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隐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心净
法国公使戈尔德米,参赞博罗内。英国公使艾立国爵士,参赞威妥玛爵士。美国公使华若翰。俄国公使**葛利……足足有十多辆马车出现在了午门之外,这些中国通们跳下马车,立刻就和官员们攀谈在了一起,融洽的就跟在自己国内一样。
当然他们的重点目标还是在曾国藩的身上,作为中国最有实力的军阀,他们甚至认为曾家有可能分裂大清,这样的重要人物是欧洲各国都非常关注的。
“哦,曾大帅!您好,真是好久不见了……”华若翰第一个走上前去和曾国藩握手“不知道大帅有没有去观赏过京师的新景观龙须沟呢?那条商业街建设的非常漂亮,饭店的美食也很可口,有空一定要去尝一尝啊……”
紧接着英国公使艾立国也符合说道“没有错,有一家叫做全聚德的烤鸭店在哪里开了一间新店,装修风格非常高档,如果大帅有雅兴,我愿意请大帅品尝……”
“哈哈哈,怎么能劳动诸位公使破费呢,我做东,我做东,回头就把请帖送到使馆去……”
听话要听音儿啊,在场的老油条们都清楚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潜台词了,这就是摆明要给肖乐天撑腰了,龙须沟是肖丞相最重要的一个政绩工程,夸赞龙须沟就是暗中提醒曾国藩,我们是支持肖乐天的。
俄国人和法国人看着一群狐狸演戏居然异口同声的哼了起来,不过回头对视一眼又扭头看向别处,毕竟俄国人和法国人一直都有仇。
午门没有开,唇枪舌剑的暗斗就已经开始了,那些知道深浅的官员一个个拼命的擦汗,心说今天这场朝会恐怕真要出大事了。
“时辰到……午门开……众位大人按部就班了……”太监悠扬的吼声中,午门两侧传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大朝会终于到点了。
数百名文武官员依着品级排成两列长队,鸦雀无声的走进午门过金水河、太和门来到了太和殿广场。
两队官员身边都有小太监提着灯笼低头跟随,肖乐天站在城头望下去真如两条扭曲的蜈蚣啊。
二毛笑着说道“干爹是琉球外臣,按说也应该去磕头的,不过东太后恩典说您腰上有伤,也就不用磕头了,跟着西洋大使们一起观礼也就罢了……”
肖乐天知道这是慈安向自己卖好呢,反正满清皇族谁都知道他肖乐天不留辫子不磕头,甭管谁骂街,就是不听。
在明晃晃的刺刀威胁下,傻子才会纠缠这些旁枝末节呢。肖乐天揉了揉二毛的脑门,笑着说道“早晚我也让你丢掉这根辫子,好好的男儿非要留辫子?真丑……”
二毛无比落寞的说道“儿子这辈子都没法当男人了……”
“谁说都?太监怎么不是男人?三宝太监比那个大臣差了……二毛你给我记住了,有你带着舰队去巡视全球的时候,我养的儿子每一个孬种,都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走,我们下去看热闹去,这个该死沉默的天,我就得捅个窟窿透透气……”说完带着二毛就往城下走。
这时候百官已经沿着品阶石站好了,净鞭被强壮的太监抡圆了往地上抽,这是预示着皇帝即将入太和殿,所有百官要准备跪拜了。
“皇上……太后……驾到……跪……一叩首……再叩首……”
整个太和殿广场一片肃穆之气,数百官员整齐话一的磕头,在三层大殿的之上皇帝的伞盖已经露出了头,小皇帝已经进入了太和殿。
到处都是旗罗伞盖,到处都是铠甲闪烁,再配上威武的新军还有阴柔太监,整个仪式感一下就起来了。
封建王朝玩的就是礼仪,就是要用这种气场来证明自己的皇权威严,而大朝会更是仅次于祭祀天地的重要仪式。
躲在昭德门旁边观礼的华若翰感慨的说道“中国,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虽然已经落后于世界了,可是他们留下的这些无形的文化,却依然震撼人心!”
大清隐龙 620 金銮殿
太和殿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当时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太和殿。自从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
大殿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为中华无可置疑的天下第一殿,太和殿内匾额"建极绥猷",为乾隆皇帝的御笔。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华丽。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因而又名金銮殿。
太和殿内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全都是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一眼望去壮观华丽无比。在群臣跪拜的最上方就是紫禁城里最为贵重的第一宝座,它设在大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后方摆设着七扇雕有云龙纹的髹金漆大屏风。
嘉靖年间制造的宝座上共有13条金龙缠绕,其中最大的一条正龙昂首立于椅背的中央;椅面之下没有通常的椅子腿,而是一个须弥底座,在束腰的地方透雕双龙戏珠,满髹金漆。
宝座周围摆设象征太平有象的象驮宝瓶,象征君主贤明、群贤毕至的甪端,象征延年益寿的仙鹤,以及焚香用的香炉、香筒。而在宝座之上接受群臣跪拜的小朋友,就是大清国的君主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了。
“乖乖啊,这全套宝贝凑齐了的太和殿就是比后世好看啊,瞧瞧地上的金砖居然一块破损的都没有,空气中焚的是什么香?怎么这么好闻啊?”
肖乐天靠在太和殿的大门口探头探脑的往里面张望,前世他也来过几次故宫,太和殿里面的样子也是见过几次的,不过那时候的大殿早已经被沧桑的历史摧残的不成样子了。
当年肖乐天也是靠在门框上,看着一块块失去色泽的金砖,看着须弥宝座落满了尘埃,不由的发出一声对历史的叹息。
而今天,肖乐天亲眼看见了历史上真实太和殿的金碧辉煌,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
“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玩意啊,甭管属于什么朝代,这都是亿万百姓财富所凝聚,千万工匠的辛苦而造就,就冲这点好宝贝,我们也得守住祖宗这点家业啊!”
就在肖乐天喃喃自语的时候,华若翰公使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在门口发呆了,殿内大礼已毕,我们可以进去了……”
原来就在肖乐天发呆之时,太和殿内已经三叩九拜完毕,观礼的使节可以进入了。华若翰等西洋公使进入大殿行脱帽鞠躬礼,然后一个个走到靠近大门最下角的位置站立。
而到了肖乐天这里可就犯难了,他尴尬的站在大殿内感受着周围人的怒目而视,也不知道是鞠躬好呢,还是跪地磕头。
按说琉球也是大清的藩国,琉球的臣子见到大清皇帝更是应该磕头的,但是肖乐天从穿越的那一天就发誓不会给任何权贵磕头,哪怕是皇帝也不行,场面一下子就尴尬了起来。
“大胆狂徒,太和殿上居然不跪,逆臣啊!逆臣……”肖乐天犹豫的表情点燃了清流们的怒火,翰林冯辅第一个跳出来大声的斥责,紧随其后的是无数清流臣子异口同声的喝骂。
“跪下!见到陛下你胆敢不跪……武士何在,还不拿下这个狂徒……”
清流们骂的凶,但是大内侍卫不可能听他们的,更何况新军一个个正盯着他们呢,谁还敢动手不成。
清流们一片痛骂,群臣也是议论纷纷,宝座上的小皇帝那见过这么热闹的朝会了,一时童心大起,对肖乐天说道“嗨……他们都骂你呢,你到底是跪不跪啊?”
“陛下不可失礼……”翁同龢说道“您是九五之尊,又是在大朝会上,必须要端正肃穆!”同治帝一吐舌头不敢说活了。
肖乐天摇了摇头“臣最近两天腰不好,恐怕是跪不下去了,再说了东太后也赐臣不跪、不留发的特权,所有我今天没法跪……”
说完肖乐天还抬头冲皇帝和左右两位太后挤了挤眼睛,一股痞子气就冒出来了。
“大胆狂徒……祖宗之法谁敢废除?这里是太和殿,是大朝会,平时容忍了你,现在没人容忍你……跪下!”
肖乐天扭头冲骂街的清流伸出了一根中指“太和殿怎么了?你们还以为这里是宇宙中心?祖宗家法?咱们祖宗可多了去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些个朝代都有我祖宗,你说我听谁的家法去?”
挑衅啊,这就是赤果果的挑衅!大清的忠诚走狗们,一个个义愤填膺起的血气上头,他们恨不得生吃了肖乐天的肉。
“大清顺应天命,统治华夏寰宇,大清的家法就是天,你这个逆贼……你我汉贼不两立,请陛下旨诛杀逆贼……”
“靠,还汉贼不两立呢!谁是汉?谁又是贼啊……”肖乐天一句诛心的话吓的这群清流冷汗都留下来了,他们这才发现说错了话。
这时候慈安太后出来打圆场了“既然肖爱卿身子不适,那就免了大礼吧!”
“谢太后……”肖乐天躬身施礼然后扭头大摇大摆的走到了朝臣队伍的最后们,靠着太和殿大门开始冷眼观看这场重要的大朝会。
小小插曲过后大朝会正式进入正轨,随着太监一声‘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的吼声,各地各级臣子开始汇报这一年的工作。
由于是很难得的外官进京的大朝会,所以京官没有说太多,只是由恭亲王、翁同龢等大臣念了几篇八股文,无非就是国泰民安,今年收获多多的吉祥话而已,这都是旧有的死规矩,不必多言。
紧随其后的就是曾大帅来汇报工作了,这可是重头戏之一,大帅控制着大清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他所说每一个字都值得人们深思。
大帅也是来报喜的,从平定长毛余孽到捻军之战,高度夸赞了湘军、淮军的英勇,也同时称赞了朝廷的新人和各部的配合,花团锦簇的文章听的所有人都点头微笑。
到最后湘军集团向朝廷保证,明年一定再接再厉把捻军和长毛余孽都斩尽杀绝,最后马放南山共享太平盛世。
这话朝廷太爱听了,两宫太后和皇族们一个个都夸赞大帅的高风亮节,就连小皇帝都拍开马屁了。
“京城冬日酷寒,大帅久在南方恐怕很难适应,赐白虎皮一张!”
“谢陛下赏赐!”曾国藩赶紧谢恩。
肖乐天看着眼前的一片和谐,撇嘴都到耳根了,心说指望湘军裁兵?做梦去吧。
曾国藩的汇报完成之后各地督抚开始汇报工作,而这时候东方已经露出了鱼肚白,北京城已经从睡梦中醒来了。
捏着口袋里的加肉棋子烧饼,肖乐天左顾右看偷偷丢到嘴里一个,酥脆的外皮加上里面浓香的五香牛肉粒,一口下去满脸都是幸福。
这是二毛给他偷偷准备的御膳,二毛知道这种朝会没有三四个时辰是不会完的,干爹可不能饿着了。
也许是牛肉棋子烧饼的香气太浓郁了,前面做报告的官员不由自主的抽了抽鼻子,饶是他上朝前吃过了好几盅人参鸡汤,可是也熬不住粮食香啊。
清朝开大朝会那都是有讲究的,早上五点多进宫,有时候就得开大到中午十二点去,这么长的时间,你绝对不能大小解,因为那是对皇上的不敬,而且就算皇上不惩罚,人们也不愿意安一个上朝撒尿的名声。
所以上朝前的那一餐可就太重要了,能量必须够但是量还不能大,尤其是汤水之类的要少。很多官员上朝都爱吃熬煮一天一宿的人参鸡汤或着燕窝羹,再加上一些顶饿的肉干之类的。
营养高,还不占地方,能让官员撑过漫长的朝会,还不至于代谢的太快,真是上朝必备的佳肴啊。
不过肖乐天可不用遵循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他这一日三餐的规律不能变,又不是打仗时期,用得着这么苦自己吗。
站在肖乐天身边的小太监都看傻了,心说东海肖丞相胆子也太大了,这是真不在乎朝廷的脸面啊。
肖乐天一看小太监瞅他,突然呵呵一笑,紧接着一个棋子烧饼就塞他嘴里了“见者有份,你也来一个……”
小太监叼着烧饼哭笑不得,也不敢吐出去,只好偷偷的吃掉。
两个烧饼的香气更加浓郁了,这时候朝臣中居然有人咕噜一声肚子叫了起来,所有的大臣一个个哭着脸实在是想笑都不敢。
“无耻啊!谁这么无耻,给我站出来?堂堂大朝会,怎么会有如此无礼之人,陛下请严查!”翁同龢打断那名督抚的发言,站出来左右环顾,一眼就看见肖乐天了。
“又是你,你无耻!”
肖乐天噎着脖子把那口烧饼咽下肚子,满脸疑惑的看着老翁“无耻?我肚子饿了怎么就成无耻了?皇帝还不拆饿兵呢?我这几年打仗风餐露宿胃口有病,不能挨饿,着你也骂我?”
“你好不讲道理啊!”
大清隐龙 621 接茬闹吧!
饿了就要吃,渴了就要喝,人有三急谁都无法避免,凭什么吃口烧饼就成了无耻了?这就是肖乐天的道理,一个很朴素和实际的道理。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今天在紫禁城里却成了一个没道理,在翁同龢等人的眼中,大朝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代表了帝国的威仪,现在的大清除了用威仪去震慑万邦之外还剩下什么?
各国公使都在一旁看着呢,你肖乐如此搅局除了砸朝廷的面子之外还能有什么其他的企图,你就是大清的叛逆,你就是要掘大清的根。
清流也有清流的道理,人类观念上的冲突从来都是无法弥补的,几千年儒生们自我洗脑所灌输的道理,不是肖乐天一人能够改变的。
大殿内一片嗡嗡的议论之声,所有人都在谴责肖乐天,但是肖乐天不为所动依然嬉皮笑了的看着翁同龢。
“我就没开过这么不讲道理的会议,不让人吃饭也不让人方便,那你们说开这个会除了折腾人之外还有什么用?”
“陛下、太后!朝会开到这里微臣除了听到一片阿谀奉承、假大虚空的八股文之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看到,我想列为大臣不远万里回京师不是就为了凑一起吃吹牛、吃吃酒然后就散吧?”
“大胆!大朝会自有大朝会的规矩,没有百官述职在先,又怎么会有施政讨论在后呢?蛮夷……”翁同龢骂道。
“呵呵,既然是我不爱听的述职,那我就有权利选择不听,肚子饿了吃口烧饼都不允许,那你们接着述职去,我让外面去吃总行了吧?”说完肖乐天扭头就走。
这下朝臣们更无语了,这么无赖的官员真是世上少有,你不爱听就不停了?怎能如此任性,大清的忠臣们一个个都要疯了。
但是这场大朝会是不能缺了肖乐天这个主角的,后面所有的议题都是跟他有关,他要是撂挑子了,大朝会可就毫无意义了。
这时候群臣中响起一个声音“启禀陛下、太后,微臣有事启奏!”众人一看正是随同曾国藩一同进京的闽浙总督左宗棠了。
肖乐天虽然没和左宗棠打过交道但是他的情报可知道的不少,这个铁面汉臣今年刚刚成立马尾造船局,南洋的雏形已经在他的呵护下萌芽了,而李鸿章的北洋还没一点影子呢。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晚清名臣,梁启超曾说过左宗棠为五百年以来第一伟人,这是把他的地位架在了曾国藩之上。
不过这份荣耀是建立在左宗棠入新疆,平定阿古柏暴乱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打外战胜利的名将,在历史地位上肯定是要比内战将领要高的。
就冲左宗棠在历史上的功绩,肖乐天也要给这个面子,他把手里的半块烧饼都塞到了嘴里,冲同治帝呵呵一笑,扭头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翁同龢眼睛一个劲的发黑,看样子是被气的血压升高了,可是皇上和太后都不顺着自己的话说,再加上左宗棠出班搅局,他也只好忍了。
“臣请陛下、太后圣断,如今新疆阿古柏入侵,而甘陕回部有隐隐有动乱迹象,臣请修建京师至西安的电报线路,以通消息,请陛下、太后恩准!”
说完左宗棠从袖筒里抽出一份奏章念了起来,折子上无非就是电报技术的起源发展,然后在军事上的重要性。看来左宗棠是下过功夫的,这份折子也是经过洋人考证过的,听的就连肖乐天都频频点头。
“陛下、太后,1843年,也就是宣宗道光二十三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建起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之间长达120里的电报线路,翌年5月,他在华盛顿国会大厦最高法院会议厅里,用他从1837年便发明出来并不断完善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送了世界上的第一封电报……”
左宗棠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开始给朝臣普及电报知识,这种瞬间传声于千万里的神奇科技让在场的大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谁都不敢相信。
“真的假的?千里传音?鬼扯啊,这都是洋鬼子骗人的把戏……”
“听听看吧,你瞅皇上太后还有各位王爷,好像都已经信了似得,咱们可别枪打出头鸟啊!”
最兴奋的当属小皇帝同治了,孩子对神奇的西洋科技本来就充满了兴趣,一听说这千里传音的东西是真的,眼睛都亮起来了。
当左宗棠念完自己的奏折之后,小皇帝第一个问道“你可敢用脑袋担保你说的电报技术是真的不是骗人的?”
“微臣愿意用脑袋担保!”
“那好,你说说这么老长的一条电报线究竟得花多少银子?”小皇帝接着问道。
“陛下,电报线路的铺设其实并不难,无非就是每隔一里地树立一根木桩,然后进口电报线往上架就行了,根本就不用开山架桥,从北京到西安臣预计有15万两银子也就够了……”
“十五万两啊,看样子钱不是很多,但是养护呢?这东西平常得养护吧?”小皇帝还真是聪明,一言就问道关键点上了。
左宗棠微微一笑,向朝班里的福庆点了点头“陛下,电报线路的考证工作,臣不如满臣福庆,这个问题最好还是他来解释一下!”
福庆脸色一红,他这是第一次参加大朝会,也是第一次在帝国重臣面前发言,三爷激动的腿都有点抖了。
“陛下,太后……臣确实考证过电报技术的可行性,而且美国公使华若翰大人还为臣下演示了一次电报通话,微臣用脑袋保证电报技术是真实存在的……”
“大清如果要铺设电报线路,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驿站邮路,沿着驿道一直铺过去,平日驿站的官员负责本地区域的线路维护,只要在原有的驿站经费里稍微添加一笔就足够了,臣估计这么一条线路一年维护的费用也不过就是十万两左右……”
“什么?福庆你简直是疯了……”翁同龢给左宗棠面子可不会给福庆面子,他站出来大声呵斥道“一年十万两?你当朝堂的钱是白来的不成?再说了修了这么一条电报线,那么北京到江陵修不修?到广州呢?到上海呢?如此算来这就是个无底洞啊!”
“陛下、太后,咱们国朝现在还没缓过气来呢,怎么能如此乱花钱呢?不可,绝对不可!”
庆三爷也来气了,他跟肖乐天一样对清流天生不感冒,冰冷的话离开就顶了过去。
“没钱就不修电报线了?你的意思没钱还就不打仗了?你可知道电报线对帝国的统治是多么的重要?朝廷和地方的沟通将变得多快捷你知道吗?”
“北京现在发一封电文,瞬间上海就能收到,帝国边疆有丝毫风吹草动,太和殿内马上就能知情……说不好听的,如果咱们早就有这条电报线,和肖丞相的冲突就根本不会发生,朝廷也就不会被谣言所骗!”
提到肖乐天翁同龢更愤怒了“奇技淫巧!就算你说的都对,这钱也不能花,这都是百姓的民脂民膏,我宁可修桥补路,宁可补贴粮价也不会给奇技淫巧花一分钱!”
“陛下啊,太后!如果电报线真的修好了,那么全天下的驿站就只能裁减人员了,那可不是小数目啊,那可是上百万的饭碗啊……别忘了,当年李自成是怎么起兵的?他李自成不就是陕西的一名驿卒吗?”
“崇祯皇帝修改驿站制度,让李自成没了饭碗,所以他要造反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朝廷不能不警惕啊!”
“我操!”肖乐天都疯了,这翁同龢脑洞够大的啊,居然从这一点打击电报技术,这可这是栽赃嫁祸的天才啊。
李自成确实丢了铁饭碗,但是他造反还是因为贪官和地主的欺凌,还是因为陕西持续多年的旱灾啊,这才是根本原因好不好。
福庆显然没有多少朝廷上骂战的经验,让老翁这么一吵顿时气的脸红脖子粗“你……你简直胡搅蛮缠!”
“我何时说过裁撤驿卒了?电报线暂时只能连接州府,下面各县的信息传递不还是靠驿卒吗?你这是偷换概念……”
同治帝都看傻了,太和殿上臣子吵架,这可比看戏过瘾,不过看了一会小皇帝突然脑子一转“等等……你们先别吵?福庆你刚刚说美国公使给你演示过一次电报技术?能不能让我也看看……”
人群目光一下子集中在了华若翰的身上,这个美国公使苦笑一声说道“陛下,我的电报机已经被肖乐天强买强卖走了,一套电报机他才给我一顿烤鸭,我手里可真的没有了……”
这回小皇帝又把目光投向了肖乐天,东海肖丞相耸耸肩“陛下,微臣早就做好准备了,就等您出来亲眼目睹了!”
这时候的太和殿广场,一条黑线已经从左翼门拖到了右翼门,近看正是漆黑的电报线。
对于电报技术其实皇族已经不怎么抗拒了,尤其是这次因为信息不畅让肖乐天欺负了一通,他们更觉得电报这玩意少不了。
但是由于天然的对西方科技的恐惧,太后、王公贵胄们都不愿意立刻表态,他们还是想让朝堂上再吵一吵,谨慎谨慎再谨慎一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