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罗丹副馆长见到向南回来了,立刻迎了上来,笑着说道,
“包括那件耀州窑双凤口注壶的所有碎片,我们也都送到了修复室里,如果你还有其他的需求,可以随时提。”
“谢谢,如果有其他需求,我会提出来的。”
向南朝他点了点头,笑着说道,“那罗丹副馆长,我先进去做事了。”
罗丹副馆长连连点头:“好,好!”
“向南先生!”
向南还没有进去,一直站在一旁的小野先生忽然表情为难地开口说道,
“请问,我能进去观摩一下您的修复过程吗?当然,我也可以作为您的助手,为您处理一些杂事的。”
“助手就不用了。”
向南摇了摇头,他修复文物从来就不需要假手于他人,主要也是不放心,他说道,“你要进来观摩可以,不过不能影响我修复。”
当初他修复宋代曜变天目盏时,就是全程直播的,如果靠观摩就能从中学到什么的话,其他人早就学会古陶瓷修复技术了。
所以,他并不在意别人观摩,当然,前提是不能影响他修复文物,否则的话,他不介意重新再把人赶出去。
“谢谢向南先生,我不会影响您的。”
小野先生大喜,忙不迭地应道。
原本他还打算用“助手”一说来当个借口近距离观摩,谁知道向南根本就不在意,这的确让他喜出望外。
要知道,当年他即便是拜了师傅,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也只能跟在师傅身边干干杂活,师傅哪怕是修复一件小破碗,也都要把他给支开,生怕他偷学了去。
他的确没有想到,向南居然这么大气。
道了谢之后,小野先生抢着先进了修复室,然后打来一盆清水放在工作台上,又将记号笔、502胶水、ab胶等物品一一找了出来放在了一旁,方便向南取用。
做完这些之后,他才老老实实地站在一旁,等着看向南开始修复。
向南换上白大褂,又戴好口罩之后,这才来到工作台前坐了下来,他将古董盒里的碎瓷片全部清理出来,然后将它们放进清水里清洗干净,再放到一旁晾干。
做着这些事情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也在不停地转动着。
碎瓷片太小又太多,这就会给修复过程带来极大的困难。
一般情况下,粘接的部位越多,粘接到最后越容易出现错位现象。
这是因为接缝中的胶液有一定厚度,致使接缝加宽,产生一定的误差。随着粘接块数的增加,这误差也累计加大,到最后就会出现拼对不到位现象。
所以,这就很考验修复师对胶液厚薄程度的掌控。
实际上,胶液太薄了会导致粘性不强,而胶液太厚了,又会影响粘接质量,只有厚薄均匀,才是最合适的。
然而,这个度才是最难掌握的。
在等待碎瓷片晾干的过程中,向南将这些碎瓷片按照之前看过的原器物照片,一块接一块地拼对起来,并不停地用记号笔在上面做着记号。
等他将所有碎瓷片拼对完毕,这些碎瓷片也早已干透了。
这时候,向南也发现了,在这件耀州窑双凤口注壶的器身上,还残缺了一块乒乓球大小的瓷片。
这就意味着,等他粘接碎瓷片粘接到一半时,就需要将残缺的部位配补起来,然后再继续粘接。
心里面有了粗略的修复方案以后,向南这才深吸了一口气,准备开始着手粘接碎瓷片。
和以往的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粘接顺序不同的是,这一次,向南打算采用“碎片减法”法来粘接碎瓷片。
用“碎片减法”法来粘接碎瓷片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碎片接缝的误差,也能降低出现粘接错位的几率。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五十九章 难道向南会魔法 (第一更)
所谓“碎片减法”法,实际上指的是将相邻的两块或三块碎瓷片粘接成大碎片,然后再将所有的大碎片重新粘接起来的一种粘接方法。
这种方法,是向南在很早之前自己研创出来的一种古陶瓷碎片粘接法,专门用于一些碎片又多又小的古陶瓷器的修复,效果相当明显。
打定主意以后,向南便从一旁拿过502快速粘胶剂,然后开始迅速地将一块块相邻的小碎片粘接了起来。
小野先生安安静静地站在距离向南一步之遥的地方,站在这里,既不会遮挡住向南采光,也不会影响向南的动作。
他不发出一点声音,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向南的一举一动,看着看着,他的眼睛就慢慢睁大了。
“拼对的速度怎么可能这么快?这些碎瓷片这么小,就算一块块比对断纹,也要不少时间啊!”
“他是怎么做到的?”
“咦!他怎么粘接两三块碎片就扔一边不管了?这难道就是向南的绝技?这么做的道理是什么?”
“……”
小野先生越看越吃惊,越看越觉得神秘,有好几次都忍不住想开口问一问向南,话才刚到嘴边,就赶紧被他自己给咽回去了。
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影响向南修复文物,要不然,被赶出去事小,白白失去了一次近距离观摩向南修复文物的机会,那才是最大的损失。
向南当然不知道小野先生内心里的想法,他手上的动作很迅速,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将所有的小碎瓷片三三两两全都粘接了一遍,此刻工作台四周剩下的全都是一些巴掌大的残片了。
进行到这一步之后,向南歇了一口气,开始二次准备粘接,这一次,他就开始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粘接了。
他从一堆碎瓷片中找到了变成两瓣的圈足底座,将它们用粘胶剂小心翼翼地粘接好之后,这才找来相邻的残片,依次将它们按照顺序粘接起来。
当这件耀州窑双凤口注壶的器身慢慢呈现出轮廓来时,向南又停了下来,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配补器身残缺之处了。如果此时继续粘接碎瓷片到瓶口的位置,由于瓶口极小,就会导致器身残缺部位的配补不好操作。
向南取来一些瓷粉放进一个小瓷碗里,然后又倒入一定比例的ab胶,将两者搅拌均匀,待其变成糊状物后,这才用手拿着材料伸进双凤口注壶里面,将残缺部位从里面封堵住,然后再将调制好的糊状物填补进残缺部位。
由于ab胶固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向南一边等待配补材料固化的同时,一边用工具抹平材料表面。
此时的小野先生已经看得有些麻木了,他根本就看不出向南的这一系列动作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可对方的每一个动作似乎都恰到好处,没有多余,速度偏偏又迅捷无比。
向南进修复室到现在连一个上午的时间都不到,就已经快要将那些碎瓷片粘接完毕了,这,这是不是太快了?
“想不通啊想不通,怎么会这样呢?难道向南会魔法?”
眼看着向南总算是歇下来了,小野先生顿时舒了一口气,这一上午,他在边上看的是眼花缭乱,比自己动手修复文物还要累,看来,自己跟向南还真的不是一个层次的。
摇了摇头,他不再去想这些事,而是轻轻咳嗽了一声,低声说道:
“向南先生,已经到中午饭点的时间了,您是一会儿下去吃饭,还是我到食堂帮您带一份上来?”
向南扭头看了一下墙上的挂钟,笑了一下,说道:“待会儿下去吃吧,中午歇一会儿。”
这一件文物修复完毕之后,自己就可以回魔都去了,所以,用不着这么拼,连午饭都要躲在修复室里吃。
而且,据他估算,这件耀州窑双凤口注壶今天也修复不完,明天起码还要一天时间,还不如修复得慢一点,精细一点。
“好,我知道这附近有一家不错的华夏餐馆,我先打电话订座。”
小野先生连连点头,脸上浮现出喜色来,“今天中午,请向南先生让我做东吧!”
“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小野先生!”
向南想了想,便也答应了下来。
“不客气,不客气,这是我的荣幸!”
小野先生连连摆手,接着就掏出手机,到外面打电话给餐馆订座去了。
又过了一个小时,向南用工具轻轻戳了戳配补材料,发现它已经开始固化了,便小心地将那只一直堵在壶口里面的手抽了出来,然后简单收拾了一下工作台,便来到洗手池洗了洗手,脱掉白大褂和口罩,走出了修复室。
小野先生已经在外面候着了,见到向南出来了,便连忙在前面领路。
两个人出了博物馆,又往一条小街走了两百米远,就来到了餐馆里。
点了菜之后,向南见小野先生脸上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忍不住笑道:
“小野先生,你在巴里斯生活很多年了吗?”
“嗯,我到这边已经有十多年时间了,一直都在从事文物修复工作。”
小野先生笑了笑,又叹了口气,道,“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技术一直都没有什么长进,真是丢人啊。”
“在巴里斯这边,小野先生一年修复的古陶瓷器应该也没有多少吧?”
向南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毕竟,博物馆里的古陶瓷器,总不会无缘无故就残损掉。”
“确实不多,有时候一年也难得修复一件,所以,平常我也会帮一些收藏家修复藏品。”
小野先生点了点头,他看了向南一眼,忽然开口问道,“之前我看向南先生的修复手法,似乎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手法、绝技,可是怎么感觉整体的修复速度会那么快呢?”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秘密,就是手熟而已。”
向南看了他一眼,笑道,“如果小野先生也像我一样,一年时间修复上百件各种各样的古陶瓷器,你也能轻松做到这一点。”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六十章 手熟而已 (更新完毕)
一年修复上百件古陶瓷器?
小野先生一下子脑袋就懵了,向南说的是真的吗?那这也太夸张了!
要知道,他从正式开始修复古陶瓷时开始算起,到现在足足二十多年的时间,平均下来一年也就修复二三十件古陶瓷器罢了。
更何况,刚开始修复古陶瓷的最初一两年时间里,每一个修复师的修复速度都不会很快,小野先生也一样,他记得当时他修复的第一件古陶瓷器,就足足修复了半个多月。
这还是因为那件古陶瓷器残损得不怎么严重,否则的话,估计花的时间还要更久。
可向南一年修复上百件古陶瓷器,平均每两三件修复一件,这,这是怎么做到的?
实在没办法想象!
这一顿午饭,小野先生的脑子里始终都是晕晕乎乎的,连什么时候吃完的都不知道。
等回到博物馆修复室以后,看到向南又开始坐在工作台前低头忙碌起来,他这才回过神来。
向南骗他是不可能的,也没这个必要骗他,那就意味着向南的确是修复了这么多古陶瓷器,他的心里也渐渐有了些明悟:
“看来当年师傅说得对啊,文物修复是没有诀窍的,只有多练,才能让技术更加精纯。”
向南可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话让小野先生想了这么多,此刻,他已经将这件耀州窑双凤口注壶的碎瓷片全部粘接完毕。
由于粘接时粘胶剂用的分量刚好合适,双凤口注壶整体也没出现变形,整个器型看起来线条柔和、圆润大气,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整个器身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一段段的接缝线。
当然,这个并不重要,接下来,向南就要开始动手将这些接缝线处理掉。
时间在向南的忙忙碌碌中一点一点过去,小野先生也一直站在一边,既不走来走去,也不多嘴开口说话,就像一个雕塑一般,目不转睛地看着向南修复文物。
也许是经过了向南中午时的“点醒”,到了下午时,小野先生也不像上午时那样一惊一乍了,表情一直很平静。
但实际上,小野先生越是看下去,心里面越是确定了向南之前所说的话的正确性。
向南这一天时间以来,所采用的修复手法都是平常至极,根本没有传言中的那些独特的手法或者难得一见的绝技,这就意味着,他之所以能修复得这么快又这么好,的确只是因为修复得太多了,所以“只是手熟而已”。
“可惜自己明白得太晚了,要是自己再年轻个十来岁,也许还能再重新来过,现在就……”
小野先生苦笑了一下,忍不住在心里面摇了摇头。
原来所谓的诀窍,其实人人都知道,只是,没人在意而已。
都想着能够学到一门无以伦比的绝技,然后一飞冲天,殊不知,真正能一飞冲天的,只有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努力而已。
到了下班时,向南堪堪完成了打底工艺处理,到了此时,他长舒了一口气,抬起头来看了看时间,这才转头对小野先生笑道:
“今天就到这里了,等明天再来完成接下来的作色、仿釉工艺,这件耀州窑双凤口注壶就差不多修复完成了。”
“向南先生,您真是太让人吃惊了!”
小野先生由衷地说道,“我这一天看下来,就好像做梦一样。”
“没那么夸张,只不过我修复得快了一点。”
向南一边收拾工作台,一边看了他一眼,笑道,“其实这件耀州窑双凤口注壶,你也可以修复的。”
“我是可以修复,不过,肯定做不到向南先生这样完美。”
小野先生苦笑了一下,说道,“这可是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真要在我手上出了点纰漏,把我卖了我都赔不起。”
向南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收拾完工作台后,向南将身上的白大褂和口罩脱下来放到一边,然后在洗手池里洗了洗手,这才拎着背包下了楼。
到了楼下,王小姐已经坐在门口休息的长椅上等待了,看到向南下来了,她的脸上立刻荡漾出了笑容,说道:
“今天这么准时?”
“不能影响人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下班嘛。”
向南一边朝她走去,一边笑着问道,“你等好久了?”
“没有,我也是刚来。”
王小姐摇了摇头,她扭头看了看向南,问道,“我们是不是这两天就要回华夏了?”
“差不多吧,等我把博物馆里的这件古陶瓷器修复完了以后,差不多就可以回去了。”
向南想了想,笑道,“怎么?舍不得走了?”
“那倒不至于,在这边待了半个月,我还是觉得咱们华夏热闹,有人气。”
王小姐歪着头想了想,解释道,“不是说人多或人少的问题,而是不同人群的性格问题,你懂的,在我们华夏,随便走进一家餐馆,那热火朝天、人声鼎沸的场面,在这边根本看不到,这里的人太理性,也太冷静,所以感觉有点无趣。”
“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了。”
向南笑着说道,“你能感觉到这一点,说明,你依然还是心属华夏的好姑娘。”
“嘁,什么呀!我这是天天晃荡来晃荡去,心里没底而已,迫切需要回去当社畜才有安全感的表现。”
王小姐撇了撇嘴,作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哀叹道,“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呀。”
“你可别叫苦了。”
向南走到那辆红色的小轿车旁,笑着对王小姐说道,“哪个穷人家的孩子像你这么潇洒,生活精致得像个芭比娃娃似的。”
“哼!”
王小姐撇了撇嘴,一把拉开驾驶座的门坐了进去,傲娇地说道,“走,吃大餐去,说好了要请我吃晚饭的!”
“好好好!”
向南笑着应道,也顺手拉开副驾驶座的门,顺势坐了上去,他一边扣上安全带一边笑道,
“想去哪儿吃,你自己挑吧。”
“小心我吃穷了你。”
王小姐昂了昂小脑袋,发动了车子,脚下一踩油门,小车子“轰”地一声,就超前冲了出去。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九百六十一章 这就是大师 (第一更)
王小姐嘴里叫嚣着“吃大餐”,到最后找来找去,还是找了一家烧烤店,两个人撸起了串。
吃过晚饭后,向南刚回到庄园的房间里,还没开始洗澡,放在兜里的电话忽然震动了起来。
他拿出来一看,居然是老师江易鸿打来的。
“喂,向南,你现在还在巴里斯吗?”
电话那头,江易鸿的声音显得有些疲惫。
“嗯,大概过两天就能回去了。”
向南想了想,说道,“老师,发生什么事了吗?”
“闫思远住院了,这次情况有点严重,也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
江易鸿语气沉重,顿了顿,又说道,“他今天以来身子骨一直都不怎么好,前两天坐在沙发上打瞌睡,睡着睡着就倒在地上去了,幸好家里的老管家发现得早,要不然……”
向南一惊,闫老爷子病重了?
他记得上一次自己去家里看他,他还好好的呢,怎么忽然就病了?
他连忙问道:“老师,那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现在时而清醒,时而昏迷。”
江易鸿想了想,叹了一口气,说道,“说实话,他的年纪也大了,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退化了不少,看现在这情况,这次也许就凶多吉少了。”
江易鸿的情绪很低落,这向南倒是能够理解,他和闫老爷子两个人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关系一直都很好,陡然间自己的一个好朋友病危了,眼看着就要没了,心情不低落是不可能的。
“闫老爷子吉人自有天相,会好起来的,老师你也别太难过了。”
向南听了以后,安慰他道,“还有,老师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啊,平常的时候别太累了,该休息的就休息。”
“行,我自己有分寸的。”
江易鸿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道,“那你自己在外面也要小心点,多注意安全。”
“我会的,老师放心吧。”
挂了电话以后,向南的情绪莫名地也有些沉重了起来。
不知道为什么,心里面就好像压着什么东西似的,感觉有点憋不过气来。
他来到房间的窗前将窗户打开,微凉的夜风像决堤的水流一般,争先恐后地涌了进来,让向南的头脑稍稍清醒了一些。
向南看着窗外黑沉沉的暮色,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转过身来,回到床前重新拿起电话,想了想,又拨了一个电话出去。
过了一会儿,电话“嘟——嘟——”地响了起来,在黑夜里显得格外深沉。
电话响了五六声之后,终于被人接通了,电话那头传了一个低沉的声音:
“喂!”
“君豪叔,是我,向南!”
向南连忙开口说了一句,可接下来的话忽然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老爷子现在还好吧?”
“还好,刚刚醒过来喝了点米粥,又睡了。”
闫君豪看起来也很疲倦,连声音都有些沙哑,他忽然问道,
“向南,你不是在巴里斯吗?回国了?”
“还没有,这边有点事还没处理完,可能还要一两天。”
向南和闫君豪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了一阵,到最后实在不知道说什么了,向南才说道,
“君豪叔,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别太累着了,老爷子会好起来的。”
“嗯,你也一样。”
闫君豪笑了笑,说道,“你那边已经很晚了吧?早点睡觉,等你回魔都了咱们再聊。”
“好。”
向南点了点头,和闫君豪又说了一两句,这才挂断了电话。
洗了个澡,换了身睡衣,向南躺在床上,侧头看着窗外远处城市里微弱的光芒,心里面暗暗想到:
“闫老爷子,应该会好起来的吧?”
……
尽管昨天晚上睡得很晚,但第二天早上,向南依然起得很早,在小野先生等人刚刚上班的时候,他就已经坐着王小姐的车子赶到了博物馆。
来到楼上的修复室里以后,向南也没什么废话,套上白大褂,戴好口罩,就在工作台前坐了下来,准备继续修复昨天没有修复完的那件古陶瓷器。
打底处理好的那件耀州窑双凤口注壶,碎瓷片的接缝处和配补部位光滑细腻,唯独缺少了剔花花纹。
因此,向南在作色处理之前,还需要用刻刀将器身上残缺的剔花花纹补全来。
这一步也是这件耀州窑双凤口注壶的修复难点,事实上,这对修复师的雕刻水平有极高的要求。
补全剔花花纹,不仅仅对整体的纹饰风格有要求,而且,补全的花纹还要能够与原器物上的花纹衔接自然,线条细腻。
向南仔细打量了一遍这件双凤口注壶器身上的牡丹剔花纹饰,心里面稍稍思考了一阵,这才从工具箱里拿出一柄刻刀,开始对着碎片接缝口和残缺配补部位进行雕刻起来。
一旁站着的小野先生直看得眼睛都瞪大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清醒过来,在心里暗叹一声:
“向南先生真是艺高人胆大啊!”
换作一般人,谁敢这么直接拿刻刀对着瓷器修复部位进行雕刻的?
这要是一不小心出了错,不说这件古陶瓷器没救了,那之前完成的好几道工艺至少也都白做了。
1...303304305306307...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