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书剑盛唐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断刃天涯
必须重视起来。
不这么做,李诚无人可用,还谈什么水师呢?继续做自己的光杆总管就是了,那不正好如了朝廷那帮大佬的意么?他们巴不得李诚在水师总管的位置上无所作为呢。金运来内心翻腾不已,这么一个机会摆在面前,实在是无法抗拒。但是他还是有担心的,毕竟李诚这个人没打过多少交道,大唐官员的尿性,对商人的态度,那是说翻脸就翻脸啊。有用的时候,可以客气
一点,没用的时候,甩手就丢一边都是客气的。“总管,在下可否考虑几日?”金运来越想心里越没底,事情太大了,必须要回去好好想想。李诚听了忍不住微微一笑:“可以理解,三天之内,给我一个答复就行。对了,造船的杜老头知道吧?这两天你多
关注他的消息。”
杜老头?金运来听很是迷茫,怎么又扯上这一位了。
“如此,小人告辞了。”金运来起身告辞,李诚端坐不动,微微点头就算到了礼数。
吴都尉也站了起来,李诚对他道:“你留一下。”吴都尉:“是!”
金运来走了,李诚开口道:“水师有两个鹰扬卫的编制,你把麾下人员名单报上来,登州原有水师官兵,脱离府兵,设水师鹰扬左卫。有明白,我才好定下职务,吏部报备。”吴都尉心中狂喜,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原来在府兵制下,他这个都尉固然是一方军事长官,但是登州这地方的府兵,一直就没什么规模。加上地方贫困,又远离长安,官府不重视,登州府设了又撤
,又设。直接导致府兵编辑混乱不说,他这个果毅都尉实在是名不副实。现在不一样了,水师独立出来了,他这个下府的果毅都尉从六品,最差也能混个从五品的副郎将。万一直接任命他为郎将呢,那就是正五品
了。
有趣的是,李诚这个总管,却没有一个将军的头衔。也不知道吏部怎么搞的,皇帝也没有明确的态度,李诚也当着没这个事情就是了。反正他的目的不是当官,为的是跳出漩涡。
问题是,登州地方上不知道李诚的真实底细,怎么看这都是个总管啊,很吓人的。
吴都尉立刻单膝跪地:“愿为总管效死!”李诚笑呵呵的扶起来道:“瞎说,是为朝廷效死。水师初立,需要人的地方很多,回去跟兄弟们都说说,需要大家同舟共济。”吴都尉恭敬的拱手道:“卑职明白!”李诚嗯了一声又道:“还有啊,水师需要裁撤老弱,去芜存菁。这个事情你也提前打个招呼,四十岁一下,或者身体有病的,就不要在水师继续干了。在岸上寻个轻松一
点的差事,不过收入会少一些。”
吴都尉一听这个话,立刻变态:“总管,此乃应有之意。原本隶属府兵,良莠不齐,如今从属水师卫,自然要有所不同。卑职一定跟大家好好说说。”李诚笑道:“你这么跟大家说,猜下下来的人手,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合伙开个买卖,大家一起努力,挣钱养家糊口。一个是水师找是登州府圈一块地,搞一个荣军农场。将来退下来的老弱病残,都可以进
农场有个生活的渠道。”
这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同时也是对吴都尉的一次考验。如果他能公平公正的处理人员问题,李诚不介意保举他一个鹰扬郎将,如果他中饱私囊,那就别怪李诚不客气了。现在水师这一块,李诚最大。
吴都尉也去了,李诚回到书房,拿出纸笔,写了个委任状,临时没想起杜老头的名字。想想让钱谷子去打听一下老头的名字。李诚要拿杜老头做榜样,跟水师合作的榜样。
这种九品的小官,李诚可以直接委任,上报吏部就肯定会认账。当然李诚要搞出一个超编的水师来,吏部和皇帝也会派人来找他谈心的。
接着让人把武约叫进书房,这丫头进来便打趣道:“姐夫,这可是郑氏女的地盘呢,叫妾身进来,不怕打翻了葡萄架子么?”
李诚拉下脸来,冷然道:“你要想在我身边呆着,以后就不许阴阳怪气,不然就给我滚蛋。”武约听了低头不语,不过不服气的样子很明显。
“对了,你要管钱财,就必须管好。孙老那边的花销,你要盯着,让他那边记账,你负责查账,任何不合理的开销,你不要说什么,回来跟我说就行了。”
“怎么,姐夫不信孙老?”武约很吃惊,孙思邈的人品绝对没问题啊。“不是不信孙老,而是他做事还行,花钱却没什么谱,不该花的钱,你必须及时汇报。”





书剑盛唐 第三百章 考校
老孙的人品自然是没问题的,关键是这家伙花钱没个数。属于理财能力基本没有那种,花的还是别人的钱,自然就更没谱了。所以李诚要给他套一个紧箍咒,第一批钱是五千贯,随便他去浪,浪完了武约
算账,今后才好有借口在钱财上约束老孙。
老孙是个理想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混合体,说他理想主义,指的是医术方面。说他利己主义,说的是修道方面。老孙给李诚的感觉,就是没啥烟火气,这种人真的不会拿钱当前的。
武约不是一般人,李诚就没打算太约束她,但是也不会太放纵,总要划一道底线。
李诚敢赌一百两银子,如果不是自己在,武约弄死郑洁和白嬛,还能让自己抓不到把柄。
历史上要做女皇的人啊,怎么敢小看啊。时刻都得盯着她,免得她搞事。又是李诚想着,干脆睡服她算了,再一想长安城还有个武顺在苦苦等待呢,还是算了吧。
“姐夫放心,管叫那老孙头不敢乱花一文钱。”武约拍着胸口表示,李诚突然觉得,自己把这差事给她来做,是不是一个错误。
金运来一夜未眠,好不容易回家一趟,媳妇收拾的花枝招展,却没心思多看一眼。入夜之后,躺在床上瞪圆了眼睛发呆。
“郎君,这是魔怔了么?”妻子没好气的怼一句,金运来坐起身子看着她道:“娘子,我要有机会能做官,但是又要冒很大的风险,该不该去冒险?”“做官?郎君还是死了这条心吧,商贾人家,还是海商,妾身就没指望过。还冒险呢,再冒险,还能比的了在海上讨生活坏到哪去?郎君每次出海,妾身都要求神拜佛,不见人活着回来,这心都是悬着的。

女人的抱怨,此刻在金运来的脑子里,如同仙乐一般。是啊,再怎么冒险,还能比的了在海上讨生活冒险么?就拿这一趟来说吧,沿途打点加上海盗收费,这就去了一船的货。
钱是挣了不少,但是脑袋一直挂在裤腰带上,一个不小心,命就没了。要不是那个黑寡妇被自己说动了,血本无归不说,性命都得搭进去。“娘滴,命都可以不要,还怕甚么冒险?”金运来精神一下就回来了,这一想通了,甚么都通了。做生意的人,巴不得被当官的看上呢,能有个人罩着,做买卖都方便许多。更不要说,还有可能混个官做做

“郎君,莫不是,真的有机会做官?”妻子太了解金运来了,见他突然精神了起来,觉得这事情可能是真的。金运来笑道:“娘子是某的福星啊!”说着扑上来,抱着床头的妻子。
心事尽去,在海上飘了小半年的金运来,看母猪都是双眼皮的,何况妻子颜色不错,此刻自然是一阵地动山摇,低吟浅唱。金运来早早起来,骑着毛驴出发了,要做官府的买卖,就不能空口白话,要取信于李诚,就得做好充分的准备。他自己只有两条大船,距离李诚的要求还远远不够,怎么也得有十条大船,才好接这个活计

登州三个县,类似金运来一样的人很少,金运来认识的船家有三个,每家都是一条船。金运来琢磨,把他们都叫上,这就是五条船了。回头见了李诚,也好说话一些。
还有五条船的缺口,金运来琢磨着,没准能跟新罗海商联合起来做这个事情。要说这半岛的航线,以前还算繁忙。高句丽跟隋唐两朝关系恶化后,这条航线渐渐的冷清了许多。
能坚持下来的,都是不要命的 ,要不就是跟朝鲜半岛三国地方有关系的商人。
其实另外三个海商,现在也不跑新罗和百济了,两家改行打鱼了,还有一家则是做了个杀头的买卖,把粮食武器等商品卖给海匪,反过来还为海匪销赃。
金运来知道这家的底细,但是不会说出来。毕竟黑寡妇一统附近海面后,就再也没有上岸劫掠了。不然的话,金运来也不敢赌命,去跟黑寡妇谈判。金运来在外面跑了两天,总算把三家人都联系上了,听说有跟水师总管搭上关系的机会,这些海商也不想错过。有官府背书的话,海商的利润之高,非常有吸引力。本来就是一群胆大包天的家伙,自然一
拍即合。
金运来回到登州,在城门口叫人给堵住了,手下的一个水手。
“掌柜的,您叫我盯着杜老头,今天一早就有消息了。”金运来骑着毛驴,弯下身子紧张的低声问:“有啥消息。”这手下低声道:“杜老头做官了,九品掌固,是个少府监的小官。这年月真邪门了,一个造船的工匠,都能做官了。杜家湾就跟开锅的水似得一般,
热闹的恨不得整个登州都知道了。”
噗通,金运来从毛驴上掉了下来,不等水手来扶他,哧溜的一下爬起来道:“好,好!”说着丢给手下一串钱:“拿去喝酒,我有事情先走一步。”
屁股摔的很疼,但是金运来完全不管了,骑着毛驴一路颠着,来到李诚的临时官衙。
再次见到李诚时,金运来眼神里闪动着一种叫疯狂的东西。李诚淡淡的瞟他一眼:“相好了?”金运来单膝跪下:“愿为总管效死。”
李诚轻轻的点点头:“跟我来!”金运来跟着进了书房,李诚在书桌上摊开一张地图,指着地图道:“把航线标出来,沿途有那些海岛,也要标明。”这个时代的海岸线和现代有很大区别,所以李诚有很多不确定的东西。唐朝的时候,地球的气温相对较高,海岸线也要高很多。现代社会的地图里很多地方,在唐朝的时候是在海面下的。陆地上李诚还能
自己去勘测,在海上这么干就太麻烦了。
“总管要标那条航线?”金运来小心的问一句,李诚道:“你知道的都标出来。”
金运来对着地图看了一会,惊讶的表示:“这舆图何人所作,甚是精准。”
李诚递给他一根碳条:“问那么多干啥,用这个画。”
金运来拿着碳条,很不适应,壮胆道:“总管能否给跟毛笔,这个用着别扭。”
李诚拿过碳条,笑道:“你说,我来画。”金运来也不客气,拱手道:“失礼了!”
先标出来的自然从登州到幽州海岸的线路,金运来的手指比划一番后,李诚发现了海河,唐朝还没天津这个地方,但是这个位置在金运来的说了出来。“可走漳水(海河)入内,至此换小船转潞水北上潞县(通州)。”这时代还没有京杭大运河,所以通往幽州的运河自然就不存在了。从天津这地方,就得换小船走潞水。唐代的幽州水洗发达,不像现在看
不到神什么河流。
这个时代的辽东半岛,还是高句丽的地盘,高句丽和高丽不是一回事,跟后来的朝鲜也不是一个概念。就实力而言,高句丽属于区域性大国,对大唐构成了挑战。
表面上臣服大唐,实际上充满敌意。李世民作为唐朝的君子,卧榻之侧,自然不容别人安睡。得干掉他。可惜,李世民征伐高丽,虽有不菲战果,却不能竟全功。但是李世民征高句丽,客观上导致高句丽民生颓败。为后来唐高宗时代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至于说李世民个人对此的一些总结,倒不如说李世民对没能彻底干掉高句丽心存遗憾。他觉得自己太着急了,
再多晚两年,准备更充分一点就好了。
“辽河能走海船么?”李诚冒出这么一个问题,金运来摇摇头;“回总管,没走过。这地界,没人敢走,也无利可图啊。”
金运来不知道李诚为啥问这个,想了想补充一句:“大船不好走,小船是肯定能走的。”
李诚脑子里算了算,走不了大船,十万大军打过去,需要多少粮草支撑呢?够呛!
看着地图,李世民征高丽,还是水陆并进,却没有取得全胜。归根结底,还是对海路重要性认知比较晚一点。李诚的出现,大概提前了两三年吧。金运来不知道李诚的心思飞到了几年后了,自然不敢说话。李诚在心里算了一笔账,应该给程咬金提个建议,在幽州治下搞军垦,囤积粮草,解决驻军的需求,同时也为将来打基础。征高句丽不能全胜的
问题,就是后勤。
关于战役,外行关心的是战术,内行关心的是后勤。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李诚其实也不算什么特别内行,只不过读的书多了一些,尤其是史书可为借鉴,很自然就把目光放在了后勤上。如何通过海路,解决大军后勤的问题。
这就是接下来,水师需要做的事情了。船,一定要有足够的船,再一个就是航线,通过海上贸易的方式,把航线搞清楚。
这些想法,李诚暂时是不会跟任何人说的,金运来这里,标注完地图后,李诚露出笑容道:“很好,说说吧,这一趟活,你都有啥想法。”金运来知道,考校自己的时候到了,也不知道李诚对自己的答案是否满意。




书剑盛唐 第三百零一章 人心,齐聚
“内河航运不难,对船的要求不高。倒是这航船,比较棘手。小人联络了三家有船的海商,加一起五条船。新罗亲近大唐,也有一些海商,可以联络一二。”金运来说了一下自己的准备工作,李诚听了还算
满意。心里满意,李诚的脸上还是很淡然,似乎总不能满意的感觉。金运来心中一紧,赶紧道:“这些年,走还的商家很少,海匪和官面上的事情是小,难的是海图。谁家的海图,都是秘不外传。没有海图,走海
便是九死一生。有海图,也只有七分成算。”
这年月的海上航行,最大的问题不是人,而是大自然。船小浪大,运气不好就得喂鱼。
李诚很清楚金运来的意思,不是他不努力,而是尽力了,也就做到这个地步。总不能拿一些小渔船来糊弄事情吧?那就是自寻死路了。
“嗯,水师有二百料小船三艘,算在一起就是八艘,多跑几趟的事情。船的事情,就这样了。”李诚不打算用新罗的船,不是嫌弃,而是不想就这么便宜他们。
郑洁这个“伪智囊”说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对这些地位低下的人,给他们好处千万不要太多,有一丁点就行了,吊着他们,让他们看见希望。
而且你还不能对他们太客气,你太客气了,他们还担心你有诈。就得拉着脸,各种嫌弃,他们才觉得是正常的。这不是说金运来这些人天生就贱皮子,而是北朝以来的风气如此。高门大户,真不拿这些底层当人看。郑洁的建议,李诚不可能完全听。但是有用的东西还是会接受的,比如对杜老头,李诚就能拉下脸来,跟他一起坐着说话。但是金运来,则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商人
跟匠人, 相处之道还是有区别的。
“此事不急,你找个人做帮手,走一趟幽州。做好内河船只的准备,可以在这地方弄个草市,做中转站。”李诚指着天津附近的位置,这地方是潞水和漳河汇聚点。“小的明白,寻摸好了还请贵人掌眼。”金运来心中大喜,知道事情算是成了。克制着喜悦,小心翼翼的回答。李诚看看地图又道:“盐山这里有新的盐场,产出的盐发往幽州、辽东。今后从这里装盐运往辽
东和幽州的活,也能拿下来。”
金运来很想知道自己能混个啥官,但是更知道事情还没做呢,就不要瞎问。不然会倒霉。
“小的告辞!”金运来看看差不多了,主动请辞,他要回去做下一步的准备。
“嗯,对了,还有个事情,水师要扩建,需要新的士卒,你家里有适龄的青壮,可以推荐过来。”李诚又丢过来一句话,金运来第一反应就是,我没有年龄合适的儿子做人质。
“贵人,犬子年幼,只有八岁。”金运来憋出这么一句,李诚听了一愣,随即抬脚踹过去:“想什么呢?滚蛋!不识抬举!”
金运来连滚带爬的去了,心里还是不明白李诚的意思,得,找个懂的人问问去吧。
郑洁进来书房,看着离开的金运来,笑道:“郎君,妾身没说错吧?明明是郎君给他好处,他却以为要人质。”
“还不是被你们这些大家族给逼出来的心思?”李诚没好气的怼过来,郑洁脸上尴尬的一笑,很快就恢复了常态。李诚经常会说一些奇怪的话,她已经适应了。
李诚对山东士族的态度,在言语之间郑洁感受颇深,第一感觉就是李诚出身低,所以才会抵触士族。接触时间长了,便觉得这个想法太不靠谱。为啥呢?李诚对生活质量要求很高。要知道,这个时代对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的人,出身低不了。你一个农户,你能去想着锦衣玉食么?你会想到不要喝生水?变着法子让自己吃的好一点,住的舒服一点,穿的用的舒服一点?还有李诚的学
识摆在那的,出身低?不可能的!
那就是天生的矫情,一方面享受着贵族出身带来的好处,一方面还嫌弃这个出身。
既然如此,郑洁就只好当着没听到咯。就算想计较,郑洁也没啥反抗的余地。自己不过是家族丢过来,巴结李诚的一个道具。李诚不喜欢她,要撵出门的那天,就是她的死期。
很残酷吧?现实就这么残酷!郑家得到了新的冶炼技术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为家族牟利。郑洁这个女儿,根本就不算什么。你为家族付出,是你的义务。
不管李诚怎么为难,郑洁都得在他身边呆下去,甚至还要想法子讨好他,体现自己的重要性。免得年老色衰了,被嫌弃。那时候,家族最多会再丢一个妹子过来。
“人心皆如此,郎君倒是心善。”郑洁笑着过来,双手在肩上捏着。
李诚头枕波涛,闭着眼睛道:“你说的对,世道人心, 在这个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不这样怎么确保家人过的好一点?就算是有一天,大家都不愁吃喝了,还会有别的追求。”
郑洁听的有点晕,不知道该怎么接,跟李诚相处时间长了,就这点不好,很多话听不懂。比如说,不愁吃喝的话,这天下怎么可能有那么一天呢?寻常百姓,不愁吃喝,还会有改朝换代的担心么?
帘子一挑,白嬛进来了,看了一眼郑洁,这才对李诚道:“郎君,外头来了好些人。说是长安来的兄弟,看门的牛二贵,请他们进来在堂前候着呢。”
李诚听了睁眼道:“哦!”腾的一下站起来了,眼睛亮的让白嬛惊讶。
大步出来,穿过居中的院子,听到堂前动静不小呢。丫鬟挑帘子,李诚出来一看,顿时堆满笑容。“你们怎么都来了?”
众人见李诚出来,整齐的站起拱手:“见过哥哥!”
“怎么回事,大家不好好的在家呆着,跑我这来作甚?”李诚的话是这么说,脸上的兴奋大家都是看的见的,眼神暖暖的,令人舒服的紧。
“好叫哥哥知晓,长安城里都在传,哥哥叫人发配登州,我寻思,不能有钱赚的时候跟着哥哥,落魄了却躲的远远的。”尉迟宝琪笑着回答,身边的长孙温道:“就你这么想么?”
“某可没这么说,哥哥,小弟只是跟大家说了一句,谁料都要跟着来。”尉迟宝琪进一步解释,李诚这才明白。心中一阵激动,张开双臂挨着拥抱过去。
待到程处弼时,李诚露出笑道:“你怎么也来了?”程处弼笑道:“盐山呆的无趣,想哥哥了呗。”一个结结实实的熊抱后,房遗爱站在面前。
“房二,你是自己要来的?你家阿娘怎么舍得?”李诚笑着打趣一句,房遗爱也不生气,挠挠头道:“哥哥说笑了,此番来此,事先征得家中父母同意。”
李诚听了这话,先是抱一抱房遗爱,然后才转身道:“你们呢?没有是偷跑出来的么?”
众人顿时哈哈哈的大笑起来,可见都是家里同意才出来的。
李诚在心里给这些兄弟的家长们点了个赞,都是牛逼的人物啊。这手玩的是真漂亮!
不希望李诚留在长安,那是担心他配合皇帝搞事。不等于要跟李诚做敌人。现在李诚到了水师,家里的这帮二代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有来登州找李诚的心思时,家里父母都没阻拦,这就是一个态度了。
“不对,你在代北,处弼在盐山,怎么凑一起的?”李诚想起来了。
“房二去盐山寻小弟,说是一起来就来了。”程处弼解释一句。
李诚朝众人抱手道:“多谢各位兄弟抬爱,诚感激不尽。”
程处弼上前回礼道:“哥哥说的哪里话来,不是哥哥提携,我辈在家中也就是不愁吃喝的日子,哪来如今人前人后的风光体面。”
“正是这个道理!”李思文笑嘻嘻的接过话道:“便是嫡子有如何,不能袭爵。日后还得靠自己打拼,家中帮衬的了多少呢?靠着哥哥,我等才有今日的自在。”
“好了,都不要说这些了,找地方安顿下来再说。”长孙温这话正经,众人一时开心,都往登州跑算上各自的随从,小两百人呢。
说到这个,李诚也头疼了,衙门还没弄好的,住屋勉强住自己一家的。“此事,倒是让人为难了,这样,我让人去找地方,能买就买,不能买就租下来。”李诚话音刚落,李崇真便道:“哥哥不要烦恼,我等都住在驿站呢。都带足了银钱,有现成的宅子就买,没有就买地来盖就
是了。”
“就是,登州这小地方,盖个宅子才几个钱?哥哥不要为此操心,我等自能处置的好。”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李诚心里暖暖的,这帮人都很年轻,血还是热的。
1...119120121122123...23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