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如此一来羊肉是自己家的,汤饼店也是自己家的,不光真材实料更是能节省成本,所以他们赚的钱更多,也有余钱去买加强高昂的香料。
赵祯悄悄的请教男主人:“不知你家的汤饼为何如此劲道?”
男人发出豪爽的笑声道:“这可是小店的秘密!客官若是喜欢常来便是……”
赵祯有些不满的说道:“在下关中人氏,此来玛儿敢是随商会前来购置货物,下次还不知何时才能来嘞!”
穿着百褶裙的妇人看了看赵祯的衣着笑道:“其实告诉这位贵人也无妨,他定然会为咱们保守秘密,贵人富有如斯岂能在乎我等这些小买卖?怕是告诉自己家中的厨子,让厨人制作罢了!”
赵祯颇为惊奇的望着眼前这个妇人,貌美如花不说,还有一种高原上的不同气质,这高原汉子在她面前温顺如猫,恭敬有加。
看着妇人身上的百褶裙赵祯下意识的说道:“愿闻其详。”
“不过是在中原的面粉中加入了青稞粉而已,如此以水和面稍稍放置便可劲道弹牙。”
“你是嘉莫察瓦绒人?”
妇人微微一愣,惊诧的开口道:“贵人好眼力,我便是嘉莫察瓦绒人,不知贵人从何得知?”
赵祯笑了笑:“这高原之上穿着百褶裙的妇人少之又少,但我有幸听说过嘉莫察瓦绒的传说,这才知晓。”
妇人笑道:“原是如此,难道贵人去过?若是您去了,定然会受到嘉莫人的款待!”
赵祯连连摆手:“那里与中原相异,多有不便。”
妇人捂嘴娇笑道:“看来贵人是知晓我嘉莫察瓦绒的风俗,只可惜大宋的官员却不待见我等……”
赵祯微微皱眉道:“这是为何?”
妇人无奈的叹息道:“嘉莫人与大宋相异,宋人官员不耻与妇人往来,便绝了我等之请,我等只能在隐姓埋名在这玛儿敢城中生活,而不敢提及家乡,至今嘉莫察瓦绒还未有宋人踏足,常道我等乃化外之地。”
赵祯微微点头道:“看来还尚需时日,毕竟母系……女人当家的部族对于汉家来说稍稍惊诧了些。”
“女人当家?”蔡伯俙稍稍有些惊讶,而边上的贾昌朝看到赵祯似笑非笑的表情尴尬的不知所措,正是他拒绝了派遣官员前往嘉莫察瓦绒的…………





宋缔 第两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
“官家,这嘉莫人和高原百姓有何区别?为何官家说他们是女人当家?”
赵祯并没有回答蔡伯俙的问题,而是望向贾昌朝道:“还是让他给你说说吧!”
从赵祯的语气中贾昌朝便知晓官家对自己的稍稍不满,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处理不好,的确也应该受到官家的责难,但那里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别说自己了,便是朝中更为开明些的相公们怕是都难以接受。
看着蔡伯俙的不解,贾昌朝尴尬的笑了笑道:“女人当家其实就是以女子为尊,一切都和咱们大宋反着来的,女子能够继承家业,也能在部族中做官,反倒是男子地位不如女子,颇有从属之意,且是男子嫁给女子而非女人出嫁…………”
蔡伯俙愣了一下随即道:“这不是乱了体统?”
赵祯挥手砸了一下蔡伯俙的脑瓜道:“本就非中原之制乱的什么体统?人家数百年都是如此,在咱们眼中算是乱了规矩,但在人家眼中却是我等乱了规矩。”
贾昌朝稍稍有些不满的开口道:“官家,此地风俗迥异,别于我宋,官家不如让他们独善其身,若是愿意到玛儿敢的便如那汤饼店一般,若是不愿也随他去吧?”
“不行,高原之地已经变成我大宋治下的西藏上都护府,既然如此便不能有一块法外之地,既然这是一个女儿国,那我大宋既要尊重其制又要派人入驻,如此才能算是完全控制了高远之地。”
蔡伯俙有些好奇的问到:“那里到底是一番什么景象?!”
贾昌朝小声道:“本官派遣文吏前往,回来叙说是:当地人把墨尔多山称之为神山,而周围纵横千里之地居住的部族称为“嘉莫查瓦绒”,“嘉莫”是指女王,“查瓦绒”是指河谷。
其女王温热河谷也与大渡河干热河谷气候相近;加上史料记载的王都形势:依山傍水、几水交汇,女王居九层的高楼,故前人所载无差!”
“九层高塔,在以前,民众住六层以下,唯女王居九层。东女国擅建高碉,且水平高超,女王则高高在上。”
蔡伯俙沉默一会才小心翼翼的开口道:“不若恢复女史之制从宫中挑选最是稳妥,娘娘调教出来的女史无人可有二话。”
赵祯微微点头道:“理当如此。”
但边上的贾昌朝却脸色大变,女史和宫中的女官不同,虽然都是宫官,但差距极大,女史有权接触政事,换句话来说女史拥有和男子差不多的权利。
他们拥有掌管书写文件等事的权利,这和大宋宫中的女官有着极大的区别。
女史自古便有其制,见于记藏,将宫中女官又称宫官、女职与嫔御加以区别,另立系统的是北魏孝文帝之时。
女官主管宫中具体事务,其职秩与外官相对。
有作司、大监、女侍中,官比二品。其三是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等,官比三品。
从二品官到五品官皆有,甚至更有甚者位极人臣,内司便为女官之长,掌宫内诸事,地位与外官的尚书令、尚书仆射相当!
这已经是女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官职,谁说女子不如男,这些女史大多巾帼不让须眉。
但时代在改变,北魏孝文帝时正是中原混乱的时候,所以在传统汉家王朝看来算不得正统礼法,也有悖于礼制。
眼下蔡伯俙居然把女史一职提出来了,作为文臣的贾昌朝岂能不又惊又怒!
这简直就是疯了,男人维护自己尊严的办法就是把女人排除在外,这几乎都是人类共知的事情,赵祯瞧见了贾昌朝抽搐的嘴角,等待着他的反驳。
果然,贾昌朝面色沉重的开口道:“官家,此事非同小可,还请官家再议,若是真的恢复女史之制,恐怕会引起百姓议论,便是朝臣们也会传出不妥之语。”
赵祯摆了摆手道:“朕并没有想着现在便大开女官之制,只是为了嘉莫查瓦绒能够收到朝廷的管理,派出男人作为官吏去统治这些以女为尊的部族,定然会让其觉得大宋在侮辱她们,既然如此那就派出女史其不收效不同?”
“官家,陈兵压境也是一样奏效的。”
三才的声音忽然出现,他给了赵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同样也是最不妥当的办法,女王谷不是别的地方,那里都是以女人作为主体的部族,陈兵压境的威胁甚至是镇压确实能够达到效果,但煌煌史书不会饶过大宋,更不会饶过自己。
赵祯知道三才是出于何种目的,这个把礼法看的比天大的人绝不会允许大宋出现女史这一官职,事实上宫中的女官权利被限制在了极小的范围内,在这一点上即便是一项开明的皇后都加以支持。
在三才的思想中,女人天生就不能做官,更不能拥有处理政事的权利,这不光是对礼法的挑战,更是对伦理产生了亵渎。
三才作为宫中的主事,万万不敢在这件事上有所懈怠,竭尽所能的希望赵祯打消在女王谷任命女史的决定了。
但可惜赵祯已经下了决心,他要给高原展示的是大宋包容的一面,是大宋善于听取意见,吸纳高原习俗和特色,甚至是给高原来带和平的一面。
自从逻些城之战结束后,好朕便严令王韶不得轻易用兵,即便是负责监督角厮罗撤退的杨怀玉也同样被赵祯严厉警告过。
若非这些吐蕃残部突然反悔,和宋军刀兵相向,否则尽量推让,以监督为主,督促角厮罗率军民离开。
战争要适可而止才是有利的,适当的使用战争手段是一把利剑,若是好战,烂战,最终的代价便是毁灭。
眼下大宋在高原上的战斗已经结束,于是赵祯便避免再度用兵,以避免宋军在高原上造成穷兵黩武的印象。
尤其是对女王谷这样一个弱小的部族更是如此,越是弱小的部族越要用“道理”去说服,相反对待强者就需要用“拳头”。
强者信奉的便是力量,因为他知道力量的强大,而弱者也同样相信力量,但他在没有力量的时候就会和你“讲道理”。
在赵祯的眼中,整个高原无疑是弱者,已经用力量征服了他们,又何必再去浪费力量,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宋缔 第两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
其实女王谷距离大宋的距离相对与玛儿敢来说更近一些,但唯一的缺陷便是那里的地势复杂,河谷之地就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这也使得大宋和宋军一直以来没有和这个女权社会有过一点接触。
即便是有接触也是宋军的游骑在为大宋前进扫除障碍的时候稍稍观察了一下而已,在他们看来这个部族就是在大宋的成都府和玛儿敢城之间的一个小部族而已。
在出兵之前宋军就已经发现了女王谷,因为这个小部族不打算干涉宋军的西征,同时宋军也没有打算在他们的身上浪费时间,于是乎双方之间几乎没有交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军战胜了角厮罗,逼得他从逻些城撤军,整个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宋人的官吏不断的抵达高原上的土地,带来秩序的同时也带来了财富和幸福。
这时候的女王谷对宋军的排斥已经降到了最低,尤其是在大宋的官吏充分尊重高原百姓之后,这样的排斥便几乎没有,相反他们倒是比较欢迎大宋的抵达。
只不过这一次却是大宋在排斥这片土地,宋人的官员在得知女王谷的制度之后,便立刻打起了退堂鼓,并且女王谷也不欢迎男人作为大宋的官吏在此处开衙。
双方之间的矛盾和抵触使得宋人主动的退去了,这个和中原以及高原都完全不同的部族在人们的眼中就是个异类的存在。
哪有女人当家做主的?哪有男人受到统治甚至是出嫁给女人的?荒唐!
但赵祯并不这么认为,只要是大宋的土地,就要受到宋人的管理,可以充分尊重这些少数民族,但却不能置之不理。
一个完整的国家比什么都重要,既然女王谷的部族有自己的风俗,那就应该去尊重,同时也要做到管理。
大宋的律法已经相当完善,制度也是极为不错的,虽然不是完美,但至少能够与时俱进。
这是体现包容性的时候,赵祯不会轻易放弃,看似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部族,看似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但赵祯却知道这样做的意义非同一般。
女王谷只是高原上小小的一块土地,可一旦成功对整个高原的影响便是巨大的。
于是赵祯便在回朝的路上准备前往女王谷一探究竟,皇驾回朝的速度已经开始逐渐降低,虽然将士们归心似箭,但还是要等待狄青以及他率领而来支援玛儿敢的上四军。
西征之战看似是大宋对吐蕃高原上的外族战争,强度和烈度都无法与灭辽之战相比,甚至赶不上大宋和西夏之间的战争的。
但在这次战争中大宋的投入绝对是巨大的,从辎重粮草到武器装备,从出兵的精锐程度到出兵的数量几乎都是一场庞大的灭国战争。
这不仅仅是狮子搏兔尚尽全力,而是一场等同于生死之战的强度。
大宋在西征之战中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但同样是耗费万巨,但相比之前大宋对战争的投入比例却在下降。
这也是为何大宋西征高原没有使得国内劳民伤财的主要原因,战争的开销占据财政比例越小的情况下,非但不会有损经济,相反还能促进经济。
军队大量的采集物资,增加了大宋大大小小所有工厂的订单,无论是国营工厂还是一般商贾开办的工厂都是从中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百姓的收入。
百姓收入的增加会如何?刺激消费的同时增加朝廷的税收!
所以这一次即便是三司没有发行战争债券,大宋的出兵所需也是完全足够的,并且不会影响到朝廷的正常事物。
这几年大宋的人口飞速增减,而换取的是市场的扩大和劳动力的增加,赵祯在人口方面的“先见之明”让各部的相公极为称赞。
赵祯在扩大“外需”的同时,也在扩大“内需”,这些词汇虽然大宋没有,但不代表大宋的朝臣不知其中的道理。
三天后的一个夜晚,狄青所部终于追上了赵祯的皇驾,这些上四军的年轻将士即便是驰援了玛儿敢也不知道其实大宋的皇帝就在这里。
眼下皇驾突然出现,瞬间就让上四军的将士们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官家之前就在高原之上。
作为知道详情的狄青自然是处变不惊的,岁月仿佛有意和他过不去,比赵祯大上两岁的他看起来却比赵祯大了不少。
每当看到狄青,蔡伯俙便不由的感叹岁月催人老,当然免不了狄青“热情”的拍打。
“臣狄青参见官家!”
瞧见狄青身穿铠甲单膝跪地的模样,赵祯抬手把他扶起:“总是这般的规矩也不好,你好歹也是我大宋的兵部尚书,躬身行礼即可,身穿甲胄不宜大礼!”
狄青虽然知道赵祯的意思,但却不敢反驳也不敢认下:“臣子拜见君王,古之礼也。”
“读书是好事,范仲淹送你的《春秋》和《汉书》不错,但去军武院中读书总比听信一家之言要来的好,这两部史书读你的这般的顽固可不好。”
赵祯指了指前面不远处的大金川道:“此次朕要去往一趟女王谷,你率上四军在大金川东岸等待,不可轻举妄动吓到人家!”
“臣遵旨!”
三才微微叹了口气,他知道官家是打定主意要像女王谷的部族示好,若是以往大宋的大军陈兵压境,没有什么是不好谈的,而眼下官家居然要大军在远处等待,可见官家是诚心诚意的要和女王谷的“女王”商谈。
大宋一国之君,亲自前往女王谷实在是有些不妥,三才已经提议过好多次建议赵祯把皇驾停在女王谷外,召见“女王”岂不是更好?
但都被赵祯否决了,赵祯自己想要带着诚意去,而不是带着威胁和恐惧,
女王谷其实就是一处在大金川边上的河谷,地处险要,但里面的人口却不多,河谷口的哨兵瞧见赵祯的皇驾之后便飞速回去禀报,之前蔡伯俙已经派人和他们联系过了。
但女王谷的人是想不到大宋的官家居然会真的前来…………




宋缔 第两千四百三十五章内有乾坤
经过一道狭窄的小路才能进入女王谷,周围几乎都是陡峭的悬崖,这条规模不小的河谷就在悬崖峭壁之下。
颇有墨脱一线天的感觉,这样的防守地形对宋军来说是充满警惕的,跟随赵祯前往女王谷的死骑将士在第一时间向师橫奏报了他们发现的潜在威胁。
“官家,崖壁上有人守备,恐为祸患,是否让军中的儿郎埋伏下来?”
赵祯翻了个白眼,这就是经历过战争的军人,在他们眼中没有政治,有的只是敌人和潜在敌人,就这么简单,遇到问题他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用武力去解决。
“你这么做是在担心无法护卫朕逃脱?还是担心朕的诚意不够?”
师橫呐呐不言,赵祯知道这不是他的错,他只是做了死骑应该做的事情,但毕竟是护卫自己这么长时间了,多少也应该了解一点政治,一窍不通可不行,他的态度可已经让边上本就不满的三才“蓄势待发”了。
赵祯进入女王谷之后才知道,原来这里虽然是母系社会,但大多数的制度和高原其他部族几乎一样,只不过男女双方调换了过来而已。
在这里女人的地位和男人差不多,而男人对女人的态度也是颇为顺从的,当然这让赵祯一行人的男性自尊心受到了一点打击,尤其是蔡伯俙,不断的摩擦着胳膊。
赵祯稍稍还好一些,毕竟他经历过的世界要比大宋更为复杂和混乱,强势的女人也不是没有,和这个时代的“女王”也差不多。
一片空旷的场地上,一群女人指挥着男人干活,而这些女人也常常挽起袖口亲自下场,母系社会并不代表女人会奴役男人,就像在大宋男人不会奴役女人一样。
女王谷中最醒目的便算是最中间的九层高塔了,还真的是九层之高,并且这所谓的高塔其实就是一座强大的碉堡,并且规模十分惊人,依托山势而修建,想要攻上去除了一层一层的进攻外别无他法。
高塔完全是由石头建造,中间不知加了什么作为粘合剂,严丝合缝,一旦空档都没有,简直就是一座精美的建筑艺术奇迹。
当然这个艺术奇迹同时充满了智慧和凶悍,女王谷的人开始逐渐的集中起来,他们知道了来自大宋的皇帝亲自抵达了他们的河谷,知道了大宋皇帝对女王谷的重视。
一个身穿大红色百褶裙的年轻女子缓缓走出高塔,对着赵祯深深一礼道:“墨尔多神山祝福您,尊敬的陛下。女王就在高塔之上等候您,还请您移驾。”
这便算是接待了,在三才看来完全不合礼数,但赵祯却并不在意,明知自己的身份和来意还能有这般的态度,也算是不卑不亢了。
“女王”给赵祯留下的印象非常好,一个部族若是没有自己的脊梁,那也只能沦为失败者和历史的遗弃者。
角厮罗最后宁愿选择带着吐蕃残部西征吉慈尼也不愿前往大宋享受侯爵甚至是公爵的待遇,为的就是保存吐蕃的最后血脉,他知道被大宋占领之下的高原未来不会再有吐蕃人,剩下的只是大宋的百姓。
登上女王谷的九层塔赵祯才知道这里的防备相当了得,不要小看女人,女王谷的这些女人把部族管理的极好,甚至超过了之前在吐蕃王朝控制之下的玛儿敢。
九层高塔虽然也是上窄下宽,但上面并没有收窄多少,整个建筑不是圆锥体而是类似于圆柱体。
但女王并没有在顶层,前面引路的红衣百褶裙侍女在顶层的一处转角望着赵祯道:“陛下还请这边走。”
跟随赵祯的三才看着眼前被移开的墙壁有些发愣,在底下的时他就注意到这高塔非同寻常,但也不应该有密道才是。
从这个墙壁的密道往深处看,怎么都觉得里面应该不是在高塔范围之内了…………
三才猛然一惊,莫不是这密道连接的是边上的悬崖峭壁??
赵祯不由得惊叹嘉莫人的巧夺天工和灵活的头脑,当然赵祯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全,嘉莫人的女王如此聪明,不可能不知道伤害自己的代价。
迈步跟随侍女走入其中,漆黑的通道逐渐闪现出微弱的光亮,这光亮不是来自于火把,而是一颗有一颗不大不小的萤石…………
即便是见识过大场面的三才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给惊呆了,萤石这东西在大宋可是极为畅销的。
尤其是在三才看到数十个侍女在轻轻摩擦萤石之后,便更是笃定这些萤石的价值。
萤石有很多种,有些不会发光的萤石在大宋根本卖不出好价钱,因为萤石质脆,稍稍碰撞便会破碎,所以大宋的商人对一般的萤石并不看好,甚至在他们眼中都算不上宝石,只不过是一枚较为奇特的普通石头而已。
而会发光的萤石便算是极为珍贵的了,但发光的萤石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夜晚放光的,还有一种便是如同通道中的这些依靠摩擦便能发光的萤石。
这些萤石价格惊人,大宋的商贾长长把他们作为最珍贵的礼物卖给西面,在下面加一个精美的木柄,这便成为西方人眼中贵族才能拥有的手杖。
三才有些不明白,都是健全的年轻人,没事拄个拐杖干嘛?当然在大宋便都是上了年岁的富家翁喜欢这东西。
被轻轻摩擦过的萤石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穿过这通道走了许久后,原本稍显淡定的赵祯猛然震惊的睁大眼睛。
三才更是一个踉跄,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悬崖峭壁之后的山体里居然会有一个巨大的空间,或者说是城池!
这是一个天然的溶洞,嘉莫人在这里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人公开凿但却并没有破坏溶洞的结构和强度,里面的建筑沿着溶洞四周排列,或是开凿的,或是后修建的,而一条条小而平坦的道路把这些建筑连接在一起。
但给人视觉冲击最大的却是中间还有的一座巨大水潭,在赵祯看来,浅蓝色的水面说明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矿物质,但在三才眼中,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




宋缔 第两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国
赵祯在这溶洞之中一眼就看到了崖壁四周最中心的位置,那里的建筑相当精美,如同一支振翅高飞的雄鹰,给人以惊艳的视觉冲击。
水潭被用石桥分割成几个部份,处于最中间的水潭刚好是整个溶洞的中心,所对应的方向也是女王所在的地方。
赵祯和三才便在红衣侍女的引导下向前走,在抵达水潭后,红衣侍女用金色的杯子盛了一碗水递给赵祯道:“还请陛下满饮此杯,这是我嘉莫一族的习俗。只有最尊贵的客人才能饮用这静池之水!”
三才小心的接过准备喝上一口却被红衣侍女喝止:“只有陛下才能喝,旁人饮用便是亵渎!”
女子的话一出便让三才的眼睛眯了起来,冷冷的开口道:“关乎陛下安慰,不得不慎,若是你有不满,那不看便是!”
红衣侍女抿了抿嘴,少见的剑眉微微竖起:“既然请大宋皇帝来,那便没有加害之心,若要加害何不直接出兵?我嘉莫人向来光明磊落,不屑于此番伎俩。”
1...680681682683684...7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