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盛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对了,这些黑衣人平时都不怎么说话,但是口音却有南有北,显得比较杂。很明显,他们不是一个地方的人,而是从很多地方来的。”
杜荷分析的还挺明白的,李诚不禁冷笑道:“这时候你倒是挺明白的,答应与人合作的时候,怎么不动动你的脑子?”杜荷被吓的不敢说话了,低头缩着脖子,生怕李诚一激动,一刀过来。
“你们两个,将来要是死了,一定是蠢死的。”李诚说着起身走人,两人想开口又不敢。
出了仓库,李诚交代一句:“把他们关好了,等朝廷来人查办的时候交出去吧。记住了,既然没当场弄死,现在也别弄死了,好就好肉的招呼着。”
事情的脉络似乎变得清晰了,根据之前有人密信相告的内容,李诚大致得出了一个结论。新旧贵族联手的一次打击,只不过很多人都没想到,会闹出这么大的阵仗吧。
要知道,密信上的内容,只是说有人要针对李家的仓库和作坊动手,没说要对李家动手。李诚之前的预判,也是围绕密信来准备的。一直到他提前侦查了一下树林里,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有可能计划是被人临时更改了,这个蒙面人是谁呢?
书剑盛唐 第三百九十六章 惊天大事
第三百九十六章 惊天大事
这人是谁,李诚现在不关心了,也不想深究。因为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皇帝的态度。李世民的心思,不难猜测,无非就是交易所的事情,让皇帝觉得这个臣子不可控了。
当时李诚各种忽悠,不是已经在手的利益,就是画饼充饥的远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要明确的表达一个意思,我是皇帝,你是臣子,你得按照我的意思来做。
如果是一些老臣子或者是老牌门阀,李世民这么做会被喷一脸。但李诚不是!李世民也没把事情做绝,所以他派人来问一句,要不要随扈。李世民估计也没想到,事情这么大。
总而言之,李诚头一回意识到,要留后路了。不管是这些喜欢生吞活剥,一点都不讲究的门阀和新贵,还是皇帝这根大腿,都不是身家性命的依仗。这就是封建皇朝最大的无奈,不管你建起多么大的家业,毁灭可能就是一瞬间。
至于说李世民为啥不考虑李诚的感受,这问题就要想了。他是皇帝,有考虑这问题的必要和义务么?难道说,皇帝做事的时候,还要考虑身边大太监的感受?
道理其实很简单,谁都靠不住。就拿李诚来说吧,在现代社会的时候,走上社会时,遭遇很多难堪的时候。那时候李诚也没想过,别人为何不考虑自己的感受。原因很简单,别人没这个义务。只有父母和亲人,正常情况下会考虑你的感受。
这么一想,答案就很清晰了,李世民也好,结亲的崔氏也好,都是一个目的。那就是控制李诚或者是控制李诚那些可以带来利益的产业和技术,至于李诚个人的想法,谁关心呢?
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本质,丛林法则一直存在,只是以不同的面目出现。
从今天开始,不断努力的强大自己吧?不要再试图装孙子混下去了。是时候展现实力了!
李诚暗暗告诉自己,招手叫来钱谷子,说了一句:“去,找几个人,放火把仓库给点了。”
噗通!钱谷子直接跪下了,这是要干啥啊?自己放火烧自己的仓库?脑壳坏了?
不过李诚没有给他解释的意思,转身要走。钱谷子连滚带爬的追上来:“家主,饶命啊!”
李诚一脸的嫌弃,使劲要挣脱抱在大腿上的钱谷子,心道:你又不是杨白劳,我也不是黄世仁,仓库也不是喜儿,你这是要干啥?
“干甚哩?干甚哩?”挣脱不开,又不好用脚踹,只好无奈的问一句。
“家主,小的要点了仓库,主母会打死我的。打死我就算了,我家娘子带着一个娃怎么活?”钱谷子不提娘子就算了,提起那个娘子,李诚一脑门子的官司。
“行了行了,就你那个媳妇,算了,我也不说了。让你烧就烧,烧之前告诉兄弟们,仓库里有啥看上的,赶紧搬回家去。就这一回,知道不,这种好事只有这一回。”李诚话刚落音,钱谷子爬起来就跑。
小一百号老卒,百余庄丁,忙活了半个时辰,也紧紧是搬了仓库的一角。码头边上十几个仓库啊,装满了布匹等货品,都是李庄的出产,其中还有人家程处弼的仓库。
李诚要烧,那是不会手软的,引火的东西,那些黑衣人丢了一地的。都不用自己去找,三两下这火就点起来了,点起来就烧起来了。好在李诚让人做好了准备,及时弄出了隔离带,没有波及附近的作坊、野市和码头。
大半夜的这一把火烧起来,可谓声势好大,长安城都看到了火光。火光照亮了李诚的脸,这时候的李诚,面目狰狞。好吧,要玩就玩大一点。
火势惊人,长安城都看见了,自然惊动了留守长安的禁军。禁军首脑是张士贵,已经睡下的张士贵被属下叫醒,胡乱的穿着衣服出来,登上城墙看一眼,心里就是一抖。这是李庄的方向,这么大的火势,不能不过问一下吧?
本想第一时间去通知太子李承乾,想想还是作罢,等到事情调查清楚再说。
同样被惊动的还有左卫将军苏定方,两人留守长安,身负重任,自然不敢懈怠分毫。苏定方匆匆而至,两人城头遭遇,建立之后张世贵道:“苏将军来的正好,某正要使人去李庄一探究竟。”苏定方听了皱眉道:“让裴行俭去吧。”
张世贵一愣,苏定方解释一句:“李自成那个臭毛病,一般的人去了,未必能进的去。这么大的火势,估计李庄现在如临大敌了。”
“未必吧?难道不是在忙着救火么?”张世贵听了自然不信,微微一笑反问一句。
苏定方笑道:“长上有所不知!李自成素来重人而不重财物。此番大火,必定是先救人为主,继而派人稳定秩序。李庄的好东西可不少呢,谁能保证没人趁火打劫呢?要不是李自成的熟人,还真的进不去。”张士贵的职务为“宣武门长上”。
张士贵微微摇头,别看李诚有知兵之名,实际上他并没有统帅大军的经验,也没有实际率领一个方面军队的经验。而且之前李诚表现出来的能力,都是体现在出奇制胜上面。年纪轻轻的,制造乱局的本事不小,但要说稳定局面,怕是要差点意思。
不管怎么说,派谁去都一样,不过张士贵还是留了个心眼,派了个亲信跟着裴行俭一道,领着二十骑出城,奔向李庄打探情况。
裴行俭领了命令,心里也是着急。毕竟李诚确实对他有恩,做人不能忘本不是?这一路快马加鞭赶的很急,好在这一路官道为主,下了官道,李庄自己修的路比官道都好。
不出苏定方预料,距离李庄不足五百米处, 有庄丁设卡,拦住了去路。
“左卫中郎将麾下裴行俭,奉玄武门长上及苏将军之命,特来查探,还请让路放行。”裴行俭本以为,报上来意,庄丁就会放行。不想为首的老卒根本不买账,回了一句:“等着!”
裴行俭被晾在一边,但是却没有生气,反倒在心里着急了起来。如果是正常的失火,报上名字和来意后,这些庄丁不可能不放行的。现在这个阵势,说明真的出事情了,还不小呢。至少有一点是坐实了,有人来李庄放火。
在马背上能看的很清楚,失火的方向在河边,不少庄丁正在努力的救火,但是李庄附近的野市,一点动静都没有,这就很异常了。而且能远远的看见,不少庄丁守着各处路口。
裴行俭等了一会,报信的老卒快马而回,做个请的手势:“请吧!”
裴行俭没时间多想,带着人策马往前,奔着火场的方向去。靠近之后,裴行俭察觉到不对劲了,空气中的血腥气息太浓了。再近一点才发现,道路的边上排着一地的尸体。有几个有一张白布蒙着,余下的穿着黑衣,毫无遮掩的躺着。
如此多的黑衣人尸体,看着不下五六十,一看就知道这事情小不了,而且还非常大。
李诚就站在火场外不足五十步的地方,死死的盯着火场不说话,裴行俭看见的是李诚高大的背影一动不动,心头陡然一惊,暗道:要出大事,千万不要连累了左卫。
火场附近的空地上,堆着一些抢救出来的货物,有铁锅,有布匹,有酒坛子等等,显得凌乱不堪。裴行俭上前抱手:“自成先生!”
李诚回头,面色凝重,勉强的笑了笑:“守约来了!”裴行俭心头又是一颤,当初在二十万大军中冲杀的李诚,脸上都看不到如此凝重的一幕。
“玄武门长上张将军,左卫中郎将苏将军,派我来查探一番。”
李诚听了点点头,没立刻回答,而是对身边的人交代一句:“不要救了,伤着人就不合算了。”说着这才转身,招呼裴行俭道:“去没人的地方说话。”
裴行俭看了一眼火场方面,不下百人还在奋力的救火,不过都是用水龙在抽水喷过去,没人往火场里冲就是了。
“守约,今夜要不是李山养的獒犬发现的早,李家上下百余人,还能剩下几个活口就不好说了。”李诚一开口,裴行俭就惊的浑身发抖,四肢冰冷。这可不是大事了,这是捅破天了。李诚的名气太大,事情一点传开,陛下说不定要回鸾的。
李诚把自己编好的过程说了一遍,又带着裴行俭去了野市,看见街道上还没来得及处理的黑衣人的尸体,再看一脸烟火色,浑身浴血的李诚,裴行俭愤怒之余,心头也是着火了。
“先生,裴某需立刻回报长上。”裴行俭想离开,李诚却淡淡道:“不着急,还有两人,你需要看看。”说着示意下去,一道门打开,两个被绑成粽子的家伙,嘴被堵上了,四个庄丁拖着他们出来,往地上一丢。
裴行俭努力辨认了一番,惊的后退两步:“这、这、这……”裴行俭说话都不利索了。
书剑盛唐 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个错误
第三百九十七章 一个错误
“你没看错!”李诚很肯定的点头,什么不是主谋的话,根本就不提了。再说,还要啥主谋啊?有主谋才是麻烦事呢,有主谋还怎么闹事,就算有主谋,也要等李诚闹完了再说。
两人一组的信使,四匹马出了城,踏碎月光直奔九成宫。电视上那种一匹马在路上跑的八百里加急,千万别当真。八百里加急怎么可能只有一个信使,出了事情算谁的?当然进了城两说,在城内还是安全的。
这么大的事情,根本就压不住,别说裴行俭了,就算是张士贵,接到回报的时候,脑袋也炸开了。完蛋,出大事情了。赶紧派人去九成宫报信,同时亲自前往太子府,回报此事。
李承乾晚上玩的很嗨,喝的烂醉如泥,睡的跟死猪一样,根本就叫不醒。看看张士贵在外面等着呢,太子妃苏氏只好亲自出来叫李承乾。怎么叫都不醒,苏氏急的眼泪都下来了,凶狠的目光环视周围,太子身边这些人,简直混蛋嘛。
没法子,亲手端起冰盆,里头的冰块化的差不多了,一盆冰水浇上去。
这下李承乾醒了,一看自己的惨状,气急败坏的要跳起来,偏偏头疼的厉害,挣扎着要起来没起来,一屁股又坐回去。李承乾一时间怒火中烧,恶毒的眼神看着苏氏:“苏氏,欲杀亲夫耶?”苏氏素来柔弱,见状被吓的后退三步,要不是有人扶着能摔倒。
“殿下,殿下,出事了。”还是太子身边得宠的太监上前说话,李承乾这才稍稍好转。依旧眼神不善的看了一眼苏氏,这才问缘故,顺便换了衣服。
一头一脸的冰水,至少随便收拾一下出来,并警告一句:“今夜的事情,半个字都不许说出去。”这话是警告苏氏的,李承乾身边的人自然不会说。
苏氏被吓的不轻,急忙告退下去。张士贵火急火燎的在外面等着,还不能露出来。看见李承乾头发还是湿的,没戴金冠,随意扎着就出来,显得很急迫。张士贵暗暗告诫自己,不用好着急,这样太子会更着急。
“殿下,出事了,有数百黑衣人夜袭李庄,点燃了李庄的仓库,火势凶猛,无法扑灭。”张士贵缓缓的汇报,李承乾惊的瞪圆了眼珠子:“什么?数百黑衣人?都是些什么人?”
张士贵叹息一声道:“殿下,事情有些麻烦,臣已经派人去九成宫,接下来的时候还要殿下发话……”张士贵把李诚编好的话转达一遍,李承乾听完了也懵了。
柴令武和杜荷,这两货是疯掉了么?居然带着黑衣人去杀李诚?这多大的仇?李承乾首先想到的不是别的,而是这两个家伙没那么大本事,家里也凑不出这么多的死士。然后联想到了白松陵送女儿的事情,立刻生出了别的想法,难道说是冲孤来的?
李承乾表情阴晴不定,张士贵耐心的站在台阶下等候。总算是李承乾稍稍缓和,下达了一道还算中规中矩的指令:“派人去李庄,把人犯都接过来,交给大理寺,彻查此案。”
张士贵告辞下去,立刻派了一营人马赶赴李庄,听裴行俭号令。同时要求各卫,守好城门,绝对不能再出乱子。李承乾不中二的时候,还是很聪明的。立刻派人去请几位辅臣,他知道就算头再疼,人再困,也不能睡觉了。
已经是下半夜了,长安城里却不平静,不断有马蹄声,被惊醒的人都在惊讶,出啥事情了。几个老家伙被叫醒,得知原因也是大惊失色。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次第出门,来东宫见大子。
这边刚见着太子,那边张士贵又来报信,说是李诚不肯放人,扣下了柴令武和杜荷,其他的活口倒是一个都没有。还带来了一个数据,一共有一百四十三个黑衣人的尸体,李庄伤三十三人,死十八人。
大火还在燃烧,最后的统计数据还没出来呢,不过已经很吓人了。这都够的上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了,李诚也是够狠的,一个活口都没留,不然不会没有其他俘虏。
“自成过了啊!”孔颖达叹息一声,他跟李诚的关系很微妙,还算是比较不错的。但是他在唐朝就是牌子,摆着做样子的,没什么太大的力量。而且他也不会为了李诚,去做那种振臂一呼,号令天下读书人发声的事情。
余下的几个辅臣,都没有说话,这时候就不是轻易开口的机会。实际上这些辅臣,对李诚的印象并不好。怎么说呢?李诚有才不假,但是太另类。而且雕版印刷的事情,给这些辅臣代表的人,带来了实际上的伤害还不小呢。
他们要开口抨击李诚,绝对不会这么轻描淡写的。
“此事,殿下还是派人给陛下报信吧。”杜正伦淡淡的说了一句,虽然看起来很平常,但却是眼下唯一能做的事情了。太子就是太子,还不是皇帝。有的事情就不该他做主,更何况这个事情,差不多已经控制住了局面。
“呵呵,李自成及其部曲,倒是能战的很。”这句话是张玄素说的,有点诛心的意思了。
孔颖达听了重重的哼了一声:“自成可是受害者!”这语气有点重了,李百药赶紧开口:“就是论事,不要发火嘛。”李承乾坐在一边,听出点味道来了,不禁微微拉黑了脸。
如果没有白松陵的事情呢,李承乾倒是无所谓,耐心的等着结果就好了。但是李诚实际上是给东宫带来好处的,这时候不说别的,你好歹保持一个中立的姿态吧?可惜这些老家伙,都是皇帝派来的,算是李承乾的老师,他就算不满也只能忍着。
内侍过来禀报,白松陵求见,李承乾这才起身:“各位师傅,孤去去就来。”说着起身走开,也不想面对这些老家伙了。因为白松陵给太子府开辟了新财源,李承乾还是很满意的。
“爱卿,有事?”李承乾露出笑来,白松陵上前一步低声道:“殿下,何不派人去安抚自成呢?”李承乾倒也不笨,知道白松陵的意思,就算不能拉进门下,留个好印象也好。
“嗯,天明就派人去。就白卿去吧!”李承乾点点头,接纳了这个建议。白松陵顿时一喜,告辞下去。这次李世民去避暑,可是带着魏王的,对于李承乾来说,这不是啥好事。
随着《扩地志》最后成书的日期临近,李世民对李泰的喜爱之意,根本就不加掩饰。如果李承乾是个正常人就算了,偏偏他是个瘸子。这就耐人寻味了!
一帮老家伙商量了一番,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要控制失态,不能让李诚乱来。道理是没啥问题,这个时候肯定要稳住局面,等待皇帝的决断。但是他们犯了一个错,那就是做法不对。正经是要派个人去跟李诚交代一番,用温和的手段解决。
但是事情出了点岔子,那就是李承乾表示派人去安抚的时候,杜正伦表示,最好派点军队,不让李诚回长安,就没有问题了。李承乾没多想,直接就让张士贵派一营人马,盯着李庄,别让李诚来长安闹事。
张士贵这边没问题,其实太子是有兵权的,所谓的东宫六率有两到三万人,名义是太子的部署。实际上多数人马的权利还是皇帝在控制,李承乾掌握的人马很少。
张士贵斟酌一番,决定拍苏定方出面,毕竟老苏资格老,跟李诚的关系还行,能压住他。这里头还有李靖的因素。可以说这是个很稳重的决定,但派兵这个事情呢,其实欠妥的。毕竟李诚才是受害者,还是被动的受害。
这帮老家伙对李诚感官不佳,所以觉得这么做比较靠谱,就这么决定了。他们并没有考虑到李诚的感受,还是那句话,一般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会考虑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人物的感受。又是东宫,又是一群老家伙,觉得压住李诚很轻松。
李诚这边没等到天亮,家里就来人报信,火急火燎的:“妇人要生了。”这下李诚也不管那么多了, 丢下一切事情,跑回去看崔芊芊。等李诚到家,没进后院就被拦下了。
“家主煞气太重,莫要惊了小郎。”一个妇人很坚决的拦住李诚,其实她吓的浑身发抖,但依旧在忠实的履行职责。好在崔媛媛及时出现,招呼李诚走一趟火盆,还有艾蒿叶子洗澡,完事了才放李诚进后院。
这年月生人的风险太大了,李诚带来的消毒手法,确实能降低产后风的风险。但也紧紧是降低,生育的过程中,胎位不正照样难产,很可能就会出人命。
崔芊芊的运气不错,加上李诚一直坚持让她运动,还有就是家里准备的很充分。
三个小时后,天已经大亮了,产房里穿出一声婴儿洪亮的哭声。一个产婆出来道:“恭喜先生,贺喜先生,是个小郎君,六斤半呢。”
李诚没着急高兴,而是先问一句:“娘子如何?”产婆赶紧道:“母子平安,母子平安!”
李诚大喜:“好,来人,重赏!”
书剑盛唐 第三百九十八章 愚不可及
第三百九十八章 愚不可及
血腥的气息还没散尽,李家的大喜事不适合张灯结彩,家中上下脸上,确实都是喜气洋洋的。似乎昨夜的阴霾被冲散了,但是略知李诚性格的裴行俭,却一脸的凝重。
“将军,不必高兴地太早,先生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裴行俭有义务提醒一下苏定方。
“守约言之有理,自成可还是捏着柴令武和杜荷呢。”苏定方心里很明白,自打李诚拒绝交出这两人那一刻,就昭示着事情没完。唯一的利好就是,李家大少降临人间,可以暂缓一口气,不要立刻就跟李诚发生冲突。
“太子也是糊涂,怎么就接受了这么一个建议?换成是属下,一定亲自来李庄,安抚自成先生,把两人带走,尽快的平息事端。”裴行俭忍不住吐槽,苏定方微微皱眉:“慎言!”
提建议的人,还有下令的人,都可以留在长安城里舒服的呆着,苏定方和裴行俭,却要在李庄边上的官道口守着,防着李诚出来搞事。同时还要给这群黑衣人收尸,大热天的不快点收拾,很快就臭了。苏定方心里有怨气,但却没有表达出来。
没等到李诚出来,倒是把白松陵给等来了,苏定方的部下拦着他,通报之后才得以进入庄子。苏定方出于慎重的考虑,对白松陵道:“白公一定要安抚自成,让他耐心等候陛下的旨意。不要轻举妄动,以免苏某为难。”
这就是让人带个话了,白松陵一脸的无奈:“苏将军,你觉得白某有这个本事不成?”
“怎么,白公不是代表太子来传话的?”苏定方诧异的反问,白松陵当然不认账:“在下只是代表个人,看望自成,与太子无关。告辞!”白松陵果断的拱手走人,没有废话。
有的事情能做,但是不能说,有的事情能说,但是不能做。打死白松陵都不会承认,自己是代表太子来招揽李诚的。
李庄看起来很平静,但是也太平静了一点,平静的令人心里发毛。往日热闹非凡的野市,今天根本看不到人流,街面上只能看见拿着长枪的庄丁在走动巡逻,一边走还一边喊:“家主有令,闭市三日,违者法办。”
这话没毛病,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的时候,李诚就买下来了。等于说这个野市,一直在免费使用李诚的土地。当然李诚也没亏,街道两边的门面,河边的仓库,都是李诚的私产。不卖,只租。单单收租金就不少赚。
白松陵很清楚李诚赚钱的速度,或许他现在不是大唐最有钱的,但是他赚钱的速度持续二十年,就一定是大唐最有钱的人。远远的看见冒着浓烟的仓库,火还在继续,附近还有庄丁用水龙不断的灭火。
白松陵看着往日的仓库群陷入火海中,想到其中抢手的货物,白松陵都觉得肉疼。这一把火下来,怎么也有三五万贯烧没了吧?按照长安的生活水平,一个县令一个月才多少俸禄?单单算俸禄,一百多也存不到这么多钱啊。
“唉,李家经过这么一个打击,不知道能不能缓过来啊。好在烧的只是仓库,作坊还在。”白松陵自言自语,心道白嬛这个女儿有点不争气,这么久了都没怀上。在登州可没人跟她们争夺李诚,这么好的机会都没把我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