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书剑盛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我一男的用这东西,不够丢人钱的。走几步路的事情!”说着整理一下衣服,迈步慢慢的走了。崔媛媛送到院子门口,等到背影消失才回来。
“来人,去大娘子处坐一会。”崔媛媛招呼丫鬟,打着伞走过去。有的事情,还是要跟崔芊芊多沟通,免得生出不必要的矛盾来。
李诚这边慢悠悠的走着,到了院子门口时,门口丫鬟看的清楚,惊呼一声:“郎君来了!”
院子里头顿时一阵女子的惊呼尖叫,李诚脑补了一下场面,叹息一声。夭寿啊!





书剑盛唐 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谓文会
第三百九十一章 所谓文会
院子里头鸡飞狗跳,七八个小娘子乱作一团。天气太热,就算有降温系统,也没法都堆在屋子里不是。这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就成了大家休息的好去处。李家不缺冰,后院没人来,一堆娘子薄衫赤脚,一个冰盆放在脚下,然后摆几桌麻将。
谁也没想到李诚会这个时候来啊?这不是午睡时间么?这要被看去了倒是小事,形象被毁才是大事。都是大家闺秀,哪能被男人看见自己穿这样呢?
穿着薄衫的倒也好点,好几个干脆就拉低衣襟,露出肩膀和半个球来,真是好不爽利。
李诚很厚道的站在门口等,丫鬟紧张的咬着嘴唇,低头不语。生怕李诚心里会讨厌武顺,外头烈日炎炎的,李诚站着晒呢。
等了有那么两分钟,里头武顺的声音道:“郎君久等了,妾身之过,赎罪则个。”
丫鬟赶紧让开门,李诚站的位子很讲究,根本就看不到里头的情况。听到动静,这才迈步上前。抬头看看屋顶,李诚微微皱眉道:“来年要在上面加个阁楼才好,闲暇可登高远望。”
唉,当初盖屋子的时候,没考虑周全啊,全是一层的砖瓦房。农民思维要不得。
武顺一头汗都是急出来的,李诚不来,心里不安,担心他对这些娘子在此避暑有想法。李诚来了,又被堵在外头晒太阳,更担心了。早知道就不让丫鬟守着门口了,看一眼那些娘子又不会掉一根头发。
“你这是怎么了?一头的汗也不知道擦一擦,去收拾好了再来,不用管我,我就是来看看,这里还缺点什么,免得怠慢了顺娘的贵客。”李诚笑着说话,抬手掏帕子掏个空,忘记带了。这才让武顺去擦一擦。
武顺也知道,刚才没来得及收拾,头发都是乱的,形象不是很好。低声道:“郎君且宽坐一会,妾身去去就来。”说着转身回去,李诚在葡萄架找把椅子坐下。
这葡萄架下还乱着着,三桌麻将没收拾不说,一地的水盆,还打翻了好几个,没打翻的里头还有冰块飘着。边上的小桌子上,还摆着没喝完的冷饮呢。
葡萄这玩意李诚想起来了,种了这么久,今年算是能收获了。可惜院子里种的不多,就目前的品种适应程度看,估计产量够呛,不够家里人吃是肯定的,口感如何也不好说。
李诚倒是看过一个酿造葡萄酒的视频,流程是清楚的。可惜这品种似乎不适应大唐的气候和土地,没个十年八年的,也培养不出来合适的。嗯,回头让人盯着,看看哪一株结果多,口味好,剪枝插种,慢慢培育出新品种来。
等到将来有了合适的品种,种植的产量跟上了,自己酿制葡萄酒就不是梦了。现在的长安,葡萄酒倒是有的,就是口感差了点,毕竟要从很远的地方运来啊。
李诚这里浮想联翩的有点走神,屋里一干娘子倒是忙坏了,对着镜子收拾自己。外面那个可是名满长安的李自成呢。据说他对名门娘子有特殊的嗜好,收拾好自己,万一被看上了呢?出身好的嫡女,不能过来做妾,庶出的娘子可不在乎这个。
嫁到李家来做妾,一辈子吃喝无忧是肯定的。关键是李诚这个夫君,能拿的出手呢。这些留下来的娘子,除了白氏等几个已经嫁人的,还有好几个是没嫁人的。外间都在传说,魏王李泰,正在寻找名门之女,送给李诚做侍妾。
至于说到士族和门阀的脸面,不是每个士族都混的很好的。很多家族,经历了隋末和初唐的动乱,财富和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大不如前。要不怎么会有卖婚呢?就武顺的娘杨氏,那是弘农杨氏好吧,曾经顶尖的门阀,不也卖婚了么?
清河崔氏的蓝田房,嫁一个女儿过来,吃的满嘴流油。有这么个例子在前,其他士族也不介意模仿的。至于那些难听的酸话,听了又不会死,没有铜钱是会穷死的。
武顺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就出来了,她可不想让李诚等太久。这娘子心里也有谱,李诚就不喜欢女人浓妆艳抹的,这年龄的娘子,素颜无敌的好吧。
跟着武顺一起出来的,还有一个与白嬛七八分相似的娘子。
“白素见过自成先生。”这娘子上前来,微微欠身道个福,李诚侧了一下身子,没有全受这一礼。说的直白点,这是大姨子之一。话说回来,对于白素留下来的事情呢,李诚心里不是很舒服的。原因呢,很简单,不想跟东宫有太多的纠缠。
“白家娘子不必客气,来的突然,失礼了。”李诚缓缓抱手,视线只是礼貌的略过。
三人坐下,说了一会话之后,里头的娘子们收拾停当,正要出来时,李诚居然起身告辞了。惊的一群娘子赶紧出来,但是却扑了空,妆扮白辛苦了。
“姊姊,怎么不留下自成先生多一会呢?还寻思求他指点作诗一道呢。”这位娘子开口抱怨,却遭致白素的反诘:“求自成先生帮忙,这事你该找你嫂子啊。”
“怎么找我嫂子?”这娘子愣住了,白素笑道:“你嫂子的弟弟是哪个?房二与先生的交情,可比我开口管用的多了。”
原来这是韩王李元嘉的妹子,这次死活要跟着来的。这娘子颇得韩王李元嘉的宠爱,不过她嫂子跟韩王的关系可不怎么地。哥哥多了个侧室,嫂子与哥哥正在冷战的,最近跑回娘家去了。房二眼看要成亲了,更不好麻烦他了。
武顺见这娘子嘴巴撅起来了,笑着上前抱着她道:“好了,白姊姊打趣你呢。先生已经答应了,明日晨起,去后山水潭边,那边地方大也阴凉。大家都拿出自己的最好的诗作来。”
白素也笑道:“顺娘,不怕她们学作诗,就怕她们惦记你的郎君呢。”
这会一堆娘子听了都笑了起来,纷纷扑上去要捶白素。不过白素也不是吃素的,她是嫁过人的,如何怕这些待字闺中的娘子。各种手段,无一不精,没一会就大获全胜。
院子里一堆小娘打闹的累了,汗津津的坐着喘息,身上衣衫乱了,也没去管。
次日一早,一干娘子早早起来,收拾妆扮一番。白素倒也厚道,私下告知这些娘子,李诚不喜浓妆。这样以来倒也省了很多的事情。如果是现代社会,李诚其实浓妆淡妆都无所谓,唐代的浓妆就有点架不住了。
头一回见女子浓妆,就是武约贡献的,脸上抹了一层厚厚的白,好好的豆蔻年华,弄的像鬼一样,吓死个人啊。这是审美问题!李诚严重怀疑,现代日本艺妓那种浓妆,就是从大唐学去之后,一直延续下来,并且有所发展。
儒家文化圈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子天下第一,中原王朝就是天朝上国。在这个基础上,兼容并蓄,甭管你外来的什么东西,就没不走样的。就审美而言,也是一直在变化的。不过这个变化的,有的东西可能会走向变态,比如小脚。
这种心态在农耕文明做主导的时代,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比种地,华人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反观日本保存的很多所谓大唐汉文化的传统,在李诚看来就是个笑话。根本就没领会儒家文化的发展精髓。
儒家文化的发展精髓其实很简单,对我有没有用!这绝对是一个长期以我为主的文化,实用主义极强的文化。没用则弃之如敝履,有用则捧在手心里。
一干娘子收拾停当,气温还没上升,趁着早起出门,坐牛车沿着一条煤渣路,来到后山的水潭边。不消说,这周围几个山头,都是李诚的家产。
唐代关中水资源丰富,李庄附近的几个山头上,也是溪流涓涓,最终汇入山下的水潭。冬天农闲的时候,高晋就考虑到夏季来临避暑的问题,派人修了路,又在此盖了几个草庐。
水潭边上,也用石条修了一段,还有台阶往下。潭边草地清脆,风吹竹林摇曳,庐中清爽怡人,作为一个暑期休闲的场所,倒是很不错。
李家下人先到一步,早就布置好了,摆了桌椅,凉床,还有冰镇好的果汁。
一干娘子到此一看,立刻就喜欢上了,各自寻了地方坐下,再次耗上一日架势摆出来。
说好的作诗的文会,很快就变成了闲聊,随着桌子的摆上,麻将搬上来,作诗哪有打麻将有趣呢?冰镇好的葡萄酒端出来时,赌注就有了,一开始说输了喝酒,后来发现这葡萄酒不多喝点不是亏了么?又改成赢了喝酒,输的喝果汁。
要说这些娘子的酒量,倒是没一个差的。
李诚就知道会是这样,所以早晨没有起来,而是抱着崔芊芊睡懒觉。等到起来梳洗完毕,已经都快晌午了。随便吃点东西,问了一下崔媛媛,知道水潭边招呼的很到位,这才笑道:“昨日去看了一眼,附庸风雅都够不上了。”
崔媛媛还道他很不屑,好心劝一句:“该去露面还是要去的。”
李诚点点头,看看崔芊芊道:“娘子,一起去吧,露个面一起回来。”
崔芊芊本不想移动,但是李诚这么一说,不禁意动了。




书剑盛唐 第三百九十二章 目的何在
第三百九十二章 目的何在
要说尊重媳妇呢,大唐排第一的大臣肯定是房玄龄了。其次,恐怕就轮到李诚了。
这种感觉崔芊芊最为强烈,李诚是那种家里的规矩定下后,管事全都丢给媳妇的人。
在李家做大娘子,看似李诚花心,实则非常的畅快。因为没有长辈,崔芊芊说话很管用。还有一点,李诚花归花,不会胡乱把女人带进家门。郑白二女的存在,崔芊芊是知道的。
崔芊芊不开口,李诚就不会带回来,甚至都不带到长安。这在男权社会,几乎无法想象。不是每个男人都叫房玄龄,也不是每个男人都有一个卢氏的媳妇。
当然了,卢氏现在正值兴旺之时,也有一定的关系。反之,崔氏蓝田房对李诚却多有仰仗借助之处。可惜崔氏蓝田房不知道珍惜,给了李诚一个借口中断合作,也催生出交易所。
换做以前,李诚还会忍耐一二,那时候自身的渠道不过硬,现在因为野市的兴起,不用有渠道也不耽误销售。自然就不必忍耐了,更不要说,李诚占了理。
崔芊芊很明白,李诚一直在为她的脸面着想,尤其是与崔氏蓝田房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之后,崔芊芊不管怎么站队,都很难摆脱一个现实,她的出身决定了李诚的态度的变化。
现在肚子里有孩子,生下来之后是儿子还好,要是个闺女呢?崔芊芊根据过往的经验判断,她在李家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又肚子里的孩子决定。
“罢了,这天气热,妾身还是在家呆着吧。”尽管崔媛媛极力的用眼色鼓励,崔芊芊还是选择了放弃。在她看来现在是个敏感时期,不惜让姐姐帮忙固宠的前提下,还是不要太招摇。毕竟跟着李诚一起去,会被理解为宣誓主权。
也等于在跟那些娘子说,你们要想进门,先过我这关。考虑到李诚偷嘴的毛病,结合蓝田房现状,崔芊芊放弃了这个令人动心的建议。万一李诚是在试探她呢?秋后算账的事情,在门阀里长大的娘子,哪个没见过十次八次的?
李诚知道崔芊芊想多了,上前突然一个公主抱,给崔芊芊抱起来道:“整天闷在家里,对身体不好,出去放放风,心情愉快对身体有好处。”
当着姐姐和一干丫鬟的面,给李诚这么抱着,崔芊芊顿时面红耳赤,同时也被巨大的幸福包围了。脑子里就一个念头,或许郎君不是因为孩子的缘故而独宠我。
“妾身何德何能,当郎君如此厚爱。”李诚一直抱着崔芊芊,穿过院子,来到前院放在车上。这一下整个李庄的人都知道这事情了,崔芊芊感动的眼泪都下来了。
“夫妻一体,生孩子这么危险的事情,娘子都为我做了,对你好一点是该当的。与娘子家里的龌龊,娘子不必介怀。等他们冷静了,自然会派人来再谈的。门阀世家,办事效率不高,娘子要理解。”李诚这就算是把心里的想法说明白了。
崔芊芊靠着李诚,看着他挥动鞭子亲自赶车,心头一阵火热,这些日子压在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车里摆了冰盆,凉意森森,自然不怕被热着。
年龄不大的崔芊芊,总归有点少女心,不肯在车内呆着,出来陪着李诚并肩而坐。
身后是一干下人,还有崔媛媛的牛车,一行人缓缓而动,半个时辰后来到后山。
这一路李诚没少跟崔芊芊交底,总归是她的娘家,不好做的太绝。不会叫崔芊芊不能回娘家的。等到崔氏心平气和了,做下来再好好谈谈,总要把规矩说清楚,一二三四五的,以后再犯,那就不算不教而诛了。
这一路崔芊芊心情极好,靠着李诚两人说了一路,男人的肩膀真是太靠谱了。
毕竟在这个时代,一个孕妇之身,出门游玩,丈夫抱着出来上车,这种事情就算是房玄龄这个怕老婆的,也是做不到的。毕竟男人都是要面子的,人后怎么跪都干,人前死要面子。
李诚很好奇,怎么没见着武约,一问才知道,这娘子最近跟金胜曼好的穿一条裤子,两人整天在外面疯玩。去长安后让人带个话回来,要在长安玩两天。
李诚心道,女皇和女王,果然能玩到一起啊。两个美女穿一身皮衣,高帮鞋子,手里都拿着鞭子。我去,想着都浑身一颤,瑟瑟发抖。这俩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少招惹为妙!
望风的丫鬟见车队来了,立刻忙不迭的报信:“先生来了,自成先生来了。”
一干娘子也不打麻将了,立刻散了牌局,收拾停当。倒叫一干李家下人见了窃笑。
待李诚来了,当着不紧不慢的下了车,抬手给崔芊芊抱下来,这下一干娘子看的眼珠子都热了。还可以这么玩?不对,还可以这么疼媳妇的?
这些娘子,谁家没有父兄?也不见家里男人这么对待媳妇?当着众人的面,小心翼翼的抱下来,就像一个无价之宝一般。娘子们那是羡慕,武顺则是微微一笑,记下了这事情。
“见过先生,见过大娘子。”娘子们次第上前见礼说话,李诚是一个都没记住名字。倒是很仔细的扶着崔芊芊的手,就像一个仆从一般,看的众人暗暗吃惊不提。
“郎君折杀妾身了!”崔芊芊回头冲李诚说话,李诚只是淡淡一笑:“娘子为李家开枝散叶,该当的,谈什么折杀就见外了。”这一把狗粮撒过来,一群人捂着心口。
继续落座,白素作为主持人,让一干娘子拿出各自的诗作来,请先生指点。
李诚的水准呢还凑合,但是要说跟古人比作诗呢,倒是落了下风。没这方面的经验,毕竟一直是在抄抄抄。所以,李诚一直沉默以对,少说少错,不说不错。
他这个举动呢,落在一干娘子的眼里,就变成了另外一个意思。完蛋,先生看不上拙作。三个娘子念了诗作下来,李诚不说话,剩下的就怎么都不肯露丑了。
白素见状,无奈的上前道:“妾等劣作污先生之耳,叫先生为难了。”
李诚微微一笑,高颜值加一口白牙露出来,白素这个别人家的娘子,竟然有点迷惑在笑容中的意思,不敢多看,低头不语。
“诗的好坏在于是否言之有物。所谓有感而发,妙手偶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还有一桩,就是阅历了。你等自幼生长闺中,只是模仿他人之作,能与这等水平也是不易了。不要灰心,喜欢就坚持,总会有作诗一百,得一佳作的时候。”
李诚不紧不慢的评价,听起来又非常的中肯,一干娘子不安的心倒是渐渐的放下了。本来就没打算在诗人的道路上狂奔,就是一个业余爱好。
“先生高见,妾等受教。外间有传言,先生才尽,再无大作问世。妾等自不屑之。奈何人言可畏,今日难得见先生一面,还望先生出手,为诗会添光增辉。”白素道出一干娘子的心思,说的难听点,本意就有接李诚之名为自己扬名。
李诚要是夸她们的诗好呢,娘子们回去自然有得吹,找婆家的时候,都能挑拣一番。就算李诚不认可她们的水平,回头得了李诚新作,也能来一句,先生为诗会出手,与有荣焉。总之,跟李诚拉上了关系,逼格就高不少呢。
要知道,魏王李泰的文会,李诚都不带搭理的,一干娘子能得李诚出手,真是面子大了。
李诚本不想出手,奈何崔芊芊听了觉得备有面子,笑道:“郎君,娘子们情真意切,不好却了一番心意。再者李家的东道,非要藏拙,总让人说嘴不是?”
李诚听了笑着摇摇头,看着崔芊芊红光满面,心情大好的样子,便不好扫兴了,当即笑道“娘子倒是给我出了个难题了,众位娘子到此避暑,那就以避暑为题,勉强买丑一回。”
话音刚落,武顺起身道:“妾给郎君磨墨!”这也是以李诚为荣的一位,算是吸了一回睛,引来一番羡慕的眼神。都知道,武顺入门,算是与崔芊芊平起平坐。坊间有言,武顺才是李诚的最爱呢。崔芊芊只是占了入门早的便宜。
崔芊芊见武顺如此,心里略有阴霾,但是很快就散去。不看别的,单单看李诚的面子,怎么好叫郎君为难呢?就当没看见好了。
纸笔都是现成的,墨备好了,李诚走到桌前,闭目养神,好像在酝酿一番。实际上是在脑子里搜索,有没有避暑的诗。找了一圈,还真给他找到一首,好不好不说,应景啊。
提笔,落笔,好不停顿,一挥而就。
六月山深处,轻风冷袭衣。遥知城市里,扑面火花飞。这首元代释英的《山中景》,眼下最是应景了。
“见笑了,匆匆落笔,戏作难有佳句。”李诚还谦虚上了,一干娘子自然是赞了一声好。
说起来,这些娘子也是有见识的,知道这首诗在李诚的作品中,算不得太好的。但是情急之下,半柱香之间作出,也能有此水准,真是难得的很,娘子们自然折服不已。
都道:“回了长安,要为先生正名。”




书剑盛唐 第三百九十三章 疯狂
第三百九十三章 疯狂
有的事情,是不会因为李诚有没有才尽而改变的。李义府微服来访那天说了一句话,作法自毙。这话不是乱说的,是有其深意的。
即便李义府是奸臣,是小人。在李诚看来,他比那些门阀大族要强的多。这人,至少知道报答李诚,但是有的人却得了好处,不知报答。
一场文会热热闹闹,天近黄昏娘子们才散去。李诚倒是早早就带着崔芊芊离开了,实在是不放心,出来散散心就算了,不好多耽搁。
娘子们目的达到,次日便告辞离开,不可能一直呆在李家的,那样不成样子。
武顺把一干娘子送走的时候,李诚在书房里看着面前的一份密信。这是继李义府之后,第二次示警的消息。这信高晋出门办事时,有人悄悄塞他衣袖里的。
这个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李诚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李世民为何派人来问他去不去随扈,而不是直接下令让他随扈。皇帝老子肯定知道点什么,但是他没明说。
可以肯定的是,有人在酝酿一场针对李家的行动。如果李诚真的去随扈了,这事情估计也就风平浪静,悄无声息的下去了。毕竟激怒李世民的代价太大了。但李诚却没去随扈。
九成宫内,李世民享受着山间的阴凉,还有身边少女徐慧的陪伴。大太监的出现,让李世民微微皱眉,叹息一声道:“查清楚了?”
徐慧很自觉的告退,大太监上前开口:“做的很隐秘,查到的都是一些小喽罗。”
李世民嗯了一声:“他们倒是不缺门下走狗啊!朕是不是太无情了一点?”
“陛下看似无情,实则是在为自成想。总不能让陛下一直遮护下去吧?”
李世民没再说话,轻轻的摆摆手,大太监悄悄退下,出来时擦了擦头上的汗。
李诚串起的太快了,即便他做了很多事情分担注意力,也难逃成为众矢之的。财帛动人心!上一次针对李诚的弹劾,紧紧是个开始。李泰的文会之后,关于李诚的谣言和八卦,不胫而走,可谓满城风雨。
李诚最失望的还是崔芊芊的娘家,大家族的无情,他又一次见识到了。切断与崔氏蓝田房的合作之后,等来的不是幡然醒悟,而是崔氏的继续观望,甚至还可能搬着石头准备往井里丢。在利益面前,没什么好说的。
崔寅此刻非常的痛苦,他是崔氏最看好李诚的人,两者之间的合作也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有的人就是不知足啊,崔慎行虽然是一家之主,但是在大家族里头,他也需要大多数人的支持,才能坐稳这个位子。
书房里的气氛近似凝固了,热的一头是汗的崔寅,不知道转了多少个圈子:“大兄,不可一错再错啊。”崔慎行仿佛神游天外,呆呆的看着面前的一幅字,这是李诚的作品。崔芊芊特意为他讨要的。上书:中庸之道。
“此事,不要再提了。”崔慎行总算是回答了,崔氏蓝田房并没有谋夺李诚家产的意思,而是想让李诚看清楚,没有崔氏蓝田房,他在长安寸步难行。要知道,这一次的九成宫随扈之行,李世民身边与李诚交好的大臣,可都是去了的。
“大兄!”崔寅焦虑的喊了一嗓子,崔慎行摆摆手:“让他尝尝苦头,不是坏事。他太顺了。等到事情难以收拾,我们在出面也不迟。”
1...148149150151152...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