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陛下种农桑,天下就重农桑;陛下克勤克俭物尽其用,天下也必从之。”
高滔滔对苏油这番说辞非常满意:“司徒教导是用心了的,便照此办理吧。”
如今内宫人员简单,赵顼身前将中官压到了一百名,宫女更少。
加上二王已经出外,赵煦还没有大婚,宫中剩下的就是赵顼留下的妃嫔与年纪还小的弟妹。
因此空出来的地方很多,高滔滔下旨,先紧着给陛下和宫中几位小国公小郡王先修。
非常重男轻女,但是苏油不敢反驳,只告诉扁罐加快进度。
汴京是一个自发生长起来的城市,缺少城市规划,大家都喜欢挤个热闹,加上承平百年,人实在有点多。
经过几次大疏散,大改造,如今至少大内皇城周围的情况变得好了一些,至少原二十八作那一片大区进行过合理规划,情况好了很多。
皇室曾经几次动过心思扩建皇城,太祖的时候已经命人把规划图都做好了。
然而看过之后,太祖又不忍居人迁移,断了念头。
之后仁宗也想过扩一点点,然后住在城墙边上的百姓要当钉子户,也只得作罢。
之前的宫殿多为单体或者两层,苏油没有动皇城前那些大殿,只把后宫那部分改造成三层甚至四层,其中一层在地下,其余在地上。
正好要移走毒土,可以与地下工程部分结合进行。
工程是复杂的,而且马上要过年了,因此没有大动。
不过很多工程预制件可以在将作监先搞起来了。
还有就是搬家,皇宫里的东西都珍贵,光搬家都得好些日子。
搞笑的是,在搬家清理的过程中,宫内还发现了不少的好东西,比如太祖最喜欢随身携带,时时把玩的玉斧,就在福宁宫一个极度偏僻的库房中发现。
这把玉斧与那个宗室里讳莫如深的传言有关,苏油检查了一遍,并没有发现血迹。
但是太宗上台绝对有猫腻,这一点是后世史家公认,毕竟那时候整个开封府的官员和禁军,基本都被太宗掌控。
只能说,处理得真特么干净。
还有真宗的瓶瓶罐罐,刘太后对害死真宗的天书丹道深恶痛绝,临制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将天书随真宗陪葬,又下令用砖石直接封了丹室。
现在在真宗丹室中发现了全套的方士炼丹工具和药品,以及当时大臣如丁谓、王旦、王钦若的密奏、青词、祥瑞奏报等马屁文章。
司马光见到之后大加痛斥,认为真宗一朝的朝政,就是坏在了这些人的手里。





苏厨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旱情
丙寅,于阗等西域诸国进狮子、白驼、名马、美玉。
于阗如今与大宋接壤,巢谷又击退了前来挑衅的黑汗军,还擒获了对方大将,于是于阗的腰杆立刻就硬了起来。
尉迟家族发动政变复辟,以尉迟威为国主,重新宣布以佛教为国教,并且邀请在敦煌译经的高僧前往讲学。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得了鼓励,于阗周围传统佛教地区那些曾经被征服的小国纷纷叛离黑汗,遣使入贡,想要成为大宋的被保护国。
乙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韩缜见情势愈加不妙,为了自保,也为了报复蔡确邢恕嚣张之时留下的积怨,爆出了一个大料。
蔡确与章惇、邢恕等共谋诬罔太皇太后,自谓有定策功!
于帘前具陈确等奸状,由是内朝与外廷备知之。
御史台立刻再起上书风云。
刘挚言:“宰臣蔡确山陵使回,必须引咎自劾;而确不顾廉隅,恐失爵位,无故自留。伏望早发睿断,罢确政事,以明国宪。”
“又言:“昨者确等覃恩转官,学士草确制,有云‘独高定策之功’,命下之日,识者皆知其过,而确乃偃然受之。”
“确与章惇固结朋党,自陛下进用司马光、吕公著以来,意不以为便,故确内则阳为和同,而阴使惇外肆强悍,陵侮沮害。”
“中外以为确与惇不罢,则善良无由自立,天下终不得被仁厚之泽。”
丙子,朱光庭奏言:“蔡确、章惇、韩缜,宜令解机务;司马光、苏油、范纯仁,宜进之宰辅;韩维宜置之宥密。”
“退三奸于外以清百辟,进四贤于内以赞万几,太平之风,自兹始矣。”
山雨欲来风满楼,然而高滔滔并没有理会,既没有表明态度,也没有下令调查。
丁丑,罢太学保任同罪法,拨后苑西作院给将作监为料场,罢铸钱监有四。
以天章阁待制范纯仁为给事中。
也是这个月,牛温舒携李庸在五泉县接受耶律洪基赐宴,耶律洪基以牛温舒和谈大功,加三司使,仍知户部尚书。
还是这个月,高滔滔有些暗自后悔没有听从苏油的建议,为了省钱,没有将后宫建设规划得更好一些。
苏轼抵京了,在半路搭乘上了苏油的小游艇飞鱼号。
飞鱼号一直留在杭州,这次是被二十一节度赵宗佑“借”来乘坐,回汴京述职。
东胜洲船队回来了!驻泊杭州!
嵩山号,泰山号,左旋螺号,夜光螺号,还有五艘夔州型,整整从玉黍城带回了价值五千万贯的黄金和白银!
五千万贯!
按照协议,这次收益一半归朝廷,入户部南曹国库,一半归原四通商号,现在属于四通投资局。
四通投资局赵宋皇帝名下的股份,占一半以上,也就是说,这一趟拉回来的金银里边,有一千多万贯是属于刚刚十一岁的赵煦童鞋的私房钱。
但是小破孩的私房钱有一个共同属性,就是永远归慈祥的家长代管,以高滔滔这等自小生长在皇宫的贵人,拿到宫内电报房送来的电报,双手都不禁微微颤抖。
这是一条黄金航线。
军机处立刻给张散发报,要求加强对日本宋城的控制,那里是大洋循环航线的重要出发地。
这些金银如果一下子全部投入市场肯定会出问题,因此苏油奏请将之存入皇宋银行金库,作为国家货币发行的准备金。
如此一来,国家货币准备金便可以用金银作为储备,铜禁可以解除了。
这次考察比扁罐他们那次详尽得多,除了金银,还有各种物产,其中就有橡胶。
赵宗佑还带回了几个部落和城邦的土人,要在新年大朝会宣德门外的蛮夷里站班。
半年时间的考察,让宋人摸清了玉黍城周围的势力分布,那是一片大到不可思议的大陆。
一千五百人,分别在温华、嘉福、金山、玉黍、檀山建立了五个军州,开始修城屯田。
四峰岛因为冬季过于寒冷,被赵宗佑放弃了。
加复城因为名字太难听,被赵宗佑无情地剥夺了扁罐的命名权。
不用担心遭遇敌人,因为那里的敌人实在是太弱了。
其中温华、嘉福、檀山,将是今后船队的补给休憩地,金山和玉黍将是主要的矿藏开发地。
司马光感觉自己已经有些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华夏一族在自己这片多灾多难土地上,为了解决民生,艰难奋进了上千年。
从大禹时期就治理黄河,将沼泽变成稻田,将高山变成梯田。
为了一口粮食,华夏人用了百倍的努力,凿通了数千里的运河,开出了无数的沟渠,建设起了无数的水利工程!
然而在南海有自己就汩汩冒油的油田,有刨开地表就是高品位的锡矿、铁矿、煤矿,东胜州有含银一半的矿脉。
南海有一年六收的土地!东胜州有亩产七百斤的口粮!
华夏一族如此艰难,都能创造出这样辉煌的文明,他们如此得天独厚,本应该躺赢才对,怎么敢那样偷懒,还在拿着石器木棒互敲?!
苏油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怨念,还恭维了司马光一句:“因为他们那里没有用圆木做警枕,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的学士啊……”
司马光满脸涨红:“明润你又闹什么?!”
苏油说道:“司马公,食少事繁,以孔明之智,尚且不免,这眼看就要年底了,该好好休息的时候,就好好休息。”
司马光不以为然:“死生命也,王事岂容懈怠?对了,大朝会礼仪你要注意,文公、介甫公不在朝中,你就是朝臣班位第一人。”
苏油这才反应过来,按照官位,如今他是朝官当中最高的,宗室之下第一人:“哎哟这可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
“站班第一人,我不会啊?”
“你不是有宗兄吗?让他教你。”
苏油吓得心肝乱跳:“要不我跟扁罐一样,转到右班去?”
别说司马光气了个倒仰,连吕公著都气得吹胡子瞪眼:“你敢!我朝未有过右班宰执,你敢给我转右班!”
这是几乎就是明说明润你就是下一任宰相了。
苏油还是有些慌:“要不……我称个病?”
“胡闹!”司马光这么好的涵养都不禁想骂人:“大朝仪你就那么怕?昨日我询问陛下,陛下都跟我保证说他到时候一定做好!”
赵煦?!十一岁就被你们残忍地拉出来做人样子,你们还好意思说嘴?
不过想到赵煦到时候孤零零一个人在台上做样子,苏油终于不忍心,有自己在下面,起码赵煦心里会好过一些:“那等散朝我去询问下宗兄。”
吕公著说道:“今年自冬不雪,明润一直所言的灾变……”
苏油说道:“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我也正想要告知吕公,根据气象资料,来春我朝北部恐怕会有旱情。”
“大宋对抗洪水的部门,有都水司、河渠司,然而他们对于旱情却没有管理之权。”
“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巴不得年年大旱,永远不雨,这样就永远没有河情的压力了。”
吕公著好气哦:“明润你这叫什么话?!”
苏油摊手:“话虽然丑,可是从其职务职能来说,的确就是如此啊?因此我觉得,朝中应该有一个部门,专门负责统计气象资料,防备水旱灾伤才行。”
“交给都水河渠,他们从职责出发,只忧雨大不忧雨小也是常情,光斥责也没用的。”
吕公著这才反应过来苏油提醒的是制度规范,不由得点头:“是这个道理,雨旱关系土地墒情,那应该归户部。”




苏厨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大爆款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大爆款
苏油说道:“对,所以首先要确定职责,有人做这事儿,然后由他们督促州县,备灾抗旱。”
“其实抗旱如今不难,只要朝廷肯做事,剩下的用理工之学便能解决。”
“如何解决?”
苏油说道:“如今全国地下水都非常丰富,除了陕西部分地区,其余地方地下水位也都很高,可以大规模推广风力机井,畜力机井,以及河流水力汲水机械。”
“还有从东胜州过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可以官给种子,安排官田户栽种。”
“机械在相州已经非常成熟,作物在两位长公主和我庄上已经摸索出种植方法,朝廷可以拨出一笔经费来料理此事。”
司马光问道:“还来得及吗?”
苏油说道:“来得及,商州、兰州、郑州、徐州、郓州的工厂都有此能力,解决北部旱情能够完成。”
“我回京之前路过郑州,跟石家交代过此事,半年下来,机井设备已经备下了三千套,锅驼机也有五百台。”
司马光感到惭愧:“四年丰积,天下欢愉,只有明润不断提醒朝野备灾,还做下这么多准备。”
“九月河北大水,所幸各地物料充分,未成大患,今冬旱情若不缓解,来春必定遭灾。”
“范文正公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者,舍明润其谁欤?”
苏油赶紧谦谢,说道:“先帝捐天下,陛下新立,眼看着就要改元。司马公和吕公也是新入朝中,要是能做到有灾无伤,其意义不仅在农事。”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我猜谏议必然会有章奏,如何控制影响,惟劳二公思忖,我先去找宗兄了。”
司马光看着苏油的背影,对吕公著说道:“理工之学,如端有大用,能让大宋做到灾而不伤,岂非至仁之学?”
吕公著摇头:“君实此言过了,别忘了理工也搞出了神机铳霹雳炮,大用之学我承认,至仁之学就不一定了。”
“只看用它的人,心中所存之善恶,明润心心念念推广伦理,以理工证理学,以理学正理工,怕就是担心精通理工之人,不识天理人情之道。”
“我到现在是越来越佩服八公、龙昌期、张赵二人,他们对培养明润的性情是下了大功夫的。”
“故而此子仁厚谦冲,每以天下为己任。”
“否以明润之智,若是作奸犯科,你我能察?”
“君实你敢想象,若吕惠卿、蔡确那般人,而有明润之能,他们会将大宋天下,变成什么模样?”
司马光叹息:“如今我算是知道,伯淳临别谆谆告诫叮嘱,让我莫使明润摧折的深意了……”
……
宜秋门,苏宅。
苏辙成了右司谏,苏轼成了礼部郎中,大家终于团聚到了一起。
两人官序不高,接近年末,已经进入了幸福的假期。
很大的一家人,宜秋门小宅子根本安排不下,因此二人就打起小幺叔的秋风。
大些的孩子安排在可贞堂学习,其余家属从人安排到京周三处庄子。
二十七娘考虑在京中买一处大宅院,不过汴京城里的房子不好买,店宅务还没排出来合适的。
苏油将李寡妇家小二叫来跟他交代了,有合适的就及时来通知,这种事情,让蔡京关照,可能都不如李家小二这种衙门里的京中老油条好使。
大苏回京是文化界的盛事,每日里宾朋络绎不绝,以他的薪水根本不够支使,都是在方知味挂账,从四通股份的红利里勾销。
苏油捐出财产的举动让苏轼苏辙颇为震撼,但是苏油却制止了他们效仿。
苏轼虽然什么都不管,但是苏家这一支现在在丝麻纺织业上的地位很高,而二十七娘更是持家有道,瓷器和琉璃器的进项非常可观。
四通下一步分拆就是轻工业,眼看着就要近了,苏油的意思,是让王闰之掌控苏家丝织业,二十七娘掌控苏家苏家瓷器和琉璃器产业。
史家已经看不上这两样产业了,史洞修是老财迷,又是老金融,掉进钱窝子里边就出不来,觉得用钱赚钱的金融业,让自己更幸福。
眉山江卿世家经过三十多年的捆绑发展,全都已经成了大财阀,而到如今也出现了分化。
苏家放弃了巨大的利益,重新收缩回了眉山,对蜀中的影响力却更是加强。
还有一些分支,则进入大宋新开发地区分散枝叶,是敢吃螃蟹的第一帮人,得到的红利自然丰厚。
本宗则是走上仕途,诗礼传家,为国效力,现在有成为世宦的可能。
大宋朝能连出三个宰相的家族,一个指头都数得过来,目前即将成功的就一个吕家。
而苏油和大小苏,是当年仁宗说过的“三宰相”,现在起码苏油的一个宰相之位已经预定,苏辙在真实历史上也曾经干的不错,大苏嘛,嗯……
不过苏油家嫡子扁罐已经转了右班,今后也有可能转化为石家那样的勋贵。
石家如今彻底完成了重大转型,重新成为了顶级勋贵,因为理工之道,让石家和高家的合作非常密切。
高家出了一后两使相,石家也跟着水涨船高,石富、石鍮、石勇,已经可以保证石家接下来几代的安稳。
程家也很猛,家中子弟出仕的不少,八娘的夫君程正辅,已经做到了府级官员,接下来可能入路转运司当副手。
产业方面,印刷出版是程家的大宗,和苏家关系也最紧密。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苏家一门学阀,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影响太恐怖了。
和皇室关系也不弱,程家不少子弟在皇宋银行和印钞厂担任要职。
整体看上去,就史家稍微弱了一些,然而史家却是当年赵顼和苏油安排在皇宋银行,监督大宋官员尤其是宗室和赵顼那两位皇兄资金流向的钉子。
可以说,眉山江卿到了今天,或明或暗,已经在大宋举足轻重。
不过今天说不着这些,因为大苏一直闹着要苏油给他安排一顿美食,以慰数年外放之苦。
苦你个头!自找的!何况又不是没钱,是装穷!
苏轼就不依了:“小幺叔你要讲道理,我那是装穷吗?我那是自责自省。”
苏油冷笑:“自责自省须得有收获才行,你有吗?”
苏轼愣了一下,然后诚恳地说道:“我自责自省了这么久,真没发现自己有啥大错。”
苏油都给这回答整蒙了,愣了好久,然后哈哈大笑:“随你吧。走开别耽误我调制好东西!”
来到大宋眼看着就要三十九年了,苏油直到今天,才终于有机会制作川菜当中的巅峰之作。
这项神圣而奋斗终身的事业,眼看就要圆满了,苏油往锅里抖豆瓣酱的手都不利索。
豆瓣酱加了辣椒,终于变成了后世真正的豆瓣酱的模样。
菜油也来之不易,整整寻找了十五年,培育了十五年。
周小厨在一边打下手,见到苏油这般模样,也不由得胆战心惊,国公爷这是要整爆款!大爆款!
“菜油先一斤炼熟!牛油六两切成小块!豆瓣六两剁细!干辣椒六两入沸水锅中煮约两片刻后,捞出绞细成茸,即成糍粑辣椒!”
“知道了!”周小厨开始动手。
“生姜拍破!大蒜去皮剥成瓣!大葱挽结!冰糖敲碎!”
“领命!”
“八角、三奈、桂皮掰成小块!草果拍破!”
“得嘞!”
“炒锅摆上,中火炙锅!”
“好!”
“倒入菜油烧热,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姜、蒜瓣、葱结爆香,接着下入豆瓣和糍粑辣椒!”
“然后呢?”
“转用小火,慢慢翻炒,我去配药去!”
“呃……药?”




苏厨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锅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火锅
家中书房边上有另一间书房,那个房间是石薇的研究室,一面墙都是小抽屉,里边装着各种中药。
苏油登上带滑轮的梯子,扶着药柜扶手自由进退:“八角……三奈、桂皮……小茴……草果……紫草、香草……香叶……公丁香……”
等到从药房出来,整个宜秋门苏宅已经被浓郁的辛辣香气笼罩了起来,周小厨还在抡胳膊:“国公爷,还要多久?”
苏油说道:“还要一个钟头,你继续啊,不准偷懒,锅底不准干糊,否则唯你是问!我去吊汤。”
之所以要来宜秋门做这个,是因为隔壁周大家的跟屠户那里有门路。
猪棒子骨、牛棒子骨洗净后敲破;鸡爪骨洗净;生姜拍破;大葱挽结。
先将猪棒子骨、牛棒子骨、鸡爪骨入沸水锅中焯一水,捞出放入清水锅中,加入生姜、大葱、料酒。
用大火烧开后,加入周大家剔火腿的一些碎皮碎火腿边料,用纱布包上几条鲫鱼,放到锅里,转用小火熬起来。
院子里边的香味变得丰富起来,周大家的假装收风萝卜,从墙头上冒出脑袋来偷窥:“探花郎你这又是在做啥呢?又香又辣!”
苏油在锅边打渣子:“还有好一阵子呢,这东西等闲吃不到的!我要的东西你都找来了吗?”
“找来了,等你指点料理呢!”
大锅里的清汤渐渐开始发白,趁着熬汤炒料的功夫,苏油去周大家收拾食材。
食材在周大家的眼里那是相当的反动——鹅肠、毛肚、黄喉、腰子、兔耳朵、猪脑花、鸡胗、肥肠、鸭血、鳝鱼……
好些在屠户那里基本都是赠送,幸好周大家的还要了牛骨、羊肉、猪腰柳、猪五花,不然都不好开这个口。
这些东西打理起来其实很麻烦的,比如鹅肠要用筷子棱刮去油脂,黄喉有四层,只取一层,兔耳朵要只取脆骨,腰子要挑去骚筋……
周围邻居都来帮忙,苏油指挥周大和几个放假的半大小子干这些,周大家的组织婆姨们剁肉馅,做香菜肉丸子,炸丸子,炸酥肉……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今天宜秋门苏家周围左右和对面的邻居,苏油跟他们说了,晚饭别做,大家一起吃好吃的。
这也是没办法,苏油贪吃,足足等了三十多年才凑足食材调料,他啥都想配,这配菜种类就有点多。
东西多了,一家人就吃不完,解决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多拉几家。
教会大家处理食材之后,苏油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又溜回苏宅指挥周小厨。
炒料和汤料已经弄了一个钟头,豆瓣水气开始炒干、香气四溢。
1...506507508509510...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