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顿了顿,小野先生看了罗丹等人一眼,继续说道,“向南所展现出来的古陶瓷修复技术,让人叹为观止,我远远不如他。”
这话说完之后,现场一时间沉默了下来,半天都没有人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罗丹猛地抬起头来,似乎是下定了决心,他轻轻拍了拍桌面,忽然开口说道:
“好,那我们就请向南来试一试,小野先生既然跟向南接触过,那这件事就拜托你了,务必要将向南请过来,不惜一切代价!”
小野先生:“???”
这件事怎么就交给我了呢?我之前还跟向南斗过气呢!
……
吉梅亚洲艺术博物馆里发生的事情,向南自然是不知道的,此刻他忙碌了一整天,刚刚好将手中的这件清嘉庆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给修复好,爱德华就来了。
“这简直是太棒了!”
爱德华围着这件几乎看不出修复痕迹的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目不转睛地看了好几遍,这才一脸激动地喊了起来,
“向先生,真的,这太神奇了,就好像魔法一样,您到底怎么做到的?”
“呵呵,爱德华先生,其实这并不奇怪。”
向南看着他一脸夸张的模样,颇有些忍俊不禁,他笑着解释道,
“实际上,文物修复不过是熟能生巧,并没有什么太神奇的地方,如果您愿意学,您也能做到这一步。”
“不不不,我从小就懒,可学不会这么高深得技术。”
爱德华连连摆手,笑着说道,“再者说了,文物修复界里已经有了您这样的大师,还要我这种小人物做什么?”
说完,他自己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向南也笑了笑,过了一会儿,这才问道:“这件云口瓶,爱德华先生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
“满意,我非常满意。”
爱德华连忙说道,“实话实说,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修复得如此完美的古陶瓷器,实在是太让人吃惊了。”
说完,他从提包里取出一个古董盒来,里面装着的,是爱德华准备用来抵作修复费用的雍正款斗彩皮球花纹杯。
他将古董盒放在工作台的一旁,推给了向南,笑道:“向先生,这是您应得的。”
“谢谢。”
向南接过古董盒打开来看了一眼,又将盖子盖上,随手放在了一旁,又接着说道,
“爱德华先生,这件云口瓶尽管已经修复了,但毕竟曾经破损过,它如今的强度已经和当初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日常维护时一定要小心,如果再次破损,就很麻烦了。”
“向先生放心,我一定会小心的。”
爱德华说着,抬起手腕来看了看时间,一脸期待地说道,“哦,都已经快七点了,向先生,我能有幸邀请您一起共进晚餐吗?”
向南想了想,有些歉意地说道:“不好意思,爱德华先生,我还在等一个同伴……”
爱德华摆了摆手,笑道:“哦,没有关系,一起去好了。”
向南刚想说点什么,就见到王小姐“噔噔噔”地从楼下走上来了,于是便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一行三人也没有走太远,事实上,博物馆附近就有不少高端的餐厅,三个人找了人安静的位置,边吃边聊,倒是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晚餐时间。
吃过晚饭后,三个人也没多停留,爱德华带着那件修复好的云口瓶离开了,向南和王小姐也坐着车子,一起回了庄园。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五十二章 曲线救国 (更新完毕)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王小姐除了每天负责接送向南之外,其余时间依然在巴里斯城内四处游玩,仿佛要在这半个月的时间内,将巴里斯的内内外外都摸透了一般。
总之,她是疲惫又快乐着。
试想一下,在国内天天过着社畜一般的生活,哪来的时间可以像现在这般悠闲?
不趁着这机会好好潇洒一把,等回了国内,又只能过着福报般的生活了。
王小姐玩得开心洒脱,向南也不觉得闷。
他依然如往常一样,日日重复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一大早就坐着王小姐开的车从庄园出发,来到加利特艺术博物馆的三楼修复室里修复收藏家们送来的残损文物,到了晚上,则又和王小姐一起共进晚餐,随后再坐车回到庄园里休息。
日子过得忙碌而又充实。
至于吉梅亚洲艺术博物馆那边的事,向南至今还不知道,因为小野先生到现在也没来找过他。
当然,向南对这一点是不在意的,即便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如今这段时间,他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也不一定会有时间去帮吉梅博物馆修复文物。
这一天,向南一来到博物馆三楼修复室,就开始准备修复刚刚拿到手的一幅华夏古画。
这是一幅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董其昌的《松杉茆堂图》手卷。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
董其昌擅长绘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用墨明洁隽朗,是“华亭画派”的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
这幅《松杉茆堂图》手卷用线爽利,而且更加松弛和自然,充满柔和与自信,或许是因为绘制手卷的原因,墨线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加强,在处理整和碎的山石陂陀画法中,更加突出了统一性,从而整体显得典雅绝俗,不染烟火气息。
只可惜,这幅古画也不知道遭遇了什么,整幅画面都撕裂开了,而且一些画面还有摩擦起皮的痕迹,还有一两次甚至都磨出了破洞。
向南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画作,这才着手开始修复起来。
……
“小野先生,这都一个星期过去了,向南那边还没有消息?”
吉梅亚洲艺术博物馆华夏文物修复中心,副馆长罗丹一脸焦急地走了进来,直接冲着小野先生问道。
“没有……”
小野先生摊了摊双手,一脸无奈地说道,
“向南如今很难见得到,他一天到晚都关在加利特艺术博物馆三楼的修复室里修复文物……您也知道,修复师修复文物的时候,是不能打扰的。”
“什么?!”
罗丹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看着他,说道,“你的意思是,你到现在连他的面都没见到?”
“十分抱歉!”
小野先生脸色难看地朝罗丹鞠了一躬,低声说道,“我的确还没见到过向南。”
这几天他不是没有如果加利特艺术博物馆三楼,他还去过不止一次呢,可每次过去,向南都关着门躲在修复室里做事,自己总不好上去敲门打扰他吧?
更何况,自己跟向南的关系还很一般,甚至说还有点不怎么好。
其实,说起来小野先生还是觉得自己有些拉不下脸来和向南面对面,所以去了几次加利特艺术博物馆,也都是悄悄地去,悄悄地走。
要不然的话,哪怕他见不到向南,就算留下个信息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这么多天过去了,向南怎么的也该有个回音了。
“好吧,好吧!”
罗丹一脸无奈地看着小野先生,他实在是没想到一件很简单的事,居然会拖得这么久,此刻也只好说道,
“既然这样,那我看看能不能联系上加利特先生,想必他会愿意给我一个面子,帮忙问一问向南的意思的。”
小野先生低了低头,觉得很过意不去,这原本是交给他的事情,结果他却没办好。
顿了顿,罗丹又说道:“不过,小野先生,毕竟你是华夏古陶瓷修复专家,所以,要是真请来了向南修复这件古陶瓷器,还是要由你来接待他的,到时候可千万别再出纰漏了啊。”
“一定不会的,罗丹桑请放心!”
小野先生面色凝重,很郑重地应承了下来。
说到底,他还是博物馆里的一员,总不会因为一些私事小事,而坏了文物修复的大事。
罗丹见小野先生态度还算不错,也就微微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修复中心,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到了办公室处理了几件公务之后,他还是有些不放心,便翻出名片夹找了一会儿,找到了加利特的名片,想了想,拿起电话拨了一个号码出去。
响了几声之后,电话就被接通了。
“嘿,加利特先生,您好,我是吉梅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副馆长罗丹。”
“啊,原来是罗丹馆长,您好您好。”
电话那头,传来了加利特熟悉的声音,他笑呵呵地说道,“不知道我有什么能为罗丹馆长效劳的?”
“噢,加利特先生,我的确有一件事情,需要您的帮助。”
罗丹在电话里说道,“听说来自华夏的文物修复专家向南先生,如今就在您的庄园里,不知道加利特先生能不能帮我引荐一下?”
“冒昧地问一下罗丹馆长,您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加利特也是个人精,一听这话就知道罗丹肯定是碰到事情了,否则的话,对方也不会无缘无故想要见向南。
“什么都瞒不过加利特先生啊,我们的确是碰到了些麻烦。”
罗丹也不隐瞒,呵呵一笑说道,“吉梅博物馆前几天更换展厅的展品,一不小心将一件价值连城的华夏古陶瓷器给磕碎了,博物馆里的小野先生没把我修复它,所以我想问问向南先生的意思。”
顿了顿,他又说道,“您也知道,向南先生是全球顶尖的古陶瓷修复专家,要是连他都没把握修复的话,估计这件古陶瓷器也只能废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五十三章 这次来值了 (第一更)
“琼斯先生,希望以后能够多多联系,再见!”
向南站在加利特艺术博物馆三楼楼梯口,满面春风地和一位大腹便便的收藏家道了别。
这位名叫琼斯的收藏家,就是那幅明代大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的《松杉茆堂图》手卷的主人,向南用了一天的时间,将这幅仿佛遭到了“虐待”的古书画修复好了之后,便又将它重新送回到了琼斯先生的手中。
王小姐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也不知道是不是今天去的地方太漂亮,以至于忘记了回来的时间。
向南也没在意,转身回了修复室,来到工作台旁,将琼斯先生留下来的另外一件古董盒取了过来,然后小心地将盖子打开。
这是向南修复《松杉茆堂图》手卷之后,所得到的修复酬劳。
盒子里,是一件清雍正年款御制天蓝釉六方倭角卷缸式花器。
天蓝釉,实际上是明朝初期的御窑,仿宋代汝窑釉色而创烧的高温釉,由于其娇蓝的釉色雅素莹洁,就如同雨后晴空,因此而得名。
之后,清朝康熙御窑又重新恢复烧制天蓝釉,技术已臻成熟,至雍正朝釉色更趋隽雅,成为了名贵的单色釉品种。
雍正时期御窑天蓝釉烧制水平卓越,后世难以企及。
这件卷缸式花器呈六方倭角式,造型设计别致,极具创意,器身、底座一体塑成。
缸体施有天蓝釉,底座则为青金蓝釉,釉质柔美润泽,雅致娇嫩。
在底部,则刻有“大清雍正年制”帝王年号篆书款。
这件卷缸式花器,属于雍正御瓷当中摹古与创新并存之作,天蓝一色源于雍正帝对赵宋瓷韵的钦慕,摹古而为;选取倭角造型与器座连成一体,则是雍正一朝的艺术创新,是雍正帝巧思于瓷的见证。
向南手里把玩着这件卷缸式花器,心里面也是欣喜不已。
“这次抽时间来一趟巴里斯,是真的来值了,不来的话,怎么拿得到这么多件精品文物?”
向南心里暗暗想道。
其实,何止是手里的这一件雍正款卷缸式花器,之前的那几件文物,比如雍正款斗彩皮球花纹杯、“扬州八怪之首”金农的楷书诗稿等等,无一不是难得的珍品。
总之,这一次是真的赚大了。
向南正摩挲着手里的这件卷缸式花器,心里喜滋滋的,门外忽然响起了敲门声,紧接着,王小姐熟悉的声音传了进来:
“向专家,你在里面吗?”
“在,进来吧。”
向南一下清醒了过来,连忙大声应了一声,然后将手里的这件卷缸式花器重新放回到古董盒里,再将古董盒装进了背包,拉上拉链。
“哎呀,今天走得有点远了,回来路上又碰到下班高峰期,结果就晚了。”
王小姐两条白皙胳膊甩啊甩啊,显得一副精疲力尽的感觉。
也许是跟向南熟悉了,所以她现在要比以前随意得多,如果换作是以前,哪怕她再累,也会强撑着保持自己的形象,现在则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她将自己扔到一边的沙发上,毫无形象地将一条腿架在面前的椅子上晃啊晃的,然后扭过头来看了看向南,问道:
“喂,今天晚上吃什么?另外说一句啊,我不想吃牛排,也不想吃面包。”
“那要不去吃火锅?”
向南想了想,忽然说道,“我上次好像看见那家湘菜人家中餐馆附近,有一家蜀地火锅来着。”
“诶,我想起来了!”
王小姐忽然坐了起来,一脸兴奋地说道,“我们去看看那边有没有鱼头火锅,不是很辣的那种,汤底很鲜的!哇,一想起来就要流口水,走走走,赶紧走!”
向南问道:“你不累了吗?不要再歇歇?”
“我不是累的,我是饿的!”
“……”
两个人很快就下了楼,坐上车就往塞斯河对面开过去。
此刻,天色如黛,塞斯河却是灯光点点,站在岸上看去,如同一匹深色的绸缎般,流光溢彩。
不远处,一条三层的游船灯光璀璨,载着一船的游客,在夜游塞斯河。
王小姐开着车,很快就来到了那家“湘菜人家”中餐馆附近。
实际上,这条小街上汇聚了不少的中餐馆,已经是当地颇有特色的中餐馆一条街,在这条街上,湘、蜀、粤、东北等各种各样的特色菜馆都有,当然,还有到哪儿也少不了的沙县大酒店。
两个人在这条街上来回找了好几遍,最终也没找到鱼头火锅店,最后实在饿不住了,只好随便找了一家餐馆,点了一份超大的炖鱼头来弥补一下没有吃到鱼头火锅的遗憾。
“等回国以后,我请你去吃鱼头火锅,那才叫好吃啊!”
在回去的路上,王小姐一边开车,一边满心失望。
都有一条街的中餐馆,居然没有鱼头火锅,太让人郁闷了。
回到庄园里以后,王小姐停好了车,便跟向南一边聊着一边往楼上走,刚走上二楼,两个人忽然看见加利特穿着一身薄薄的睡衣,手里端着一杯葡萄酒,正坐在楼上的客厅里一边喝着,一边正微笑地看着他们。
“向,一起来喝一杯吧?瞧瞧,这窗外的夜色多漂亮!”
加利特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又笑着说道,“密斯王,你也来一杯?”
“不不不,谢谢老板的好意!”
王小姐一看就知道老板肯定是有事要跟向南说,她才不想留下来当个摆设呢,
“今天玩得太累了,我恐怕得早点回房休息去了。”
“哦,那太遗憾了。”
加利特耸了耸肩,笑道,“那么,祝美丽的密斯王晚安,做个好梦。”
等王小姐离开了,向南一边往沙发的方向走了过去,一边笑道:“加利特先生,公司那边的业务处理完了?”
“哪有那么快?公司越大,麻烦的事情就会越多。”
加利特撇了撇嘴,一脸无奈地说道,“所以,向,你将公司的管理和运营交给专人来负责是对的,要不然,你根本没时间安下心来好好做事。”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五十四章 天禄琳琅 (更新完毕)
加利特和向南两个人随意聊了两句,加利特这才将话题转入正题:“向,吉梅博物馆你去参观过吗?”
“吉梅亚洲艺术博物馆?没有去过。”
向南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
作为一个华夏的文物修复从业人员,自然不会不知道这个f国境内华夏文物最为集中的地方,那里面可藏有两万多件华夏文物呢。
不过,知道是知道,向南却是没去那里参观过。
两次来到巴里斯,两次都是有一堆文物需要修复,别说出去逛一逛了,他连出门晒一晒太阳的时间都没有,哪有时间出去瞎逛?
“呵呵,是吗?那这次有机会了。”
加利特喝了一小口杯中的葡萄酒,笑呵呵地说道,“吉梅博物馆的罗丹副馆长今天白天打电话给我,希望通过我邀请你到吉梅博物馆那边参观一下,顺便相互交流一下文物修复心得。”
“加利特先生,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向南笑了笑,目光清澈地看着这个有些虚胖的f国小老头。
罗丹副馆长邀请我去博物馆参观?
相互之间从来没有接触过,怎么忽然想起邀请自己来了?
向南稍稍一想,就知道这里面肯定还有事。
加利特这小老头,还遮遮掩掩呢。
“哈哈哈,就知道瞒不过你。”
加利特笑了起来,他将手中的酒杯轻轻第放在了案几上,这才一本正经地说道,
“事情是这样的,吉梅博物馆前一段时间更换一批华夏馆展厅里的展品时,工作人员一不小心将一件价值连城的华夏古陶瓷器给碰碎了,罗丹副馆长是想请你去帮忙修复这件古陶瓷器。”
“等一等,等一等!”
向南抬起手来,打断了加利特的话,一脸疑惑地问道,“吉梅亚洲艺术博物馆可是国立博物馆,它应该有不少古陶瓷修复师吧?”
“博物馆里确实有古陶瓷修复师,但这件古陶瓷器工艺很复杂,又有几处残缺,小野先生没有把握修复好。”
加利特摊了摊双手,说道,“所以,他们最后才想到了你。”
“小野先生?”
向南愣了一愣,忽然笑道,“这是同一个人吗?”
“没错,就是上次酒会时,跟你闹了点不愉快的小野先生。”
加利特点头笑了起来,说道,“其实,他的修复技术还是不错的,当然,跟你是比不了的。”
顿了顿,他又笑道,“其实说起来,原本罗丹副馆长是让小野先生来请你去吉梅博物馆商谈这件事的,不过,小野先生大概是不好意思见你,来了咱们博物馆里两次,都不敢去见你,也是难为他了。”
“我对小野先生倒是没太大的恶感。”
向南摆了摆手,一个萍水相逢的人罢了,以后都不一定见得到,何必要将他放在心上?
不喜欢的话,以后不接触就好了。
他想了想,又问道,“你知道吉梅博物馆那边摔碎的古陶瓷器是什么瓷器吗?”
“这个我倒是没问得太仔细。”
加利特摇了摇头,说道,“如果你愿意帮忙修复的话,我就把修复室那边的电话给罗丹副馆长,让他明天或者后天直接联系你好了。”
向南笑着说道:“只要他们跟其他人一样,愿意用华夏文物来抵作修复酬劳,我想,我没道理拒绝他们。”
藏在海外的华夏文物,那也是华夏文物,那也是华夏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既然碰上了,向南不可能当作没看到,肯定会好好地将它们修复,让它们能够保存得更长久一些。
也许有一天,它们有机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呢?
谈完了正事,两个人又闲聊了几句,眼看着天色已晚,便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第二天早上,向南刚到修复室不久,还没开始准备做事,修复室里那部从来没有响过的电话机忽然响了起来。
向南看了一眼,原本打算不理会,后来想起昨天晚上加利特说的话,心里面也不禁有些奇怪:
“那位罗丹副馆长,应该不会这么早打电话来吧?”
想归想,他还是走过去将电话接了起来。
“你好,请问是向南先生吗?”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略显沧桑的声音,“我是吉梅博物馆的副馆长罗丹。”
向南用熟练的不列颠语说道:“你好,罗丹副馆长,我是向南。”
“噢,向南先生!”
罗丹呵呵笑了起来,说道,“早就听说从华夏来了一位文物修复专家,一直都想拜访一下,可惜不知道你在何处,现在总算是联系上了。”
“罗丹副馆长客气了。”
向南笑了笑,问道,“不知道我有什么可以为你效劳的吗?”
“emmm,具体的事情,想必加利特已经跟向南先生说过了。”
罗丹沉吟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
“博物馆这边很希望向南先生能够过来看一看。当然,我们知道向南先生的规矩,只要向南先生能够帮我们修复这件破碎的古陶瓷器,博物馆方面会以一套元刻全本古籍天禄琳琅著录的《孔丛子》七卷相酬谢!”
元刻全本古籍天禄琳琅著录的《孔丛子》七卷?
向南愣了一下,随即大吃一惊。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孔丛子》七卷元刻版本,应该是元刻孤本了。
天禄琳琅,原本是乾隆皇帝设立的皇家藏书的地方,里面所藏皆为一流善本,嫏嬛秘籍,缥缃精品,是皇家藏书之精华所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