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看着工作台上散发出刺眼的高温电弧,让那些围观的修复师们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继而又开始交头接耳起来:
“向专家这是……”
“高温矫形法,想不到啊,他连这种出现没多久的青铜器矫形技术都掌握了!”
“我看过论文,这种高温矫形可不好掌握啊,如果加热时青铜器表面温度过高,会造成青铜器表面氧化变色以及锈层破坏的,所以必须同时控制好温度和过火区域,没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一般人可掌握不了。”
“我怎么感觉,向专家不像是在考核资深修复师啊,他这水平,跟专家也没差不了多少了吧?”
“……”
高温矫形技术,主要是利用氩弧焊对青铜器局部进行瞬间加温,可以让矿化腐蚀的青铜器恢复韧性,从而避免在矫形修复时,变形部位发生断裂。
向南当初在论文上看到这种方法后,顿时就来了兴趣,让许弋澄为他的小修复室里添置了氩弧焊设备后,抽出时间来练习了好一段时间。
这种高温矫形技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青铜器文物都适用,它只能用于拥有比较好的铜质本体,不能完全锈蚀或完全矿化的青铜器。
在此前,像这类青铜器,只能使用锯解矫形方法来处理,只是锯解矫形实际上已经对青铜器造成了二次伤害,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今,又多了一种高温矫形技术,对于那些锈蚀或矿化严重但又没有完成被锈蚀矿化的青铜器文物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向南手上的动作很快,利用氩弧焊对青铜鸮面纹方尊变形的部位瞬间加温之后,便开始用手动液压装置,慢慢地将变了形的部位矫正过来。
矫正完一处后,他又重复之前的动作,一直到将青铜鸮面纹方尊所有的变形部位都矫正完毕,这才开始准备青铜器修复的下一道工艺——配补。
向南的这一连串工作,如同行云流水,虽然很快,但每一步都有条不紊,丝毫不显得慌乱,让围观的那些修复师们一个个都看傻了眼,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你,你们看出什么来了吗?”
“很舒服,看向专家操作高温矫形,很顺畅,就好像,就好像……”
“就好像便秘的人忽然肠道通畅了一样,对吧?哈哈!”
“咦,老刘你真恶心!不过,你说得还真挺形象的。向专家这一套实践操作,就跟标准示范工作一样……”
“诶,你们录像了没有?”
“……”
围观的修复师们在窃窃私语,殊不知,另一边坐在那儿的三位老专家,也是看得有些傻了眼——
向南这技术,也太娴熟了吧?
这是半年多时间能够学会的?别tm逗我了!你以为我是三岁小孩子呢?
可之前他们可是专门跟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中心的张春君联系过的,张春君信誓旦旦地表示,向南就只跟他学习了半年,而且,上门找他的次数都不超过十次……
这意思是,向南更多的还是自学的?!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一十一章 难道这是向南的秘诀 (第一更)
“向南这小子,不是好人啊!”
马老专家看了看向南,一脸无奈地转头对另外两位老专家轻声叹了一口气,“他是文物修复界千百年都难得一见的天才没错,可你们看看,他天才得太过分了,对其他的修复师来说,打击可实在太大了!”
说完,他朝站在门边围成一个半圈的二十来个修复师们努了努嘴。
老何和老钱两个人闻言望那边一看,差一点笑出来,那些年纪都在三四十岁左右的资深修复师们,一个个就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一般,蔫了吧唧的。
好不容易忍住了笑,老钱轻“哼”了一声,小声道:“打击一下他们也好,一天天的,都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呢,才干了一个来月的活,就要死要活的,想当年,我们……”
“诶,老钱,别提当年了!”
老何连忙摆了摆手,打断了老钱的话,笑道,
“时代不同了,咱们总不能老按原来的条件要求年轻人。不过,老何你也没说错,让向南打击一下他们也挺好,让他们知道知道,技术那是锻炼出来的,是用汗水换来的,可不是吹牛打屁就会提高的。”
三位老专家在一边感慨,坐在他们身后的牛局长和颜文聪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
颜文聪是意外。
他知道向南青铜器修复应该是达到了资深修复师的水准,否则的话,也不会来参加修复师等级考核,只是没想到,向南的水平似乎比一般的资深修复师高明得多了。
而牛局长则是完全没有想到,他的确是听说过向南的种种传闻,但毕竟没有亲眼见到,心里面多少还保留了一点怀疑。
他知道向南肯定是一位天才,否则的话,也不可能在如此年纪就成为两大类别文物的修复专家,但天才多得是,向南只不过比一般天才厉害一点罢了。
而且,听说向南很勤奋,以前学习古书画修复技艺时,还三天两头睡在修复室里呢。
如此勤奋上进的一个人,比别人优秀一些,突出一些,并不奇怪。
然而,当他亲眼看到向南修复那件青铜鸮面纹方尊,再听到这三位老专家的对话后,他才发现自己之前的看法是有多么狭隘了。
如果换一个人,别说半年多时间,哪怕再多学个一年,也不可能达到向南如今的水平。
这是努力就能达到的成就吗?
不,这是天赋!
向南,他就是为文物而生的!
“人才啊!”
牛局长暗自感叹了一声,心里面忽然冒出了一种想要不顾一切拉拢向南,然后将他留在西江省文物局的冲动。
这想法一生出来,就像野草一样疯狂生长着。
可是,还没等这想法成熟,就仿佛遭遇了强效除草剂一般,瞬间湮灭了。
且不说西江省的发展环境比不上魔都,单单是向南自身,也不是西江省文物局能够留得住的。
他如今自身就拥有一家资产上亿的文物修复公司,而且经常会收到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邀请,前去协助修复文物,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愿意被人拘束呢?
自由自在,想上哪儿去修复文物就上哪儿去修复文物,难道不香吗?
带着一丝丝遗憾,牛局长看向向南的眼神,莫名地复杂了起来。
……
向南倒是没有不知道这些人有这么多的想法,他此刻已经沉浸在了文物修复的世界之中,专注而又认真。
他右手拿着一把钢錾,左手扶着被松香胶板粘得严严实实的铜板补块,一点一点小心地沿着描绘好的纹饰线条錾刻着。
这件青铜鸮面纹方尊身上的纹饰是阳雕,并不是阴刻,因此,向南需要将纹饰线条以外的底子全部铲掉,这些说起来容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需要非常小心。
因为一旦没注意,将细细的阳雕线条给铲断了,那就意味着这片铜板补块已经作废了,之前所作的一切工作都是无用功,需要再换一块铜板补块从头来过一次。
如此一来,消耗的时间就大幅增加了。
向南静静地趴在工作台上錾刻着纹饰,独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颇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意味。
可那些旁观的修复师们,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出什么名堂来的,再加上之前连续紧张工作了一个多月没有休息,此刻已经感觉有些疲累了。
此刻,就有一部分人开始东张西望,窃窃私语起来。
“诶,这都十二点多了,大家怎么都不去吃饭?”
“啊?都这么晚了,那我得先走了,下午答应好了要带女儿去动物园看猴子呢,上次食言了,她气得一个星期都没理我。”
“哎,等等我,咱们一起去……对了,老戴你们不去吗?”
“你们去吧,我再看一会儿!”
“……”
悄无声息地,原本门口有二十多位修复师在围观的,此刻一下子走了五六个,只剩下十多个人还在坚持着,似乎还真有人看出了点名堂。
而另一边,牛局长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来到三位老专家的身后,悄声问道:
“三位前辈,已经到饭点了,要不,你们先去吃饭?”
“这不大合适吧?”
马老专家回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又往向南那边飘过去,笑道,“你没看到向南还在忙着修复文物吗?人家做事的人都没说要去吃饭,咱们在边上看的人怎么好意思去吃?”
“那我去跟向南说一声,让他先歇一歇。考核虽然重要,但也得吃了饭才有力气干活啊。”
“别打扰他。”
老钱连忙抬手拦住了牛局长,没好气地说道,“向南现在状态正佳呢,你要是过去这么一打搅,要是他把补块錾刻坏了怎么办?你好好坐着,别碍事,一顿不吃饿不死!”
“哎,哎!”
碰到这么几个老顽固,牛局长也没办法,只好讪讪地回到座位上重新坐了下来。
向南这小子,还真是拼啊,修复起文物来,居然连饭都可以不吃。
不过,听说他以前在魔都时也是这样的,也不怕把胃给饿出毛病来。
“难道,这就是向南比别人更成功的秘诀?”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一十二章 这一点都不科学 (更新完毕)
錾刻纹饰并不容易,向南一直忙到下午两点多钟,才堪堪将铜板补块錾刻完毕。
将松香胶板上的松香熔化后,向南将铜板补块取出来,然后在青铜鸮面纹方尊的口沿残缺处比对了一下,补块稍稍比缺口处大了一些。
实际上,这也是正常操作。
在补配时,修复师所裁剪的铜板补块,一般都是要比缺损处大上一圈,因为铜板补块一般都是平板,而青铜器残缺处大部分都是弧形的,等到将铜板补块錾刻好纹饰之后,再调整到和原器物相同弧度时,基本上就差不多大小了。
而且,补块大了不要紧,要是小了,这补块基本就等于是废了。
向南将补块用手动液压装置将补块的弧度稍稍调整了一番,然后再和原器物残缺处比对了一番,这下就刚刚合适了。
接下来,就是焊接了。
焊接对于向南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先将几个焊接点用锉刀锉出铜色来,然后一个点一个点地用锡焊焊上,很快就完成了。
到了这一步,三位老专家的要求,向南其实已经完成了。
不过,青铜器修复到这里,也只剩下“加固”和“做旧”这两个步骤了,要是没做完,向南总感觉会少了点什么似的。
因此,他将青铜鸮面纹方尊补配完毕之后,也没停下来,继续对补配部位进行加固处理。
青铜器的加固工艺,分为两种。
一种是化学加固。通常是用丙烯酸树脂,进行浸泡,或者喷涂。
另外一种是机械加固。
这种加固方式,主要是针对十分脆弱的青铜薄片,用薄丝织物、耐腐蚀合成织物或者是玻璃纤维织物,附着于薄片的内部或者是背部,然后再使用3~5%的丙烯酸树脂溶液涂抹,使得加固材料能够很好地附着于薄片之上。
这件青铜鸮面纹方尊,自然不属于青铜薄片,因此,向南选择了化学加固,用丙烯酸树脂进行喷涂处理。
向南这边不紧不慢地给青铜鸮面纹方尊做着加固处理,另一边一直守在修复室里观看向南考核过程的那十多个修复师们此刻已经看傻了眼。
这不科学啊!
这件青铜鸮面纹方尊尽管残缺部位并不大,只有小孩巴掌大小,但口沿处的位置,纹饰最是精细复杂,换作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一次就能錾刻成功。
而且,就算是一次錾刻成功了纹饰,那花费的时间也不可能这么短。
可向南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明明就站在向南的身边,亲眼看着的——他动作又不快,又没看到他用什么不得了的绝技,怎么就在短短的两三个小时里,就把铜板补块给錾刻完毕了?
还有,还有!
还有那锡焊……
我们都是在看戏吗?
否则的话,过程我们明明看清楚了,可结果却是看不懂啊!
这一点都不科学!
……
六月份的豫章,太阳落山得很晚,一直到下午将近七点钟,外面还有丝丝金黄色的余晖,在窗沿处不断地跳动。
此时,向南已经将这件青铜鸮面纹方尊完全修复好了,正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扭了扭有些酸痛的脖子,歪着脑袋一整天,感觉整个颈椎都要僵掉了。
他伸了一会儿懒腰,感觉整个人都舒服了不少,这才慢慢地将工作台收拾干净。
此刻,修复室里一片寂静,连不远处的修复师们的呼吸声都听得见。
这就修复完了?
一天不到就修复了一件残缺的青铜器?
而且还要矫形、錾刻纹饰?
这……变态吧?!
三位老专家已经顾不得震惊了,他们也陪着向南从早上饿到了现在,此刻见向南已经修复完毕了这件青铜鸮面纹方尊,连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大步走到工作台前,将向南往边上一推。
然后,三个老专家就像变戏法似的,各自从口袋里掏出来了一柄手持放大镜,对着工作台上的那只青铜鸮面纹方尊细细地看了起来。
那些修复师们,则站在三位老专家的身后,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垫着脚尖,左摇右晃地想要从人缝里看一眼那只被向南修复好的青铜器。
自己也是耗费了一整个休息天,饿着肚子站在修复室里等了那么久呢,要是不看上一眼向南修复的青铜器,岂不是太亏了?
当然,修复得好跟不好,他们是不在意的,但向南能在一天不到的时间里就修复了这件青铜鸮面纹方尊,想必他的青铜器修复水平不会比自己差。
一群人围在向南待过的那张工作台前,就好像农村里赶集一样,熙熙攘攘,摩肩擦踵。
而正主向南,反而早就被挤到一边去了。
他有些愕然地看着眼前的这副场景,神情还有些茫然:
“发生什么事了?这些人这么激动,到底想干嘛?”
“向南,你小子还真是深藏不露啊!”
这时候,颜文聪也走上前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脸感慨。
他身为国家文物局考古处的副处长,虽然不是文物修复师出身,但他接触的文物修复师可不在少数,自然也不是什么菜鸟。
这一整天,他也没有离开过,始终都在看着向南修复那件青铜器,别的他不一定懂,但光是看向南修复文物时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流畅感,就让他感觉到很舒服。
一个修复师,要是修复文物的过程能够让行外人看得很舒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可以说,在整个华夏都不见得有多少个。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位修复师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而向南,正是其中的一个。
颜文聪原先以为向南的青铜器修复水平,能在半年时间内达到资深修复师已经很了不起了,但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般的资深修复师,还真是拍马也不一定赶得上向南。
“向南的青铜器修复水准达到了专家级?”
这个念头一起,颜文聪连忙晃了晃脑袋,将这可怕的想法甩了出去。
向南已经是古书画和古陶瓷修复专家了,如果再加一个青铜器修复专家的头衔……
不敢想,不敢想!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八百一十三章 你故意耍我们的吧 (第一更)
“向专家,您的修复技术,真是令人惊叹啊!”
向南还没来得及和颜文聪说话,一旁的牛局长也走了上来,一脸感慨的说道,
“就您这水平,就应该直接到京城里去参加青铜器修复专家等级考核,在我们地方上,最多也就只能给您认定资深修复师了。”
牛局长的确是被向南给震撼到了,连说话时都一时间没忍住,居然还用上了敬语。
“牛局长过奖了,我这水平,离专家还差了点。”
向南连忙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有资深修复师的资格认定就足够了,这次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器文物,我也就不会错过参与修复工作了。”
如果真去京城参加青铜器修复专家等级考核,他大概率能够通过,不过,一个专家的头衔,如今对于他而言,吸引力已经不那么大了。
整个华夏文物修复界里,本来就只有一个双料修复专家,再变成三料修复专家,除了让其他人震惊一下,就再也没什么其他的作用了,何必那么招摇呢?
有这个来回奔波的时间,还不如留着精力多修复一两件文物呢。
“向专家就是谦虚。”
牛局长能感觉得出来,向南对这专家头衔并不是太在乎,笑了一下,便转移了话题,说道,
“为了这场考核,咱们一伙人自从早餐过后,一直到现在都还没吃过东西呢。我已经让人安排了晚餐,等三位老专家判定过那件青铜器后,还请向专家赏个薄面,到时候一起喝几杯,也算是我们文物局感谢向专家千里迢迢带人来援了。”
向南既然都不在意专家的头衔了,那庆祝资深修复师考核通过的理由就未免有些不恰当了。因此,牛局长便换了一个理由。
向南点头应了下来,笑道:“好,那就麻烦牛局长了。”
“诶,向南,我很好奇啊。”
颜文聪等牛局长把事情说完了,也凑过来拍了拍向南的肩膀,笑着问道,
“你现在青铜器修复技艺已经完全掌握,接下来也就是慢慢磨练到更深层次了,那么接下来你打算再学习修复哪一类文物?你不会打算将所有文物修复技艺全都掌握吧?”
牛局长一听,也连忙竖起耳朵来,等着向南的回答。
说实话,向南现在才二十三四岁,换作是其他人,如今才刚刚从大学毕业开始接触文物修复呢,以向南的天赋和能力,再掌握几个门类的文物修复技艺丝毫不在话下。
“啊?”
向南有些懵,说实话,他现在还没考虑过掌握下一门类的文物修复技艺呢,更何况是全类别文物的修复技艺?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文物类别实在太多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物体或物品,以不同的形式保存和传留至今,品类庞杂,内容广泛。
单单是以文物质地来区分,就有石器、玉器、骨器(含骨器、牙器)、木器、竹器、铜器、铁器、金器、银器、铅锌器、瓷器、漆器、玻璃器、珐琅器、纺织品、纸类文物等等。
要想将全类别文物的修复技法全都掌握,实在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他摇了摇头,笑着说道,“颜处说的有些远了,光是我现在掌握的三个门类文物的修复技艺,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去学习呢。”
颜文聪笑了笑,没再多说什么。
他觉得,向南心里面肯定已经有些想法了,不过,他为人谦逊,口风也挺紧,还没确定的事情,大概不好透露。
然而,实际上他真是想多了。
向南根本就没有掌握新技能的时间表,更别提掌握全类别文物的修复技艺了。
三个人坐在修复室的角落里闲聊了一阵,那三位老专家总算是将自己的注意力从那件青铜鸮面纹方尊里移开了。
半蹲在工作台前,盯着那件青铜器鉴赏了半个来小时,三位老人家的老腰都快断了,他们颤颤巍巍地在几个修复师的搀扶下站起身来,一步一步朝着向南等人这边走了过来。
“向南,你这小子,是不是故意来耍我们这几个老头子的?”
马老专家刚一走过来,就气呼呼地对着向南“兴师问罪”起来,连带着另外两位老专家也是一脸“不虞”。
“啊?”
向南一脸茫然,故意耍你们?
我哪有那么闲!
“哼,就你这青铜器修复水平,还用得着来这里考核资深修复师等级?你就应该直接到京城去考核青铜器修复专家!”
何老专家也是吹胡子瞪眼的,他说道,“你说说看,你都有专家的水平了,还来这儿考核资深修复师,这不是耍我们是什么?”
向南:(o′?ェ?`o)!!!
一脸无辜!
我真没这心思啊,我只是想拿到一个能够光明正大修复青铜器文物的资格!
再说了,我也没觉得我的青铜器修复技术有多高啊,应该没达到专家级的水准吧?
“行了行了,你们两个老东西就别逗向南了。”
看着向南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钱老专家总算是忍不住了,他裂开嘴,笑呵呵地说道,
“谁不知道你们现在心里都美着呢,咱们青铜器修复界里什么时候出过这么年轻的专家?这回可算是有了,下次碰到那些老货,看他们还吹不吹牛,向南可不只是他们古书画修复界的,也不只是古陶瓷修复界的,他还是咱们青铜器修复界的!哈哈!”
“说得对!看他们还嘚瑟个什么劲!”
何老专家这会儿也笑了起来,他盯着向南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道,
“向南你就不该去学什么古书画和古陶瓷修复,要是没被这两类文物给耽误了,单单学习青铜器修复的话,哪还轮得到那些人在咱们头上耀武扬威?咱们青铜器,可是国之重器,又岂是古书画和古陶瓷这些艺术品能比的?”
1...260261262263264...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