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会安市舶务,那是多大的流水?以明公之能,就能将局面做到这么大?我们旧州城,光这两年扩建的仓储,码头,多挣了多少?这些利益,谁带来的?”
“如今的局面,就是占王不拿下旧州不放心,大宋不拿下旧州不死心。”
“明公要是能有如小将军那样的气魄胆识,黄永即便肝脑涂地,也要想办法给明公纵横游说,替明公死保这一州之地。可是明公,你自己分明就不是那样的人啊……”
王珍摸了摸自己皮甲下肥肥的肚子,不由得叹了口气。
黄永说道“既然事机如此,那就只能顺行,不可逆抗。”
“有旧君呼召,不为失义;有新王不仁,不为违道;有人心思宋,乃顺从民命;有宗主仁德,乃慕仰天恩;有三州举事在前,不为首逆;有诸处皆未归效,不比迫降。”
“明公,如穷蹙投宋,是为被bī无奈,但是如果战胜伪王,震动国中,激励三州,投归大宋,以首效之功,入天朝版图,大宋能惜一节度之职?”
“明公乃是做老了生意的,梳理利弊,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吗?”
王珍点点头“既然有这么多好处,为何都要给我?大宋那边直接出兵占了不就好了?我几次求援,为何大宋还扭扭捏捏,都不发兵?”
黄永贼笑道“明公,真当大宋没有发兵?两千蓝衣军,你真当是自己飞来的?对面市舶务,如山满仓的金银货品,真当大宋一点都不怕抢掠?”
王珍有些糊涂了“怎么这么多弯弯绕?”
黄永笑道“大宋作为宗主国,要的自然是个体面,不能给诸国留下觊觎藩国的话柄。”
说完又道“这不正好?大宋已经将全部梯子都架好了,就等着明公扬威南海,一战成名。然后向宗主痛诉藩王无道,顺应老王之命,首先投效。”
“此等际遇,正为明公而设,不得不说是天大的福分!我估计啊,大宋待明公,当不比钱塘钱氏稍差。”
王珍搓着手“那老黄你赶紧再去江对面,跟那边说说,看看是不是真这么个意思,要真是的话,咱就演个全须全尾!”
黄永笑道“不害怕了?”
“怕!怎么不怕?”王珍一瞪眼“不过有大宋在后边撑腰,怕……也怕得轻些?”
说完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要是真能胜过这一场,那我们再截断横山关守军的归路……”
黄永一拍大腿“好决断!要是能再迫降良保故伦,伪王休矣!更是大功一件!”
不说两个老jiān巨猾的人在厅中商议细节,只说王德气鼓鼓地来到军营。
陈田对着他招手“公子来,我们给占城人设了个陷阱,你看如何?”
王德摘下头盔“我那爹胆小如鼠,我就不知道诃黎有什么好怕的,反正要我再当别人的财产,那我宁愿和他拼死在战场上!”
陈田笑道“你爹也是为了你着想,这么大份家当,考虑得就多,不说他了,公子来看这布置如何。”
王德凑过头去,只扫了一眼,便指着州城的西南角“这里,有问题。”
陈田笑道“对,占军攻城,两个城角突出部位,肯定是重点攻击地区,这里不好守护。”
王德问道“那该如何?”
陈田说道“只有将这两个角挖掉,变成这样……”
说完在地图上用铅笔画了两道曲线“利用城中屋宇,截断街道,做成瓮城,我们守在屋顶,将他们放进来打!”
王德接过铅笔,将圈子画得再大一圈“东南和东北两角,穿过街道,一边进来是校场,一边进来是普照寺。”
“两处地势开阔,能容纳不少兵力。待到占人蜂拥而入,我们便在此周围,射杀他们!”
说完又留下几处口子“这里,还有这里,待其丢魂丧胆,我可以率步军突进,予以剿杀!”
陈田满意地看着王德“初生牛犊不怕虎啊!你爹要是有你一半的胆sè就好了。”
说完一指帐中的武备架子“那是老夫的板甲和长刀,老夫如今穿着上战场就是个笑话,便送给公子了!”
那可是二林部的锻造渗碳钢甲,还做了烤蓝工艺,发出冷幽幽的暗光,王德早就垂涎已久,闻言不禁大喜“多谢陈公,王德定不辱没长者厚赐!”
陈田摆手“来,我们接着商议布防。”
元丰元年十二月六日,一场激烈战争,在东南亚重要港口旧州城打响了。
这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历代战争里,都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形。
会安河上小舟往来,无数的旧州居民,集结了竭尽全力能够找到的小船,甚至是拆除了自家的房屋,门板,做成木筏,往来不绝,运送物资,伤员。
更多的居民,则聚集在河边,关注着对岸的战事。
每当占城军被打退一次进攻,这边就欢呼叫好;每当占城军集结准备攻城,这边就敲锣鸣金地干扰,喝倒彩,打击他们的士气,弄得占城军不厌其烦。
几艘木筏撑了过来,上边是受伤的军士,几队扛着麻布担架的汉子冲到水边,将伤员放上担架就往镇子里跑。
一名伤员直起身子“我是轻伤!我还能打十个!你们放我回去……”
话还没有说完,就又被按回到了担架上。
不断有居民过来问情况“城里头还顶不顶得住?你们还需要什么帮助吗?”
“娃子哪条街的?认识硝皮铺子李大壮不……”
“哥你那里还要人不?我跟你回城成不?你看我身子多壮……”
“大叔这是我家煮的jī蛋,我娘说你们都是英雄,要我给你们送过来……”
担架队经过街道,街边不少妇人在浆洗缝补军服,一些在煮绷带,一个管事模样的老头还在一边唠叨“昨天可是搜检到衣袋子里头有人塞纸条了,各家可管好各家闺女!”
“做事归做事,动什么小心思?衣服拿进城你知道穿在谁身上?不一定就是你汉子情郎!哎哟可长点心吧……”
妇人们一边低头狠命搓着军服,一边满脸通红吭哧吭哧地笑。
粮仓附近,几台风磨转得呼呼的,米粉,豆粉,芝麻粉,坚果粉……各种粮食的粉料从风磨眼里出来。
一边有一个巨大的铁转炉,工人们将粉料按照配比丢进去,不一会料就熟了。
然后在加入蔗糖,盐,油,还有肉松,拌匀之后,压成一个个的方块。
这就是干粮,开水一冲就成香甜可口的糊糊,消化快吸收好,加上水果罐头,完全能够满足士兵们的营养需要。
当然不可能全吃这个,边上还有一帮大妈们在摊菜叶卷饼,反正气候不冷,吃点冷食也无大碍,有时候送过去得及时,城头上的军士们还吃得到热乎的。
妈祖庙就是医院,伤员们都在这里进行救治。
救死扶伤就没关系了,所以这里的医护人员全是宋人,有天师道的道长,宁海军的军医,还有交州的女护士。
还有律陀罗号召起来的一些占城僧侣,也在这里跟着学习救治。
整体说来,后勤运转高效有序,让城里的军队可以安心作战。
。
苏厨 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
第九百一十二章哭廷
诃黎遇到了大麻烦。
攻城这种带着点科技含量的东西,对于习惯了光着脚打战,在象背上投掷标枪就算是最高战斗方式的占城人来说,有了宋人血统的旧州城防体系,无疑是一个噩梦。
首先就是城外的象桩。
诃黎让象军用绳子拖曳,想要将象桩从地上拔出来,才发现象桩的地下部分,比地上部分还要长。
而且可恶的城防军在泥柱里边chā了竹筋,让象桩变得异常倔qiáng,拖到歪斜,部分断裂,都还能发挥一些作用。
而这一切,是在蓝衣军那种狠辣的短弩覆盖范围内进行的,第一天下来,占城军损失了两百多人,七头大象!
那可是大象!竟然被蓝衣军小小的短弩,在百步之外给射死了!
人体在这种短弩下更是毫无抵抗能力,三十公分长的短弩射中人体,几乎都是直没至尾羽。
占人很快tiáo整了战术,砍来竹子编成竹墙,将外围围上,然后用刀斧砍倒象桩,拖走。
这进度可就慢了,而且守城的部队在王德的带领下不时出城sāo扰,蓝衣军的烤蓝钢甲对占城人来说简直就是无解的难题,兵工铲份属短兵中的王者,对付起同样使用短兵的占城人来说,不要太轻松。
要不是因为人员实在是太少,王德都有心突击诃黎中军了。
而且有老陈田在城头指挥,城下一览无余,可以避实就虚,旧州防守战虽然放弃了所有外围,困守孤城,却一样打得有声有sè。
蓝衣军的指挥靠的是军号,不同的曲子代表不同的号令,完全不受干扰。
而占城人就不一样了,进军的时候这边击鼓,河对岸给你鸣金;该撤退的时候这边鸣金,那边又疯狂击鼓,导致指挥体系的异常紊乱。
到最后没有办法,轧丹只能以旗号指挥,占城军一边进攻还得一边扭头回看,战力和士气可想而知。
就这样,双方整整耗了近一个月,占城军才勉qiáng清理出一处通向城池西南角的通道,开始了最血腥的城墙争夺战。
……
汴京,正旦大朝会。
此次朝会,仪式又有些不一样了。
应赵顼旨意,由龙图阁直学士宋敏求等详定了最新式的正旦御殿仪注。
之后宋敏求结合历朝典章制度,总结出《朝会议》二篇,《令式》四十篇,赵顼诏颁行之。
与之一起颁行的,还有改良之后的《南郊式》。
主要针对的是君主和诸臣的礼服,礼仪,礼器等。
比如“服裳皆前三幅、后四幅,今以八幅为之,不殊前后。又,佩玉及绶并服章皆不如古制,当改正。”
又如“百官虽不执事,以朝服侍祠,非是。当并服祭服,如所考制度,修制五冕及爵弁服,各正冕弁之名。”
宰臣吴充、王珪、参知政事元绛上书,认为功臣号也有问题,因为始于唐德宗多难之余,其中乃有“奉天定难”之号,不应是盛世应当继承的陈迹,应当从功臣号里边去掉。
知枢密院冯京等继以为请,赵顼下诏同意。
不要小看这件事情,这其实是赵顼的一次试探,为一件大事做准备。
现在看来,臣僚们并没有什么反对的声音。
朝会进行得四平八稳,交趾郡和湄洲,龙牙的献礼,吸引了所有与会者的目光。
交趾郡的花样繁多,堪称琳琅满目,最厉害的,就是堆放在一堆珠宝金玉之中的泰山号模型。
这也是一种qiáng烈的暗示,四个字的主题鲜明突出——海贸之利。
龙牙是兵城,军士们很质朴,直接给赵顼铸造了一套大象棋。
象棋的棋子是锡的,分别镀了金银,兵士相帅都有真人大小,底下安有万向lún子,可以在青石板上推着行棋。
虽然工艺还略显粗糙,但是赵顼非常喜欢。
湄洲的献礼不值钱,但是稀罕,沈括献上了一种奇特的稻穗。
稻穗的大小,比普通稻子大上很多不说,最神奇的是稻草的长度,整整长达五米。
沈括命人将之编成了两棵稻子树,花费不多,露脸却露大了。
今年是赵顼自登基以来,过得最顺心的一年,天下大熟,臣下不算跳,边疆安宁,海贸的大利让大宋松了口大气。
荆湖和两浙稻米降到了三十五文一斗,吓得吴充赶紧命常平仓大肆收购,一路供应京中,一路供应河东河北,要求必须保证四十文一斗的收购价格,以免谷贱伤农。
海运成本优势凸显,四十文一斗的稻米,运到河北不过成本四十五文,河北转运司乐开了花,以五十五文一斗购进,也比往年便宜了二十文一斗!
八十万石军粮,让河北路转运司比往年节省了十六万贯经费。
海商们赚到了八万贯不说,还拿到了河北盐的专卖权。
最“吃亏”的,是荆湖和两浙的农户,不过往年是饭都吃不饱,现在是能够将自家的粮食往外卖,光这一条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两浙路小孩子们现在流行一个游戏,就是一个孩子将铜钱放在石板地上,另一个孩子用自己的铜钱去掷地上的那枚,如果将地上那枚铜钱掷得翻过来,就算是赢了。
“读诗书,寻大苏!
起钱粮,探花郎!
溇港关关,铜钱翻翻!
苏湖一熟,天下大足!”
这就是掷钱之前必唱的童谣。
赵顼戴着朱组为纮,玉笄、玉瑱以玄纯,垂瑱以五采玉贯于五采藻为旒,前后二十四旒,垂而齐肩,表里皆用缯的新式衮冕,听着朝臣们诵读的贺表,接受群臣山呼再拜的礼赞,心神有些恍惚。
要是年年都如今年一般,那该多好啊……
就在这喜庆,和谐,完美的一刻,远远的朝会外围,阶陛之下,突然传来了隐隐的哭声。
王珪正在朗诵自己的颂表,正沉浸在那股文采飞扬的情绪当中,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一个声音将自己营造出的喜庆气氛qiáng行中断,不由得恼怒异常,节奏一下子变得断断续续。
被冕旒遮挡住眼睛的赵顼,让人看不见神采,但是有人在新年的大朝会上失态,绝对是大新闻!
朝臣们也被惊得面面相觑,枢密使冯京见不是事儿,大步下殿,厉声喝道“大胆!何人如此失礼?事前没有演练交代吗?!”
太常寺卿脸都吓白了,匍匐在地“是……是占城使节杨卜蔑,在大朝会大放哀声,约束不住……”
冯京一挥手,殿外祗侯们扑上去,将一位痛哭的使节抓住手脚凌空抬起,就要送到远处监候。
就在这时,殿中乐起,中场休息到了。
按道理皇帝应该入左殿,然后等礼部布置,开始下半场赐宴的情节。
结果歧王赵颢匆匆下来“冯枢相,刚刚是怎么回事儿?”
冯京脸sè很难看“夷人使节,不通礼数。”
赵颢言道“陛下叫进。”
“啊?”
赵颢继续言道“陛下说,敢在朝会上失仪痛哭者,必怀有极大的冤屈,因此叫进询问。”
冯京一跺脚,一身的玉器金蝉直晃荡“这如何使得?万一冲突朝仪……”
就见王珪也出来了“陛下有召,宣刚才痛哭之人上殿。”
。
苏厨 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闻
第九百一十三章新闻
冯京只好将手一挥,让军士们将尽力挣扎高喊的杨卜蔑放下。
放下之后,杨卜蔑反倒是沉稳了下来,收拾了一下衣裳,跟着赵颢,王珪,冯京进入了殿中。
靠近是不可能的,只能远远在殿门口跪下高喊“占城使节杨卜蔑,冲突大朝仪,罪不容诛。”
“然占城十四州,百万百姓,为僭王虏迫,荼毒流离,哀怨嚎啕,倾南海之波,不足洗其冤苦。”
“唯有求告宗主,劳惩天诛,救我占城百姓于水火。表白之后,不待陛下命责,杨卜蔑自求撞柱而戕!”
靠!这是什么cào作?竟然不是来踢馆,而是来求援的?!
赵顼的声音有些小激动“古有申包胥哭秦廷,今有占城使节为民泣告,朕的气量,不至于不如秦哀公一个诸侯。”
“使节休要惊惶,朕也不追究你失仪之罪,只将尔国人民的冤屈讲来。”
杨卜蔑跪下嚎啕“占城卑弱,处四战之地,北有交趾,南有三佛齐,西有真腊,东有渤泥。”
“李常杰骄横狂悖,举兵南侵,旧王受难,故土沉沦……”
说完噼里啪啦讲述了占城是多么多么的苦,好不容易盼来大宋,灭了南海诸国头上最不安定的因素,占城人民踊跃欢欣准备迎接老王归国的时候,占城又突然冒出一个yīn谋家,盗窃了国家,还占领了横山关,不许老王回都。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还发兵三州,攻打王珍,将占城拉入灭亡的深渊。
在杨卜蔑的描述中,诃黎就是一个窃国大盗。
连李常杰那样的悖逆,都知道要宽松一下百姓束缚与负担。而诃黎篡位以来,横征bào敛,编整象军,穷兵黩武,残bào嗜杀,简直就是一个魔头。
王珍,张令从等人,被杨卜蔑描绘成了抗bào英雄,卫民义士,现在局面难堪,伪王声势赫然,英雄们岌岌可危。
最后,杨卜蔑哭得泣不成声“老王逊位,托政于陛下,国书玺印,已献与太常,陛下因何诏旨不纳?”
“故国父老,候天军若望云霓,未料陛下竟然不允。陛下,你知道占城人民,有多失望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下邦虽然僻处天南,少蒙玉音所及,然供奉有时,未尝断绝。”
“陛下,求你救救我故土人民,求求你,让我们投宋吧……”
一哭三叹,闻者叹息见者落泪,殿中不少大臣,都偷偷抹了抹眼角。
赵顼的冕旒轻轻晃荡着,好一阵才说道“占城王的血书,我是见过了,你们国家有那样的王,是你们的幸运。”
“但是你们想要入宋,这个还需要从长计议,侵吞藩国的事情,朕是不会做的。”
王珪,吴充,冯京都拱手“陛下……”
赵顼抬手制止他们说下去“华夏宗主,存亡继绝,从来没有觊觎他人国家之意图,占城百姓的厚爱,朕,不敢领。”
杨卜蔑哭喊道“陛下呀……”
赵顼温声说道“贵使听我说完,虽然朕还不敢领受占城王献土的好意,但是百姓们的遭遇,我却一直在关心。也会给占城百姓尽可能的提供帮助。”
“吴充。”
吴充赶紧上前一步,躬身施礼“臣在。”
“朝会之后,中书立即降敕,将我的意思,转告苏油,李舜举,李道成,王韶。”
“到交趾避难的占城百姓,要安顿好,人日给粮米二升,不得推诿差延。”
“有不幸的,妥为收葬;有伤病的,妥为救治。”
“苏油还上奏要与诃黎商谈收治难民的成本问题,糊涂!谈什么谈?诃黎不给,我大宋就不顾了?”
“告诉他,这个单,朕给占城百姓买下了!”
群臣齐声山呼“陛下仁德,被泽四海,臣等为南海百姓,叩谢圣恩。”
“扶杨使臣下去,好生休息将养,使节莫要忧心,事情总会解决的。”赵顼又对占城使节温言抚慰了几句,这才说道“杨使臣一片忠心,难能可贵。为民号呼,不为失仪;爱国之忱,不为忤君。”
“朕爱其忠良,殿中不要责慢于他。”
殿中丞赶紧称是,赵顼才说道“继续朝会吧。”
散朝之后,占城使节哭宋廷这个大新闻,直接引爆了开封府百姓们的熊熊八卦之心,一时甚至盖过了最近的好几个大新闻。
百姓们就是想不通,老王都出家了,托国血书也交了,加上使节这次闹,都是第二次了,官家怎么就不顺势收了呢?
民间政治家们在酒楼里大谈天时地利人和,将占城的地理位置,军事力量,斗争形势分析了个底掉。
然后还有不少的所谓“内幕消息”,一个口气比一个大,你敢说你的消息来自引进司,我就敢说我的消息来自客省使,你敢说你是枢密院某某的七拐八弯的亲戚,我就敢说自己是中书里某某乱七八糟的远房。
有一个急了,说自己是李舜举亲戚,立时惹来一片嗤笑。切,阉党!一边去没说话的资格。
新年刚到,又是大比之年,各种新闻就没断过。
首先就是开封府人民最喜爱的宗室子弟赵宗佑,去年九月回来了。
带来了无数的珍宝,还有一副详细的南天星图和航海图。
官家为了二十一节度的升赏问题,和相公们打起了官司,王禹玉王相公成了评书里边的最不光彩角sè,各种刁难为难。
最后小节度应试制科,轻松拿下,官封实任宁海军节度使,官家大喜,给二十一节度赐书匾额——“光耀门楣”。
这就让人啼笑皆非了,赵宋皇室的门楣,还用得着光耀吗?官家这也是乐昏头了,用上了寻常地主老财人家里出了进士的口吻。
除了制科,此次举试和进士试,还出了个人物,杭州晁补之,两试皆是第一,两浙路商人们有的是钱,会馆门口愣是放了一天的鞭炮,还借了眉山会馆全套的桌席席面,请了方知味的大厨子,摆了整整三天宴席。
大家都在翘首以盼,希望大宋再出一个三元及第。
不过没有人见着晁补之,听闻被苏油一封信押到嵩阳书院去了。
此次一起取中的,还有秦观,守制复出的邵伯温,西南经学大师唐淹的儿子唐瞻,交趾郡的黎文盛,杨莳。
这下郑州就有了两个无咎公子,苏无咎,晁无咎,富贵人家的小姐们又开始贿赂府里的小吏了。
历史上邵伯温根本就没有参加过科举,而是遵从父亲邵雍的意愿,想办法迁入蜀中,远离朝堂,躲过了那场大劫难。
而在这个时空,历史不一样了,邵雍不知道给邵伯温留了什么遗命,邵伯温守制结束,便飞马进京,赶上了最后一波报名。
考试是最大的新闻,而第二个大新闻,就是赵顼颁布了特赦令。
这道皇帝亲自下达的特赦令,不是给什么官员的,而是给了青州的一个年轻人,小老百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