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之前的一个企业是将整层楼都给租下来了,前一段时间因为自己买了写字楼,所以搬走了,你自己想租多大面积,你看着办,想要半层也可以,这事到时候我去说。”
说到这里,他忽然拍了拍脑袋,转头看了看向南,问道,“你是打算租,还是打算买啊?”
向南摇了摇头,说道:“当然是租,市中心的写字楼,一平米都要十几万,我哪儿买得起?”
“连你都买不起,那还有谁买得起?”
闫思远瞪了他一眼,举了举手里拎着的那个手提袋,说道,“就我手里的这卷敦煌遗书,买个半层绰绰有余。”
“老爷子,您别跟他谈钱,他不懂这个。”
身后的许弋澄笑了起来,说道,“他只会修复文物,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
“哈哈哈,小许说得对。”
闫思远开心地大笑起来,抬手指了指向南,说道,“有句俗话怎么说来着,‘傻子赚钱,聪明人花’,嗯,看来你以后得找个聪明点的媳妇儿,要不然,这钱都不知道怎么花了。”
向南只是笑,没有反驳。
并不是所有赚来的文物,都要卖掉换钱的。难道我就不能把一些贵重的文物留下来,等以后自己建一个“残损文物(修复后)博物馆”?
只要想一想,这个愿望就感觉很让人兴奋啊!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七十二章 文物修复公司成立 (第一更)
“这处写字楼已经装修过了,稍稍改造一下,就可以直接入驻。”
闫思远带着向南在20楼的办公区里走了一圈,这栋写字楼大部分采用玻璃幕墙结构,而且窗外正对着的是一个大型广场,前面没有任何遮挡,采光效果相当不错。
进门是一个颇大的前台,在前台的后面,则有一个大会议室,坐三十个人开会没什么问题。前台左右两边各有大约400平米左右的空间,已经被之前的公司分割成了一个个小房间。
闫思远看了看向南,问道,“半层的话,建筑面积大概1500平米左右,有这么大个地方也差不多了,你们觉得呢?”
“嗯,目前来看,也差不多了,等以后公司规模大了,再换地方。”
向南点了点头,对闫思远说道,“现在的问题是,古陶瓷修复室是需要安装抽风机的,这里能让安装吗?还有,我们不打算吃食堂,所以能不能改造个厨房?”
“只要你别把承重墙拆了,你想怎么改造都行。”
闫思远大咧咧地挥了挥手,说道,“这些小事,我来帮我你们搞定。”
向南点了点头,忽然看了看许弋澄和康正勇,笑道:“对了,你们两个没什么意见的吗?”
“我感觉这里挺好,比那边更像个公司。”
许弋澄一脸满意的样子,他对向南说道,“咱们是赚大钱的,不能躲在角落里,客户上门看了都觉寒酸。”
康正勇笑了笑,说道:“环境挺不错的,也很安静,我是没什么意见的。”
“那好吧,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让你们留在工作室修文物。”
向南摇了摇头,又对闫思远说道,“老爷子,那就这里了,半层吧,就南向的这一边,我们需要采光条件好一点的。”
“好,那到时候会有人来找你签租赁合同的,你放心,租金方面,肯定是最优惠的。”
闫思远笑着点了点头,紧接着又说道,“对了,设计师和装修团队,我还是找上次那些人来吧,他们设计装修过一次修复室,算是比较顺手了。”
“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老爷子。”
向南笑着朝闫思远拱了拱手,他知道这些人都是闫思远公司里的,找他们做事,自己一分钱都不用掏。
新的办公场地确定下来以后,很多事情就可以开始操作了。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向南一边修复文物,一边督促着新办公室的装修。
由于新的办公室原本就装修过的,本着节省成本的想法,向南并没有拆掉重新再来一遍,而是将里面的格局重新布置了一番。
比如,原先的一间一间的小办公室,已经全部拆除了,在右边设置了4个100平米左右的修复室,一个古陶瓷修复室,一个古书画修复室,另外两个修复室中,其中一个暂时空着,用来放置残损文物,最后一个,则是向南专用修复室。
左边这一块,没有大动,分别是文物修复培训部、行政人事部,以及一个厨房和一个餐厅。此外,客户接待室和员工休息室也被放在了这一边。
前台后面的那个大会议室,倒是一点也没有动。
实际上算起来,还是有点紧凑的,但相对来说,比之前的那个商铺改出来的修复室,无论是环境还是采光效果,都要好得多了。
在新办公室地址确定下来之后,康正勇也开始抽出时间来,开始跑行政大厅,去办理工作室转为公司的各项手续。
这件事也并不复杂,按照流程逐项办理就是了。
时间就在忙忙碌碌之中,悄然逝去,转眼就过了元旦。
向南也已经二十四岁了。
元月五日,星期天。
宜搬家,入宅,嫁娶;忌出门,安床,动土。
这一天一大早,闫思远就派了十来个人,派了三辆厢式货车,来帮助向南搬家。
向南和康正勇、许弋澄等人则忙着在办公室里将那些修复好的文物,以及还没来得及修复的文物全都打包好,然后开始搬家。
“这些都是容易打破的瓷器,师傅们小心轻放,上面也不要压重物。”
向南一边大声吩咐着,一边让前台小姑娘跟着,“小佳,你看着点,别让他们摔了。”
“哎,好。”
焦佳一边点着头,一边跟着师傅们的后面往外走去。
“公司搬家是最麻烦的。”
许弋澄手忙脚乱地收拾着,摇着头对向南说道,“东西太多了,也不知道哪些是要的,哪些是不要的。”
“等公司规模大了,咱们就把整层楼都给租下来。”
向南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这样以后就不用搬家了。”
“你以为我会相信?”
许弋澄用眼角瞥了他一眼,撇了撇嘴,说道,“除非哪天你自己建了个楼,那我是真信了。”
向南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你想得也太多了。”
不过想一想,还是感觉挺心动的,起一栋三层小楼,再围个院子,里面种点花花草草什么的……
emmmm,好像是想太多了。
东西搬完了之后,一群人分坐三辆车,便直奔魔都公司总部大楼而去。
到了写字楼底下的停车场,又接着将东西搬进货梯,直达20楼。
除了向南、许弋澄和康正勇,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到新办公室这边来,一出电梯,就忍不住惊呼起来——
“哇!窗明几亮,采光很不错的样子,感觉好高大上!”
“这个修复室不错,正对广场,晚上这边搞活动什么的,咱都不用挤人群,直接坐在修复室里就可以看了。”
“确实很不错的样子啊,我喜欢这里!”
“……”
“别大惊小怪的了,像个乡下人进城一样。”
许弋澄扛着一个大箱子,牛气哄哄地说道,“赶紧搬东西,搬完让老板请吃大餐!”
“没问题。”
向南一边抱着一摞还没来得及修复的古书画,一边笑呵呵地说道,“想吃什么,尽管提。”
许弋澄向他翘起了大拇指,赞道:“老板大气!”
“有饭吃啊?那我也得来蹭一顿啊!”
话音刚落,向南等人就看到闫思远笑眯眯地出了电梯,两个年轻人搬了一个大花篮,紧跟着他的身后走了出来。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七十三章 成立青铜器修复室 (更新完毕)
元月五日,向南文物修复工作室,正式更名为魔都向南文物修复中心有限公司。
这一次,向南没有大肆声张,只是搬了个家,然后请全公司的员工和闫思远、江易鸿、孙福民和刘其正,以及老戴、小乔等一帮熟人,在酒店里面好好庆贺了一番。
第二天,公司照常上班。
早上九点多,向南召集众人开会。
坐在宽大舒适的沙发上,许弋澄、康正勇等人的心情看起来很好,一个个不时地交头接耳,有说有笑。等看到向南进来了,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将目光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向南在会议桌前头坐了下来,笑着说道:“又是新的一年开始了,咱们大家随便聊聊,顺便谈一谈新公司的发展方向。”
说着,他看了一眼今天才赶过来的朱熙,伸手敲了敲桌面,说道,“朱主任,你谈一谈刚刚结束的文物修复入门兴趣班,怎么样,情况还好吗?”
“情况还不错。”
朱熙之前在家那边时,一直都是吊儿郎当的,自从跟了向南以后,也没做过什么正经事,如今第一次负责组织这么大的一场活动,一开始也是手忙脚乱的。
不过活动结束之后,他也是学到了很多东西,连带着整个人看起来都沉稳了不少,已经不像一开始来魔都时那么浮躁不堪了。
“由于这是文物修复入门兴趣培训班,因此我是古书画修复和古陶瓷修复同时搞起来的,报名学员有300多人,我们从中挑选了100人进入培训班,到培训班结束时,中途走掉了差不多有12个人,一共有88个人完成了整个培训课程,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在培训结束之后,希望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培训。”
“哦?那也就是说,100个人里面至少20多个人,是有可能成为文物修复师的?”
向南听了以后,点了点头,笑道,“那也不错嘛,有几个是愿意来咱们这边实习的?”
“愿意来我们这边实习的人肯定很多,但我觉得没必要接收这么多实习生。”
朱熙顿了顿,接着说道,
“所以,我对其中学习能力比较强,而且对文物修复感兴趣的学员进行了一对一的谈话,从中遴选了四个性格稳重,做事细腻的人,让他们在年后再过来跟你面谈一下实习的问题。”
“嗯。”
向南一脸赞许地点了点头,称赞道,“做得很好,离春节也没多久了,培训班暂时停下来,等春节后再说。”
公司里现有的四个实习生,如今已经全部离开了,有两个是考了公务员,另外一个家里面也帮他们找好了工作,最后一个,康正勇也不是很满意,也没打算将他留下来。
这么一来,公司里连一个实习生都没有了,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培养一批实习生,作为公司的后备力量和新鲜血液。
“另外,我再说一个问题。”
向南屈起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扫了大家一眼,说道,“咱们作为文物修复公司,行政这一块,还是要抓起来,但单独成立一个行政部,又没有这个必要,所以我想了想,打算将培训部和行政人事部合并,因为培训的工作,实际上还是属于行政的范畴,合并以后,就叫行政培训部,大家有什么意思吗?”
向南看了看大家,见没人表示反对,便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这么决定了,行政培训部还是由朱熙来负责。”
“另外,朱主任要开始招聘了。”
向南喝了一口茶,抬起头来看了看朱熙,说道,“财务部到现在一个人都没有,还有你这行政培训部,基本的人员架构要建立起来。”
“老大,你这一下子扔给我这么多任务,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朱熙一脸苦兮兮地看着向南,说道,“又要招人,又要搞培训部,还要管行政,我只是个混吃等死的‘富三代’啊。”
大家一听,顿时哄笑了起来,这朱熙本性不改,做了主任还是这么爱耍宝。
“你少来,行政这一块不是有焦佳在做吗?你把招人的要求告诉她,让她帮忙在人才网上挑选简历,看到合适的就让人过来面试,哪用得着麻烦你?”
向南瞪了他一眼,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你主要的工作,还是在培训班这一块,行政这边只是顺带着管一下。”
朱熙小声嘀咕了一句:“培训班的事也很累的好不好?”
向南拿手指了指他,笑着说道:“那这样好了,咱们公司在地下停车场里租下来的车位,留一个给你专用,你春节后可以把你的阿斯顿·马丁开来显摆了。”
朱熙洋洋得意地笑了起来,“这还差不多。”
“最后讲一个事情。”
向南“咳咳”了两声,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他说道,“春节后,我打算在公司这边成立‘青铜器修复室’,跟大家说一声,如果有认识修复青铜器,又想换工作岗位的,可以把他给挖过来。”
“青铜器修复室?”
会议室里,许弋澄和康正勇等人都是一脸茫然,怎么忽然又要成立“青铜器修复室”了?
“老师,您已经掌握青铜器修复技艺了?”
还是康正勇比较了解向南,他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一脸惊喜地看着向南。
“自学了一段时间,如果真要我现在修复青铜器,大概磕磕碰碰也能修复得了,估计也就刚刚入门的水准吧。”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但是我打算成立青铜器修复室,这个不是主要原因,而是之前朱熙的爷爷,朱老爷子给咱们送来了一批残损文物,那里面有一百多件都是青铜器物,放了半年多了,还是摆在那里,总不能一直放着不修吧?所以,如果能挖到青铜器修复师,也可以顺便将这批残损的青铜器物给修复了。”
“刚刚入门?”
许弋澄和姚嘉莹等人一脸怀疑地看着向南,心里面五味杂陈,当初你没参加长安古陶瓷修复大比的时候,谁知道你会修复古陶瓷?
“我信你个鬼啊!”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国工匠”邀请函 (第一更)
“这个是什么?”
向南坐在办公室,看着前台小姑娘焦佳拿过来的一封信函,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信函上写的是收件人是自己,寄信单位却是国家电视台。
“我也不知道啊。”
焦佳摇了摇头,说道,“这信本来是寄到工作室那边的,咱们搬了办公室后,我在墙上贴了一张新公司地址的通知,那个邮递员是看到了通知后,直接送到这里来的。”
“嗯?嗯!”
向南看了焦佳一眼,称赞了一句,“做得不错,我都没考虑到这一点。”
“向总,没事我就先出去了。”
焦佳见没自己什么事了,便转身出了门,顺带着将办公室的门给轻轻带上。
向南想了想,将信封撕开,从里面掏出了一个请柬模样的东西出来,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封邀请函。
“‘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向南忍不住轻声念了出来,仔细看了看内容,颁奖典礼的举行地点是在京城人民大会堂,时间是1月16日。
“这个……邀请我去干嘛?跟我有什么关系吗?”
向南摇了摇头,将邀请函又塞进信封里,随手扔进了抽屉里。
回魔都已经有半个多月了,这半个月的时间,他不仅将之前指定由他修复的那些文物全部修复完毕了,而且还将工作室变更成了公司,换了新的办公室,忙得一塌糊涂。
如今一闲下来,又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了。
“好久没有去看老师了。”
向南心里想的这个老师,是江易鸿,到了年底,江易鸿也很忙碌,三天两头就要开会,上次向南公司搬家,师徒俩也只是在酒席上小聊了几句,想多说几句话都不行,客人太多了。
“去看看老师,顺便,到青铜器修复中心拜访一下张春君老师。”
张春君老师是青铜器修复领域里的权威人物,那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型青铜器“交龙纹鑑”,就是他耗时十五年完成修复的。
向南如今所掌握的青铜器修复技艺,实际上也是通过“时光回溯之眼”,从张春君老师那儿“偷师”来的。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这么亲近的关系,离得也不远,向南有机会当然要亲自向张春君好好讨教一番。
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传承于“古铜张派”,与京城故宫博物院青铜器修复同源,在华夏全国范围内,它的整体修复技术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明清及民国时期,青铜器修复分四大流派:京城、姑苏、鸢都和长安。
“古铜张派”便属于京城流派。
当时清廷造办处汇集了各行各业的手艺人,这些手艺人中又以八个巧匠技术最高,被称为“八大怪”。“八大怪”之一的于老先生古铜器修复技艺超群,在为清皇室服务了几十年,退休后方才走出宫门。
本着天下手艺人都有的“手艺坚决不能失传”的情怀,于老先生用毕生攒下的积蓄,在前门内前府胡同庙内开了个古铜器修复的作坊,并开始收徒授业,以给宫中和琉璃厂的古玩商修复青铜器为生。
于老先生共收了七个徒弟,最小也是最得意的一个姓张名泰恩,人称“张七”。
张七13岁时进京拜于老为师,于老先生百年之后,张七便继承了他的衣钵,并将余老先生的作坊正式改为“万隆和古铜局”,主要为古玩商们修复青铜器。
因为张七颇得先师真传,兼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味,所以万隆和一直生意兴隆。后来张泰恩扩大规模,将店铺搬到东晓市,人送外号“古铜张”。
张七先后收了十一位徒弟,其中又以王德山跟张文普手艺最精、授徒最多。
王德山13岁开始学徒,学成后带了八位徒弟;张文普是张泰恩老先生的亲侄子,人称“小古铜张”,共带了七位徒弟。
这一十五人,在新华夏成立前后,分别进入了京城故宫博物院、华夏历史博物馆、魔都博物馆、豫省博物馆等著名文博单位从事青铜器的保护修复工作,凭着各自的一双巧手、一颗匠心,化腐朽为神奇,拯救了大量国宝青铜器,为华夏青铜文物保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成为后辈从业者们的导师跟引路人。
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中心和古陶瓷修复中心一样,不仅要修复本馆内的残损文物,而且还要承接修复其他兄弟博物馆的残损文物,修复任务繁重的同时,修复技艺也在快速提升,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
向南和前台焦佳交代了一下,便离开了公司,徒步穿过广场,不多时,便进入了魔都博物馆文保中心小院,来到古陶瓷修复中心。
修复室里,老戴和小乔正坐在工作台前,一脸专注地修复着古陶瓷器。向南没有打扰他们,径直往走廊的尽头走去,在江易鸿的办公室门口停了下来。
“咄咄咄!”
抬起手来轻敲了几下门,办公室里就传来了江易鸿略显苍老的声音,“请进!”
向南推开门,走了进去。
“向南来了。”
江易鸿正坐在沙发前把玩一件古陶瓷器,抬头看到向南来了,笑着招呼了一声,“随便坐,自己泡茶喝。”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烧了水,先给江易鸿换了茶叶,重新泡了茶,然后才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水。
回到沙发上坐了下来,江易鸿一边把老花眼镜摘下来,一边问道:“换了新办公室,感觉怎么样?这段时间不忙吧?”
“嗯,环境比以前要好很多,大家都挺满意的。”
向南将茶水轻轻放在桌上,然后笑着应道,“现在刚刚把工作室变更为公司,原先的人员架构就要重新调整了,所以这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还是招人,把行政和财务这一块给搭起来。”
“嗯,虽然文物修复公司和别的企业不一样,但归根结底,还是属于服务类企业。”
江易鸿尽管没有开过公司,但他毕竟见多识广,对这些还是有些了解的,“要想把工作做好,还是应该把制度建立起来,不能像以前一样一人身兼多职,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是正理。”
“老师说得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向南笑着点了点头,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说道,“对了,我有个事想问一下老师。”
江易鸿喝了一口水,瞥了坐在对面的向南一眼,示意他继续说。
“我刚刚收到一份国家电视台发来的邀请函,上面写的是‘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顿了顿,向南开口问道,“这个‘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的事,您听说过吗?”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七十五章 老师帮你搞定 (更新完毕)
“你不知道?”
江易鸿放下茶杯,一脸诧异地看着向南。
看到向南满脸迷茫的样子,他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现在网络上都已经火上热搜了,这小子居然什么都不知道。
向南不怎么上网,难道他们公司的那些修复师也跟他一样不上网不看新闻?
江易鸿换了个舒服的坐姿,看了向南好一会儿,这才一脸无奈地说道,
“这是华夏总工会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一个活动,是咱们博物馆这边把你给推荐上去的,当时工会那边让我通知一下你,我一忙起来就忘记了,等想起来时,都已经开始进行网络投票了,合着你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啊?”
1...191192193194195...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