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而先前逃走的黑影此时却现了身,正是枭的手下,先前枭不过是一个举动,属下与他心意相通,反应过来,才乘人不备射出一箭,让主子能乘乱换酒。
枭将毒酒带上,他要研究一下这里头的到底是什么毒,转眼他们一行人也消失在林子里,往广州方向去了。
原本时烨担忧的危机并没有出现,时烨派了身边镖师去山林里找,却没有寻到吴越国人的半个身影,时烨猜测着他们或许已经离开余城,只是他们为何要离开余城,他却有些摸不准。
但显然季大儒只要不出余城,应该不会有生命危险,但愿王家有送来援军相护。
而赵知县与杜县丞去见阮知州,将一路上遇上的险情都说了,阮知州心情有些不好,他怎么会不知道王将军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现在基本不去惹王家的人,谁惹上谁倒霉。
不过阮知州显然比赵知县和杜县丞想得多些,听了他们两人一番话后,阮知州首先想到的是为何这些人正好在季大儒回乡之际起事,莫不是奔着季大儒来的。
先前阮知州就担心保昌郡失手时,罪人村的罪人被吴越国的人弄走,这么说来,也不无可能了。
于是阮知州劝着两人先回去,到时他们回梅岭县的时候,他再多派些人手便是。
说完这一桩,赵知县和杜县丞却并不急着走,反而坐在那儿一脸忧心的说道:“昨日不曾迎接季大儒归乡,实属我梅岭县的错,知州大人能否让我等见见季大儒,如何?”
果然都是为着季大儒来的,阮知州叹了口气,说道:“说起来你们梅岭县建县学不过几年光景,其他县城早有县学,而且此番府学出了不少才子,都是想见季大儒一面的,季老先生千里奔波,年岁已高,恐怕收不了弟子,也见不了这么多的人,其实你们梅岭县便不该跟着一同来,路上还差一点送了命 。”
阮知州的这一番话令赵知县和杜县丞的心情拔凉拔凉的,莫不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结果连季大儒都见不到不成?
阮知州见两人那意思是不见到季大儒便不走了不是?于是他劝慰道:“倒也有一个机会你们可以见见,季大儒休息数日后会举行一个宴会,招待家乡富绅,到时你们也在列倒也可,只是单独见上一面,恐怕是难了。”
赵知县和杜县丞一听,脸色白了白,也不好再缠着,只想着另辟蹊径,于是向阮知州告辞。
接下来数日,赵知县和杜县丞周旋在余城富绅之间,与那些项城的府学的学子们一样盼着能见上大儒一面。
而傅氏一家人却并不显得着急,他们再次来到余城,这一次连着母亲傅氏都来了,于是一家人在城里逛了几日,如今手中有了银子,城里所有好吃的吃食都吃了个遍。
傅氏还挺开心的,只是她听了莫氏的话,也忧心着自家儿子能不能拜师一事来。
而所有奔着季大儒而来的地方官员在递出帖子后遭拒,最后寻路无门,便只好回去了,除了梅岭县的地方官员仍然守在福来客栈,四下奔波。
赵知县许是被上一次的吴越国要攻打保昌郡一事吓坏了,他恨不得马上离开岭南,所以他对政绩很是执着,尤其是在苏义的身上费了不少功夫,只待苏义中了状元,他的政绩上便是浓浓地一笔,一心盼着的。
在寻路无门的时候,赵知县得知这一次季大儒准备款待家乡人,却是在城郊的一处山庄,正是季家的产业,那处山庄占地面积广,里头还有温池供客人游玩。
只是这么一来,想要见季大儒更加困难,却也不是不可的,只是不得季大儒召见而去偶遇碰运气,到时也不太好解释,但是赵知县一心为了梅岭县的县学,他决定就这么干了。
于是赵知县召来时凌和邵正铭,他要带上五名才子前去参加季家宴席,人数虽然有些多,就脸皮厚些,想来季家也不好推拒,五人当中苏义自是在内的,其他四人的人选便由两人各选两人一同前去。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424章 季大儒回乡宴
第424章 季大儒回乡宴
原本时凌身边便带来了四人,结果眼下只能带两人去见季大儒,是他始料未及,这四人当中选两人出来,剩下的两人岂不是耽搁了,回了梅岭县后岂不会有想法,为此时凌想了个法子,既然要拒绝这些人,自然还得婉转一点。
至于选谁呢?他一时间有些犹豫不定。
正好这会儿丁氏过来了,这一趟余城之行,差一点遇险,时凌很是后悔让丁氏一同前来,事后看到丁氏身体还算好,他也就暂时放心了。
丁氏送了吃食过来,时凌却忍不住抚向她的腹部,“孩子还安稳么?”
丁氏一脸的娇羞,点了点头,说道:“孩子很听话,眼下是月份小,暂时不会有动静。”
时凌一听,心情大好,他将丁氏拥入怀中,丁氏却乘机问道:“听说季大儒打算在季家山庄里摆宴招待家乡人,夫君会将底下的弟子全部带去么?”
时凌正为此事烦心,说道:“恐怕带不了四位,只能带两位,你大哥铁定是要跟着一同前去的,至于其他三人,我尚未定夺。”
丁氏却道:“夫君,我这几日也没有闲着,去打听了一下,季大儒也没有偏好寒门子弟,只要有才,皆是一视同仁,所以这一次那个齐文便不要带去了,在另两位中选出一位来,其中李家的那位公子倒是一个上上之选,李家是大世家,在梅岭县有地位,这一趟千辛万苦的跟来,若不将之带在身边,想来夫君回去之时,李家恐有怨言。”
这也正是时凌所揪心的,先前是想着若带齐文前去,李家公子定会有怨怼之心,如果真如丁氏所言,不需要带上寒门出身的齐文,倒也不得罪了李家,于是时凌便选了李家公子。
丁氏陪着时凌吃完午饭,等服侍着时凌歇晌躺下后,她才从内室里出来,他们一行人没有住在福来客栈,却是住在了余城丁家的产业,小院很幽静,丁氏来到了花园中。
先前走路还抚着小腹,一进入花园后,她便收了手,目光淡淡地看向身边的丫鬟看去一眼,问道:“苏氏在哪儿?”
“陪着学政夫人,不曾回来。”
丁氏冷笑,“苏家庄户人家,她岂能像我丁家一样在余城有产业,先前捐款宴上叫嚣,那些钱的来路不正,到了余城,她不巴着学政夫人,她能算什么东西?”
“这边院里的消息千万不要传出去,尤其是对苏氏。”
“是。”
丁氏满意了。
余城俞府,苏大丫服侍学政夫人陆氏躺下休息,她来到外室,苏三丫正好守在这儿,见左右无人,苏三丫说道:“齐文说时夫子不让他出席季家回乡宴,大丫,咱们该怎么办?”
苏大丫沉默,她似在想一个问题。
苏三丫接着说道:“齐文是咱们的人,是不是丁氏已经知道了?”
苏大丫摇头,“不可能,与齐文联系向来隐密,按理不会知道。”
苏三丫点头。
“既然这样的话,齐文跟着我前去,给他送去几套普通的新衣裳,进了季家山庄后,一切就靠他自己了。”
苏三丫应下,便去传信了。
苏大丫却是起身,她出了俞府往丁家小院去。
到了丁家院门口,那丁家的管家故意为难,便说时夫子出门拜访去了。
苏大丫目光淡淡地朝那人看去一眼,便叫上身边的人将管家给打了一顿,极为嚣张的冲进丁家小院里,四下里看了看,接着看往东屋去。
丁氏听到下人传话,连着带着婆子丫鬟出来相拦,没想到苏大丫三两步就进入了东屋内室。
待丁氏匆匆冲入内室的时候,就看到伏在时夫子怀中的苏大丫,此时时凌正在安慰着她,丁氏见得,脸都气白了,站在门口看着两人。
时凌立即起身,见丁氏带了这么多的下人进来,他脸色便不好看了,“你们先退下。”
下人连忙退下,姑爷可不是他们想得这么温和,以前虽然在丁家作威作福惯惯了,可是一遇上姑爷,他们就怕了。
丁氏站着没动,时凌却叫她也先退下,丁氏咬着牙出来,一转身便听到屋里的苏大丫说道:“俞大人的意思是夫君那日跟在他的身边,必能见到季大儒。”
时凌:“也成,那日便与你一同跟在学政大人身边。”
丁氏听到,心中暗恨,也不知苏大丫是怎么认识的学政大人,倒是好了她。
屋中苏大丫说着自己的想法,她跟着学政夫人身边,到时面见大儒,想来俞学政是一定能见到,时凌就借机跟在身边,同时时凌身边的弟子也一并跟着。
时凌便将自己打算带上的两人说了,其中便有丁虎成行,时凌怕她有意见,甚至还解释了一下,丁虎有才,此子可培养,何况他已经是个秀才,想来过不了多久便能中举了。
苏大丫听着也没有反驳,竟然同意了,时凌松了口气,越发觉得这位发妻才是最得体的那一个,反观丁氏却有些爱使小性子了。
苏大丫从丁家院里出来,便将时凌给带走了,没把丁氏给气个半死。
眼看着季大人的回乡宴在即,时凌便故意跟着苏大丫陪伴在学政大人身边,俞学政岂会不知道他的意思,但是苏大丫一直陪伴在夫人身边,甚得欢心,便也就同意了。
到了季大儒的回乡宴这日,丁氏带着身边的婆子,主仆两人来到了俞府见时凌,没想到时凌没有见到,却见到了苏大丫。
“我身为正夫人,自然是我跟时凌一同去参加回乡宴了,你不过是个平妻,又身怀有孕,还是不要去了,免得肚里的肉受不住。”
苏大丫轻蔑地朝她腹部看去一眼。
丁氏又气又恨,下意识的伸手去拦住肚子,刚才苏大丫的眼神里带着煞气,莫非她想对她腹中的孩子出手不成?
丁氏没能见到时凌,自然不能跟着去,只好带着仆人回去。
回去的马车中,那婆子开口,“主母说了,小姐这一胎得寻个合适的机会赖到苏氏身上,今日苏氏在俞学政府前羞辱小姐,小姐何不派人给时夫子报个信,说肚子不舒服,都是给苏氏气的。”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425章 赵朋远的情书
第425章 赵朋远的情书
丁氏一听,立即来了精神,便吩咐身边的管家守在了俞府外头,既然要去参加回乡宴,呆会时夫子是必定要出俞府的门的,到时他便抽准这个时机将此事说说,在他心头留根刺。
苏大丫打扮得宜陪同陆氏从后院出来,便与学政大人相遇,俞学政对妻子极为爱护,夫妻两人成行,背后时凌与苏大丫成行。
刚出俞府的门,便有丁家管事上前,时凌一眼认出了他,一脸的疑惑的问道:“你为何在这儿?”
那管事的面色一暗,要哭不哭的说道:“姑爷,小夫人刚才来俞府门前找姑爷,却被大夫人拦住了,也不知怎么的,大夫人推了小夫人一把,小夫人肚子痛,便只好先回去了。”
“你胡说,我没有推她。”
苏大丫面色一暗。
时凌皱眉,他看向身边的苏大丫,一时间没有说话。
前头马车边的俞学政面色冷了冷,陆氏向着苏大丫,于是朝她召手,“苏燕过来扶我。”
苏大丫借势拉着时凌往前走了。
那丁家的管事站在原地好半晌没有反应过来,看着俞家的马车离去,俞家的下人上前赶丁家管事,丁家管事只好郁闷的回去了。
马车上,只有时凌夫妻两人,苏大丫心平气和的将刚才之事说了个明白,时凌心中一松,信了苏大丫的话,虽然心里隐隐为丁氏担忧,却想着自己即刻能见季大儒了,便将此事搁置脑后。
傅氏一家原本只是苏义跟着赵知县去见季大儒,没想傅氏却让莫氏给叫了去,于是苏宛平也跟着了,赵朋远却跟在了苏义身边。时烨三人是罪人的身份,想着与女眷出行也不方便,于是留在了福来客栈。
傅家母女坐莫氏的马车上,三人有说有笑的到了季家的山庄,下马车的时候,苏宛平扶着傅氏,抬头往前方一看,就看到苏大丫陪在学政夫人陆氏身边,此时正与余城的官员夫人打招呼。
苏宛平跟着莫氏来到季府山庄前时,苏大丫朝苏宛平看来一眼,忽然朝她一笑,笑得苏宛平鸡皮疙瘩一片掉。
苏大丫在学政夫人身边卖姐妹情深的人设,每次两人出场,她都要装成与她姐妹情深的样子,看得苏宛平真是恼火极了。
一行人进了山庄,却并没有像以前参加晚宴一样男女分开,却反而像郊游一般,一家人一家人的在一起,女子大多带了幕离。
山庄挺大,还有树林、田野、花园,游玩的地方极多,吃食到处都设有,每个凉亭中都能坐下吃喝,就是想要见到季大儒却是一桩难事。
傅氏一家四口都在,莫氏跟着杜县丞去见学政大人,指不定是想抽机会见到季大人的,而苏义原本要跟在邵正铭的身边,后来邵正铭带了两名才子见了赵知县,眼下便是赵知县几人都未必见得到季大儒,于是便没有将他们这些才子带在身边。
傅氏一家基本都是吃货,季家财大势大,吃食是真的丰富,一家人守了一处凉亭坐下,便吃吃喝喝起来,季家的下人服侍的很周到,见傅氏一家吃得多,那美酒佳肴源源不断。
赵朋远叹了口气说道:“先前咱们还抢着吃牛肉,眼下你们看看,这牛肉尽你们吃的。”
苏宛平一脸郁闷的看着赵朋远,无奈道:“谁抢着吃了,是你吃得多,然后乘我们不在家吃独食。”
赵朋远却是笑了起来,“我的确是好吃了些,下次不敢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拌拌嘴,傅氏看着儿女这模样,心情大好。
“话说吃了好吃的,咱们去泡温泉吧,我听说季府最出名的是温泉。”
“这么热的天气去泡温泉?”
赵朋远睁大了眼睛,虽然他也有些动心,毕竟这种天然的热泉只有大户家里才有能力开采,而且还得运气,便是他赵家也不曾有的。
吃饱了,便在园子里逛了起来,于苏宛平来讲,季家山庄就像后世用来旅游的生态园一样,但这一处属私人产业,里头打理的极为好看,园子里的花圃也极为漂亮。
苏宛平闻着花香,心情大好。
傅氏这会儿想起刚才马车上莫氏的交代,她忍不住拉着苏宛平说道:“刚才县丞夫人希望咱们想法子接受季大儒,二丫可有好的建议?”
苏宛平想了想说道:“娘,不是要在园子里逛一日么,咱们先吃好喝好玩好,等季大儒见了该见的人后,咱们再想法子去。”
合着女儿也没有好的法子,没想莫氏还寄希望在此上头。
然而事实上苏宛平昨夜便将她从弟弟那儿拿的那篇文章交给时烨,悄悄地放到季府去了,要是季大儒在众多才子里的文章中翻出她家弟弟的,看中了那当真是弟弟的才能,也好过这样强行去拜见季大儒的好。
虽然这送文章的手段有些不光明,但她家时烨功夫好,再说托关系送入的文章不过多了一份,应该也不会有人发觉的。
所以今个儿苏宛平一点也不担心,她相信弟弟的才识,若是季大儒是一个务实的好官,他一定会对她弟弟的文章吸引的,那可是解决梅岭县沟渠的好方法,而且利用风能做出的水车能灌溉不少田地,想来季大儒看了一定会喜欢的。
傅氏见女儿当真不出什么办法,也只好跟着一起游玩,心想着呆会莫氏过来,只好婉拒了,人家可是高高在上的季大儒,他们傅家不过是庄户出身,自家儿子虽然厉害,可究竟还是个孩子。
苏宛平跟赵朋远尤其好玩,一路拌嘴,当苏宛平提到赵朋远的媳妇时,赵朋远就难过了,他家小媳妇只是定了个亲,人却去了京城,来年他还得去京城见小媳妇。
为什么赵朋远娶个媳妇怎么这么的难呢?人家贾公子都留在了岭南掌管着贾家岭南的生意,可是临到贾家小女,便去了京城了,真是苦了这一对小情吕。
赵朋远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拿出一封信出来准备给苏宛平看。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426章 赵朋远学写情信
第426章 赵朋远学写情信
苏宛平一脸的疑惑,她在赵朋远身边坐下,两人席地坐在草从里,接过信展开看时,赵朋远便呼叫:“轻点,别弄坏了。”
谁的信这么着紧。
待苏宛平看到信上的内容以及落款人名,她一脸的郁闷,“你把你媳妇写给你的情书给我看?”
“你是我妹妹啊,你老是笑话我,这不我给你看看,免得你笑话。”
赵朋远脸不红心不跳,脸皮厚成城墙。
苏宛平朝日期看去一眼,这不正是上一次贾家小姐离开时留下的情信?古代版的情书都是温柔型的,什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就是我爱你,非你不嫁,一生一世要在一起么?
“你回信了没?”
苏宛平随意一问,旁边的人不出声,她忍不住朝赵朋远看去,赵朋远红着脸说道:“回是回了,就是写得不够好。”
“怎么写的?”
苏宛平难得看到赵朋远脸红,于是多问了一句。
赵朋远从怀里又拿出一张纸,纸张有些旧了,边角都卷了起来,一看样子便是看了好几遍,估计他一直在纠结着自己的信是不是写得不妥当,毕竟去了京城已经好几个月了,也不见回讯。
苏宛平忍不住想笑,她从赵朋远手里拿过信细看,看完后,苏宛平一头黑线,真的为这个直男捉急,人家都写出在在天愿作比翼鸟这样的情话了,他至少也得写个愿得一人心 白首不相离吧,这不正是我爱你,我也爱你的回复么?
可是他倒好,叮嘱贾姑娘到了京城要听父母的话,少出门,多想他,同时还说京城有间赵家的食铺,是他父亲故意置下的,做的全是岭南风味的吃食,叫贾姑娘尽管去吃,他已经跟管事的打交代了。
然后就是叮嘱人家姑娘一路小心,尽量别独自出门,须得跟在长辈的身边等等。
信很务实,却是没有一丝粘糊。
“哥,老实说吧,要是我收到你这样的信,我会以为又是长辈的唠叨,就跟你不舒服就多喝热水是一个道理,既然是写情书,岂能这样写。”
“那该怎么写?”
赵朋远一脸的郁闷却又期盼的看着她,心想着多半是自己的信没写好,所以媳妇才没有给他回信的,一定是了。
苏宛平却将两封信仔细的折好交给他,不说话了。
“小妹,告诉哥呗。”
苏宛平的手扬了扬,“告诉你也无妨,但是你得告诉我你是怎么认识的贾小姐,你明明浪荡不羁,为何遇上了贾小姐,尤其与她定亲了后,就再也不去柳巷,也不随意去酒肆听曲了。”
赵朋远一听,面颊又红了,思绪回到小的时候,想了想说道:“当初认识她也是一个意外,原本贾赵两家便交好,我小的时候长得很像个小姑娘,也是我爹让我学武的原因,说我没有阳刚之气了。”
“我六岁那年去贾府,认识了四岁的贾琳。当时他哥贾淳第一次看到我,以为我是个小姑娘,一眼就看上了我,便跟长辈说要娶我,那时贾淳是十岁,比我懂事。”
“我听到贾淳说要娶我,便生了气,年仅六岁便不顾贾淳的强壮,跟他打了一架,滚进了泥潭,两人全身是伤,贾淳就哭了,还说要把这事告诉我爹揍死我,那会儿我没有娘亲,极为害怕严肃的父亲,怕贾淳告诉我父亲后被揍就想逃出贾府四处流浪去,没想就这样认识了贾琳。”
“是她救下我的,还带我去柴房躲着,又给我好吃的,给我洗澡,还给我新衣穿,我就想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娶她。”
赵朋远一脸美好的回忆着,苏宛平感觉自己听了一场过家家,不过几岁的孩子,就想着要结婚的事,完了还真的长大也是这么想的,她都不知道是这个时代的男女都比较坚贞还是说他们成熟的早,几岁就知道找对象了。
赵朋远还回不过神来,苏宛平基本已经脑补完他后续的所有剧情,失去了兴趣,只是对于赵朋远小的时候被当成女孩的事有些好奇,她仔细的看向赵朋远,发现赵朋远长得俊美,眼下练功十几年,身姿挺拔,倒是看不出半点阴柔。
但如若不看他挺拔的身姿,只看脸的话,还真的有点儿柔美,打扮成女子,反而是个极有个性的美人。
“大哥,我觉得你要是扮成女人,一定是个有个性的倾世美人。”
苏宛平仔细打量着他的五官,将剑眉修成柳叶眉,立即就像了。
赵朋远一听,一头黑线,气得跳脚,“谁是美人了,你才是美人,你全家都是美人。”
“对,我跟我娘的确是美人,你倒是没有说错,不过大哥,我是事实求是,就事论事。”
赵朋远从小到大的阴影就是被人叫美人,那个贾淳就是从小到大这么消遣他长大的,以前只要贾淳敢开口,他就敢打贾淳,后来跟着贾淳一起混,为了证实自己是一个阳刚气十足的男人,中间风流了一段时间,但却并不是他所要的生活,他想要娶的人一直都是在的。
苏宛平正跟赵朋远伴嘴呢,那边苏义却要被梅岭县的才子拉了去,原来项城的才子又出对联挑衅梅岭县的才子们。
许是以前梅岭县出不得几位才子,如今置了县学时日不长,多是寒门子弟居多,但凡有点权势的不是送去余城便是项城,再厉害点的就送去了府学了。
苏义如此厉害的一位才子,如今出身梅岭县,这些才子将他拉出来应付项城所有的才子,苏义有些汗颜,正如他所说,这样对来对去的也不是事儿,总有才尽之时,何况他现在所想的是怎么避开他们对他的期望,不再拜师。
1...111112113114115...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