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宋缔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欲乘风归
若是王家的商号还在,也会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谁也没想到官营买卖和蔡记会出手如此犀利,以至于要亏本和东城豪门对赌。
亏本卖货不是亏损那么简单,亏本的代价是占据市场,把对手从市场中挤出去,而这样做的代价便是卖出一个货物便要亏损一个货物的钱。
而卖不出去的一方亏损的却要少一点,因为不是实实在在的亏钱,而是商贾背后看不见的成本,但算下来却是主动降价的一方亏损的更大。
如此一来决定双方之间最后生日与否的便是另一个问题,时间!
谁能撑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赢家,反之便会彻底从市面上消失,商号也成为无人问津的买卖。
张柏稍稍冷静下来,随即在房舍之中踱步,在他看来东城豪门没有这么愚蠢,他们不会坐以待毙的和官营买卖蔡记耗时间,很可能有出其不意的手段。
蓦然回首,张柏忽然皱眉道:“你可让人查明了官营买卖和蔡记的成本?”
老马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小老已经让铺子里的人仔细核算过,除去雇钱,开采钱,以及运费,店铺开销之外,之前他们的货已经是最低价,再往下便是越贱上一文便是吃一文的亏,如今十文,几十文的让利,买的越多越吃亏啊!掌柜的东家,你们二位都是买卖的好手,这笔帐算得过来,要知道蔡记和官营买卖养活的人可比咱们……不,可比东城各家加起来的都要多嘞!照这么下去,只进不出,销量又这么大,不出一个月,甚至半个月,他们自己就把自家拖垮了。”
王冲微微点头,随即又皱眉道:“若是三司以国帑相助………老夫痴愚了,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张柏点头道:“别说是这官营买卖,便是官家去三司都掏不出一文钱来,包龙图可是出了名的吞金兽,到了三司的钱除了例行发放和早有筹划的,就没有任何乱动的可能,何况是筹借给商贾?便是官家的商贾也要不到钱来!”
“那会不会走钱庄?咱们大宋的钱庄可是…………”
哈哈…………张柏和王冲相视而笑,王冲指了指老马道:“你还是不了解政事,更不了解钱庄,咱们大宋钱庄中的钱是谁的?不是官家的,也不是朝廷的,而是百姓们的!
百姓们把钱存在钱庄之中,为的是方便和安全!若是借钱寻常的商贾可以,但唯独官营的买卖和蔡记不行,因为他们是官家的,若是拆借钱庄的钱款不还,或是出了别的事。这责任谁担当得起?
三司可是把钱庄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他包希仁可是扬言官家要是动了钱庄里的钱,他就一头碰死在大庆殿的宫柱上!”
边上的张柏店内点头,但却猛然惊叫:“不好!没想到啊!没想到!反倒是给了东城一条活路!这下官家…………”
王冲不解的望着张柏急急的问到:“怎生了?”
张柏苦笑着对王冲道:“若我是东城各家商号的掌柜,这时候便赌上一赌,把一切都压上包括商号和工厂去寻钱庄借贷!用这些钱大量买入观音买卖或是蔡记的货物,反正他们已经亏本了,还能坚持多久?待其坚持不住…………”
王冲微微一愣,随即僵硬的转头道:“柏之所言极是!这时候若是大量买入官营买卖和蔡记的货物,放在家中只等着赚钱便是,原本还能撑上一段时间的官营买卖和蔡记会更快的倒下,到时候这些货物便是最值钱的东西,反正东城各家已经不再开工,工人伙计大量裁撤,只留了一些保底而已,抵押给钱庄也无所谓……”
张柏和王冲的想法打破了老马的思维,有些木讷的在边上傻傻的开口道:“东城各家不是绝不往钱庄借钱吗?怎会……”
“不往钱庄借钱?!那是没到生死攸关的时候,眼下已经到了白刃不相饶的地步,岂能松懈?钱庄的钱官营买卖和蔡记借不得,但东城各家却借得!一赐乐业人可不是一次两次派人游说了,可都是没有打动那帮人。现在去借钱一赐乐业人保准“慷慨解囊”!”
王冲长叹一声:“若是我王家还在其中,说不得还能分上一杯羹嘞!可惜,可惜……”
张柏却笑道:“少挣了些而已,眼下的钱财已经够王家使的了,最少三代之内大富大贵,这商场如战场,最后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王冲摇头苦笑,也不再反驳,在他看来结果已经很明显,东城各家就要翻盘了…………





宋缔 第两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赐乐业人的“银行业”
如同王冲和张柏猜测的那样,神都城的东城豪门开始了疯狂的运作,这么大的动作和对抗世人不会看不出来。
东城豪门这个庞然大物已经逐渐浮上水面出现在世人面前,百姓们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他们占据了大宋商贾之道的半壁江山。
而这个庞然大物现在遇到了挑战,和他对抗的是同样强大的存在,大宋的官营买卖,这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存在,因为官营买卖不是朝廷的,也不输与三司掌握,而是天家的产业。
所有大宋特有的东西都是官营买卖在做,这一点谁都清楚,无论是咖啡还是玻璃,矿石,粮食,烟草等等这些都不例外。
在看戏的同时各有支持,或是利益相关,或是因为长期积累下的声望,有些人支持官营买卖,有些人支持东城豪门。
当然说到底还是支持官营买卖的人多,因为百姓们从中获得了好处,商品便宜了,东京城的物价影响了整个大宋,即便是神都城都受到了影响。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是官营买卖在降价,而东城豪门的买卖却还在维持原价,甚至关掉工厂和铺面他们在等,等着官营买卖和蔡记撑不下去。
这是一场鏖战,双方之间都是实力雄厚,东城豪门的各家商号在大宋几乎都是耳熟能详。
但没人知道官营买卖已经抛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时的官营买卖已经把物价压到了最低,东城豪门就快撑不住的时候,他们除了奇招。
若东京城是大宋的商贸中心,那神都城就是大宋的财富中心,因为东城豪门和许多大商贾都在神都城,所以大宋最大的钱庄也在神都城。
南门大街上与朱雀大街相连的十字路上,一座如同堡垒班的建筑就在这里矗立,虽然是高墙壁垒,但却没有给人以强大的压迫感。
从外面看这是一座木质结构的房子,和大宋的传统房型相似,但实际上神都城的老人却知道,这是由钢铁和混凝土浇筑出来的建筑!
这是大宋唯一一个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出来的建筑,即便是大宋的皇宫也没有这样的建制,原因很简单,神都城乃至大宋的大半财富都在这钱庄之中!
这其中不光有百姓们的储蓄,还包括了三司所监管的国库,当初为了建造这个坚不可摧的地方,火器司甚至动用炸药进行测试,如此才得出墙体的厚度。
接着便是军械司和将作监同时派人建造,建造的人也不是来自民间雇佣的劳力,而全部是禁军中永久在籍的老兵。
这些人是募兵,而不是役兵,所以不用怀疑他们的忠诚,其中有不少人为了保守秘密,把酒都给戒了…………
主体结构便是用钢筋铁板固定的,接着便是用上了大量的沙石以及水泥搅拌而成,为了结构牢靠,采用的也是极为坚固的一体式浇筑方法,胶合剂便用了这个时代能找到的所有材料进行试验最后选取最优异的。
这还是前面的门脸部份,后面的宝库更是采用一层套一层的方法,由两座混凝土浇筑的建筑相套而成,这才是最难的事情。
这样的宝库不是有一座而是两座,为的是把国帑和百姓的钱财分开,大宋现在不光有官钞,更为普及的便是存钱折子,只要有密押的存钱折子和印信密文就能从钱庄提出钱来,而且把钱存在钱庄之中还会有利息。
大宋的钱庄已经从把金银兑换成官钞开始向存取款以及贷款业务方向进行转变了,而一赐乐业人的铁律是,只有在足够抵押物出现的时候才能进行借贷,否则一切免谈。
当然,这条铁律也不是出自一赐乐业人,而是出自于赵祯!
当一赐乐业人把这借贷收取利息赚钱的想法上呈三司之后,几乎得到了大多数官员的支持。
在他们看来借贷钱财给百姓应急,待其渡过困难之后收取一定的利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为何不去做?
再说利息也不是很高,靠的是量大,一赐乐业人给出的数据非常喜人,大宋各地的钱庄都开设借贷业务的话,那每年收取的利息极少成多何止万巨!
但有一个问题便是,这些钱不是朝廷的,而是用百姓的钱去借贷,这就让人有些提心吊胆了。
说来可笑,当官员知道这些钱来自百姓的时候,心中的恐惧甚至要远远超过国帑被挪用,在官员们看来若是把百姓的钱拿出去借贷生息,那就是一种大不义的犯罪!
若是把朝廷的钱借出去,赚了钱自然是好的,若是有亏损还能从别的地方平账…………但在一赐乐业人看来,钱庄支付百姓存款利息,为的就是要用他们的钱去借贷给需要的人用,否则为何要给他们存款利息?应该收取他们的钱才对啊!
最后折中的办法便是借贷的钱款一般来自百姓储蓄,一般从国库中出,若是出现问题,国家也要为百姓承担一半的风险…………
当这份最终的方案出现在赵祯的案头时,赵祯的目光死死的钉在了入宫奏报的一赐乐业拉比身上,仿佛要把他的皮扒开,看一看里面装着的是不是“现代人”。
能想到储蓄给息,借贷赚钱,就已经是个奇迹了,更过分的便是用国家的信用给借贷业务“背书”,再以国家财政为借贷行为承担风险,这在后世都是极为少见的情况。
当然,若是没有这一系列的操作,也就不会有精彩的“商业厮杀”,因为钱庄的存在,使得经济的杠杆开始出现,它撬动了原本市场上简单的经济行为,出现许多变种。
例如现在,东城各家的商号都在向钱庄借钱,期望获得款项大量收购官营买卖和蔡记已经处于亏本状态的货物。
在东城各家看来,这些货物的价格已经远远低于获利的价格,更别说市场价了,既然你们有货敢这么卖,那就别怪人家下手。
而东城豪门各家在之前已经把家底全部押在了生意上,此时拿钱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抵押贷款获得钱财,再用这些钱大量买入官营买卖和蔡记的商品。




宋缔 第两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纵
大宗的贷款自然是一件了不得的事,贷款的钱财之多,数额之大超出了拉比的想象,这是一赐乐业人主持钱庄以来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一笔贷款。
若是在以往他们巴不得有人这么来贷款,可现在却是有些犹豫,毕竟东城豪门和官营买卖之间的那点事几乎已经人尽皆知。
而钱庄一旦贷款给了东城豪门,那就等同于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拉比在钱庄待了这么多年,在大宋待了更长的时间,早已知道华夏的政治斗争才是最为残酷的事情,站错边的代价非常大,他可不愿意牵连整个一赐乐业人。
但另一方面这又涉及到钱庄贷款业务的名声,当初钱庄早就承诺过,只要拿出足够的抵押物,那钱庄就会放出贷款,待本息结清之后,抵押物完璧归还。
可现在东城豪门拿出了大量的抵押物,这些抵押物经过清算之后甚至已经超过了他们所贷的钱款,这就有些尴尬了,若是钱庄不贷,那就是声誉问题。
而拉比知道,声誉是钱庄“生命”!
在简单的会面之后,拉比便进入内堂,转过俩个小甬道这才瞧见坐在宝库台阶上的赵祯,脸色有些难看的说道:“官家,咱们是开钱庄的,是大宋的钱庄,信誉比生命更重要,既然人家能拿得出等价的抵押物,咱们就应该给他们贷出钱!”
“大胆!你也知道这是大宋的钱庄,连大宋都是官家的,何况这钱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赵祯皱眉望向三才道:“你才是大胆!这些钱可都是百姓的,或是百姓的储蓄,或是国帑,国帑从何而来?还不是百姓缴纳的税收!朕可不敢动这些钱财,免得江山易主!”
“那官家,这钱还贷不贷给东城的商贾?”
对于拉比来说,赵祯前面的话毫无意义,他只需要知道这钱能不能贷给东城豪门的商号。
赵祯点了点头道:“贷,当然要贷,既然是开门做生意的,不光要贷款,只要符合条件还要给出优惠,比如说免去多少利息之类的……”
拉比望向赵祯的眼神有些狐疑:“若是给他们的条件太好,反而会让他们怀疑,反倒是让他们反悔了。”
赵祯笑了笑,指了指拉比道:“附耳过来,朕教你一个办法,他们不光不会要优惠,甚至会用各种手段逼迫你贷款出去。”
…………………………
坐在隔间之中的这群人已经开始不耐烦了,即便是四周摆上了冰盆也让他们烦躁异常,拉比刚刚的态度让他们觉得有些失望,看来从钱庄是贷不到钱的。
杨家昌远商号的掌柜刘志有些忐忑,悄悄的对边上的石家永盛商号大掌柜胡全山道:“这帮白帽回回怕是不愿借钱给咱们了吧?之前死乞白赖的游说我等借贷,现在又不愿借,当真是知道消息的。”
胡全山却不担心,笑眯眯的王则刘志道:“王兄难道就没看出里面的门道?”
刘志拱了拱手:“还请老弟解惑啊!”
“这些一赐乐业人说到底是官家的人,他们不愿借钱给咱们说明什么?”不待刘志回答,胡全山笑道:“说明咱们占了上风!”
刘志已经回过神来,立刻接口道:“说的没错!看来官营买卖顶不了几天了!但若是咱们借不出这笔钱,那拿什么去买货?”
胡全山笑道:“我便是赌这些一赐乐业人一定会把钱借给咱们,若是不借,那可就有好戏看了,待会我亲自来谈,若是谈不拢,出门我便一路爬回去!”
胡全山是永盛商号的大掌柜,也是石家最新任的人,相当于是供奉一般的存在,不光是在石家有威信,便是在东城豪门的各家之中都有名声。
有了他出头,还能说出这般考量的话来,众人的心也就自然而然的安定了下来,不光如此,还都等着让他挑头和一赐乐业人好好说道说道。
拉比把身上的长袍撩起,坐在矮凳上指了指面前的锦匣道:“诸位,眼下的事情很清楚,你们想要保住商号从我这里借钱和官营买卖抢夺,这些我自然知晓,但我这里是大宋的钱庄……”
胡全山一手压在锦匣之上,缓缓的推到拉比的面前:“莫要把话说死,你们一赐乐业人在钱庄开了借贷的买卖,若是我东城各家的买卖达到了你们的要求你们却不借钱,这样一来谁还会向你们借钱?或是说你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借钱是不是?”
拉比连连摆手:“可不敢这么说,钱庄借钱天经地义……”
“那你就把钱借出来啊!这里面可是东城各家的家底!无论商号,工厂,还是地契房契,皆有不少在其中,若是你不借钱,我等便把今日之事说出去,你这借贷的买卖也不用开了!”
刘志在边上冷笑道:“嘿嘿,这可是个大笑话,你们是不想借,还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钱借给我们,大宋那么多的存款,若是你不借给我等,我等还真要替天下百姓问问,他们的钱都存到哪里去了!”
拉比脸色瞬间难看起来,这两人一唱一和之下,几乎都是针对钱庄的要害,一个是声誉,一个是信用,若是这两点都没有了,那大宋的百姓便会对钱庄产生怀疑,到时恐怕会产生抢兑风波,这对钱庄来说是一场灾难,稍有不慎便会引发崩溃。
拉比把手掌按在锦匣之上,望向众人道:“在下只是想提醒诸位,这笔借款数额庞大,而且是诸位一起担保借款,一旦还不上后果便是一朝尽丧!风险巨大啊!”
拉比的话非但没有让众人紧张,相反却更加兴奋,从他的态度上来看,显然是打算来软的劝众人不要借这钱。
“这些我等当然知晓!”“你也莫要哄骗我等,我等还要靠这钱来翻身呢!”
拉比点了点头:“既然诸位的态度如此坚决,那钱庄便借给你们了,只不过诸位还是要把契约看清楚,最后再画押用印。”
胡全山点头道:“这是自然,无需多说,快快让人拟一份契约来便是。”
………………




宋缔 第两千二百六十八章贷之利与弊
拉比的话说的很清楚,众人也没有任何异议,钱庄中的伙计很快便送来一份契约,上面把每一笔钱都说的很清楚。
即便如此,拉比依旧耐心的拿出一份范本,一条一条的和众人解说,极尽详细。
有些商贾已经不耐烦了,但瞧见胡全山和刘志两人听的认真,也都静下心来安静的听拉比讲清楚。
毕竟是关乎到商号权益的事情,终究是要弄个明白才是。
“诸位,咱们把利息说清楚了,钱庄借给诸位三种借贷之法,这三种方法可不一样,利息自然也不一样,诸位还是要听好了。”
拉比的话让在场的众人清醒过来,这是关乎到切身利益的事情,尤其是在讲究契约精神的大宋,根本是不能马虎。
甚至有人已经把随身带着的小算盘拿了出来,而胡全山和刘志二人凑近了边上拿算盘的掌柜道:“老钱,你是账房先生出身的,此事你比谁都清楚,快算算。”
见众人已经准备好,拉比清了清嗓子,声音中带着愉悦的念道:“其一者曰:一次性还本付息:是将利息和本金都是最终一次性偿还。时间定在一年之后的今天!意思很简单,就是让诸位一年之后还本付息,但利率较高,为本金的三分之一不多不少。”
拉比稍稍顿了一下,等待众人自己算出结果后又道:“其二者曰:等额本息还款,是从放贷次月开始,每个月以相等的金额向钱庄归还本金和利息,前期归还的利息较多,到后期利息越来越少,本金越来越多。时间也是一年!”
噼里啪啦的算盘声再次响起,待声音停下,拉比再次开口道:“其三者曰:等息还款,意思也简单,就是让诸位的商号在到期时把欠的本金和利息全总还清,之前每月支付一部的利息,最后一次还清本金,时间也是一年。”
拉比说完后便不再说话,而是等待在场的众人把他的话慢慢消化掉,这对钱庄来说是一笔大买卖,由不得他不慎重。
各家商号借的钱也不一样,金额自然也不一样,但三种方法都在这里,众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所借钱款来算出利息。
拉比这三句话便让人踌躇起来,谁都知道分期还本付息当然是最好的,这样一来一次拿出大量钱财的压力也被降低。
可契约上白纸黑字写着的利息便让人头疼,三种方法之中第一种一次性还本付息自然是最最不划算的,利息是本金的三分之一!但这样一来前期的压力比较小。
而等额本息还款对众人来说压力最小,这是个不错的方法,但前期压力较大,后期压力逐渐减小,让人有些吃不消。
至于本息还款对众人来说压力最小,因为之前已经换了一部分利息,而且压力不大,最后拿出本金和利息也不算多。
但三种方法在众人看来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何选择就要见仁见智了。
拉比说完之后便不再说话,而是盯着众人希望他们商议出一个统一的结果,但出乎他意料的是,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说的算的事情。
胡全山和刘志商议了一下便对众人说道:“我等都是商号的掌柜而非东家,既然东家委托我等,那我等便要尽心竭力,既然如此那便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还请钱庄给出一个实底,利率可否再谈谈?若是能减少一点最好,若是不能我等便各家借各家的钱。”
没想到这群商贾居然最后能把问题再度踢回给自己,拉比真的有些小看大宋的商贾了。
想了想之后,拉比才抱歉的开口道:“诸位对不住了,利率已定,无法相商,还请诸位速速决断,契约已经拟好就在诸位的手中,我只能把时间留给诸位商讨,待一个时辰之后来听诸位的答复!”
拉比转身离开,再次穿过甬道抵达赵祯所在时,他的激动便是三才都能瞧得出来。
赵祯喝了一杯冰镇的饮子,长出了一口气道:“怎么他们借钱了?”
拉比摇了摇头道:“还没有,但却在算利息,臣给了他们一个时辰商议,三选一!”
赵祯笑了笑:“这便是了!三选一,在没有选得时候或许还会犹豫,但有的选了他们便会从这三种之中挑选一种,只要他们选了,钱庄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其实朕没有说,除了一次性还本付息之外,其他两种借贷之法若数额巨大可延长时限并非一年……”
拉比呆了呆,随即问到:“最长者几年?”
赵祯伸出一根手指道:“十年!”
拉比吞了吞口水,他知道了,官家是故意把时间限定在一年之内,如此即便是选择了等额本息还款,东城商号所要面对的还款压力也是巨大的。
拉比向赵祯施礼道:“臣之前只是想到了一次性还本付息,还从未想到过其他,官家之思虑臣等远远不及也!”
赵祯笑了笑:“不要小看华夏人的智慧,即便一赐乐业人从事银行业多年,但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你知道朕在大宋开设钱庄为的是什么?告诉你不是为了敛财!”
瞧见拉比尴尬的神色,赵祯起身道:“终究还是被你们小看了,三才朕知道你也不信,莫要装模作样!”
三才连道不敢,其实在他和拉比看来,官家开设钱庄之后,大笔大笔的往外借钱在收取利息,这不就是和之前佛门放出的福寿钱一个性质吗?
1...633634635636637...7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