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辣椒开始有些微微发白。
让周小厨拣出锅中葱结不用。随即下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草果、紫草、香叶、香草、公丁香等药材,继续用小火炒约二十来分钟,至锅中香料色泽变深时,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煮。
待到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发,将锅端离火口,加上盖,闷焐锅中原料至冷却,底料总算是搞好了。
另外一边,汤色开始变得乳白,李小二打门口拉来一辆小车:“探花郎!菜来了!哇什么东西这么香!”
现在的汴京城,青绿蔬菜可比肉便宜不了多少,尉氏冬庄大棚菜几乎都被权贵官员们包圆了,不过苏家庄子上不缺这些。
苏油正拿大勺子尝汤味,闻言放下勺子:“拉周大家去,叫女人们摘菜!”
一车新鲜蔬菜,有菜头,冬瓜,莲藕,四季豆,番茄、青笋、白菜、南瓜、高笋……
本来周围邻居也各自提供了一些食材,算是凑份子,豆腐、腐皮、笋干、菜干、粉丝、豆芽……
对门俩爱下棋的老头家中子弟在衙司行走,还送来了几个午餐肉罐头。
剩下的,周大家的放出豪言,风萝卜管够!
待到见到这一车,院子里的婆姨们都惊喜坏了:“哎哟这些在冬日里都是贵人们才吃得上的!”
好些东西婆姨们还不认识,听说是扁罐少爷从万里之外带回来的,比如马铃薯、南瓜、番茄,一个个跟看珍宝一样拿着观赏。
菜到齐了,那就可以开始准备。
锅子也古怪,脸盆一样的大铜锅六口,底下可以放碳,中间还有一根柱子走烟。
干辣椒、花椒投入炒锅内加菜油炒香,随后分别撒入六口火锅当中,加底料,加汤料,然后在周大家院子里摆了六桌。
底料里边的香料已经和辣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现在热汤一冲,满院子飘香。
桌上锅子周围摆起了各家凑的盘碗篮子,盘碗里是肉,篮子里是蔬菜。
苏油将家中的几坛葡萄酒搬了来,大家一起在周大家开吃。
之所以要在周大家吃,因为苏油知道这东西是祸害,吃一顿之后,家里几天这个味道都散不走。
与其二苏遭殃,不如祸害周大家。
大家其乐融融坐在一处,苏油端起酒杯还准备整两句,大苏已经将胡须架子夹了起来,袖子一撸:“各位高邻,先吃!”
众人早就等得不耐了:“对对对,先吃先吃!”
喂!知道怎么吃吗你们?!早知道不给你们打好香油碟子了!
见到周大家的已经拿出勺子想要盛锅里的汤喝,苏油赶紧制止:“停!”
好些人筷子停在了半空,扭头看向主桌,苏油才拈起一片毛肚:“先看清楚!跟着我做!”
将毛肚放入沸腾的锅子里,烫了大约三十秒,这才提起筷子放到蒜蓉香油碟子里晃荡了一下,拈起来放入嘴里。
毛肚鲜脆的口感与火锅浓郁辛辣的香气在口中爆炸开来,苏油的眼泪都涌上了眼眶里:“三十八年,终于吃到你了……”
苏轼也照猫画虎地涮了一块毛肚,蘸了香油拎起来,感觉要完全模仿小幺叔有难度,情绪一下子酝酿不起来,小心问道:“呃,小幺叔,我光吃不哭,也没啥问题吧?”
“嗨!”苏油赶紧将毛肚咽下,挥着筷子:“这个吃法叫涮烫,其中毛肚、鹅肠时间不能太长,然后要先吃肉菜,再吃素菜。”
“豆腐、鸭血越煮越嫩,可以比平常多煮一会儿。”
“这个汤不能喝,还有叶子菜大家别轻易尝试,裹辣油太辣,怕大家受不了。”
“香油碟子很重要,能够去火……呃,差不多就这些了,开吃!先捞锅里的丸子酥肉午餐肉!”
大家早就等得不耐了,听苏油一声号令,立马开动。
考虑到汴京人民的接受程度,加上辣椒精贵,种子都被抠了出去,整体还能接受。
苏轼一片毛肚下肚:“香!太香了!这个实在是不错!”
苏油对肉食兴趣不大,在锅子里捞玉兰片:“怎样?对得住你了吧?”
苏辙笑道:“冬日里边,三五好友围坐一桌,边烫边吃,顺便饮酒赋诗,委实快哉!”
苏轼说道:“当年我们路过渝洲的时候,当地名士王道矩请我在一江舫上吃过一道菜,跟小幺叔这道类似,说是巴人的吃法。”
“但是用的是几种江鱼,不过滋味也是不错的。”
“当然色香味都远逊面前这道,而且锅里边没火,吃到一半还要端下去重新热过。”
苏油顿时明白了:“那是一种吃法,叫冷锅鱼,改天咱再弄!等下,为何我们一起过渝州,这好事儿都没我的份?!”
苏轼呵呵装傻:“那时候你不是只顾着刷题,叫都叫不下船?诶鳝鱼哪儿去了?下下下赶紧下……”
下了鳝鱼,和苏油喝了一杯,苏轼夹起鹅肠烫起来:“扁罐今日怎没过来?”
苏油说道:“扁罐要给陛下护卫伴读,这东西味道大,吃过上值,怕把陛下熏着。”
怕把小破孩馋哭是真的,这东西里边很多辣椒药材,要是赵煦闻到味道禁不住诱惑,不经审查就乱吃,跑肚窜稀,都是苏油的罪过。





苏厨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确的料理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政治正确的料理
苏辙说道:“明日我们就起身去尉氏,今年小幺叔怕是要留在京城了。”
苏油点头:“今年情况特殊一点,不回就不回吧,扁罐怕也一样。薇儿带漏勺回去就行了。”
苏轼叹道:“朝廷终未安静……”
“兄长慎言!”苏辙看了看周围,见大家都在欢快地烫火锅,才低声说道:“兄长你怎么还是老样子?这种话也是在这场合闲聊的吗?”
苏油冷笑一声:“就是,外放几年一点长进都没有。”
给苏辙夹了一块牛肉表示奖励:“司马公与你二人交情更厚,他那里,你们得去劝劝,前天还找我聊商周文字和学校,事无巨细都在关心,一天下来,要读几百份奏疏。”
“司马康说他每日要熬夜到子时,我曾以诸葛亮食少事繁相劝,他却说什么死生命也,不管不顾。”
“那种搞法,对身体大不利。”
苏轼叹息:“十五年远离朝堂闭门著述,对朝中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司马公这是要一下将自己十几年的思考用完。”
苏油说道:“国事岂可用急?否则不就成了介甫相公一般?”
苏辙说道:“我们一定劝说司马公,小幺叔放心。”
大家将锅里的午餐肉、酥肉、炸丸子等存货捞得差不多后,苏油一边往锅里下笋、菇,一边对苏轼说道:“听闻辽人的贺登极使,在子瞻手里吃了瘪?”
苏轼吃得渐入佳境,正在疯狂烫毛肚:“呵呵,不是什么大事体。”
辽国这次派遣的贺登极使刘霄是辽国难得的文才,路上就不断用文学刁难引伴,到了汴京,司马光听说这次辽使有些倚才傲慢,正好大苏已经是礼部郎中,便命大苏奉陪。
刘霄以大苏文高,思以文字困之,安排陷阱,让中介官问大苏道:“敢问待制,世间可有绝对?”
大苏故意回答:“应该没有。”
中介官说道:“北地知道一个上联,却是难以对上。”
大苏说道:“敢闻。”
中介官道:“三晋韩赵魏。”
大苏一脸的不好意思:“要是说我能而你们不能,也非所以全大国之体,‘四诗风雅颂‘,天生对也,要不你们先拿去?”
刘霄出使之前,先“遍国中无能属者”,之所以挑出这一个来刁难,是因为他认为天下无人能对上。
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
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不应重复。
而“三晋”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用哪个数目来对,下面跟着的字数,“必犯其上一字”,因此是绝对。
苏轼对上的原因,却原来《诗经》中“雅”之一部,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虽然是四诗,却也只有三部。
刘霄不禁大为叹服:“妙极,不想夫子如此轻易对上了。实在让人钦佩。”
出来与大苏相见,安排宴席。
两人喝酒不一会,苏轼说道:“刚刚又琢磨出来一个——一阵风雷雨,也能对上。”
夹了一筷子菜:“诶,又得一个——两朝兄弟邦。”
等放下筷子:“嗯,还可以对:四德元亨利。”
刘霄都给整蒙了,现在赶紧抓住漏洞问:“《周易》乾卦四德,乃是元亨利贞,怎么夫子漏却一字?”
大苏说道:“最后一字是先皇圣讳,臣子岂能随口念出。”
宋仁宗名叫赵祯,祯、贞同音,属于“圣讳”,故而大苏删去一字是有理由的。
刘霄不服也不行了,拱手道:“夫子才称天下,实伟良也。”
至此乖乖夹上尾巴,不敢闹腾了。
话题转入文事,大家都笑司马公派大苏去对付辽使,的确是有些胜之不武。
苏辙沉吟一阵,也笑道:“辽人无知,我还可以对——七曜日月星。”
这个对也不错,七曜乃日月水火木金土,除了日月,其余都是星,一点没毛病。
苏油也笑:“我也能对——九章勾股弦。”
说完用筷子指着火锅:“还有这里——一锅麻辣烫。”
苏轼不由捧腹:“妙极妙极!不品尝不知道,但凡品尝过,都知道当属此对最佳!哈哈哈哈……一锅麻辣烫,好!”
毫无疑问,麻辣牛油红锅,是迄今为止大宋将香料、食材、烹饪方法结合得最完美,最符合宋人饮食习惯的美食,深得首届品鉴会所有人的一致好评。
而苏家人涮锅谈笑对绝对的故事,也传遍京城。
大家一边取笑辽人孤陋寡闻,一边赞叹苏家人文才真真儿的……啧啧啧,豪横!
火锅后遗症,就是次日苏油上朝,到临散朝时高滔滔问了一句:“司徒近日可是有什么喜事吗?”
苏油愣了一下:“没有啊,拙荆携犬子苏轭去了尉氏,苏轶在每日在后苑将作提举工料,近日家中倒是甚为清净。”
说完想到一点:“太后是想问苏轶的婚事?倒也不急在一时。”
高滔滔说道:“司徒一向清雅,好像从来没有熏香的习惯,今日倒是有些不同。”
嗨!苏油这才反应过来:“这是臣昨日为大苏接风,置办的一道料理叫火锅,因其滋味浓郁,吃过后身上难免带上味道。”
“哦?”
呃,忘了如今宋人对熏香的痴迷程度了,苏油只好躬身:“昨日臣请宜秋门几家邻居一起品尝过,都说不错,这就回去拟进需用器物和料理之法,呈与宫中。”
高滔滔赶紧制止:“司徒三朝元勋,社稷重臣,岂可行此?”
又道:“梁惟简。”
梁惟简赶紧答应:“太皇太后。”
“你随司徒去取来。”
“是。”
这就是解决办法?苏油傻楞在了当场。
我送都不行,你抢才可以,什么毛病?!
苏油的涮肉白锅之前就被几位长公主家偷了去,到现在已经发展出了好多锅底,虽然都是白味,其实味道也不错,例如酸萝卜老鸭锅底,茅草根老鸭锅底,酸菜鱼锅底,豚骨锅底,牛肉高汤锅底,羊肉高汤锅底等等。
考虑到宫里对麻辣香锅的接受程度,苏油将火锅设计成了鸳鸯锅的模式,一红一白,算是买个保险。
还附送了一个番茄牛腩锅底。
春,正月,庚寅朔,朝紫宸殿,诏改元。
大宋进入了元祐元年。
赵煦虽然刚满十一岁,但是在朝会上表现得很好,举止动静都非常得宜,也让官员们非常满意。
朝会由韩缜主持,苏油作为班序最高的文臣,负责宣读第一篇,也就是代表群臣给太皇太后和赵煦歌功颂德,献上祝福的颂表。
苏油太忙,文章是请家中大胡子枪手写的,代价就是一盆新款冷锅鱼。
颂表宣读后还被各大报刊转载,士林公议,小苏探花的这篇颂表,不但文辞华美,还言之有物,展露朝局布新之意,比王珪的“至宝丹”,立意要高出一筹。
朝会因为还在一年丧期以内,因而比较简单,不算大朝。
不过下午百官宴会上,一道小汤锅倒是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此次朝会后赐宴,礼部置办了番茄牛肉丸子小汤锅。
宋承火德,尚赤,燃炉的红色番茄菜式不光光是美味这么简单,还有政治象征意义。
番茄牛肉丸子小汤锅,做法是将玉米段,番茄酱,兰州黄焖牛肉丸子罐头放到一口锅里熬煮,之后加入新鲜土豆片和黄豆芽料理而成。
做法简单,保温,滋味丰足,食材新奇,政治正确,在正旦朝会上立刻得到了百官们的关注。
东胜州的作物经过这一整,让两制上的官员都有了亲身接触,而且番茄、玉黍和土豆的味道非常不错,之后的问题就不再是推广问题,而是物以稀为贵,价格一时半会儿下不来的问题。
加上玉黍和土豆抗旱的特点,京畿三路的官员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大家纷纷到尉氏取经,种植问题已经不用苏油再操心了。
在朝会前还追加了一个任命,静海军节度使,日南郡王赵宗佑,为开府仪同三司。与之前高密郡王宗晟、汉东郡王宗瑗、华原郡王宗愈、安康郡王宗隐、建安郡王宗绰同例。
又因东胜州建城、考证航线、带回大量金银、作物,使节的功劳,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元祐一朝第三个使相。




苏厨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抗旱
王岩叟奏赵宗佑乃宗室郡王,皇帝亲长,不宜远涉风涛,且东胜洲虽有利益,然所产者不过金银、作物。
如今作物品种大宋已然尽得,而金银其实无用,不当为帝王所好。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百姓的航海水平可比不上朝廷的舰队,必然会连绵不断地赴死。
不过这种奏章能够抵挡得住金银的诱惑才见鬼了。
高滔滔留中,解释说大宋开东胜州,不是为了什么钱财,而是为了考三代之治,齐商周之民。
宣仁德,易风俗,哪怕远在万里之外的遗民,那也是华夏一族,岂能不管不顾?
这理由一下就堵住了台谏的嘴,太特么伟光正了。
台谏没声了,高滔滔立即命龙海生提举元祐元年东胜洲海事,命张散在日本宋城扩大城池港口,二十一节度换人的的意见倒是被采纳了,改由邵伯温为东行使,准备出航。
……
宝慈宫偏厅,高滔滔正在训斥朱德妃。
朱德妃入宫后初为神宗侍女,后来生了赵煦、赵似和徐国公主。
可以看得出,赵顼对她是相当偏爱的。
朱德妃温柔恭顺,对高太后、向皇后和神宗向皇后,一向都毕恭毕敬。
神宗的灵柩前往永裕陵,有朱德妃护送,途经永安时,当时知河南府大臣韩绛,亲往迎接。
送灵柩的队伍很长,朱德妃走在后面,韩绛也同样将朱德妃纳入迎接之列。
朱德妃回宫之后,高太后垂问神宗的丧礼,朱德妃便将一路的见闻讲给高滔滔听。
开始都还好,当讲到韩绛守礼谦逊,迎接她的时候,高滔滔勃然变色:“韩绛乃先朝大臣,你怎能受他的大礼?”
朱德妃吓坏了,赶紧淌着眼泪向高滔滔谢罪。
次日,中书舍人郉恕,以本官权发遣随州。
郉恕的作为苏油能理解,任何时候,都有想要多分得一点蛋糕的人。
在如何对待朱德妃的问题上,朝廷中也有不少意见。
有人想趁机拍高太后马屁,打压皇帝生母的等级,以凸显垂帘的太皇太后。
也有人想着将来终究是哲宗掌权,主张尊崇朱太妃,以显示天子的孝道。
而蔡确邢恕等人,则是为了自保,寻找政治势力投靠。
于是邢恕给高公绘出了个主意,告诉高功绘,上书乞尊礼朱太妃,为高氏异日之福。
高滔滔非常具备政治敏感性,在她安排的后宫等级序列里,顺位是自己、向皇后、朱德妃。
利用赵煦生母事实拔高朱德妃的地位,无疑会改变现有的后宫格局,接着影响外朝格局。
于是高滔滔将高公绘叫进,问道:“以你的文采,写不出这样的东西,老实说,是谁为汝作此书?”
高公绘都傻了,他以为这该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儿,不料惹得高滔滔如此生气,不敢隐瞒,把邢恕供了出来。
御史台一直在寻找机会弹劾邢恕,不过都是鸡毛蒜皮,现在邢恕一项“游历权贵,不自检慎;心怀叵测,侥幸自图”的罪名,是无论如何都跑不掉了。
于是本来已经到手的一个中书舍人,被“罢其新命,并黜之于外”。
高滔滔这手,明显是敲山震虎,有震慑那些想要投机朱德妃的人的意味在里面。
而邢恕也不仅仅是一个邢恕,还代表着一个派别开始被清算和驱逐,御史们认为立功的机会来了,立即开始上章。
甲辰,王岩叟奏:“自冬不雪,今涉春矣,旱魃为灾,变异甚大。陛下于天下之大害,朝中之大奸,已悟而复疑,将断而又止。”
“大害莫如青苗、免役,阴困生民,又有茶盐之法,流毒数路。”
“大奸莫如蔡确之阴邪险刻,章惇之谗欺狼戾。陛下乃容而留之,此天心之所以未祐也。”
朱光庭也上奏:“察确、章惇、韩缜,不恭、不忠、不耻。
议论政事之际,惇明目张胆,肆为辨说,力行丑诋。
确则外示不校,中实同欲,阳为尊贤,阴为助邪。
缜则每当议论,亦不扶正,唯务拱默为自安计。
愿罢去确等柄任,别进忠贤以辅圣治。”
苏油立即上书反对:“御史奏事当求公允。
如光庭所言,是持异论者不容。
言者亦罪,默者亦罪,不言不默以苟安者亦罪,至考究心迹。
岂非所废蔡确六议之条,而实行之?”
“御史奏劾,当为逆法之奸,舆论不容。
既引灾异,则尤须督奏抗灾不力,懈慢民事者。”
“于今旱情渐滋,斯所论者,必曰陛下德之崇未至于天欤?业之广未及于地欤?政之大者有未举而小者无所系欤?刑之远者或不当而近者或幸免欤?”
“君子有未用而小人有未去欤?大臣失其职而贱者窃其柄欤?”
“直谅之言罕闻而谄谀者众欤?德义之风未著而赃污者骋欤?货赂或上流而恩泽不下究与?责人或已详而反躬有未至与?”
“夫必言有是数者,然后可以召灾而致异。”
“而臣亦可谓乃朝中清和渐失,纷争渐起之相。”
“论议纷纷,于旱何益?是坐而论道,未若一瓢也。”
苏油的奏章写得很明白,直接提前将御史台每逢灾变的惯用招数先列举出来,意思是这般陈词滥调换成我来说,老子能够保证比你们说得更加全面完整。
旱灾之前,求你们干点正事儿吧!
高滔滔还是留中,皆不报。
丁未,以集贤校理黄廉为户部郎中。
黄廉是司马光吕公著旧交,老台谏出身,之前处理吴居厚等案件,秉公而断,并没有过度扩大打击面,也只用证据说话,功过分明。
虽然处理结果让苏油不太满意,但是至少过程做到了程序正确,苏油觉得这人算是保守派里边起码懂得“组织纪律”的人物,于是举荐他回御史台。
然而御史台的人已经满了,司马光和吕公著,以其提举河东路保甲六年,河东军民德之,治状素有所闻为由,同意了苏油的推荐,给黄廉升官,不过丢去了户部。
己酉,诏回赐高丽王鞍马、服带、器币有加。
鉴于河西、青唐已然平定,罢陕西、河东元丰四年以后,因为军事问题而增置的官局。
癸丑,太皇太后躬诣中太一宫、集禧观祈雨。
农耕国家最大的祈福就是风调雨顺,《宋会要》里,特意记录有乞雨的一整套规范和仪式,从国家到地方还分出了等级。
不过今年的旱情其实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影响。
御史以天变要求察确、章惇、韩缜去位的企图,被苏油轻松狙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旱情造成的后果不严重。
其中锅驼机与机井的贡献相当重要。
苏油也随太后辇驾侍奉,从城北回来的路上,太后还特意绕道,到洛口渠观看了锅驼机水力设备的工作方式。
锅驼机如今的功率也在疯狂提升,一台锅驼机可以带动一个高高的架子,称之为“天枢”。
天枢架其实就是一个动力连接设备,又可以带动洛口渠五台螺旋筒汲水机汲水。
旱灾之所以是旱灾,是因为水到不了地里,并不是真的没有水。
开封府守着一条黄河,一条洛汴渠,水还是有的。
不过今年的渠口水量明显不如往年,要保住开封府北面十几万顷耕地不减产,保证渠水供应就是必须的。
苏油的做法从来都是尽量化害为利,趁此机会大力推广锅驼机、机井、抗旱作物。
1...507508509510511...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