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说着,他伸手拍了拍向南的肩膀,笑道,“那这里就交给向专家了,我就不影响你们做事了。”
“刘馆长请便。”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将他送出了修复室的门口,这才转了回来。
在他的面前,不仅站着姚嘉莹、覃小天和王民琦三个人,还有唐伟才、卫东海和小石、小柳四个人。早在昨天下午的会议上,刘馆长就已经说了,这段时间里,唐伟才和卫东海等四个人全部交由向南指挥。
唐伟才和卫东海等人原先并不太服气,可经过昨天晚上的欢迎宴后,他们已经见识到了向南在文博界里真正的分量,这才老实了许多。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六十五章 这一招儿高啊 (更新完毕)
“这里一共有一百来件残损的古陶瓷,如果按部就班地修复,我估计起码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但博物馆计划举行的展览,离现在已经不足两个月了,在时间上肯定来不及。”
向南看着站在面前的修复师们,朗声说道,“而且,我也不打算在这里耗费那么长的时间,我希望一个月就能将这些古陶瓷全部修复完毕,所以请大家多多配合,争取按期完工。”
“嘶!”
除了向南带来的那些人,唐伟才和卫东海这四位修复师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一百多件古陶瓷,一个月能修复?”
唐伟才一脸不可置信的模样,说道,“就算我们有八个人,那平均下来,一个人也有十三四件,两三天就必须要修复一件,这怎么可能?”
哪怕他是资深修复师,修复这么一件碎裂成几十块碎片的古陶瓷器,起码也要一个星期的时间,更别提小石、小柳这几个普通修复师了,这一个月时间他们能修复两件古陶瓷器就算不错了。
向南居然说要在一个月内将这一百多件残损古陶瓷器全部修复完成,这不是开玩笑是什么?
卫东海也是连连点头,附和道:“是啊,除非全部采用考古修复,否则的话,怎么也不可能一个月就修复完的。”
文物修复分为考古性修复、展览性修复和商业性修复,其中考古性修复是最简单也最粗糙的一种,只要将古陶瓷残片全部拼对粘接成型,再将残缺部位配补好就可以了,如果只是这样,就算小石小柳这些人,一天也能修复一件。
可这批残损的古陶瓷器,是要拿出去展览的,自然不能用考古性修复,而展览性就要复杂得多了,再粘接配补完成之后,还要打底、上色、仿釉和作旧,这其中,尤其是上色、仿釉和作旧这最后三道工序,最是复杂,所耗去的时间也最多。
因此,卫东海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小石和小柳虽然没有说话,但看他们的表情,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向南笑了笑,说道:“所以,我们要换个方式才行。”
“什么方式?”
唐伟才才不会相信向南能有什么方法,让大家在一个月内的时间里修复上百件碎成渣的古陶瓷呢,不过他还是忍不住好奇,下意识地开口问了一句。
“很简单,小石、小柳、王民琦和覃小天,你们四个人就按照考古修复的方式来修复这些古陶瓷,等你们将手中的古陶瓷做完加固、打底之后,再交给姚嘉莹、唐伟才和卫东海等人继续做接下来的上色、仿釉以及作旧这最后三道工序。”
向南将方法说了一遍,又强调了一句,“大家在做工作时,一定要细心一点,不能为了求快而粗制滥造,否则的话,我会让你拆掉重新再来一遍。”
唐伟才和卫东海两个人听了以后,先是一愣,紧接着就想要反驳一句“这跟原来的有什么差别”?
可话到嘴边,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很快就醒悟了过来——
向南这一招儿高啊!
将古陶瓷修复的一整套工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相对简单的工艺交给普通修复师来完成,第二部分比较难掌握的工艺则交给资深修复师来做。
这样一来,让原本在修复文物过程当中起不到太大作用的普通修复师,也能将自己能力完全发挥出来,而资深修复师则摆脱了前面几道繁琐的工序,可以更加专注于技术含量更高的最后三道工序上来。
按照向南的这种分工协作的文物修复方式,说不准还真能够在一个月之内,将这一百多件文物全部修复呢。
想到这里,唐伟才和卫东海两个人忍不住都有点兴奋了起来,一个月修复一百多件文物,不说在凤凰城,就在整个华夏国内都很少见,这事要是被传了出去,不出名都难啊!
当然,眼下不是关注这些事的时候,还得先让这件事变成事实再说。
“对了。”唐伟才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看了看向南,问道,“向专家,那您主要做什么?”
“我啊?”
向南笑了笑,说道,“我先将最难修复的几件古陶瓷器修复好再说。”
唐伟才和卫东海一脸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可不是嘛,向专家要做的,就是修复最难修复的残损古陶瓷,等他把硬骨头都啃了,剩下的那些还能有什么难度?
几个人商量完毕后,也不再多说什么,就分头做自己的事情去了。
向南也不闲着,从那堆残损的古陶瓷器中挑选了一件纹饰复杂的古陶瓷器,搬到工作台上准备开始修复。
古陶瓷修复难易程度的判断,碎片多少是一个方面。
碎片越多,碎片越小就越难修复,这是毫无疑问的。碎片越多,在拼对粘接工艺上,就越容易出现粘接错位的现象,从而导致整件器物拼接不成型。
另一方面则是釉色的多样化,单色釉是最容易修复的,而纹饰颜色越复杂,修复起来就越难。
向南所选择的这一件陶瓷器物,碎片又多又小,而且残片上显露出来的颜色,也是多种多样,不要说唐伟才那些资深修复师,就是向南看到那么多小碎片都觉得有些头疼。
可向南身为整个古陶瓷修复团队中的专家,本身就是来啃硬骨头的,自然不可能会因为头疼而选择退缩。
他将盒子中的陶瓷碎片一件一件取了出来,放在工作台上,细细地数了一遍,这些碎片总共有八十来块,最小的一块只有大拇指的指甲盖大小,也不知道这件古陶瓷器物是怎么碎成这样的。
他将其中几块稍大一些的残片拿在手中仔细看了看,上面有残缺的花卉缠枝纹,钩线填色,线条细腻流畅,纹饰的底色是纯蓝色的。
向南只看到这些,就已经明白,这是一件明朝景泰年间的花卉缠枝纹罐。
只是,这件花卉缠枝纹罐修复起来,的确是有些很不容易啊!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六十六章 股份不好拿 (第一更)
向南坐在凤凰城陶瓷博物馆古陶瓷修复室里,对窗外的满园春光熟视无睹,全神贯注于眼前的这件残碎不堪的花卉缠枝纹罐,而远在千里之外的魔都,刚刚就任公司副总经理的许弋澄,坐在窗明几亮的办公室里,伸出手指轻轻揉着有些胀痛的太阳穴,长舒了一口气。
今天他刚刚才上班没多久,就已经接待了两波前来洽谈业务的客户,虽然只是简单的出面接待,一应合作条款都有之前向南制定的模板可供参考,但一两个小时没什么营养的商业互吹,也让他感到精疲力尽,简直比接连修复两件残损的古陶瓷还要累。
直到此刻,他才明白,平日里的插科打诨与接待客户完全是两码事,也深刻理解了向南当初为什么会宁可分给自己5%的公司股份,也要将这摊子杂事扔给自己。
简直是太痛苦了。
“哎,这5%的股份果然不好拿。”
许弋澄扭头看了看楼下空空荡荡的市民广场,正对面宽阔的马路上,来往的车辆疾驰而过,仿佛身后面有人在拿着鞭子催赶一样。
坐在这间刚刚清理出来的独立办公室里歇息了一会儿,许弋澄端起乳白色的茶杯,喝了一口已经凉透了的茶水,正打算到隔壁的古陶瓷修复室里修复一件文物来放松一下心情,办公室的门又被人给敲响了。
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请进。”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门就被人给推开了,紧接着,朱熙的脑袋就探了进来,他两只眼睛在办公室里逡巡了一圈,发现只有许弋澄一个人后,咧开嘴笑了起来,“许总好。”
许弋澄翻了翻白眼,没好气地说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啧啧,都是老总了,说话也不知道文明一点。”
朱熙将门推开,大咧咧地走了进来,一屁股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然后将手里的一沓文件放在许弋澄的面前,说道,
“喏,这是根据前两天的会议上的意见,重新修订过的《文物修复培训班计划表》,许总过一下目,如果没什么问题,我们就准备开始筹备第一期培训班了。”
“你按照要求修改过就行了,还给我看干嘛?”
话虽然这么说,但许弋澄还是伸手拿起这份修订过的《文物修复培训班计划表》细细地看了起来,过了片刻,他才将这份计划表放下,对着朱熙点了点头,说道,“可以,就这么办吧。”
想了想,他又补充了一句,“培训班这一块的事情我就全交给你了,但是要注意,安全第一,其他的都是其次,另外,表现优秀的学员,尽可能招揽进来,咱们公司各个修复室里,还是很缺普通修复师的。”
“好。”
朱熙点了点头,笑道,“我干脆将进入公司工作作为一个奖励条件好了,愿意来的人肯定会努力争取的,不愿意来的咱们也拉不动。”
许弋澄朝他挥了挥手,说道:“你自己看着办吧。”
等朱熙离开之后,许弋澄这才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慢悠悠地来到古陶瓷修复室里。
看着里面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工具,他就好像一条鱼重新回到江河湖海里一样,感觉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在呼吸,竟然幸福得有点想要颤抖的感觉……
……
花了半天的时间,向南总算将这只花卉缠枝莲纹罐八十多块碎片全都拼在了一起,所幸的是,这件古陶瓷器的碎片收集得比较完整,并没有残缺的碎片,因此,他也省下了配补的步骤。
这件粘接完毕的花卉缠枝莲纹罐,此刻再去看时,颜色鲜亮,纹饰精美,器形圆润,尽管在罐底部位并没有落款,但也不妨碍它是一件精美的陶瓷艺术品。
只是,此时向南还没来得及去处理残片粘接处的痕迹,整个器身就如同历经百战的战士一样,浑身上下都是一道道狰狞的“疤痕”,将这份精美切割得七零八落。
“向专家,已经到了饭点了,咱们去先去吃午饭吧?”
唐伟才就坐在向南左手边的一张工作台前做事,他和向南的工作台刚好沿着墙角呈90度,一个上午都没转头来看向南做事。
此刻,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过一条干净的白毛巾擦了擦手,转过头来看了看向南,顿时一下子愣住了。
怎么这么快?
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才将一件青花四季花纹花瓶的残片拼对完毕,这都还没开始粘接呢,你怎么就将那么多碎片全给拼接上了?
愣了好一会儿,他咽了一口口水,这才在心里安慰自己:“他是专家,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咱不跟他比。”
“就吃饭了吗?”
向南转头看了唐伟才一眼,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行,那你稍等一会儿。”
他将手里的工作停了下来,在边上的洗手池里洗干净了手,然后又招呼坐在隔壁的姚嘉莹等人,“都别忙了,先去吃饭吧。”
“你先去吧,我把手上这点活儿干完。”
姚嘉莹没回头,依然埋头在工作台上,将黏合剂涂抹在手中的古陶瓷残片对接处,然后小心翼翼地和另一块拼对的残片牢牢地粘接在一起。
向南工作室刚刚开张不久,姚嘉莹就从金陵跑了过来,加入到了向南的团队之中,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她的进步也十分明显。
或许是有和向南较劲的念头,也或许是近朱者赤的作用,姚嘉莹如今的古陶瓷修复水准尽管还没有达到专家的水准,但在资深修复师之中,也是属于顶尖层次,绝不是唐伟才和卫东海这些人可以比拟的。
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她已经将手中的古陶瓷残片拼对粘接了个五六成,此刻正在兴头上,姚嘉莹当然不愿意为了吃午饭而中断下来。
“莹姐,一会儿我给你带饭上来!”
覃小天和王民琦还在做拼对,此刻已经歇了下来,他对姚嘉莹说了一声,便跟着向南等人出了办公室。
工作再忙,饭也还是要吃的嘛。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六十七章 差距 (更新完毕)
吃过午饭之后,向南等人又重新回到了修复室里。
“莹姐,我给你打包了两个很好吃的菜,你趁热吃啊,凉了就不好吃了。”
覃小天将打包回来的饭菜放在了姚嘉莹的工作台一角。
“好,谢谢,放着吧。”
姚嘉莹依然没有抬头,一丝不苟地做着手里的事情。
“谢什么,这么客气。”
覃小天“嘿嘿”一笑,然后又拿着杯子到饮水机里倒了一杯水喝了几口,这才回到工作台前坐了下来,继续工作起来。
唐伟才比他们晚一步进门,他原本打算和往常一样,摊开躺椅在修复室里午休一会儿的,可一抬眼看到向南他们全都坐在工作台前忙碌着,顿时就愣住了,
“都不午休的吗?要不要这么拼啊?”
别人都做事,唐伟才怎么还好意思厚着脸皮睡觉?纠结了好一会儿,他才打起精神,讪讪地收起了躺椅,拉开椅子坐了下来,对着那一堆古陶瓷碎片,开始做起事来。
唐伟才如此,卫东海等人更是如此,整个修复室里,只听得到各自做事时偶尔发出的一些小响动,安静得就好像没人看守的储藏间一样。
唐伟才坐在工作台前,一手拿着一块碎瓷片,一手用小木片蘸着黏合剂涂抹在对接处,两只眼皮上就好像压着一座山一样沉,不停地往下坠,手里的黏合剂感觉怎么涂也涂不到碎瓷片上去。
涂着涂着,他的脑袋忽然猛地往下一点,整个人立刻惊醒了过来,感觉心脏“砰砰砰砰”跳得厉害,他抬起手擦了擦嘴角的口水,使劲地喘了几口粗气,心里忍不住念叨起来,
“哎,怎么就差点睡着了,太丢人了。”
可他心里也很委屈啊,这怎么也怪不到我的头上来啊,我工作几十年了,每天中午吃过饭后,都是雷打不动要午休一个小时的,谁知道你们这些人竟然都不午休的,向专家开的公司也太狠了。
心里正想着,唐伟才耳朵里似乎听到了“呼噜呼噜”的打呼声,他循着声音转过头一看,好嘛,卫东海竟然趴在工作台上呼呼大睡起来了!
你说你睡觉也就算了,居然还打呼,打呼也就罢了,这这这,这还流了一桌子的口水,比我还过分!
尽管向南和姚嘉莹那些人没有转过头来看,唐伟才也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太丢人了。
他赶紧伸出手,使劲捅了捅卫东海,一直捅了好几下,才把卫东海给弄醒了。
卫东海迷迷糊糊地抬起头来,睁开眼一脸迷茫地四处望了望,说道:“天亮了?”
“天亮个屁,在工作室呢,你以为你睡在你老婆怀里呐?”
唐伟才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竟然还搞不清楚状况,这是嫌丢的人不够大吗?
“啊?哦!”
卫东海这才清醒过来,抬起袖子胡乱擦了擦嘴角,不再做声,继续埋头做事去了。
唐伟才这边状况百出,向南等人自然是听得一清二楚,不过他们可没时间转过头去看热闹,手里的工作都还做不完呢。
尽管向南在开始修复文物之前,已经将普通修复师和资深修复师区分开来,各自承担古陶瓷修复工艺中的一部分,但今天才是第一天,覃小天和王民琦等普通修复师自然不可能那么快就能够给那些资深修复师们提供半成品。
因此,姚嘉莹、唐伟才和卫东海也不可能坐在那儿闲着,只能各自挑选一件残损古陶瓷器,从头开始修复。
等他们各自修复完手中的这件古陶瓷文物之后,覃小天等普通修复师也已经能够提供足够的半成品,让姚嘉莹等人进一步“深加工”了。
向南依然沉浸在古陶瓷修复的世界里,手机已经静了音,就放在工作台的一角上,这一天直到现在也都没有响起过。
这让向南感觉很舒服,越发觉得当初将许弋澄提拔为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是多么明智的选择。
心情的愉悦对于文物修复技术的提升没有直接的帮助,但对于技术稳定甚至超常的发挥,却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短短的两个小时时间里,他已经连续完成了加固、打磨和打底等多道工序,尽管这几道工序本身也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文物修复工艺就没有轻松的活儿——比如说打磨古陶瓷器碎片粘接处,就需要将砂纸卷成和裂缝差不多大的一小条,然后一点一点地打磨光滑,还不能将旁边的原器物纹饰磨掉。更让人抓狂的是,并不是打磨一遍就够了,还需要从粗砂纸打磨到细砂纸,直到将碎片粘接缝隙打磨平滑才算完成,这是一项很需要耐心的工作——他这已经算是超常发挥了。
向南抬头看了看窗外的满园绿色,让眼睛稍稍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又低下头来,准备开始操作下一步——作色。
在他的旁边,姚嘉莹已经将整件古陶瓷器粘接完毕了,是一件明代的鸳鸯戏水纹赏盘,这件瓷器釉色莹润,胎质饱满,纹饰细腻,是一件十分精美的明代景泰瓷器。
姚嘉莹将这件鸳鸯戏水纹赏盘进行了滴注加固之后,长舒了一口气,覃小天放在她工作台角落上的饭菜,她到现在都没动一下,如今过去了那么长时间,早就已经凉透了。
姚嘉莹之所以没吃,倒不是她打算节食减肥,她对自己的身材有足够的自信,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她觉得如今的自己身材刚刚好。
也不是因为没胃口,更不是因为饮食不习惯。
真正的原因就在于,姚嘉莹已经很长时间没跟向南坐在一块儿修复文物了,这次出差到了外地,她怎么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好好跟向南比一比?
当然,姚嘉莹知道如今自己的技术肯定还是比不过向南的,但她也想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来看一看自己和向南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还能不能追得上他?
可这一比,顿时就差点让她泄了气——
自己连吃午饭的时间都省下来了,到如今也才刚刚做完加固处理,可向南那边都已经开始作色了。
这就是资深修复师和国家级专家之前的差距吗?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六百六十八章 陶瓷“黑三代” (第一更)
姚嘉莹的失落,向南并不知道,此刻,他脑海里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
明朝正统、景泰、天顺三朝三十多年里,政局动荡,使得经济生产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据相关的文献记载,这三朝的陶瓷器有官窑产品:正统三年(1438年)曾禁止民窑烧造与官窑器式样相同的青花瓷器;正统六年(1441年)命景市烧造金龙、金凤白瓷罐及九龙凤青花罐;正统十二年(1447年),又有不准民窑烧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
景泰五年(1451年)有减饶州岁造瓷器1/3的记载;天顺元年(1457年)曾派中官赴景市督造瓷器等。
从文献上来看,这段时间不论官窑还是民窑都有瓷器烧造。然而,在传世瓷器中,至今没有看到一件署年款的官窑瓷器,所看到的都是民窑烧制的瓷器。
也正是因为此,在学术界中,有“空白期”和“黑三代”之称。
究竟是官窑瓷器本身就没有署年款,还是这三朝的官窑瓷器一件都没有流传下来?
这还真是个令人好奇的问题。
不过此刻的向南却没有追寻这一批古陶瓷背后故事的心思,如今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时将这批残损古陶瓷修复完毕。
到了春天,太阳下山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晚,直到下午六点钟,天色才慢慢昏暗了下来,而此刻,向南已经将手中的这件花卉缠枝莲纹罐给修复完毕了。
这件花卉缠枝莲纹罐属于釉上彩瓷器,底釉是鲜艳的宝蓝色,器身上密布着缠枝莲纹,莲纹色彩斑斓,红、黄相间,精美华丽。
唐伟才这会儿才刚刚将那件青花四季花纹花瓶的残片拼对粘接完毕,正打算将工作台干净就下班回家,一转头,不经意间看到向南工作台上的这件花卉缠枝莲纹罐,一双眼睛顿时瞪得老大。
他抬起手指着向南工作台上的那件古陶瓷器,结结巴巴地问道:
“向,向专家,你,你这是修复完了?”
“啊,对,修复完了。”向南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很久没修复古陶瓷了,手都生了。”
唐伟才听了这话,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两下,心里面在疯狂地怒吼:
“手生了还修复得这么快?你丫真是天字第一号装逼犯啊!”
他咽了一口唾沫,忍不住开口说道,“向专家,我能鉴赏一下你修复的这件文物吗?”
“你随意。”
向南笑了笑,他没打算这么快就走,离开座位到墙角处又开始挑选起残损的古陶瓷器来。
“修复得这么快,质量就不一定有保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