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苏油笑了:“你确定是皇家理工学院派人来的?”
技术总监看了石勇一眼,石勇又看了厂办管事一眼,管事都赶紧说道:“那人名叫张贾,字子虚,是思喜的师弟,已经将那台老机器修好了。”
“这几天正在厂里调研技术,收集问题,说是要寻找课题,回学院上报要经费呢……”
苏油问道:“你怎么确定这个人就是理工学院的人?”
管事都傻了:“他那一身服色,谈吐气质,还有对机械的熟悉程度,啊对了,他还有理工学院开来的介绍信……”
苏油继续问道:“那封信,你看过吗?皇家理工学院的印章,检查过吗?”
“呃……”管事的有些腿软了:“我……我交给门卫检查了……”
苏油点头:“门卫给你回复了吗?确认信件真实性了吗?你带他进厂,是在收到确认之前还是之后?”
“这个……”
石勇急了:“老王!这个人现在在哪里?!”
管事吓得噗通一声跪下了:“就在技术大楼!他……他不会是……”
石勇一跺脚,大吼一声:“厂卫队!跟我去抓人!”
苏油抬起手来:“别!管事你去,好生将他请到会议室,还有,厂子里管事以上的人,除了值班的,其余全部也给我请到会议室,我在会议室等你们。”
石勇冷汗都下来了:“国公,要不你稍等,我把神机铳从机要室领出来?”
苏油笑道:“这倒是不用了,会议室在哪里?带路吧。”
刚刚在会议室主席台坐下喝了两口茶,厂办管事的就满脸的鼻涕眼泪,低着头进来:“国公,经理,人带来了,叫不叫进来?”
苏油放下茶杯:“叫他进来吧。”
一名贼腻兮兮的少年从门外进来,还是刚来时候的那身打头,不过身上多了一件白大褂,对着苏油拱手:“嘿嘿,国公爷,幸不辱命。”
苏油一点笑容都没有:“不用嘚瑟了,坐到我旁边来吧。对了管事,去将这人的介绍信也取过来,还有厂区保密条例。”
管事战战兢兢地去了。
接着,各部门管事们纷纷进入会议室。
很多人还没有见过苏油,对这个大宋工业的奠基人内心里早就充满了景仰,脸上都是兴奋之色。
等人都到齐了,石勇这才说道:“今天是国公视察我们厂的大日子,我们心里都很高兴,厂子里近年来做出了不少成绩,陛下,朝廷,四通的股东们,都屡次嘉奖。”
“业绩也很好,大家日子都过得不错,厂子里一个技术主管,俸禄比县令还拿得高,郑州锻造厂的工人,都是媒婆眼里的香馍馍!”
底下传来一片笑声。
“但是!”
石勇一声怒喝,下边顿时鸦雀无声。
“但是!好日子过得久了,就松懈了,很多铁打的规矩就忘了!”
大家面面相觑,怎么着,今天不是来表扬咱的?
石勇继续说道:“今天国公来,我是憋足了劲想要让大家挣点面子,跟国公显摆显摆咱们的功劳的,结果却被国公抓住了大篓子!”
“泄露机密,清零考绩!这顺口溜你们有多久没念叨了?!这一年就算有天大的功劳,也白干了!”
石勇扫视了一眼下头,自己也觉得憋气:“下面让国公跟大家说!”
苏油接过了话茬:“我身边这位,大家这几天应该比较熟悉了吧?”
众人都还在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现在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他并不是什么皇家理工学院的助教,也根本不懂什么高明的技术,甚至,都不叫张贾。”
“张贾是真有其人,不过现在压根都不在郑州,张贾本人也不字子虚,子虚就是告诉你们,他是来骗你们的!”
“他是一个密谍!”
苏厨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训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教训
会议室里边顿时哗然一片。
苏油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你们应该感到庆幸,这个密谍不是西夏和辽国派出来的,而是军机处,是我派出来的,否则现在已经有无数人下狱待堪,只等秋后问斩了!”
几天前跟台上这家伙笑嘻嘻称兄道弟的人,现在已经吓得脸色苍白,冷汗直流了。
“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身边这位,名叫赵孝奕,长宁军节度使,曹王幼子,新任提举军机处机宜司事。”
下边又是一片哗然。
苏油说道:“陛下的这个任命,我是反对的,毕竟节度过于年轻了些。”
“因此我提出了一道试题,那就是如果节度使能够打入我大宋的工业核心郑州锻造厂,并且套取出有价值的机密情报,那么就同意这道任命。”
“如今看来,节度得了个上甲,通过了考验,所以他现在已经是机宜司掌事了。”
“但是郑州锻造厂,却是考了个丙下啊……”
“下面就让节度说说,他这出戏,是如何演出来的,事先声明,我全程没有提供一点信息给他,一切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啊……”
赵孝奕站起身来,对着大家鞠了一躬:“大家好。”
所有人都翻起了白眼,好你妈个鬼!
赵孝奕不以为意,嘿嘿笑道:“接到国公这项考题,我就开始下功课,我是皇家军事学院出来的,两家学院曾经一起合并教学,因此理工学院的人是什么模样,我是知道的。”
“之后就是寻找机会了,张贾这个人的确存在,而且也理工学院也的确接到了你们的求援请求,派遣他来帮助你们修复锻床,不过在半路上,给我’碰巧‘遇到了。”
“他这个人太好认了,于是我又冒充嵩阳书院去汴京考试的举子,轻松骗得他的信任,顺便套出一些他在郑州的关系,然后伪造了一封他家中老母病重的信件,投到驿馆,当晚他就来委托我,到汴京城后告诉学院他家中有事,请学院另行委派去锻造厂的人。”
“于是我就变成了张贾,模仿他的装扮,语气,知道他的师兄以前在锻造厂干过,其余再无熟人,难度就降低了。”
“不过张贾有起码的意识,那封介绍信我没有搞到手,为了提防他警醒,我也不可能偷那封信。”
“不过一场酒喝下来,我们交情就算不错,当夜歇在同一间房里谈天说地,待他睡着之后,那封信却被我偷看过。”
“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仿造信件,用萝卜仿造印章,不过虽然准备完全,却没有用上。”
“因为贵厂的管事似乎对我完全的信任,都没有认真检查,就将我放了进来。”
“从和张贾的交谈中,我知道贵厂的那台锻床过于老旧,问题可能出在密封上面,进厂后便随口询问你们的新机床在密封上有什么改进措施,你们的技术人员告诉我有个东西叫凸缘盘。”
“于是到了老锻床前,我让你们用凸缘盘更换老锻床旧密封圈,竟然就真的解决了问题。”
“后边的事情就不用说了,你们彻底信任了我,厂房,技术大楼,任我进出……嘿嘿嘿,贵厂的技术储备,的确让人叹为观止,那台最新式的高压锅炉蒸汽机,堪称神器啊。”
他说得越轻松,下头的人越是脸色发苦,这一回,老底儿都给别人掏掉了。
苏油轻咳了一声:“首先确定一点,我们不是敌人,我们之间是有志一同的。”
“为什么我今天要这么做,就是想给大家提个醒,心里边,时时刻刻要装着一根弦!”
“我们辛苦发展了几十年的技术,目的是什么?就是要利用我们先进的技术,保国安民,将国家民族的那些威胁,通通干到趴下!”
“这些东西要是被敌国窃取过去,生产出军器反制我们,那我们成什么了?”
“那时候,我们全都是华夏民族的千古罪人!”
“节度的手法很高明吗?我觉得并不,可为何他还是成功了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认真执行出入制度,没有识破其拙劣的伪装。”
“制度上那些条文,每一条都不是虚设,接下来我给大家念一念。”
待到念完条例,苏油说道:“陌生人入厂必须验明身份,介绍信必须认真检查,这封信上的公章,就明显不对,皇家理工学院,早已经使用石纸和钢印,印文是有凹痕的,这封没有。”
“信封也不是理工学院制式信封,信封上的梵文数字编码,明显是手写而不是钢印。”
“大家急于恢复生产的心情我是理解的,但是厂卫明显没有认真执行人员审查制度,技术人员在与节度交谈的过程中,明显也没有执行保密条例。”
“条例明确规定,平日里当守的秘密,针对的是所有外来对象。”
“皇家理工学院来的助教,就不在此列了吗?”
“厂区的人都是老理工,对理工学院的高人有种崇拜心理,很正常,我也崇拜。”
“但是崇拜归崇拜,保密归保密!”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各位守护的,是国之利器;而敌国密谍的手段,甚至能比节度高明百倍。”
“我相信,让大家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捍卫我们的成果,在座各位都会毫不犹豫。”
“可一旦被敌人钻了空子,那这些我们宁愿为之献出生命的东西,就会被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地窃走!”
“所以严守保密条例,就是用另一种方式,捍卫我们愿意献出生命去捍卫的东西。”
苏油站起身来,郑重地对着各位管事鞠了一躬:“列位,拜托了!”
以石家背景的郑州锻造厂为首,苏油在郑州掀起了一场制度查漏补缺,执行严肃认真的风气整顿。
郑州锻造厂经理石勇,被苏油上奏,罢免了一切职务,夺去散官官阶。
涉及此次事件的相关人员,都遭到了一系列的处分。
全厂职工,扣除三分之一的绩效。
而且苏油还说了,暗访制度,以后会形成常态,要是被暗查人员钻了空子,都按照此例办理。
要是真的出现泄密事件,那可就是送法司严办的下场。
一时间,郑州的“国有企业”,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小道消息传得埋汰,说什么惧内如虎的国公爷,这次敢拿国夫人娘家首先作伐,可见其破釜沉舟,跪坏搓衣板也要坚决执行的决心。
惹不起惹不起……
除了保密制度,还有生产制度,财务制度,品检制度,管理制度……
大宋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制度缺失问题,从来都是对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
苏油只抓了这一个点,就将郑州工业基地的局面振作一新,让汴京城里的高太后开心不已又摇头感慨,以宰执之能去抓生产管理,真是拿着牛刀杀小鸡啊……
苏油却没有这种自觉,给郑州各工厂结结实实上了一课之后,第二站就是嵩山,嵩阳兵工厂。
这里才是大宋真正核心的机密之处。
因为金手指开得太大,导致军器其实存在诸多的问题,大宋到现在都还在不断地改进,至今没有什么像样的新式武器出来。
大体的进步,大概就是武器钢材强度不断增加,重量不断减轻。
城防炮神威大将军的自重不断降低,加上新式的移动底盘,这曾经超重的大家伙,可以从要塞和舰船上下来,安装到具有巨大车轮的车驾上,由四匹东北驮马拉动了。
硝化棉药包从三斤增加到了四斤,炮身重量反而降低到了一吨半,炮闩和钢材的改进,让这种火炮的威力倍增。
有效射程,从最初的六百米,延伸到了三公里!如果是安装到汴京城那种十丈高的城墙上,可以延伸到五公里!
苏厨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阳兵工厂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嵩阳兵工厂
之后的神威大将军炮,才勉强达到了苏油要求的舰炮和要塞炮的要求,如今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城墙,能抵挡一枚神威大将军发射的二十斤重炮弹。
不过问题又来了,这玩意儿仍旧没法装到舰船上,因为威力太大,木壳船体抗不住后坐力,只能装备到大名府的城头上。
更大的投入,在弹药。
皇宋银行的储备,渐渐转移到了金银之上,南海两浙大理的铜料产能爆出来之后,已经能够冶炼出足量的黄铜。
大部分的黄铜,用于铸造舶来钱和铜器,剩下的成为军用物资,用于生产铜壳弹。
霹雳炮和带匣神机铳,这才终于摆脱了弹药不济的尴尬境地,纸壳弹的生产比例日渐降低。
而更加可悲的转轮骑枪,都还没有大规模上过战场,就因为密封不严,射程不远,精度不高等等弊端,在高遵裕两次实战演练之后,直接淘汰。
高国舅现在心气儿高,用他的话说,同样的弹药,两种铳械,战果相差三倍,这样的武器要来何用?!
王中正却以为不然,这娃如今是唯火力论的坚决拥护者,高国舅是个棒槌,没有经历过南海之战,没见识过铳发震天雷的威力。
他给军机处提出了一个建议,是不是可以让皇家理工学院搞一个新课题,我们就用转轮铳的原理,扩大口径,生产大型铜壳子弹,弹头换成带爆破功能,就如同明润曾经搞过的枪榴弹那种,是不是就能研发出一种能够快速发射小型震天雷的转轮铳?
要是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就有了一种能够由骑兵携带,一同行动,威力强大的支援火力?
为了不劳烦理工学院的大牛人们多费脑筋,我王都监还贴心地绘制了一幅想象中的图样随信送上,明润你先看看。
当时苏油收到信还没打开,就已经笑坏了,王中正这阉货,居然敢指导理工学院研发武器了,怎么不美死他?
可等到打开图纸,苏油却傻了,这这这这个东西……王姥姥这图纸,跟国产lg4型40毫米转轮榴弹发射器,真的好特么像哦……
但是光像是没有用的,人家lg4是利用发射药燃气驱动弹巢,那是真正的半自动武器,要真有那技术,苏油都敢让理工学院设计ak47了。
王姥姥想得过于简单,转轮铳可以通过食指扣动扳机,同时带动弹簧驱动弹巢,换成这么大个家伙,还扳得动吗?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并非不能解决,加一个预压弹簧,射一发压一下,弹巢驱动由预压弹簧来完成,扳机只负责击发就行了。
射击距离也无需太远,四百米足够,精度也无需太高,杀伤半径五米,都足够敌人的重骑兵喝一壶了。
因为重骑兵不形成密集阵型,就形不成真正的威胁,但是一旦形成了密集阵型,那就是给这种武器送菜。
杀伤半径都不用太大,五米,胖方圆十米都在杀伤范围内,就已经足以让敌人的重骑兵无法形成建制。
因此王姥姥真没有瞎说,图纸虽然纯属搞笑,但是人家这个创意却是相当的精彩。
为了呼应未来设想中的西夏战局,苏油在理工学院将王中正的设计完善之后,将试制订单交给了嵩阳兵工厂。
嵩阳兵工厂,坐落在嵩山深处的一处山谷里边,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大宋不惜修建了一条从郑州通往大山深处的铁路!
铁路全长二十五里,是汴陈铁路长度的一半,这些铁料换成冷兵器,足以武装十五万人!
赵顼从封桩库直接拨了全款,此举也说明了他对新式武器的信心,和提升军备的决心。
乘坐着马拉车厢沿着铁路往山谷进发,沿途都是驻防部队。
先是义勇弓箭社,其后是州军,再往里,就是寄食厢军、禁军,最后是荷枪实弹的新军。
宁国军的一支,负责最里边的一道防线,防线拉着铁丝网,铁丝网后边是钢筋水泥的地堡,地堡后面是水泥砖墙,将一个巨大的山谷封闭起来。
马车拉着铁轨车厢直接进入了厂区,视线里一下子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简陋的车站上,列队站着一支新军迎接马拉轨道车的到来。
苏油从车厢里出来,队长立刻跑步上前,然后一个立正:“皇家军事速成三期毕业生,宁国军二队三班准卫田遇,参见国公!”
话语里边带着夔州口音,苏油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指着他道:“木叶县出来的!”
“是!家父讳守忠,是国公爷的老部下!”
苏油又惊又喜:“你是田守忠的儿子?老几啊?”
田遇露出一脸憨厚的笑容:“我是家中老三。”
苏油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一路行来尽遇到熟人了,哈哈哈,你跟你家爹的做派,可是截然不同啊!”
田遇说道:“家父说他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没多读书,他说国公爷说过,哪怕是武人,读过书的武人也不一样,于是一路供我从皇家军事速成班毕业,才许我从军。”
苏油点头:“你家爹的脑子灵光得很,从来不打硬仗,捏软柿子可比谁都厉害。”
见田遇有点不好意思,苏油却笑道:“这就是智将的底子,寻找战机攻敌薄弱的天赋。可惜啊,就是兵书战策读得少了,老被人家说他奸滑。”
“兵者,诡道也,打仗不奸滑,那还打什么仗?你父亲还好吧?”
“好,他现在是陕西路第五将,驻守狼渡。”
苏油很开心:“等我视察完兵工厂,再和你好好聊聊,走吧,先去各坊看看。”
霹雳炮的样子几乎没有变样,不过因为钢材的品质提升之后,其烤蓝反光从视觉上就能看出来质感的不同。
新军还是对苏油的设计不满意,比如霹雳炮的挡箭板,就被高国舅大加鄙夷。
阻挡视线不说,运动时还不方便,还平白无故增加了重量。
精确射程两公里的东西,就算是骑兵冲击也没用。照高国舅的说法,这还被敌人杀到面前,还用什么挡箭板啊,自己抹脖子算求。
苏油觉得有道理,当时设计这个东西,是受后世设计的影响,可好像人家是用来抵挡对面射过来的机枪子弹用的,这尼玛……好像真的用不着。
结果现在的霹雳炮,就变成了舰炮加车架的格式,而苏油的后世设计,再次被无情淘汰,霹雳炮整体,回到了一战前青铜火炮的风格。
苏油穿越了三十多年,孩子都俩了,早就已经学会了和这个世界妥协,只要是有道理的建议,苏油都会同意试一试。
这些都不重要,现在的嵩阳兵工厂,重要的是产能,铜壳炮弹和铜壳子弹的产能。
铜壳子弹工艺已经摸索了二十年,仅仅一个弹壳,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需要经过铜料熔铸,多次冲压拉伸,切边,挤盂,收口,机加工,表面处理等多项工序。
炮弹的弹头和弹壳同样是如此。
之后还要装底火,装引爆药,炸药。
弹头要填炸药,发药,印信。
最后才是组装成子弹和炮弹。
装药车间有三百名工人,两班倒,如今没法上夜班,车间两百米范围内都通通不能用火。
为了克服无数的工艺难题,工人和技术人员们发挥了自己最大的聪明才智。
比如装填弹头的力度要保证每一颗子弹都一样,使用下压型装填结构肯定不行,工人们创造性的发明了上举型装置,子弹顶到上部的重物之后,如果超过设定压力,重物就会被顶起来。
这样就保证了每一颗子弹头的填装,都是标称压力,也就是上方可移动重物的重量。
一个小小的弹头装填设备,都已经改造了好几代,工人们还给它装备了力量方向转换的连杆和节省力气的杠杆,不但节省了力气,还满足了人体手臂下压的习惯。
诸如这样的举措不是一处两处,最终设计成型了子弹和炮弹流水线上的诸多工艺文件,工艺流程,工艺标准。
苏厨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
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田遇
嵩阳兵工厂是大宋最尖端机密的武器制造厂,工厂的管理者,也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高手才行。
大石头站在铳弹组装车间门口,他是理所当然的嵩阳兵工厂负责人。
见到苏油,大石头乐开了花:“师父,好久不见!”
苏油见到他得很高兴:“郑州离汴京才多远?今年过年你得到尉氏冬庄来玩几天。”
大石头赧笑道:“哪里就这么容易?厂子里现在人人连轴转,订单都排到后年去了。这才刚刚布置完这俩月的生产计划,都没能赶上去车站接你。过年能不能挤出休假来,都还两说呢。”
“我的脾气你知道的,做好事情比面子上的迎来送往重要一百倍。”苏油摆着手说道:“不过一个管理者,其职责的是合理拆解和分配任务。”
“你想跟诸葛亮一样累死?对培养人才也很不利嘛!”
大石头摘下工人的帆布帽:“师父你还是老样子,一见面就要训人,走,我想带你参观车间!”
一盒盒子弹,一枚枚炮弹从流水线上下来,质检员认真检查之后,在盒子上打上自己的编号。
每一颗子弹,都能追查到生产人,质检员,入库人。
一间间车间视察过来,苏油最后来到车辆组装车间。
大宋的自行车,三轮车,轮胎是实心的,但是炮架底盘明显就不能这样做了。
移动炮架底盘,使用地形复杂,路面柔软,有时候甚至是泥泞,要求轮子宽大,以降低对地面的压强。
同时又要轻便,防震,因此必须使用空心轮胎。
高压空心地丁胶轮胎,也是苏油给理工学院列举的重要课题,不过目前还没有成功,精巧的气门芯还没有设计成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