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北颂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圣诞稻草人

    寇季思量了一下,发现史书上,赵祯也是这么干的。

    在折家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推着折继宣上位,维持西北的安定。

    纵然折继宣在西北为祸,他也装作没看见。

    等折继闵长成,可以担当大任以后,立马将折继宣撤职。

    寇季突然发现,废物也有废物的用处。

    至少能在关键时候,帮忙争取时间。

    寇季在了解了赵祯的心思以后,对赵祯道:“臣想向官家请调一人。”

    赵祯闻言略微愣了一下,沉声道:“朕知道四哥想调遣谁,四哥只管陪着杨折氏北上。四哥想要的人,会在四哥抵达西北的时候,准时到达西北。”

    寇季缓缓点头,对赵祯再次施礼,“那臣就先回去准备了。”

    赵祯也没有挽留寇季,只是在寇季临走的时候,对寇季道:“朕就不送四哥了。等四哥北上的时候,朕会派遣刘亨,带着青塘的兵马,还有皇城司的人手随行。”

    “青塘的兵马?”

    寇季一脸愕然。

    赵祯神色复杂的道:“青塘王角厮罗,知道我大宋要对付辽人,为表诚意,派遣了一万青塘兵马,赶到了我大宋。”

    寇季沉吟道:“青塘王角厮罗派遣兵马前来帮我大宋,这是好事啊。瞧官家的意思,似乎还有些不领情。”

    赵祯咬咬牙,有些无奈的道:“只有一万壮丁,剩下的什么都没有,你让朕如何领情?”

    寇季一愣,略微瞪起了眼,“一万壮丁?!”

    赵祯点头道:“一万没有兵刃、盔甲、马匹的壮丁。”

    寇季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啥。

    青塘王角厮罗这事情办的有些不地道。

    说是派遣兵马帮助大宋,可是只给人,不给兵刃和马匹。

    那算是什么兵马?

    给人看的?

    不打算让大宋用?

    赵祯见寇季说不出话,就继续说道:“青塘王角厮罗在信中言称,青塘身处贫寒之地,能勉强凑出一万多人来帮助我大宋已经算是费劲心思了。他们无力装备这一万人。”

    角厮罗的鬼话,赵祯自然不信。

    寇季也不信。

    可人家能在大宋和辽国掀起战端的时候,摆明立场,坚决的站在大宋一边,并且还派遣了人手过来帮忙。

    甭管人家说多少鬼话,人家的这份恩情,大宋得领。

    就像是你的邻居,在你大宴宾客,缺少吃食的时候,给你送了一盘饺子过来,偏偏没有给筷子。

    你是能埋怨人家多事,还是能埋怨人家没给你筷子,又或者你能让人家把饺子端回去?

    你什么都不能做,只能人家的这种举动当成一份恩情,领受了。

    寇季撇撇嘴道:“角厮罗的意思是,我们要用这一万多人,就得给他们配备上军备,若是不愿意用,就在一边扔着?”

    赵祯缓缓点头,道:“左右不过是一些兵甲,我大宋有的是。只要他们能帮我大宋出一份力,让他们占一次便宜,又何妨?”

    向来吝啬的赵祯,第一次表现的如此大方。

    即便是属貔貅的寇季,也没有反驳赵祯的话。

    人家把一万多人的性命交给了你,占你一点兵甲的便宜,你能埋怨人家什么?

    一万多人的性命,比起那一点点的兵甲,要重要太多太多了。

    寇季沉吟了一下,问道:“角厮罗不仅没有给那一万人兵甲,还没有派遣将领领兵?”

    赵祯点头道:“不错……青塘将人交给我大宋的时候言称,我大宋地大物博,领兵之人多如牛毛,不缺那一个领兵之人。

    朕听说刘亨曾经在青塘率领过青塘的兵马,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就让刘亨统领他们。”

    寇季干巴巴的道:“刘亨以后恐怕难以得到官家信任了。”

    赵祯苦笑一声,“朕知道四哥和刘亨关系匪浅,四哥不必为了刘亨向朕套话。朕不是小心眼的人,还不会因为刘亨在青塘领过兵,就疏离他。”

    寇季干笑了一声,没有再多言,他拱了拱手,退出了皇宫。

    一路乘着马车回到了府上,就开始招呼府上的人准备东西。

    寇季向来不喜欢做没把握的事情,他既然答应了要去西北,那就要想办法将西北的事端全部平息下去,能准备的东西都得准备上,能带的人手也都得带上。

    忙活了大半日,在府上数百人帮助下,在器械作坊、锻钢作坊上万人的帮助下,寇季准备了许多东西。

    东西装车以后,车马数量远比之前寇季去西域的车马数量更多。

    负责押送的人手,也远比之前去西域的要多。

    寇府的人手不足,寇季就从锻钢作坊抽调了一批人手。

    锻钢作坊的工人们,是寇季雇佣的。

    他们皆以寇府的仆人自居,所以寇季抽调他们,他们没有任何怨言,甚至还争先恐后的抢着要去西北。

    为何他们明知道去西北可能有性命之忧,还如此踊跃呢?

    那是因为之前去西域的那些寇府的仆人,如今都发了。

    别看他们如今还是寇府的仆人,在寇府上干着各种各样的脏活累活,可他们出了寇府,就是大地主、大富户。

    最富的就是寇府的那个侍卫头子。

    狗日的去了一趟西域,回来以后,置办了一千多亩地,七八家铺面,可把瑞安镇子上的人羡慕坏了。

    如今瑞安镇上的人都知道,跟寇季出去一趟,回来就能变地主、变富户。

    至于去了西北,有可能会死,他们一点儿也不在乎。

    若是能用自己的死,为家人换取几百亩地,几家铺面,他们会毅然决然的去死。

    在这个活着都要拼尽全力的年代,能用自己的死,为家人拼一个富贵,许多人都会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性命。

    寇季准备好一切以后,就吩咐巡马卫首领,也就是他的侍卫头子,去管束车队。

    他自己回到了别院里,进入到了卧房。

    向嫣正抱着寇天赐,坐在房里,脸上略微带着点愁容。

    见到寇季进了房门,向嫣语气轻柔的道:“相公又要出征?”

    寇季一边往她身边踱步,一边笑道:“什么叫又要出征?我又不是武臣,不需要征战沙场,出征一类的词,用不到我身上。”

    寇季走到了向嫣身边,从向嫣手里接过了寇天赐。

    寇天赐瞪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寇季,一脸呆呆的神情。

    寇季捏了捏他的小脸,宠溺的道:“叫爹!”

    “哎?!”

    寇天赐蠕动着小嘴,喊了一声。

    寇季一张脸瞬间就黑了。

    向嫣被逗笑了,心中的担忧和哀伤也消散了不少。

    “你倒是教了一个好儿子。”

    向嫣笑吟吟的说了一句。

    寇天赐这小子,还没到懂事的年纪,就已经学会了占便宜。

    自从寇季第一次教他叫爹,他‘哎’了一声以后,往后每一次,寇季教他,他都不叫,反而还会答应一声。




第0631章 麟州告破
    寇天赐似乎将这当成了一种十分有趣的父子游戏,每次寇季教他,他都会陪着寇季玩一番。

    然后看着寇季黑着脸暴跳如雷,他就会咧开嘴,露出灿烂的笑容。

    寇季假装恶狠狠的在寇天赐的脸蛋上咬了一下,然后喝道:“这儿子不能要了,送人吧。咱们回头再生一个。”

    向嫣见此,低声笑道:“官家倒是挺喜欢咱儿子的,不如送给官家可好?”

    寇季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你就随便说说,你还当真了?送给了官家,那就要不回来了。”

    向嫣笑道:“妾身自然知道相公是随便说说。妾身也知道相公舍不得将咱儿子送人。”

    寇季气哼哼的道:“可这小东西,整天占我便宜,不收拾他一顿,实在难解我心头之气。”

    向嫣哭笑不得的道:“相公何必跟儿子制气呢。他现在还不懂事,自己做了什么,自己也不知道。相公真要是想收拾他一顿出出气,那也得等他长大了以后再说。”

    寇季故作凶狠的对着寇天赐威胁道:“你小子,现在占我便宜,我拿你无可奈何,等你长大了,一定要好好跟你清算清算不可。

    到时候一天打你八回,让你知道知道,谁是儿子,谁是爹。”

    向嫣从寇季手里抱过了寇天赐,宠溺的点了点头寇天赐的鼻尖,然后小声的对寇天赐道:“叫爹……”

    “跌?!”

    寇天赐懵懵懂懂的喊了一声。

    寇季瞬间变得眉开眼笑。

    向嫣见此,哭笑不得的橫了寇季一眼。

    寇季笑眯眯的凑到了向嫣面前,坐在了向嫣身旁,低声给向嫣说了许多宽慰话。

    寇季一直哄着向嫣和寇天赐睡下,自己也躺在一旁睡了。

    翌日。

    天蒙蒙亮。

    寇季就醒了过来,亲了亲熟睡的儿子和妻子,穿戴整齐以后,悄没声息了出了房门。

    一路到了偏厅,吩咐丫鬟准备了水,洗漱了一番后,才出了别院大门。

    别院大门外,早已人满为患。

    为首的有三人。

    两个三旬上下的人,一个身穿青色文官服饰,一个身穿黑甲。

    剩下的一人是已经长大成人的陆铭。

    自从寇季将寇府的人从一字交子铺撤出来以后,陆铭就回到了寇府做事。

    陆铭在万象典当行、一字交子铺历练的多年,如今已经变得人情练达了许多。

    处理一些琐碎的事务,处理的十分到位。

    寇季有意培养他接替寇忠在府上的位置。

    寇忠如今跟着寇准,不再管理府上的大小事务,府上的大小事务都是向嫣在管。

    向嫣没有生孩子之前,府上的事务倒是处理的妥帖,有了寇天赐以后,大部分心思就放在了寇天赐身上,一些琐碎的事情自然没办法及时处理。

    所以寇季就有意培养一个人,帮着向嫣处理府上的事务。

    陆铭也对得起寇季的信任和培养,无论是在万象典当行,还是一字交子铺,又或者寇府,做起事来都十分的妥帖。

    寇季此去西北,需要人用,所以就打算带上陆铭。

    两个三旬上下的人,见到了寇季,赶忙上前施礼。

    “下官太常博士明镐,见过上官!”

    “卑职左殿班直王凯,见过上官!”

    “……”

    寇季听到二人的名字,略微一愣。

    明镐,也是位名留青史的人物,虽然没有韩琦、文彦博、范仲淹等人的名气大,但他对大宋的功劳,却不可忽视。

    此人是大中祥符五年的进士,历任过许多重要的官职,最后更是迁升为参知政事。

    文治武功方面颇有建树。

    修筑过城堡、训练过厢军、整顿过军机、平定过叛乱。

    此人可以说是一位难得的干吏。

    由于此人没有韩琦、文彦博、范仲淹等人的名气大,所以寇季也没有刻意注意过他。

    如今突然出现在寇季眼前,勾起了寇季脑中的一些记忆,让寇季记起了他。

    王凯,也是一位名留青史的人物,名头很小,但对大宋的功劳却不小。

    此人也算是一位将门子弟,其曾祖父是大宋的开国将领王全斌。

    年少时,仗着家中富足,没少干混帐事。

    但入仕以后,却一改常态,屡获战功。

    史料上记载,此人任职清边军期间,李元昊率领数万人马围剿清边军,此人率领着两千人马,击溃了李元昊率领的数万人马,斩敌千余人。

    跟西夏人鏖战九年,不落下风,还屡次让西夏人吃瘪。

    是一位难得的将才。

    史料上记载,此人并没有领过大军,也没有指挥过大的战事,所以是否有帅才,寇季并不知道。

    说起来,此人跟寇府也有一段渊源。

    此人能够出仕,全赖寇准推举。

    寇季正愁没人用,朝廷就将他们二人派遣给了自己,寇季心中大喜。

    寇季心中欢喜,脸上却没有表露,反而一脸疑惑的问道:“官家钦点的二位,随本官同行?”

    明镐拱手道:“回上官,官家深知上官此去西北,手下无人可用,所以特地派遣下官前来相助。”
1...586587588589590...7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