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郭逵心中暗自感慨,所以人家文臣能压过武臣呢,啥事情都能够扯出一篇道道来,看来我老郭也得整几篇文章出来传世才行。
轻咳了一声,继续说道:“如今秉常身边的辅佐,是李清;而在外的主要助力,则是我渭州正面,保泰军司都统军禹藏花麻。”
“此人乃谅祚驸马,对秉常较为忠诚。秉常亲政之后,禹藏花麻与我大宋暗通款曲,时常递送消息,同时在边市贸易当中,也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因此我熟蕃商队出入萧关,他也只睁只眼闭只眼。与天都山李文钊,似乎也形成了默契。如果我大宋要伐夏,此人可以善加利用。”
“关于西夏的局势,大致就是如此。除此之外……陛下,要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还有两方势力也必须要考虑。”
赵顼知道:“青唐和辽国。”
郭逵躬身:“陛下英明。”
说完将指挥棒指向河湟之外:“青唐董毡,自我取河湟之后,态度开始反复,与西夏重修旧好。”
“但是董毡经年长病不起,青唐大政,落在其妻乔氏手中。”
“虽然董毡长子乃是蔺逋比,但是乔氏掌控大权的倚仗,却是其养子阿里骨。”
“乔氏和阿里骨,除了让蔺逋比不安外,与董毡旧臣如温溪心,青宜结鬼章等,同样存在巨大矛盾。”
“温溪心乃青唐邈川大首领温逋奇之子,温逋奇在唃厮啰时期立过大功,曾屡败元昊,后来曾经劫持唃厮啰,又为唃厮啰借故诛杀。”
“之后温溪心为唃厮啰安排陪伴董毡,董毡长成后获得青唐权力,温溪心也出了大力。”
“阿里骨崛起后,温溪心却回到邈川,乔氏屡次征召都不再奉令,去年还与李宪投书,有投宋之意,其结宋自固之心,昭然若揭。”
“但是温溪心的价值,不如青宜结鬼章,青宜结鬼章乃青唐名将,有智嚢之称,曾设计杀我开边名将景思立,重创过我军,又在之后王韶大战河湟之时,果断放弃踏白城,溜得飞快,为董毡保存了实力。”
“其人忠诚于董毡,虽被阿里骨打压,但是却依旧忠勤,没有如温溪心那般,离开青唐城。”
“青唐诸部其实关系松散,之所以奉行号令,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是羌人重贵种,二是诸部首领家属和继承人,多被阿里骨以‘西望烧香’,礼拜董毡为名,招至青唐城居住,名为看顾,实为人质。”
“不过王韶征服河湟的时候,俘获了木征,陛下赐名赵思忠,任其为合州防御使。因此贵种这一条,我大宋与青唐其实旗鼓相当,大可以加以利用。”
木征身份更贵重,他可是唃厮啰的长子长孙。
“根据王厚收集的情报,蔺逋比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要是能够让青宜结鬼章投宋,青唐定然会分崩离析,形成母党和旧臣剧斗的局面,再加上蔺逋比和木征搅局,可以使青唐这处浑水,更加的混乱。”
赵顼冷冷地说道:“青宜结鬼章,杀我将领的手段我还记得,是先通过虐杀我军六个伐木的小使臣,这才激怒了景思立。”
“这口气,你们要我忍?别忘了景思立他们的在天之灵,尚在忠烈祠看着你们!”





苏厨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大战略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战略
在这一刻,苏油既有些失望,又有些欣慰,甚至,还有几分惭愧。
失望的原因,是赵顼终究不是一个完美的君王,国家之间的战争,一个个人参与者的生与死,重要吗?
归义侯,安乐公,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说,作为纳降的手段,不香吗?
苏油几十年快苟成本能了,感觉要是能以一个小小的爵位,换取青唐,甚至哪怕仅仅是能换取大宋攻取西夏时,宋军西路的安全,就已经香到家了。
但是赵顼现在说不香,想来景思立也会说不香,六小使臣更会说不香。
赵顼说不香,说明他还保留着一份血性,一份人性,对于帝王来说,算是非常珍贵的品质。所以苏油又有些欣慰。
惭愧的是,自己完全出于国计政局衡量计算,忽略了这一点。
苏油甚至有些嫉妒赵顼,这个世界上可以偶尔任性的政治家,恐怕就只有帝王们了吧。
挥了挥手:“这个再议吧,或者对青唐的策略需要做些调整,郭都统你接着往下说。”
郭逵说道:“另外一方势力,就是辽国。这个请童贯为陛下解说吧。”
童贯接过指挥棒:“辽主耶律洪基昏聩无能,先有重元之乱、后有耶律乙辛擅权乱政。”
“而辽主忠奸莫辨,沉迷酒色,使权臣当道,导致皇后萧观音,太子耶律濬先后被其冤死,太子一党被屠戮殆尽,给辽国朝政带来巨大的动荡。”
“加之崇奉佛教,喜爱游猎,好大务名,虚耗国力,如今辽国的国势已然大挫。”
“《回音院》戏剧传至獐子岛、鹿岛,前来贸易的辽人观看了戏剧,无不痛哭贤后,至有割面献哀者。”
“然而去年秋天,辽主接纳大臣的劝谏,命皇孙与之一同秋猎,开始将耶律伊逊的党羽外放。”
“同时,擢升耶律伊逊以王爵,命赴阙入谢,不过即日遣还,改知兴中府事。”
“今年三月庚寅,辽主出皇侄淳于外,立皇孙延禧为梁王,加守太尉,兼中书令,时年不过才六岁,算是确定了继承人。”
“紧跟着以忠顺军节度使耶律颇德为南院大王,以广德军节度使耶律仲禧为南院枢密使,以户部使陈义参知政事。另外……还特地为皇孙梁王延禧设旗鼓伊喇六人卫护。”
“我朝苏辙在彼,陛下命即为贺使。如今章奏已经回来了,正式奏章里,称辽主‘在位既久,颇知利害。与朝廷和好念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而在加密信件中,则声言辽朝主臣昏聩,耽于游猎,而北方鞑靼,东部女直已然有叛乱,辽朝正忙于征剿。”
苏油补充道:“其实我们一直在利用耶律伊逊带来的辽国朝政腐败,对宋辽边境的官员和将领进行拉拢腐蚀,收买渗透。”
“如今看来,辽皇开始准备耶律伊逊动手了,军机处机宜司下一步就是利用局面,争取在这场斗争中扶持几个官员进入辽朝的高官序列。并争取进一步影响辽国的朝政走向。”
赵顼对苏油这一套已然精熟,河湟布局,起码十年起步。
投资越早,成本越低,苏油其实给了王韶不过数十万贯,到后期王韶都不用他继续投资了。
獐子岛也是个巨坑,那里流通的资金,现在已经包括了辽阳府,析津府诸多辽国沿海州郡的库银!
无数的官员甚至吏员,在獐子岛四通钱庄里开设了户头,唐四郎可不管资金的来源是什么,只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人的贪欲是无穷的,拿着国家库房中的银钱做自己的生意,赋税收上来先来个短期拆借,如今成了辽朝沿海州郡的普遍现象。
以往贸易走私,盐承担了重要角色,既是商品,也算货币。
现在盐已经不能作为货币流通了,宋国对盐政解绑后,新式晒盐法和风力提灌盐田投产后,宋国盐产量大增不说,质量还得到了极大提高。
辽国官员们在几次输盐贸易中吃了大亏,辛辛苦苦运到獐子岛的盐,被宋盐冲击得一文不值。
等到辽国官员们忍痛将盐抛售之后,獐子岛上的盐价又慢慢地恢复到了均价之上。
几次之后,辽国官员们也学了个乖,不过元丰通宝重宝之类实在是过于损伤国格,好在还有舶来钱这玩意儿可以选择。
新任辽国参知政事陈义,运作到这个官职,一共花费了十五万贯,而陈家在耀州的瓷器工坊,一年产出只在一万贯左右。
剩下十四万贯,是陈家依靠发卖辽东半岛之上的硅藻土得来。
十四万贯,就是十四万吨硅藻土,辽东半岛硅藻土的品味极高,几乎都能直接使用,足以支撑起郓州的黄色炸药工业,满足了宋用臣,王克臣治理黄河的迫切需要。
赵顼对苏油问道:“明润,你说我大宋内部,有没有陈义那样的人?”
苏油躬身道:“这个是皇城司的事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不过臣以为,经济渗透总体来说……还是我大宋比较有优势。”
赵顼嘴角扬起一个微微的笑意:“君子内求,明润你说的是对的。那些辽国官员,真的不知道獐子岛上活动的宋人,有着大宋朝廷的背景吗?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唐四郎,真的就是没有国籍的海商吗?那些他们户头上的舶来钱,真的就是通过高丽输出到獐子岛上的吗?”
“他们需要的,不过是欺骗自己的一个理由。而辽朝国政烂到这份上,我真是替我那便宜叔叔感到悲哀。”
宋仁宗曾称耶律洪基为“侄皇帝”,从这上头论,赵顼得管耶律洪基叫叔。
通过比烂,赵顼心中安稳多了,感觉这次来军机处收获颇丰。
看着巨大的地图听众臣分析利弊,真有一股挥斥方遒的味道。
郭逵从童贯手中接过指挥棒,继续说道:“军机处经过商议,觉得如果西夏出现可乘之机,我军便可以分多路出击。”
“左路军,从熙河出发,夺取兰州。目标是彻底截断西夏与青唐的联系,同时做出威胁西凉府,截断沙,瓜,甘,肃等西部诸州与兴庆府交通的态势。”
“这一路需要借道青唐,不是我军传统控制地区,需要与董毡交涉,最好联合出兵。”
“右路,以永兴军路为主,进取盐夏银洪四州,将我军防线推进到长城以南,彻底夺取对夏的全局地利优势,同时隔断左厢神勇军司和兴庆府的联系。”
“而麟府路的折家军,沿兔毛川,曲野河出击地斤泽,控制暖泉峰和浊轮寨,目标是切断西夏向辽国求援的通道,为我军战局赢取更多时间。”
“中路大军占有绝对地利,当从葫芦川居高临下出击,拿下赏移口后,建立前进基地,然后进取鸣沙,西平,决战兴庆!”
“这一路是决胜之军,必将迎来保泰军司,静塞军司,兴庆府卫戍军三路大军的夹击,预计敌军正军军力在二十万以上,如果西夏全面动员,将达到五十万之巨。”
赵顼问道:“我军能出动的军力有多少?”
郭逵说道:“如果永兴军路的战略目标只在推进到长城沿线,控制盐夏银洪四州,狙击左厢神勇军司的援军的话,那压力已经够大,基本指望不上。”
“因此中路大军,也就是怀德,镇戎,德顺,囤安,控鹤,外加西京正在编练的感义新军。以及这些军力附属的陕西蕃落,义勇,还要保留部分军力为后备,能出击的,合计十万左右。”
赵顼立即就发现不对:“你们的战略目标,不是平灭西夏?!”
几位老将都不敢说话,苏油说道:“陛下,平灭西夏,是长期目标,要实现这个长期目标,有几个关键性阶段。”
“第一阶段,是攻取兰州重镇,和盐夏四州,隔断西夏左右厢。”
“第二阶段,是以逸待劳,打击左右厢的援军,给西夏两厢军力以有效杀伤,争取歼灭其大部。”
“第三阶段,才是进逼西平,兴庆,灭其国祚!”




苏厨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游牧与农耕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游牧与农耕
赵顼摇头:“不能一鼓荡平?抽不出更多军力了?”
苏油说道:“陛下,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战局推演,军机处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新军虽然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光靠学习是不够的,还得经过实战锤炼才行。”
赵顼说道:“难道交趾南海不是……”
说完自己也知道不妥,交趾军和西夏骑军,真不是一回事儿。
苏油接着说道:“目前新军骑军训练还未开展,加上霹雳炮等重型装备,我军机动能力堪忧,因此战略不能定在追亡逐北,而是攻敌必救,围点打援。”
“还有我军后勤也没有完备,军机处定下的作战的基本后勤储备,至少需要满足二十万人三个月之需,这还只是第一阶段的要求而已。”
“而要实现陛下的总体目标,这些还远远不够——如果控制新占地区不足一年,不能耕作一季,我们怎么占领的,一样要怎么还回去。”
“军队要驻扎,就必须有足够的后勤资源,大军还要继续扫荡周围,需要按照三十万大军三年所用来安排,这个推断,算是比较合理吧?”
赵顼有些郁闷:“我们不能效仿西夏辽国,因粮于敌?”
苏油都给赵顼逗笑了:“陛下,西夏辽国的敌人,那是我大宋,大宋百姓以农耕为业,收储有时。两国入侵多在秋后,他们当然可以因粮于我。”
“即便如此,他们也多是携带半月之粮,入境一月即止,就算是打劫到粮食,也不过以三月为限。”
“西夏被我突破萧关的那次,就是寇略泾原的时间超过了三月,最后夏军在疯狂撤退的途中损失巨大。”
“西夏和辽国的骑军尚且如此,我军可想而知。”
“他们和前赵,南唐,后蜀可不一样,他们是惯于游牧之族。我军入境,他们完全可以行坚壁清野之策,诱我深入。”
“以灭南唐后蜀的方法来消灭他们,是要吃大亏的。”
“只要将我们的补给线拉长三百里,补给线上就会出现无数的漏洞,给敌人可乘之机。”
“这也是我朝与西夏辽国的作战中,屡次失手的重要原因。”
“陛下,还是那句话——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兴洛仓的兴建,便是为此。”
“而军机处也需要要根据敌军的这些特点,制定出能够克制他们的战术。”
“战术没有成功研究出来之前,不可不慎。”
“培育战马,发明厢车和移动炮架,便是为此。”
“虽然这些都是最保守的估计,但以我大宋如今的生产能力,倾力打造培育,只是个时间问题。”
“现在能向陛下保证的,就是这个时间,可能比陛下想象的……要快。”
赵顼总算是松了口:“那就按现在的来吧,不过……”
说完也从郭逵手里接过指挥棒:“兴洛仓,洛汴渠,加紧督造;汴京物资不用等了,立即往洛阳发运,先走一段黄河也没什么;”
“命令高士林,石鍮,加紧郑州,商州军器打造,务必满足所需;”
“京外除感义军外,定国,镇国二军,同令高遵裕,曹南知军,王中正,李宪监军。对了,命孙能协助营务,年底三军必须形成战力。另外……”
“囤安,控鹤二军,功勋卓著,所向克捷,朕信之赖之。命令苏烈,范龙山,苏炽火,田守忠,按照新军操典开始训练,弹铳补给,皆依京中上四新军发放。”
“告诉他们,朕对他们寄望甚深,让他们务体朕心。”
众人一起行礼:“谨遵陛下谕旨!”
赵顼得意地将指挥棒收起来,插到了自己胸口处的军服口袋里。
郭逵:“……”
……
西郊禁军校场,七十米靶。
赵顼站在沙袋掩体后方,对着前方靶子狠狠射击。
“砰!”一声之后,赵祯将枪栓一掰一拉,一枚黄铜弹壳从枪膛中跳了了出来。
赵顼又将枪栓一推一搬,调整了一下姿势,“砰!”又是一枪。
苏油在一边跟赵顼压弹匣,赵顼很快打完了五发,将猎铳竖起来,撤下弹匣,将苏油递给他的那个上到铳上:“这个不错,真好使。”
苏油低声问道:“陛下可是在生为臣的气?”
赵顼哼了一声,从跪姿换成了站姿,对着远处的靶子又是一发。
苏油也跟着站起来:“臣无贲育之勇,张韩之智,一辈子打战只会一招,就是先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择机进取。”
“不管敌人攻守如何,我只管自己打自己的,将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按照计划一步步取实现。”
“西军里边流传,说臣只会结硬寨,打呆仗。其实总结得很有道理。”
“但是臣要分辨一二的是,打呆仗三个字,换一种说法,就是完全将战争的走势,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而结硬寨三个字,则是部署战略节点,加强军力协调,控制进军节奏,压缩敌军空间,保障自身后勤安全。重势,而不重斗。”
“如果说项羽,卫霍的战法像是赛马夺标,臣的战法,就更像是棋枰布子。”
“中人之姿,对精兵强将,还是臣这样的老实方法可靠些吧?”
赵顼都气笑了:“你苏家人没一个中人之姿,你也更不是什么老实人。鱼国公这话说得可亏心。”
苏油谄笑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嘛。苏家人也不是事事皆能,写文章是可以的,军事,那就不一定了。”
“你敢说自己军事不行?”
“陛下,是真不行,不过就是站得高一点,看得开阔一点,还有……准备充分一点。”
“要给我五千精兵悍卒,直面卫霍,那臣……怕是只有自戕报国。”
赵顼一下子忍俊不禁。
却听苏油接着说道:“不过要是给臣一个方面之任,那就不怕了,哪怕是面对卫霍,总也有诸多手段可以使用。不说战胜,起码打个防守反击,是没问题的。”
“陛下,我觉得大宋是农耕之族,兵员注定比游牧之族弱,训练注定比游牧之族差,后勤注定比游牧之族麻烦。所以农耕之族要与游牧之族争胜,那就这能用自己的战法。”
“游牧之族,性如烈火,擅长鲸吞;农耕之族,性如止水,擅长浸润蚕食。”
“蚕食之功,注定没有鲸吞来得漂亮光采,但是谁让我们就擅长这个呢?”
“不漂亮不光彩,但到底还算是赢。比起以己之短博彼之长,最后连本来该赢的都输掉,总要漂亮光彩那么一点点吧?”
这话说得赵顼实在没脾气了,事实就是事实,还是大宋百年来用屡次大败换来的事实。
除了张亢,范仲淹,百年来没人愿意认清这个事实,而且越输越不认。
赵顼也是一个矛盾体,他也不想认,不过他至少还听得进去道理。
拍了拍搁在沙袋上的猎铳:“狄咏!”
狄咏过来举起猎铳:“啪!啪!啪!啪!”四发子弹一瞬间就打完了。
赵顼舒适了:“对付他们,还是得整这个。狄咏打得不错!”
狄咏将猎铳放下:“有了这个,之前的换弹手法又白练了。”
苏油笑道:“狄将军说到点子上了,有了制作精良,操作简洁的器械,就能让农耕之族在几个月内,将农夫训练成合格的兵员,就能与自幼盘马弯弓的游牧之族进行对抗。”
“之前的神臂弓,十发连射,那必须是军中的精英,七十步内能中五矢,就能端稳上四军的饭碗。”
“即便如此,那也得一炷香的时间,临敌不过三发。”
“鹤胫弩出来后,普通军士皆能做到十连发,七十步内中五矢堪堪算是中式,时间缩短到四分钟,用上破甲锥,威力比神臂弓更增。”




苏厨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后勤到税收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后勤到税收
“待到发展出神机铳,靶子都改了,变成以人形标靶心脏为圆心的环鹄,学会操作,经过短期训练之后,人人都能成为西夏和辽国的射雕手,十发连射的时间,比鹤胫弩还要缩短一半。”
“现在有了栓动结构,时间还能缩短,西夏辽国那种骑兵短途冲击的战术,再也无法奏效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现在制造成本还不菲,消耗过大,后勤要求太高,栓动铳械还无法在军中普遍推广。”
“不过当年的的鹤胫弩我们不是也用不起?现在回头再看,那就是一个过渡产品。”
“所以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游牧之族骑射的优势,终将被我们农耕之族追平,超越。这才是万世之基。”
狄咏问道:“可要是有一天,游牧之族也拥有了这样的神器呢?”
苏油笑道:“所以不能故步自封啊,我们需要进步得比他们更快才行。”
“而且火器的发明,直接抵消了游牧一族的武力先天优势;蚕食的模式,抵消了他们在机动上的优势。剩下的,就是比拼国力和人口。”
“这两项上,我大宋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即便等到他们拿起火器,他们的时代,也已经结束了。”
说完对赵顼深鞠一躬:“陛下,只要不冒进,不侥幸,胜利,迟早都是我们的!”
赵顼终于重新高兴了起来:“明白了,如今明白你所说的赌徒之战是什么意思。那条路,我大宋走不得。”
苏油躬身道:“陛下,军机处商议的大体战略便是如此,不过要支撑这么大的战事,我们现在最大的短板是在机动力和后勤。”
“后勤保障里别的都好说,粮食如今过于混乱,各地提举常平仓到底有多少储备,实在是令臣担忧。”
“据河东转运司奏报,往年黄河大水,并非常平仓使没有发仓救济,而是……很多仓储被官员支借,形成大量积欠,空有账簿,没有粮食。”
“安石相公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常平仓的运转功能丧失,地方灾荒无法救济,这才不得以命薛公行发运司事。”
“然而薛公离任之后,发运司又成了另一个常平仓,甚至更烂。”
“陕西如今虽然情况好转,但是要同时支应几路大军出动,明显捉襟见肘,调用漕粮预为储备,是必行之举。”
1...349350351352353...6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