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官地的种植,官府其实可以干预一下的,带着赵煦来亲自验看几种新作物的产量,就是希望他以后尽一份自己可以尽到的责任。
从赵煦的高兴程度来看,苏油觉得完全值得期待。
苏厨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农事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农事
这几样作物先落到种花家手里,有天生特殊技能点的加成,相信很快就会培育出更加高产的品种来。
回到庄子上,苏油又带着赵煦去看羊驼,看吐绶鸡,瘤头鸭。
羊驼被打理得很干净,农妇每日还要给它们梳理毛发,显得非常可爱。
羊驼毛很高级,苏油估计农妇们每天在利用梳理牲畜的方式薅羊毛,不过他没有证据。
赵煦一看就喜欢上了,接着就要伸手:“哈哈这个可比瘤头鸭和吐绶鸡漂亮!”
苏油将他一把拉了回来:“这东西会吐人口水,小心它大不敬,咱们还是料理鸡鸭去。”
瘤头鸭味道很好的,一大锅酸萝卜老鸭汤,秋天里最为滋补的美味。
吐绶鸡就差了点意思,大归大,但是没有腌制过直接料理整鸡,那会砸了苏大名嘴的招牌。
最终苏油的做法是卤,卤完之后切鸡块再用卤汁浸泡入味。
剩下的鸡杂鸭杂才是好东西,如今有了泡椒,用泡椒,泡姜,酸豇豆,干豇豆,芹菜,加上新得的土豆片,整了一个干锅鸡鸭杂。
另外炒了个南瓜片,然后将隔夜的米饭盖在上头,弄了一个南瓜控米饭。
顺便还给赵煦烤了几个红薯土豆。
这一顿可把赵煦给吃美了:“宫里的厨子太差了!做不出这样的美味来!”
扁罐也点头:“我就说东胜州土人的料理不得法,果然还是要在父亲手里才做得出美食来!”
苏油说道:“这次时间太仓促,下次再来,我给佣哥做个大烤鸡。”
“佣哥再忍忍,等到新房子造起来,自带厨房,到时候就能够自己做宵夜了……”
堂屋里边还有两桌,那是庄子上的管事,外边还有十桌,这几天收粮食,大家都在一起吃饭。
老李闻言说道:“小郎君原来是要从家里分出来啊?这成家立户可倒也是大事儿,就是年纪还轻了点儿!”
说完有大咧咧地一挥筷子:“不过也不当事儿,早也有早的好处,积蓄几年有了底子,找媒说媳妇都多一份体面!”
众人都笑称老李考虑得挺周全,这是在拿小郎君说事儿,其实往主家跟前给家小子递话儿呢。
赵煦感觉好滑稽,要说这些人不知道苏油的身份那是不可能,但是大宋有几家世家,庄客管事敢跟主家这样开玩笑?
几个长公主的庄子上是什么模样,他又不是没见识过,真正的等级森严。
苏油给赵煦添了一块老鸭汤里的酸苦笋:“佣哥尝尝这个,黄鲁直最好这口,初入口时有些苦,但是之后嘴里就舒服了,最是解腻。”
然后才对老李说道:“我记得老李你家公子不是在军中吗?这才效力几年?”
老李说道:“如今四海清平,没仗打了,与其在军中瞎混耗费官家的钱粮,还不如转业,我让他去折冲司给官家效力了。”
苏油笑道:“那也挺好,这份钱粮稳当。在哪个折冲司啊?”
老李说道:“在京东西路,东平府折冲司!”
苏油点头:“郓州啊,地方挺不错的,接下来朝廷对河北肯定会越来越重视,郓州就是漕运进入河北的重要通道,你家郎君可能会很忙呢。”
老李说道:“来信里也是这么说的,我就回信说你小子这整得就跟自己多大个人物一样,你当老子我是村汉,没见过司徒国公是啥样?好好干,丢咱庄子的脸回来扒了你的皮!”
大家都是哈哈大笑,赵煦更是笑得往椅子底下出溜,还得扁罐伸手将他拉住。
苏油也笑,笑完说道:“都是大人了,老李你这语气就要不得,对了,叫你家郎君多写写地方上的问题,新闻,案件,还有平日里遇到的政务中的不合理之处。”
“郓州一带民风彪悍,你就说是我想了解情况,让他实话实说就是。”
老李说道:“嗯,那我一会儿就给他写信,就是那啥……老实交代,坦白从宽!”
赵煦这下是真没忍住,赶紧扭头,一口汤笑喷在扁罐衣服上。
吃过饭就该准备回去了,赵煦自己去柴房翻了个背篓出来,装上自己亲自挖的土豆、红薯,大大小小都不放过,剩下的空间装了玉黍,花生,还在顶上放了个大南瓜,准备带回去。
然后发现自己根本背不动,又只好麻烦老李给送马车上,之后就交给扁罐承受了。
熊孩子折腾了一天,火车一摇就困,很快就靠在苏油的肩膀上睡着了。
吃得太多,还流口水。
扁罐低声说道:“父亲,要不让陛下躺下来?”
苏油点头。
扁罐过来给赵煦调整了姿势,取来一张薄毯子给他盖上:“很少见到陛下如此高兴。”
苏油说道:“大宋有一个对农事感兴趣的皇帝,是大宋的幸事。”
扁罐说道:“就是不知道明日朝堂,会不会有大臣知道后谏言。”
苏油低头看着睡在自己大腿上的赵煦:“陛下这份本心很难得,你也别把大臣想得太不堪。”
“国朝以农为本,司马学士给太皇太后的章奏里,也要求陛下应该知道民间疾苦。”
“不过陛下年纪还小,先了解民间,再了解疾苦吧。”
扁罐点了点头。
苏油问道:“你自己的差遣如何了?还有椅子。”
扁罐说道:“儿子在将作监,接下来将作监会有内宫修缮的大工程,椅子那里想出来一个课题,之前我们设计的步兵炮不是有个利用爆炸气流让撞针复位的功能吗?”
“他想将之移到神机铳上,让神机铳利用爆炸气流,完成退栓、抛壳、上弹一系列手工动作。”
靠!苏油吓了一大跳,这特么不就是自动步枪?
不过椅子既然能够想得到撞针复位,后边的想法也就顺理成章。
即使他想不到,迟早也会有别人想到。
想了想,对扁罐说道:“我那里有一份图纸,不过不是神机铳的,和转轮铳大小差不多,是我和你大舅的设想。”
“不过黄铜还是精贵,即使有了这样的武器,大宋暂时也玩不起。这两年国家会转向内政,军事方面最多只是调整,说到底,还是家底不够厚。”
扁罐说道:“父亲你也别思虑太甚,闭上眼休息休息吧。”
苏油点点头,听了儿子的话。
黄昏时分,赵煦回到宫里,苏油给他在万贺集买了个手拖车,将背篓绑在上面。
小破孩拖着拖车,在后宫里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
向皇后正在跟高滔滔汇报慈善基金的运营情况,高滔滔见到赵煦这样进来便笑道:“看来去苏家庄子又搜刮了不少,这是个有底气的。”
向皇后也笑:“才出去一天,就野了不少,打明日起又该站规矩了。”
“别别别……”赵煦赶紧站好:“孙儿问皇祖母起居,儿子问娘娘起居。”
向皇后问道:“哥儿啊,你身后拖了个什么?黄灿灿的真好看。”
赵煦说道:“启禀母后,这个叫金瓜,我本来想要把最大的搬来,结果太沉,只能挑个中号的。”
向皇后有些吃惊:“这么大个瓜,还不是最大的?这有多少斤?”
赵煦说道:“这个有整七斤!最大的那个过了十斤!扁……苏都卫说这瓜长势跟东胜州不一样,那边最多长到三四斤,到了中土,翻了一倍。”
向皇后看向高滔滔:“母后,这是大宋厚福,外域瓜菜,到了我大宋都不一样了!”
高滔滔将眼镜取下,合上账本:“哥儿,你觉得呢?”
赵煦说道:“司徒说那是因为华夏一族种植技术深厚,此瓜在东胜州刀耕火种,种子埋到土里就没人管理,到了中土有庄农精细料理,浇水施肥,疏花摘果,因此才能结得如此之大。”
高滔滔笑了:“司徒所言才是正理,大宋固然是天命厚福,但那是人心所向,要说瓜果都懂得这个,却又是过于自大了。”
“芟草施肥,操持人力,才是我朝金瓜胜过在外邦时的原因。”
“在尉氏庄子上,曾听八公说过,人懒地一天,地懒人一年。”
“勤则受益,惰则招殃,哥儿明白了?”
苏厨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园林设计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园林设计
“明白了!”赵煦随口说道,也不知道是真明白了还是敷衍:“皇祖母,娘娘,还有几样好东西!”
说完将背篓里边的东西都倒在地上:“这个是马铃薯,我们测量过了,苏家庄子上,一亩可产七百斤;这个是甘薯,一亩五百斤;这个玉黍现在还不知道,国公说要等干燥脱粒之后才能称量;还有一种上千斤的木薯,不过那个东西需要脱毒之后才能食用,而且要在南方才高产,民间加工也麻烦,司徒说不利推广……”
高滔滔和向太后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震惊之色。
赵煦将土豆和甘薯摆到二人面前:“不过司徒也说了,普通农家不会料理得如苏家庄子那般细致,地也不见得能有那么肥沃,种在旱地薄田,只能有一半收成……”
一半那也了不得!如今大宋亩下两斗,收成一石的土地,也多得很!
高滔滔拿起一个土豆:“哥儿,这个好吃吗?”
“嗯!好吃!”赵煦立即点头:“对了我包里有烤甘薯,我特意给皇祖母和娘娘带回来的!”
烤过的甘薯失去了不少水分,甜味更甚,赵煦将烤甘薯放到火盆边上,不一会儿殿内就飘起一股香甜的味道。
待到将甘薯烤热,赵煦一手拿起一个,眼巴巴地看着大宋最尊贵的两位女人:“皇祖母,娘娘……”
高滔滔笑了,伸手接过来,递给尚在尴尬当中的向太后:“难得哥儿的一片孝心,司徒说这是能使下田之家解脱贫困的好口粮,今天便不用拘礼数了。”
剥开甘薯尝了一口,感觉味道其实相当不错,说道:“《伦理训类》是本好书,道理说得明白,让天下百姓肚皮不空,方是最大的礼数!”
……
十月,朝廷奖谕京东转运使鲜于侁。
鲜于侁字子俊,之前在任上因反对苛索被罢,吴居厚前继后任,大兴盐铁,苛敛横征,至是谪置黄州,仍用鲜于侁为转运使。
这是司马光的推荐,司马光语同列道:“子俊甚贤,本当列朝,今以子骏为转运使,诚非所宜。”
“然朝廷欲救东土之弊,非子骏不可。此一路福星也,可以为转运使模范矣,安得百子骏布在天下乎!”
鲜于侁到任后,立即上奏罢莱芜、利国两处钱冶,罢盐法,海盐任由河北通商。
河北盐价应声而落,“人民大悦”。
己丑,王岩叟言:“风闻章惇于帘前问陛下御批除谏官事,语涉轻侮,又问陛下从何而知,是不欲威权在人主也,乞行显黜。”
苏油上奏:“包拯有执袖唾面之谏,唐介有鼎镬不避之言,天下以为直臣。”
“英宗,先帝先后起而大用。”
“章惇所议,但引故事,去二人远甚。又欲陛下尊依制度,是爱君以德而非媚,何轻之有?”
奏入,皆不报。
刘挚言:“神宗皇帝灵驾进发,准敕,前一日五夜,三省执政官宿于幕次。宰臣蔡确独不入宿,慢废典礼,有不恭之心。”
左正言朱光庭言:“蔡确先帝简拔,位至宰相,灵驾发引,辄先驰去数十里之远以自便,为臣不恭,莫大于此。”
又言章惇欺罔肆辩,韩缜挟邪冒宠,章数上,其言甚切。
苏油再奏:“惇性忤直过刚,然前奏变法经历事,乃剖身自白,实事求是。”
“物有两极,事有两分。以言论之,则欺罔之说,未知所起;以事论之,则肆辩之论,为见其征。”
“刚切之臣,尤须包佑。陛下用人之际,当取其长而掩其短,采其论议之要,以鉴得失,弃其狷狭之色,以御宽容。”
“臣前在陕西,擅改青苗保马保甲诸法,非惇切言于安石相公门下,岂得行哉?”
“知其事者,吕惠卿、曾布,陛下亦可垂问荆公。”
“未敢欺隐,没为己功。”
于是高滔滔命人往金陵发报,问王安石是否有其事。
王安石说有,而且当年苏油的开封府十六县考察报告和青苗法改良意见,都是章惇代转,当时也有劝谏,此事可问吕惠卿,曾布。
同时还说国家人才难得,就算章惇言语不谨,也请陛下不要计较。
章惇与王珪在先帝病危时曾经制草请命,说他对陛下有二心,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吕公著也上书,说法都可以改良,如何人却不容改过?何况章惇本来也没有什么大错,《新法十五年利弊札子》,剖析得淋漓尽致,足见高才。
高滔滔对章惇的印象这才渐渐改观,这人头铁实在是头铁,但是既然几个重臣都说他不错,那就暂且包容一下,以观后效,顺便展示一下自己的度量。
不过蔡确和邢恕可就没这好命了,御史台轮番上奏,章惇搞不成,搞他俩!
十一月,丁酉,祧翼祖,祔神宗主于太庙第八室,庙乐曰《大明之舞》;减两京、河阳囚罪一等,杖以下释之;百姓参与神宗山陵之役者,蠲其赋。
己酉,辽遣使来贺即位。
辛亥,辽国耶律孟简自保州放还,上表于耶律洪基:“本朝之兴,几二百年,宜有国史以垂后世。”耶律洪基命其效仿宋朝,置局编修。
辽国,越来越大宋了。
丁巳,经司马光、吕公著、韩绛推荐,以乡贡进士程颐为汝州团练推官、充西京国子监教授。
十二月,壬戌,诏:“今月十五日开经筵,讲《论语》,读《三朝宝训》,讲读官日赴资善堂,以双日讲读,仍轮一员宿直。初讲及更旬,宰相执政并赴。”
可怜的赵煦,课程又被无情的家长们加重了。
不过这是明年的事情,至少现在的赵煦还是快乐的。
现在他的理工课程,转为了给自己设计后宫别墅。
其实让宋用臣、李诫、张敦礼、王诜干这个,真是有些大材小用。
于是苏油揩油,让他们顺便将京师大学堂的规划设计也一起搞了。
眉山江卿世家那个联合大花园的效果图和模型,已经让高滔滔他们感觉非常漂亮了,但是苏油却表示不行,认为没有彰显出皇家应有的气派。
整个后宫,必须包括生活区、接待区、游赏区、运动区,而且相互之间还要连接方便,要做到景中有园,园中有景。
要有高低起伏,要错落有致,要有水面,有绿植,有草坪,有动物。
既要生活舒适方便,又要处处赏心悦目,既要气派大方,又要体近自然。
这里边很多美学理念本来就是冲突的,比如气派大方一般就得结构规则对称,要体近自然就得结构不规则不对称,每次苏油过来看图纸就表示不满意,提出一大堆的意见。
尤其是在各种新型材料的选用上,要他们大胆,比如大玻璃开窗,比如阳光房,比如高层室内花园的概念,阳台的概念……
还有安全问题,还有管道维修替换的方便问题,大型池沼的过滤循环等等,总之搞得几个设计师一个头两个大。
这还只是外部,还有内装,比如现代卫生间和厨房,供暖降温,墙纸吊灯,各种花样繁多的设计,让张敦礼怀疑这娃在拿着皇家的钱财过豪华设计的瘾。
苏家庄子和张知白故居他又不是没去过,简洁明快实用为主,原来这娃不是不会享受,是太会享受!
苏厨 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发现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苏厨最新章节!
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发现
最关键的还要省钱。
这个倒是无需太担心,钢筋混凝土加水泥预制构件,可以腾出很多好木料来,木料又可以做家具做地板做内装,现在将作监各种机械齐备,加工起来也不难。
最后连高滔滔都看不下去了,司徒你是要让官家修阿房宫吗?差不多得了。
苏油表示不服,秦始皇给七十万刑徒足够的工钱了吗?徭役失期可以不赔甲盾吗?奇珍异宝是自己投资得来的收益吗?
官家能一样吗?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高滔滔终于怒了,那也是官家的钱!官家还没娶新妇呢!以后花钱的时候多的是,要节约用度!
最后方案终于定了下来,皇家总共耗资一千万贯,改造皇宫。
御史台和谏院立刻上书,大修宫苑,这是昏君亡国之兆。秦始皇他巴拉巴拉巴拉……
于是高滔滔又怒了,秦始皇给七十万刑徒足够的工钱了吗?徭役失期可以不赔甲盾吗?奇珍异宝是自己投资得来的收益吗?
官家能一样吗?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最后司马光和高滔滔一条条敲定,内宫怎么修不管,但是不能动用一文钱的国库,不能动用封桩库、元丰库,只能内库自己调拨。
底层工人一日工钱三百文,比汴京码头扛包的民夫还要多五十文。
所需物资必须和工坊订立合同,价格不得克扣,更不得玩以前苛剥行人白征那一套。
如果工期太长,还不得影响农务。
最终形成统一意见,将作监督造,四通营造司总包,开封府监督皇家与工坊之间的合同签署执行情况,将此次改造弄成一次纯商务行为。
苏油只提了一项建议,司马学士的一切要求,太皇太后你只管答应下来,咱们就要求一条,集合竞价。
凡是内宫此次工程需要的东西,咱们对外公开招投标,最终采用能提供最佳方案的乙方!
高滔滔有些困惑,明润你是不是又想出了什么花样?
苏油说我没有啊,要不这样,只要太后提出这一条,司马学士答应的话,我从此不就此事说一句话,不干涉一件细务,可以了吗?
高滔滔将信将疑,最终把这一条加到了和司马光谈判的决意里边。
司马光觉得这建议也很公平,只要皇家给钱,择优选用没啥毛病,于是也同意了。
等到第一次招投标会议在开封府尹蔡京的亲自监督下,公开公正地当场开标,宣读标书,扁罐童鞋代表将作监宣读了中标结果,以及那些商家的中标原因之后,司马光傻眼了。
那些商家给出的标价,一个比一个低!
将作监还没有选择价格最低的,因为工程部件的质量必须保证,太低的价格让将作监对产品质量产生怀疑。
这戏法玩得!
高滔滔立即召见苏油:“司徒,这是怎么回事儿?那个吉昌号以低于市价三成的价格,中得内宫琉璃瓦烧造分包业务,这里边是不是有什么古怪?如此商家还怎么挣钱?”
“蔡京我知道,政务明敏,但是却并不宽仁,不要又出一个吴居厚啊……”
苏油笑了:“启禀太皇太后,有司马学士关注着,蔡京他也不敢。”
“对了,大苏即将抵京,不知道太皇太后知道他在常州吃河豚的故事吗?”
“哦?”
苏油说道:“常州那家旗亭河豚本就做得极好,邀请大苏去品尝,分文不取,却担心得不到大苏一语评价。”
“待到大苏吃完河豚,终于叹息一声‘也值一死’,便合舍欢悦。”
“那家旗亭,之后就成了常州生意最好的一家,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大苏品尝过他家的河豚,还评价了四个字。”
“一个子瞻都是如此,何况皇家?”
“商贾们都不傻,虽然给内宫烧造琉璃瓦挣不到钱,但是从此就得到一个曾替内宫供应琉璃瓦的名声。”
“在百姓心里,皇家用的,就是大宋最好的。供奉内中,就是最好商品的代名词,他们的利润,大可以十倍地从今后的业务中捞回来。”
高滔滔叹了口气:“原来如此,真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苏油说道:“司马学士自己定的规矩,大家都是在这个游戏规矩下做业务,司马学士没有看到‘皇家’二字的价值,不等于别人看不到,这就是商机。”
“聪明的人会发现机会,抓住机会,吉昌号的掌柜,便是如此。”
“对了,内宫地下的五色土,臣请发卖给天师府,以补贴建设费用。”
高滔滔感觉匪夷所思:“那些毒土,你还想卖钱?!”
苏油拱手道:“《阿房宫赋》有言,‘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我赵宋皇室岂可如此?”
“当年内库出库底煤粉,作价一文一斤,都无人认买。”
“臣让石家购入,以之制作蜂窝煤,委实挣了一把黑心钱。”
“如今自己入仕,成了监督方,自然不能让皇家再做这样大亏本的事情。”
“那些毒土对别人无用,但是里边含有大量的硫磺、丹砂,可以提炼出来,天师府对这些需求量很大。”
“当然皇室如今肯定不差这一点钱,然而就跟陛下每年还要种御田,太皇太后与太后要亲蚕一样,是倡导风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