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这事,我得跟你三哥商量后才能定。”孟府的下人,除了在她院子里当差的,其他的一个她都不想要。不过,这事她也不能一个人定下。毕竟孟苒希在孟家生活这么多年,与一些人还是有情分的。
分家后没多久,孟三老爷就带着周氏回了老家。出来这么久,他特别想念洪姨娘跟孩子了。
老夫人让他多留一些时日,可惜孟三老爷听不进去。等他走后,老夫人就病倒了。
如惠去看望老夫人的时候,闻着那股呛人的药味忍不住吐了。请来大夫一把脉,说很可能是滑脉。不过日子尚浅,需要再过些时日才能确定。
老夫人听到这话,病就好大半:“你快回去休息,我这里不用你来照料。”
如惠每次怀孕都要遭次罪,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怀圆姐儿时,因为吃了腌制的酸辣萝卜黄瓜物就不吐了。可这次,吃这个也没用了。
又将吃下的东西吐了个干净,如惠整个人软绵绵的一点力气都没有。
孟苒希握着她的手说道:“惠儿,这胎不管男女,生完这个我们不生了。”看着如惠遭这样的罪,他实在心疼。
如惠点头道:“嗯,生完这胎就不生了。”可能是年岁大了的缘故,这胎怀得明显比前面三个更累。
肖氏过来看望她时,见她这模样很是心疼:“也不知道你像着谁?我跟你姐怀孕,都没这样呢!”
如惠笑着说道:“可能是像着二姑吧!我听说二姑怀太后娘娘的时候,就是一上身就开始吐,一直吐到满四个月。”她说的二姑,就是玉熙的亲娘。
这事,肖氏还是头次听说。
吐了两个多月,才终于消停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到了五月,如惠的肚子已经隆起来了。
孟四奶奶看着她的肚子,笑道:“三嫂,你这肚子尖尖的,定是个儿子无疑了。”老太太可一直盼着如惠再给她添了曾孙呢!
轻轻地摸了下肚,如惠笑道:“儿子女儿都好,我跟你三哥都喜欢。”夫妻两人已经商议好了,生完这个不生了。
陪着如惠聊了会天,孟四奶奶就带着女儿小雅回去了。
看着小雅的背影,如惠摇摇头说道:“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大伯母不让小雅去学堂念书,她难道不知道自己送去?”诗茵跟雁儿两人,到了六岁就去女学念书了。同龄年段的三人,只小雅一人没去念书。
孟大夫人是认为这姑娘迟早要嫁到别人家去,成为别人家的人,没必要浪费银钱去念书。
麦穗说道:“奶奶,去学堂念书,一年束脩加笔墨纸砚等费用不下一百两。四奶奶哪里舍得呢!”
孟四奶奶主要是觉得念书没啥用。这姑娘家的又不科考,念书纯粹是浪费钱。
“现在舍不得,将来有她悔的。”如今高门大户选媳,最先考虑念过书的。小雅连学堂的大门都没进过,以后肯定会被嫌弃的。想找个称心如意的好人家,怕不容易。
麦穗笑道:“只要我家姑娘好就行了。”至于孟小雅如何,与他们无关。
过了几日,麦穗与如惠说了一件八卦事。那就是,孟广武将生母耿氏送回了京。
如惠忙问道:“出什么事了?”若不然以孟广武的孝顺,肯定不会将更是送回京。
麦穗摇头道:“我也是听府里的人说的,具体的我也不清楚。”
孟广武要出事,陈氏跟四个孩子可就得跟着遭殃了。如惠跟陈氏两人处得跟姐妹似的,自然关心了。
想也不想,立即去了三房。
陈氏正在给小儿子做衣裳,看见如惠走过来放下针线笑着叫了一声三嫂。两人经常互相窜门,如惠过来也没多想。
等丫鬟都出去,如惠才问道:“我听说五弟将耿氏送回京,出了什么事?”
“三嫂你也知道了?”如惠这段时间一心养胎,并没关注府里的事。连她都知道了,可见孟家的人全都知晓了此事。
孟广武若是出事,几个孩子都要跟着受累。如惠看陈氏神色很平静,可见孟广武是没什么事了。
陈氏点头道:“有一富户想送家里的独子进县学念书,可考了三次都没考进。他们也不知道从哪打听到那人,就给她送了重金。你也知道,那人最是贪财,送上门的钱哪能不收呢!收了人家的钱,她就要求五爷开个后门让这家人的孩子进县学念书。”
县学一般是要考试合格才能进的。当然事无绝对,走走关系也能进。可关键是这孩子是县城出了名的纨绔子,念书不行,吃喝玩乐倒是样样在行。要将他弄进县学,闹出事来,孟广武绝对没个好。
如惠问道:“为这事,五弟就将耿氏送回来了?”
陈氏点头道:“估计是祖父跟三哥跟他说的话,让他心有顾忌。五爷退了对方的钱,然后就将那人送回了京。”孟广武这次的处理方式,让陈氏很满意。
虽然教谕的官不大,可孟广武三十不到。只要他不犯错好好当差,凭借家里的关系肯定能再往上走的。孟广武好了,四个孩子才能好。其他不说,说亲都容易些。
如惠很是高兴地说道:“看来,还是外面磨炼人呀!这才几年,五弟就脱胎换骨了。”孝顺是该的,但不能愚孝。以前的孟广武,就有些愚孝。她还以为孟广武这辈子就这样了,却没想到峰回路转,改过来了。
陈氏脸上也露出了轻松的笑意:“看到他的信,我也很意外。”
听到孟广武还送了一百两银子回来,如惠越发为陈氏高兴了。一百两银子其实不算什么,关键是这态度。孟广武,终于担起了做丈夫跟父亲的责任了。
如惠说道:“那你是怎么安顿她的?”
陈氏笑着说道:“我将她安顿在了双水街,给他买了个粗使婆子跟丫鬟。相公说,以后每个月让我拿五两银子给她。”
如惠闻言却是说道:“弟妹,三叔走的时候四家都各自给了一千两银子。分钱的时候,大家都有份。如今要奉养亲母,不能只你们两夫妻,得兄弟四人一起。而且,以后她生病等花销,都得四个人共同承担。”之所以说父母该长子奉养,那是因为大部分财产都是由长子得了,父母自然也该他奉养。可如今的情况却不一样,一来孟广武没得家产,二来耿氏是被休了。孟广武奉养她,是因为生养之恩。
陈氏听完后,一脸懊恼道:“原本我觉得只要她不坏了五爷的前程,花点钱养着她没什么。现在看来,是我想岔了。过两日,我就叫了广立他们过来说这事。”
也是因为关系亲近,若不然如惠才不会多管闲事呢!
过了两日陈氏就与孟广立夫妻几人,说了奉养耿氏的事。
孟广立几人也是要脸面的人,最后定下四兄弟每人每月给耿氏二两银子的养老钱。医药费,到时候再各家平摊。
想着耿氏那性子,这养老银子是每个月月初送去的。至于是否额外再送东西,这就看各自的心意了。
一个月八两银子,而陈氏只给二两,耿氏很不满意跑到陈氏的铺子里去闹。
陈氏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对来送信的伙计说道:“报官。”这种人,不见棺材不掉泪。吓唬两句,根本没用。
铺子里的掌柜得了这话,真报了官。衙门的人来了,就将耿氏抓走了。
过了两日,陈氏才将这事告诉孟广立:“你去衙门将她接出来吧!”只要有人担保,就能将人接出来了。
孟广立气急败坏地说道:“五嫂,你怎么能报官,让官府的人来抓娘?”不得不说,耿氏人不怎么样,可几个儿子都还算孝顺。
陈氏冷笑道:“她已经不是孟家妇,不再是我婆婆了,我为什么不能报官?”若耿氏还是她婆婆,她这么做就是大逆不道了。可耿氏已经被休了,从律法上来说,她们已经没关系了。
耿氏害得她失去了一个孩子,这个仇到现在她都还记得。若不是为了孟广武跟四个孩子,她都想弄死耿氏。
看着眼中闪现过恨意的陈氏,孟广立也不由想起以前的事。他这个嫂子,发起狠来可是六亲不认。想到这里,孟广立不敢再责怪她了。
嫡女重生记 第2212章 铁奎番外(142)
宁海带着肖氏到了田间,金色的水稻就映入眼帘。一阵微风吹来,金色的水稻随风摆动,犹如金色的海洋。
宁海站在田垄间,笑着与肖氏说道:“今年肯定是个大丰收。”
“瞧这饱满的稻穗,今年肯定比去年多收一两成的粮食了。”不仅老百姓盼着风调雨顺,他们也一样。
阿绍从远处疾步跑来,朝着夫妻两人说道:“侯爷、夫人,京城来信说二姑奶奶生了,生了了大胖小子。”
肖氏有些懊恼:“这孩子怎么又提前生了?”前面三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她没在京城。这次,她原想如惠生产的时候一定要陪在身边。结果宁海说要来庄子上看看,她想着反正还有半个多月才生,就跟着来了。却没想到到庄子上两天,如惠就生了。
“怕是个急性子了。”说完,宁海一脸笑意道:“咱们回京吧!”以前不在京城没办法,现在在京城洗三礼可不能缺席了。
回到京城,肖氏才知道如惠这次生产非常凶险。因为孩子,是倒生的。所谓倒生,就是脚先出来。这一不小心,就会一尸两命。
肖氏曾晨芙看着肖氏白着脸,忙宽慰道:“好在最后母子平安。不过大夫说,二姐这次生产伤了身,得要养几年才能再生。”
肖氏急问道:“除了这个,还有没有其他后遗症?”如惠已经有两子两女,哪怕不能生也没关系。怕就怕,还落下其他后患。
曾晨芙笑着摇头说道:“秦太医说,只要月子里养好了,就不会落下后患。”
哪怕曾晨芙说如惠没事,肖氏这日晚上还是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去了孟家。
见如惠脸色还好,肖氏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昨日你弟妹跟我说孩子脚先出来,我吓得魂都快没了。”
生这个孩子的时候,如惠确实是遭了大罪。所幸他们很谨慎,并没有因为是第四胎就放松,在生产前半个月就请了京城最好的接生婆在家里候着。
也是运气,稳婆来的第三天就发动了。也因为稳婆经验丰富,最后化险为夷。
如惠好笑道:“幸亏娘当时不在京城,若不然你过来陪产,我还得分心照顾你了。”
肖氏白了如惠一眼,问道:“阿芙说你伤了身,得要养几年才能要孩子。惠儿,每次怀孕就遭那么多罪,这次生产还如此凶险。我跟你爹的意思,你还是不要再生了。”过几年如惠年岁大了。再生孩子越发危险了,他们老两口可不想白发人生黑发人。
如惠点头道:“我都跟相公商量好了,生完小四就不生了。”
说完,如惠轻轻戳了下小儿子的脸蛋:“谁想到这孩子这般不听话,竟然脚先出来。让我受了这么大罪,以后若是他敢不好好孝顺我,我打折了他的腿。”
“只要你好好教,孩子肯定会孝顺你的。”说完,肖氏问道:“谁帮着操持小四的洗三礼?”她之前问过是否需要她来帮着操办小外甥的洗三礼,被如惠给拒了。
孟家这么多人,随便请谁帮忙都成。她娘那么大年岁,哪还能让其操劳呢!
如惠笑着道:“请了五弟妹帮忙操持小四的洗三礼。满月宴,她是不准备办了。”圆姐儿没办,小四也不就办了。
虽然孟尚书退下来,孟家也分家了。不过小四的洗三礼,来得人也挺多的。大半,都是宁家的至亲。
因为生产伤了身,加上又是最后一个孩子,所以如惠这次是坐双月子的。等她出了月子,已经到了十一月底了。
陈氏看着她笑道:“三嫂,你这月子做得太好了,整个人都圆润了。”
如惠苦着脸说道:“好什么好?以前的衣服都穿不了,等断奶后就得开始减肥了。”
陈氏笑道:“三嫂,我是都想胖几斤,可就是胖不起来。”陈氏属于那种怎么吃都不胖的人,这可羡慕死如惠了。
“要是我能将身上的肉给你,那该多好呀!”这一身膘的,想减到孕前估计得受一番罪了。不过再遭罪,她也不要当肥婆,太丑了。
聊了会天,如惠与陈氏说道:“弟妹,我听说五弟给你写信想让你去他那,可你回绝了。”
虽然身边有李姨娘,可孟广武对李姨娘并没什么情分,他还是希望陈氏能过去。
见陈氏看着自己,如惠说道:“五弟知道我与你的关系好,就写信给我们,求我帮着劝下你。还说他知道以前做的事不对,希望你能再给他一次机会。”
陈氏垂着头没说话。
如惠说道:“我知道五弟以前做的一些事伤了你的心。不过将心比心,若让你在亲娘跟丈夫之间选,你也会很为难吧!他已经知道错了,你就给他一次机会吧!”孟广武除了愚孝,并没其他恶习。若不然,如惠也不会帮他说话了。
陈氏沉默了下说道:“我若去了他那,孩子们的学业怎么办?还有,我的铺子也没人料理。”
如惠说道:“阿伟那么大了,你去了五弟那他也能照料好自己了。雁儿他们,你不放心就带了他们去任上。至于铺子,更不必担心了。开了这么多年客源都稳定了,不出差池,就能一直开下去。”
陈氏还是有些犹豫。
如惠说道:“你可别犯糊涂。五弟愿意低头求我们帮着说情,证明他心里有你。既如此,你就跟他好好过。弟妹,银钱到哪都能赚,若是他将来被狐狸精勾走了,到时候可就追悔莫及了。”以前因为孟广武愚孝,所以她也没劝过陈氏。可现在孟广武成熟了,也变得有担当了,那若是再拧着就傻了。
陈氏问道:“三嫂,若换成是你,你愿意留孩子在京城放下手头的生意,跟着三哥赴任吗?”
如惠想也不想就说道:“这还用说。你三哥去哪,我就跟到哪。至于京城的生意,交给掌柜的料理就好了。”明年就是三年一次的评比考核,孟苒希已经在关注了。若是有合适的缺,他们明年可能就会离京了。不过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就不好对陈氏说了。
陈氏想了下说道:“我晚些跟阿伟跟雁儿他们商议商议。”有什么做不了决定的事,她都会跟长子长女说的。
跟儿女商议后,得了长子长女的支持,陈氏这才下决心等开春去孟广武那。
陈氏说道:“雁儿说她要留在京城念书,不跟我去她爹那了。弟妹,还希望你能帮我照料下他们兄妹。”
如惠笑着道:“这个自然没问题的。”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出了正月,孟苒希就与如惠说了一个好消息:“如惠,蜀地南州知州一职空缺。我已经跟祖父说了,祖父说他会帮我谋这个缺。”
如惠看他高兴不已的模样,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还是别高兴得太早。万一又像上次那样,白高兴一场了。”
孟苒希说道:“虽然祖父是退下来,但人脉还在。给我谋这个缺,问题不大。”又不是封疆大吏,不过是个五品的官儿。而且他资历也够,孟苒希觉得没有问题。
如惠觉得,任命书没下来这事就存在变数。想了下,如惠问道:“要不要我去跟阿湛说声,让他帮着注意下。”一旦有变动,他们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孟苒希摇头道:“不需要。”
这次还真没出幺蛾子,三月份的时候调令书就下来了。
之前都是瞒着的,除了老夫人跟如惠,其他人并不知道。包括孟大老爷,都不知道。可调令书下来,这事自然也就瞒不住了。
孟大夫人很是不平,与孟大老爷说道:“这么大的事,老太爷跟孟苒希两口子竟然瞒得密不透风,他这是防谁呢?”
越说,孟大夫人越是不平:“广武是家里的嫡长子,老太爷却从没管过他。反倒是对孟苒希,什么都为他谋算好了。若不然,广武何至于到现在还只是个五品的官。”孟广武比孟苒希先入仕,现如今都还只是五品的官儿。
孟大老爷冷着脸说道:“爹虽然疼爱苒希,但他最重视的是广武。孟苒希能升得这般快,是他有个好岳家。还有,你以后若是再敢说这样的混账话,我就送你回老家去。”虽然他对老太爷诸多不满,但说老太爷没管儿子那完全是睁眼说瞎话了。长子跟次子都是老太爷亲自教导,仕途上面老太爷也是费尽心思。反倒是他这个爹,没什么管过几个孩子了。
孟大夫人听到这话,不敢再说了。
陈氏知道这消息,很是为他们夫妻高兴:“前两个月你还说要过两年才谋外任,没想到这么快就谋了个好缺。”
如惠笑着道:“出了正月,你三哥才跟我说这事。因为没确定下来,我也不好跟你说。弟妹,我要去蜀地,没办法照料阿伟跟雁儿了。”
“没事,他们两人也都大了,能照料好自己了。”说完,陈氏问道:“诗茵跟如惠他们,你准备怎么办?都带去蜀地吗?”
如惠摇头道:“我准备让他们住到安阳侯府去。有我爹娘他们照看,我也放心。”两孩子都进了学堂,平日里只要照料衣食住行就行。
陈氏这会是真羡慕了,有个好娘家真的是省心很多。不过这种事,羡慕不来。好在儿女都懂事,也不用她担心。
嫡女重生记 第2213章 铁奎番外(143)
转眼,又过去了三年。
桐城传来消息,说汤氏生了个儿子。肖氏闻言笑了下道:“又生了个儿子,这汤氏倒是个能生的。”汤氏嫁给方辉五年多,到现在已经生了两子一女了。由此可见,方辉有多喜爱她了。
曾晨芙闻言笑道:“这也是她的福气。”女人能生,就是最大的福气。若是不能生,哪怕身份再贵重也还是会被人诟病。
说起来曾晨芙也是个能生的,到现在已经生了三子一女。其实若不是宁海说宁家子嗣单薄要让他们夫妻多生几个,生了女儿欣欣后她就不想生了。
肖氏嗯了一声道:“说起来,这个汤氏倒是个会做人的。这些年,逢年过节的礼都备得厚厚的。”
曾晨芙并不喜欢汤氏,哪怕过去这么多年也一样。这是立场问题,与汤氏好坏无关。她不欲再说汤氏,当下转移话题:“娘,壮哥儿去年就跟我说要回桐城看望马氏。你看今年要不要让她去桐城一趟?”最开始完全就是因为宁海的吩咐她才照料壮哥儿的。可时间一长,也是真心对待这孩子的。
肖氏说道:“这事我得问过你爹。他同意的话,今年就让壮哥儿回京了。”
曾晨芙点了下头。安阳侯府的事,宁海已经不插手了。家里所有的事,都是宁湛做主。不过壮哥儿是宁海养着的,自然是要问过他了。
知道壮哥儿想去桐城看望马氏跟妞妞,宁海这次很爽快地应了。
叫来壮哥儿,宁海与他说道:“等九月,你就去桐城吧!不过明年开春,你得回京。”
壮哥儿欢喜不已:“好。”自来京,他就一直惦记着马氏跟妞妞。甚至来京的第二年,他还提出接了马氏跟妞妞回京住。可惜,被宁海给拒绝了。
肖氏笑着道:“你就不怕壮哥儿一去不回了。”宁海最疼壮哥儿跟航哥儿了。若是壮哥儿不回来,宁海肯定会伤心的。
宁海冷哼一声道:“若因为马氏三言两语就留在桐城不愿回来,那这些年算是白教了。”怎么做对自己好,这么简单的判断力都没有可不白费了他一番心血。
“你倒是自信。”话是这么说,肖氏也希望壮哥儿能回来。这孩子太实诚,留在桐城她可不放心。万一汤氏亏待了他,这么远也照料不得。
哪怕汤氏这几年表现得再好,肖氏也不放心她。这女人没几个,能对丈夫的其他孩子心无芥蒂。更不要说,壮哥儿还是嫡长子,毕汤氏的孩子身份要高。
至于马氏,肖氏完全将她给忽略了。就那德性不拖后腿就阿弥陀佛了,怎么可能护得着壮哥儿。
宁海说道:“有些亏,吃一次就足够了。”以前他从早忙到晚,就算花在方辉身上的时间跟精力也有限。所以,他并没发现方辉的缺点。等到发现,想要纠正已经晚了。
肖氏听到这话不由地想起了方嘉。一直以来肖氏就不喜欢方嘉,小时候就无法无天,后来更变得阴阳怪气的。最后,竟然起了歹心害她的阿湛。不过,这些都已经过去了。肖氏与宁海说道:“他已经走了这么多年。再不好,也烟消云散了,你就别再懊恼了。”人死如灯灭,没必要再想了。
宁海点了下头说道:“鸿博写信过来说爹前段时间又生病了,今年我们回去过中秋吧!”这几年,他每年都会回去一次的。不过,都是一个人。这次,他想让肖氏跟着一起去。会太长。
肖氏说道:“若是过完中秋就回来,那我陪你去。”呆个十天半月可以,可若留在那过年她就不愿去了。
“嗯,过完中秋就回来。”
宁湛知道他们要去鞍山过中秋,说道:“爹,我没时间陪你回老家,让航哥儿跟壮哥儿陪着你们去吧!”
“他们要上学呢!去了鞍山,可不得耽搁他们的功课。”
宁湛笑道:“落下的功课,到时候再补上就行了。说起来,壮哥儿跟航哥儿这么大还没去过铁家村呢!”他们家的孩子又不用去考状元,没必要拘得那般紧。适当放松,对孩子更好。
其实主要是宁湛想让两个孩子多出去外面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
想着铁虎的身体越来越差,宁海点头道:“好,那我将他们带上。”
到七月底,宁海与肖氏就带着两个孙子去了鞍山。一行人,在中秋节前两日抵达了铁家村。
一进门,宁海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药味。再看着春妮红肿的眼眶,宁海心头浮现不好的预感。都没问春妮,宁海大跨步就朝着铁虎的房间走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