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嫡女重生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六月浩雪
看着昏迷着的铁虎,宁海赤红着眼问着跟进来的春妮:“爹怎么了?”
春妮眼泪刷刷地落:“早上吃饭的时候,爹突然就晕倒了。我请了镇上的大夫,大夫说、说爹……”后面的话,她说不出口。
想也知道,大夫说的肯定不是好话了。宁海冷着脸问道:“有没有去县城请大夫?”镇上的大夫医术可不怎么样,县城的大夫稍微好些。
春妮也是六十多了,可这会哭得跟个孩子似的:“已经去请了,只是还没来。”铁虎这两年身体越来越差,大夫早就说了铁虎的身体挨不过三年了。只是她知道宁海身体不好,怕他担心就一直瞒着没说。
宁海立即叫了阿绍,让他立即去将县城最好的大夫找了来。
结果阿绍刚出门,就看见鸿博急慌慌地回来了。身后,还带着一个胡子发白的老者。
这老者是县城医术最好的大夫了,他给铁虎把了脉后,朝着众人摇头道:“准备后事吧!”
鸿博拉着大夫的手,红着眼眶道:“许大夫,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这许大夫摇头道:“铁大人,不是老朽不救,而是你们家老太爷大限已至。哪怕华佗在世,也救不了了。”
春妮的眼泪,扑哧扑哧往下落。
生老病死,可不是人能改变的。两个大夫都这么说,宁海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铁虎半夜的时候,醒了过来。
醒过来的时候,铁虎脸色很红润,人也神采奕奕的。
宁海见了,眼眶不仅噙满了泪水。他知道,铁虎这是回光返照了。
铁虎见到宁海并不意外,拉着他的手一脸笑意地说道:“奎子,临死之前爹能见到你,死而无憾了。”
宁海眼泪再忍不住落了下来:“爹、你别这么说。爹,你一定能长命百岁了。”
铁虎摇摇头,笑着道:“奎子,爹这辈子最庆幸的是当年救了你。自你到了我们家,我们家的日子就越来越好。也是有了你,爹才能安享晚年。”
“爹,这是儿子应该做的。”
铁虎想伸手帮宁海擦眼泪,不过他的手抬不起来:“别难过,是人总有这么一遭的。奎子,活到这把年岁什么福都享了。我现在,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鸿博了。”鸿博升了一级如今是县丞了,鸿霖也往上升了一级。不过铁虎若是走了,作为嫡长孙得守三年的孝。至于铁鸿霖,因为是小孙子,则不需要守那么久了。
官场上向来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若是家里没人,守完孝以后很难再谋到实缺了。不过铁家有宁海这个靠山在,只要他不丢开手,倒是不担心。
宁海忙说道:“爹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他们的。”
鸿博跪在床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祖父……”祖父临死之前,都放心不下他,让他既感动又伤心。
铁虎说道:“等我走后,你要听你舅舅的话。有什么不懂不会的,就问你舅舅。”
鸿博哭着应下了。
心事了了,铁虎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爹……”虽然有了准备,但真正面对的时候宁海还是难过得不行。
哭了一通,起身的时候宁海往前一栽。若不是肖氏一直密切关注着他,眼见不对赶紧扶住了他,定要摔个大跟头。
肖氏让宁海去休息,可惜宁海不愿。
肖氏说道:“你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再逞强,不等爹的丧事办完你就得倒下。”宁海这几年保养得不错,可到底是上了年岁受不得累。原本就赶了这么久的路,然后一天一夜没休息,身体怎么吃得消。再逞强,怕是人就得倒下了。
鸿博擦了眼泪也跟着劝道:“舅舅,身体要紧,你先去休息下吧!祖父的后事,我会操办好的。”
在众人的劝说下,宁海拗不过到底还是回屋休息了。
肖氏端了一碗素面过来给他吃:“你都一天没吃东西了,好歹吃点。爹的丧礼得要好几天,你不吃好睡好怎么扛得住。”
接过来,味同嚼蜡地吃着面条。吃完后,宁海说道:“我去看望下爹。”
肖氏拦着他说道:“你若是晕倒在灵前就不是帮忙,而是添乱了。”
宁海反问了一句肖氏:“你觉得,我现在能睡得着?”要能睡得着,这心得多大。
“我已经让许大夫开了安神的药,吃完后你就能睡着了。”若是宁海的身体吃得消,她是绝不会拦着。
喝完药,宁海就睡过去了。





嫡女重生记 第2214章 铁奎番外(144)
铁虎病逝,铁家的子孙陆陆续续地赶了回来。
有个抱着孩子胖妇人见到肖氏,走到她面前叫了一声:“舅母。”叫完后,还让怀里的孩子叫舅婆。
声音有些耳熟,可人却不认识,肖氏志希看了她然后面露惊异地问道:“你是?”
妇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舅母,我是彩霞。”不怪肖氏,是她变化太大了。
肖氏眼睛瞪得溜圆。她记得当年的彩霞瓜子脸皮肤白皙,身段也非常苗条,是个标准的美人。眼前这胖乎乎的妇人,竟然是彩霞,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段彩霞看她这模样,就知道她为何如此吃惊了:“奶孩子时吃得太好,一个没注意就胖成这样。”事实上,她当年并不想奶孩子,是被李捕头逼着的。喂奶的那段时间吃了许多下奶的东西,人也胖了不少。断奶后正准备减肥,结果还没开始又怀了。第二胎是个儿子,李捕头别提多宝贝了,让她喂到两岁才准许断奶。
肖氏震惊后很快就冷静下来了,言不由衷地说道:“胖些好,看起来有福气。”
如惠生完小四就叫嚷着要减肥,被她好一顿骂。之后,如惠跟着孟苒希去外任了。不过后来听曾晨芙说如惠减肥成功,瘦回到了生小四之前。以前的衣裳,也都能穿了。
当时,肖氏还跟宁海嘀咕说如惠吃饱了撑着的。这么大人减什么肥,身上有点肉才更富态。可如今看到段彩霞,心里庆幸如惠断奶后减肥了。若不然一不小心胖成段彩霞这样,太辣眼睛了。她都有些受不了,更不要说孟苒希了。
这男人,有几个不爱俏的。
其实肖氏是想多了,段彩霞之所以能胖成这样,归功于李捕头。他知道软禁段彩霞治标不治本,所以,就想了这么一个釜底抽薪的法子。
段彩霞如今成了这么一个大胖子,就算她想去勾人,也没人愿意理睬她了。
而自成为胖子后,李捕头也不再限制她的自由了,段彩霞能带着孩子逛街窜门。
正说着话就见一个四十左右的男子走过来,朝着肖氏恭敬地叫了一声:“舅母。”
段彩霞忙跟肖氏说道:“舅母,这是我当家的。”
肖氏朝着李捕头点了下头:“你们忙,我还要去照顾你们舅舅。”
段彩霞小声问道:“当家的,我要不要带孩子跟上去。”家里的事,都是李捕头做主的,她不敢擅作主张。
“不用,你带好如意就行了。”他是想攀附上安阳侯府。不过如今是铁老爷子的丧事,若是做得太明显惹安阳侯厌烦,那就弄巧成拙了。
傍晚的时候,鸿博问了宁海:“舅舅,方辉跟阿湛会来吗?”若是他们两人来,他就将丧礼往后推几天。至于鸿霖,是不准备等了,太远了,等不了。
宁海摇头道:“不用等他们,尽早让爹入土为安吧!”现在八月,天气还比较热。不尽快下葬哪怕用冰块,也会有味的。
得了这话,鸿博心里就有数了。
铁虎的丧礼办得特别体面,不仅县城里的县令跟主簿等官员来吊唁,就是府城的知府等官员都派人送来了祭仪。
棺木上山的时候,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送。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看起来特别壮观。
在下葬的时候,春妮因为太过伤心晕过去了。宁海也悲痛欲绝,但好歹撑住了。不过等丧事办完,他也病倒了。
肖氏虽然担心,但这次并没埋怨宁海,只是越发悉心地照料他了。
端了药给宁海喝,肖氏忍不住嘀咕道:“这里的大夫真是不行,这药都喝了三天还是没什么效果。”
宁海将药喝掉又漱了下口,然后笑着道“县里的大夫,哪能跟太医比。”若是能比,人家也能进太医院了。
“等爹的七七过了,我们就回京吧!”宁海这个样子,她可不放心留在这里过年。
宁海点头道:“好。”
方辉得了铁虎病逝的消息,立即去请假。请好假,他就回家收拾东西准备去铁家村。
汤氏刚出月子没多久,孩子那么小,想去也去不了。所以,她就想让方辉带着大儿子和哥儿去。
方辉摇头说道:“我得尽快赶去铁家村,不能带和哥儿去。”现在是要赶回奔丧,耽搁不得,带着个孩子太费时间了。可若是带着和哥儿一起骑马,又怕孩子身体受不住。
汤氏也没坚持,只是与与方辉道:“夫君,上次我与你说的事,你考虑得怎么样了?”她想送了和哥儿回京城念书去。
桐城这边的教学条件太差了,先生连个秀才都不是。年初的时候无意之中看到壮哥儿写给方辉的信,那遒劲有力的字让她起了送儿子回京的心思。
方辉沉默了下问道:“和哥儿还那么小,你舍得吗?”
汤氏自然舍不得了,只是还是道:“和哥儿那般聪慧,我教他的东西,他一学就会。去了京城,我相信有名师教导,他以后一定在科举上有所建树的。”
做母亲的,都希望能将最好的给孩子。另外,桐城这边这几年大仗没有,但小仗不断,死伤人数也不少。每次方辉出征,她都心惊胆战的。所以她不想要儿子继承方辉的衣钵,想让儿子科举入仕。
方辉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事我会跟爹说的,不过你也别抱太大期望。这事,爹怕不会答应。”宁海年岁大,身体又不好受不得累,没那么多的时间跟精力照料个孩子。而宁湛与他关系又一向不大好,且又分家了,他十有八九不会同意此事的。
汤氏温柔地说道:“总要试一试的。”不试,怎么知道不能成呢!
其实汤氏想让和哥儿去奔丧,就是想让宁海知道她儿子很优秀。作为祖父,肯定希望儿孙出息的。看到和哥儿是可造之材,他肯定会同意让和哥儿他留在京城念书呢!
十日之后,方辉赶回到铁家村。听到铁虎已经下葬,他并不意外。这么长时间,铁家人不会等他的。
听到宁海生病了,方辉很是着急地进了屋。看到面色憔悴的宁海,方辉有些愧疚叫了一声:“爹……”不过是三年没见,他爹竟然老了那么多。
宁海以为他是担心自己的病情,笑着道:“已经好得差不多,是你母亲大惊小怪要我多休养两日。”
说了两句,宁海就道:“你饿了没?饿了,让厨房给你弄点吃的。吃完后,上山去给你祖父磕个头。”
随口扒拉了两口饭,方辉就带去了山上。来到了铁虎坟前,方辉就看见宁湛跟壮哥儿几人。
壮哥儿一见到方辉,高兴得不行。不过航哥儿及时拉住了他,提醒他道:“大哥,这里是曾祖父的坟前。”所以,就算高兴也不能表露出来。
“爹。”说这话的时候,人已经到了方辉跟前了。
方辉拍了下壮哥儿的肩膀,柔声说道:“我先给你祖父上坟,有什么话,晚些我们再说。”他非常关心壮哥儿,再忙每个月都要写信给壮哥儿。所以哪怕父子不在一块,但感情却很好。
上完坟,方辉问了宁湛:“你也是今天才到的?”
宁湛点头说道:“我出外公干,所以耽搁了一些时日。”
两人一起下山,宁湛询问了下桐城的情况。而方辉,也同样问了壮哥儿的一些事。
在外人眼中,兄弟两人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并没传闻之中势如水火。
方辉跟宁湛因为并不是铁虎的亲孙子,所以他们并不需要守孝。所以呆了几天,两人就要回去了。
壮哥儿与宁海说道:“祖父,我想随爹一起回桐城。”
宁海自然没意见:“去了桐城,功课跟武功都不能落下。若不然,回京后我可要重罚的。”
不等壮哥儿开口,肖氏笑着道:“壮哥儿那般勤快,哪会懈怠。倒是航哥儿,我担心没了壮哥儿在旁监督,到时候会偷懒。”
航哥儿没反驳肖氏,而是说道:“祖父,一直听你说起过桐城,可是我却没去过。祖父,我想趁此机会去看看桐城什么样。”
宁海笑着道:“这事得问过你爹才成。”航哥儿的事,他可做不了主。
宁湛是个很开明的父亲,知道航哥儿要去桐城,当下就同意了。
肖氏有些埋怨航哥儿宁湛:“你也太惯着孩子呢!”她是一点都不想航哥儿去桐城,危险不说,环境也不好。
宁湛笑着道:“娘,太后经常说男孩子要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人跟事,这样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反正航哥儿不用科举,在外面多历练些知晓人情世故,对他只好不坏。
连太后都搬出来了,肖氏也不好再埋怨了:“桐城那边乱糟糟的,多给航哥儿跟壮哥儿两人配些护卫。”
既要去跟着方辉去桐城,自然征得他的同意了,宁湛亲自与方辉说了此事:“这几个月,就麻烦下大哥你看顾下他了。”
方辉说道:“壮哥儿在侯府几年,都是有赖你跟弟妹照料。要说麻烦,是我麻烦你跟弟妹才是。”
宁湛笑着道:“阿壮特别懂事,不仅爹娘,就是我跟阿芙都很喜欢他。”他们夫妻对壮哥儿很好,航哥儿兄弟几人有的,壮哥儿也都有。
也是知道壮哥儿在京城过得很好,若不然方辉早就派人去接壮哥儿回桐城。




嫡女重生记 第2215章 铁奎番外(145)
方辉临走之前,与宁海说了想送和哥儿去京城念书的事。
“爹,和儿很聪明,学东西一学就会。百家姓,他三天就学完了。如今,已经能倒背如流。”他其实也希望宁海能同意和哥儿去京城念书。以后孩子通过科举入仕,不用再打打杀杀,挺好的。
宁海靠在枕头上,问道:“这是你的主意,还是汤氏的主意?”
“是我的主意。”
宁海压根就不相信:“你会舍得让和哥儿独自去京城?这事,是汤氏的主意吧!”
看着宁海仿若洞悉一切的眼神,方辉没办法再否认了:“她也是为了孩子好。爹,和哥儿确实是读书的料。”
“倒没想到,这才几年她的心就大了。觉得壮哥儿有的,她儿子也应该有。”人心易变,不过几年时间汤氏就不满现状。等过些年孩子大了,欲望越发大了。所以说,他当年的未雨绸缪,并不是多心。
方辉觉得宁海误解了汤氏,说道:“爹,雪珍不是这样的人。爹,和哥儿这般聪慧,桐城的先生水准又不高。我们是不想耽搁和哥儿,所以才想送他去京城念书。”
宁海嗤笑一声,也没继续再说汤氏的不好,没有意义:“我年岁大了身体又不好,管着壮哥儿跟航哥儿兄弟已是勉强,再没精力帮你养孩子了。”其实壮哥儿跟航哥儿几兄弟,并不是宁海一人在管。宁湛虽然忙,但有方嘉的前车之鉴,他从没放松过对几个孩子的教育。只是这话,他懒得说。方辉有心,自然知道。若是无心,说再多他也不会感激阿湛。不过,只要壮哥儿心里记着宁湛的好就足够了。
方辉有些羞愧:“爹,是我思虑不周。”
“是你思虑不周,还是拗不过汤氏的恳求,我心里很清楚。”方辉就是这个性子,他没办法拒绝至亲的请求。以前是方嘉,后来是马氏,如今变成了汤氏。
这些年,宁海早就看透他的性子了。品性没问题,是个心正的,可行事没原则容易被至亲的人所影响。
方辉是真的特别喜欢汤氏,听到宁海这话意有所指,急忙道:“爹,你误会……”
宁海挥挥手说道:“和哥儿聪慧,你们想让和哥儿回京城念书这是好事。不过我年岁大了没办法帮你照料孩子,而你跟阿湛已经分家,再没道理让兄弟帮你教养孩子。”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大好,有些事就想得不周全。宁湛,正好弥补了这部分呢。可宁湛也很忙,顺带帮着教导下壮哥儿他会做。可若是再接了和哥儿,他肯定反对。
方辉道:“是我鲁莽了。”
宁海倒没生气,只是说道:“孩子聪慧能念书是好事,也别荒废了他。方辉,你可以让汤氏带着孩子回京念书的。”其实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方辉调回京城。这样,一大家子就都回京了。不过他知道,方辉肯定不会回京的。方辉如今是从四品的武将,在桐城晋升的空间还很大。可若是回京,怕这辈子都越不过三品了。
方辉说道:“爹,我会考虑的。”其实压根不会考虑,因为他不会让汤氏回京。一来他舍不得跟汤氏分开,二来汤氏带着孩子回京又不能住到安阳侯府内,家里没个主事的男人很容易被人欺凌。
肖氏进屋,问了宁海:“我怎么好像听到和哥儿念书什么的,方辉跟你说什么了?不会是嫌你没教好壮哥儿吧?”
宁海笑道:“他要敢说这话,我非打死他不可。”劳心劳力帮他教孩子,还敢嫌没将孩子教好,可不得好好收拾一顿。
见宁海不欲说,肖氏也就没继续追问下去:“阿湛刚跟我说,要与我们一起回去。我跟他说得等爹七七后再走,让他先回去。”另外宁海身体不行,他们坐马车肯定会走得比较慢。阿湛要当差,这次是请假出来的,可不能耽搁太长时间了。
“让他先回去,等爹的头七过了,我们就动身回京。”铁虎没了,这里也没什么值得她留恋的了。
等方辉跟宁湛走了后,宁海就与鸿博说道:“我想进山里看看。”
鸿博有些不放心地问道:“舅舅,你身体吃得消吗?”
“多带些人,爬不动就让人抬。”这次再不去看看,以后就没机会再去了。
鸿博看向肖氏。
肖氏点了下头:“圆了他的这个梦,以后也不会再整日念叨了。”
鸿博见状,只得与宁海说道:“舅舅,那三日后我们再去吧!”先派人将那条路清下,若不然都是荆棘树枝,不好走。
三日后,一行人天蒙蒙亮就上山了。山上比山下可冷多了,好在带了御寒的衣物。
走了两天,才到达石屋。
石屋好久没住人,带着一股透心的冷意。肖氏走进去,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住在这么阴冷的地方身体,莫怪你身上寒气那般重。”
宁海笑着道:“我身上的寒气是冬天冒雪打猎造成的,与屋子没关系。冬天我们会烧炕,晚上睡觉热乎乎的。估计是好久没住人,所以才感觉特别冷。”
带着宁氏到了屋后,指了下长满杂草的一片地,宁海说道:“以前这里是菜地,一到夏天院子挂满了黄瓜豆角等各类菜蔬。做饭的时候,直接去摘就行。”可惜好多年没住人,都荒废了。
“菜可以自己种,粮食呢?”山上也没法种粮食了。
宁海笑着道:“也种粮食,不过很多都被野物糟蹋了。好在山上吃的东西很多,加上爹擅打猎家里不缺肉吃,所以也不用买多少粮食。”
第二日,宁海兴致勃勃地带着弓箭要去打猎,肖氏拦都拦不住。结果,将腰给闪了。
肖氏气恼不已:“你当自己还是二三十岁呢?都六十多岁的人,还逞强。”
宁海也很郁闷,不过是想猎只兔子,结果却将腰给闪了。
因为这个意外,一行人匆匆地下了山。买了膏药回来,肖氏将烫热的膏药使劲贴在宁海身上。
“哎哟……”
肖氏冷哼一声:“疼死你算了,省得让我整日担惊受怕的。”
宁海理亏,没敢吭声。
方辉带着壮哥儿跟航哥儿回到镐城,已经是二十天以后了。
回到府里,壮哥儿问道:“爹,娘还是住以前的院子吗?”
方辉嗯了一声道:“她跟你姐,还是住以前的院子。”马氏住的是正院,后宅之中最好的院子。哪怕方辉再喜欢汤氏,他也不能让其越过马氏。要不然,唾沫星子都能将他喷死。
壮哥儿听了这话,就急匆匆地跑去找娘了。航哥儿跟在后面叫道:“大哥,你等等我呀!”
汤氏正在教女儿茜茜诗经,看到方辉高兴得不行:“夫君,你回来了。”自嫁给方辉后,两人就很少分开。
茜茜看见方辉,伸手就要抱。
方辉很喜欢汤氏生的三个儿女,平日对他们很宠溺。严父慈母,在他们这里掉了个个了。
汤氏说道:“茜茜,不许调皮。你爹刚回来很累,现在需要休息。”
方辉看着眼眶中噙满泪水的小闺女,瞬间就心软了,忙走上前将她抱在怀里。结果,却被闺女嫌弃了。因为二十多天没洗澡,身上带着一股味。
汤氏好笑不已,忙吩咐了婆子打了热水给他泡澡。
在汤氏帮着他搓后背的时候,方辉说道:“壮哥儿随我一起回来了。还有,远航也跟着来了。不过开春后,他们就得回京城。”
汤氏手一顿,然后故意以一种娇嗔的语气埋怨道:“怎么这么大的事都不写信告知我一声,我也好收拾房间。”
方辉摇头道:“不用收拾,壮哥儿肯定是要住马氏的院子里。航哥儿在侯府的时候,就是跟壮哥儿住一块。到这里,也不用再额外给他安排房间了。”
“好。那我等会送些新的棉被等物件过去。”她管着家,这些事自是她安排了。
给方辉又搓了几下后背,汤氏小声问道:“夫君,和哥儿的事你与爹说了吗?”
1...10241025102610271028...10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