并没有注明什么时候还了债务,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做为钱庄的东家,他们的银子不会再有利钱,而是做为投入的本钱,至于苏氏什么时候还完债,上头的确没有注明,只说还完债务后开始,他们才有三成的分成。
“咱们三人被一个妇人骗了。”
董家主一脸的无可奈何,那宋家主却是摇头,“也不能说是骗,她这么写下来,想来也是为了解了咱们的后顾之忧,只是想来陈家的债务还有不少,就那陈氏夫妻做下的亏心事,如今都得那苏氏一个人去填,既然咱们三家愿意与她合作,自是也得给她一些缓冲的时间。”
杜家主也说道:“我瞧着这喜客来的钱庄恐怕没有太多的银子还给咱们三家的本钱,才出此下策,若是能还的话,岂会有这么大的好事落咱们的头上,所以给她时间还债吧,咱们既然已经是钱庄的小东家了,以后自然是可以寻她要账的。”
董东家也只好点头,“想我行商多年,家中世代为商人,结果却被一个小妇人给忽悠了,此女不简单,咱们既然已经签下了文书,多说也无益,权当给她一个人情吧。”
三人只好散了,各自上了马车回了家。
而苏宛平从福来客栈出来,她拿着三张文书却是哈哈大笑,杜储有些疑惑,苏宛平解释道:“九爷,你没有发现么,我说我还完债务再开始将赚下的银子与他们分利,我可以将债务还完的时间拉长一点,至少先将喜客来的加盟商给确定了,等我的喜客来杂货铺开遍了整个岭南后,咱们才开始着力发展钱庄的业务。”
杜储一听,心中一喜,他倒是没有想到这文字当中的漏洞,想来他行商多年,也不曾想立下文书还能从这言词当中做些缓冲,于他们来讲,既然已经立下文书,自是要中规中矩的,历来还没有见谁会在这文书上大作文章的,果然识字之人真可怕,尤其是苏氏识字后。
杜储自然也是高兴的,依着这文书上所说,如果他们两年内还清债务,那三家这两年都无法结到利钱,还不得说他们,只能尽心尽力与他们一同做好钱庄。
杜储忍不住想笑,“你倒是有些鬼才,想来那三位家主一回家与底下的管事们一分析也会看出端倪,但愿他们不会反悔才好,不过反悔也是没有用的,文书已经按下了手印。”
杜储的话却使苏宛平笑了起来,“对啊,我其实昨夜在立文书之时便想到这一点,眼下咱们不是很需要银子么,有了三人的支持,能缓一段时间了,重点的是将他们一起拉上船,将来钱庄但凡有点儿什么,他们也不可以撒手不管吧,如此我便能囤出时间去做我的杂货铺子。”
杜储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这苏氏做生意这一套真令人防不胜防,好在她心地是好的。
两人回到了柏青路的院子,院里滕海与众位管事的都在,他们正要汇报余城开的铺面情况,于是几人来到堂屋前议事。
滕海今日带着管事的去巡视了一下,自开张后每间铺面的收入减少了,如今甚至正常了,却还是比别的铺面都要行销,毕竟有不少东西是百姓们必须要用到的,他们再节约,也不得不买。
此时滕海列出一个清单来,将卖得最多的几款东西写了出来,想来下一批进货,苏宛平得做一些调整才行。
苏宛平和杜储相继将那些清单看完,杜储便让白衣连夜去一趟梅岭县,将这清单给余家私岛的管事送去,他们如今不住梅岭县,就算余家的船队到了,想来也不能及时的通知到了。
眼下杜储拉来的这一船的物资又快要卖完了,苏宛平有些担忧,一但断货,又是浪费了人力物力。
而苏杭两地的消息也没有,如今搞定了钱庄的三位东家,钱庄尚有余银两万两,本是拿来周旋的,苏宛平却想着那布庄的生意还没有起来,喜客来布庄和绣庄不可以荒废,那么多的绣娘在,她们一双巧手不能遭踏了。
苏宛平想了许久,她打算派人出一趟远门,去一去苏杭两地,这一次却是带上足够的银子前去的。
杜储是一个心思细腻之人,很快就发现了苏宛平烦忧的事,于是主动请求去往两浙路打探,如果石家嵇家不愿意跟他们做生意了,他便想法子在两浙路另寻商户,反正必定他归来之时,带上四船的布料。
只是这样的一来的话,他们这两万两银子全部带去也不足他支付的,而且苏宛平发现带这么多的银票出门也是个问题,不太安全。
虽然她知道杜储的功夫不错,可是如今凤国刚定,谁知还有没有一些余孽呢?
苏宛平思前想后,她打算亲自出马,将那蒋何两家摆定,只要吸引了这两家将银子投入钱庄,他们喜客来钱庄的名声在贵圈里必定会名声大振,而且还能用实力说话,便再也不是先前所谓的骗术了。
杜储倒也支持她亲自前去,只是不知她打算用什么手段,苏宛平却反而笑了,“山人自有妙计。”
杜储无奈的看着她,这话可是他先前说的,倒被她学了去。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61章 学政大人回来了
第561章 学政大人回来了
杜储与苏宛平谈完事从书房里出来,就遇上了傅氏用盘子端着两碗面送过来,想来他们两人最近总是谈事情谈到深夜,傅氏怕两人饿了,便做了面条。
杜储一看到傅氏就像被下了定神术似的,站在一旁呆呆地看着她。
此时苏宛平吹灭了灯从书房推门出来,就看到杜储这傻愣愣的模样,她忍不住摇头叹息,可怜她母亲啥也不知道,真是难为了他这么执着。
苏宛平叫上杜储一起去堂房前吃饭,两人各人吃一碗面,杜储吃着面,脸上带着笑容,苏宛平轻咳了声,劝傅氏以后这么晚就不要做面了,他们吃了也就睡了,平素都习惯了,倒也不饿。
傅氏却有些心疼的看着女儿,“你这孩子,自从来了余城后就看你忙忙碌碌的,那些杂货铺子是开起来了,可是却没有在你脸上看到半点笑容,不像以前你办成一个商会,每天脸上的笑容挥之不去。”
“二丫,你若是觉得辛苦,不如停一停,歇一歇。”
傅氏一脸关切的看着苏宛平,苏宛平却听到傅氏这话后反而暗自心惊,自己表现有这么明显么?她其实也是很开心的,正愁着怎么东山再起的时候,她便遇上了陈氏夫妻给她提供了资金。
只是她心中有一个渴望,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点一点的积累财富了,以前她那样算是没有什么追求,甚至下意识的也不愿意将生意做得太大,因为她不想出去行商。
如今她不这样想了,她甚至有些着急,明年入秋弟弟就要乡试,一但弟弟中了举,后年开春就要赴京赶考,他们便要入京一趟,到那时候她的财富一定要撑得起她的尊严,她这一次变得一无所有,对她打击很大。
苏宛平暗自想着,面上却是不显,反而朝傅氏露齿一笑,劝着傅氏别担心,她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此时杜储反而也同她母亲一样的劝着她,说以后巡视铺面的事由滕海来,而出外行商之事便由他来,苏宛平听后却是很感动,杜储对她们母女很好。
傅氏见两人吃完饭,便顺势将新做的衣裳拿了出来,“你们两人天天在外奔波,我便给你们做了几套新衣,九爷也是有的,九爷也许久没有新衣了吧。”
也没有多久吧,不是才几个月而已。
但是杜储却是高兴坏了,拿着傅氏做的新衣呆了呆,眼神下意识的朝傅氏看去,然而傅氏却仍然是那温和的笑,她对他与对滕海没有什么两样,她不过是将他们当成家人般,这才是杜储一直苦恼的事。
苏宛平却发现她娘做的新衣居然是中性风的,也就是说不管她男装还是女装时都能穿,窄袖的束腰襦裙,穿上身后很干脆利落。
苏宛平拿着衣裳很满意,见杜储那开心的模样,她便说回家试衣去了,于是要走,傅氏却道:“你弟弟也做了新衣,二丫,你看看留着哪套衣裳,过两日咱们一同去参加学政夫人举办的才子宴。”
苏宛平刚要走的脚步一顿,连忙回头看着傅氏,“娘,学政大人从京城回来了?”
“回来了,而且带来了好消息,皇上很重视岭南的科举,让俞学政好好教导指引,同时也赞同季大儒在岭南开办学院,以后你弟弟恐怕回家的时间就更少了,会帮着他师父开办学院去。”
“这一次学政大人举办才子宴,各才子的家眷都去,而我们母女两人正是长辈,自是要去的,到时宴上怕是整个岭南的贵圈,我想着二丫这会儿正在做生意,或许此番前去还能结交一些人。”
苏宛平一听,立即点头,“娘,你想得太周到了,那自是要去的,娘,我到时一定囤出时间来。”
傅氏一听,点了点头,“如此就更好了。”
苏宛平朝杜储看去一眼,然后脚步飞快的出了堂房,拿着新衣回自个屋里去,自从时烨走后,她已经不做衣裳了,都是傅氏给家里人做衣裳。
她弟弟身上的衣裳也是母亲在操劳,她这段时间为着做生意,已经好久没有关注弟弟的学业,甚至早出晚归的,都少与弟弟碰面,也不知弟弟最近如何?
她正好要结交那蒋何两家人,或许这一次是一个契机,倒是巧了,苏宛平可是记得两家都有孩子在府学的,既然是府学的才子,那必定是要参加的了。
第二日苏宛平起得很早,她去花园小道上练功的时候,倒是遇上了弟弟苏义,这几日来去匆匆,姐弟两人碰到不容易,苏义一看到姐姐,颇有些怨言,“姐,你说你多久没有与我说话了?”
苏宛平有些过意不去,“姐最近忙晕了头,好在钱庄的事解决了,不然会寝食难安。”
于是苏义问起钱庄的事,苏宛平也就简略的说了一遍,苏义没想到姐姐这生意做得如此辛苦,很有些心疼,他想帮着姐姐,却是遭苏宛平的制止,眼下季家学院要办,他岂能跟着她去行商,那不是丢了季大儒的脸么。
苏宛平想起一事,问道:“弟弟,季大儒对你可好?是不是赋予了很大的期盼?”
苏义一听点头,“师父说让我走大三元的路线,所以对我的功课极为苛刻,若是没有按着师父的要求完成,师父就会用戒尺打我的掌心,有过几次当着众外门弟子,一开始我觉得有些羞耻,我是师父内门关门弟子,结果却在这么多的外门弟子面前被责骂。”
“后来我按着师父的要求去学习,再与这些外门弟子比起来,方发觉师父的良苦用心,师父说我过目不忘是我最大的问题所在,他不准我记任何东西,要让我学着放弃这过目不忘的本事,而是脚踏实地的学着做诗做赋,每日一篇诗赋,两日一篇文章,我感觉我已经才尽了。”
苏义很是苦恼,苏宛平听后却觉得弟弟辛苦,但是她觉得季大儒的话也有道理,她以前认为弟弟过目不忘就是学霸,但她忽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真正能考中状元的人,他们反而未必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62章 苏义的困惑
第562章 苏义的困惑
那些诗词歌赋,更是凭着自己的阅力、理解能力,以及饱读诗书后揉碎了为己用的能力,可是这每一样都与过目不忘没有关系。
苏义接着说道:“姐,我如今担心我在师父如此苦心的教导下,还不及外门的弟子,我怕师父会失望。”
“不会的,弟弟,你要相信自己,你的过目不忘不是你自卑的理由,你要庆幸你有这能力,因为你有这能力,所以你可以看不少的书,学以至用时,自是不必依赖着这过目不忘之本事,正如季大儒所说,你要凭着自己的理解力,习惯信手拈来便能成诗的功底,状元不是这么好考的。”
“何况季大儒盼着你走大三元的路线,你要知道南北中三方人马中也只出现三位解元,随即这三人还得入京竞争,最后赢得一位会元,接着还得殿试,还得皇上喜欢你的文章,可是这个时候考验的已经不是你的才识,能中解元和会元之人,才识自是不必说的。”
“重要的是你得了解皇上心中所想,而季大儒曾经与皇上同朝为官,自是知道他之心思,所以季大儒说要你考大三元也必定出于这样的想法。”
“弟弟,你一定能行的,你别担心,连着季大儒敢对你赋予这么大的希望,你就一定不会有问题。”
苏宛平安慰着苏义,苏义心情似乎也好了不少,苏宛平见弟弟似乎还是没能解开心结,她便问道:“ 弟弟,这一次学政府上办才子宴,你是不是害怕自己出丑?”
苏义一听,立即侧首看姐姐,对,正是他这几日寝食难安的根本,他做为季大儒唯一关门弟子,如果他要是在才子宴上不如人家,岂不是闹出天大的笑话。
苏宛平见状,就知道自己猜对了,果然她弟弟顾虑着这事儿,于是她摇头,“弟弟,你如今面对的不过是岭南的才子们,你担心什么,你若是连岭南的才子们你都对付不了,那也能让你及时的看清自己的真本事,这才是你进步的动力。”
“你是季大儒的关门弟弟,平素在这余城的才子小宴上,他们不敢得罪于你,多是阿谀逢迎之语,可是你千万别当真,你就该站在所有人的面前,展现你真正的实力,就该高调,只有受挫,才知道自己的真正水平,何况还没有比,谁知弟弟会不会输呢?”
“弟弟若是没输,那也只能证明弟弟在整个岭南算得一个人物,可是南北中这么多的才子,你也就不算什么了,如果你输了,你也能看清自己的缺失在哪儿,岂不是能更加努力的去学习了么?”
苏宛平一脸认真的看着弟弟,“弟弟,你勇敢向前去,高调一点,咱们傅家已经不是以前的傅家,有季家在后面撑腰,你就该高调,正好借着这一次季家举办的学院,就算败了,你也能高调的承认自己败了,以后才子宴这么多,输输赢赢才有看头。”
苏义听了姐姐一番话茅塞顿开,“姐姐说的对,若不受挫,又岂知我的短处,他们平素巴接着我,未必说的是实话,而我却当真了,越是这样我越是怕输,我竟然将输赢看得如此之重,是我这段时间没有看清自己,我以前不是这样的。”
苏宛平见弟弟醒悟过来,她也就放心了,拜季大儒为师,压力自是不小的,何况如今季大儒大张旗鼓的举办季家学院,她弟弟若是学识太差,连着季大儒也将成为笑话,所以她弟弟的压力不是一星半点。
苏宛平见苏义慢慢地释怀,于是姐弟两人切磋了一下功夫以缓解身心的疲惫。
苏义发现姐姐的功夫越来越好了,以前不愿意练的轻功还有内功,她如今都不抗拒了,只是练的时间晚了些,想来就更加的辛苦。
姐弟两人练完了功从后花园出来,傅氏早已经做好了早饭,几位管事的都起来一起吃饭,苏义吃完后就要赶紧去季府,今个儿还得跟着师父出门见几位才子,关于季府学院举办后,自是要招教导和夫子的。
一家人送走苏义,想着他今个儿晚上指不定还不能回来,傅氏便给他的书箱里放了一套换洗的衣裳,家中算是全由傅氏打理了。
苏宛平看了看这个三进的院子,里头暂时连着管事的住在这儿,那些绣娘们已经另有住处,各间铺面后头都有小院,她们安排到各铺子里帮忙,自然住在那儿了。
于是苏宛平想着再买个院子,最好也在柏青路的样子,便由这些管事们住里头,而他们家却打算买些奴仆来,正好毛氏眼睛看不到,以后布庄和绣庄开办了,自是不像在梅岭县那样能带着毛氏一同去铺里。
所以家里必须有下人,同时她跟傅氏还得去时不时的参加各贵夫人的宴席,身边也得有个丫鬟什么的,从善如流的融入这个时代的生活。
苏宛平这么想着,便将此事安排给滕海去办,而她与杜储却打算在余城四城区打探一下小商户的情况。
先前柏青路的院子便是滕海所置办,眼下由他去想办法再合适不过。
苏宛平和杜储赶着马车从柏青路出来,先是去了东城区的大街小道,到了东城区,两人便叫车夫将马车停在树荫之下,他们徒步在街头,四下里打探。
在苏宛平的眼中,所有的商户,只要背后没有靠山的,她都想提拔一下,点拔一下。
两人先是去一间粮铺,这间铺子瞧着不显眼,生意却比其他几间好些,那铺里是一对夫妻开的,瞧着样子应该是没有家族靠山了。
两人进了粮铺,先是装成要买粮食的样子,正四下里看看,此时铺子外便进来几人,他们穿着锦衣,面上却是吊儿郎当的模样,苏宛平见到几人觉得他们不像是要进铺里买粮食的样子,倒是奇怪了。
苏宛平朝那几人看了一眼,杜储便小声的开口,“收铺面的保护费。”
保护费?所以说这些人就是恃强凌弱的二流子?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63章 余城青帮
第563章 余城青帮
苏宛平心思一动,两人也不出声,就见柜台前那夫妻两人连忙恭敬的上前,“各位爷,这不是才交没几日,各位怎么又来了?”
“怎么,我们还不能来了不成?”
那为首的地痞朝两人上下打量一眼,这两人瞧着生意比旁边的铺面都要好,他们不收他们铺子里的保护费,还跑别的地方不成?赚的银子多,自然交得也得多。
夫妻二人被这人问得哑口无言,那年若四十上下的男东家便叫身边的媳妇赶紧去拿银子,而那东家娘子却是不愿意,她站在那儿没动,脸色虽然吓得苍白如纸,却仍然护着那柜台。
她疑惑的问道:“各位爷,我们开铺做生意的,每日进项也不多,各位爷以前明明说了一个月一次,为何这个月却多来了一次,我不明白,为何只来我的铺子里。”
那领头的痞子却道:“那自然是你们的生意更好,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这周围几间铺子,谁不知你们夫妻两人最会做生意,这生意做好了,我们自然收的保护费也要多了,给是不给?不要给脸不要脸啊,我上头可还有牙侩,衙里还有人的。”
“惹恼了我们,我叫你们立即搬出铺子,别想在东城区寻铺做生意。”
那几位痞子都一脸的横相。
那位东家已经吓得不轻,连忙拉着媳妇的手要退下去拿钱,那东家娘子却是哭了起来,“还有没有天理,我们做小本生意的,赚钱也不容易,凭什么你们一次一次的来,我们赚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们太欺负人了,我相信青天大老爷绝不会姑息你们这样的人。”
说着那东家娘子就要冲出去报官,那几个痞子面色一变,立即上前将夫妻两人围住,那领头的痞子毫不犹豫的伸出一拳就朝东家娘子打去,一个普通的妇人哪知道接拳头,自是只有挨打的份儿,然而拳头没有打到东家娘子的脸却被稳稳地接住。
那痞子只觉得拳头被人抓住如被一把铁钳夹住一般,根本无法动弹,他吓了一跳,连忙定晴看去,就见一位四十上下的儒雅男子站在眼前,他一脸的轻松抓住了他的手,接着顺势往前一拉一放,痞子站立不稳整个往前一扑跌倒在地上。
“你是谁,也敢管咱们青帮的闲事。”
那痞子只觉得鼻子一酸,伸手下意识的抹了一把鼻子,一边出言吓唬,这会儿那底下的几位痞子却是惊吓的说道:“老大,你的鼻子流血了。”
那人往手上一看,连忙用袖子捂住鼻子,原来刚才跌下地的时候撞到了鼻子。
杜储却是纹丝不动的站在那儿,一身儒雅的长衫,看来起像个老学究,可是却将这些地痞流氓给震慑住了,瞧着今个儿讨不到好了,那领头的痞子一边指着杜储一边往外退,“你且等着,我青帮不会放过你的。”
杜储却是目光淡淡地看着他们出了铺面。
那对夫妻却是吓得不轻,那东家说道:“这下坏了,青帮的人必定来报复。”
那东家娘子却是上前向杜储道谢,劝着杜储两人赶紧离开,呆会青帮的人就来了,瞧着夫妻两人也打算关了铺门。
此时苏宛平上前,说道:“两位莫怕,大可告诉我青帮是些什么人,我必定帮你们摆平了此事。”
两人一听却是不信的,只好耐心的解释道:“两位有所不知,在东城区做生意,每个月都得孝敬那青帮的人,我们这一个月明明已经给了银子,可是对方今日又来了,也是我刚才性子刚烈了一些,连累了两位恩人。”
苏宛平更是疑惑起来,说道:“你们可知喜客来杂货铺?”
两人一听,连连点头,“自然知道,就隔着一条街的距离岂会不知道,那喜客来杂货铺的生意那自是不必说的。”
“我们正是喜客来的东家,只是我们同在街头,为何不知有青帮收保护费一说,我们喜客来铺子里从来没有这一套。”
“啊?”
那夫妻两人也不知是被她说不曾付过保护费一说惊住,还是他们两人是喜客来的东家给惊住了。
那东家娘子从柜台后冲出来,拉着苏宛平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眼,一脸惊喜的说道:“他们说喜客来的东家是位女子,现在你说我信了,想不到能在这儿见到喜客来的东家,你们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那钱庄的利钱很高,也从不失信于百姓,我家里也在贵钱庄存了些银子。”
1...149150151152153...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