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为国家修文物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十三闲客
而这一批“浑源彝器”,也在此期间,被何氏辗转从京城运到了魔都。
1948年,何氏在魔都的代理人将这一批“浑源彝器”伪装成“仿古品”,趁着夜色悄悄地运到了海关码头准备出境,却由于被媒体发现并大肆宣扬。
“国之重宝,岂可落于西夷之手?”
魔都新闻界和文化界的名人们,纷纷发声谴责,一时间魔都上下群情激愤,令何氏在魔都的代理人焦头烂额,而这批“浑源彝器”的出境也顿时受阻。
在魔都各界的一再吁请之下,市政府于1948年9月28日派当时的魔都市博物馆馆长等多人至海关库房逐箱开验,并将文物造册扣留,使得这批历经劫难的国宝,最终留在了故土。
1952年,魔都博物馆成立,包括牺尊在内的十二件“浑源彝器”落户于此,成为该馆的镇馆重宝。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三十九章 扛不住啊 (第一更)
看到这里,向南在叹息的同时,又忍不住庆幸。
在新华夏成立之前的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里,被国内外那些古董商、文物贩子们贩卖至海外的文物珍宝,又何止是那一批“浑源彝器”?
牺尊等十二件文物,能够在当时的环境下,被拦截下来变成魔都博物馆的镇馆重宝,已经是不幸中万幸了。
感慨过后,向南收拾好心情,继续朝前走去,“看”过了西周时期的古父己卣([you])和战国晚期的镶嵌云纹敦,也“看”到了春秋早期的秦公镈([bo])、西周晚期的晋侯酥钟,还看到了商朝晚期的家爵和夏朝晚期的束腰爵。
在这些青铜器文物中,他不仅“看”到了荡气回肠的历史,也“看”到了不同时代的文物修复师们修复青铜器的手法与技巧,甚至修复工具的制作。
由于每个文物修复师的修复手法与习惯并不一样,因此,很多修复工具都是根据文物修复的需要,自行制作的。
就比如多力点加压式矫形器,实际上也是魔都博物馆青铜器修复专家张春君为了给器壁极薄、锈蚀严重的青铜器矫形,而专门设计的。
修复工具暂且不论,单单是向南“看”到这些修复手法和技巧,也并不是拿来就能用的,这些修复手法和技巧,还需要向南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将它们变成自己的修复手法和技巧。
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以及不断刻苦地锻炼。
在青铜器馆里耗费了一整个上午的时间,向南走遍了场馆的每一个角落,一直到肚子开始“咕咕”直叫,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里。
出了魔都博物馆的大门,向南先找了个地方随便吃了点东西填饱了肚子,之后并没有回到工作室去,而是回到了租住的地方,继续开始练习锡焊技术。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向南都留在家里,按照之前“看”到的修复手法,开始尝试着修复一些青铜器仿制品。
这些仿制品并不难找,在魔都的一些古玩店或者古玩街的地摊上,多的是这种按照文物的形制仿制出来的赝品,最关键的是,它们还被人刻意做旧了,拿来练手最是合适不过。
至于工作室的事,如今两个修复室都各自有了主任,日常工作自然都由他们来安排,真有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他们也会打电话给自己。
就这样,向南整日躲在家里的修复室中,开始钻研青铜器修复技艺,仿佛又回到了一年前,刚刚来到魔都学习古陶瓷修复技艺时的日子。
疯魔而又充实。
……
京城,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
坐在办公室里的司长姜岚霖拿着手上的一份传真,有些发愣。
几天之前,f国国立图书馆发来请求,声称《圆明园四十景图》因长时间未能得到保养而有所残损,请求华夏方面派遣古书画修复专家前往f国进行修复。
当时,副司长欧阳春拟定了三个在国内享有盛誉的专家人员名单,姜岚霖因为觉得向南年纪太轻,便将向南的名字给拿掉了,换了另外一名老成持重的专家。
当然,姜岚霖当初拿掉向南,也是为了避免麻烦。
因为向南并不在体制之内,如果要将其调派到f国去修复文物,其修复费用问题不好界定。
谁也没有想到,当这份修改后的名单递给出去后,f国国立图书馆反馈回来的意见,居然是——
“能否邀请贵国那位曾经修复了华夏国宝《千里江山图》的年轻修复师向南一起前往f国?有什么要求,我们图书馆方面,会尽量满足。”
“所以,我当初是太多事了,不应该把向南的名字拿掉?”
姜岚霖看着手上的这份传真,苦笑着摇了摇头,然后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内线号码,说道:“请欧阳司长来我办公室一趟。”
没过多久,欧阳春就急急忙忙地赶了过来。
姜岚霖伸手示意他坐下来,然后把那份来自f国国立图书馆的传真递给了他,无奈地笑道:
“看来,f国国立图书馆方面是早就盯上了向南,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嗯?”
欧阳春诧异了一下,在办公室一侧的沙发上坐了下来,飞快地将那份传真看了一遍,然后问道,
“司长是担心,f国国立图书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拿《圆明园四十景图》残损需要修复为由,让咱们将向南派遣过去修复,然后他们利用这段时间,用高薪诱惑,将向南给留下来?”
“嗯,以前又不是没有发生过这种事。”
姜岚霖屈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几下,说道,“除了曾经被我华夏文化深刻影响了的几个周边小国之外,海外其他国家根本培养不出古书画修复师,因为他们只知道华夏古书画价值连城,却根本理解不了华夏古书画的艺术风格。”
“前些年,海内外的博物馆也不知道用高薪吸引走了多少咱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古书画修复师,太可惜了啊。”
姜岚霖无奈地摇了摇头,华夏本土的文物修复师还有一个很大的缺口,那么多文物都堆在博物馆的仓库里来不及修复,怎么可能愿意让人才外流?
可国外博物馆用高薪来吸引人才,即便他们是主管部门,也没有任何办法。
总不能强行将人留下来吧?
再说了,如果他们真一心想走,留也是留不住的,华夏的经济水平近些年来尽管发展迅速,但跟西方那些发达国家是比不了的。
不过,让姜岚霖感到庆幸的是,出走的毕竟只是极小一部分人,绝大多数文物修复师依然能够抵得住金钱的诱惑,踏踏实实地留在国内,为祖国奉献自己的才华。
当然,一般的修复师如果要走,姜岚霖也懒得理会。
只是这向南……他才22岁!
可他如今就已经是古书画修复和古陶瓷修复双料专家了,而且他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在古书画修复领域里研究出了“向氏‘珠联璧合’”修复技术,还是在古陶瓷修复领域里完美修复了宋代曜变天目盏,他都可以当得上是国内第一人。
这样一个比天才还要天才的人,怎么可能舍得让他离开?
再说了,在很早之前,孙福民、刘其正,还有江易鸿这些人,就向姜岚霖报备过了,千万要警惕国外的那些博物馆用高薪将向南给“挖”走。
这要是让向南走了,那些老头老太太们不得闹翻了天?
一想到这里,就连作风一向是雷厉风行的姜岚霖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扛不住啊!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四十章 这下稳了 (更新完毕)
办公室里一阵沉寂。
“向南就算去了f国,应该也不可能被人留下。”
过了好一会儿,欧阳春才有些迟疑地开了口,他抬头看到姜岚霖一脸不信的样子,随即问道,
“要不,我去探探口风?”
“嗯,探探口风也好。”
姜岚霖想了想,点了答应了,她提醒道,“顺便问一下,如果他要去f国国立图书馆修复《圆明园四十景图》,修复费用该怎么提就怎么提。”
这件事,她没想过要阻止。
f国国立图书馆指定要向南前往是小事,她完全可以用向南最近太忙去不了敷衍掉,重要的是,她不想替向南做决定。
如果向南真心要走,即便这回能将他留下来,下次也一样阻挡不了。
再一个,去一趟国外也不是没好处的。
就说f国国立图书馆里,就藏有很多华夏外流的国宝级文物,除了《圆明园四十景图》之外,还收藏敦煌文物达1万多件,包括北魏的绢写本、隋朝的金写本、唐代的丝绣本、唐代金书、明万历刻本、大清万年地图等。其中敦煌书画的三种唐拓本均为孤品、稀世珍宝。
这些文物,不到图书馆里去看真迹,完全体会不到华夏古代艺术的璀璨,也不可能理解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
因此,姜岚霖不可能阻止向南出去,甚至还希望向南能够往外面多走走,多看看这些收藏在海外博物馆里的华夏古代艺术瑰宝。
只有这样,向南的修复技术才会更加精湛,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祖国的伟大。
收回思绪,姜岚霖发现欧阳春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她才笑着摇了摇头,不去想这件事了。
她虽然没见过向南,但也听欧阳春等人说了很多关于向南的事,她相信向南,会做出正确的事。
……
“什么?要去f国国立图书馆?”
向南皱了皱眉,说实话,这段时间他正在努力钻研青铜器修复技术,这就好像登山爱好者攀爬珠穆朗玛峰一样,眼看着就要登上山顶,一览众山小了,这时候忽然有人让你下山,自然是满心不愿意。
“是f国国立图书馆指明邀请你的,他们联系不上你,就通过我们这边了。”
欧阳春在电话里听不出向南的语气,要是他知道向南不愿意去,肯定高兴坏了,因此,他又补充了一句,“是他们馆藏的《圆明园四十景图》残损了。”
“《圆明园四十景图》?!”
一听到是这幅国宝级文物,向南眼睛一下子瞪大了,顿时将正在钻研的青铜器修复技术扔到了一边,青铜器修复技术回来了还可以继续努力,可这《圆明园四十景图》,可不是随时随地就能够近距离接触得到的啊,脑子飞快地转了一圈,他立刻说道,“我去!”
“嗯?!你答应要去了?”
欧阳春心里一阵纠结,语重心长地说道,“向南啊,我只是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不过我有点担心啊,你要是去了f国,那你的那个工作室的工作,怎么办?别忘了,你可是老板!”
“欧阳司长放心,工作室的工作,我会安排好的。”
向南对着话筒笑了笑,说道,“再说了,如果只是修复一幅《圆明园四十景图》,用不了多长时间我就能回来了。”
哦,原来还是想着回来的。
欧阳春顿时放心了不少,他开玩笑似的说道:“如果真去了,可别被国外的繁华迷花了眼啊。”
“怎么可能?”
向南笑了起来,说道,“难道魔都不繁华吗?再说了,我这工作室里还有十多张嘴等着我养活呢。”
“哈哈,跟你开玩笑的。”
欧阳春也笑了,他想了想,又假装随意的样子,问道,“对了,我记得当初你去米国给那个收藏家亚历克斯修复古陶瓷时,是收了两件国宝级古画的,这次要是真能去f国,你打算要什么?”
“这个……”
向南一下子倒还真答不上来,话说之前去米国,那两幅古画的报酬,可是亚历克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现在让他来提,好像不怎么厚道啊。
有点不对劲。
向南自认自己的修复费用,还不至于高到需要用国宝级文物来支付的程度,可欧阳春为什么还提这一茬?
有点想不通啊。
想不通,向南便懒得去费脑子,说实话,如果不是欧阳春提起的《圆明园四十景图》让他有了点兴趣,他原本就没想过要去f国。
因此,他干脆开玩笑似的回了一句,“要不,欧阳司长帮忙问问对方,愿意拿什么文物来支付我的修复费用?”
“啊?啊,行,没问题!”
让向南没有想到的是,欧阳春二话不说,就痛快地应了下来,“你说得没错啊,是得先问问,谈好了修复费用,咱们再考虑去不去的问题,毕竟这事是他们求咱们嘛,对不对?”
我就这么随口一说,你居然当了真?
向南愣了好半天,还没想好说点什么,欧阳春就兴冲冲地又说了一句,“那个,我先去联系,等有了确切消息,再通知你!”
说完,他就“啪”地一声挂了电话。
就……这样挂了电话?我话都还没说完呢!
向南听着手机话筒里传来“嘟嘟嘟”的忙音,有些哭笑不得,想了想,还是摁掉了电话。
随他去吧,能去看一看《圆明园四十景图》真迹,那当然是最好,去不成的话,也无所谓,刚好他也正忙着练习从魔都博物馆里“偷学”来的那些青铜器修复技术呢。
向南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困扰。
他将手机放在一边,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然后很快就将这件事抛在了一边,埋下头来,继续开始修复青铜器赝品。
而另一边,挂了电话的欧阳春已经有点喜不自禁了。
从这番通话里,他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既是f国国立图书馆想要高薪聘请向南,向南也不会舍下他的工作室,而留在国外打洋工的。
但他没想到,向南居然还帮他加了个保险!
这一下,那是真的稳了。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四十一章 敦煌遗书 (第一更)
“嗯?这么快就探完向南的口风了?”
姜岚霖刚刚处理完一个文件,就听到办公室的门被人敲响了,紧接着,欧阳春的脑袋就探了进来。
她心里还是挺记挂这件事的,当即便让欧阳春进来,一脸感兴趣地问道,
“怎么样,向南是怎么想的?”
欧阳春也不隐瞒,将自己和向南的对话从头到尾说了一遍,然后笑着说道:
“我个人分析啊,向南其实还挺想去看一看《圆明园四十景图》真迹的,毕竟,看印刷卷,看照片,都没办法看出这套古画的精髓来。”
“另外,他这个人的责任感很强,哪怕国外的博物馆出再高的薪酬,他恐怕也不会留下来的,因为他现在还是文物修复工作室的老板,底下有十好几个员工都等着他发工资呢,他不可能会扔下他们不管。”
“嗯,那就好。”
姜岚霖点了点头,心情稍稍有些放松,说实话,她还真怕向南一去不回,到时候那些老头老太太跑来闹,那她的头都要大。
再一个,她也不希望向南这样优秀的文物人才外流,这可不仅仅是文物修复界的损失,还是国家的损失啊。
想了想,她接着问道,“对了,问了向南对修复报酬的想法了吗?”
“问了。”
欧阳春一想到这事,脸上都快笑开了花,他将自己和向南关于修复费用一事的对话说了一遍,然后说道,
“我觉得吧,咱们其实都不用担心向南会被高薪吸引,说不定等咱们将向南为米国收藏家修复一件古陶瓷,收取两幅国宝级古画的消息传过去,f国国立图书馆方面没准自己就先吓住了,干脆就放弃邀请向南了呢。”
“放弃?放弃了好啊,那我也就不用担心了。”
姜岚霖这回是真的放心了,没几个人愿意拿国宝级文物来支付修复费用的,除了那个米国收藏家亚历克斯,那就是个意外,因为当时正好碰上向南工作室开张,亚历克斯既然出面了,肯定也是要送礼的。
两幅残损的华夏古画,对于他而言,既可以当作礼物,又能让向南跑一趟米国为他修复心爱的古陶瓷器,亚历克斯当然觉得很值。
可f国国立图书馆不一样,那些人虽然不懂得如何修复华夏古书画,但对于这些华夏古书画的价值,却是知道得一清二楚。
想让他们拿国宝级文物来支付向南的修复费用?
不存在的。
所以,向南的这次f国之行,基本是成行不了了。
姜岚霖一脸满意地看着欧阳春,说道,
“这件事做得好,那你赶紧让人拟个函,送到我这里来,如果没什么问题,就发过去。也不要太刻意了,顺便将其他两位专家的修复费用标准也一起发过去,这样他们就懂得怎么选择了。”
向南可以不去,但f国国立图书馆的请求,还是要尽量满足的,不管《圆明园四十景图》收藏在哪儿,它本质上还是华夏的文物啊。
“好,那我回去了。”
欧阳春点了点头,便赶紧出去,回自己的办公室做事去了。
看着欧阳春出了门,姜岚霖才松了一口气,这件事如果没什么问题,大概就这样了,到时候随便派两个古书画修复专家去f国修复《圆明园四十景图》就可以了。
事实上,只要达到了专家的水平,他们都能够轻松应付绝大部分古书画残损,真要说区别,大概也就是在修复速度的快慢,以及修复效果上的区别罢了。
如果说一般专家的修复效果能够达到优秀,那么,向南的修复效果,估计能够更上一层楼,达到完美的程度。
但这种程度的差别,实际上并不是特别明显,只要不是专业人士,基本不可能看得出来。
然而,古书画修复专家,华夏还是有几十个的,可向南,却只有一个啊。
……
由于不是直接沟通,函件往复虽然便捷,但也耗费了几天时间。
姜岚霖再一次拿到f国国立图书馆的回函时,整个人都感觉有点不好了。
“f国人这么执着的吗?”
她有点头疼,也有点震惊。
在这封回函上,f国国立图书馆对华夏国家文物局愿意伸出友谊之手致以深深的谢意,并表示,他们愿意付出一套残损的唐代敦煌遗书《汉书王莽传残卷》作为修复费用,邀请向南前往修复《圆明园四十景图》。
这是什么意思?
敦煌遗书啊,这可是国宝级文物,他们怎么能这么轻易地拿出来?
当然,相较于华夏成就最高的古代工笔彩画之一的《圆明园四十景图》,一套残损的唐代敦煌遗书《汉书王莽传残卷》的价值相对而言要低得多,但也只是相对而言罢了。
事实上,在唐人写经中,这一套《汉书王莽传残卷》的笔法极为高级,因而显得尤为珍贵。
“对方这么执着,难道是真想将向南给留下来?”
姜岚霖脸色阴睛不定,她现在是左右为难,既希望迎回这套唐代敦煌遗书《汉书王莽传残卷》,又担心向南被“坑”在那里了。
想了半天,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干脆打了个内线电话,将欧阳春给喊了过来。
欧阳春来了以后,看到这封回函时,也是苦笑不已。
他说道:“司长,这事咱们操心不了,还是让向南自己去决定吧,我相信,他那种只知道修复文物的人,不会因为薪酬问题,就不回来的,再说了,他自己做老板,难道赚的钱还少了?”
还有一句话,欧阳春没说。
那就是——向南都不是体制内的人,他要是铁了心想去看一看《圆明园四十景图》,自己坐飞机就去了,又用不着咱们批准,咱们在这里瞎操什么心?
姜岚霖是关心则乱,欧阳春这么一提,她就懂了,她点了点头,笑道:
“行,那这件事我就不管了,你来负责跟f国国立图书馆和向南之间的联络沟通,要是向南真能带回来一套敦煌遗书,去一趟那也值了啊!”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五百四十二章 古陶瓷修复培训班启动 (更新完毕)
最近这半个月里,向南大部分时间都窝在家里钻研青铜器修复技艺,只是偶尔有客户带着残损的古书画或者古陶瓷器物,来到工作室指定要他来修复时,他才会到工作室里露个面,花上一天两天的时间,将这些文物修复好之后,又立刻回到家里的修复室中,继续修复青铜器赝品。
对于这种偶尔的“打扰”,向南毫不在意,反而觉得这种生活才是他最喜欢的,他将这种“打扰”,当作是长时间锻炼青铜器修复技术的调剂。
毕竟,哪怕再喜欢做一件事情,做到时间太长了,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会产生疲累之感。
偶尔的调剂,只是为了更加专注地继续。
这一天早上,向南起床后刚刚锻炼完毕,正准备去楼下吃早餐,放在裤兜里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他拿起来一看,电话是康正勇打来的。
“这么早就有客户来了?”向南嘀咕了一句,随手接通了电话。
“喂,老师早上好。”
康正勇在电话那头道了声好,继续说道,“老师,上午有空过来吗?我这边已经将古书画修复首期培训班的效果反馈整理出来了,整理效果还不错,但还是有些小问题。另外,许主任也说,按照这种情况来看,古陶瓷修复首期培训班也可以开始启动了。”
“哦,这么快?”
向南对康正勇的办事效益很满意,他看了看手表,说道,“行,我一会儿就过来,咱们九点整开个会。”
1...181182183184185...4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