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大宋商贾一路上胆战心惊的前往西方,而他们所受到的“精神损失”自然应该算到成本之中,货物的价格增加也是在清理中的事情不是吗?
轰隆…………巨响打断了赵祯的思绪,放下手中的奏疏和毛笔,赵祯便走出房门之外,吐蕃人开始进攻了。





宋缔 第两千三百九十章没有救援,也不会有救援
一门臼炮发出轰鸣,巨大的弹药投射出炮口,赵祯的衣角瞬间就被吹起,臼炮的后坐力使得地上的尘土在振动中激荡产生一种肉眼可见的冲击波。
接着便是接连不断的炮声以及尘土飞扬,四百门火炮还只是发射了一半,巨大的烟尘就把赵祯所在的军阵给变得“乌烟瘴气”。
稍稍停歇之后,臼炮再次发出“怒吼”,这是另外二百门的轮番发射。
巨大无比的实心弹丸从炮口带着火光的飞出去,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落入吐蕃人的军阵之中,巨大的惯性和冲击力粉碎了面前的一切敌人,同时在落地之后迅速的不规则弹跳,继续在军阵中造成极大的破坏力。
这是大宋的臼炮,有些类似于原本攻城的利器抛车,这东西也是装填石弹的,唐太宗当年兵征辽东时,就已有几百人操作的投石机,可射一里远,能发三百余斤巨石,所至皆毁;
大唐王朝攻打西域及中亚诸国要塞时,在西域中亚工匠的帮助下,将军炮更加犀利了,结合了中西技术,研制出十余梢的抛车,可抛数石巨石,更需三百人以上及百余牛马操作拉索,规模之大,但这种巨无霸的数量屈指可数,古今未有。
至于后世的元代,更是擅长使用抛车,蒙古人很注重发展抛石机,专门成立了“炮军”,在攻城时集中使用,其作用相当于近代的炮兵,在攻城战斗中具有无坚不摧的威力。
元兵攻京师龙德宫时,利用宋宫中太湖石假山岩当石弹,每城角设一百多门大至十三梢的巨炮,昼夜轰击,抛出的石弹几乎把城镇平。
而这东西就是从西域流传过来的“回回炮”,大宋之前也有使用,只可惜这种纯机械,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攻城或是守城器械早已被大宋抛弃。
威力巨大的臼炮直接取代了抛车的地位,而且大宋还有其他各种型号的野战火炮,完全足够在战场上使用,连八牛弩这般的复杂器械都在逐渐的被淘汰何况是“回回炮”?
八牛弩虽然射程远,精度也不错,但纯机械动力的它需要精心呵护,上面有许多精密部件,一旦损毁几乎是重大损失,难以更换不说还降低军队的战斗力。
哪有火炮来的方便?
火炮唯一需要保护的就是它厚重的炮身,其他的东西都有专人负责运送,无论是弹药还是引药都属于火器司的管辖范围,大宋的军中专门设有火器司衙门,为的就是储备危险的弹药和引药。
一发炮弹带着轰鸣飞出城墙消失在蓝天之下,速度之快赵祯只能从抛物线的起始位置看到一点点的弹道,而登上城墙之后,便能看到炮弹的着陆点。
赵祯站在城墙上,三才及时的递过千里镜,从千里镜中可以瞧见,这发炮弹相当精准的砸到了吐蕃的中军。
原本黑压压的一片突然被巨大的尘埃所遮蔽,紧接着便是实心弹落地的闷响声才传回到玛儿敢。
五里地,这是大宋臼炮的极限射程,能在这个程度上打击到吐蕃的军队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这要比那些射程一两里的抛车要强大的多,而且威力和破坏力也更加巨大,距离越远,动能和惯性便越大,这不是距离那么简单的问题。
赵祯在石弹落地的一瞬间能够清楚的瞧见它在地上滚动的痕迹,只要是一片空白的地方,必然是被它所击倒的吐蕃人,石弹威力之大,“触之级伤,碰者及死!”
那些被它击碎的石块都会变成一道道威力惊人的碎片撕裂任何阻挡在面前的人或是动物。
这还只是实心弹的单体,大宋还有一种开花弹,装填了炸药在其中,这种黄色的炸药能够经得住撞击和摩擦,但任何突然出现的热量会使得他们急速爆炸。
当这些开花弹也就是爆炸弹出现在吐蕃人的军阵之中时,赵祯有些戚戚的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即便是作为对手,赵祯也不忍心看这种残忍的场面。
臼炮的口径极大,这也意味着它的装药极多,大宋爆炸弹装填了大量的炸药,威力惊人,单单是冲击波就是的一阵阵气浪在吐蕃的军阵中蔓延,无论如何死伤也是极为惨重的。
而这还是吐蕃军队距离宋军五里地之外的距离,他们还并未向前突进靠近玛儿敢城!
赵祯知道,这就是热武器战争的恐怖,时代在改变,大宋使用的火器也在改变,许多东西超前数个世纪出现在了这个时代,并且在华夏人灵巧的手中变成威力极大的武器。
与其说是赵祯改变了这个时代,不如说是大宋的环境改变了这个时代,能工巧匠辈出的大宋,把火药这种热武器的鼻祖发挥到了极致。
但火药只不过是大宋火器的初始阶段,火棉,黄色炸药的出现使得大宋的火器出现了质的飞跃。
战争将会变得更加残酷,更加的需要国力作为支撑,而赵祯努力的在思考别的问题以过滤刚刚看到的恐怖画面。
若是真的有天堂和地狱,那自己一定拿会下地狱吧!
蔡伯俙把斗笠递给赵祯,同时不断的揉着被震得发痒的耳朵,大的叫道:“官家,这臼炮威力如此巨大,吐蕃人怕是撑不了多久。”
赵祯点了点头:“这样的轰击之下吐蕃人只有俩个选择,要么向后急撤,要么向前猛进,唯有如此才能逃过灭顶之灾。”
蔡伯俙笑道:“吐蕃人怕是没有冲击玛儿敢城之心,一点他们靠近,神卫军将士的火枪便能让他们不得寸进!”
三才的声音在边上响起:“官家,这些吐蕃人不简单,他们乃是角厮罗在青塘培养起来的精锐,噶日哒措的底气就是这些青塘军旧部,他这是在佯攻,这点人手定然是无法攻克玛儿敢的。”
赵祯笑了笑:“他打算用佯攻玛儿敢来拖延杨怀玉和王韶进攻的步伐那可是打错了算盘,朕已经下了严旨给他们,无论玛儿敢受到怎样的进攻,皆不得后退半步!除了他们这两位主帅,就没人知道朕在玛儿敢的消息了。”
三才叹了口气便不再说话,官家的意思很清楚,玛儿敢城没有救援,也不会有救援!官家这是铁了心的要和角厮罗来一场豪赌!




宋缔 第两千三百九十一章进攻与待援
战争带来的破坏是有限的,但在大宋火器之下,这种破坏被无限的放大,高原的土地已经变得满目疮痍,所见之处都是绵延的弹坑。
大宋的臼炮给予了吐蕃军队以致命的打击,噶日哒措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这种诡异的情景,攻城还未开始,他们就已经被击溃,无数的吐蕃人亡命一般向后飞驰,嘴中喊着:“顿折!顿折!”
这是魔鬼的意思,噶日哒措知道这三万多人的吐蕃大军在斗志上已经被击溃,并且还是彻彻底底的被恐惧所支配。
那些被震死的人有些居然还站在地上,但他们已经七窍流血,眼睛中也失去了生机,原本缓缓进攻的吐蕃大军现在却如同潮水一般的退去。
战争才刚刚开始便已经结束,那些巨大的石弹在吐蕃人的阵地上不断的跳跃,带走一个又一个吐蕃勇士的生命,什么都无法抵挡住这恐怖的石弹。
而更为可怖的便是那些会炸开的铁球,在接触地面之后轰然爆开的铁球会发出强大的冲击力,无论人马都会被轻松的掀翻。
三万大军还未靠近玛儿敢城就被瞬间击溃,虽然不过百枚炮弹落在他们的阵地上而已,但所造成的破坏却是巨大的。
即便是噶日哒措自己也知道无法继续指挥大军向玛儿敢城进攻,他们唯一能做的便是撤退,离开宋军火炮的攻击范围。
这东西比弓弩要恐怖的太多,甚至超过了八牛弩以及火枪,距离玛儿敢城还有三里的距离,这已经是吐蕃大军向前推进的极限。
城池已经近在眼前,但他们却无法碰触,溃败的军队是恐怖的,一百人,一千,一万人,三万人,几乎所有人都在调转马头亡命向后奔跑,一路上落马的士兵不在少数,被踩踏致死的就更多了。
这些都是从青塘跟随赞普的精锐啊!即便是不敌宋军也不该溃败的如此之快,但看着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噶日哒措知晓眼下他们已经没有再战之力。
但也许自己围攻玛儿敢给宋军造成压力的情况已经出现,三万多人的大军折损的数量并没有多么庞大,只不过两千人战死而已,这其中还包括了被自己大军踩踏致死的人数在其中。
噶日哒措立刻下令大军驻守在玛儿敢城的四周,他们没有必要和宋人硬拼,只需要包围这里,就能让其他路的宋军惊慌失措。
毕竟大宋的皇帝被包围了,而玛儿敢城虽然防守严密,但却无法真正的做出反击,只要大军围而不攻,时间长了玛儿敢自然会暴露出问题来。
在噶日哒措看来,战争的局势眼下还不明朗,但在赵祯那里已经出现了转机,随着噶日哒措率军驻扎在城外,赵祯也同样松了一口气。
玛儿敢只有五千神卫军以及不到三千人的死骑,这些是他手中仅有的战斗力,而八百门臼炮因为运输的原因只到了五百门,其他三百门根本就无法运达。
只不过有着五百门臼炮已经足够了,即便是有足够的弹药,想要完全抵挡住吐蕃人的攻城还是有些不切实际。
只要吐蕃人增兵,那玛儿敢便是岌岌可危的,吐蕃人若是不惧死亡,拼了命的往城下进攻,那臼炮便无法对靠近的敌人发动进攻。
真正的防守作战所依靠的还是有生力量的搏杀,当然宋军拥有火枪,拥有威力巨大的火药弹和炸药,对于这些东西玛儿敢城中的储备是要多少有多少。
从战争开始,来自四川路的后勤运输就没有停下过,蔡伯俙同样也着急,他要把玛儿敢城中的这支神卫军打造成为火器用之不竭的军队。
好在战争之前蔡伯俙便已经秘密调运大量物资抵达了四川路,而随着康巴人的覆灭,大宋的四川路和玛儿敢之间通畅无比。
大抵是惧怕四川路突然出兵,吐蕃人没有敢在曾经属于康巴人的土地上对宋军的后勤发动进攻。
就在噶日哒措围困玛儿敢的时候,一个消息却传到了他的军中,同样也传到了赵祯所在的玛儿敢城。
王韶的大军连克吐蕃数座城池,波日,达杂,扎葛尔全部沦陷,甚至桑波钦和错那两座城池在宋军的攻击下而投降。
谁也没想到王韶的率领的宋军居然会推进的如此之快,攻伐的也如此猛烈,几乎每一座吐蕃城池在宋军的攻伐下都没有撑过两天的时间。
这在原本的冷兵器战争中根中极少出现,任何一座城池都是易守难攻的存在,想要拿下城池不光需要强大的战力,还需要大量的时间。
需要攻防之间的来回过招,也需要双方之间用生命去换取胜利,但这些东西在王韶所部的面前却好似根本不存在。
王韶所部的进攻简单粗暴,每到一座吐蕃的城池前,宋军必然会劝说他们开城投降,若是不从,立刻从马车中抬出强大的火炮对城门进行轰击。
巨大的冲击力很快就会把木质的城门轰的支离破碎,接着火炮还会对城墙进行攻击,压制城墙上的守军,接着宋军便会发动进攻,火枪的强大和精准使得吐蕃人根本就没有一战之力。
如此快速的推进也使得王韶所部的弹药耗费极大,他们仅剩的的弹只能够对匹播城发动进攻,这些都是王韶计算好的,一旦拿下吐蕃人,他们就只能驻守在那里而无法向前推进了。
只有得到后方的补给,弹药充足之下他才会毫无顾忌的向逻些城发动进攻,而另一边杨怀玉的大军却在不断的推进,他们没有具装火器,只是用火器作为一定程度上的辅助而已。
他们可以在北路不断的推进,这就导致了一个关键性问题的出现,赵祯对吐蕃用兵的计划会被破坏。
王韶所部具装火器,对后勤补给的依赖程度很高,军中所携带的弹药数量有限,要想持续发动进攻,必须保证他们的弹药充足。
消息传回玛儿敢之后,蔡伯俙就变得急躁起来,他是后勤官,比谁都清楚后勤对于王韶所部的重要性。
从一开始他就答应王韶,必定会排除万难给他提供弹药的支援,现在前线的永安军和神卫军弹药告急,他岂能不慌乱?
最重要的是,玛儿敢被围,使得玛儿敢城中的弹药无法运送到前线去。




宋缔 第两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卫”的作用
这一切都在赵祯的预料之中,用玛儿敢作为引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后勤补给可能会中断,所以他才在玛儿敢城中安置大量的臼炮,其目的就是保证玛儿敢的安全。
没人知道玛儿敢在赵祯心中的地位,只有保证玛儿敢的安全,王韶率领的永安军和神卫军才是安全的。
蔡伯俙看着文书已经心急如焚,但赵祯却并未担心,这是一次考验,同样也是一次测试大宋后勤能力的机会。
虽然有吐蕃人围攻玛儿敢,但并不妨碍对前线的补给,在玛儿敢的前方还有两座城池,察瓦岗和察瓦绒,在那里同样也囤积了大量的军需,并且还有负责运输的车队。
大宋的运输车队非常特别,或者说是这次进攻吐蕃的运输车队很特别,他们都是从十六卫中抽调出来的老兵,完全有能力熟练的驾驶马车。
他们的出现是一开始赵祯就安排好的,否则利用玛儿敢作为诱饵,后勤路上就彻底被堵死了。
“狡兔三窟”大宋这么庞大的军队出征意义非凡,怎么可能只有一条补给线?
从成都府出来之后,绕过玛儿敢还有三条路可以抵达察瓦岗和察瓦绒,这两座城池互为犄角相互驰援,吐蕃人再傻也不会打这两座城池的主意。
而这两座城池和墨脱之间相距不远,之前一直没有给前线运送物资,不是因为运不出去,而是赵祯在等待时机。
只有把吐蕃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了玛儿敢之后,察瓦岗和察瓦绒才能通过墨脱对前线的大军进行增援。
要不然赵祯不会直接把玛儿敢的重要性暴露出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在帮助前线大军吸引吐蕃人的注意力,但在也在某种程度上给大宋的补给线提供了安全。
赵祯轻松的一句话便让紧张的蔡伯俙安静下来:“察瓦岗和察瓦绒有运输的车队,也有王韶所部需要的补给,消息到了咱们这里,必然也能到那里,所以车队必会出发,无须担心。”
蔡伯俙听了赵祯的话才长舒了一口气,他只是负责四川路和玛儿敢之间的后勤运输,但向前线补给后勤这件事并非是他的事情,而是军中专有人来负责这件事。
这就是总揽和具体实施之间的距离,大宋都是这样的制度,上位者负责总揽某事,但具体的实施却是有下面的人去完成。
但赵祯却不同,事无巨细他之前都已经考虑到,否则赵祯心中会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
其实在赵祯安慰蔡伯俙之前,察瓦岗和察瓦绒的运输车队便已经向墨脱的一线天关隘出发了。
之前噶日哒措把这里当作是拦截宋军补给的地方,而眼下却成为宋军的关隘,这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补给车队只要通过墨脱的一线天,那他们就相对安全的多。
噶日哒措率领吐蕃士兵围攻玛儿敢去了,这自然让运输的车队轻松下来,一路上几乎没有遭到吐蕃人的拦截。
前线不断的进攻就需要不断的补给,王韶所部虽然之前带了大量的弹药和物资,但战争的消耗却是惊人的。
尤其是具装火器的军队更是如此,大宋的或火枪毕竟无法和后世完善的火枪相媲美,精准度还是颇有偏差的。
如此一来战争中的损耗便是急剧增加,这一点远远超过了王韶的想象。
战争在不断的继续,大宋的补给也在不断的运输,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虽然他们不输与大宋的战斗序列,但却全部装备军械,盔甲,兵刃,弩箭,一样不缺!
这些人都是从十六卫中挑选出来的老兵,他们的战力可是不俗的,虽然无法以十六卫的身份参加战斗,但同样也是战力惊人。
他们要负责运输前线所需的补给,而且要随时面对吐蕃人的袭击,宋军的作战方式还是最为传统的那种,不断的占据城池,但在吐蕃高原上城池星罗棋布,但别的地方还有大量的空白。
吐蕃人的袭击会从四面八方涌来,而占据的城池越多,力量也就会越分散,占领下来的城池就需要有人驻防,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而吐蕃人在不断的转移有生力量,这是在保存战斗力,让宋军陷入不断的骚扰和袭击中。
大宋不是没有这个能力,但吐蕃人的攻击实在是太过频繁,他们不需要打赢宋军,只需要不断的骚扰和袭击,为的是让宋军疲于应对。
而如此一来十六卫的运输老兵所要面对的压力也就更大了,袭击城池比较困难,但袭击运输车队便相对简单的多。
十六卫几乎是大宋的最重要的后备力量,他们完全是由老兵组成,原本赵祯把十六卫专门的独立于大宋的其他军队,这是在北伐战争时期所设立的。
但独立的卫所制度会给大宋造成极大的负担,财政支出便是一个方面,赵祯不希望再度开启冗兵“模式”。
但裁撤十六卫对大宋的军力削减也是极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十六卫变成大宋的老兵集结之处,全部由老兵所组成。
老兵方便训练,而且是地方上的武装力量,平时参加生产生活完全没有问题,定期训练的对他们来说也是曾经所习惯的事情。
一旦遇到战事临时组建成军对他们来说问题也不大,最关键的是他们都受过部队的训练,都是曾经上过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兵。
经验丰富的老兵,平常受到训练,这样的人最适合作为大宋的后备力量出现在战场上,他们虽然平时没有俸禄和军饷,但在战场上的战功都属于他们,而且平时会有一些优待政策,朝廷会适当地给他们减税,或是安置在衙门之中。
眼下有一场战争,可以说是卫所士兵们期盼已久的,战争对于大宋百姓来说已经从坏事变成好事。
即便是退役的老兵也能从中获利,这是最简单直白的利益,卫所的士兵们争相报名要求重上战场,当然不光有利益,还有荣誉,军功这东西已经成为大宋百姓的骄傲,也是他们参与到国家大事重的一个契机。
察瓦岗和察瓦绒的十六卫老兵知道自己的任务之重,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宋缔 第两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觑的委积军
老兵这个词在大宋有着不一样的意味,通常所说的老兵不仅仅是指那些上过战场的老兵,而是包含了所有在军中退役下来的役兵,这是一种相当完善制度下训练出来的专业人才。
当然若是你上过战场,那这个老兵的意为就不太一样了,算是老兵中的精锐,只要你说出当兵的年号以及地点和参与过的战争,别人便会肃然起敬。
这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荣耀,老兵往往把这些当作是比生命跟珍贵的东西,即便是府衙之中的大老爷,在得知苦主是战场上退下的老兵之后,都要客客气气的。
这就是荣耀,也是一份对为国征战老兵的敬意!上行下效,整个社会都是如此,这也激励着每一个大宋的将士努力拼搏,在战场上搏得荣誉。
这是一种传承,眼下十六卫的老兵中有不少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老兵,他们极力要求上战场,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变成从战场上退下的老兵,才能拥有军人应有的骄傲和荣誉。
所以不要小看这支由十六卫老兵组成的运输车队,他们装备精良,一点也不比其他军队差,信心十足,同时拥有在战场上最需要的勇气。
数量被分配到了运送后勤补给的军中,但他们却不会埋怨,也不会委屈,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重要性,从一开始他们秘密抵达察瓦岗和察瓦绒之后就知道。
虽然距离玛儿敢不远,且得知了玛儿敢被围,但他们接到的命令却是援助王韶的永安军,于是这支老兵组成的运输队便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支援战争中。
大宋士兵最好的地方就在于服从指挥,听从命令,这是大宋士兵的基本素养,也是常年累月锻炼下来的“条件反射”。
令行禁止乃是宋军中的铁律,赵祯在私下里更喜欢称大军的军队为“纪律部队”。
作为一国的皇帝,赵祯可以引领整个国家发生改变,他的话在一定程度上褒奖了大宋的军人,军人地位的提高也是宋军战斗力提升的重要法宝。
察瓦岗和察瓦绒的运输大军在墨脱汇合,成为了一支具有特殊番号的军队“委积军”这是一支临时组建起来的军地,总共三万六千人,来自大宋十六卫的各个卫所,每一个都是当地的精锐,因为只有精锐才有资格进入战场,才有资格从那么多“虎视眈眈”的人群中脱颖而出。
委积军三万六千人,不光要负责运输辎重和弹药,同时也要兼具作战能力,他们要守得住自己运送的辎重,否则如何能被称为“委积军”?
而另一边角厮罗已经知道了赵祯就在玛儿敢城的消息,同时也知道了噶日哒措包围了玛儿敢城,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场“天将惊喜”。
谁能想到堂堂的大宋皇帝居然会突然出现在战场上?玛儿敢是什么地方?是吐蕃高原的城池,是曾经属于吐蕃人的土地!
噶日哒措包围玛儿敢,也在某种意义上掐断了南路宋军的辎重补给之道。对于吐蕃来说是一次可以绝地反击的“好机会”!
1...668669670671672...7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