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因此现在的炮车车架使用的轮子是钢轮外壳,套实心薄地丁胶轮胎,车轴上加装了悬挂装置和减震钢板,目前也只能这样了。
苏油命人打开库房,随机抽样了两辆车载霹雳炮,二十枚炮弹,十支弹仓式神机铳,两百发子弹,一起携往靶场进行质量检验。
试炮的靶场,横跨了两个山头,苏油信马由缰,检测马拉炮车的机动能力。
最后用马鞭随意指着一处坡地:“就这里,试炮吧。”
田遇吹响了口哨,小队立刻行动了起来,将炮车去掉车辕,牵走驮马,打开炮架,建立阵地,一群人就忙活开了。
炮上还覆盖着厚厚的黄油,需要清理。
测试小队开始架设经纬仪,设定炮瞄参数。
苏油也参与到其中,这玩意儿有时间没用过了。
经纬仪的镜头里,密位标尺更加精密了,用于观测对面的标尺,计算起距离来更加方面。
苏油现在已经算不过这帮小子了,他还在翻阅密位表的时候,田遇已经过来一个立正:“国公,炮兵阵地准备就绪,请指示!”
苏油干脆将密位表丢下,举起了望远镜:“试射吧!”
“是!”
两名炮兵操作霹雳炮,熟练地上膛,上栓,击发。
轰轰两声,炮弹发出呼啸,转眼间,山谷对面的靶场上用石灰涂色的土堆,就冒起了两道土烟。
田遇再次过来:“国公,首发两中!请指示!”
“好!”苏油都没有放下望远镜,屁股靠在掩体的后墙上,单脚站立,右脚抵着前方土台,手肘放在膝盖上保持望远镜的稳定,一副彭大将军指挥百团大战的样子:“没有浪费弹药,那就两炮轮替,各自九发速射!全给我打出去!”
“是!”这种机会,田遇也少有遇到,兴奋地一个立正转身跑了回去:“两炮轮替,九发速射!国公说了,将剩下的炮弹全给打出去!”
操炮手也兴奋坏了,填弹手后边立即排起了两位替补,一人连续装填九发炮弹还是有些吃力,必须换人。
接下来就热闹了,每次发射,炮身都会后退,然后在液压制动装置下复位,这个过程中,第二枚炮弹又已经装填完毕,紧跟着被发射了出去。
对面山头上,接连闪现起爆炸的烟尘,炸点非常的密集,最后形成了一根巨大的尘柱。
短短四十五秒,两门炮就打出了十八枚炮弹,这是标准的速射炮的威力,八国联军侵华时法国75小姐的水准。
苏油拿着望远镜看着前方的烟尘,嘴里呵呵直笑:“可惜老子的二营长没在……”
田遇又跑了回来:“报告国公,发射完毕!”
苏油放下望远镜:“技术不错,值得表扬!”
见田遇一脸的得色,又骂道:“得意啥?这片山头,早都被你们踩烂了吧?有朝一日,在祁连山下打出这个水准,那我就上奏陛下,亲自给你们请功授勋!”
田遇一个立正,笑得嘴都合不拢:“请国公放心,宁国军二队三班,保证完成任务!”
苏油也笑:“你跟你爹,真的不一样。这时候他一般会说,麾下定竭全力!”
“底下的意思,就是能不能完成任务,那得大家走着瞧!哈哈哈哈……走吧,换个靶场,咱们试试另外两样。”
来到靶场,见到田遇从木盒里取出来的那个乌沉沉的东西,苏油就有些发怔。
田遇将那个大家伙递到苏油身前:“国公,要不你来?”
苏油取过来掂量了一下,又还了回去:“还是你用,我玩神机铳吧。”
带匣神机铳,其实就是小猎铳的放大版,五发装,加上弹仓里还能预装一发,一次可以带弹六发。
瞄准前方七十米靶,苏油采用跪姿射击,打了个四十二环。
周围军士们面面相觑,这家伙据说是国公爷发明的,怎么手艺这么糙?
田遇咳嗽了一声:“打得好!”
周围才想起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这还不如不鼓掌呢,苏油翻着白眼,将弹壳一一收拾起来,一边收拾还一边咕哝:“麻将也是我发明的,牌桌上,相公都当了好几次了……”
站起身来:“别都愣着啊,看看你们的手艺!”
“是!”战士们兴高采烈,一人二十发子弹,这种机会平时可是捞不到的。
等到大家都准备好,苏油喊道:“别光练,还得带彩!输的十个请赢的十个吃饭,我算输的一个!”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这下子更来劲了。
七十米靶对这帮小子来说太小儿科了,这样拉不开差距,于是田遇将靶子移到了一百五十米,然后大家开始比赛。
苏油吹着哨子当裁判,两声哨子间隔十秒,每十秒必须射击,不然不计成绩。
这帮子同时还充当着武器实测员的角色,铳法都给子弹喂出来了,二十发四个弹匣,成绩都在一百五十环以上,田遇更是打出了一百八十环的成绩。
苏油大喜过望,捶着他的胸脯:“好小子厉害啊!你应该用更好的神机铳!”
田遇有些疑惑:“还有比带匣神机铳更好的?”
苏油笑得贼兮兮的:“当然,老款神机铳里边也有精品,不过能摸那种铳械的人,必须是你这种成绩才行,我想想……好像满大宋如今不过四个人而已……”
说完有拍了拍田遇的肩膀充长辈:“你爹真是太猴精了!将你安排到这里来练出一身绝技。现在另外的任务给你,明天起你就跟着我。后生,你前途无量啊!”
最后试验的武器是转轮式小型震天雷发射器,这个名字秉承一贯的学院风格,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名字,肯定是会被赵顼鄙夷的,也肯定会被赵顼给换一个名字。
赵顼很喜欢这样干,苏油也摸准了赵顼很喜欢这样干。





苏厨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击手
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狙击手
发射器有两种发射方式,观瞄设备也比较特殊,望尺较高,苏油也不会操作。
不过田遇手法熟练,三发过后,将前方两百米处的三个靶子炸得粉碎。
之后田遇将发射器安装到三角基座上,调整好标尺,指导了苏油如何瞄准,如何压下驱动弹簧,接着发射。
安放后的发射器还灵活调整角度,可以安置在阵地上作为固定火力点。
这个射击难度不大,只要落点在以靶子为圆心五米范围内,靶子基本就没跑。
三发之后,又一个靶子被炸飞,苏油非常高兴:“王姥姥可以的!这东西操作简单,射击精度高,一马可以携带,一人可以操作,绝对是野战的有力支援武器,比铳发震天雷好得多!”
“走!回去通知兵工厂定型,军机处对这玩意儿,肯定要追加订单!”
当天晚上,苏油给这支小队伍开了个庆功宴,大家凑钱去厂办食堂开了一顿小灶,次日苏油便将田遇调到自己身边,这种射击精英,他要带去给高国舅。
接下来的几天里,苏油开始查看账簿,检查嵩阳兵工厂的工作成果和生产潜能。
如今的嵩阳兵工厂,职工也是上千人,这里其实是一个总装厂和新武器研发基地,具体的零部件,铳管炮管等关键部件由郑州锻造厂提供,其余部件则分包给其余有实力的工坊。
一个月里,嵩阳兵工厂能够组装神机铳九百支,霹雳炮十二门,伏虏炮六十门,转轮发射器三十门。
临出发前,苏油还组织了一次动员大会,号召全体职工努力生产,技术人员要多吸收军方意见,同时还给石通提了个醒,军方接下来会派遣军代表驻厂,现在的军方和枢密院没有这个能力,将由军机处代劳,监督军品的设计和生产。
军机处,如今已然不显山不露水地演变成了新军的参谋部和司令部,北枢,也就是枢密院,管旧军,厢军;南枢,也就是军机处,管新式陆军,水师。
而且军机处还要管理新军后勤,士官培训,军士操训,驻防……几乎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苏油其实不想这样,但是现在没有人懂这个,只能他来统筹。
可以说,这已经彻底打破了赵宋自太祖以来的军制,但是现在新军还在萌芽,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没有人意识到,苏油这个军机处的大头子,这个只对赵顼负责的部门,隐藏在大海下的那部分冰山有多大,苏油的真正权力,到底有多大。
电报的铺设只花了七天,这也是苏油的要求,不是走的后世电报局的路子,而是走的野战通讯的路子。
用地丁胶皮包裹的八芯电缆,分五段同时铺设和连接,中间还有河阴,板桥数个中转站。
第一封电报的内容就是实务,苏油按照正常格式,报告了郑州考古的丰硕成果,商汤亳都和阳城夏都的发现,结结实实地震动了朝堂。
赵顼和中书的指示也通过电报传送了过来,一点没耽误,要求欧阳发立刻组织运输,宁国军拨出七百人负责运送,将夏商两朝的重要文物,都城图纸,还有文献资料,送往汴京城。
朝廷的态度,从规定这批文物只能走陆路不能走水路就能看得出来,这是害怕沉船导致文物损坏。
提举商周金石文字考易局司马光,进资政殿学士,以外官身份,进京详细讲述此次重大考古发现的经过,讲解完毕之后,顺便参加元丰四年大朝会。
资政殿学士,在朝会上的位置只在宰执之下,这道命令的意思,就是明确了司马光“储相”的资格。
司马光在屡次拒绝赵顼枢密使的任命,远赴洛阳之后,以如此辉煌的文事之功,重新进入了核心政治圈。
而他的手里,还捏着《资治通鉴》这样的大部头。
这件事情是大事,于是司马光和富弼连续发出信件,要求苏油尽快到洛阳商议今后的朝堂政局。
苏油却老神在在地上了船,从郑州前往洛口仓,一路考察新渠。
新渠是沿着黄河河道开辟的,中间的广武山段,要是没有炸药,要开辟起来几乎得用二十年。
吴安持以此功劳,得到赵顼的嘉奖,不过因为吴充去世,吴安持回乡守制去了。
说起这个,也是苏油的政治优势,他父母早就去世,因此常常改变封建时代政局,高官们头上悬着的“丁忧”这颗不定时炸弹,发生不到他的身上。
吕惠卿就是因为丁忧,导致自己从变法派的二把手回来变成三把手,为了重新回到变法二哥的地位,和曾布吕嘉问等人疯狂撕逼,导致新党分裂,最后轰然垮台。
洛汴新渠采用的新式营造技术,两岸的土坡上,很多地方使用了水泥桩,水泥面予以加固。
河面上船只分左右有序地航行,大量的物资在沿着沿渠来往。
广武山段有一处长达八十米的大缺口,全程都是岩石,这个缺口节省了八里的河湾,是用炸药硬生生地炸出来的。
苏油看着两侧陡峭的石崖:“大禹开伊阙的丰功伟绩,我们也做到了啊……”
田遇怀里抱着一支安装着瞄准镜的黑沉沉的神机铳点头:“这些都是高爆炸药的威力。”
那支神机铳样式比较特别,枪管比普通的神机铳要长,上方装着一个短棍模样的光学瞄准镜,带标尺调节旋钮,没有普通神机铳那种折叠式刺刀,枪托镂空,底部比普通神机铳宽大,还有厚厚一层地丁胶防震垫。
这种神机铳子弹和普通铳弹规格是一样的,不过装药的配方有些许的差异,威力比普通神机铳子弹大得多。
石薇很讨厌这种武器,但是田遇天天捧着当宝贝,在一次射击中,田遇用这支神机铳,打出了九百米外命中标靶头部的成绩,从此就不离身了。
目前能够做到这样成绩的人,大宋只有四个。
石薇,程岳,这两个是武林高手,有一套特殊的呼吸法和镇定心神的能力,不过石薇不可能再上战场,程大老爷谱比苏油还大。
剩下的两个,一个是曹南,曹南经过系统全面的学习,当年就靠射击在赵顼那里露了个大脸,之后赵顼在铜壳子弹还很精贵的情况下,特批曹南可以自由使用,活活喂出一个神枪手。
但是这娃一身的技术已经废了,如今的曹南表现出了指挥和谍报上的优异天赋,成了统帅的培养对象,基本没什么亲临前线扛枪打鬼子的机会了。
现在出了个田遇,虽然是试验靶场上用子弹喂出来的野路子,但是几乎就是唯一一个能够正儿八经上阵杀敌的狙击手。
苏油看着田遇的样子就好笑:“老三,你娶新妇没有?”
田遇抱新妇一样抱着神机铳,还跟苏油掉书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苏油想了想:“西夏是我朝的次要威胁,首要威胁还是辽国,辽国外面还有鞑靼,女直,青唐还有吐蕃,还有吐谷浑,西域还有诸多小国,再过去还有天方,南海出了槟城,还有一路万里的诸多番邦。”
“照你这个说法,到底灭到什么程度才算?”
“呃……”田遇有些傻了:“怎么这么多?”
苏油笑了:“这还没有说到一半,光新宋洲面积就比大宋还大,此外还有南海船队最远抵达的大昆仑洲,那里到底有多大,现在还没人知晓。”
“即便这样,按照理工学院计算出的地球面积,都还有大批的区域没有被探索过,我就问你,你准备灭到什么时候?”
“这个……”
苏油笑了:“叫你小子说大话!这次回去,就找个新妇吧,沈家听说有个小娘子……”
田遇将脑袋摇得呼噜呼噜的:“不要!要娶就在嶲州,夔州找,不行就狼渡原,这些地方的小娘子会骑马!”
“可是个有主意的!”苏油哈哈大笑:“那就这么着,我让乞第给你物色物色!”




苏厨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见沈括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再见沈括
洛口仓的卷扬机道现在有了制动装置,没有断缆造成事故的祸患,苏油在坡底下船,乘坐着卷扬机,叮叮叮地一路叮到了坡顶。
沈括可是老交情了,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国公,多谢国公。”
第一句话是恭喜苏油仕途通达位极人臣,第二句话是感谢苏油将他从南海捞了出来。
苏油笑道:“存中你这热中的毛病就是改不了了?很多东西,一直追可能追不到手,放一放或许它自己就来了。”
沈括干笑道:“国公教训得是,但是沈括在南海,听闻朝中对国公和大苏拘于乌台,大加指责,还说我是始作俑者,这……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天南海外还不能自明心迹。”
苏油摇头笑道:“可也不是空穴来风,你的确在给官家的大苏诗集里留了批注。”
沈括脸都吓白了,苏油接着说道:“但是这件事情你没有做错,当时你职责所在,大苏诗中言语,的确有你说的那些毛病,你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后边那些人别有用心,让存中平白无故受此污名,这事儿,本来就是大苏自己起的头,怨不得你。”
沈括这才抹了额头上的冷汗:“多谢国公宽宏。”
苏油说道:“走吧,带我看看。”
洛口仓遗址完全够得上重要文物的标准,沈括早已经将这里研究了一个底掉:“当年唐太宗将洛口移至含嘉,是吸取了隋朝的教训。其实要是从大宋地利为虑,洛口仓的位置,明显比含嘉仓要好得多。”
洛口仓原名兴洛仓,是隋朝最大的粮仓,但是设立的地点在洛水之滨。
隋末大乱,李密的瓦岗军占据了兴洛仓,一时间收纳了几十万众,声势浩大。
后来李密败于王世充,兴洛仓又被王世充占据。
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鉴于前朝教训,将粮仓移到了洛阳城内,取名为含嘉仓,成了唐代最大的仓储,直到现在都还在使用,兴洛仓渐渐就荒没无闻了。
但是大宋建都是在汴京,洛水口的兴洛仓,作为供应西军的后勤中转基地,明显要比洛水下游的洛阳要好得多,能够从这里直接用漕船通过黄河转运,将粮食送到风陵渡,节省了很多的行程。
这个是不言而喻的,就这样朝中还有人秀存在感,认为既然已经有含嘉仓可以使用,兴建洛口仓就是多此一举,劳民伤财。
还说当年隋朝集天下粮草于洛口,以为是万世永固之基,结果转眼覆灭,粮食都成了盗匪口粮和李唐的战利品,这就是活生生的教训。
赵顼现在也不好忽悠,但是一个王朝覆灭的教训,让他有些怕怕。
苏油感觉很好笑,陛下,这封奏章毫无逻辑性可言,这种奏章,一律可言视为拉大旗扯虎皮,引经据典说瞎话,偷奸耍滑博眼球。
赵顼楞了,啥……啥叫博眼球?
“那我换个说法。”苏油笑道:“就是引人注目。”
“不然请陛下问他几个问题。
请问集天下粮草于洛口,就是隋朝覆灭的原因吗?
如今大宋的都城在汴京,那含嘉仓的重要性,还能和唐代相比吗?
往洛口仓运粮,和隋朝集天下粮草于洛口,是一回事儿吗?有多少可比性?
洛口仓废墟的重新利用,他知道劳了多少民,伤了多少财?
洛阳到洛口一百五十里,来回就是三百里,将仓储从洛阳移到洛口,节省出来的运费和靡耗,他知道有多少吗?
我都不用问他洛口仓作为连接汴京和临夏前线的战略物资中转中心的重要性,只要能够回答出上边那些问题,臣算他一个能员。”
赵顼于是下旨,请那名御史说明上面那几个问题,御史当时就傻了。
赵顼直接在朝会上将那名御史贬去了一个下州。台谏分立之后,我一再三令五申,台谏需要言之有物,求是务实。
文章写得天花乱坠有什么用?底下必须有实质性的东西!
这篇奏章,除了吓唬……人,它还有什么用?!
先去地方上锤炼锤炼实务再说吧……
现在的理学,已经成了一锅大杂烩,有了更加细致的分支。
从派别来论,分别包括了张载一脉的儒理派,邵雍一脉的象理派,苏轼一脉的文理派,陈昭明一脉的数理派,天师府一脉的丹理派,石富一脉的工理派,沈括一脉的器理派,赵宗佑一脉的天理派,钱乙一脉的医理派,八公一脉的农理派,李老栓一脉的地理派,张敦礼一脉的艺理派……
现在的苏油敢拍着胸脯声称,理学一门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大宋真正迎来了文艺复兴式的科学理论大爆发,进而引爆了生产力的大爆发。
各派之间互有穿插,常常一人身兼数门之长,比如苏油就是个万金油,什么都懂一些,什么都不精。
沈括如今是器理派的代表人物,和石富一派的区别在于,石富更加专注于对机械的运用和改良,目的时候利用机械提升产能和效率。
而沈括则更专注于机械的设计,利用数理发明出更多的机械。
苏油在每一派里其实都占了一个创始人的身份,在器理派中,苏油的地位,就是由一系列的动力传递机构模型决定的。
沈括在洛口仓的书房,和苏油的差不多,很大,大得和一间仓库差不多。
东边墙上是书架,下边靠窗是大书案,上边全是理工科的书籍,图纸,工具……
北边墙上同样是书架,上面全是文史哲书籍,画帖,信函,碑拓……
南边墙也全是架子,不过上边摆满了瓶瓶罐罐,下面靠窗的几案上这是密度仪,砝码天平,化学药剂,烧杯试管……
正中间的大书案,摆着的是笔墨纸砚一系列的文房用品,书案前边还有一张大方桌,上边铺这一张地图,地图上铺着魔芋胶薄膜,以保护地图,上边沿着洛汴渠直到渭州,画满了红色,蓝色,黑色的测量点和线路图,旁边还标满了数字。
苏油就不由得感慨:“存中,你这是博物学家的架势啊……”
沈括很不好意思:“太乱了……实在有碍观瞻。”
苏油对这书房很有兴趣,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数字说道:“这些是什么?”
沈括说道:“我在计算沿途粮食运输的消耗和陕西各地的仓储,根据军机处的大战略,一旦宋夏之间发生战事,我军起码得四路前出,割裂西夏,使其军力无法集中,然后围点打援,各个击破。”
“这起码得是十五万以上的大军,之后还要驻守,需要保证驻军一年以上的口粮。”
“按照这个计划,我的计算结果,是洛口仓还得存储粮食上百万石,而且之后需要将这上百万石的粮食运往西夏,太可怕了。”
苏油看着地图沉吟:“如果让四路大军巩固后勤线路,粮食通过四路前进基地输送呢?”
沈括有些迟疑:“要是这样的话,就需要提前将粮食运往狼渡、渭州、延州、麟州储备……路上靡费必多,我估计,当在数十万石。”
“要是战争几年内都不爆发,御史会放过我们?”
苏油看着地图:“让战争在我们预定的时间,预定的地点,按照预定的规模,预定的模式爆发,或者说尽量接近我们的预设,这是军机处考虑的事情。”
突然明白了沈括的想法,苏油笑道:“存中到底不是兵家,要是王子纯在此,必然不会问出这种话。”
“这个不怪你,我大宋除了立国之初外,高粱河之后,每每都是仓促应战,都快忘记掌握战争主动权这回事儿了。”
“要是真到了做好全部的准备,难道我们还要傻等?不能主动出击?”




苏厨 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货币化
1...388389390391392...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