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嫡女重生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马氏摇头道:“我不饿。”她现在,一点东西都吃不下。
妞妞怎么劝都劝不住。
突然,马氏想起一件至关重要的事:“你弟弟呢?你弟弟在哪里?”她竟然将儿子给忘记了,真是该死。
妞妞沉默了下道:“娘,爹他将弟弟留在了京城。”
“不行,我要去京城带你弟弟回来。”
妞妞将马氏按回去,说道:“娘,阿壮跟在祖父身边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比回桐城好。”妞妞跟壮哥儿身边的管事妈妈跟丫鬟,那都是肖氏精心挑选的。虽然马氏不喜欢她们一直想换人,可也只是想想了,一直没能如愿。因为这些人服侍妞妞跟壮哥儿特别用心,让她挑不出一点错来。
妞妞跟壮哥儿两人身边的管事妈妈,都是能干又精明的人。有这样的人在身边,妞妞也不会愚笨到哪里去。不过这性子,就有些难以言说了。
马氏慌不择言地说道:“不行。你弟弟留在京城不安全,他们不怀好意,一定会害死你弟弟的。”
“娘,阿壮是祖父的亲孙子,难道他还会害了阿壮不成?”
马氏抓着妞妞的胳膊说道:“妞妞,你祖父不会害阿壮,可她们与阿壮却没关系。”
妞妞反问了一句:“你说的她们,是指祖母跟二婶吗?娘,那你告诉我,他们为什么要害弟弟?”
“自然是为了家产。你弟弟没了,你爹没后了,家产可就全都是宁湛夫妻的了。”
因为声音比较大,外面的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花妈妈听了这话,嘴角抽搐了下。她真怀疑马氏脑子里装的都是浆糊,若不然怎么到这一步,还说这些让人笑掉大牙的话呢!
妞妞反问了一句,说道:“娘,那女人以后也会给爹生孩子的。按照你这么说,难不成祖母跟二婶为了独霸家产要将爹所有的子嗣都弄死吗?”
这话刺激了马氏:“你说什么?你的意思是那狐狸精怀孕了?”
花妈妈听到妞妞的声音不对,赶紧冲进来。看到马氏死拽着妞妞的胳膊,上前将马氏的手掰开。
撩开袖子,就看见妞妞的胳膊上有一片淤青。
花妈妈她自己没有儿女,而妞妞又是她一手带大的,完全将妞妞当亲孙女一样疼。看到她的胳膊这个模样,眼眶都红了。
马氏也发现自己下手有些重:“妞妞,娘不是故意的。”
花妈妈虽然对马氏很不满,但她并没表露出来:“大奶奶,我带姑娘回房上点药吧!”子不嫌母丑,哪怕马氏再不堪也是妞妞的亲生母亲。所以,她虽然看不惯马氏的行为,可也从没说过她半句不是。哪怕是在外人面前,也没有过。
丈夫娶了二房,儿子又被强留在京城,这两件事让马氏整日以泪洗面。
妞妞想方设法哄她开心,可惜收效甚微。这日她得了个消息,就感激告诉了马氏:“娘,祖父让爹回京,是为分家,而不是为让他娶那个女人。”方辉要妞妞叫汤氏二娘,可她就是不叫。
马氏惊得都忘记哭了:“你说什么?你爹跟宁湛分家了?”
妞妞点头说:“娘,这事是阿强叔亲口说的,不会有假的。娘,爹跟二叔已经分家了,所以你别再担心祖母跟二婶会为了家产谋害壮哥儿了。”
马氏听了这话,站起来道:“不行,我得去找你爹,让他接了壮哥儿回来。否则,你祖母必定离间壮哥儿与我跟你爹,让他以后不与我们亲近。”
妞妞有些傻眼。她以为马氏知道此事,就打消了肖氏跟曾晨芙会害壮哥儿这个念头。没想到,结果与她所想的完全不一样。等她回过神来时,马氏已经出了院子。
正巧,这日汤氏有些不舒服,方辉没去军营而是留在家里陪她。
马氏找过去的时候,大夫正好在给汤氏诊脉。
方辉不想马氏打扰到大夫,所以就走出卧室。看见马氏披头散发的,他脸色又黑了:“我不是说了你不准出院子?你将我的话当耳边风了?”
马氏哭着说道:“你跟宁湛既然分家了,为什么要将壮哥儿一个人留在京城,不带他回来?他还那么小,你怎么能如此狠心地丢在那种地方。”
汤氏陪嫁的几个丫鬟婆子看神经病一样看马氏。大少爷被侯爷留在安阳侯府亲自教养,那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可在马氏眼中,好似安阳侯府是龙潭虎穴。
方辉懒得跟马氏废话,叫了两个婆子让她们送马氏回自己的院子里。
说完这话,方辉朝着马氏身边的两个丫鬟道:“没我的话,再不准她出来。若是连个人都看不住,也没必要再留了。”
这两个丫鬟打了个冷颤。如今已经分家了,大爷就是府里最大的主。要打要杀,也就大爷一句话的事。
马氏挣扎不开钳制她的两个婆子,看向方辉哭着问道:“相公,一日夫妻百日恩,你真的就一点都不顾及往昔的情份了?”
“若不是看在妞妞跟壮哥儿的份上,我早就休了你。”夫妻情分,早就被马氏这几年的折腾消除殆尽了。
就在这个时候,汤氏身边的丫鬟跑出来一脸喜意地跟方辉说道:“大爷,大夫说二奶奶怀了身孕。”为了区别马氏跟汤氏,下人称呼马氏为大奶奶,汤氏为二奶奶。
说完,这丫鬟故意看了一眼马氏。眼中,充满了挑衅。
方辉闻言,大跨步地往屋内走去。
马氏听到这个消息,却是面若死灰。然后,一病不起。
方辉知道以后,只是让人请大夫,并没有去探望她。哪怕妞妞来求他去看望下马氏,方辉也没同意。





嫡女重生记 第2207章 铁奎番外(137)
马氏病着的这些日子,都是妞妞在照料。花妈妈看着妞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瘦下来,很是心疼。
这日,花妈妈劝了许久才让妞妞去休息。然后,她就与浑浑噩噩的马氏说道:“大奶奶,大爷明显将汤氏当宝,一旦你有个三长两短大爷肯定会将汤氏扶正。大奶奶,要汤氏被扶正,到时候这府里哪还有大少爷跟大姑娘站脚的地方。”
马氏听了这一席话,终于抬起了头。
有反应就好,花妈妈继续道:“大奶奶,你是正室。哪怕汤氏管着这个家,可她见了你,也得恭恭敬敬地执妾礼。”只要马氏还活着,汤氏这辈子就永远越不过她去。
花妈妈跪在地上,与马氏道:“大奶奶,为了大少爷跟大姑娘,你也得好好活着呀!”以侯爷对大少爷的重视,马氏就算病逝对他影响也不大。可对妞妞,影响却是巨大的。以这孩子的心性,马氏真病逝她肯定要闹得天翻地覆的。要遭了大爷的厌弃,吃亏的还不是她自己。
这席话,终于还是触动了马氏。丈夫不要她了,可她还有儿女要管。
有了求生的欲望,身体很快就有了起色。妞妞对此,喜不自禁。
汤氏的丫鬟听到马氏能下床,很是遗憾地说道:“可惜了。”若是马氏病逝,该多好呀!
汤氏脸上没有任何的波动,说道:“大明有律令,妾不能扶正。”二房是贵妾,可说到底还是个妾。所以,她这辈子都不能穿上大红色的衣裳了。除非,她的子女争气以后能给她挣个诰命来。
想到这里,汤氏忍不住摸了下自己的小腹:“以后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人要知足,相比要嫁去萧家守望门寡,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
丫鬟很是为汤氏难过。就她家姑娘的人品样貌,做人正室都绰绰有余。结果阴差阳错,给人做了二房。
桐城这边发生的事,过了没多久就传回到京城了。倒不是说肖氏跟曾晨芙有意关注方辉一家子,而是回来送喜讯的那随从与人喝酒时说起的。
曾晨芙知道这事以后,与宁湛道:“大嫂再不好,也是她的结发妻子。病得那般重,女儿求都不去看一眼,这也太狠心了?”
宁湛反问了一句:“那你的意思,应了妞妞的请求去看过大嫂就不狠心了?”
曾晨芙难得被噎了下。
宁湛说道:“芙儿,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你不能因为马氏现在可怜,就将她曾经做过的事忘记了。她落到这个地步,是她咎由自取。爹他最重规矩,但凡她靠谱一些,以爹的性子也不会让大哥娶二房的。”出身低不是什么问题,定远伯府的三奶奶还是佃户家的姑娘。可她嫁入定远伯府,一样跟婆家人相处得很好。
曾晨芙说道:“我就是看着壮哥儿,觉得这孩子有些可怜。”
“京城之中,多少大人外放留孩子在祖父祖母身边。要你这么说,这些孩子都很可怜了?”说完,宁湛笑道:“我觉得你这胎十有八九是个闺女。”
曾晨芙一脸疑问。
宁湛说道:“怀航哥儿兄弟的时候,你孕期与往常没什么变化。可怀这孩子后,变得多愁善感了。”
正常情况下,曾晨芙绝对不会给汤氏甩脸色的。可她偏偏,就这么做了。
摸着肚子,曾晨芙道:“要是个闺女,咱们更得好好教了。”闺女没教好,自家人能容忍。可外人,却没那么高的容忍度。到时候,这日子就跟泡在黄莲里一样苦了。
宁湛点了下头,然后说道:“我跟大哥已经分家了,他们家的事我们莫管。”
“我也就说说。”
宁湛笑了下道:“你要真觉得壮哥儿可怜,平日就多关心下他。”马氏这样的性子,害的其实是她两个孩子。
九月会试,孟广武又落榜了。孟尚书之前有说他若是再落榜就得回老家,所以听到自己落榜,孟广武就晕过去了。
醒过来时,只看见妾室李姨娘。孟广武靠在床头,问道:“奶奶呢?”
李姨娘轻声说道:“奶奶守了爷大半天东西什么都没吃,贱妾劝了许久,大奶奶才出去吃东西了。”
孟广武心头这才舒坦一些。
见到陈氏,孟广武让李姨娘下去:“我落榜了,可能要不了多久就得回老家了。你将东西收拾下,省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陈氏说道:“等你病好了,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去求求老太爷。我相信,老太爷会让我们留下来的。”
“留下来做什么?老太爷说了,不会再供我念书了。”说这话的时候,孟广武神色黯然。
陈氏也不愿孟广武再念书了,都快三十岁的人了一文钱没赚过。老婆孩子都靠家里养,但凡要脸面的男人都不好意思再继续考下去了。当然,就算要继续考,也得先找一份能养家的营生。可看孟广武的样子,并没这个心思。
“老太爷不让你念书,那就求他给你在衙门谋个差事。”
孟广武拉不下这个脸来。
陈氏说道:“五爷,家里的学堂哪里有京城的好?再者,我准备明年送雁儿去女学念书。”
孟广武看着脸色平静的陈氏,心里打了个突:“若是祖父不给我安排差事,而是执意要我回老家怎么办?”
“不会的。为了阿伟他们的前程,祖父一定会让你留下的。”
可惜事与愿违,孟广武与陈氏带着孩子去求了孟尚书,他也没松口让其留下来。
不过,孟尚书跟孟广武说给他谋了个教俞的缺,而那地方礼他们老家三百多里远。
对于这个结果,孟广武不仅没有欢喜,反而很伤心。这表明孟尚书早料定他考不上,若不然也不会早早给他谋缺了。
陈氏也是一脸沉重。
回到卧房,陈氏将身边服侍的人都打发了,然后与孟广武说道:“五爷,我跟孩子留在京城,就不跟你去任上了。”
孟广武震惊得不行,他再没想到陈氏竟然不想跟他走:“真是为了阿伟他们?还是为了其他?”
耿氏当初的污蔑,给陈氏落下了很重的阴影,所以孟广武的话,她不由多想了。
陈氏沉着脸问道:“不知道五爷这话是什么意思?”
孟广武嘲讽道:“真是为了孩子不愿跟我赴任?我看你是舍不得那两个铺子吧?”自开了铺子以后,陈氏对他的态度就越来越冷淡。夫妻感情,也没以前好了。
见不是自己所想的那般,陈氏神色也缓和下来了:“我开铺子,也是为了孩子们。手头有钱,以后阿伟他们婚嫁我们也能置办体面的聘礼跟嫁妆。”
孟广武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么说,在你心中,钱比我这个丈夫还重要?”
陈氏不知道为什么孟广武跟她在这事上较劲,不过她也没说赚钱是为了孩子跟这个家,只是道:“在我没开铺子之前,雁儿想吃个百味斋的蜜饯,也只能去三嫂那儿才能吃上。”百味斋的糕点蜜饯非常好吃,价钱自然也不便宜。一盒半斤不到的蜜饯,得要五两银子。那时候陈氏陪嫁的产业一年也才两百两左右的收息,哪舍得买这玩意。
孟广武明白陈氏话里的意思:“我以后当差了,能赚钱养家?”
陈氏算了一笔账:“教俞一年俸禄合起来也就一百来两银子,加上其他杂七杂八最多两百两了。阿伟他们兄妹三人上学,每年束脩就不下一百两。”孩子念书,笔墨纸砚就是一笔很大的花销。另外,一家人的吃穿住行这些都要花钱,两百两银子够干什么用。更不要说,孟广武还要养着耿氏。
而母子五人住在京城,除了小厨房的花销是她自己掏钱其他都是公中出。两个铺子每年的利润,她都可以存下来。
知道陈氏不打算跟孟广武去外任,如惠说道:“钱以后慢慢可以赚,可若是夫妻若出问题,以后想补救可不容易。”
陈氏说道:“三嫂,对我来说孩子的前程跟铺子更重要。”至于孟广武,对她来说真不重要。
听了这话,如惠就知道陈氏已经没将孟广武放在心里了。
陈氏转移了话题,说道:“三嫂,我手里存了些钱,可不知道是该置铺子还是买田产?”两个铺子就足够她忙乎的,不能再开第三家了。
如惠笑着道:“这可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得到的。”不是碰到事急用钱的主家根本不会卖铺子田产,想买,也得看运气。
数日之后,孟广武带着妾室李姨娘赴了外任。
两个月后,陈氏就得了李姨娘的口信,说耿氏过去了。一到那边,耿氏就摆着老太太的派头。
知道耿氏投奔孟广武,陈氏很是庆幸自己没跟着去。去那边没两月就带着孩子回京,太没面子了。
陈氏没刻意隐瞒这消息,很快孟家的人都知道了此事。
孟苒希知道有些着恼:“五弟真是糊涂。每年给养老银子就行,干嘛还要带她去任上?不行,这事我得告诉祖父去。”
结果,孟尚书压根不管这事:“他要做孝子,随他吧!”孟广武都不在意自己的前程,他又何必再费心思。
孟苒希叹了一口气,也将此事放下了。




嫡女重生记 第2208章 铁奎番外(138)
一入冬,肖氏就陪着铁奎去了温泉庄子。三日泡一次药浴,另外的时间就泡温泉。再配合白太医开的药,旧疾再复发时不仅没以前那般痛,时间也没以前长了。
宁海很欣喜,与肖氏说道:“白太医性子是怪了点,但医术却没的说。”以前每次都痛得他都想死,可现在却在忍受范围内。
肖氏嗔怪道:“你若是早听我的话,也不用受这么多罪了。”
宁海笑了下。
夫妻两人正说着话,就听到丫鬟说大少爷跟二少爷来了。
安阳侯府的厨子,那厨艺是没的说了。壮哥儿吃得好,加上日日习武,不过半年时间就蹿了一个头,将航哥儿远远甩在后头。对此,航哥儿很是怨念。
一进屋,航哥儿就说道:“祖父,今天先生夸赞了我跟大哥了。”
宁海笑着道:“你若是能像你大哥那般刻苦,保证先生天天夸你,而不是总打你手心了。”航哥儿很聪明,不过太过贪玩。对此,宁海也没过多责怪。孩子还小,贪玩些很正常。而壮哥儿资质一般,但不管是念书还是习武都很刻苦。
“祖父,我以后会努力的。”自跟壮哥儿一起读书习武后,航哥儿比以前努力多了。对这种现象,宁海是乐见其成的。
眼见就要过年了,壮哥儿问道:“祖父、祖母,爹会带着娘跟大姐会来京城过年吗?”
肖氏闻言说道:“你娘身体不大利索,不宜长途跋涉。所以今年,她是来不了京城看望你了。”
壮哥儿很失望。
航哥儿见不得他这样,拉着他的手说道:“大哥,我们去厨房看看大娘做了什么好吃的?可有做我们喜欢吃的拔丝虾球?”
“好。”说完,两孩子手牵手,欢欢喜喜地走了出去。
宁海转过头问了肖氏:“马氏身体不好?怎么了?”
肖氏道:“前段时间病了一场,估计是被汤氏的事刺激到了。不过养了一段时间就好了。不过她身体刚好,不适宜长途奔波。”再有她也不愿看见马氏,每次见到马氏她心情都不好。
不仅肖氏,就是宁海也不想看见马氏,想了下说道:“那过两年,我派人送壮哥儿回去看望她跟妞妞吧!”
肖氏道:“你将壮哥儿留在京城,马氏先是怀疑我跟芙儿会害了他占了家产。后知道分家了,又怕我离间她们母子感情。我怕壮哥儿去了桐城,马氏不放她回来了。”
宁海的好心情瞬间没有了:“那等过些年,壮哥儿大些再让他去桐城吧!”这个女人,真是不知所谓。
转眼,两年就过去了。
宁海经过两年多的调理,身体比以前好了很多。旧伤复发的频率,比以前减少了。
对这个结果,肖氏跟宁湛姐弟几人是喜见乐闻的。
自宁海跟肖氏回来,如惠隔几天就会回娘家一趟探望两人。也是没公婆,所以如惠行动比较自由。
这日她带着圆姐儿回了娘家,听到宁海带着壮哥儿兄弟三人出去逛街,笑着与曾晨芙道:“爹现在这样,挺好的。想我小的时候,爹整日忙得人影都看不见。有段时间,我甚至连他的模样都有些模糊了。”
曾晨芙笑着道:“航哥儿跟逸哥儿,如今最喜欢公爹了。我跟相公,都得靠后呢!”宁海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三个孩子的身上了。
他也不像其他人家的大家长那般古板,平日对几个孩子要求很严格。可休假的时候,就会带他们放风筝逛街去牧场骑马。
如惠笑道:“有爹管着航哥儿他们几个,你就不用那么累了。咳,你是不知道,我都想让爹也帮我管着团哥儿。”
她可不仅仅只是想想,她还跟宁海说了。可惜,宁海一口回绝了。
团哥儿是孟家的孩子,以后十有八九得走科举这条路。安阳侯是武将之家,他可不想耽搁孩子的前程。
曾晨芙笑着说道:“我听相公说孟尚书上了致仕的折子,等孟尚书退下来后,也许就会亲自教导团哥儿了。”
如惠有些讶异:“我家老太爷上了致仕的折子?什么时候的事?”这事,丈夫都没跟他提。
听到是昨日,如惠道:“老太爷年岁大了,身体也越来越差,退下来也好。”
如惠觉得好,其他人却觉得不好。孟大夫人听到这个消息,紧张得不行,问了自己的丈夫孟大老爷:“老爷,爹他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退下来?”
孟大老爷是去年年初调回京城的,如今任光禄寺少卿。
听到这话,孟大老爷说道:“皇上要重用佑王,爹自然是要为佑王让路了。”
孟大夫人忍不住说道:“皇上这么做,就不怕寒了老臣的心吗?”一般官场上那些重臣,都是干到干不动才会退下来的。以孟尚书如今的身体状况,还能再干上几年。
孟大老爷看了一眼她,淡淡地说道:“说话带点脑子。是爹自己上折子致仕的,又不是皇上逼他退下来的。”
做臣子的,最重要的是有眼色。既皇帝不想用你,那就乖乖地退。这样,还能保持几分体面。跟皇帝对着干,没好下场的。
孟尚书退下来,他知道是身不由己。可孟尚书逼他回京,孟大老爷就有些怨念了。在地方上做知府,那可是一方父母官,比回京当什么太仆寺少卿舒坦多了。
这次孟尚书上折子致仕,皇帝很爽快地批了折子。然后,任了佑王为刑部尚书。
孟学民一退下来,孟府接到的邀请帖就开始少了。
没多久,孟家七爷被人挑衅在衙门与人发生了冲突,差点打了起来。事后,孟家还备了一份厚礼给对方赔礼道歉。
这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却让陈氏忧心起来了:“三嫂,祖父退下来,你说我的铺子是不是也会受影响?”
如惠笑着道:“不用担心,不会受影响的。”陈氏的干果铺面对的顾客是普通百姓,一年也就赚一千多两银子。这对陈氏来说是一笔大数字,可对那些高门大户来说可能就只是半个来月的开销。所以,他们不会闲得没事去打她铺子的主意。至于那些门户不高的,不会那么没眼色地来挑衅孟家。孟尚书虽然退下来了,但孟家入仕的可不少。虽然没当大官,但这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势力。
有了这话,陈氏安心不少。
也正像如惠所说的,陈氏的两个干果铺并没受影响。倒是孟家的两个铺子,原本还有些盈余。可孟尚书一退下来,生意就越来越差,最后还蚀本了。孟大夫人将两个铺子关掉,然后转租出去了。
孟尚书退下来后,以前的福利待遇都没有了。家里的银钱,越来越吃紧了。
孟大夫人也生不出钱来,只能缩减开支。结果这样一来,弄得孟家的人怨声载道。
没几日,孟大夫人就病倒了。由孟四奶奶管家,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以致冬季的衣裳跟月例钱,都没能按时发下来。
为这事,孟五奶奶跟孟七奶奶几人闹了起来。孟四奶奶一气之下,撂挑子不干了。
1...10211022102310241025...10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