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赵祯挥了挥手道:“既然如此朕便算她没有出现过!”瞧见康顿措珠还要再说话,赵祯冷笑道:“你最好趁朕没有改变心意之前离开,否则整个嘉莫族都会受到你的牵连!”
这样的威胁对于嘉莫人来说有着致命的威胁,一袭红衣的康顿措珠瞬间没了脾气,就算她再想和赵祯争论也没有胆量,毕竟她不敢把整个部族的未来都搭上。
随着康顿措珠的离开,三才也跟着悄然离开,他知道眼下这件事需要留给官家和嘉莫人的“女王”来商量。
随着“碍眼”的人离开,赵祯惬意的靠在椅背上,现在他已经能掌握了足够的主动,剩下的就看如贞娜娜如何开口了。
想要和大宋博弈,就需要拿得出手的东西。
果然不出赵祯所料,如贞娜娜缓缓开口道:“不知陛下之前提到过的自治还能在嘉莫一族的身上出现?若是可以,我等愿意归附大宋,成为大宋的治下之民!”
赵祯笑了笑:“这是当然,朕之前就说过高原的可以进行自治,但需要在大宋官员的配合之下,大宋尊重高原百姓的习俗,就像尊重其他各族一样,但前提是你们要服从大宋的管理,服从王化。”
“陛下难道不觉得这话有些矛盾吗?”
赵祯摇了摇头道:“朕当然不觉得矛盾,权利和义务就像一枚铜钱的两面,你要想得到自己的权利,就必须去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谁来保障你的权利?”
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却揭露出的了大宋的根本意图,如贞娜娜微微点头又在不断的思考…………





宋缔 第两千四百四十章技术过人的嘉莫族
如贞娜娜清楚赵祯的意思,显然大宋是要在女王谷开设官衙的,在这一点上她并没有任何异议,毕竟是受到大宋的统治,高原也是大宋的之下之地,在女王谷开设官衙不光对大宋有好处,对嘉莫族同样有好处。
“陛下不知大宋的官吏来了,在女王谷中再度开设衙门会不会还是…………”
赵祯知道如贞娜娜在担心什么,笑着开口道:“朕知道之前为何大宋官员离去,也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事情其实很简单,甚至都不需要朕亲自出面,只不过朕恰巧路过这里,并且你们是第一个因为习俗与大宋不合格的部族,所以朕要处理好。”
“既然如此还请陛下明示!”
赵祯点头道:“很简单,嘉莫人以女人为尊,那朕就派遣女官前来,这些女官乃是从朕的宫中挑选,由皇后亲自调教,有礼有节,既不会失了大宋的体面,又不会恶意刁难尔等,岂不是两全其美?”
赵祯的话让如贞娜娜松了一口气,她最担心的便是大宋派遣到女王谷的官员还是男人,这和女王谷的风俗相悖,即便是勉强接受,也难有宁日。
现在大宋的帝王亲自承诺会给女王谷派遣一位女官前来,这对嘉莫一族来说无异于解除了最大的心理障碍。
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大宋和嘉莫一族在礼法思想上的不同所导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出现妥协,赵祯认为派遣女官对于大宋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妥协了,而这一点也符合嘉莫一族的想法。
当然,赵祯并没有彻底了解这个高原部族,对于她们是如何制作出精良的板甲一事一无所知,这是他必须要弄清楚的事情。
板甲看似简单,但却涉及大宋的诸多秘密,炼钢,铸造,冷锻,甚至是穹面锻造技术,这种技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相当复杂。
为了保守秘密,大宋甚至用技术取代了人工,没有兵工厂中专门生产板甲的机器,一般的匠人都无法打造出一副真正意义上的大宋板甲。
整个大宋只有极少的匠人掌握了手工锻造板甲的技术,其他的都要依靠机器来完成,而机器这东西只有大宋才掌握,所以说赵祯对大宋的板甲一直很有信心,也相信在世界上还处于冷兵器时代时,大宋已经走在了最前沿。
但现在嘉莫一族颠覆了他的想象,尤其是在看到嘉莫人把自己的“老巢”建立在这个庞大的溶洞之中后,他便开始怀疑嘉莫人是不是有着超越高原各部族,甚至和大宋旗鼓相当的技术手段。
没办法不这么去想,高原上给他带来的震惊实在是太多了,吐蕃人几乎做到了完美复制大宋的火药弹的程度,这已经算是一种奇迹,而嘉莫一族掌握了板甲锻造技术。
赵祯甚至在心中庆幸,自己没有给吐蕃人更长的时间,谁知道十年之后的吐蕃会变成一副什么模样?
别的地方也许进步不是那么快,但在军功上的进步一定会突飞猛进,当一个人面对强敌的时候,不会去考虑肚子吃不吃的饱,也不会考虑享受生活,而是要在第一时间增加自己拥有的力量去对抗强敌,武装自己去战胜敌人。
面对大宋的压力,吐蕃人在军事上的投入是十分庞大的,角厮罗的贸易也大多是在积累战争财富,他需要利用这些财富扩充军队,武装士兵。
当然这也是赵祯不断施压的结果,只有这样角厮罗才会掉进他的陷阱之中,只注重发展军事,而遗忘掉许多东西。
光靠佛门的“思想教育”是不可能抵得上人类本能的需求,大宋断绝了贸易之后,吐蕃人生产过剩已经无法支撑他们自己的贸易体系。
没有外销的情况下,许多货物都变成了滞销的废品,即便是后来角厮罗发现了这个问题,知道自己的人口稀少是硬伤后,也无法改变。
因为一个死循环已经完美的“闭环”了,吐蕃人无法走出困境,减少军事上的投入,宋军便虎视眈眈,减少在自身发展和贸易上的投入,吐蕃自己就在慢慢崩溃。
事实上赵祯是担心吐蕃人的军事发展会使得大宋更加难啃,所以才会提前对吐蕃发动战争的,而原因就是高原上特殊的智慧。
赵祯颇为好奇的望着如贞娜娜道:“朕对你们仿制大宋板甲的手段相当惊奇,别的都可以往后放慢慢谈,但板甲一事朕要一探究竟!”
对于赵祯这样的要求,如贞娜娜在稍稍思量之后便答应下来:“陛下既然为我等派遣女官,那嘉莫一族自然不会隐瞒大宋什么,请陛下随我而来。”
赵祯是怀着好奇心跟随如贞娜娜离开飞鹰殿的,在穿过一条狭窄的小道瞧见一群身穿板甲的士兵后,便来到一处极为空旷的山谷之中,赵祯震惊的站在原地,这里简直就是一处世外桃源。
只不过这世外桃源被搞的满目疮痍,树木花草几乎都被砍伐殆尽,巨大的矿坑如同疤痕一般覆盖在山体上。
不断的有人从矿坑中运出矿石,散发着银色金属光芒的矿石让赵祯明白了一个事实,这里出产高品质的铁矿石,这种铁矿含有的杂质较少,不用太过复杂的冶炼就能得到上好的钢材。
叮叮当当的声音正是嘉莫族的匠人在不断的捶打铁器。
赵祯在如贞娜娜的指引下来到了制作板甲的地方,被冷却的铸造板甲在这里进行冷锻,巨大的锤子不断的被壮汉挥起,一下有以下的砸在板甲的表面,他们要做的就是把厚厚的板甲砸薄…………
这种办法完全是依靠人力,也难怪嘉莫人拥有板甲但数量却如此稀少。
他们仿制大宋板甲的方法“简单粗暴”知道大宋的板甲是经过冷锻处理之后,便把板甲铸造出小一号的模样,然后经过冷锻使得板甲的体积变大。
大锤不断的砸击之下,小号的板甲开始逐渐的变大,最重要的是他们使用的大锤都是圆头的,这就能进行穹面锻造了。
赵祯拿起一副刚刚捶打好的厚重板甲摸了摸,与大宋的相比它要粗糙的多,而且表面没有细密菱形的纹路,但这不得不说是高原人的智慧结晶。




宋缔 第两千四百四十一章赵祯心中的真正想法
嘉莫人的板甲虽然粗糙,但不得不说在除了大宋之外便算得上是最好的了,看着不断生产板甲的小作坊,以及堆积如山的板甲,赵祯望着如贞娜娜道:“你们制作如此多的板甲是接了角厮罗的单子?”
随着赵祯的话,如贞娜娜的脸色猛然一变,她没想到大宋皇帝凭借猜测就能知道嘉莫人在做什么。
掩盖是没有办法掩盖的,既然大宋皇帝能够看出来,那那便没有别的办法了,想要抵赖都不可能,何况嘉莫人不削与抵赖这种事情。
“角厮罗遣密使来,以金银货买我嘉莫人的板甲三千余幅,利益当前我嘉莫人自然无法拒绝。”
说完如贞娜娜望向赵祯道:“陛下不会让我嘉莫一族失信于人吧?”
赵祯摆了摆手“朕自然不会,你们按时把这些板甲送给角厮罗,他现在是我大宋的西平王,朕自然不能贪没他的东西,你说是不是?”
如贞娜娜一直觉得大宋和角厮罗之间的关系极为敌对,即便是之前大宋赐他西平王爵位也只是为了面子上的好看和收买吐蕃人心。
但现在看来却并非如此,稍稍试探的开口道:“官家是真的把角厮罗当作是大宋的西平王?那我嘉莫一族可否也把他当作西平王?”
赵祯捡起一柄长矛笑着点头道:“这是自然,我大宋承认的爵位可不是不值钱的,普天之下还没人能够小觑我大宋的存在,即便是一个爵位,一个名声都能影响一方!”
如贞娜娜点了点头,没想到大宋皇帝真的把角厮罗当作是了大宋的西平王,而不是一个为了好看才赐予的王爵。
但有一点如贞娜娜想不明白,为何大宋皇帝会给角厮罗这么多的方便,要知道角厮罗和大宋之间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放过角厮罗这是第一点的不合理,而让角厮罗成为大宋的西平王这是第二点的不合理。
难道真的如同传言一样,大宋皇帝是为了让角厮罗替大宋征战西方?可这样做对大宋有什么好处?
角厮罗还能把占下的土地双手奉上不成?想想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就是这样,大宋皇帝依旧没有刁难角厮罗。
赵祯看到了如贞娜娜心中的疑惑,用长矛狠狠地戳向板甲,长矛在坚硬的板甲上留下一道明显的白色痕,但并没有戳穿,而是顺着光滑的表面滑了下去。
微微点头的赵祯笑道:“你们的板甲还是不错的,角厮罗若是有了这批板甲征伐吉慈尼便更为顺当了。”
如贞娜娜忽然抬起头,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陛下心中所想的真正东西这个世上有人知晓吗?”
突如其来的问题瞬间让赵祯不知所措起来,事实上他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不光没考虑过,并且也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
只是最简单的一句话就把赵祯问住,当然他是不会承认的,无所谓的说道:“这有关系吗?世人并不愚昧但懒惰,他们不愿用脑子去揣摩复杂深奥的智慧,只是喜欢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这一点无论哪里的人都差不多,但汉家的百姓正在跳出这个怪圈。”
如贞娜娜有些惊讶,但却很快调整脸上的表情:“既然如此,官家可否告知与我,大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王朝,陛下想要大宋变成什么样的王朝?”
原本打算拒绝的赵祯忽然顿住,缓缓开口道:“为何你这么好奇大宋的模样?”
如贞娜娜笑道:“因为我觉得大宋的一切都是智慧的模样,还请官家满足我的期许。”
“可以,但朕的侍卫亲军要进来,从现在开始女王谷便属于大宋的之下之地,派遣的女官会很快赶来的。”
随着赵祯的话音刚落,如贞娜娜的脸上立刻闪现出一种在这个时代的女人身上少有的智慧的神采和气质。
这种神采和气质相当的感性,也相当的迷人,若是给她带上眼睛模样和后世的女学者差不多。
显然她对汉家文明千百年来历史进程中的智慧相当着迷。
当然嘉莫人也是高原上的智者,他们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有着如此强大的不为人知一面,可谓是千百年难得一见。
嘉莫人仿佛对技艺有着天生的痴迷,无论是手工业还是制造业,他们既擅长又精通,巧妙的器物层出不穷,许多东西即便是赵祯都是第一次见到的。
蔡伯俙和师橫进入巨大的溶洞之后便发不出任何声音,他们都被眼前壮丽的一幕所折服,更没有想到嘉莫人在这里居然有数千的人口。
要知道在高原上一个拥有过千人口的部族便能算得上是一个较大的部族了,而拥有数千人口的嘉莫族却能隐秘如此之久。
数千人居住在巨大的溶洞之中本就是一个奇迹,更何况这里几乎什么都不缺,井井有条堪比大宋的神都城,只不过这里的女人地位和大宋的男人地位相当,而男人则更多的是在做着女人该做的事情。
当蔡伯俙看到中间巨大的水潭时忍不住的感叹:“钟林敏秀之地也!”
不过边上的师橫和他看到的却完全不一样,不断的扫视四周后他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此地乃阵法之地,以水潭为界,如我汉家之两仪阵也!无论来犯之敌从何处进攻,都会受到对面的攻击且无处可藏。”
蔡伯俙撇了撇嘴:“这还不简单?只要在这里架起火炮便是,对面便是有无数弓弩手又如何?虽说地形对他们有利,但对咱们也有利!”
师橫皱眉的望着蔡伯俙,表情就像是在看着一个白痴:“你觉得在这山洞中能用火炮吗?”
蔡伯俙哦了一声便不再说话,他到是忘记了这一点,只能无奈的翻了个白眼:“那也无所谓,咱们大宋的将士威猛雄武,嘉莫人不是对手。”
师橫点了点头道:“这倒是,不过这嘉莫人也不可小觑,他们隐藏的倒是够深的。”
蔡伯俙叹道:“谁说不是?眼下的高原上各部大多被角厮罗征兵了,或是跟随角厮罗西去,还剩下的也寥寥无几,除了玛儿敢和逻些城外,还有多少大部族?这些嘉莫人还真的是躲过一劫又赶上了好时候!”
“那也要官家下旨才行!”
虽然三才的声音依旧冷冷的响起,但蔡伯俙和师橫觉得更加的阴冷了些。




宋缔 第两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爷”从不公平
蔡石一直跟在蔡伯俙和师橫后面,只不过他站的位置正好在两人的中间,不偏不倚的态度让蔡伯俙忍不住嘀咕:“好歹也是蔡府的老人,这般的模样端是无情了些。”
蔡石蠕动嘴唇想说什么但还是忍了下来,反倒是师橫为其开解道:“老蔡也是迫不得已,他现在和你划清界限是应该,官家出来这么久,东城豪门已经被清算的差不多了,他老蔡在死骑中待得极好,此次我能跟随官家前来高原他在其中运作良多。”
蔡伯俙撇了撇嘴:“还不都是我教他的?回了神都城便去府中,老子不行还有人敢说驸马府的闲话!”
“老爷!”
“这便对了,还是叫老爷舒坦些,称呼官名我老是觉得不自在些!”
这对老主仆之间多年的尴尬一瞬间被化解,蔡石毕竟是跟随蔡伯俙多年的老人,也是蔡府中德高望重的仆役。
虽说现在他在死骑中赎罪,但终究是留下一条性命,死骑之所以叫做死骑,一来是因为他们在大宋的官方记载中已经死去,还有便是他们执行的任务有很大的危险,随时可能送命。
蔡伯俙已经不止一次向赵祯“暗示”捞出蔡石的想法,但都被赵祯给拒绝了,不光是因为蔡石的罪过,而是因为这个蔡府老管家实在是太适合打理死骑了。
军中的规矩在这里被改变了许多,但都是有益的改变,赵祯去过死骑的营地不止一回,每一次都能瞧见一帮死骑的小子围着蔡石不断的献殷勤。
若是没有些手段如何能降服这些人?
三才站在边上没有说话,对于他来说蔡石已经收悉的不能再熟悉,官家说过有些人犯错之后便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可以放心的用,蔡石就是这样的人。
并且蔡石的家人都在皇城司的监视之下,他不敢乱来,都到了这个年纪了,蔡石绝对不会希望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面。
至于蔡伯俙,三才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忠诚,在整个大宋除了自己就没有蔡伯俙对官家更为忠心的人了。
不光是他驸马的身份,更是因为蔡伯俙对官家的情义,官家也从来没有把蔡伯俙当作是一个简单的臣子,更多的是以朋友的身份对待他。
这对于一个君王来说殊为不易,皇帝能有朋友吗?这个问题一开始三才不明白,帝王怎么可能有朋友呢?
但现在他明白了,皇帝也能有朋友,只不过这个朋友稍稍特殊了些,不光是君臣,还是外戚,在私下里还是朋友,可以说蔡伯俙与官家的关系实在近的不能再近了些。
“大官,官家还在殿中和嘉莫人的“女王”说话?”
从蔡伯俙猥琐的表情,三才就知道他想的是什么,无奈的翻了个白眼道:“官家还在说话,但不是你想的那般,我出来是告诉你,官家下旨要封嘉莫人的头领为大宋的国公,第六等爵,食邑四千三百一十二户皆在大金川……”
“什么?!”
蔡伯俙以为自己听错了,边上的师橫也震惊的说不出话来,官家这样的册封实在有些太过“厚重”了些,要知道这嘉莫人的头领可是一个女人!
这也许是大宋,不,应该是汉家王朝第一个女国公,这是史无前例的,别的倒无所谓,但对于大宋礼法的冲击必然会引起惊涛骇浪,毕竟这事从无先例啊!
三才长叹一声:“某家刚刚也提醒过官家了,但官家依旧坚持,听官家说,还要从这里选拔能工巧匠入格物院学习,这……实在是有辱斯文了。”
蔡伯俙有些忐忑的开口道:“这里的能工巧匠不会也是女人吧?”
三才担心的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据说嘉莫人有专门善于地方被成为器物坊,里面多为女子,手段高明材质出众,你们瞧见的那些板甲便是出自她们的手笔。”
蔡伯俙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惊声叫道:“那些板甲不是他们从大宋走私来的?也不是从吐蕃人手中买来的?而是自己制作的?!”
三才理解蔡伯俙为何有吃饭表情,再次点头确认道:“便是如此,只有一副来自吐蕃的板甲,其他都是她们自己制作,官家亲自验过,确实是出自手工,虽说比我大宋的板甲粗糙许多,但好歹也算是板甲不可小觑。”
“这不可能啊!这不可能!”蔡石和师橫两人早已惊呆,只有蔡伯俙在边上喃喃自语的声音。
当然他们知道三才所说的一定是事实,官家不会在这件事上掉以轻心,必定是眼见为实的,大抵这就是为何官家要招纳嘉莫人的原因吧?
都说上天是公平的,但这一点在嘉莫人身上却没有多少体现,最少在蔡伯俙看来嘉莫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甚至连运气都极好,虽然是高原部族,但这里的环境实在是太好了些,关键还是这里的风水好,居然除了如此多的能工巧匠。
蔡伯俙实在想不通,这些嘉莫人是如何仿制出大宋板甲的?要知道这东西在大宋都是人工做不出来的东西,那些极少数的匠人更是被死死地攥在朝廷手中。
而更让他吃惊的还在后面,赵祯不光给了如贞娜娜以国公的爵位,还给赏赐了她一座神都国公府,这样的待遇算是极为隆重的,但其目的居然是为了拉拢嘉莫人进京参加格物院的选拔。
当瞧见赵祯之后,蔡伯俙便立刻上前道:“官家,是否太过优待?这样的赏赐不说大宋的百姓,便是契丹党项等族也会心生不满啊!”
赵祯不以为意的挥了挥手:“那又如何?眼下最多是没藏黑云或是萧挞里在后宫中对朕发发牢骚罢了,可这些人都是人才啊!”
蔡伯俙有些不相信,他不觉得嘉莫人在格物方面比大宋的格物官强上多少,直到赵祯在他三才一行人震惊的眼神中掏出了一枚铁皮小筒。
铁皮小筒做工极为粗糙,但它的模样蔡伯俙再熟悉不过,尤其是那根脱在外面的引线…………
蔡伯俙才结结巴巴的说道:“火药弹?!”




宋缔 第两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维打击”
引进人才,这是赵祯一直不懈努力的事情,大宋的人才其实已经足够多了,但他还是不满足,因为他知道,人才是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知识和智慧对于封建时代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自己的不断改变下,总有一天会出现逆天的人物大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但即便如此,赵祯也没有放弃的打算,不光不能放弃,还要不断的发展和改变,因为这不是单单在为大宋打算,而是为了整个华夏汉室。
有一点赵祯可以肯定,即便是汉家文明在不断的经历战争之后,也只会越来越强大,虽然王朝会出现动荡和更迭,但赵祯相信汉家的文明会继续传承,而不是被外族占领和奴役。
只要是外族对中原的入侵,都会逐渐变得奴化,因为在那些外族看来,只有把敌人变成奴隶,不断的愚昧他们的思想,才会使得王朝安定下来。
这也是赵祯厌恶后世所谓的“千古一帝”的原因,做了皇帝他才知道,原来人性有时那么的不堪和脆弱,只需要一点点的权利,就能把人压得失去尊严和一切。
所以赵祯这么多年来不断的武装大宋,不断的给大宋加上强大的力量,不断的发展格物,就是为了打破这个噩梦的未来。
后世常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不单单是说的文明衰落,而是人的思想发生了改变,汉家文明被外族统治多年之后,内心的那种奴性就不由自主的滋生出来,而麻木不仁也成为一种常态。
赵祯不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但他却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对汉家文明以及祖先的崇拜之心。
1...682683684685686...7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