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娱乐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喝一杯红酒
同样的彩蛋物品,还有学校、机场等地,都藏有一个专门的箱子,里面有不会在商城跟箱子里面售卖的老师、空姐以及学生妹的制服。
并且在地图上的各个角落,同样也会有各式各样的玩具刷新。
主要就是给普通的玩家,增加额外的乐趣,用以淡化游戏本身的胜负感。
有时候明明是相同的游戏模式,但只要稍微加一点点的调味料,那玩家的感受甚至包括游戏的环境就会瞬间的变化。
比如最直接的段位、天梯分段加入进去,玩家能够看到对方的段位,包括kda这些,同时游戏的扣分选项将会是根据团队以及个人表现来判定,而不是说纯粹个人的表现。
那么整个游戏的环境就变得瞬间不一样了,无论是哪一款游戏,实际上休闲玩家与纯粹的竞技向核心玩家,比例都是差不多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有所谓的排位模式出现,将这两种模式的玩家划分开来。
而对于《绝地求生》这款游戏而言,杨晨一开始就没有准备跟梦境记忆里面一样走竞技的路线,所以杨晨区别于原本的《绝地求生》增加了比较多跟pvp无关的内容,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淡化玩家的胜负感。
让玩家不只是以吃到鸡为目的,毕竟最后只会有一个玩家,或者团队能够成功获胜。
为什么《绝地求生》能够吸引许多甚至没有玩过fps游戏的人来玩这款游戏?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面来说,《绝地求生》就并不是一款纯正意义上的fps游戏,它算是一种多元化的游戏,不仅仅局限于fps这一类型的游戏里面。
从表面上看,它是一款战术式fps游戏,可跟《武装突袭》还有《squad》这一类硬核式的战术游戏又有不同,它又侧重了养成的rpg元素。
任何类型的玩家,其实都能够在游戏里面找到自己的身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这个存在感不是说你击杀了敌人,或者成功吃到了鸡。
而是你切切实实,感觉到在这个游戏里面有事情去做。
例如一些菜鸡玩家,打枪打不中人,就算别人一动不动,他都要瞄准半天。
寻常的fps游戏里面,毫无疑问这种水平就告别游戏体验了,就算是跟朋友一起玩,那充其量也是团队后腿,在寻常的fps游戏里面,从各个方面都告诉玩家:你就是个拖后腿的。
即便一起玩的朋友,一点都不在乎,还是能跟你嘻嘻哈哈,但个人的负面体验绝对是很高的。
而如同《绝地求生》这一类的大逃杀游戏里面,则是完全不同了,玩家能够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比如搜房子,搜到了很多的配件、搜到了很多的药,能够帮助到队友。
团战打起来的时候,有队友被击倒了,你能够扔烟雾弹,然后去救队友。
尽管可能你全程一枪都没打中,全是礼炮欢送,但能够让玩家感觉到参与感,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再配合上整个游戏松弛有度的节奏,这才是让大部分没怎么玩过fps游戏的玩家,都能够沉迷的原因。
因为他们玩的不是fps,不是打枪,而是另外的一种玩法。
吃到了鸡、杀到了人固然开心,但将被击倒的队友拉起来,然后因此团灭了对面,这就又是另外一种开心的游戏体验了。
所以,杨晨对于《绝地求生》后续的运营更新,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认识。
那就是加强休闲式的玩法,比如类似《守望先锋》中的街机模式,《绝地求生》也会每周推出不同的趣味休闲模式。
这些模式不用非要成功,只是作为一个补充点,能够让玩家感觉到不同的新鲜感,包括跟后续一些游戏的联动。
当然,并不是说竞技化就会毁了这款游戏。
尽管梦境记忆中《绝地求生》后期人气急速的衰退的原因,跟全然一心想要搞竞技化有关系。
可更多的还是本身运营上面没有下功夫,自以为自己前期优势很大,大到如同吕布一样a脸都能赢,结果万万没想到后期别人《堡垒之夜》连三基地都开起来了,偷偷摸摸都搞出三个巨象,然后一波把自己给干死了。
而所谓的电竞化,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一点,那就是流量。
只要游戏的关注度足够的高,想要电竞化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杨晨很确信,就算目前《绝地求生》本身并没有准备以竞技的标准来平衡游戏,但相关的赛事还有俱乐部,肯定也是一个都不会少,只要游戏有足够大的流量,能够吸引到人就行了。
第七百九十四章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越想越气
uegame的办公室里面,格雷森看着手中最新的数据报告,整个人是又兴奋又郁闷。
兴奋的地方在于艾派克那边伊森他们看起来来势汹汹的《星球大战》虽然表现不俗,但在《绝地求生》面前完全是有一点不够打的样子。
尽管《星球大战》各个数据都在稳步的上升,甚至包括自身的游戏玩家,虽然受到了《绝地求生》的影响。
但实际上影响并不是特别的大,因为这本身就是两种不同模式的游戏。
而艾派克游戏一开始还在各个渠道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试图让《星球大战》的热度超越《绝地求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艾派克游戏这边是不断的撒钱,让《星球大战》的热度保持不变,但另外一面的《绝地求生》却是一毛钱都不花,就有无数主播还有第三方的视频作者,以及游戏媒体网站进行宣传。
毕竟《绝地求生》在直播平台,还有视频平台上面,能够做出来的效果实在是太好了。
首先是游戏本身松弛有度的节奏,直播上面本身就是要主播跟观众进行互动,而如《星球大战》这一类节奏较快,需要玩家注意力集中的游戏,基本上互动的时间点只有在游戏开始前跟游戏结束或者自己死了之后。
但《绝地求生》则是不一样,前期的搜刮物资,还有中途的转点,都是能够提供有效的互动。
另一点就是观众的参与代入感也要强很多。
传统fps游戏里面,大多数情况观众的代入感,无非是主播打了一个漂亮的操作,满屏幕的刷个666;又或者对枪的时候枪马了,满屏幕刷菜逼,夕阳红;还有被别人偷袭给刀了,刷个磨刀石的称号。
而在《绝地求生》里面,观众的参与代入感就要强太多了。
比如搜寻东西的时候,漏看了什么东西;被打了之后观众都从枪声听出来对方的位置了,然后主播还是没找到。
同时那就是娱乐化视频的制作,拥有各式各样的载具,还有本身是大地图的机制,还有敌人相互间也能够进行对话,再加上游戏本身杨晨跟其团队就针对娱乐化,加入了一些特殊的内容,如果刻意去做出搞笑视频的话。
《绝地求生》要比普通的fps游戏要容易多了,而这些做出来的视频,配合上游戏本身的热度跟趣味,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这也是为什么艾派克游戏一边花着钞票,一边热度还始终没有办法超越《绝地求生》的原因了。
能够阴阳怪气一下伊森,这是格雷森开心的原因。
但郁闷的地方,那就是《绝地求生》这款游戏可是基于他们《真实战争》做出来的游戏。
而且从《绝地求生》里的内容来看,房子建筑、枪械的手感、声效,甚至包括部分地图材质的建模,以及动作、物理效果等等,全部都是基于《真实战争》的内容来进行开发的。
可以说除了部分外观式的内容,整个游戏的框架都是按照《真实战争》来进行开发的。
就连格雷森自己都没有想到,在《真实战争》的基础上面,将部分的系统简化,同时搭配上大逃杀这个模式的玩法,竟然能够爆发出如此恐怖的威力。
尽管《绝地求生》是一款免费制的游戏,但其中外观式的收费,却让他一点都没有少赚。
甚至还有不少玩家硬生生将《绝地求生》给玩成了绝地暖暖,杀人吃鸡什么的重要么?
重要的是如何搭配出一身漂亮的装扮。
但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他们uegame有点不好过了啊。
原本呈上升势头,甚至都要超过历史新高的市值,伴随着星云游戏《绝地求生》的火爆,他们uegame的市值竟然有所下跌了。
为什么?
谁让你们uegame做的《真实战争》就是个渣,然后卖给星云游戏之后就一转攻势了?
这怎么让投资者看好你们?
就在格雷森心情十分复杂的时候,放在旁边的手机响了起来,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格雷森原本不开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不是老朋友伊森么!
这是要给自己阴阳怪气的机会,专门给自己改善下心情?
“伊森,好久不见啊!真是要恭喜你们了,《星球大战》这一次的重做真的是相当成功啊!我看了你们最新的数据公告,已经快赶上《战地》一半的用户了啊!”格雷森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既然决定要阴阳怪气,那就直击对手内心的最痛处。
敌人的愤怒,就是自己快乐的源泉。
伴随着格雷森的话,电话那头伊森似乎一点都没有感到愤怒,反而是发出了爽朗的笑容:“哈哈,也不行,也不行,不说《战地》了,比不上你们uegame啊,之前虽然连续失败艾派克游戏也亏了不少,但没你们uegame这一下子强啊!算一下市值直接亏了几十亿啊!不过也不要紧,毕竟你们uegame家大业大啊!而且但《真实战争》也卖了不少钱,这是大赚了啊!毕竟留在手里也是个赔钱货,服务器运营都要不少钱呢!”
格雷森的脸色微微一僵:“一般般,一般般,毕竟我们跟星云游戏的关系十分好啊!半卖半送么,大家都是合作好伙伴。”
“也是,羡慕啊!我们艾派克就有点命苦啦,连续几次项目都碰上了星云游戏,期间还有《gta》那个怪物,不过还好这一次我们《星球大战》的重做也不算失败,算是近期拿得出手的一个项目了啊!”伊森哈哈大笑着说道。
简简单单两分钟的通话,艾派克游戏的会议室里面,伊森挂断了电话后脑袋里面脑补了一下格雷森的脸色不由得发出了一阵猪笑声,他感觉整个人的心情都感觉变的愉悦了不少啊!
热度上没法超越《绝地求生》这件事情似乎也不是那么不容易接受了啊!
而另一面,脸色十分不好看的格雷森,深深呼了几口气。
不能生气,没阴阳怪气到这是因为对方有备而来。
人在江湖混,哪能不挨刀。
不就是被阴阳怪气了一下么?
问题不大,问题不大!
但深深吸了几口气之后,格雷森就发现了。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越想越气。
现在他满脑子都是伊森那阴阳怪气的腔调。
看了一眼时间,格雷森默默的掏出了塞回到了口袋里的手机,然后在通讯录里找到了一个熟悉的号码。
是时候,请救兵了!
第七百九十五章 ‘无主之地’
星云游戏的会议室里面,杨晨正看着下面团队上交的关于《英雄联盟》还有《绝地求生》移动端手游的方案书。
关于《英雄联盟》还有《绝地求生》手游的项目,目前星云游戏内部已经在开发当中了。
除去vr还有主流的pc平台之外,移动端也就是switch还有手机平台这些,基本上也是属于很大的一个平台。
在这两个平台上面,星云游戏自然也不会放任无视,此前的一些游戏并不适合搬上移动平台。
但《英雄联盟》还有《绝地求生》这两款游戏,还是比较适合移动平台的。
手游版的这两款游戏,并没有太多特别的地方,主要最麻烦的地方那就是技能的优化,还有ui细化界面。
pc平台提供的是正常化的游戏体验,而手机平台的话,更多的是提供一个优化式的便捷体验,还有更快的节奏。
例如《英雄联盟》的手游版本,玩家四级的时候就能够学习大招,并且即便没有成功补刀,只要在范围内死亡的士兵都能够提供一半的经济,大大加快游戏的节奏。
而一些复杂的技能则是会变得简单一些,更适合移动平台的版本。
同样《绝地求生》也是一样的,将会大大加强边缘式玩家的游戏体验。
例如在《绝地求生》端游里面,枪声什么的需要玩家自己分辨来源,包括物资什么的,玩家需要自己拾取。
而在移动平台里面,周围传来的如脚步声,还有枪声,都会在地图上显示出位置,同时游戏中地上的物资玩家能够自动的拾取,并且跟pc平台同样在手游平台里一样有一个深层的匹配分辨机制,很弱的玩家会出发现一大堆傻乎乎的机器人给他们杀。
整个游戏的模式将更偏向于快节奏与快餐化,毕竟这也是移动平台的特质之一,以处理碎片时间还有快节奏模式为主。
不过对于移动平台这一块,杨晨并没有倾注太多的心思了,或者说在移动平台上杨晨的心思并没有放在《英雄联盟》跟《绝地求生》这两款移植的手游上面。
因为多种原因的影响,可以说在移动平台上面想要成功更加的简单。
移动端的游戏,想要取得成功,本身游戏的品质肯定是其中必备的一环。
第二点那就是足够的热度,还有拥有经验的运营团队。
可以说移动平台是一个很难在已有基础上创新的平台,因为在这个平台上有一点就注定了。
很难衍生出相对复杂的游戏,pc平台上看起来一般的游戏玩法,但受限移动平台的ui界面大小,还有触摸屏的玩法,很难进行创新。
再来就是玩家群体的类型了,其实移动端平台上面的玩家,相对于pc这些平台上多元化的玩家,移动端平台的玩家其中的多数是呈现极端的。
轻度休闲的只是将移动平台的游戏当做处理打发自己碎片时间的一个产品,想起来了就玩一玩,忘记了就不去玩了,然后过一段时间觉得跟不上进度就直接弃坑,找一款新的游戏去打发时间。
对于这一部分的玩家,移动平台的游戏对于他们的生命周期为7天~14天左右,而另一部分玩家则就属于重度玩家,每天清日常签到刷体力,并且伴随着月卡等氪金消费,要么以肝来追进度要么以氪金来维持进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