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曾经拥有的方向感
张亦文黑着脸道,“我们联手出兵去平叛的事,要缓一缓了。永业镇出了这样的例子,而且韩剑舟的队伍,在打下镇子后,还真的上演对付当初大元乡何、梁、古三家的事,给那群刁民完成了承诺,这就不再是一例,是两例了。”
这件事的关键,是韩剑舟打下永业镇后,又多了几百个兵么?不,韩剑舟就算从永业镇抓起来一千多新兵,也没什么意义。
关键在于,他重新上演了大元乡烧卖身契,烧欠条等手段!
不管是卖身契还是欠条,当然不可能像后世普通的合约一样,一式多份,还能随时复印的。
卖身契这玩意就那么独一份,被主人掌握在手里,然后奴仆逃了,或者被你打死了,就算官府得知,你亮一亮卖身契,就能去抓人或者没事。
这玩意就是官方主流,承认谁是主人谁是奴仆的凭据,不管谁也不可能签很多张的。
举个例子,对奴仆甲来说,老爷掌握着他的生死大权,掌握一切,然后老爷有一件很难办的事让甲去办,九死一生的过程,若能成功,他就会奖励甲,恢复自由身。
这是主人,为了办大事,重要事关键事的时候,刺激奴隶去拼命时,很常规的刺激手段,鼓舞士气嘛。
结果事后甲办成了,你也给了对方卖身契,甲欢天喜地烧了……改天你突然又拿出了另一份?甲傻不傻,疯不疯?
这类事,基本不存在副本,就是卖身为奴的奴仆,也不会再随便签第二张第三张。
老爷们也不可能随意准备第二张第三张,你真要是玩出了这样的骚操作,以后名气还要不要了?简单的名望降低不可怕,而是你那么多家仆家奴,大家都看着呢。
你敢骚操作瞎玩,玩一次,估计事后就不会再有第二个奴隶,为了获得自由身的奖励,为你办那些九死一生的事了,一旦所有奴仆都那样没士气,你瞎不瞎?
你要那么做了,其他士绅也会看你不对劲的,觉得你是异类,你不能因为你的贪心,搞出多张卖身契去骗奴仆赴死办事玩,从而让我们众多家奴,也以为他们的老爷,和你一样坏啊?
大家的奴仆办事都不出力了,老爷们的财运权势也会大幅度缩水的。
欠条更是如此的。
你借给对方十两高利贷,拼的对方家破人亡卖身为奴才还清,还清了刚烧了欠条,你又拿出一个副本说你还没还?信不信草民也得和你拼命?拼不过打不了直接逃亡,逃离这座城市。
一个例子,会让所有从你这借钱的,打算借钱的,对你绝望,让你市场信誉崩塌。
其他高利贷也会敌视你,你这是坏全行业口碑啊。
这些玩意,一旦被烧,哪怕只烧一份,也是真没了。
没了字据欠条,你就是去官府,草民也敢和你打官司,他们家人也敢和你对抗。
张亦文再次黑着脸开口,“事情一旦传播开,就会形成新的恶性扩散,安广、平辉二县,那些士绅豪强已经因为韩、张二贼的免费发粮,搞得不得不提高手下壮丁的待遇。”
“可他们在提高,也不可能平白烧了卖身契、欠条之类字据,恐怕目前的两县,已经开始人心慌乱了。”
“我们各家能拉出来的队伍,也不安全了。”
你以为张家、王家等凑出来几千青壮私兵,靠的是什么?打仗是会死人的,若不是很多人本就是他们家奴,或者被他们掌控对方未来的财富……
谁会轻易上战场?
你这次拉兵团去平叛,消息一扩散,卧槽,我们要打的那个贼头,原来只要被他们打败,就可以平白帮我们烧了卖身契,高利贷借据?
这和一段时间内,能吃饱,家人也能吃饱,有对比性么?没有,就算他们作战期间吃饱了,家人也没挨饿,过了这阵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该被老爷们指挥做各种事,各种盘剥,还是那样子。
但只要败上一次,他们平叛的对象,会主动烧了他们的卖身契,高利贷借据啊。
大家都不傻,这仗怎么打还用说么?反正对面乱兵也不会随意杀人,相反,他们对加入他们的败军,也是很好的。
真要是在这情况下,张、王等大粮商大士绅们,凑出几千青壮去打仗,还没到地方,要么逃兵几成,要么坚持到和贼寇面对面了,己方也就是放了几枪几炮,其他猪队友哗啦一下直接投降了。
张亦文可以肯定,他们凑出来的军队,不会全部投降,至少高层和中基层不会。就算高层和中基层管理着,也是奴仆,那也是依附张王等世家,可以食利的食肉者了。
就说王尧的管家,也是王家家奴,但这位管家是什么层次?别说吃穿不愁是小儿科,他能享受到的,比很多王家庶出子孙都富贵多了。
这是摆在他们面前,最坑的地方。
王尧也头大起来,“第一次我还以为这韩贼能打下大元乡,只是为了发泄,才敢做那样的事,他竟然还做了第二次?他不怕把我们所有人都得罪到死么?”
有些事做一次,可能是随性,也可能是报复发泄,很快又第二次做了……那就很难不出现第三次第四次了。
他觉得起势至今快二十天了,韩剑舟这贼子,绝对是有脑子,有城府的,不然不会拉出来这么大架势。
他难道不懂?烧掉卖身契和高利贷借据之类,会让他彻底被大中小所有地主士绅,都给得罪死?
这事一出,谁都不可能在事后留他了。
当然,王老爷不可能想到,若非还有层层考虑,从第一天起,韩剑舟都会直接烧田契,然后给队伍里所有青壮分田地了。
连这样的事都考虑过,韩剑舟怎么可能不懂烧卖身契是什么威力?他没有在大元乡烧田契,分田地,除了是这些事要留给老大卫文广做之外,还有就是,那天他若烧了,分了地……
不止安广县,就连修岩府唐氏、沈氏那类修岩州最强豪门,都会第一时间,拿出十成功夫去对付他,围杀他。
就算唐氏、沈氏等豪门,最大利益链条早就从田地上抽了出来,也不会放任那种贼寇在他们身边浪,分田地的威力太大的,轻松会把一府一州之地,彻底打成碎片。
我真不是学神 第1870章 打起仗来绝对会疯
安广县永业镇,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看了眼身后绵延的军旅队伍,韩剑舟放声大笑。
他笑声下,身后上千队伍里,也多的是喜意不断的兵卒,老兵,是韩剑舟一千亲兵,全部披甲执锐被屯长、队率、什长们层层管控,士气高昂。
新兵,就是永业镇里刚投奔他的几百青壮了,而在永业镇之外,隔壁乡也还有三千多青壮辅兵,甚至可以称为民夫的团队在等着他。
庞大的队伍里,也夹杂着绵延不绝的牛马猪羊之类牲畜,和装满粮食的大车,他的队伍早不是刚开张时的寒酸模样了,这是一支真正有了不俗威胁力的军队。
威胁力?其实一千兵甲齐全的亲兵团,威力都远不如他帮海量佃农或平民,免费烧欠条,烧卖身契来的有力。
烧卖身契和欠条借据等等,才是真正的核武器。
老大卫文广早就说了,他们的队伍操作得当,撑过一二十天不难,拉起四五千青壮也不难。
难就难在,规模到了这个阶段后,就算县兵不敢出战,府城一旦拉出来一支枪炮齐上阵的军队……轻松能打崩他们。
府城的老爷们,只要吞下规模近万的青壮,还有青壮们的家属,已经算是大丰收了,值得他们亲自下手了。
这个时期,必须要有新动作,才能威胁府城的狗大户。
所以,在韩剑舟率领军队离开永业镇之前,他其实留下来了不少探子,主动去接触镇所里那些青壮的。
操作多天,来往多日的部署,才能做到一夜拿下永业,做出早就有过的承诺,同时把这种承诺,变成对县城、府城所有大户的威慑。
距离他在大元乡做下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多天,这其实也是一个有利的传播期,封建时代,信息传递没那么发达,但之前十来天,早就能让大元乡乡所里的事,传播一县一府了。
这个时期,本就会有无数各地百姓,羡慕大元乡那些突然恢复自由身的奴仆,羡慕那些突然没了高利贷压力的百姓,他在突然搞出第二次,去前后印证?
这时候再等几天,让永业镇的消息,也在安广县继续扩散一下,那韩剑舟就是率领大军去攻打有火炮守城的县城,也不是太难了。
火炮怎么了?操控火炮的难道就不是人了?操控火炮火枪的,依旧是中下层百姓,平民和士绅家丁占大多数。
把守城墙的更是那些人物。
当着士绅豪强,精英狗腿子的面,他们不可能明着反抗,但放炮的时候偏移一下,让本就不精准的火炮,变得更不准。
让本就不想守的城墙,变得更容易被攻破,演演戏磨磨工谁不会?就算韩剑舟队伍里没有炮兵,更没有火枪兵,只要拿下县城,就可以补充这类兵种了。
从开始造反到现在,韩剑舟的队伍不管怎么扩张,一直不缺粮不缺肉,靠的是什么?不就是一路洗劫地主士绅的仓库么。
那些地主士绅的仓库,能堆得几乎放不下,靠的不就是长年以来,持续压榨剥削百姓么?有了常年盘剥,他们才能囤积无数财货,现在韩剑舟拿下来,发放给自己的军队,发放给军属,其实等于把地主士绅以往年月,对百姓盘剥的结果,重新送给军队和军属。
“是时候打安广了,打下县城,补充到一定的火枪兵和炮兵,才是抵抗府城豪门的最坚实力量。”
“一旦我和三弟连连打下两座县城,全服轰动……大哥那边军武力量还会壮大。府城想剿灭我们,也会更困难,随便对峙几个月,大哥手中的新兵就被操练成一只精锐了。”
分田地的事,要留给卫文广,除了是祭出这一招后,会让发招的人一下子名闻百里,成为名望最响的那个反贼,更重要还是,你得有足够的强大力量,才能在发招后,不被一巴掌打死。
有了一万精兵,加上县城防守之利,就算唐氏、沈氏、刘氏等调集几万大军回归,也没那么容易搞定。
卫文广敢把民团副总教练的职位给上喜县的士绅豪强子弟,甚至敢把他们的手下,也甩进中层,除了是因为几百名什长队率,随时可以架空他们,甩开他们。
更重要的是,分田地的大招一出,一万新兵立刻就会成为他的死忠追随者。
当然,分田地,也不是胡乱推行的,卫文广的计划,是所有新兵,两亩田,从这里开始,再推行上古时期大秦一统天下的那套军功授田,授爵,细节会有更改,但大局不会变。
两亩田,远远不够养新兵的,更别说养他们家属了。
但有了这两亩作为实例刺激,再配合立了功,打赢了仗,新田就会一亩或五亩十亩的,不断向你家里搬……那样的军队,打起仗来绝对会疯。
卫文广挑选的兵卒,毫无疑问,一万兵全是失地的佃农出身,并且都是有家有口的青壮。
这样的兵团配合合适的制度,战斗力绝对爆炸。
还有卫文广练的兵,是有真正的火枪兵和炮兵的,他们七兄弟,张顺和韩剑舟出来造势,其他的呢?比如老四童远,就是靠着以往的门路,在各地收购火绳枪和青铜炮呢。
在这之前,他们本就囤积的有一批枪炮。
老七顾人跃呢?流窜各地,勾搭士绅豪强手下那些精锐炮兵家丁呢。只有老五老六,留在了上喜县配合卫文广练兵。
脑海中闪过各种思绪,韩剑舟才一挥手,大军和车马部队,就有序的离开永业镇镇所,他还是要等几天,等这里的消息扩散的更远时,再去打县城。
当然,打县城之前,让手下混进县城主动扩散消息,尤其是扩散给那些卖身为奴的家丁,或者背了一身高利贷的苦主群体们,这是必须的手段。
等那些群体知道了,确认了,心思浮想联翩一两天,就是他发兵之时,这一次攻打县城,必然会出现死伤了。不过他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要知道陆陆续续成为亲兵的青壮们,少则训练两三天,长的也有十多天了。
军令如山,这一点已经开始在亲兵团里成了习惯。
协同作战也基本有了一点样子,哪怕就是样子货,也可以去打一打毫无士气的守城军了。
我真不是学神 第1871章 夜袭,又是夜袭!
几天时间一晃而过,一条劲爆消息就以最快速度传遍了修岩府,传遍整个修岩州,韩剑舟几乎以最轻微的损伤,才死了几十个亲兵,就夜袭拿下了安广县县城!
夜袭,又是夜袭!
这一点也不奇怪,在夜里,安广县的守军手里的火绳枪,青铜炮才没法发挥巨大威力。
要不然,大白天的城墙上守军枪炮齐射,韩剑舟再怎么蛊惑人心也做不到死了几十个亲兵就下县城的壮举。
哪怕安广县早就知道,韩剑舟擅长夜袭,在各种韩贼来了恢复自由身,韩贼来了免除高利贷等口号的影响下,安广县一直大力度防备着夜袭,甚至每天晚上守夜的军士,都不依靠那些基层士兵了,而是士绅豪强里的精英子弟,带着食利者层次的家丁去防守,巡逻。
可这一场夜袭战,还是轻松丢了。
就在韩剑舟麾下几十上百个精兵登上城墙,和守军进行着残酷搏杀时,城墙附近的城区建筑里,就多出了一大批县城丢了……韩剑舟已经拿下县城的呼喊声。
只有简单呼喊,对搏杀中的守军形不成什么影响,可附近驻扎的那些基层士兵,受影响巨大啊,他们才不管城墙上是否还在搏杀,还在进行着抢夺战。
很多刚起来的士兵连棉甲之类都不穿,拎着长矛或者刀,集群式去开城门,甚至捅还在和韩剑舟亲兵搏杀的友军!
经受好多天舆论洗脑的基层士兵,都知道,只要韩剑舟赢了,他们就幸福了……
以后不再是任由老爷们打杀的奴仆了,身上背的高利贷,也可以轻松消除而不用倾家荡产去还,还未必还得起了。
所以,守城一方的士绅豪强精英子弟,外加他们手下属于食利者层次的兵丁,快速崩盘,当时守城的还算是口碑比较良好的一个家族,那位领军的精英也知道,韩剑舟不是滥杀无辜之辈,见形势无可阻挡,就降了。
跟着就是城门大开,数千县级豪强培养起来的军队,闻风而向,韩剑舟带着一千亲兵团,加上降军真正去接管县城。
这个过程又爆发了几次搏杀,因为韩剑舟的口碑摆在那里,平时为恶不多,还算好一些的地主士绅,最多是丢一次财货,而且对他们来说也不算太严重,这类士绅基本不抵挡就降了。
但鱼肉乡里,欺行霸市口碑崩坏的士绅地主,就是宁死不降了,然而他们也没闹起来什么风浪,跟着他们能一起食利的家仆壮丁,都知道大势已去,直接逃了。
就凭那些家族的子弟去打仗?连投降韩剑舟的县城军都打不过。
这一场动乱,前前后后也就死了几百人,死的最多的,还是为恶较深的士绅地主。
这些消息光速传遍修岩府和整个修岩州时,别说府城里王尧、张亦文这类粮商坐立不安了,就是唐氏、沈氏、刘氏这类排名最强的顶尖豪强,也坐不住了。
一批批一队队,把守修岩州各地的三家家丁私兵,都在快速回缩撤回修岩府。
修岩府目前的主要河道网络上,到处都是扬帆起航的船队。
………………
上喜县,民团大营主帐内,面对急急跑来寻求安慰感的几个上喜豪族子弟,卫文广放声大笑,“鲁兄、闫兄、郭兄,你们没必要那么紧张。”
“不管安广县的韩贼闹得动静多大,咱们上喜都可以安稳的,最多是需要几位舍弃一些外财了。”
“韩贼下安广县城,无非是靠着县兵投降,里应外合罢了,若是几位兄台能舍去一些外财,比如拿出来一批高利贷欠条烧了,多允诺一些家仆,好好表现就在战后免了他们的奴仆身,这就能保证一切了。”
对于自家二弟,在安广目前的发展规模,卫文广还是很满意的,虽然大计划都是他提出来的,二弟只是一个实施者,但实施者也很重要,若是人不行,给他指出一个再好的发展计划,也会被发展成一团乱麻的。
到了目前这个阶段,他需要争取的发展期,稳了,稳如泰山。
站在他面前的鲁、闫、郭三位青年士子,就是上喜一县最顶尖的三豪门出身了。
卫文广招了一万兵,全是佃农家庭出身,或者其他有家有口的小手工业者,里面有五成,都是三家控制的,在没有出现民乱前,五成青壮,五千个好汉子,加上他们背后家庭,都是在吃着这三家的饭活命的。
因为这样,三位青年士子,自身成为民团副总教练后,即便不怎么管事,也没怎么在民团冒头,还是信心满满,觉得能靠着以往累积的巨大影响力,吃死这个民团。
再加上他们三家派下去的中层,都是他们亲信家丁,他们才自信,这只民团不管训练的多精锐,也是卫文广在给他们做嫁衣。
民团成立以来,各种物资器械,三家都是大力提供,甚至还主动抱团,对外拒收其他一些家族想送进来的人才。
鲁、闫、郭三姓,代表了上喜最顶尖豪门,可顶尖之下也有其他高层。就像是府城里,唐、沈、刘三姓为尊,可三姓之下,排名十名开外的王尧、张亦文家族,也能席卷出巨大力量。
他们都觉得,卫文广是在尽心尽力给三家训练精兵,实际上根本不懂,分田地的大杀器一出,不管三家在上喜有多么大影响力和威望,也会瞬间土崩瓦解。
今天三位青年士子,也是听了安广县的情况后,先是在家族内部和其他人讨论争论一阵子,才急急跑来民团问询卫文广,军心士气是否还能稳下去的。
卫文广开口就是忽悠。
这一忽悠,也让三位青年士子,表情忍不住的纠结蛋疼。
鲁、闫、郭三家,是上喜最顶尖豪门,可他们玩的层次,远没有一州巅峰的唐、沈、刘那么高端啊,他们上喜就一条勉强灌溉的小河和一些人工水渠,没有发达河运,平时吃的,更多还是土地财富,商贸走的主要是陆运。
这里面鲁家即是上喜县最大地主,也依旧玩着青楼、赌场以及高利贷等业务。免欠条,放一批奴仆恢复自由身?这是血亏啊。
我真不是学神 第1872章 值得他们拿一个庶女去招揽的将才
卫文广笑声下,鲁家的鲁开云才苦涩一笑,“这事,可没有卫兄你说的那么容易,若在往日,谁欠了我鲁家的钱财,我就是心情好随口给他免了,也是小事。”
“可目前,军队里我和我鲁家签了卖身契的,有二三百,包括他们的一些姐妹可能也有卖身契,欠我鲁家钱货的也有二三百……我能全免了?”
“若不全免,只免了几十个,其他人是否会更抗拒?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要么全免,要么就……不然卫兄你刚训练起来有些架势的军队,直接就崩了。”
“再说,免了他们的若还能忍,可军队内不属于我鲁家的奴仆呢?军队之外呢?”
别看鲁开云张口道出只有几百人欠了他们家的财货,或者是卖身为奴的家丁,就觉得鲁家不强,这是军旅中,被征召为兵的,军队之外,一县之内他们家的卖身奴,欠钱的,数量远远不止这些。
青楼赌场高利贷,这些封建时代的行业,水深得很,节操也低的很,没有各种明确的法律去禁制或限制,他们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存在。
来之前,鲁家内部已经商讨过一次,为了大局,是否把军中那些奴仆或者欠钱的,全部免除一切?为了大局,若不想出现安广县那种背刺局面,全免了对鲁家影响也不算大,就当生意亏了一次。
但他们免可以,亏损能承受,免除后,军队里不属于鲁家、闫家、郭家的卖身奴、欠债者新兵怎么办?凡事不患寡而患不均,那样子搞下去,还算不上精兵的大部队,会直接崩了吧。
他们承认,卫文广这个有五年从军经验,多年跑私盐经验的家伙,是个将才,从他训军一个月的成果判断,这都是值得他们拿出一个庶女,去招揽的将才了。
要不是有这一次战乱,以鲁开云这种层次的豪门少爷,不可能正眼看卫文广这乡下土豪。
现阶段却是彼此互称兄台也无所谓,这就是卫文广成军后,练出来的名望。
动乱时期,这种将才,还有掌握在手里的可靠大军,才是最值得拉拢的,以鲁家以往行事作风,只要韩贼打来上喜县,还打下了县城,闫家或者没大事,郭家可能会肉疼一阵子,鲁家基本是要被韩贼扫灭的层次。
青楼赌场高利贷这些玩意,封建时代你能指望他们的掌控者有什么节操和口碑?别闹了好不好,任何地区,不管商唐帝国还是鲁国这样的小国,沾染掌控这些生意,就没一个能看的。
鲁家说即便韩贼打下上喜,闫家也可能没事,就是这上喜顶尖豪强,主要产业玩的是医药,副产业才是粮食、酒楼餐饮等等,闫家从六代以前,已经是名传府县的名医了,世代医疗,不止交友广阔,底蕴也很深很庞大,整个修岩州,但凡谁家贵人得了重病,当地医生治不好,就会本能想起来上喜,请闫家的名医去试试,若闫家也说你没救了?基本就等死吧。
闫家不止掌管整个上喜所有医馆,药材流通,影响力大,还会动不动免了一些治不起病的百姓一些医药费,在民间百姓之中,谈起鲁家那是恶龙猛虎,谈起闫家就是美名远扬,能让不少穷苦百姓打心底尊敬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