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小女孩似乎对这问题一堆的大叔有些戒备,不过虽然后边还有一个手持宝剑,面无表情的程岳,却也是一点不怕:“大叔你有事儿吗?没有我就关门了。京中保甲森严,不要错打了主意。”
说完后退两步,从领口里摸出了一个铜哨:“这哨子一响,你们可就想走也走不掉了。”
“嘿!”苏油对这小女孩刮目相看,厉害!
赶紧解释道:“我是夷仲兄的朋友,没别的意思,上午见他在咳嗽,精神也不太好,便过来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认识很多医术高明的大夫。”
小女孩眼圈就红了,上下打量了苏油一下,却还是没有放下哨子:“兄长的交代,今日不巧,你们改日再来吧。”
这时门口来了一盏灯笼,过来一个年轻的士子:“小妹,家中来客人了?”
苏油扭头,那年轻士子见到苏油:“哎哟,国公大驾光临,失礼了失礼了。”
说完有赶紧躬身:“下官毕仲游,见过涪国公。”
苏油说道:“家中就你们兄妹几人?”
毕仲游有些局促:“是,兄长前些日子感染了风寒,今日散衙回来,身子就越见不适,请了郎中来看过,刚刚抓药去了。怠慢了国公。”
苏油说道:“你家小妹倒是机警聪慧,这么说夷仲兄在家啊?”
“是,在家呢。”毕仲游赶紧说道:“小妹,这位便是你最佩服的涪国公,怎么到了面前反而不识了?”
小女孩的大眼睛看着苏油:“你就是苏探花?”
毕仲游说道:“进门再说吧,国公真是怠慢了。”
几人进入小院,苏油扫视了一下这院子,真的不怎么样,就不由得感慨:“毕文简公后人,清简自守则罢,何至于寒薄如斯!”
兄妹三人,乃是大宋著名宰相毕士安的曾孙辈。
毕士安是西京大同人士,太祖年中得进士,一生为人正直,勤于政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宋人对他的评价,是方正,沉静,高雅。
平生不结党援,只记交游。
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引重他的,是王祐,吕端;相友善的,是王旦,寇准,杨亿;他的门人,是王禹偁,陈彭年。
都是在史书上大书特书的大佬。
当年太宗为皇子选拔记室参军,有人举荐毕士安,太宗说:“我中意的正是此人。”
后来召入为翰林,有人同时与举荐了张洎,想把毕士安顶下来,太宗又说:“文采阅历,张洎或可与并驾齐驱,但是操行,可就是差远了。”
他是宋真宗的亲密战友,用宋真宗的话说,是“事朕南府、东宫以致辅相,饬躬慎行,有古人之风。”
苏厨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毕观
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毕观
毕士安的风骨,表现在两件事情上。
第一件,是真宗做了皇帝之后,让他做参政,毕士安入宫谢恩。
真宗告诉他:“这才刚刚开始,很快我就会任命你做宰相。”
毕士安辞谢道:“宰相者,必有其器,然后居其位,臣驽朽,实不足以胜任。”
立刻向真宗推荐了寇准,心甘情愿居于寇准之下。
第二件大事,则是辽国入侵,老头和寇准力劝真宗驾临澶渊。
当时太白昼现,流星出上台之北,贯穿斗魁。
恰好毕士安卧病,有人劝真宗不当启行,说这是大臣陨灭之兆。
毕士安请对力陈:“今大计已定,唯君勉之。士安得以身当星变而就国事,心所愿也。”
老头一辈子兢兢业业,最后死都是在上班的路上突发中风,真宗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赠太傅,中书令,谥文简。
王旦做了宰相,对真宗私下劝说:“毕士安仕至辅相,而四方无田园居第,未终丧而家用已屈,真不负陛下所知。”
“要是其家人向人借贷,大家肯定都乐意帮助,但是臣私下以为,当出上恩,非敢私惠。”
真宗感叹,最后赐银五千两,为毕士安丧葬之费。
寇准遭遇政治风波之后,毕家人也理所当然的受到了排挤。
本来老头就家资寒薄,交游也不广,朝中也不结党援,结果其子孙的日子,就过得苦了。
苏油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对毕家小妹崽问道:“小妹妹你吃饭了吗?”
小妹崽看了一眼自己二哥,低低的说道:“吃了……”
这就是压根没吃,苏油赶紧从自己包里摸出一块酥饼:“这是今天早上路过孙家饼店买的,结果买错了,我爱吃芝麻馅的,却买成桂花馅的了,你帮我吃了吧。”
小妹崽再次看向自家哥哥。
毕仲游说道:“小妹你就拿着吧,谢谢涪国公。”
小妹崽这才接过:“谢谢涪国公。”
苏油笑道:“别听你哥哥瞎说,该我谢谢你才对,不然这桂花饼可不就浪费了。”
小妹崽双手捧起饼,轻轻地咬了一口:“浪费粮食不好。”
“对对对!”苏油赶紧表示支持小妹崽:“所以才要谢谢你嘛。”
说话间便到了卧室,苏油本想着几人在外边说了这么久,屋里应该有反应才是,结果什么动静都没有。
心里边大感不妙,也不再管什么礼数了,推门直接闯进去,却见毕仲衍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苏油一看毕仲衍的脸色就知道出大事儿了,快步上前一摸毕仲衍的额头:“这是高烧,药方给我看看。”
小妹崽也扑了过去摇自己兄长:“哥哥,哥哥你醒醒啊……”
毕仲游将药包扔下,寻出药方:“这个。”
苏油将药方子接过,一看上边的配伍,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这道方药刚好认识,因为此方叫圣散子方。
这方最早是巢谷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医书上边从来没有记载过,据巢谷当年说,是得之于一个异人,所谓“凡伤寒,不问症候如何,一以是治之,无不愈。”
大苏之前微感不适,用过一次这个方子,疗效果然不错,于是特意写了一篇文章称赞,并且将该方送给了陈季常以及附近的名医庞安常。
等到这方子传到京师,因为名人效应,大家都信以为真,纷纷用这个方子治病。
对于大苏的医术,苏油是持怀疑态度的,将这方子给石薇看了,被石薇嗤之以鼻:“疾病之中毫厘不可差者,非伤寒莫属。用药失度,今天吃了明天死的都有,岂能不问症候?”
“大先生本不是医家,以巢先生奇侠而取这方子,天下以大先生文章盖世而信这个方子,趋名者忘记性命而试这个方子。”
“天底下,怎么这么多傻子啊?”
“要说广谱药,杨枝素,黄蒿素,青霉素,才勉强算得上。这个方子大家之所以称道,主要是有预防伤寒的功效,在未得病或者发病初期比较有效果罢了。”
现在毕仲衍明显是病入膏肓,哪里还用得这个方子,赶紧招呼程岳:“这方子用不得,赶紧,被子裹上送药局,让钱乙和唐慎微看看。”
毕仲游急道:“这是大苏学士的方子,而且药局要排号……”
苏油也急:“别啰嗦,药局是我家开的,我们走急诊!”
程岳背起毕仲衍,毕仲游带上自家小妹,几人赶紧从巷子里出来,好在那驾车的大叔守信,还将马车停在巷子口。
几人上了车,苏油喊道:“大叔去西城宁善药局,有病人,麻烦你快点,给你加钱!”
大叔也不答话,鞭子一抽:“驾!”
马车跑起来,苏油才对毕仲游说道:“大苏文章诗词固然是天下独步,然人不可能事事皆能。”
“现在京中流行黄州蜜酒,为甚酥,错著水,都是慕大苏之名而起。”
“但是我们苏家人却知道,至少子瞻亲酿的蜜酒,那是饮者暴下,根本不能喝的。”
大苏在黄州,在何秀才家吃到一道酥饼,感觉好吃,便问秀才这饼叫什么名字?
秀才说家里做的饼子,那里有什么名字。
大苏又问,为甚这么酥?
座中客人都笑,说既然得蒙夫子赞誉,干脆就叫为甚酥吧。
黄州的几个曹官,家中都善于置办饮食,常常轮流请客。大苏作为名人,每次都在受邀之列。
潘县尉知道大苏不善饮酒,每次请到大苏,都要特意给他置办醴水,就是甜淡米酒,大苏笑道:“此必错著水也!”
又一次大苏想吃酥饼了,就给何秀才写了一首诗讨要:“野饮花前百事无,腰间唯系一葫芦。已倾潘子错著水,更觅君家为甚酥。”
这首诗传扬了出来,很快京中好事的商家,卖蜜酒的就说自家的是黄州蜜酒,卖酥饼的就说自家的是黄州为甚酥的秘方,卖醪糟的,就敢说自己卖得是大苏诗里的错著水。
不过这些东西的籍贯,其实都是汴京城,跟黄州和大苏,一文钱关系都没有。
这是真正的国民偶像,威力不一般。
小妹崽担心地问苏油:“大叔,兄长会好吗?”
苏油安慰道:“我们这就去给你兄长找大宋最顶级的神医,他们会给你哥哥诊治,一定会没事儿的。”
小妹崽忧心忡忡地点头。
苏油见小女孩实在是可爱,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啊?”
小妹崽说道:“我叫观儿。”
苏油问道:“那个观啊?”
小妹崽说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观。”
苏油吓了一大跳,对毕仲游说道:“君家家学了不得啊……”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意思是说世间万物万象相互运作生长,必须静下心来反复观察,才能通过其表象,认清其本质和规律。
小妹崽看年纪就七八岁,道德经随口就来,而且毕家给女孩都取这么大气的名字,联系到姓氏,这女孩的名字叫毕观。
光气象格局,就不是普通人家。
别看现在穷困潦倒,凭此一端,这个家庭的将来可以预期。
又小心翼翼地考较了观儿的一些学问,苏油对小妹崽越来月喜欢。
再联想到她刚刚见到自己时的冷静从容,这……这是小妹那样的妖孽啊……
算了,毕仲衍还病着,要把这小妹崽划拉到苏家,还得从长计议。
当下拿出诱拐小女孩的猥琐笑容:“小妹妹,我家养着好多小金鱼……”
新款的轻便马车就是快,很快便来到了宁善药局。
这药局是苏家人自己开的,背景是天师府,战略伙伴是大相国寺。
苏厨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药局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药局
石薇从来不出诊,除了后宫宗室,也没人敢请她出诊,都是送到这里来。
钱乙和唐慎微来到京城之后,石薇就从皇家慈善的药局里退了出来,只担任着名义上的供奉一职。
钱乙和唐慎微成了皇家药局的主持人,同时还要抽时间来苏家的药局坐诊。
加上石薇的老道徒子徒孙们,医生队伍就算是充实起来了,在苏油的建议下,苏家宁善堂,很快成了一家新式的医院。
这里有四个极具特色,蜚声汴京城的医科——女科,外科,道医,蕃药。
石薇坐镇,汴京城里边对请男医生有忌讳的家庭,会将女眷送到这里来诊治。
石薇从小就被苏油带歪了,从阉猪阉鸡解剖小白兔开始试验外科手术,如今各种器械,麻药,消毒药物,缝合线,抗生素等都已经研发出来,感染病理也已经被发现,外科手术也搞了好多起了。
如急性肠痈导致的腹结之类病症,还有骨折内出血之类的重症,汴京城的医生一旦确诊,便会将手朝门外一指:“急送宁善堂,仙卿出手,或许还保得住性命!”
道医更是宁善堂的长项,道家医术除了医药,还有针灸,砭石,推拿,引导,正骨……对付面瘫,腰脖僵直劳损,关节粘连,还有很多心理性的病症,也是手到擒来。
蕃药则是在西南夷,荆湖路,福建路,南海四路,朝鲜,日本,还有西夏,辽国,甚至还包括了库罗和艾尔普他们弄来的天方药典和海商送来的药物,很多都有神效。
宁善堂的医生们善于创新,比如天方油结合道医的按摩,牛痘接种,乙醚麻醉,黄蒿素和青霉素的配伍研究等,都玩得风生水起。
口碑出众,就导致了求诊者众多,因此没有办法,只能推出挂号和预约制度。
当然也有急诊。
和可贞堂一样,这里的外围,也很快形成了诸多相关产业,周围家庭将自己的房屋门面开辟成了旅店,饭店,用来容纳病人家属和候诊病人,制作营养餐,当然也有帮着请僧道卖棺材的,总之生意火爆。
程岳背着毕仲衍进了医院,苏油抓过一名护士小道童:“今天是哪位坐镇?”
小道童知道这位是药局的大董事,说道:“今日是钱师在领班。”
苏油点了点头:“去吧,我们自己去找他。”
一句话引来排号的家属们侧目而视。
苏油也懒得管他们了,带着程岳来到特诊接待室。
接待室也有主治值班医生,给毕仲衍诊了脉,用听诊器听了心跳和肺音,用温度计考了体温,直接给做了青霉素皮试。
还好,毕仲衍不过敏,医生便开了口服,然后用帕子和酒精给毕仲衍进行物理降温。
很快钱乙来了,和苏油简单打了招呼,看了值班医生的初步诊断,又号了号脉,取过方子来做了几味加减,说道:“幸好送来得及时,不然就真保不住了。对了,能不能在时报上刊登一下,药真的不要乱用。”
“圣散子方用于预防和初发症状有些效果,但是之后就没什么疗效了,大苏都不是医家,怎么就胡乱相信了呢?真的要死人的啊!”
“是是是……”苏油此刻像极了后世医院里的病人家属:“明天就让晁补之写文章,消除大苏散布不恰当言论带来的消极影响,我写信去严肃批评他。”
钱乙取过确认单,唰唰唰写下自己的签名:“那就这样吧,我还忙。”说完扬长而去。
苏油接过单子看了,小心翼翼地询问当班医生:“你们做医生的,草书都这么厉害的吗?”
当班的中年道士说道:“没办法,宁善堂的病人太多,还有住院部,我们都恨不得一个人当成两个人用,可不得写草书吗。”
过了一阵,汤药送来了,毕仲衍的体温也降了下来,中年道士用鹤嘴将药给毕仲衍灌了进去,看得毕仲游和毕观小妹崽心惊胆战。
中年道士最后翻开毕仲衍的眼皮看了,又摸了脉象,起身对苏油打了一个稽首:“国公,病人再有一个时辰就能醒转,你自便,道人还忙。”
说完也扬长而去了。
毕仲游对这里医生的牛逼哄哄有些吓着了:“他们对待病人好粗暴……”
苏油摇头:“不是粗暴,而是娴熟。他们才是大宋最仁善的一群人,只是……太忙了。”
小妹崽眼睛里包着泪花:“他们好凶,对待兄长像……”
苏油蹲下身子,和小妹崽平视:“他们看起来态度冷淡,那是因为他们术业专精,观儿啊,他们看病,就好像我们看书,关键不在于他们的态度,而在于他们能不能让你哥哥好转。你这么聪明,应该能明白吧?”
小妹崽这才点头:“谢谢学士。”
苏油笑了:“你就别跟着大人叫了,叫大叔就行。”
说完站起身来,对毕仲游说道:“这药局里边病人多,你家里又没有多余的人手,你看这样行不行,观儿去我家住几天,我来替你照顾。”
毕仲游连连摆手:“这可怎么好,怎敢劳烦国公。”
苏油根本就不客气:“没麻烦,我家里也有俩孩子,添双筷子的事儿,对了……”
扭头问观儿:“知道苏县君吗?”
观儿连连点头:“知道知道!县君是我大宋最有才学的女子!”
苏油说道:“这几天你就和我家小哥哥一起,跟着她读书学习,想去吗?”
“想!”观儿这回没有一点点犹豫。
苏油对毕仲游说道:“县君让我给她寻合适的女弟子,你说我上哪儿给她找去?我看观儿灵慧异常,这不可就正好了。”
“那行!”毕仲游这下也是没有一点点的犹豫:“那就拜托国公了,国公大恩,不敢言谢。”
“说这些就用不着了。”苏油不以为意:“观儿,那我们走?明天再来看你哥哥?”
药局和苏宅都在城西,苏油也懒得叫车了,就牵着小妹崽一路逛过去。
路上还给小妹崽买了爆米花和糖葫芦,小妹崽对苏油的好感度顿时就爆表了。
长兄坐了好久的冷板凳,还要供二兄找门路出仕,二兄和长兄一起中的进士,可朝廷还没有下任命,家境又清贫,这样的东西,兄长是不可能给观儿买的。
这么神奇这么好吃的东西,据大叔说都是他创制的,大叔真是好厉害哟。
等到回到家中,张麒见到苏油带了一个小妹崽回来,不由得好奇:“这是谁家的小妹妹啊?”
苏油说道:“这是毕仲衍家小妹,叫观儿,夫人回来了吧?”
张麒说道:“都回来了,正在教训扁罐和彦弼呢。”
苏油都习惯了:“他们又犯什么事儿了?”
张麒说道:“他们把理工学院的天文望远镜物镜给拆了,用来生火。看守的道士还想替他们瞒着,被景润先生告到了薇儿那里。”
“哦。”苏油点点头:“的确该教训,那就得重新整体清洁调试了。现在正是观测木星上的黑影是不是真是卫星的关键时刻,学院一帮子怕是要暴跳如雷。”
“这俩熊孩子干嘛想起来要拆天文望远镜?那镜片几十斤重呢!”
张麒笑道:“俩少爷不知道从哪里翻出一本经书,说是汉武帝用铜盘承露,阳燧为火,能得到仙浆,服用后能够身轻体健。”
“哈哈哈……”苏油笑得很开心:“也不错嘛,实践出真知。”
“小油哥哥!”厅内传来生气的声音。
苏油“呃”了一声,跟张麒挤了挤眼,牵着小妹崽的手进了大厅。
桌上还摆着饭菜,不过都没开始吃,石薇坐在一边偏厅的椅子上,手里拿着眉山特产——鸡毛掸子,对着跪在地上的俩娃一点一点的教训。
苏厨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爱读书
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爱读书
俩小子头顶上还各顶着碗水,见到苏油进来,扁罐眼睛就咕噜噜直转,跟自家爹发信号。
苏油装着没看到,坐到了石薇的身边:“你们知道司天监望远镜的价格是多少吗?”
俩小子也不敢摇头,一摇头顶上的水碗必定要打翻。
苏油自问自答:“辽国司天监刚刚与大宋达成协议,大宋可以替他们安装一台窥天镜,开出的价格,是十万贯。”
“十万贯是多少呢?像汴京城我们家这样的院子,可以轻松买上十个。”
“只有在丰水期才能从黄河过来的那种巨型纵帆船,比夔州型还要大的杭州型,可以买一个船队,整十艘。”
“相当于大宋每年给辽国岁币的五分之一,给西夏岁币的一半。”
这下有概念了,扁罐还好一点,王彦弼两腿开始有些发抖,蜀国公主,哦不,现在该叫舒国长公主了,那家法真是有些吓人的。
苏油接着说道:“要将司天监窥天镜的物镜取下来,首先要瞒过天文台的一干师叔伯,其次要懂得窥天镜的装配拆解,其三还要拥有一套专门的工具……实话实说,你们比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其实已经厉害多了。”
见扁罐咧嘴想笑,苏油跟他使了个眼色:“不过你们不要认为我是在夸你们。纣王,隋炀帝,能力都非常的突出,也爱显摆,就和你们现在一样。”
“但是越是能力突出的人,显摆的方向一旦出现差错,其危害性也就越大。”
“如今你们都到了爱显摆,爱出格,爱显示自己特立独行的年纪,但是我们显摆出格之前,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方向?”
“先判断事情的对与错,如果是对的,然后再去想办法出格显摆,那我肯定只有夸你们,甚至帮助你们的份。”
“你们俩偷偷摸摸做下这样的事情,没有告知父母师长,已经足以说明,你们自己都知道这事情是不对的。”
“明知道事情是不对的还要去做,你们觉得,这样的出格显摆,有意思吗?”
两个小孩子神色有些变了。
苏油接着说道:“阳燧,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通过特殊的设计,将它们聚到一处,将能量集中,这个道理你们是明白的。”
“要想实现聚能,通过折射原理就必须有介质,透明的介质,还要足够大,这个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其实通过反射原理,金属镜面就一样能实现,成本就便宜得多。”
“既然想显摆,那我就给你们一个显摆的机会,一会儿吃过饭,你们试试尺规作图,设计出一个利用反射原理聚光的东西来。”
“还有,既然事情已经做下了,后果就要自己承担,明天开始,散学之后,去司天监那里修复窥天镜。”
“我先给你们声明,那项工作,烦难到了极致,要在无尘环境中进行操作,光是要想得到这个环境,就是一项大课题。”
“你们还要学会一整套的学问——无尘环境的清洁与空气过滤系统,天文仪器的清洁保养,原件的工作原理与安装,到最后的调试,测量角度的计算等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