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于是四人分开,苏宛平和杜储便先回去了,穿着一身黑衣行走在街头,时不时还有巡视的差兵,两人还得躲起来,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以后还是少出门吧,虽然苏宛平的功夫提升了,又学了轻功,有点儿技痒。
两人很快到了柏青路的小院,各自回屋休息。
而就在苏宛平几人走后不到一个时辰,那陈锦夫妻果然又提着包袱走人了,陈锦一边一走一边说道:“都说你实诚,果然不假,怎么要说出一万五千两,为何不说一万两?”
齐氏一听,有些恼火,“这会儿怪起我来了,好喜客来的东家问的是几万两,我就取了个中间数,咱们手里头有快三万两了,我只说一万两,她若说不信呢?再加点?还是由人家来搜身?”
话是这么说,可是转头给出去一万两有些肉痛。
那陈锦夫妻出了堂房的门就住了嘴,两人看了看天色,还早呢,赶紧乘着这个时候逃命去。
谁知两人才走出陈府,就看到门前两尊大神,不正是白衣和青衣两人,这两家人双手抱着佩剑,正面色淡淡地看着两人。
“你们想去哪儿?”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53章 生意大计开始
第553章 生意大计开始
陈锦夫妻吓得半死,差一点连包袱都拿不稳,只好说去茅房,走错了方向,于是两人匆匆入府,还将门关住,接着两人往南边门跑去,然而待他们跑出来,又看到了两人,这一下不敢了,回到院里将包袱放下,没法走了,看来只能留下来继续骗钱了?
第二日大清早的青衣回来了一趟,说昨个儿夜里偷听到了陈锦夫妻两人手上其实是有三万两银子,眼下手里头还剩下两万两银子,问苏宛平要不要抢过来。
苏宛平只觉得自己带坏了所有人,她说道:“我昨个儿已经猜到了啊,但是目前来说,开铺面先用一万两银子够了,其他的他们还得行骗,手头银子越多,骗的就多,你们就等着吧,等我这边将铺子开成,基本那边也有了收入。”
青衣一脸懵,不知道苏宛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总觉得好高深莫测,他还以为自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呢。
青衣只好又回去守着了,而苏宛平和杜储却开始带着底下所有的管事四处寻铺子去了。
按着一千两银子一间的铺子,她大概能开十间,一但租到了铺子,马上将喜客来的招牌挂上,喜客来三个字要让街坊们天天都能看到,什么时候开张不要紧,就是让他们知道咱们喜客来卷土重来了,也方便陈氏夫妻放肆敛财。
所以他们不能找太好的铺面,一千银子的铺子只能算是差的了,可是却能有一种地毯似的包围之感,她只能这样,到时有银子了再在四城区的闹市开一间做招牌就成了。
苏宛平的计划得到了杜储和滕海的赞赏,杜储和滕海先前本来就住在余城,多少认识一些人,于是他们找起铺面来那自是不费功夫了。
不过一个月过去,街坊就发现整个余城,忽然看到了喜客来的踪影,那些原本给喜客来做过杂货郎的百姓,很快便将这个好消息传开了,这些杂货郎开始上前来问询,什么时候开张,他们好挑着担子下乡,话说喜客来给他们做的担子还收在家中,保管得极好,就等着他们再次开张呢。
喜客来深得民心啊,深得民心,苏宛平很欣慰,于是很高调的叫上几个戏班子的杂耍敲锣打鼓的四城区里做了一次宣扬与演讲活动。
这一次演讲活动只请了陈氏夫妻参加,陈锦的口才是相当好的,苏宛平先上台将喜客来未来的前景说了一遍,接着开始向这些杂货郎承诺,等他们的铺面开张,他们就挑着担子来,只要是喜客来的担子,也算是老主顾了,那自然拿的价低,喜客来向来喜欢薄利多销。
陈锦那日夜里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喜客来的招牌,他不过就是奉诚了两句,这可是个职业病,一但有求于人,他嘴中的奉诚话就会出来,挡都挡不住。
但是今日陈锦却看到了这些百姓的热情,他忽然觉得这个喜客来的东家或者真的能救他呢,何况不过得了他一万两银子,便将自己的招牌砸了进来,这也是给他们相当大的信任了。
于是陈锦上台说服人存钱的话那就更加卖力起来,将自己的口才真学全部拿了出来,不过现在这个陈府钱庄变成了喜客来钱庄,暂且在陈府存钱,等改日喜客来的杂货铺开张了,再筹谋着开钱庄。
这一次宣传很到位,那些百姓第一次听说存一两银子可以得到一两半的银子,存十两银子可以得到十五两的银子,想想就受不了。
当场便有不少人要存钱的,陈锦居然还连管事的也带来了,当场收钱写下字据,上面写得很清楚,存款的时间,以及存款的利钱,如果没有安照规定的时间便将银子取出来了,利钱就全部没了,所以时间上要定好。
为此苏宛平出了三个档次,存一年期的是给多五成,存二年的给五成五,存三年的给六成,以此列推。
虽然多存几年没增加多少,但是如果一但存得多了,那自然就划得来了,重点还是有钱的人去存的。
这些庄户大多是存一年,想来是做个试探,苏宛平出的这个规定也正是奔着那些大户人家去的。
没想当场便收了下六千两银子,苏宛平派镖师护送,将银子搬她自个院中,接着再开铺子吧,地毯似的开遍全城,想来到那时余家的货以及苏杭两地的货应该也有些眉目了,实在不行先挂招牌储资本,因为苏宛平有一个很大的生意计划正在筹谋。
这一日很忙碌,但是却是这几个月以来第一次露出开怀的笑来。
夜里苏宛平还不想睡,她知道陈氏夫妻就是有一张巧嘴,不会管账,也不知道资金运作,甚至连着钱庄开了两年了,也没有一个规章制度,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极不正规。
现在她接了手,背了陈家夫妻的债,自然就得将钱庄的制度弄好,走上正规化,她是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在古代开钱庄的。
苏宛平已经写了两张纸的条约,此时杜储走进书房,看到她半夜了还不去休息,有些无奈,“细水长流,方能长久,不要急在一时。”
然而苏宛平摆手,“九爷,不是我不急,而是不得不急啊,这几日总算催着那两口子给我整出帐来,欠下那么多的银子,他们还敢吃香的喝辣的 ,良心不痛啊。”
“而且这两口子全凭嘴巴子,那齐氏很会与妇人们交际,两人倒也有些本事,就是对钱庄的管理却是一踏糊涂,我得赶紧将规章制度定下来,既然是开钱庄,不能只存不出对不对,眼下是我急需要银子,权当我借高利贷了,等我的生意走上了正轨,钱庄就还有一项业务必须有啊,那便是贷款。”
苏宛平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杜储却是呆了呆,“贷款是何意?”
苏宛平连忙解释道:“就是给人借钱,有人做生意,好比我,资金周转不过来,就向我来借钱,只要有房产田产等物抵压,我就将银子借给他们,然后我再收利钱,而且以后钱庄要走上正轨,自然存钱的利钱要降低,而借钱的利钱要增加,如此才有赚头,眼下就这存钱的利钱就够咱们伤脑筋的,目前这借钱的业务不能做,先等我赚了钱再说。”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54章 就要高调一点
第554章 就要高调一点
现在的钱庄只能算是苏宛平的私人钱庄了,苏宛平的一番话令杜储大开眼界,讲得不错,这法子很出奇,一般人难以接受,但是道理很正确。
于是杜府将苏宛平写下的规章拿起来细看,看完后越发的心惊,想得非常的周到,这样一份规章出来,存钱的取钱的都不会再有争执。
苏宛平还在写,杜储便一直陪着她,看到有疑惑的会与她讨论,两人一起商量,就更加的完善了。
到了后半夜两人才熄了灯,各自回去休息一会儿。
第二日寅时,苏宛平又会起床练功,她再也不会懈怠,从来没有什么事是可以投机取巧的,只有脚踏实地。
接下来数日,喜客来的铺面开得越来越多了起来,而这个时候,余三当家的杂货来了,那余家的小管事派人过来传话,货早在两日前便已经上了私岛,余三当家居然也同意了,将两船的货就藏于私岛,他们的船早已经离开,只待苏宛平自个儿派船去运回去。
余城也是有码头的,苏宛平如今手中有了银子,她便买了艘船,由杜储带着许庆一同去往梅岭县的余家私岛,将货运回余城来,往来要两三日光景。
然而也只有两船的货,所以这一次杜储过去,会给那小管事一笔银子了,让他回一趟余家本家,向余三当家说说情况,以后每两个月送来五船大货,指不定以后的还要多,但目前有五船大货能周转了。
苏宛平的杂货铺要开门了,在开张前半个月,请了戏班全城耍杂技,敲锣大鼓的广而告之,想来还没有谁做生意会有她这么高调的,苏宛平因为开了钱庄,要稳住陈氏夫妻的债主,必须越高调越好。
想来这些债主也应该打听到了她的出身,以及她弟弟的存在,不然原本惊恐的陈氏夫妻,最近不惊慌了,这些债主也很和善起来,到这会儿陈锦才发现天上倒下大运气,让他遇上了喜客来的东家。
眼下夫妻两人安生的吃得下睡得香了,有了季大儒关门弟子这个大招牌,再加上苏氏所说的喜客来招牌实业,还有什么不令人信服的呢。
等余家的杂货一到,喜客来要开张了,这一次开张根本不用苏宛平怎么样,那些但凡在喜客来钱庄存钱的客人都会过来捧场啊,还有就是各地的杂货郎,个个挑着担子就来了,他们早就想做生意,都等着了的。
苏宛平看着这些街坊与庄户,很是热情,终于愿意跟着她同甘共苦的这些人都可以出来帮忙了。
她买了糖粒子,在场的孩子都能吃到糖,待那杂货铺招牌的红锦布扯下,露出苏义题的喜客来三个字,在场的人都欢呼起来,于是有人传开了,这是季大儒关门弟子题的字,瞧着这字有颜骨柳筋,此人有大造化呢。
铺门一开张,街坊和庄户都涌了进来,杂货郎却听了傅家管事的话,全部排成一队,今个儿喜客来给他们发衣裳,每人都有一件外衣,上面绣着大大的喜客来三个字,并要求他们每天出门挑担子,必须穿上这衣裳,这衣裳一年领一次,全是到喜客来免费领。
没把这些杂货郎高兴坏了,还有免费的棉布衣裳穿,他们向来珍惜,这担子闲置在家都是擦了又擦,为了重新开始做生意,连翻箱底的衣裳都穿上了,可是做了万全的准备的。
这一次苏宛平自个儿开铺面,每个铺面的装修风格如同一致,细看下,要是有穿越人士在,必定能看到后世的小超市风格,每个货柜的打造很是一目了然,虽然苏宛平看着还只能算是个便利店,但对于这些从来没有见过的人来说,却觉得她铺里如同一个超市一般,琳琅满目,所有杂货样样齐全。
里头甚至在别的铺里也能买到的,却是因为太过单一,一但进入喜客来的杂货铺里,就能将生活所需要买齐种了,苏宛平为此还曾列过清单给余家的小管事带去本家,她知道在保昌郡哪些东西更好卖,她就着重让余家的多进一些货,再要了一些比较稀奇的东西给铺面创新。
苏宛平一日开两间铺面,只有开张的这一日,杂货会有特价,以至于她的铺面开到哪儿,哪儿的人就最多,必定带动周围的生意,那些开铺做生意的都一脸奇怪的看着她,感觉到不可思议,不就是个杂货铺么?有什么稀奇的。
苏宛平就这样一家一家铺面开张起来,而余家的杂货再这样畅销下去,恐怕会等不到下一批货过来了。
苏宛平颇有些头痛。
那陈氏夫妻过来帮忙的时候,看到这开铺做生意的热闹场面就吓住了,想当年他们开铺做生意的时候门庭冷清,当真是无法相比的,看来他们没有跟错东家。
陈氏夫妻越发的卖力骗钱,就盼着苏宛平银子多了多开铺子做生意。
苏宛平就这样一连忙了一个多月,所有余城的铺子都开张了,她人也瘦了一圈,傅氏看着她就心疼极了,这些绣娘都派出来帮忙打理铺面,那些大管事们也顺势招募了底下的小管事,生意慢慢走上正轨,想来苏宛平就不会这么累了吧。
眼下苏宛平郁闷是余三当家要是能多运些杂货来,她还能顺势搞一波促销,彻底将喜客来的牌子打响。
杜储得知她的想法,他打算开船去一趟私岛问问清楚,或不然,他出远门一趟,去一趟余家的分号,先调些货物回来也成。凭着杜储这三寸不烂之舌,想来不成问题的。
主要是这一次他们不但将先前两船的银子还上了,杜储还带上了银子,有了银子便有了底气。
苏宛平想了想同意了杜储的想法,于是杜储便出发了。
而各地铺面前因为喜客来是连锁的,所有杂货郎可以随意的去各铺面拿货,因为刚开张除了第一天给各位街坊打特价外,平素只对挑担下乡的杂货郎打特价。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55章 生意太好了
第555章 生意太好了
且有个时间规定,所以不少杂货郎千方百计的借来银子先定了货,然后再每日过来拿货,各连锁的铺面还得每日对对帐,好在是同城的铺面,每日关铺面时各铺的掌柜会相互对对帐,倒也不成问题。
如今街头最热闹的话题就是喜客来了,喜客来的杂货出了名,喜客来的钱庄就更加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存钱。
苏宛平终于将铺面的事交给了各位管事的打理后,她囤出手来,在算钱庄的平衡账,她得在重要的时机将她写下的规章宣传出去,到时存钱的利钱就会降下来。
与此同时会成立借款新业务,只是这样的一来,存钱的人少了,而那些存款到期的人她得保证有足够的资金能将银子还给他们,所以这个点得抓好了,不然一个不小心,就可能资金断了,丢了名声不说,就再也无法东山再起。
苏宛平还在造势,吸引着众多人过来存钱,她这日叫来陈锦夫妻,给他们两人上了一节课,大意是从此后尽量少收庄户的钱存入,毕竟利钱这么高,他们要想方设法收大商户的银子,且一笔存款要足够大。
到时面对这样的大商户,如果她的资金周转不过来,她还有用别的法子将资金分散,同是商人,自然好说话多了。
苏宛平的话让陈氏夫妻有些不懂了,左右都是骗钱,谁的钱不是一样的骗。
苏宛平一听到陈锦左一个骗钱又一个骗钱的,她就生气,“首先我说了,我们不是在骗钱,骗钱你良心不会痛啊,庄户辛苦赚的银子,你们也吃得下,我们开的是钱庄,所以必须走上正规,你们得听我的,去将余城蒋何两家搞定,这两家在余城是大户,能得到他们存钱到钱庄,这就是你们两人的本事,除此外,目前谁都不准见。”
陈锦夫妻一听到两家的名头就吓住了,连忙摆手,“不成,搞不定,那蒋家家财万贯,才不在乎我们钱庄,还有那何家也是,我们不敢结交。”
苏宛平看着两人,面色板了起来,接着说道:“若是摆不平两家,我就将你们两人交给债主。”
她面色很严肃,这么凌厉的眼神看来,两人忽然生出惧意来,不敢与她对视,却是只好答应了。
苏宛平再次说道:“我们不是骗钱,我们是开钱庄,我们有喜客来这个实业,庄户的银子要存也可,但也不必太过宣扬不实之说,等我的杂货铺稳定下来,我会将钱庄的利钱降下来,之后走上正轨,你们听好了,别再用这种心思来以己度人,我不听这一套。”
苏宛平那严肃的表情让两人不敢再造次,这段时间的骄傲没了,只好脚踏实地去做事了,毕竟还有两个人守在他们陈家的屋顶,时候注意着他们呢。
待两人应下,苏宛平才温和了一些,接着说道:“你们好好做,说好将来会将钱庄的三成利给你们,绝不食言,你们好好干吧。”
陈氏夫妻对三成利没有啥感觉,因为苏宛平说如今引人存钱是亏的,根本没有利,那以后有没有利自是别想了。
陈氏夫妻走了,苏宛平又研究起她那规章去了。
过去了半个月,滕海匆匆从各铺巡视归来,转头进入书房,向苏宛平禀报道:“杂货铺的东西大多卖完了,余下的只剩下些小玩意,只要稍微便宜一点就有人抢着买,可是余三当家的货却还没有来,他们该怎么办?关门么?”
苏宛平一听,自己担心的事情来了,铺面开的多,投入的也多,但这一次两船货却赚了不少人,她没有找中间的代理分销商,所有利润都自己赚了,自然比以前赚的多,然而面对钱庄的债务那才九牛一毛,不值一提,势却是造得大,让外头的人摸不准。
苏宛平起了身,便我与滕海去铺面看看,没想来到铺子前,就见周围做生意开铺的人都朝他们喜客来看来,个个都在嘲笑他们,开张搞得这么热闹,这么张扬,如今货卖完了,却没有货卖了,简直是笑死人了。
看笑话的人很多,本来因为他们的生意太好而生心嫉妒的,此时更是恨不得将自己心中的不满全部嘲讽出来。
然而苏宛平可不是这个时代的小妇人,脸皮薄,做生意没有脸皮薄的,她跟滕海像没事人似的,进铺里一看,每个柜台都卖得一干二净,她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而门口还来了数位杂货郎。
这些杂货郎也是拼了,每天来回挑两担,不管多远都会去,以前开分销商铺的时候,苏宛平还会宣扬让地方乡村也办杂货铺子,给一定的支援,如今这些杂货铺没开了,这些挑担的杂货郎成了香饽饽,个个都跑杂货郎那儿买了。
杂货郎身上穿的衣裳,喜客来三个字很是显眼,虽然百姓不认识,可是说的人多了,便将这三个字也给记下了,每每听到杂货郎拔浪鼓和吆喝声,村里人都会出来看热闹。
就算不买看看他卖些什么也是好的,可是不知不觉还是买了的,里头连吃的小糖粒子都有,有孩子的地方就会嘴馋,多少还是能卖出去的。
苏宛平看到这场景有些哭笑不得,她的生意这么好做,不应该是高兴么?外头那些人嘲讽什么?她卖完了没有了积压的货,而他们的货却只能压在铺里,他们反而嘲笑起她来,当真是好笑了。
苏宛平跑出铺面拍了拍手掌引起杂货郎的注意,于是她大声说道:“我们喜客来的货最是新鲜,从来都不会压货,你们卖着也放心,过不了几日喜客来就会来货,大家伙的这段时间也辛苦了,就回去休息几日,到时货来了,喜客来会敲锣打鼓的广而告之,大家伙不必担心。”
正好给苏宛平找了一个借口高调,想想来货了再做个广告,告诉别人喜客来的东西太好卖了,都卖到断货了,这够刺激的吧,很刺激,很能激起人的兴趣,是时候多搞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放铺里吸引人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556章 嫉妒的分销商
第556章 嫉妒的分销商
苏宛平看了几间铺面都如此,她有些头痛,她的大计划还有不少,就是货不够,瞧着这样,他们喜客来可将整个余城的杂货包全了,那先前那些开杂货铺的恐怕要恨死她了。
苏宛平跟滕海回到家中,傍晚时分,有镖师从梅岭县匆匆而来,一脸高兴的告诉苏宛平,杜储弄到货了,从余家的其他档口弄来的,里头还有一些稀奇玩意,杜储也一并带来了,不过要明个儿傍晚时分才能到余城的码头,到时他们派人去接。
苏宛平和滕海一听,高兴坏了,便问来了多少?
那镖师无奈道:“只有一船。”
“才一船的货。”
好吧,先管一段时间吧,苏宛平很是无奈,希望余家的小管事能早点赶回来。
想来她要变成余三当家的大客户了,那些瞒货什么的已经无法满足她了,以后就直接从余家定下量来。
苏宛平于是安排滕海明个儿带着人去码头收货。
第二日码头的货送来了,滕海半夜才拉回仓库的,第二日分到各铺面上货架,忙了一日,而苏宛平请的杂耍又开始满城的宣传了,这接二连三的宣传活动,大手笔大活动,闹哄哄的,不知气死了多少杂货商的东家,其中就包括先前做苏宛平分销商的那些东家们。
最近阮知州在查那信的来源,杜东家被带走,随即杜东家的信给收走了,同时也问清了来由,阮知州已经发话了,这些信根本不是他亲笔所为,其实这此仿写的字迹还是有不同的,很是粗糙,但是官印是真的,这才是阮知州最郁闷的地方。
他曾经官印丢失过一段时间,当时他也被吓住,生怕引罪上身,所以瞒着了,后来丢失的官印又回来了,阮知州私下里曾派人查过,倒是查到一些人似乎与黑市有关。
阮知州为此开始打击黑市里那些做见不得人勾当的游侠,然而他们没有固定的落脚之地,一但阮知州严厉些,这些人便跑出了保昌郡,抓是难以抓住的。
有了阮知州亲口说的话,杜东家便与这些商户也说了此事,一时间他们有些后果当初解散了分销商会,如今看喜客来卖得红红火火的,叫人好不羡慕,他们就卖不过人家,就算他们也找杂货郎,可是也不知傅家使了人什么手段,喜客来一夜之间在余城出了名,到这会儿他们才发现,这招牌的重要性。
苏宛平才叫人上街热闹,那些杂货郎知道铺里来了货,纷纷穿上喜客来的衣裳便冲过来买货。
苏宛平担心一船不够,卖不了几日,就看到这些杂货郎的劲头,她就盼着余家赶紧将五船货物送来,接下来她还要招商呢,没货可不好办。
1...147148149150151...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