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盛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个小钱?”
小钱?李世民心里冷笑,你李自成看上的买卖,能是小钱?朕还没老糊涂呢?
“自成,不实诚啊。这点小钱,是多小的钱啊?”李世民穷追猛打,好不容易又兜回来了,自然不肯轻易放过李自成了。“陛下,臣拟的手续费为交易货款的百分之一。”李诚很干脆的回答,别小看这百分之一,这是从别人的口袋里掏钱啊。银行存款利息才多少啊?再者,交易所的大头不在这个呢,在期货交易上头。李诚可
以肯定一点,只要运作得当,多少人要破产在交易所。
话说,这可是一笔缺德的买卖,至少现在的道德体系下,交易所是很坑人的。上回炒作一把大豆,就差点搞出大事情来了。
朝廷只能收税么?李世民有点不甘心,看看李诚,那表情你得意思一下吧?
李诚很清楚,一旦交易所的买卖做开了,带来的利益有多大。到时候真是群狼环视。这是大唐啊,皇帝是不跟你讲理的,新老贵族也不是讲理的人。“唉,最多陛下和宗室股份公司的买卖,臣不收手续费了。”该交的保护费,还是要交的。不过交易所这东西,其中的奥妙唐代人一时半会是看不清楚的。得等到吃了亏,才能学会。李诚不着急,回头真的
吃亏了,那也是买卖的问题。
反正这交易所,李诚是打算吃独食了。以前不敢吃独食,等到海贸一开,再灭了高句丽,财富和社会地位极大的提高了,那可就有底气了。
“臣的目的,还是方便大宗交易,确保农产品价格稳定啊。陛下!”李诚又开始胡说八道了,但是也不能算胡说八道。期货诞生的初衷,就是风险对冲。
当然了,一开始的时候,李诚是不打算推出期货的,只会在现货上做文章。荷兰人能把郁金香炒上天,中国人能把兰花炒出天价。在大唐,炒几样商品那不是小意思么?
一通忽悠组合拳下来,李世民算是彻底死心了,这小子这次态度很坚决。好在皇帝还是讲道理的,没继续纠缠。李诚正在琢磨着告辞的事情呢,大太监进来:“陛下,于志宁求见。”
李世民听了微微皱眉,点点头:“进来吧,太子最近不是挺好么?”20岁的李承乾,在这一年的上半年,确实表现很好。至少一干辅臣是这么看的。但是也有喜欢挑刺的,这个于志宁就是。进来举着笏板就喷上了:“陛下,东宫新盖居所,过于奢华,臣谏言阻挠,太子不纳
,臣……”
就这话,李诚听着都想打人,这点破事都来告状,你是不是存心找茬,现实存在感啊?不过这事情跟李诚没关系,李承乾这货确实比较作死就是了。短短几年的时间,玩到要造反。说实话,李承乾的问题,太子的几个辅臣很有关系,于志宁、孔颖达、张玄素这三个家伙,一开口就是很捡难听的说。固然太子是储君,应该严格要求,但是他们丝毫看不到,这只是个二十岁的残疾青年
。
怎么说呢?他们恨不得弄个模型,把李承乾丢进去,让他在模型里生活,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事。这不是扯么?这样能教出好来才怪事了。
搞的李承乾开始阳奉阴违,对这些辅臣玩两面派,当面接受谏言,私下里该怎么玩怎么玩。这帮人谏言倒是小时,一旦不被采纳,就来找李世民告状,说太子的不是。
尤其是于志宁,李承乾让宦官陪着玩一会,他就跳出来说,李承乾是秦二世。
挨的上么?反正李诚很反感于志宁这种人,总是用高标准来要求别人。手里拿一把尺,不按照我的标准做,你就是错的。这种人或许他自己能严格要求自己,但是你别要求别人啊?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这种人太恶心了。制定一套标准来严格要求别人,自己又做不到的人,更恶心!
书剑盛唐 第三百八十四章 定价权
“微臣告退!”李诚一秒钟都不想多呆,显得很不礼貌的拱手,打断了于志宁的话。
李世民微微愕然,于志宁脸都涨红了,扭头瞪过来,看清楚是李诚,表情微微一变。
喷子界臭名昭著的李自成,不好惹!喷子界兴旺发达的前提,必须是太平盛世。
为什么这么说呢?很简单,要是乱世的话,哪有这个闲工夫呢?即便你有这个闲工夫,没事喷君上玩,人命不如狗的乱世,喷子的存活率太低了。
喷子不管是太平盛世还是在乱世,都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只管喷问题,不管解决问题。话说,李承乾的教育问题,在李诚看来这些辅臣的路子就走歪来。每天让太子学那么多大道理干啥?丢到农村去,干几个月农活,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作为储君,在教育上就该是从小接触基层,而不是高
高在上的听读书人忽悠。李世民为啥能当一个优秀的皇帝,本身的能力不说,他也是在基层打滚多年的。赶上隋末乱世,什么苦难没见过?要李诚来决定继承人的问题,就应该把这些皇子都丢下去,从县令干起,看谁的政绩最好
。
这些想法,李诚是不会说的。也不想听于志宁喷李承乾,听不下去就告辞咯。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诚,竖子倒是非常淡然,再看于志宁,气的脸都涨红了,却不敢出言。李世民心里暗暗感慨,竖子口舌之威至斯耶?名嘴李自成那不是吹出来的,那是喷出来的。孙伏伽、马周、魏征、褚遂良,喷子界的大佬,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不被李诚干翻过。于志宁也是喷子界的猛人之一,但是他却退缩了!所谓人的名树的影,
说的就是此刻的李诚了。
“自成先下去吧。”李世民倒是想留着李诚的,不过看的意思,早走早好便罢了。
出了皇宫,李诚一脸的黑线,这一路上也没人敢招惹他。正要直接出城呢,被人拦下了。
“哥哥,哥哥!”一群二代你一言我一语的叫唤,李诚抬眼一看,来了八个兄弟。
房遗爱、长孙温、张大象、李崇真……“各位兄弟,怎么了这是?”
“我等特意来寻哥哥,怎么,哥哥这是要出城?”张大象上前说话。
“嗯,城里呆着气闷。”李诚笑着答了一句,李崇真上前笑道:“哥哥,平康坊的娘子们,可没少问起哥哥,既然见着哥哥,不妨一道快活一会。”
房遗爱开口阴沉道:“快活个屁,自家兄弟,有话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李崇真被顶的脸色一红,怒道:“房二,我与哥哥说话,你莫要打岔。”
房遗爱不买账道:“打岔怎地了?不服我们打一架。”李诚见势不妙,赶紧开口:“都少一句,想打架是吧?冲我来?”这两人还真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如此不对付。
“哥哥莫怪,房二就那个脾气。崇真也不容易啊!”长孙温做和事老,尉迟宝琪在一旁也劝道:“哥哥莫动怒,我等特来说与哥哥听,好请哥哥拿个主意。”
李诚大概明白了,这波人的情况都差不多,只是房二和李崇真的主张出现了对立。
“那好吧,去平康坊,好些日子没有与兄弟们亲近了。”李诚一挥手,众人一起上路。
房遗爱过来挨着李诚道:“哥哥,家里大人让小弟打问,哥哥的交易所是个甚么?小弟不答应,气的跑出来了。哥哥不曾亏待过房二,不能总惦记哥哥的好处。”一句话,就把大家面临的情况说清楚了,这些位家里的大人,都在惦记具体的消息。交易所无疑是个新生事物,如果是别人搞的呢,大家就当着个乐子看一看也是有的。但这是李诚折腾出来的东西,那就
不能不重视了。
“让兄弟们难做了,如此说来,是李某的不是了。”李诚笑着自嘲一句,众人听了无不面色一变,纷纷道:“哥哥莫要如此,羞煞我等。”
平康坊的坊长看见李诚来不说,还带了一群二代,差点就给他跪下了。娘子们无限欢迎的李诚,在坊长这里就是个祸害。哪次来不弄点事情出来,那都是良心发现了。别的不说,最近在平康坊干了好几次架,主角都是兄弟会的成员。这帮权贵二代,打完了屁事没有,最多回家禁足,但是平康坊的善后事情就多了。经常一架打下来,一地的伤员。还有不少被打坏的门窗
。“且安心,别跟着了,这次保证不闹事。”李诚尴尬的丢下一句话,坊长倒是想继续跟着,一干二代目露凶光,吓的赶紧站住。一行人进去了,赶紧去报信,让万年县今晚上多派不良人来,免得事到临头来
不及。
明月轩的门子脑门上被砸一个包,一看地上不下一两的银锭,喜的忘记了疼。不亏是自成先生,每次来都辣么大方。
一群二代簇拥着李诚,动静小不了。别看时候还早,门子一嗓子,里头出来一堆小娘,围观名满长安的李自成。
看见若儿和明月出来,李诚上前笑道:“吩咐摆酒,我与兄弟们喝酒说话。”
若儿的眼珠子被水泡着呢,喜盈盈的躬身道:“妾身自会安排妥帖,女儿陪好自成先生。”
堂前落座,明月挨着没坐下,一直也没闲着,不是奉茶,就是抵手巾。别的娘子一律不让沾手,靠近两步都会瞪眼。没一会来了十来个娘子,每人一或两个,专业陪酒。这边酒席刚摆下,帘子后面出来一队长袖娘子,丝竹声起,翩翩起舞。贞观初期国事艰辛,面子上崇尚节俭。短短不到十年,国力日渐强盛,权贵奢靡
之风日盛。
李诚喝了敬了一圈酒下来,放下杯子,咳嗽一声。示意丝竹停了,舞娘退下。一干陪酒的娘子,也都识趣的闭嘴,安静的在一边竖起耳朵听着。“既然做了大家的哥哥,李某就不会让大家为难。说道这个交易所呢,最要紧的不是挣钱多少,而在风险对冲。此话怎讲呢?寻常百姓家里不过百十亩地,留下口粮交了税,也没多少粮食可卖。大家说,是
不是这个道理?”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这年月大粮商,身后肯定有权贵或者门阀存在。权贵和门阀,才是粮食产业的大户。对他们来说,才会存在卖粮食的概念。
“地里的庄稼全看老天爷的脸色,风调雨顺,多收三五斗,有个灾害,轻则减产,重则绝收。这就存在一个风险了。如何规避这个风险呢?交易所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此。”
李诚开始胡说八道,真实的用意,肯定不会跟这些人明说的。做什么事情,先把自己摆在一个高大上的位子,做起来才会阻力少一点。
“李庄的野市,渐渐成了规模,附近的作坊也不少,往来客商也多。这就具备了基础条件,不然这个交易所办给鬼看啊。”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李诚满意点点头,继续忽悠。“丰收年景,粮食、大豆的价格肯定会下跌的,欠收的年景,价格自然会涨。但是在你种下粮食的时候,你是不知道老天爷打算怎么收拾人的,对吧?交易所就是一个平台,干啥用的呢?让大家提前把家里
的存粮卖了,或者是提前粮食入库预定下来。”
李诚一通说道,大概意思跟大家讲清楚了,交易所本身就是个平台,农产品交易只是其中之一。只要是商品,都能放在这里挂牌拍卖出售。挣钱还是亏本,就得看各人眼力了。
“交易所本身,就是一个媒介,并不具备创造产品的能力。有人要问了,李诚就不挣钱了么?要我说,这是废话,不挣钱我忙活个屁啊。”众人又是一阵哄笑。李诚继续道:“交易所呢,挣一点手续费就行了,百分之一。有人又说了,百分之一的手续费,你喝西北风么?要我说啊,长安三成货物在交易所拍卖,我就不亏。五成,就小赚,八成,就大赚。重点是,
这是长久的买卖,几乎毫无风险。”李诚看起来光明磊落,实际他隐瞒了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定价权!这才是李诚心中最大的秘密。“各位兄弟,做哥哥的风流了一点,身边的娘子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想丢手,又不愿意看她们过苦日子。
只好弄点长久的买卖。”一句话,把明月说的眼泪都下来了,刚进来的若儿也有点走不动道。这可是当着众人的面说的,这就是保证啊。哪天李诚翻脸了,穿上裤子不认账,对她们不闻不问了,今天在座的就是见证。这个年月的
人,可是很重信诺的。
信诺在这个时代,是跟人品直接挂钩的。人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
以前李诚不管怎么安排她们,都没有当众说这个话!现在不一样了,说出来了。“哥哥高义!”众兄弟纷纷赞叹!“自成先生重情之义,今日始知!”一干娘子在心里呐喊。都不要李诚自己做什么,明年长安城要不传遍这个消息,李诚把“李”字倒过来写。
书剑盛唐 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空飘来一口锅
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空飘来一口锅
酒席散尽时,众兄弟喝的歪歪扭扭,自有身边的娘子扶着下去休息不提。
《白蛇传》捧红了明月和白牡丹,也给她们定下了人设。一个是人前婉约良家贵妇,一个是奔放性感少女丫鬟。李诚的来到,明月推了今日的演出,在跟前伺候着。
白牡丹倒是不想来的,毕竟大魔王李诚给她印象太深刻。奈何身契在李诚手里攥着,不敢不来。便也借口称病推了演出,等酒席散了才独自到后院来寻。
青楼里的娘子,对某种声音格外的熟悉,信步到了明月房间的门口,停步竖起耳朵听了起来。暗道,不想人前高洁贵妇一般的明月,竟也有这等时候。里头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吟浅唱,还不是一个人,听了如隔靴搔痒。
动静停了,好似知道了天大秘密的白牡丹便要逃走,不敢再留。不想帘子一挑,出来一个人,迎面抓了现行。“哟,牡丹大家怎地在外面呆着,不进去凑个趣么?”
这是明月身边的丫鬟,说的酸劲十足。看她衣衫整齐,该是没能分得一杯羹。那里头还有谁呢?八卦之心入火焰一般腾起,白牡丹也不客气:“正要给自成先生请安呢。”
说着迈步往前,挤开挡在门口的丫鬟,进去要一探究竟。
只是一眼,白牡丹便后悔进来了,转身要逃,却被丫鬟双手拦着:“白大家这是要走么?”
“她要去便去,拦她作甚。”李诚耳聪目明,知道来的是谁,这会本意是随她去罢。不料白牡丹却听出了另外的意思,能把你捧红了,也能给你踩到泥地下。
如此以来,说什么都不敢再走。
李诚一番话,不过一夜之间,果然长安城内人尽皆知。一个风流名仕的帽子戴定了,正经的“名仕”们多有不屑者,不就是青楼娘子么?丢了就丢了!真拿她们当人看么?
当然这种不屑,也就是私下里的想法,在平康坊是不敢说出来的。不然成了娘子们的公敌,再想要来平康坊快活,怕是没娘子愿意接客了。
以文著名的李诚,却不得长安文人的喜欢,这也是有原因的。李诚几乎从不参加所谓的文会,自然也会去凑那种文人之间相互吹捧的热闹。换成一般的人,没准在长安城就没啥名气了。奈何这是李自成,不能易一字的自成先生。
这一日,李泰又办文会,邀约一干文人在曲江池泛舟,饮酒作诗。这一年李泰可谓春风得意,年初东宫设崇文馆,也没能压住“贤王”的风头。这跟李世民的太多有关系。
李泰身体肥胖,在这个时代不是什么缺点,反倒是个优点。胖子有福啊!
某种意义上来说,吃不胖真是一种病。但是太胖了,那也是一身的毛病不是?
在唐朝人们对胖子很羡慕,说明你福气大大的有,胖是福相的象征。李泰这点占了优势,加上李承乾是个瘸子,李世民对此心里一直有根刺。
长安文人不喜李诚的根子,其实还是在李泰这里。作为一个魏王,正经的来说呢,这年龄就该去就番了。但是架不住李世民喜欢李泰,留下来不说呢,还没事带着他听政。
这个就很要命了,听政辅政,那是太子的活。你让魏王也学习这些,你要干啥?李泰还兼着雍州牧呢。这职位是个啥官职呢?相当于现代的首都所在省份的排名第一的领导。
尽管只是名义上的领导,实际权利掌握在长史的手里。但是你要知道,贞观朝是没有京兆伊的,雍州牧是长安城两县的直接领导。也就是说,长安万年两县,有点啥事情,汇报的上级是雍州长史。
这一系列的安排,你说外人看了怎么理解?肯定会浮想联翩咯。再者就是唐朝的科举制度还不太一样,糊名考试什么的,不可能的,还有举荐人制度。具体不细说了,反正唐朝的科举制度,存在很多作弊的空间。
这种制度之下,文人要想出人头地,那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你得先在朝中有人。毫无疑问,李泰在这方面就有优势了。众文人追捧李泰的臭脚,目的不外有二。一个是得到一份魏王殿下的荐书,一个是入幕为宾,直接做官。
这两者达到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把李泰推到储君的位子,将来继承大统,一干文人就是从龙之臣。
你想想看吧,大家都是一个心思,要追随一代贤王,成就一番伟业。偏你李诚特殊,不但不跟大家搞到一起,还屡次拒绝魏王的邀请,不肯出现在文会上。
抛开文人相轻的毛病不说,你这政治立场就跟大家不一样。所以在李泰的文化上,文人们总是在不自觉之间,言语之间对李诚就不那么友好了。
李泰这厮也是讨厌,作为东道主,你要不提李诚就什么事情都没有。大家都当着没这个人就好了呗,也不会给李诚招祸。偏生李泰对李诚念念不忘。
这不,文会刚开个头,李泰就叹息一声道:“曲江翠柳依旧在,不见当年李自成。”
这说的是当年的曲江文会,李诚放了个《春江花月夜》的大招。干翻了李泰门下的谋士萧未央。要说这个事情呢,算是萧未央的心头之恨了。
如今的萧未央,在李泰身边混的还算不错,算是比较有地位的谋士。基于李泰的志向,萧未央做了一些谋划,都是针对东宫去的。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成功的让东宫三大喷子找到了李承乾的毛病。
“许久不见自成新作,可惜了。”萧未央故作姿态的冒出这么一句话,边上的文人就跟冬天的干草似得,一颗火星子落上去就着火了。
这个人太讨厌了!这是文人们的一致观点,又不是混一个圈子的,却屡屡在这圈子里被人提起。你说讨厌不讨厌。如果是个笑话也就算了,偏偏跟他的诗文相比,大家才是笑话。
“殿下所言甚是,回忆往昔,物是人非。李自成有子建之才,却偏偏往那俗物里钻。确实可惜,令人不禁扼腕,叹息一声江郎才尽耶?”席间一文人得了萧未央眼神,立刻出声。
如果李泰附和这个观点呢,大家都会一起可惜,然后这一篇就揭过去了,大家继续喝酒嗨皮。奈何李泰不配合,听了这番话,却微微皱眉,稍稍停顿才开口。
“此言差矣,父皇有言,自成先生以为,诗词文章不过是小道,人之所学者,为经世致用也。”李泰一句话,现场的文人恨的牙根痒痒,他们不恨李泰,都在恨李诚。
李自成,你死不死啊!怎么不早点死啊?整天出来坏大家的兴致。
萧未央心道,这样下去可不行啊,赶紧开口道:“李自成风流美名,长安流传。今日李自成有言,身边娘子虽多,却不肯舍弃,才有了追求俗物之举。此事,萧某听得一传闻,不知真假。”萧未央善于讲故事,这里卖个关子,吊起大家的口味。
李泰也被吊了起来,赶紧追问:“萧先生快快讲来。”
萧未央笑道:“传言东宫白松陵,以嫡女相赠,还有洛阳郑氏,也赠了李自成一女。白氏名下的富威镖局,据传正是出自李自成的手笔。要说图财的手段,萧某别人都不服气,唯独对这李自成,那是大大的佩服。”
“萧先生,不提这个,继续喝酒。”李泰开口了,一家伙把话题给拦住了。
萧未央暗自得计,从此李诚在魏王心中,就是一根刺。这话不是瞎说的,本来李泰对李诚是没啥意见的,作为脑残粉嘛,追捧李诚很正常。李泰多次招募李诚,都被拒绝了。这也不算什么,毕竟东宫的招募也被拒接了。
现在萧未央爆料了,还是在众人面前,李泰的心里就不舒服了。李诚居然给东宫出了主意,弄了个富威镖局,挣了大把的钱。这就让李泰很不舒服了,怎么可以这样呢?说好的两不想帮呢?白松陵送女儿,孤也送了宫女啊。
萧未央见李泰脸色难看,心头很爽。暗道这一下,魏王一定视萧某为心腹,帝师之路即将开启。萧未央很是自负,不动声色的让李诚背了锅。李诚要知道了,一定会叹息一声: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这个也不算冤案就是了,人家萧未央也没瞎说。只是挑动了脑补罢了。要怪,就怪你李诚贪花好色。平康坊那么多失足娘子不去拯救,偏偏收里个白氏女。
现场几十号文人,看见李泰脸色变化,都在心里给萧未央竖起个大拇指。这一击,果然效果上佳。在看李泰,连连举杯,都不用人劝,就喝了三两十里香。大家更开心了,李诚这瘟神,看来从此要离开大家的生活了。
不料峰回路转,李泰放下酒杯,当着众人的面问萧未央:“萧先生,萧氏乃江左名门,可有颜色上佳,未嫁之娘子?”
萧未央……这才是,天空飘来一口锅。明明在说李诚,怎么变成萧氏未嫁娘子了?
书剑盛唐 第三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通病
第三百八十六章 文人的通病
萧未央呆若木鸡的表情,李泰立刻反应过来了,他做过了。赶紧笑着举杯道:“萧先生,孤不过戏言尔,戏言尔。喝酒!喝酒!”
闹了这么一出,一干文人赶紧附和李泰,继续喝酒吹牛。不过这个事情并没有过去,至少在明眼人的心里,李泰根本就不是戏言。他真的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想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