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珍禾
只是当那黑衣人回过头来吩咐属下的时候,时烨看到了对方的真容,果然是他——黑市里的枭,当时明明杀了他的?
时烨面色一冷,眉间不知不觉露出一抹戾气来,心头忽然生出一种感觉,此人莫非会闭气之功?
时烨这么想着,那边两人却似乎了解了外头的情况,得知梅岭县的官员以及随从人员,除了杀死了不少奴仆外,正主儿多是受了轻伤,并没有弄死。
这黑衣人气得一掌劈在老树上,随即老树被劈开,想来此人的内功深厚,功夫高深了。
旁边站着的吴越国太子吴志却是面色淡淡,待黑衣人平息了怒气,吴志便说道:“其实咱们还有一个机会。”
“怎么做?”
黑衣人立即来劲,想到那些人当中还有个时烨,他就恨不得借吴志的手杀了此人以报仇,反正他查清楚了,与主公有关系的是时家大子时凌,这个时烨无非借着时凌的光环不受死罢了,如果他若真的将之杀了,想来也不会出什么事的。
那边吴志开口,“眼下咱们的人逃走,对方一定以为咱们暂且不会再来,这会儿再派人回梅岭县搬救兵显然不可能,也耗时太长,他们一定是想法子派人往余城报信。”
“而咱们却乘此机会下手,杀了赵知县和杜县丞后,咱们两人易容成他们的模样,接近季大儒,如此才能将季大儒带走。”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420章 吴越国太子的野心
第420章 吴越国太子的野心
那黑衣人一听,看向吴志,面色微冷,“你为何一定要带走季贤,此人对大离一向忠心耿耿,恐怕不会为你所用。”
吴志却是笑了起来,“能得此能人之士,我吴越国才能真正的站稳岭南,站稳岭南不过是我的第一个目标,而季大儒之才,也只有大离的皇帝昏庸无能才会准许季大儒返乡。”
“若是我,如此人才,要么用之,要么杀之,唯独不能放他告老还乡,你以为一个正直的人就真的没有弱点,便是不惧死的人,我也有法子弄到他的弱点来。”
黑衣人听了后,面容淡淡,此人说的话竟与主公说的一模一样,若不能用便要杀之,倒是不谋而合了。
“我且不说你是用还是杀,我只要时烨的人头,可事实上你的人马太弱,这火油球瞧着也没有你所说的那番厉害。”
这火油球可是吴志的杀手锏,整个吴越国也只有他才有,用这火器,他不知道暗杀了不知多少人了,不曾出过错,可是今日却是个意外,也令他疑惑起来。
那可是峡谷,进入这儿没有被火油球烧死的,还当真是他们的运气。
“就按着我先前说的吧,再次在去往余城的路上伏击,他们为了季大儒而来,不会就此罢休的。”
这两人商量好了,准备出发,而在这个时候,原本坐在树下包扎的几人却忽然倒下了,无声无息的着实可怕,枭一脸的警觉的蹲身探了探,却发现他们的身上并没有流血,但人却是死了。
刚才到底是谁在转眼功夫将他们弄死在这儿?枭自认为功夫不错,能震得住黑市的游侠,可不是一人能做得到的。
可是刚才他跟吴志细谈的时候,这个人却将这些人给弄死了,他竟然没能第一时间发现,这才是可怕之处,显然对方的功夫在他们之上。
此时林间传来响动,原本站在枭身边的吴志,他身边忽然出现隐卫,吴志很快被身边隐卫救走,而枭刚要飞身上树,准备隐身,没想到从天而下一张大网,向枭袭来。
枭抽出佩剑划破网子,哪知网子外的三人身形一转,将他裹紧了起来,而出现的三人当中,时烨那张令他记入心底的脸出现。
枭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千方百计想要杀死的人,却在这儿出现了,所以这些人逃走的时候就被这三人跟踪了?
这些人的功夫不浅,按理他们不可能发现不了这些人的跟踪,然而不待枭多想,他被三人困住。
枭心中又恨又急,这一次若再次落到时烨手中,他怕是没有活路了。
枭被网子捆住了,华应一脚踩在他的身上,夺下他手中的剑掂量了一下,说道:“不错,是把好剑,以后便是我的了。”
枭气了个半死。
华应正要动手结果了枭,时烨却猛的抬头,大喝一声,“走。”他一手抓住华应,一手抓住卫成飞身上了树,三人才上树,空中便传来嗖嗖几声,就在原来三人站着的地方落下五箭,根根精准,刚才若不是时烨反应得快,三人恐怕都受了伤。
而随着几支箭落下,原本被捆在地上的枭却不见了。
“烨哥,人呢?”
“被吴越国太子给救走,此人恐怕便是吴越国的走狗。”
时烨朝深林看去一眼,那边早已经没有了动静,他已经感觉不到人的存在,也就是说这些人救走了枭便逃走了。
三人下了树,很快出了深林,转眼过去了几个时辰,到了营地里,看到了所有人都在,除了他们带来的家仆少了一些外。
三人来到傅家人身边,而此时的傅家人却与莫氏在一起,莫氏这一次死里逃生可是多得苏宛平相救,莫氏对傅家更加的亲睐,连着杜县丞和赵知县都是时烨几人救出来的,杜县丞还亲自过来向傅氏道谢。
此时时烨几人归来,莫氏立即叫下人送上吃食。
赵知县和杜县丞知道三人去追了,必定知道些什么,于是将三人叫了去。
在主帐中三人分别落座,到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再轻看他们是出自罪人村的,眼下对他们更是刮目相看,连着赵知县言语之间都温和的多了。
可是时烨是一个冷峻的性子,话也不多,一看他那模样就是一个拒人于千里之外的。
时烨不好接近,但华应却是一个热络的性子,赵知县便问华应可追到了那些人。
刚才三人回来的时候,时烨便叮嘱了两人,不能说出他们追查到的结果,毕竟梅岭县有没有吴越国的内应都两说。
这一下赵知县问起,华应便说道:“我们去看了,正是这边的山匪,他们长年盘锯在保昌郡,居无定所,但每次劫镖基本都成了,这一次许是没搞清楚他们的来历,许是将他们当成了走商。”
华应这一番话却并不是赵知县和杜县丞愿意听到的,他们怀疑是吴越国的人所为,可是吴越国明明最靠近梅岭县,真要下手也是朝梅岭县去,而不是等他们快到了余城才下手。
这才是赵知县两人无法肯定的地方,可是要说是劫匪,这周围的山头皆有人开始建哨塔,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匪徒。
时烨面冷,前后没说几句话,华应话多,可是却并不是两人满意的答案,而一边安静坐着卫成,一看就是一个不操心的,赵知县都懒得问了。
人家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也不好相逼问。
而此时时烨却开口建议道:“两位大人可曾想过回梅岭县去?”
“回去?”
赵知县一心只记挂着自己的政迹,他现在就回去,自是不甘心,说起来今日在余城迎接季大儒一事已经错过了,此时再返回梅岭县,莫是连季大儒的面也不见了?
时烨一看两人的意思是不愿意了,于是说道:“如果不回去,再往前,恐怕还会遇上了匪徒。”
“还会遇上?你们没有杀了他们?”
时烨皱眉,赵知县知道自己口误,只好轻咳一声,接着说道:“我现在就向余城搬救兵,想来夜里就会来人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421章 将计就计
第421章 将计就计
说完,赵知县也便不再深问了,让三人先行退下,他跟杜县丞还想着怎么往余城去信,得找一个功夫高强懂得藏身的护卫前去,才不会受阻。
而时烨三人从主帐中出来后便回到了傅家的营帐里,苏宛平正等着三人,看到三人一身疲惫,连忙给三人送上吃食和水。
三人狼吞虎咽的吃下。
时烨便说了吴越国的太子一事,倒是没有提到枭,苏宛平听到这儿,心情就不好了,她沉思了一会儿,接着一脸严肃的看向时烨,说道:“你们说这吴越国太子会不会是奔着季大人来的?”
“季大人乃大离的丞相,虽已是告老回乡,却也曾是大离的重臣,若是吴越国太子吴志得到他,想来吴越国不日便能扩大,再说季大人是保昌郡人士,季家在整个岭南都是大世家,若是季大人投靠了吴越国,那岂不是整个岭南有可能有一半以上主动投诚到吴越国门下了?这样的好事,要我是吴越国的太子,我也会这么干。”
“只是他们袭击我梅岭县的官员和才子又不知何意了?莫非是对先前的铁矿一事被他发现而公报了私仇?”
苏宛平不过随口一说,却将三人给说愣了,时烨一脸赞赏的看着她,华应却道:“嫂子这聪明的,若身为男儿身,我都怕了。”
苏宛平被他们说得不好意思了,她不过是随便一猜,再说她是不懂什么政冶上的手腕,但她看过不少电视剧,这冷兵器时代的夺嫡之战,勾心斗角,说来说去手段无非就那几种。
得到天下有才之士为己用,得不到的便杀之也不会好了别人,还有就是得到最好的武器,或者得到铁矿私自打造兵器,再不济就借着外戚之势或是朝中官员之势,只要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基本也就离不开这几招了。
尤其是最终坐上九五之尊的位置上,那都是心狠之人,不是一般人敢想的事,于他们却是做到了。
苏宛平看着三人,最后时烨才将整个事情说了出来,没有提到枭,他也不想提到上一次他与枭交手的事。
却是提到了三皇子对离国的野心,他想得到季大人,基本就与苏宛平的想法不谋而合,可是便是赵知县和杜县丞这样的人物也不曾想到过这利害关系上来。
要是他们有他家媳妇一半聪明就好了。
苏宛平听到全部过程,也很震惊,果然如她所想的,她发现吴越国里最聪明的正是这新立的太子,若是吴越国最终让吴志上位,想来吴越国会越来越强大,那整个保昌郡必定首当其冲。
“时烨,那现在怎么办?为何不阻止赵知县向余城传消息 ?显然吴越国的人就等在前头。”
时烨却在这个时候一脸意味不明的看着苏宛平,问她道:“你且说说看,我是何意?”
苏宛平还真的思考了起来,她想了想,试探的问道:“时烨,你说吴越国会不会拦住我们送信的人,然后佯装余城的救兵,反而光明正大的过来,追杀我们?”
苏宛平的异想天开却是令华应和卫成再次震惊了,时烨却道:“如果他们真的有平儿这么聪明,我们倒也佩服,但是刚才我们三人露出了身份,想来他们已经警觉,反而不会了。”
苏宛平想的也不无可能,可是时烨他们出现过,吴越国太子多半不会再按着先前那般出现,此事有些麻烦了,反而摸不准他们会以何种方式出现。
“我们三人半夜就去前头打探一下,明日是一定要离开此处,回到余城去的,季大儒已经入城,梅岭县的才子不曾见到季大儒,想来大家伙的都不好受。”
时烨话落,苏宛平便担心着了,她担心时烨三人的安危,梅岭县带来的差兵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这一次峡口之险便已经死的死伤的伤,能用上的人没有几个。
夜里时烨三人还是摸黑去前头打探去了。
而苏宛平这一夜却并没有睡着,在帐篷中静坐到后半夜,营地里忽然有了动静,很快左右两边起了火光,又传来打斗声。
白衣出现,他带着数名暗卫一起守在傅家人帐篷面前。
苏宛平是第一个起来的,她让白衣去打探一下,白衣去了,苏宛平却来到母亲的营帐外,催着傅氏先穿上衣裳,恐怕随时都得逃命。
苏义和赵朋远两人很惊醒,很快起来。而白衣打探消息回来后,面色有些古怪,他向苏宛平禀报道:“只来了三个黑衣人,他们声东击西,烧了几处帐篷,知县大人决定现在就拔营。”
苏宛平看到白衣那模样,忽然似有所感,她点了点头,于是跟着大部队拔营准备出发。
黑夜里点着火把,借着星光,梅岭县前来的官员和富绅便披星戴月的往余城走去。
再次来到峡口,他们忍不住停下脚步,赵知县派了人过去打探了下,里头堵路的石头早已经清理干净,可以一路通行。
于是他们一行人快速的通过峡口,待出了峡道,赵知县和杜县丞松了一口气,车队迅速往前行,没想到天未亮就到了余城城外,瞧着再走两里路就到了城门口,一行人居然都松了口气。
而先前赵知县派出来的人手去往余城通风报信的事,余城尚未搬来救兵,也没有回音,没想他们自己便回余城来了。
在城门外等到天微亮之时,跟着所有进城的百姓进了城门。
而昨夜放火的三人却仍然守在营地前,那儿只剩下匆匆离开来不及收拾的营帐与锅碗瓢盆,三人在其中一个营帐里睡到了天亮。
天亮了,这会儿官道上来了一队人马,这些人穿着余城守城军的衣裳,一看就知道是余城来的救兵了。
只是待这些人来到空荡荡又狼狈不堪的营地时,他们呆了呆,其中领头的头目一脸惊疑的问道:“人呢?”
有位先锋小兵连忙解释道:“昨夜子时我曾打探过,梅岭县来的所有人都在此扎营,他们并没有走。”
“可是现在人呢?”
那小兵说不出话来。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422章 必须反击回去
第422章 必须反击回去
而在此时有一处营帐里出来三人,正是时烨三人,他们穿着一身黑,此时正好整以暇的盯着他们。
那一伙人到这会儿才发现这三人怎么又出现了,原本装成守城军的模样过来,没想在见到三人时立即露出馅。
“快撤,这是陷阱。”
这一行人也不曾下马,直接调转马头就要撤,哪知一回头,就有数支箭追杀过来,那三人手持大弓,一弓三箭,齐刷刷的朝几人射来,当真是防不胜防,转眼就死了几位小兵。
功夫高强的飞身而走,身姿轻盈,舍了马,直接往山林之地跑去。
时烨三人立即追上,就在这山林之间追杀,直到晌午时分,时烨三人一身血腥的出现在山腰处,他们寻了一处溪泉,跳水里胡乱洗了个干净,接着才将衣裳晾干,这一夜他们是半夜进的城。
而余城里头,傅氏一家人在赵知县的安排下再次住进了福来客栈的三楼,与莫氏彼邻。
接着赵知县和杜县丞便出门见阮知州去了,这一路上的凶险必须告诉顶头上司阮知州才是,他们九死一生的归来,怎么说也得让余城的守城军多加防备。
虽不知对方到底是什么身份,赵知县和杜县丞一至认为不是劫匪,干脆说是吴越国的人就是了,到时还能催催建哨塔的事。
两位官员不在,官夫人在福来客栈主持场面,将整个福来客栈包下,吃饭皆是去大厅里。
莫氏便与傅家一起了,莫氏受此一吓,又是半夜跑余城的,此时已经疲惫,吃了饭便早早的休息去了。
傅氏也有些吃不消,先去休息,而苏宛平三人却坐在厅前聊着天。
赵朋远问时烨三人的去向,苏义似乎猜到了什么,苏宛平也不瞒着两人了,便将时烨告诉她的全部说了,同时她怀疑昨夜里是时烨三人故意在营地里放的火,目的是吓唬几位大人,催着他们赶紧离开。
这不连夜走了,却能一路通畅,就这么轻松的进了余城。
赵朋远听后,一脸郁闷的说道:“这么多的事,你们竟然瞒着我们两人,还当不当我是大哥。”
“自是当你是大哥的。”
苏宛平笑了起来,赵朋远叹了口气,算了,总归最后结果是好的。
而时烨三人在半夜回到的福来客栈,夫妻半夜相见,苏宛平根本没怎么睡着,她就猜测着时烨三人会半夜潜回城里来。
这一次时烨将所有的事也告诉了苏宛平,没想到这些人还真像苏宛平所说的,扮成余城守城兵去接他们,好在时烨打探到了这个计谋,于是将计就计,赶着所有人离开,乘着他们打探的小兵离去后便立即动身,之后三人再开始专心的对付起那些人。
这一次吴越国的人没有得逞,恐怕还会潜伏在这城外周围,季大儒不可能一直不离开余城吧,此事有些麻烦了。
时烨却是想写封不署名的信传到边关将领手中,让他们去留意吴越国的动静,就这余城的守城军来说,也不是很厉害,好在对方也不敢带太多的人马过来,若是没有枭相帮,想来这都死了两波人马了,也没有多余的人马供驱使的。
时烨当夜写了密信,叫华应和卫成一同送去,眼下镇守边关大将是王家人,已经不是那英勇善战的黄尧将军了,不然黄将军在,想来吴越国太子也不敢如此张狂的。
华应两人送信去了,第二日天亮便回来,这两人身手了得,来去无踪,王将军收到了信,却不知是谁写下的,但是得知吴越国的动机后,王将军不是派人去驱赶吴越国的人,反而是连夜上书一封。
上书中提到季大儒回乡受家乡父老的拥戴,同时又说出了吴越国太子的野心就是奔着季大儒来的,他建议杀了季大儒。
时烨若是知道他的传信却反而害了季大儒,想来他是绝不会这么做的,可是王家人便是这样,阴谋诡计的确很厉害,真正打起仗来,却是没有半点胆识的。
所以这位王将军首先想的不是打仗,不是震慑,而是将季大儒这个眼中钉拔掉。
同时因为季大儒一事让王将军有了危机感,觉得离国大臣不能落入吴越国手中遭判变,于是他也想到了罪人村,上书中建议将罪人村的罪人也处以死刑,杀了这一个个的,也省了不少心,看吴越国还敢有半点想法。
王将军叫人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的往京城送信去了。
而山林中,与吴志勾结的枭却再一次收到了主公的密信,上面主公的言词极为狠厉,他的所做所为全部被主公知道,同时发现他居然跟吴志勾结一事,主公要求他即刻想法子弄死吴越国太子吴志,借机赎罪。
同时主公要求他保护季大儒,不被任何一方势力迫害,这封信令枭如坐针毡,想不到还有人在监视着他,可是他却不知道监视他的人是谁?这么说来,先前他害死的那一群兄弟实则冤枉的?
然而枭并不后悔,他看着手中的信,心头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来,他要不投靠吴志去,可是从小在禁营留下的恐惧阴影却是挥之不去,想起被主公抓回去的后果,他便打了一个哆嗦。
而此时吴志带着护卫来了,他带来一壶好酒,要与枭共享。
枭看到那酒壶,却是自嘲一笑,他先前还想着投靠此人,没想此人比主公有过之无不及,是他多想,尔虞我诈的世道,但凡能坐上高位的,哪一个是良善之辈?
枭顺着吴志的话应下,吴志亲自给他倒上酒水,接着端起酒杯递到枭的手中,语气诚恳的说道:“多谢枭兄的帮助,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以后若来吴越国,一定要来找我。”
枭却并没有急着喝下酒水,反而疑惑的问道:“你要回吴越国去?”
吴志笑了,“是要回去了,不过季大儒我势在必得。”
枭听后,点了点头,拿起酒杯正要喝,又想起一事来,说道:“我听说眼下守城军将领是王家的人,此人英勇善战,莫不是太子殿下怕了?”




农女为商:驯夫有方好种田 第423章 平安到余城
第423章 平安到余城
吴志一听,面色一沉,语气淡淡地说道:“姓王的那位可不及黄将军,若不是他出身好,给黄将军当先锋小将都不配。”
说起来吴志还挺佩服黄将军的,此人为国为民,对离国忠心耿耿,又善作战,守着整个岭南如铁桶一般。
若不是吴越国内乱,吴志不得不惊醒着九皇子吴起,还有帮着吴起的李家,吴志不然早在这个时候向岭南下手了,想起这一事来,吴志就痛心,眼下可是大好时机,偏生那铁矿一事被李家揭露后,他已经被父皇忌惮了,没有了兵权。
吴志摇头叹息,都是一群愚蠢之辈,待他坐上这九五之尊,他是一定会夺下整个岭南,再夺下中原。
枭忽然朝那边看去,“谁?”
吴志吓了一跳,循着他的目光也朝那边看去一眼,很快一支箭射了过来,枭身形一动,吴志很快被隐卫扶起,却乘着这慌乱之际,原本握在枭手上的酒杯转头与吴志的酒杯交错。
等两人站稳,那边一个黑影跑了,吴志的护卫立即追了出去。
枭却面容淡淡地坐回原位,吴志看着手上的酒水并没有洒下,再看向枭手中的也同样,于是也坐了回来,朝枭敬了敬,便先行饮下。
枭也不再犹豫,他喝下杯中酒,将酒杯放下,目光一瞬不瞬的盯着吴志,吴志很是奇怪,“你这是为何?”
枭的眼神意味不明,他说道:“我想看看你的酒有没有问题。”
“什么意思?”
吴志脸色大变,紧接着他感觉到腹部开始绞痛,他立即反应过来,“你换了酒?”
“对,我就想试试你的真心。”
枭揣着下巴,一瞬不瞬的盯着他,看着他痛苦的模样。
吴志气极败坏,连忙起身,“隐卫何在,去云芦,快去云芦。”
那隐卫一听到要去云芦,很快现身将主子背了起来,转眼吴志的人离开了,枭却目光淡淡地坐在那儿,盯着身前的酒,半响才喃喃自语,“当真是没有一个能相信的,吴志你也算是自作自受了。”
1...110111112113114...4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