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这样的国家,其经济背景与史上劣币盛行的那些朝代,何等的相似?!”
“大宋助其发行纸币,那是要求他们用二十五万贯的绢帛为库本的。但是以辽人的经济意识,和纸币发行的巨大好处,他们关注货币的目光,迟早会从流通功能,转移到掠夺功能。”
“一旦其国内出现什么危机,他们必然会饮鸩止渴,哪怕是我大宋明确告诉他们——你们不能那样做!”
阳谋!纯阳谋!
薛向也是经济专家,已经完全领会到了苏油的意图,转头对赵顼躬身:“鱼国公所言,乃是一把双刃之剑,有史以来,教训不绝,望陛下勒石于国家计财重地,为后世子孙垂诫。”
“国与民无信,民于国无心!”
赵顼感觉今日这场议论收获颇丰,颔首道:“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故善者执其通施,以御其司命。”
“握之则非有补于暖也,食之则非有补于饱也,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
这是《管子》当中的语句,将货币对国家的作用,论述得相当的精彩。
群臣一片赞扬,我们陛下的学问还是可以的!
就听赵顼接着说道:“上位者的贪念,让这称提天下,衡均四海的国器,成为了吞噬百姓生命的猛兽,销磨国家膏血的帮凶。朕甚不取。”
“今日之议,有此一得,也足值了。继续吧。”
章惇其实也是非常赞成苏油此议的,但是他也从另一个方面提出了疑问:“与辽人通榷之后,纠纷必多,这就是给了辽人闹事的借口。他们习惯了无理都要搅三分,以后纠纷起来之后,我朝如何处置?”
苏油说道:“所以我们要定下一个前提,那就是两国互榷,对于政府来说,只是提供了一个贸易的场所而已,至于交易,那是榷市中商贾们的行为,与政府无干。”
“官府只是实行监督,一切以合同文式为准,与国内解决商贾民事纠纷如出一辙。”
“要是觉得麻烦的话,臣还有一策。”
苏厨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谈判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谈判
赵顼问道:“还有什么办法?”
苏油说道:“还有就是通过第三方,进行转口贸易,我们不和辽人直接打交道。”
“东海豪商唐四郎,在海贸上声誉卓著,宋辽商贾都钦服其公允。二十五万贯的贸易额,还真不在人家眼里。如今獐鹿二岛上的生意,对日本,高丽,辽国,宋国的商贾吸引力极大,可以拜托他代为转贸。”
“倒是听说辽国耶律伊逊权倾一时,声威显赫,曾经想利用水师偷袭海岛,被唐四郎的船队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还被唐四郎在保州港外焚毁舟船,列示京观,竟然就这样灰溜溜的忍了。”
“唐四郎的老巢,在日本国新兴的宋京港,辽人就算再跋扈,那也是鞭长莫及,惹不起他。”
王珪最怕起外交纠纷:“要不,就还是这样办?能不直接和辽国打交道,我们就不直接与他交道。”
冯京提出了另一个问题:“说了这么多,贸易的物资是什么?我朝的好说,辽朝能够提供什么货品?以前辽盐走私对我河北的淮盐冲击很大,可如今嘛,呵呵呵……”
“要是没有货品,这不成大宋将流往辽境的货币全给收回来?我们总不能收那什么……绢钞吧?”
蔡确终于找到了开口的机会:“这个是我的提议,辽国白头山麓,女直人控制地区,巨木参天蔽日。”
“那些木材可以通过鸭渌江水漂往保州,保州离獐鹿二岛不过百里,离沧州滨州不过五百里。”
“我大宋现在振兴河北,治河,筑城,都需要大量的木材,北洋水师选定的港口,也在密州胶西县大沽河口的海湾内。”
“从辽国购入的木材,除了以上所用,还可以打造我大宋北洋水师!”
“要是价值相当,倒也不错。”冯京对此计表示赞同:“枢密院为此事头疼好久了,北洋水师的驻泊港一直争议未休,因为从杭州以上,就没有好的木材产出之地,对造船,保养维护造成了极大麻烦。”
“他们真会卖吗?呵呵呵,要是能用辽人的木材打造我们自己的水师……等等,刚刚你说鸭渌江上游,女直人控制地区?”
蔡确眼里全是笑意,拿下冯京他把握极大:“正是。”
冯京也笑了:“蔡参政活该是我枢密院的人才才对……既然如此,陛下,臣再无异议。”
吕公著出列:“陛下,如此大家对这次商贸谈判,大致认可,不过臣要提醒鱼国公和蔡参政的是,我朝不可让步过大。”
“每日商谈的内容,必须奏报中书,三司,枢密,并且知会陛下。王相公,李计相,冯枢相需要进行监督,如果有不恰当的内容,必须立即干预。”
苏油笑道:“那就是我军机处的职责了,蔡京就是专职干这个的。我没有异议。”
蔡确对赵顼躬身:“臣也没有异议。”
苏油再对其他人问道:“列位两制上的官员,还有别的问题吗?”
见众人都不再说话,苏油转身对赵顼施礼:“臣请陛下圣裁。”
赵顼对这种议事方法感到既新奇又舒适,将知制诰王存叫了出来:“诸位臣工所议,都记妥当了?”
王存躬身:“已然记下了。”
赵顼点头:“那此事便议定,命鱼国公苏油,参知政事蔡确,提举与辽国使臣共议通商贸易事。今日之议,请各位臣工,在所言下押字,备档方便咨询。”
“以后的国事大议,皆行此法,成为制度。”
等到众人签押完毕,王存根据赵顼旨意起草的诏书也写好了,赵顼命门下省主宝:“交中书下敕吧。”
……
等到苏油和蔡确再次见到萧禧的时候,萧禧的态度神情已经从容不迫了。
鱼国公这三天休沐,接着廷议,给他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如今他已经知晓大宋在河北治理黄河的大方略,还有从相州开始的农牧业试点工程。
也就是说,辽国手里,如今有着大宋人急需的货品——木材!
虽然要通过女直人搞才省时省力,但是女直人是什么?那是大辽的藩属!
如今的生女直节度使完颜完颜劾里钵与他的叔父兄弟争得不可开交,几方常常相互攻伐,这中间既有大辽的挑拨离间,也有大辽的间接控制。
和宋国的木材生意,无疑又给大辽控制生女直增添了一个得力的手段。
对辽国来说,这是有百利无一害,对宋国来说,又是他们急需,这就是佛祖给咱老萧送到手上来的功劳!
苏明润在对面坐了下来,还有蔡确,身后则是各自的一队幕僚。
苏油从包包里取出笔记本,拿出铅笔:“萧使相,我和蔡参政将贵国的意图转告了陛下,陛下下两制以上官员集体讨论之后,决定同意贵国关于边境互榷的动议,现在正式通知你。”
萧禧微笑道:“多谢明润,多谢参政,两位费心了。”
苏油看着笔记本说道:“但是在廷议之上,我方三司,枢密院等一干大臣提出了一些问题,经过激烈磋商之后,也形成了几项建议。”
萧禧说道:“请鱼国公讲来。”
苏油说道:“首先,关于贵国提出的,由大宋协助印制二十五万贯绢钞的事宜,大宋三司,皇宋银行原则同意。”
“不过宝钞制版,套模,用纸,油墨都非常特殊,成本也非常高昂,我大宋收取制作成本,这一点不为过吧?”
萧禧问道:“不知道大宋准备收取多少?”
苏油说道:“经过仔细核算,我朝认为,一成的成本费,一文也不能再少了。”
“二十五万贯绢钞的印刷成本,将花费贵国两万五千贯。”
萧禧皱眉:“这也太贵了吧?”
蔡确让从员送上来一个盒子,将之打开:“这里是新式的制版,以及样钞,萧使相,一成的费用,已经是格外的优惠了。”
从员将放大镜递给萧禧,萧禧接过,发现黄铜的厚厚钞板之上,全是细密盘绕的花纹。
这工艺是大辽绝不可能制造得出来的,堪称巧夺天工。
黄铜也不着墨,不知道宋人是如何用来印钞。
再取过样钞,纸张挺括,对着光看还有水印,钞面采用了四色油墨,只比大宋宝钞少一色,图案是一匹安静站立的骏马,周围花纹缭绕的四角,分别印着一个大写的壹,旁边一个小一些的汉字贯。
翻到背面,图案是一个缫丝作坊,几个妇人在边上劳作。
图案上部是几行文字:“大辽绢钞当一贯许行使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官见钱流转”。
其下还有另一行小字:“大宋皇家银行代印两国诸路四民不得造伪犯者严惩不贷首告免罪亦支上例赏给”。
萧禧心里其实是非常满意的,宋人做事实在,这个钞票相比大宋宝钞也差不到那里去,除了内中的图案粗糙了一点,四周和文字部分相当精细。
将东西推了过去,对蔡确说道:“这上面大宋皇家银行代印几个字,就不需要了吧?”
蔡确皱着眉头:“那样又得重新制版,这成本又上去了……”
萧禧认真地说道:“如果去掉这几个字,我大辽愿意支付这笔费用。”
蔡确看了看苏油,苏油说道:“那有依萧使相所言,去掉吧。”
“不过如此一来,就算是大辽独立发行,那我大宋就不再承担印刷以外的任何责任。因此连同上边的两国二字,也当去掉。使相你觉得呢?”
萧禧点头:“也算是在理,那便如此吧。”
苏油点头,对随员里的晁补之说道:“无咎,记录吧。”
萧禧端起了茶杯:“大三元给明润你做书办,可真够奢侈的。”
苏油笑道:“这不是对大辽和使相的重视嘛,这项议题便算是议妥了,剩下的便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吧,我们接着讨论第二项……”
苏厨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气跑了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气跑了
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即便是双方都有合作的意愿,其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
苏油这还是只抓大局,都有无数的条款需要敲定。
在机井,水力磨坊,风磨三项上,两人你来我往地交锋,最终苏油做出了让步,同意给辽国的这三样东西,提供十套第二代滚子轴承。
这是萧禧的一次试探,苏油让步之后,让他更加摸清了大宋的底牌。
大宋对白头山的木材有真实的企图!
于是在接下来的谈判里,萧禧渐渐掌握了主动权,苏油和蔡确开始有些扛不住了。
比如在药品上,萧禧就提出了药材换药品的建议。
仅仅这一项,就给岁币省出了五万贯。
奢侈品上,萧禧又提出了东珠贸易,让苏油同样没有理由拒绝。
最终苏油有些恼怒了,提出了反制措施,所有货品,均在宋辽都控制不到的第三方,也就是獐子岛上进行交割。
因为他害怕舆论,害怕背上一个卖国贼的骂名。
一天的谈判下来,萧禧为辽国争取到了八万贯的贸易额,用辽国的货品代替岁币,竟然打了苏油和蔡确一个措手不及。
獐子岛极有可能有宋人的背景,但是萧禧并不害怕,即便不在獐子岛,那也得在雄州,白沟,对辽国来说,其实是一回事儿。
不过对于宋人这种当了婊子还要遮遮掩掩要脸的行为,萧禧不由得觉得好笑,自己多年的谈判经历,就是捏死了宋人的这一块。
他可以尽情地耍泼使横,而宋人不敢,所以那些小便宜都该他占。
于是萧禧再次讹诈了一把,那就是辽国只管将货品送到自己国家的苏州,也就是后世的旅顺,那里到宋国的文登是最短海程,只有两百里!
剩下的全是大宋的事情,谁让你们海船那么多呢?
这个建议苏油非常抵制,因为这样的话大宋就要开辟多余的海路,第一条是苏州到登州,第二条是保州到獐子岛再到胶西,运营成本大增。
但是萧禧却有自己的理由,保州那边,主要是组织鸭渌江过来的货品,以及接受大宋送到獐子岛的货品,而苏州那边,这是辽国的东珠和药材主要产地。
苏油就装傻,我们要鸭渌江过来的什么货品。
萧禧呵呵冷笑,少保就别跟我老萧装傻了,一句话,辽国的海关设在苏州,大宋的海关设在獐子岛,接下来,我们还是好好议议这木材如何贸易吧。
苏油都傻了,苦笑道:“使相你要讲道理,獐子岛,鹿儿岛,那是人家高丽的地方,大宋焉有将海关设置在他国领土上的道理?”
“如此一来,成了你们只需要将货送到自家边境,丢给我们就算完事儿;而我们却要跨海五百里送到你家门口,这个亏吃得太大了。”
萧禧哈哈大笑:“少保你就别叫苦了,高丽是贵我两国的共同藩属,我们两国联合对它胁迫,难道它还敢不从不成?”
“另外有了这个理由,贵国可以在獐子岛上修建仓廪,构建市镇,这本身也是对高丽有好处的。”
“在宋人抵达之前,那里就是两个荒岛而已,如今每日进出不下十万贯。大不了,给高丽王徽一份租金,让他面子上好看一些就行了。”
谈判进入了关键节点,苏油也跟着摊牌了:“既然萧使相已经点出了鸭渌江,并做出了对我大宋如此过分的要求,看来这几天功课做得齐全啊……”
萧禧笑而不答。
苏油说道:“如此我就不多兜圈子了,这些让步,我大宋都可以接受,只有一个条件。”
萧禧问道:“什么条件?”
“条件就是,让步的程度,与辽国能够提供的木材数量直接挂钩。”
“那敢问大宋能要多少?”
“敢问大辽能给多少?”
“你要多少我就能给多少。”
“你给多少我就能要多少。”
“此话当真?”
“绝无虚言。”
萧禧有些惊着了,估计了一下女直人的产能,决定来个狮子大开口:“一年三万根三尺上的木材,一根五贯,合十五万贯,如何?”
苏油呵呵冷笑:“使相实在是厉害,连汴京城里房梁的价钱都打听清楚了。”
“不过使相是真当我苏油是卖国贼了?还是庸钝无能?你大辽国内,木材能值这个价钱?无咎!”
晁补之起身:“去年上京大火,辽皇命工部重修楼橹,日月宫,灵鹫寺,显真观。共计购入大椿一千六百五十根,计两千零三百四十五贯文。这在辽国国史馆是有文档记录的。”
萧禧讶异道:“三元连这个都记得?”
晁补之微笑道:“有些感兴趣的东西,顺便就记下来了。”
苏油摆着手:“使相不要转移话题,我在你辽国家门口拉木头,你用大宋汴京城的价格卖给我?”
萧禧丝毫不以为耻,笑嘻嘻地问道:“如依国公之见,又是如何?”
苏油说道:“十五万贯,一文钱不少你的,不过价格嘛,可就得按照辽国的来,宫观的大柱想来你们也凑不出那么多,就三尺上,一贯一根,不能再多了!”
萧禧大惊:“这就是十五万根!”
苏油一副大款的模样:“这就很多吗?就算是三十万根,我大宋也吃得下。”
萧禧说道:“明润啦,不是哥哥不想做你这笔大单,不过你得想想,女直人他们伐木的办法,乃是在树下堆火焚烧,让其倒塌,你要这么大的数量……”
苏油一副匪夷所思的模样:“还如此落后?要是大宋提供斧锯呢?”
萧禧点头:“那可以,但是必须交给我们,由我们来控制发放。”
苏油翻起了白眼:“然后你们又得一笔好处是吧?”
萧禧嘻嘻笑道:“刀斧乃是兵器,放到哪个国家都一样,明润你说是不是?”
苏油犹豫了半晌:“就依你,不过你们得给钱!”
“可以,不过得从木材钱里边扣。”
“你!你真的过分了……”
“干不干?”
“尼玛……”苏油气得猛然站起身来,就差掀桌了。
但是就算恼怒却也只有憋着:“成交!”
转头气鼓鼓地对蔡确说道:“蔡参政,接下的事情交给你了!”
拂袖扬长而去。
蔡确将苏油留下的资料接过来,命属员送上笔墨:“铅笔我不大用得惯,还是觉得笔墨好使。鱼国公到底年轻气盛,不过使相,也的确过于咄咄逼人了……”
“这么多年,能让鱼国公如此失态的,萧使相,你是第一个。”
萧禧还在盘算从木头交易里自己能得到多少好处。
三元记忆能力过人不假,的确让人叹为观止,但是也忽略了一点。
那就是辽国上京的木材价格,和鸭渌江女直人手里买进的价格,中间的差距也是非常巨大的。
甚至自己招揽几个部族,予以军事保护,直接雇佣他们干活,还能赚得更多。
听到蔡确说话,萧禧才回过神来,赶紧说道:“好在大事都已经定下,改日回请明润一席,就算是道歉了。”
“明润这个人做事情讲究,公是公私是私,这一点我还是非常喜欢的。”
“不用管他了,接下来就是细节,我们接着谈?”
蔡确点头:“嗯,那就从绢钞的第一批印刷数量和交割地点说起吧,海运虽然量大快捷,但是毕竟风险比陆路较大,我认为还是在白沟交割给贵军比较合适……”
苏厨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日本
第一千一百零六章日本
从都亭驿出来,苏油打马回了军机处。
蔡京过来接着:“国公,情形如何?”
苏油甩鞍下马:“上套了。”
蔡京笑道:“国公大手笔,别说辽主昏庸,萧禧贪婪,就算是贤君名臣,也没有不上套的。”
苏油说道:“滥发货币的灾难,研究得如何了?”
蔡京有些笑不出来了:“我觉得,历朝上位者,当真是不知道危害?还是刻意为之?要是今后有机会,我绝不会让这些败政,成为掏空国家的灾难!”
苏油有些惴惴然,真实历史上的你,可是吹嘘“丰亨豫大”,连国家预算都取消了,视官爵财物如粪土,然后谄媚君王,大造园林,前代积累的财富被挥霍一空不说,还导致国家财政出现巨大赤字。
之后为了弥补赤字,又滥发盐引作废旧引,败坏盐政。
富商大贾曾拥有数十万缗,一朝化为乌有,成为乞丐,更甚者赴水或吊死。
盐引百年来一直坚挺地作为北宋信用货币在使用,此举直接后导致国家经济彻底崩溃,待到金人南下之时,如入无人之境。
所以说敌在前三排,苏油曾经如同讲笑话一般,说有一个国家的宰相,曾经如此行事,最后被外敌入侵而亡。
蔡京听得义愤填膺:“此等荒唐之辈,如何能把控要枢?!当四通商号一个伙计都不够资格!”
苏油当时哈哈大笑,要蔡京体会其中的得失,考议历朝的经济制度,尤其是货币制度,。
从春秋的“子母论”,“轻重论”;《墨经》中关于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区分;《管子》中关于货币是国家重要经济干预工具的思想,以及货币保有量,流通量的论述;
到汉代的统一国家货币制度和经济制度思想;
再到唐开始出现的“虚实论”,即商品与货币的关系理论,货币本身的商品价值和流通价值之剥离;
到宋初以贵金属金银、盐钞之类的类似信用货币代行货币职能的现象,引入货币流通速度这个概念。
到最终完成货币的定义:即货币,为由国家信用背书的,各方关于商品交换权的根本契约。
其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相互约定,即“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的流通工具。
这是历史上第一本关于货币的论述专注,虽然其中经过苏油的辅导和指点,但是其主体还是由蔡京完成的。
蔡京想让苏油列名,他自己副署,却被苏油拒绝了,将之作为蔡京独立的著作予以发表,并且上呈赵顼。
赵顼览后赞赏不已,取名为《宝泉引缀》,列在自己的书房。
蔡京对苏油感激莫名,认为这是苏油在提携成全他。
但是苏油的目的,其实是防着这娃乱来,有了这本书,蔡京以后行事作为如果出格,不按照自己书里的来,那就是前后不一,政治态度摇摆。
在如今的大宋,这是大忌,沈括就是因为前附安石,后诋安石,到今天都还翻不了身。
吕惠卿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南海功劳卓著,一样还回不来。
郭逵正拿着一份资料在看,见两人进入正厅,便道:“晁三元当真是神异,这是将辽国史馆整个搬到军机处来了。现在我们对辽国的军制边患了如指掌,这个女直和高丽,大有可为啊……”
苏油说道:“女直如今在内乱,高丽外戚势力雄厚,这些可以是闲棋,早日布置起来。但是也只是闲棋。”
“高丽仁州庆源李氏,世代与王室联姻,王徽的三个后妃,都是李氏家主李子渊的女儿,其中两女生育许多王子,这些王子又大多同庆源李氏下一代联姻。”
“如今庆源李氏的势力迅速膨胀,成为隐忧,王徽也有担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