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真不是学神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曾经拥有的方向感
二三百人再怎么伪装造势,想伪装成上千人也会容易被百里镜窥破虚实。
相反,他需要的是真正敢打敢战的好兵,而不是乌合之众。
从起事的第一天发展到现在,韩剑舟的确从一千多青壮里,发现了二三百能打,敢打的青壮,那些才是被他加急训练的亲兵,练得也不是其他,时间太短了,他只训练了一个,有命令就必须服从!不服就是木棒抽打。
几天时间,他只是训练到了让那些敢打的青壮,对他的军令本能学会服从。
这就足够了!
至于那样子训练,会不会让那群青壮死伤,或者逃掉?不会,他只做了一件事,就让那些刚放下锄头的农民青壮,老老实实跟着他,那就是被他选中的,一天三顿,管饱,顿顿有肉!
没被他选中的上千人?一天两顿,勉强吃饱,更别提什么肉了。
对于鲁国百姓而言,一天三顿管饱,还有肉,这诱惑力,绝对是顶尖的。
你被打了要有怨言,不想干了?行,从民乱队伍里开革。
开革出去,在这样饥荒蔓延的时候,等着的就是死或者卖身为奴,不止你自己,还包括你已经安置回老家的父母妻儿。
就是这样的手段,几天,韩剑舟就把二三百青壮,变得有模有样了,再有一群老手当领导者,夜袭一个被抽空的乡所,真不难。
在何云英带着上千精壮出走后,乡所之地,只剩下百人左右在巡逻警戒。
外加昨天晚上他们接到的消息,那群乱民还在十多里外,和何云英的军队隔河相望,也就失去了警惕之心。
大笑之后,韩剑舟才再次开口,“何家秀才,敢不敢上来谈一谈?”
何云英死死盯着几十米外的韩剑舟,似乎想要把对方的样子刻入灵魂似的,几十个呼吸后,他才催马前行,“有什么不敢?”
到了这一步,他也不怕什么了,毕竟父母妻儿全在对方手里。
一群骑马的精锐家丁,看着自家少爷拍马前行,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有的是本能跟随而上,有的却留在原地徘徊不定。





我真不是学神 第1866章 这个贼,真的不一般
又是两三个时辰晃过,天刚过了中午,两只大部队就乱哄哄杀来了大元乡乡所。
这两支队伍里,披甲持锐的那一只,全都士气低迷犹如吃了败仗,反观拿着木棒穿着布衣的那只,却士气高昂,到处都是说笑和激动。
两只队伍,犹如两个一字长蛇行走在田野间,彼此相隔百米,这原本是两队敌我关系的队伍,却走得极为和谐。
没办法,大元乡士绅地主调集起来的精锐队伍,一听老家丢了,家人等全部落进了贼手,再怎么精锐,也硬气不起来了,行走的队伍中,甚至有不少青壮都在各种骂何云英。
这一千多精壮毕竟不都是何家的家丁奴仆,大元乡里,何家是老大,但也有老二老三的。
各种叫骂声里,等何云英、韩剑舟等纷纷站在城墙上时,韩剑舟再次大笑,“何家少爷,韩某所求不过分吧?你放心,我们会在撤离大元乡时,做一些准备,比如拿下几家的家人为人质。”
“但我承诺,远离二十里,直接放人。”
“以我对贵府秋毫无犯的做法,这应该能得到你的信任吧?”
这番笑声下,何云英又深深盯着韩剑舟,上次在乡所外盯着韩剑舟,是想彻底记住这个让他有了大耻辱的贼头,现在,他却是对韩剑舟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
这个韩剑舟,绝对不是一般贼寇,说不定这一次的民乱,还真会被他搅动起一方风云……
他回家之后发现,自家人虽然被控制了,比如重要人物边上都有陌生青壮盯着,跟着,可人身安全的确都有保证,也没有人受到屈辱和殴打之类,自家一些漂亮的妻妾,侍女等等,也没有被冒犯。
整个乡所所在,除了何家,还有梁家、古家两个有名望的士绅,算是大元乡的老二老三。
其中梁家和他何家待遇一样,但古家?古家风评较差,对待家丁或佃农比较苛刻,府中还有几个纨绔。
古家差点被灭门。
这个韩剑舟,在古家足足杀了二十多人,不是乱杀,全都是收集信息后,杀得一些纨绔,净街虎之类,或者纨绔的帮凶走狗。古家家主也死了。
然后古家在大宅里囤积的金银珠宝,粮食等等,被一扫而空。
之前两三个时辰,他甚至看到一群五十人的青壮,在乡所内分发粮食,专门分给那些吃不下去,快饿死的普通百姓。
现在,别说自己家人还被控制在对方手中,就说没有被控制,他们调集的上千青壮,还会不会听了命令跟着他去剿匪,都不好说了。
你以为上千青壮全是家丁?
不,里面也有很多是何、梁、古三家地主的佃农,从佃农里抽调青壮,他们的老弱亲人,还留在乡所里,那些被施恩的普通百姓里,就有很多是那只大军里的至亲们。
何、梁、古三家调集人马,也只是让青壮自身吃饱,他们家人还是勉强糊口,三家只是承诺,打破了贼寇后,各自会赏赐几两银子罢了。
但韩剑舟,把管家的仓库,粮店全部半空,每家几乎都发了一个月的粮食。免费送的!
他甚至当众收集不少欠条,卖身契之类,当着海量百姓,佃农的面,烧了!这烧的不只是古家拥有的,还包括梁家、何家的。
在这个时代,高利贷什么的都是常规操作,普通百姓生点病没钱请医生,或者家里出点事,只能借,借着就是高利贷滚打滚,最终可能就把自己给卖了,也还不起。
三家士绅地主,为什么能轻松调集上千人?除了很多事他们家丁,佃农之外,也有一批是家里欠着三家不少钱财。
那些东西,全被烧了!
没了卖身契,基本上等于让原本的卖身为奴的家伙,一下子恢复成了自由身。
这里面也包括三家的精锐家丁。
欠条没了,还高利贷的压力也一下子全没了。
不管何家以前风评是不是比较好,名望是不是比较高,没了卖身契欠条之类压在手里,主要还是告上官府,能有正大光明理论摆弄屁民的证据。
没了那些,他们对民众的影响力自然大幅度降低了。
之前的时间段,何云英生怕韩剑舟这家伙脑子发疯,把他们三家掌握的地契也给烧了,若他除了发粮食之外,还发地的话?真不知道就一千大军回归,里面就会有多少直接投靠韩剑舟的。
还好,他担心的事最终没发生。
韩剑舟已经讲明了,要走,彻底离开大元乡,不过他走,需要何家、梁家再送一批兵甲刀枪之类,还有粮食,战马……
大元乡只是一个乡,马当然不多,全部加在一起都不过百,耕牛之类也是掌握在三家手中,牛马全被索要走了。
但至少,梁家、何家,没有像古家那样,被杀光了管事的,搬空了仓库和家底。
梁家家里的银子、珠宝,粮食等等,都没有被动。
这时候韩剑舟要走,那真是再好不过了,破财总比古家的下场好多了。
可何云英还是觉得,韩剑舟这个贼,真的不一般。以他的做事手段,还有轻松让他吃了大亏的能力,短短几天调教出二三百敢打敢拼,还听命令的亲兵……
这个贼,以后恐怕不是轻松被剿灭的小贼了。
看了韩剑舟几十个呼吸,何云英也没有说话,只是认真点头。
………………
临近傍晚时分,韩剑舟的大军从大元乡离开时,已经变成了车马成群,青壮两千的部队了。
这就是大元乡一些被烧了卖身契,更听闻了只要成为韩剑舟亲兵,就可以一天三顿顿顿有肉的青壮,转身投贼了。
韩剑舟离开前,更是告诫过何家、萧家,如徐家寨那类,有青壮跟着的他的村寨,他不想在听到上次被合围的消息了,一旦发生,不管他人在哪,日后总会替手下人讨一个公道。
有了这样的威胁,何家、梁家主事人,也都能看出韩剑舟的不凡,开口应允了,一个承诺不保险,但有兵马威胁下。
韩剑舟一天不灭,他们还真不敢乱来了。
有了这样的允诺,乡所里更多普通人家,也有更多青壮投贼了。
韩剑舟目前亲兵队伍都扩充到了四百人,刚好是鲁国军制里的一个部。这一部,盔甲刀枪齐全,甚至还有几十个骑兵。




我真不是学神 第1867章 大练兵
韩剑舟带着民乱队伍离开大元乡,进入的地盘就是隔壁永业镇,这同样是属于安广县的镇子。
不过几十个骑兵探马在新一天里,打听来的消息,却让韩剑舟放声大笑起来,“都躲了起来,躲在镇所所在地,想借助城墙防守么?若是那样,这永业镇乡下农村,寨子,可就是任由咱们取掠了。”
永业镇会有这样的收缩策略,一点都不意外,毕竟他的青壮队伍都破两千人了,两千个青壮啊。
据探马回报,永业镇里几家士绅地主,纠结起来的兵力也就是一千五百人,谈数量还不如韩剑舟。
数量不足,韩剑舟也有了一个部,四百披甲精壮,里面不乏那些从小只会打磨武艺的土豪家里的庄丁,他这四百亲兵,甚至真要打起来,估计军旅风气要比永业镇那边都强大。
毕竟,一个部四百人,中基层的屯长、队率可全都是有着匹配的管理才能,是军中基干。
他的亲兵也只训练一项事,服从命令!然后二百长矛兵,一百刀盾兵,一百弓箭手,至于那几十个骑兵?他们只能算是骑马步兵,即便有高桥马鞍之类,马上作战依旧稀松的很。下了马他们就分散进长矛兵、刀盾兵和弓箭手团队里了。
这在行军中就是训练,四个屯长、八个队率,都是全力在训练大家,集群作战,不再是打群架的单打独斗。
哪怕目前还没什么成果,韩剑舟也确信,自己的这一部亲兵,应该是比那边打群架级别的队伍更好一些。
就算永业镇那边不清楚具体,只看两千多的青壮,吓得龟缩起来,也正常,昨天大元乡乡所失陷在他手里,以及大元乡何、梁、古三家的下场,估计他们也都打听明白了。
在有更多援军抵达之前,永业镇只会被动防守。
这样子,镇所所在地,肯定不会被轻易攻陷,可那些散落在平原上,一个个村寨里的地主土豪,就是任由韩剑舟收割了。
报信的骑兵探马,甚至都打听到了,距离镇所所在地近一些的村寨,里面地主老财已经纷纷收拾金银细软跑去避难了。
他们可以带走金银之类好带的东西,粮食呢?还是那句话,鲁国是粮产十分富足的亚热带地区,一年三熟,百姓吃不起饭,是因为头上各种大山太多,剥削严重,地主阶层,很多都是让粮食在粮仓里发霉,或者都装不下了,直接烧掉,也不想平民吃饱。
大笑之后,韩剑舟也明白过来,下次,若是有大战,那就真是大战了。
估计会是乡镇兵丁合在一起,甚至县里派遣大队来镇压他。
但这正合他心意。
他可以在这段时间里,继续游荡,继续搬空地主老财的粮食分发给平民,佃农,继续壮大队伍。
更重要的是,练兵!
短时间内,他不可能练出精兵,但练出几百上千,能凑合的军队,也不错了。
他在这里声势壮大起来,自家结拜大哥卫文广,才可以大肆招兵。
就说之前,他只有一千人,卫文广若以防备他为借口……招兵四五千,近万?那不是扯淡么,不管他在上喜县有没有名望,能不能打通各种关节,都会让人怀疑。
可若凑出来三四千青壮队伍,几百上千名能打的青壮亲军,还有南边,张顺也发展出这样的规模……
卫文广在上喜县招个一万兵马,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一万大军,几百名什长、队率充满基层骨干,加上卫文广的军事才华,他绝对可以快速把普通青壮,训练成合格的军人。
毕竟,韩剑舟、张顺和童远、顾人跃等几兄弟,军事能力也是卫文广言传身教的,无非是他们也有不凡的天赋,才从几百人的私盐队伍里脱颖而出,成为了七兄弟。
你说韩剑舟、张顺都打出了自己的名字,对外公开了,会不会被外界认出来这是卫文广的兄弟?不会,他们走私盐的时候,从没用过真名。
除了卫文广,其他都是花名或者化名,六兄弟更是很少在人前露脸,一直都是隐于幕后。
刚开始走私盐的第一天,卫文广就有了反志,走私盐也是为了练兵,怎么可能留下这么明显的破绽?
“只要继续流窜起来,不和官兵正面接触,持续扩大队伍,大哥那里就越顺利,真等到了关键时刻,哪怕我们没能巧取修岩府,大哥也会成为真正的一方小霸主。”
“毕竟,修岩州最顶尖的唐氏、沈氏、刘氏三豪门,各自也就是拉出一万精兵的架势。”
脑海闪过无数念头,韩剑舟才笑着发号施令,直接冲向某个风评很差的地主老财所在村寨。
不出意外,他到的时候,已经是又一天过去了,那个地主老财早就全家跑进了镇所,可满仓库的粮食,带不走。
………………
上喜县,早就在几日前接到了韩剑舟、张顺煽动流民霍乱一方的的反贼之事,卫文广也顺利疏通上下,自领了上喜县民团总教练一职。
招兵事一起,全县境内就有海量良家子从军,卫文广的招募过程极为顺利。
不过他最开心的,还是看着两个兄弟一南一北,顺利扩大发展。得知两边都破了两千人之数,卫文广去了县里一次,顺利就把原本一千多的名额,扩大到了五千人。
再过几天,得知那边各自发展出了三千多人的乱民,全是青壮,其中近千亲兵全是披甲执锐,不用卫文广说什么,上喜县令直接派人来让他扩大民团规模,县里各乡绅地主,也是出钱出粮,一个个紧张到不行。
哪怕这几天,队伍扩展到三四千青壮的韩、张二贼,再也没有打破乡所镇所的战绩,架不住他们规模一直在扩大啊。
县乡一级的地主士绅,谁希望成为大元乡的古家那样?家里主要人物几乎死光,所有卖身契、欠条之类全被烧光?就是大元乡的梁家、何家,没有受到大祸害,可卖身契、欠条之类被烧,也让旁观的一个个士绅地主,心疼到不行了。
甚至县里主要的士绅豪强,都开始在私下里怀疑,韩、张二贼,该不会是府城里的大家族,推出来的棋子了吧?为的就是祸害干净他们这些中下层地主?
卫文广一天没反之前,整个上喜民团的建立和发展,简直顺利的不像话。就算也有大家族想派人进来担任一些官职,分走一些权利,也被卫文广轻松答应了,民团副总教练,都多了三个。
可是……那只是傀儡罢了,卫文广控制着所有什长、队率!表面上对那些副总教练恭敬,只要一句话,就能让他们成为空架子。




我真不是学神 第1868章 这两个家伙,太特么有才了
十天时间一晃而过,修岩府天宴阁,熟悉的包房里依旧坐满了熟悉的身影,这些还是王尧、张亦文等大粮商们。
不过到了今天,这一群粮商表面上,可远远没有之前,刚听闻有乱贼消息时那么开心,振奋了。
韩剑舟、张顺,这原本被他们很欣赏的两个人才,造反都快二十天了,看看他们都干了什么?逐渐扩大的乱民青壮队伍,逐渐精锐起来的亲兵团……听说两人都挑选了一千名精锐青壮,各个都是从五六千乱民青壮里精选的,不止敢打敢杀,还个子高大,全部都是盔甲刀枪齐全,向着正规军人发展了。
那两个货也不和安广、平辉两县的军队交集,一旦县乡的队伍出发,他们就是望风而走,等大部队回缩进县、乡,他们就继续流窜,只冲着一个个村寨里的地主老财家里的粮仓下手。
若没有这两位,那一个个乡间地主的粮食,只会烂在仓库里,对这次旱灾中的流民团,起不到什么帮助,而三县所有的流民家庭,只会纷纷赶来府城逃荒。
若没有韩、张两人的事,他们手中加起来上万人的青壮团,上万青壮的父母妻儿,只会逃到府城,被张亦文、王尧这样的大地主收割为奴为婢。
现在呢?安广、平辉两县,没有任何流民来府城了,要么被韩、张两个吸纳了,要么就是被两县的地主豪强吸纳成军。
有韩、张两个在外面吸引火力,两县地主都不敢对手下的青壮太差,不止必须让青壮吃饱,还必须让他们家人也能吃得不错,要不然,待遇还比不上两个贼?谁不会偷偷跑出去投贼啊。
大元乡一事,成了一个很深刻的对比目标。
那件事之前,大元乡三家士绅,对召集起来的上千青壮也没什么好待遇,你吃饱就行,吃好别想了,你家人勉强凑合饿不死,等干死了流贼,赏你们几钱几两银子就行了,至于那点银子,能让你吃几天,是否能熬过这次旱灾?鬼知道,也没人在意。
现在这不行了,韩张二贼的对流民团的优待,早已经众所皆知,只要跟了他们,亲兵不止一天三顿,顿顿有肉,其他像是民夫一样的青壮,也能一天两顿管饱,没肉而已,就是他们家人,也分发了很多粮食,持续吃到灾荒结束,都有希望。
那两个县的地主士绅也没办法了,他们不跟着提高手下待遇,手下青壮会纷纷跑出去投贼,然后,流贼队伍继续扩大,他们的人持续减少,下场会是什么?
大元乡古家,就是下场!
因为韩、张二贼,两县平民家庭,反而真的过上了一个好灾年。谁还来府城等着施粥,等着卖身?
甚至府城直辖的那些乡村乡镇,都有距离近的听闻后,舍弃府城这个目标,转向两县了。
至于上喜县?更扯淡,一个有过军旅生涯的豪强之辈,拉起了一万兵马,一直在训练。
唯一让王尧、张亦文等大地主,大士绅放心的是,上喜的民团,有好几家县级豪强的人,都进去当了副手,中层也有他们一些人,这就不担心,那一万民团训练结束,会成为单独某一个人的武器。
若真的成了单独某一个人的武器,还是卫文广那种有过多年军旅生涯,有着多年跑私盐经验的人?那会成为霍乱一方的毒瘤。
整个包厢的氛围,都变得很有些压抑,甚至愤怒,足足一盏茶功夫后,张亦文才轻咳一声,“王尧,你是这次咱们粮商的领袖,是不是,该做点什么了?”
“再这样下去,不行啊,虽说靠着八十文一斤的粮价,咱们在府城的小手工业者群体里,也吸纳了一批奴仆,但那数量可远远不够啊,咱们还没唐氏、沈氏等吃得多。”
“在这样下去,我怕等到那群墨者杀回来,咱们的大事会无疾而终,墨者杀了回来,韩张二贼估计会被诏安成一方豪强。”
“他们手下的人马,也会被妥善安置,没我们什么事了。”
…………
随着张亦文的话,不少粮商都纷纷意动起来,他们不怕打仗,外面打起来自己在府城看热闹,最后坐拥渔翁之礼,多美?
偏偏外面几乎一仗都没干,就是大元乡一战,也没什么兵峰气息,只是被韩剑舟偷袭了一次,直接战死的死伤不过百。
王尧有点头疼,那两个家伙,太特么有才了,怎么就把事情发展成这熊样了?
揉了揉太阳穴,他才开口,“要不,我们出兵去打一场?虽然那边有着一千亲兵团,几千辅兵民夫,可没枪没炮,依旧谈不上什么威慑力。”
“只要没枪炮,哪怕他们在训练,咱们也能一战搞定。”
就说鲁国萧家那个圈子,十几艘商船,就能上演百炮轰鸣的景象,唐氏、沈氏、刘氏也是萧家那个圈子里的小弟。
一万家丁私兵,凑出来百门青铜炮,几千火绳枪也不难。
这就是差距和底气!
是萧家之类顶尖豪族,依旧对三县之事没发表任何看法的底气。
他们几家凑几千人,几十们火炮,牛马拉车,一千火枪兵,一千骑兵,打崩韩、张两个贼寇,不难啊。
崩就行了,崩了之后,上万青壮全是反贼的名号,他们家属自然也是反贼了,这一万多家庭,足够他们吃的满肚肥肠了。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有意动,还没等表态外面就想起了紧急的敲门声,王尧说了声进,发现进来的是王府管家?所有粮商都脸色微变。
“老爷,出大事了,安广县永业镇,几百名镇兵私下里联络韩贼,里应外合,一下子打下了永业镇,大元乡的事又在永业镇上演了。”
王尧目瞪口呆,其他粮商也差不多。
管家苦笑,“估计是他们在大元乡的做法,让底层刁民盼到了甜头,他们不止想吃饱,想平安度过这次旱灾,还想恢复自由身,甩开所有高利贷。”
是人都会有贪心,即便大元乡之后,两县士绅豪强对家丁私兵待遇已经比正常旱灾时期提高了许多,可卖身契,身上的高利贷等等,谁不想接住机会,也甩开?
几天前,韩剑舟的队伍就离开永业镇了,那边乡绅也松了一口气,放松了不少,哪会想到麾下一千多人的队伍,足足有几百人都背叛了呢?韩剑舟还是夜袭战,一战拿下永业镇,出马的就只有一千亲兵团。




我真不是学神 第1869章 恶性扩散
管家苦笑着解说了安广县永业镇发生的事情后,在场一个个大粮商,也都脸色大变。
1...557558559560561...6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