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二子从周
苏辐就傻了:“四通被你这么玩,这么些年还能挣钱?”
苏油说道:“听我说完啊,交趾路转运司,可以给你银矿和铜矿的开采权,作为帮助政府扩大黄金产能的奖励。”
“交趾的银和铜其实不少,但是因为技术落后,常常因煎炼不成而废止。”
“然而我们不存在这问题啊,所以咯,这是一次完美的利益交换。”
苏辐还是有些不开心,总觉得有些亏得慌。
也是,本来弯腰就能捡钱,现在变成了将钱捡起来,还得辛辛苦苦全部交给官府,让官府给你换成另一种钱。
苏辐毕竟年轻,不知道什么叫洗白,和苏油程文应史洞修这种老奸巨猾的油条没法比。
苏油继续给他加码:“还有这个,洞喜县的大铅矿,因其是黑色,故而在内地被称为交趾黑铅,其实就是锡。”
“武礼县的硝,土人将它用作肥料,这也实在是太奢侈了。”
“勾漏县的丹砂,当年葛洪听闻交趾丹砂精良,特意跟唐廷请求为勾漏县令。”
“而这些依然不是大生意,这些只是用来笼络峒蛮酋首豪强们的枝节而已。”
苏厨 第八百三十九章 宝马
第八百三十九章宝马
苏油才懒得理他们怎么理解,对张散笑道:“三哥指定靠谱。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张散笑道:“这次得到了三十匹少爷说的那种骏马,当真是开眼了。就是一路海船颠簸死了小半,好在在丹流眉候风的时候调养了两个月,如今重新健壮起来,还剩下公马十一匹,母马五匹。”
苏油听得就肉痛,这马在那边想来也是天价,一下死了一半,这损失大了去了。
见到苏油一副善财难舍的样子,张散将苏油拉到一边,对苏油低声说道:“少爷,这些马没人愿意卖,是我带一支小队袭击了一个部落,抢的!可惜这东西实在是不好带,不然还能多一些。”
苏油脸色这才好看了起来,拍了拍张散的肩膀,大声说道:“原来是捡的啊,看来大食国的宝贝真多,这都能捡得到,马呢?”
张散说道:“在岸上散蹄呢,太精贵了,比人都照料得好。”
苏油还是觉得惋惜:“太可惜了,被逼得走海路运种马,我大宋就是这么惨。”
张散笑道:“不过多得亏了蒲蠡,在寻找胶草的时候,我们搞到了另外一种波斯种的马,那马我们觉得不错,也搞了三十匹,花了整整三十斤黄金。”
听起来好吓人,其实就是一斤黄金一匹马,大宋如今一两黄金三十贯,一斤不过四十八贯而已,简直便宜得丧心病狂,难的是伺候的那些功夫。
见苏油连连点头,张散说道:“这种马比少爷要找的那种好伺候多了,耐粗饲,性子温顺得多,一路过来只损失了五匹。”
苏油觉得不可思议,以他极其有限的马匹知识,不敢相信这世界上还有比阿拉伯马更好的马存在。
不一会儿马儿回来了,十几个大食打扮的汉子负责放牧。
蒲蠡用家乡话招呼了几句,这些人纷纷过来对苏油行礼。
苏油见到那些马就拔不出眼睛来了。
《周礼》有记载:“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为马。”
如今的《熙宁金石图录》里,已经搞到了周代的尺度,司马光和刘奉世经过研究,确定了周代的一尺为二十三厘米。
换成龙马的高度,需要在一米八以上。
不过这个数据不科学,如今宋马不是按照身高来计算,而是按体高来计算的,也就是从地面量到肩胛最高位置。
因为决定马速的是腿和身体。
五尺,是良马的标准,五尺半,是顶级的标准,现在只有二林部和狼渡原有一些,全都是极度珍贵的种马。
在苏油从二林部和青唐,谅祚那里搞到几匹五尺半体高的马之前,大宋最高的马就是皇室骐骥院的一匹凤头骢,五尺四寸。
苏油对养马一窍不通,他精通的是养猪。
好在后世看过不少西部片,大体知道现代的马棚马场是怎么一回事儿,也知道精饲料里微量元素矿物质蛋白质之类的重要性。
从在可龙里搞鸡鸭饲料猪鱼饲料开始,再将方法传授给二林部之后,摸索了这么多年,加上干料和青储的制备工艺,二林部对大宋马匹精养也算是摸索出了一套方法。
但是虽然有了技术,却极度缺乏良好的种马,至今狼渡马场还是靠好不容易搞到的那几匹祁连骢飒露紫照夜白等种马在繁殖谱系。
在大宋,只有一个人,能够奢侈到用五匹纯白色的五尺半骏马给自己拉车,相当于后世一个人同时开五辆限量款法拉利上路,那就是赵顼。
而这一群马,每匹都在五尺半以上。
两种马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苏油一眼就能认出自己想要的那种,因为那种马有个最显著的特点,也是苏油知道的唯一特点——马尾巴根部是朝上翘的。
“这个就是大食龙种!”
张散笑了:“少爷好眼力。”
阿拉伯马比起另一种马来,的确漂亮得多,主要是头部较短,脖子较长,马腿更细,整体充满了美感和秀气。
而另一种马,看上去要健壮一些,显得更加质朴。
但是秀气的却更加敏感难伺候,粗狂的反而温顺不易激动。
平心而论,两种马都让苏油满意得不能更加满意。
张散继续介绍:“物产方面,我们找到了波斯枣,还有一堆各种各样的芥菜,少爷说的那种胶草是在波斯马产区找到的,还在勿斯里找到一种出油的棕榈,另有一种出油的橄榄……”
苏油问道:“你们在那里找到那个……大石陵没有?”
张散笑道:“少爷当真是见多识广,那里有一条河流,水色青碧莫知所出,当地旱季诸河皆涸,唯此河如常。”
“那里的居民说跟老艾他们一样的话,我们在那条河的附近,真的找到了你说的大石陵,真的是太大了……还有各种巨大的雕像。”
“那里的人只种麦,吃肉,听说有的人都七八十岁了,都还没见过下雨,只要一下雨,那地方就算遭灾,少爷你说好笑不好笑?”
“哈哈哈哈……”苏油笑得异常舒畅。
这就没问题了,苏油在杭州市舶司收集海外各国的信息时,根据蕃商所言,推测勿斯里就在埃及,但是却不知道到底对不对,有了金字塔这么个大地标,苏油知道张散这次航行,已经抵达了非洲。
苏油笑道:“等到邵子文回来,和三哥你可以合写一本《海国诸藩志》了,再配上蜡刻插图,还有各国的经纬标示,想想都美得慌啊……”
张散却感到非常担忧:“希望他们已经出发了,要是再拖两个月,就算我们的纵帆船具有切风的本事儿,怕也得再等一年了……”
这么一说苏油也有些担心了起来,嘴上却说道:“邵子文在年轻一代里是难得的稳重,我相信他不会盲目冒险。”
接下来的几天里,船队在紧张忙碌的准备。
接下来的航程是大顺风,从这里到杭州,普通帆船需要一个月,纵帆船只需要十五天。
这几乎是一条直线,也是对宝马们最后一次考验,的确需要做好准备才行。
苏油则在给石薇挑拣好玩的东西。
好东西太多了,南毗国,也就是后世孟加拉一代,珍珠产地,此次船队带回的珍珠,跟麦子一样论斛,两千六百斛!
象牙来自非洲,现在叫麻林地的地方,苏油也不知道是哪里,但是看那牙齿的长度和直径,明显是非洲象无疑了。
而且是超级大的非洲象,苏油估计都是自己快要老死的那种。
想想也是,如果是生猛的非洲大公象,如今的小黑人们怕是干不过。
张散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亮闪闪的铜钱,黄铜被他们当做了黄金,白铜被他们当做了白银,汉字被他们当做神奇的符文,认为是有法力的东西。
好心的宋人用了好困难的手语,才让他们明白这些东西跟黄金白银不是一回事儿。
无奈架不住人家就好这一口,舶来钱真是好使。
还有琉璃珠子饰品,也是他们的最爱。
那里不知道有多大,反正张散也没敢继续沿着海岸线往南。
老艾的故乡还在乱,匈奴血统的统治者们对老艾那些学问好像也不怎么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丝绸,茶叶,瓷器和香料。
很神奇,他们对香料的酷爱,甚至远远超过宋人。
可以这么说,除了走路的时候不烧香,其余基本上任何时候都在烧香。
所以他们的香料虽然不少,但是不妨碍他们对张散带过去的香料的欢迎。
因为张散的香料是经过复杂的配方秘制的成品,每一种都是刷新他们三观的东西。
可惜带得不多,真正管够的,那是瓷器。
老艾用那个巨大的写着他们圣经的手抓饭盘子,换了一座仓库的书籍和天文仪器。
苏厨
苏厨 第八百四十章 断刑
第八百四十章断刑
巨大的武装商船也宣示了大宋海上实力的强大,整个世界除了新州之外,竟然只有老艾家乡一个叫士拉夫的港口能够直接停泊巨大的杭州型纵帆船,其余的港口,必须全部依靠当地小船和眉山型转运!
这给宋船打下了巨大的口碑,沿途无数海商,最希望的就是搭乘安全高速宽敞的宋船进行贸易,可惜自家带的货太多了,下次可不能再这样傻。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远洋贸易,根本就不是如高丽日本那种短程那般一根肠子开到底,而是应该沿途转运,一路转运过去一路转运回来,通过这种方式赚到的财富,远比将中国瓷器一古脑运到勿斯里赚得多得多。
讲道理,抵达勿斯里时,要是船队只剩下一件瓷器,卖出去的价钱可能比十件瓷器还高!
见苏油还是有些蒙圈,张散给出了终极解释——少爷真不是我瞎说啊,你就当在大宋买吴道子的名画来理解就对了,十张一样的名画和一张孤品,哪边值钱?!
靠,还真是这个道理!
苏油挑来挑去,都没找到石薇可能会喜欢的东西。
家里有个喜欢药材跟兵器的老婆,这上哪儿讲理去?
其实每一种香料都是药材,但是那些东西石薇基本上都有了。
终于在一处犄角旮旯里发现了几把弯刀,据说是一种称为“天烽铁”的钢材制作的。
钢刀装饰十分华丽,护手成十字型,银质镏金、握把是白色的象牙。
刀鞘为硬木外层包裹牛皮后以金线缝合,部分地方用彩色绒布包裹,刀鞘的鞘头和鞘口都是金银刻制而成。
刀柄和刀鞘上,还镶有红珊瑚、绿松石、红蓝宝石作为装饰。
刀身上布满了无序的流水纹,刀柄较短,仅供手握,但是刀身拉出一个极长的弧度,超过了一米,还以错金工艺錾有一句阿拉伯文的谚语,怎么看怎么别扭。
这大概率就是真正的大马士革刀了,苏油觉得薇儿不一定会喜欢这个稀奇古怪的兵器,但是也就只有这个最接近了她的爱好了。
就它吧。
艾尔普过来看了看铭文:“这刀很适合大人,上面的铭文是真神的教诲——热爱祖国,是信仰的一部分。”
“啊?”苏油乐了:“这句话不错,可惜我不会用兵器。”
“这是给我夫人挑的礼物。出来几天了,可不敢空着手回去。”
艾尔普取过一个软皮卷子,打开后里边固定着一堆精钢小工具:“如果是送给城主夫人的话,这套东西她应该能喜欢。”
苏油抽出上面一把造型奇特的小刀:“这是……外科器械?”
艾尔普笑着摇头感慨:“城督大人知识的广博,直如天上的星辰。这正是我族伟大的医学家拉齐斯的发明。”
苏油在这几天里看了艾尔普翻译的著作,拉齐斯的确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比自己穿越过来早一百多年,就用动物肠子制线,缝合伤口后,让肠线能被身体吸收。
也是他第一个明确叙述天花与麻疹的症状及两者的区别;第一个发现地理的经纬度不同,同一药物对病人的治疗效果不同;第一个注意到疾病的遗传。
关于他有个有趣的故事,当时拉齐斯要寻找一处地方开立医院,于是将鲜肉条挂在城中各处观察它们,最后将肉条腐坏最慢那处地点,确定为最佳医院开设地。
苏油对艾尔普笑道:“拉齐斯的确很伟大,但是外科手术并不稀奇,要是我告诉你当年我和夫人一个六岁,一个五岁,就已经在村子里对家禽和小猪施行过外科手术了,你信不信?”
艾尔普眼神一亮:“东西方的医术原来是可以相通的,拉齐斯也主张用新药前先进行动物实验……”
咳咳咳……其实我们说的并不是一件事情好不好?!
于是话题又换到了另一位科学家花拉子密上。
花拉子密发现提出地球概念,和苏油引导宋人的方法如出一辙。
他也在制作地图的过程中发现了曲率,并且开始计算地球的周长,不够算出来的数据结果是个笑话。
误差实在是大得有些拿不出手。
不过先行者的功绩毋庸置疑,而且他厉害的不光是这一样,和宋代数学家一样,也是天文地理数学全方位人才。
他的杰出贡献,是代数理论。
最好玩的是他的遗嘱,竟然成了他留给世人的一道代数题:如果妻子帮我生了个儿子,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财产,妻子得到三分之一;如果是女儿,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财产,女儿继承三分之一。
结果花拉子密死后,妻子给他生下的是一对龙凤胎。
这问题可把当时的法官给难坏了。
然而用代数学来分析这道题就很简单了:儿子比妻子为二比一,妻子比女儿为二比一,因此儿子比妻子比女儿为四比二比一,由此可知,妻子当得财产七分之二,儿子七分之四,女儿七分之一。
数学著作的翻译工作其实很复杂,艾尔普只是将之翻译成了汉字,具体还要等到去了两浙路之后,还要由赵宗佑,贾宪,朱吉,刘益用理工学的描述方法翻译成教材讲义。
船队在旧州修养了三日,然后重新启程。
不过那帮技术人员,都被苏油给截留了。
……
在张散的大船队抵达杭州的时候,王中正李宪他们也抵达了汴京。
赵顼下旨,在宣德门御街之上,摆放此次运送到京的交趾战利品,供百姓游赏。
召李乾德陛见,安慰有加,赐第。许其入皇家理工学院就读,师从陈昭明。
其余交趾宗室,安置有差。
李常杰,后阉两党,并大汉奸徐伯祥,及部分内应叛贼,下审刑院,刑部,大理寺推究。
当然这些都是过场,法司很快就定刑:李常杰,斩;徐伯祥,剐;内应叛匪,斩;后党阉党,绞!
从量刑来看,法司对内奸的惩罚,比外敌要高一等。
不少大臣劝谏,一次性处置六十多人,实在是大干天和,要求除了首犯之外,其余从犯减刑。
但是赵顼不为所动,苏明润的密折里说得很清楚,要摆宽慈的样子,一个李乾德足够了,至于其余人等,怎么处置都不够填我大宋三十万人命。
叛国罪都能宽慈,那还要忠烈祠做什么呢?
吴充是当过枢密使的宰相,一句话将所有议论堵死:根据宋刑统与相关司法解释,就连君王大赦,都加恩不到谋反,大逆,弃城三罪之上。所以应当维持原判。
经此一事,赵顼也不敢再等秋后了,到时候不知道还会出什么幺蛾子,干脆下旨立即执行。
这下好了,汴京城人民喜大普奔,剐刑!老辈儿的人都没见过!
观刑地点定在宜秋门外,那里是使馆区,示威意味十足。
李常杰要挑起交趾人敌忾之心的意图完全落空了,压根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励志故事发生。
千年之后,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古怪的论调,侬智高,李元昊,李常杰,秦桧……这些人都能被洗成英雄斗士。
但是他们在洗李常杰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问题。
从熙宁十年法司记录的供词来看,李常杰在最后的审判中,完全成了一个卑鄙猥琐的人,摇尾乞怜,对自己的罪过痛加忏悔,主动要求明正典刑以谢天下,为后来者戒。
洗地党们深刻考究了每一条记录,找出了其中一些矛盾之处,认为这完全是宋朝法司刻意伪造出来的东西,目的是给伟光正的英雄形象泼污水,是为了讨好狗皇帝而炮制出来的造谣文章。
历史就是一个任人装点的小姑娘,搞笑的是这一次,他们竟然蒙对了。
苏厨
苏厨 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
第八百四十一章改革
杀人其实没什么看头,宋朝是一个温和的王朝,杀完了,也就完了,没有什么高挂人头晾晒皮革之类的乱七八糟。
李常杰其实就是个没胡子的老头,六十了还一身筋肉,这就是妖孽下凡作祸人间的。
嘴里勒着一根棍儿也没法喊什么“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颇让汴京老百姓失望。
枭首开刀的是开封府刑房刽头王三爷,老爷子也同样六十了,早已退休。
这次行刑比较特殊郑重,开封府特意请老公人重新出山,喊一声“来生休作孽,幡悔早投胎。”那大片刀就如同过风一般,李常杰转眼便人头落地。
倒是大叛贼徐伯祥,宜秋门外割了一百二十刀,算是大快人心。
汴京人民觉得不太过瘾,好在宣德门大街上还有“交趾文化展”,那边也很有看头。
两千斤金锭,数万斤银锭,人头拳头大大小小的天然金块,成堆成堆的象牙,犀牛角,成箱成箱的珍珠,琥珀,宝石……就这样简单,粗鲁,暴发户一样展示在汴京城老百姓面前。
这玩意儿是啥?哦原来这就是玳瑁啊!只见过官人们腰上的玳瑁片,原来一整个是龟壳的样子……等下,这么个壳壳能磨出多少块片片?我的天,这盾牌大小一个该是多少钱……
这根大犀牛角少见,中间一根白芯子,懂,这就叫通天犀,听说当年宫里有两根这样的,仁宗皇帝给汴京城百姓做了温药。
咦?旁边还有介绍……原来通天犀就是犀牛长老了,角里才能出现白筋,呵呵呵,又学到一次说道。
蕉布,芭蕉杆子做的布?这玩意儿就是个稀奇而已,看着和麻布没啥区别嘛……
疏竹布?嘿这更稀奇!交人三月采一种叫簟竹的柔嫩竹子锤击,然后织布?活久见啊……
这就是蜜香纸?在我们外行看来,也没啥了不得嘛……
我的个去——这也是竹子?云邱竹?这一节就是两丈,合围一丈,一节竹子就可以做一艘船!
这东西该送给大相国寺做成梆子,只有金刚才能敲得动!哈哈哈……
接下来没啥意思了,白米,红米,不过听说一季两熟,这倒有些让人羡慕。
丝绢也没多少意思,明显不如俺们的漂亮……等等我刚刚看见了什么?回去再看一眼那介绍……
一年八收?!八收!!你说说你们……守着这么好个地方,咋就不好好过日子呢?
这些锦缎倒是真不错,跟我大宋都可以一拼了都……嗨!这就是宋锦!当年大宋赏赐给交趾王室的,这回好了,全又给拿回来了!
香啊……进入香料区了,各种味道太浓郁,得靠近了闻才品得出各种香料的区别。
嗯,这是沉香,真好闻啊,还有一丝药味……你品,你细细品……
这是安息香,除了香气外还有一股奶味……你品,你细细品……
这是风脂,苏合,降香,乳香,各有不同……你品,你细细品……
这是龙涎香,这可是顶顶了不起的好东西,得好好闻一下……你品……啊呀我去这什么味道?!
哦,原来龙涎香是发香用的,天颜香是合香用的,本身的味道并不咋样,精贵在能调和众香,散发远处!又长见识了。
香料太多了,不光品种多,数量也多。
再往下,就是王室珍藏区。
印玺,国书……
象座,妈蛋这象座这么多金珠宝贝!逾制了!
乌木大床!花梨镂雕贴金王座!逾制了!
王冠这么大的珍珠这么多道梁!逾制了!
仪仗,逾制了!
车辇,珍珠帐,大珊瑚树,逾制了逾制了!
这帮欺天悖逆的玩意儿……呃,不过话说回来,好像逾制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哈?
这里不光是交趾王室自身的宝贝,还有不少历次战争里从真腊,占城,各个小邦小国席卷的珍宝。
当年交趾曾经攻占过占城的首都,因此这不仅仅是一场交趾文化展,而是两个王室的珍宝展,更是一场南蕃文化展。
很多器物珍玩,连大宋翰林院里边的学士们都弄不清楚是什么玩意儿,空白着注释留在那里。
很多普通的汴京百姓,第一次见到了碧玺,猫儿睛,翡翠,红蓝宝石,黄水晶,紫石,青金,玛瑙,蜜蜡,琥珀……
最后一片区域,是最珍贵的区域,文物区。
秦代的青铜剑,爵;汉带的权,印;马援骆越新法石碑拓片;唐都护府铜钟;还有历代王朝给交趾的国书,诏喻,朝贡典章,赐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