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平白兄

    如今盛世太平,京兆并不实行宵禁,因而京兆许多繁华的街道也热闹如白日。

    尤其是万映楼这里,可谓觥筹交错人声鼎沸。

    汪印在京兆太有名了,自然不能显露人前,从一个隐秘的侧门而进,直去了三楼的一个房间。

    他们才坐下,万映楼的掌柜便来了。

    “见过督主大人,见过贵人。”掌柜恭敬弯腰道。

    他没有见过郑云回,但见其岁的年纪,穿着由江南道进贡的锦云殿,还是由督主大人亲自带着……

    这小孩儿的身份已呼之欲出,但他脸上却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

    汪印不会向任何人介绍郑云回的身份,只吩咐掌柜不必送来酒菜,就让其退下了。

    这个房间,是汪印常来的,隐秘性很高,他之前和齐适之商量事情就是在这里。

    郑云回在汪印的示意下,站到了窗户边,安静观察着万映楼。

    万映楼的大厅几乎坐满了人,在楼上都能听到他们的吆喝声、碰杯声,伙计在各桌之间来回,不断端上酒菜。

    看起来,热闹至极。

    在万映楼中的客人衣着光鲜,显然非富则贵,不过……

    郑云回转头去看着汪印,不明白汪印让他观察万映楼的意思。

    他乃大安皇子,从出生之日起就有叶绪叶绥这些人护着,虽然经历了不少,也曾有过无奈艰难的时候,但说起来也真的不缺什么。

    况且,他的母妃是纯妃,还曾执掌过六宫之权,他所需所用,大多为上品。

    万映楼这些非富则贵的人,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他眼神疑惑,欲又止,等待着汪印说话。

    但汪印只是说了这么一句:“殿下,再仔细看看吧。”

    郑云回只好又转过身后,一桌一桌看过去,看得异常认真仔细。

    他看到了那些客人一壶一壶倒着酒水,看到酒水都溅湿了客人的衣服,也看到了客人醉醺醺地离开,脚步踉跄……

    但他还是不明白汪印所指。

    这个时候,汪印站了起来,这样说道:“殿下,本座再带你去一个地方吧。”

    这一次,他带着郑云回去了西坊。

    一条朱雀御道,将京兆分成了东市西坊,权贵多居于东市,而贫苦则多在西坊。

    像京兆府、万映楼这些地方,自然都在东市,是权贵们最常出现的地方,便是夜里都能见到处处烛火。

    而西坊,则是一片昏暗安静。

    天上星光全无,街道上隔得很远才点着一盏灯笼,郑云回小心翼翼跟在汪印身后,好长时间才逐渐适应了黑暗。

    他听到了犬吠声,也听到了更夫打更的声音,却听不到有什么话语声。

    也是,这个时候了,当然不会有什么说话声了,百姓都已入睡了,与万映楼是截然相反的景象。

    不过,这才是正常的。

    姨父带他来这些地方,是为何呢

    郑云回终于忍不住问道:“姨父,这是”

    他看不见汪印的表情,也听不到汪印的声音,而汪印脚步不停,他也只能跟着前行。

    他不知道还要走多久,心中实在疑惑不已,正想再问一次,汪印突然却停了下来。

    他差点撞上了汪印的后背,却被汪印搀扶住了。

    “殿下,到了,我们上去吧。”

    说罢,汪印便带着郑云回腾空而起,接连好几个跳跃之后,在一个高塔上落了下来。

    他们所站立的地方,是最后一层塔台,围绕着塔尖,堪堪只能容得下两个人站立。

    这是一座八角塔,八角都悬挂着一个灯笼,是一片黑暗之中唯一的光亮。

    这光亮使得郑云回能够看清楚塔台的情况,也让他看得见身边的汪印。

    汪印伸手摇了摇一角的灯笼,摇晃的烛火显得他神容都有些模糊。

    郑云




第一千两百零九章开悟
    想让郑云回看什么呢

    汪印静默了片刻,这样道:“殿下,你可知道,当初太宗皇帝和明帝为何要摧毁长平塔呢”

    郑云回摇了摇头,说不知道的。

    若不是他跟着汪印去了一趟江南道,便是连“长平塔”这个名字都没有听说过,哪里会知道这些因由

    姨父这么说,是不是知道了当中原因

    汪印知道他在想什么,同样摇摇头道:“不,本座不知道,但是本座知道先帝重建长平塔的原因。”

    皇祖父那么原因是什么

    汪印还记得,当时他还是皇上最为信任倚重的心腹,有一次皇上醉酒,曾语焉不详地提及过长平塔的秘辛。

    那个时候,皇上醉醺醺地说道:“半令,你知道西坊有一个长平塔吗其实长平塔,是太宗皇帝的悔恨而已。父皇……也想用那样的悔恨来警醒自己,可是啊……”

    可是什么呢皇上并没有说。

    但他在成为缇事厂督主后,曾派人前去查过,这些并不遥远的秘辛,其实还是有一些痕迹留了下来。

    先帝年间,靠近京兆城中的京畿林蓟县,因为发生过一场严重的雪灾,又因官场混乱,出现了很多贪腐之事。

    天灾加上**,使得蓟县民不聊生,最后蓟县百姓造反,最后国朝成立招讨司,先后往蓟县派去几次士兵,才将造反的百姓镇压下来,这就是永成之乱。

    先帝是在永成之后后才下令建立长平塔的,还是在长平塔原址上建造,可是塔成之后,先帝却禁止任何人讨论此塔……

    后来皇上登基,也刻意不去谈及长平塔,长平塔就越发被人淡忘了。

    就算是西坊的百姓,也不知道这座塔叫什么名字了。——这座塔的唯一作用就是挂着一些灯笼,在夜里显示西坊的存在而已。

    汪印却从永昭帝的醉言和缇骑查探中,窥探到一丝长平塔存在的意义。

    “殿下,长平塔,顾名思义,太宗皇帝当初建造这塔不过是希望天下太平百姓永安而已。长平塔建了毁,毁了又建,是代表了大安这些帝王的心愿以及遗憾而已。”

    “殿下,你仔细看看这夜里的西坊,用你的眼用你的心去看,除了一片漆黑寂静之外,



【夫妇】第一千两百一十章 心愿
    汪印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才回到城西府中,而这个时候,叶绥早已醒来,正在等着他。

    她知道汪印进宫去找郑云回了,心中始终挂念着这两个人的情况,一晚上都没有怎么睡。

    汪印将他抱入怀中,低头吻了吻她的脸颊,柔声说道:“阿宁,本座回来了,再睡一会吧。”

    他料想到今晚他不在府中,阿宁肯定睡得不安稳,但是此刻看着她眼眶底下的乌青,他仍然会止不住的心疼。

    叶绥摇了摇头,往他怀里靠近了一些,嗡声道:“半令,我睡不着了,你和我说说话。”

    她合上眼,嗅着熟悉的清冷气息,听着他的心跳,心绪渐渐舒缓开来。

    几乎整个晚上了,半令怎么去了那么久

    “阿宁,本座将二十一殿下接出宫了,带他去了很多地方,最后去到了常平塔那里。”

    常平塔

    叶绥愣了愣,蓦然想起了常平塔是什么,不由得脱口而出:“半令,你和云儿去了常平塔为什么呢”

    常平塔在京兆西坊,这个时候还是个禁忌,应该没有多少人注意那里才是。

    但是,半令不仅注意到了,还带着云儿去了那里,半令是知道长平塔所代表的意义

    听着她的语气,汪印便意识到她也知道常平塔的存在。

    “阿宁,你也知道”

    太宗皇帝建造又摧毁的常平塔,被先帝重建的常平塔

    叶绥点点头,却没有说什么。

    常平塔,她自然是知道。

    ——到了永昭末年的时候,长平塔已经是非常出名了。

    皆因,永昭帝时常等登临常平塔,还说已经在塔中留下了册立太子的诏书,一旦他龙驭上宾,所指定的顾命大臣便会从常平塔取出遗诏。

    在永昭帝驾崩之后,在殿中省首领裘恩的带领下,陈就道等顾命大臣从常平塔中取出了永昭帝的遗诏。

    这遗诏,当然是册立云儿为太子。

    以裘恩暗中为云儿传递消息看来,这遗诏真假也难以分辨了。

    但在所有人看来,遗诏的确是从常平塔中取出来的,故而后来云儿登基为帝,所取的年号也是从常平塔而来。

    她还记得云儿那会儿是怎么说的。

    “姨母,想来太宗皇帝立常平塔是祈求国泰民安,朕也没有什么好求的,只愿国朝太平百姓安乐,就定为‘太宁’吧,姨母觉得如何”

    叶绥自然觉得是很好的。

    常平,太宁,其实都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这或许是每一个帝王的希望,却又是每一个帝王都极难做到的事情。

    叶绥重生之后,还从来没有想过常平塔。

    在她看来,常平塔所代表的最大意义,就是从中取出遗诏和云儿的心愿。

    这一生和前一世已经不同了,云儿身边有很多人相助,已经无需像前世那样,为了一个所谓的光明正大的理由,将遗诏从常平塔中取出来了。

    没有想到,兜兜转转,云儿还是去了常平塔,而且还这么早。

    她只知道半令今晚进宫是为了云儿,不曾想,他带着云儿去了那么多地方……

    汪印拥着她,将今晚进宫的原因说出来:“阿宁,小殿下在皇子所受到排挤,十八殿下和十九殿下都对他恶相向,所以本座才会想带着他出皇宫转转。”

    皇子所发生的事情,实际上就是韦皇后和纯妃的冲突。

    说到底,是利益的冲突,是争夺皇权的冲突。

    但汪印觉得,这小小的冲突,其实并不算什么事,所以他想带小殿下出宫看看。

    让小殿下看看京兆,从而看到整个国朝,这样就不会囿于皇子所这个小小的地方。

    自然,也不会沉溺在消沉的情绪里面。

    常平塔,这真是



【夫妇】第一千两百一十一章 父母
    汪印带着郑云回出宫,这是好几天前的事情了。当时郑云回在常平塔中心潮激荡,久久都不能平息。

    那些激荡和领悟,最终沉凝在他内心深处,成为他的宝藏。

    现在,他对叶绪说出这些事情,内心已经非常平静了。

    不管是郑登还是郑瑞,他们所为所说,他虽然还是会在意,但一想到那一晚的经历,便觉得这些都不是什么了。

    姨父说得很对,既然他想要成为太子,那么就不能仅仅囿于一个小小的皇子所,他得见到皇子所之外的情景。

    譬如夜中京兆,譬如整个国朝,乃至国朝之外。

    “母妃,您不用担心,孩儿知道怎么做的。母妃所遇到的事情比孩儿更多,孩儿只希望母妃能够平平安安。”郑云回这样说道。

    他仰头看着叶绪,眼眸里有深深的孺慕。

    他已经长大了,从两年之前开始,他就不在叶绪身边嬉笑玩闹了,有时候看着就像个小大人一样。

    但再怎么性情沉稳,他也还是个尚未序齿的小孩子,一想到接下来会有更多的腥风血雨,郑云回便想靠着叶绪。

    母亲对孩子来说,是随时可以倚靠甚至是依赖的存在,就算是郑云回这样的天潢贵胄也是一样。

    他渴望地看着叶绪,想在母妃身边撒娇玩闹……

    看到他这样神情,叶绪又是欣慰又是心疼,她伸手抱住郑云回,道:“云儿,母妃想你懂事明理,你做得很好。但是……”

    “母妃也想你明白,你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你还有母妃,还有外祖父、舅舅,还有姨父姨母这些人在身边。我们都会在你身后,给你支撑的。”

    她怜惜地拍了拍他的背后,欣慰心疼之余又感到一阵难以形容的酸涩。

    生长在皇家,享受荣华富贵,云儿自然也要承受比别的小孩更多的磨练波折。

    如果云儿生长在寻常人家……不,没有这样的可能,云儿就是生长在皇家,就是大安的皇子。

    云儿若要保存自身,若要过得好,那么就只能想尽办法成为太子!

    可是,她还是会心疼,还是会舍不得……

    郑云回倚靠在叶绪怀中,一动也不动,他不舍得动。

    这是母妃的怀抱,这是母妃的气息……好舒服,好温暖。

    他用力深深吸了一口气,唇角不由自主地扬了起来,双眼弯弯的。

    在母妃的怀里,他觉得很心安,很想一直就这样待在母妃的身边,完全忘记了皇子所那些不好的事情。

    他忍不住伸出手去,牢牢抓住叶绪的衣角,稚嫩的脸容上越发坚定。

    母妃说得没错,不管皇兄们怎么对他,他身边还有母妃,还有姨父姨母,有那么多人支持他、帮助他。
1...299300301302303...4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