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张应祥骑着战马,身后护兵打着总兵仪仗,人马浩浩荡荡的杀奔汉川县。

    为啥选择汉川县,一是应为高义欢在此没驻守多少兵马,一是因为城中有户豪绅,联系到黄澍,表示他对高义欢在湖广推行的政策很不满,希望朝廷能将高义欢驱出湖广。

    在高义欢控制湖北大部后,湖北不少士绅都说,高大帅的税法,兵肥民饱士人饥,对高义欢很不满。

    想让一个既得利益阶层,放弃到手的利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杀戮和战争,不流血,基本很难达到重新分配利益的目的。

    人性总是有自私的一面,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掌握绝大多数资源和财富的人,来承担更多的责任,但往往这些人不仅不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还会想着将自己的责任转嫁给普通贫苦,而且会越来越变本加厉,直到最后底层暴动玩不下去。

    在暴动和底层怨气累积的过程中,有点远见的可能学会让步,学会妥协,让出一部分利益,使得社会改良成功,可要是没有觉悟,变本加厉,当社会矛盾压制不住,那便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

    高义欢在湖广,清丈田亩,让士绅豪强不能偷税漏税,又压低佃租,让他们不能收取高额佃租,便让有些人觉得利益受损,接受不了,不过要说他们没饭吃,那肯定是扯淡。

    这些人只是因为现在得到的比以前减少,所以对高义欢不满,想要颠覆高义欢。

    此前高义欢让陈名夏处理了一批人,使得一部分有远见的士绅,投靠了高义欢。

    他们看到了魏武军的潜力,看见了高义欢的能力,那么让出一点田赋,老实交税,让出一部分利益,换取能在高义欢麾下发展的机会,全当是一场政治投机,又有什么不可呢?

    不过还有一些人,却只看见眼前的利益,看见田租减少,对高义欢怀恨在心,他们只是表面屈服,心里其实怀恋大明,随时准备反扑。

    这时,张应祥领着三千人马浩浩荡荡奔着汉川县城而来,县城早收到消息,三百名士卒,急忙一面给襄阳报信,一面把城门关了起来。

    这时张应祥等人骑马来到城下,轻蔑的看了城头一眼,扭头吩咐道:你去告诉城里的人,赶紧把城门打开,就说老子要进去布防。

    城头上的知县,站在城楼上,看见城外突然杀到的几千明军,一个个盔歪甲斜,队伍散乱,士卒们拖枪扛刀,满脸的骄横,没有军队样儿,更像是土匪,顿时让知县额头冒汗。

    魏武军的精锐在河南大战,湖广三万人马,要守襄阳荆州,还得防备四川的西军出川,兵力十分有限,便只能向各府府城和险要关隘收缩,各县城基本没有什么兵马驻守,只有一些新卒和县里的民壮驻守。

    很快,三千左军就在城下展开,一名左军游击,奔到城下,嚣张道:快把城门打开,我们张总兵来保护你们了。

    知县看着这支人马的样子,就晓得是对岸的左军过江,哪里敢放他们入城。

    这位将军,汉川县是韩国公的防区,由魏武军驻防。将军不如暂时驻扎城外,免得韩国公怪罪!知县姓孙,想借着高义欢的威名,让左军知难而退。

    相比于魏武军,左军不似军队,更似土匪。要是让左军进了城,那城里的百姓肯定要遭殃。

    城下的左军游击,一听这话,立刻就愤怒了,你娘个劈的!魏武军在豫南快顶不住啦,我们张总兵辛辛苦苦渡江,赶来保护你们,你们就让我们在野地里冻着?草你娘的,你娘心让狗吃呢?信不信我们总兵这就发兵,把你这小县打下来!

    左军游击猖狂的很,孙知县额头冒汗,县里根本没能力抵挡左军的进攻。

    张应祥骑在马上,闭目养神,手下人马却已经鼓噪起来,叫嚷着要杀进城去。

    孙知县束手无策,左军毕竟是官军,又已协防的名义要进城,他挡又挡不住,可是让左军进城,百姓怕又要遭殃了。

    正在孙知县不晓得该怎么办时,城中街道上,忽然来了一群人,为首一人却是本县有名的士绅王进士。

    他是汉川县士绅的领袖,家中良田数千亩,根本不将知县放在眼里,就是知州也得对他客客气气。

    以前汉川县任何事情,都得他点头首肯才行,否则知县的命令都不好使。

    可是,自从高义欢控制汉川县后,王进士的日子便苦了起来,名下田产必须交税不说,连租子也不让多收,便让王进士不高兴了。

    地主家的地,也不是凭空变出来,要是觉得租子高,可以不种,限制租子就有点过分了。

    因为心中不满,所以王进士前段时间,频繁拜访北抚傅上瑞,结果莫名其妙被牵连进入通西大案,害他花了好几万两,装孙子拥护高大帅,才被放出来。

    经历这件事后,王进士看透了,高精忠就是个流氓加无奈,所以他一直暗地里积极联络认识的明朝官员,希望官军打回来。

    听说数千官军进抵汉川县,王进士立时容光焕发,一改往日的低调做派,领着数十名护院,叫上城中有头有脸的乡绅,往城楼而来。

    孙知县,大冷的天,怎么还不开城门,把官军迎进来?王进士领着一众人上了城墙,看了城外一眼,遂即板着脸道。

    孙县令听他口气,就晓得事情不妙,城外三千左军,县里还不团结的话,便是内忧外患了。

    左军的军纪,诸位都有耳闻,一旦进城,百姓肯定遭殃,况且我也没法子向韩国公交代啊!孙县令苦着脸道。

    王进士脸上露出轻蔑,那县令准备怎么办,让左军攻城,杀光百姓吗?

    随行而来的士绅们,听了这话,脸色立刻一变,县令,左军名声是不好,可毕竟是官军,咱们把该给的都献上,把他们喂饱,他们还能咋样?

    孙县令闻语脸上惨白,王进士见他神情,将手杖往地上杵了杵,愠声道,县令,左镇军纪是差了点,但是现在哪有军纪好的军队。魏武军是不扰民,可是软刀子更疼,税法搜刮绅民,比直接抢还狠。现在这个情况,咱们破财免灾,总比惹恼了左军要强。

    说着他一回头,便招呼道:大家听老夫的,咱们把城门打开,迎接官军进城。

    数十名王家的护院,闻语便要去开门,眼看着守城的民壮,要与他们发生冲突,孙县令无奈道:那就开城门,不过大军不要入城,请张总兵进城就可以了。

    城门嘎吱着打开,乡绅门站在街道两旁迎接,王进士自掏腰包,卖了些爆竹,在街道上炸响,欢迎左军进城。

    张应祥骑在马上,在护兵的簇拥下,进入城门,他不停的左右拱手,各位乡亲父老,今后你们的安全,就由我张应祥来守护了!

    王进士感动了,心头连连攒叹,南望王师又一年,王师终于渡江啦!

    孙县令却装着胆子问道,张总兵,韩国公正在河南与东虏作战,张总兵说要协防,是否要赶去豫南增援?

    张应祥见他官服,知道是本县的县令,呵呵道:前面有韩国公顶着,我给韩国公掠阵,还是守住湖广,保护湖广百姓要紧!

    说完,张应祥一挥手,便大声喝道:接管城防!

    三千左军顿时一拥而入,乱哄哄的进入县城~




第471章王进士的宅子不错
    襄阳城,府衙内,陈名夏正在书房内办公,房间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这时房门忽然被推开,一个红脸长须的汉子,疾步走进来,急声道:先生,大事不好了。左良玉派出三千人马过江,以协防的名义,进入了汉川县。

    陈名夏眉头一皱,将手伸过来,王光泰忙将一份急报呈给他。

    陈名夏展开将军报看完,冷哼一声,要是左良玉提前一个月过江,还会给我们造成麻烦,但现在,哼哼~

    他眼光瞟向桌子旁边的一封书信,然后问道:这个左良玉只派三千人过江,领兵的张应祥很能打么?

    王光泰道:这个张应祥能不能打,卑职不好说,不过这人水性很好,曾经光着腚游过汉江。

    哦?陈名夏微微一笑,那看他这次能不能游过长江!

    王光泰来了兴致,先生的意思是现在就发兵夺回汉川,把张应祥感到江里去。

    陈名夏却摇了摇头,不急,大帅只给我们三万人马,光是襄阳荆州勋阳就要二万三千之众镇守,剩下人马要防守承天德安两地,我们的兵力实在有些捉襟见肘。这样吧,你先派给去汝宁给大帅送封信,我稍后自有行动~

    ~~~~~~

    汉川县,对于张应祥部的三千士卒来说,最近几日来,可以说天天都像过年。

    左良玉盘踞在武昌和黄州两府,地盘没高义欢大,可兵马和家眷却有几十万,像是一个翻版的李自成。

    因为地盘小,人员多,所以普通的左军士卒,基本没有兵饷,就是给点米粮,平时自己吃不饱,家眷也要跟着挨饿。

    左镇几十万人马,早就将两府之地,能搜刮的都搜刮干净,要不是朝廷每年有钱粮拨给,早就撑不下去了。

    汉川县临近武昌,因为在高义欢的治下,所以没有战争和盗匪袭扰,社会稳定,而百姓缴纳的赋税降低,生产积极性提高,因此城内不说富裕,但对于左军来说,却已经是天堂。

    入了城,左军士卒起初还保持一下王师的威严,可是中午县里士绅安排的伙食却并不是特别好,没有鸡鸭,于是左军将士在午饭后,便开始自己准备晚饭。

    三千左军士卒,三五成群的闯进城中百姓的家里,开始抢钱,捉鸡逮鸭,吃穿住行,只要用得上的,便统统带走。

    城中的士绅大户还好,都是些有身份的人,还有家丁护卫,左军士卒是不碰的,留给将军们敲诈,他们的主要目标,还是欺负小老百姓。

    这可就害惨了城中的百姓,他们不仅财物受损,一些年轻的女子,也被左军士卒奸污,仅仅一个上午,上吊投井的就有二三十人。

    一时间,大批的百姓跑来县衙告状,可是孙县令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县城一级,是没有什么驻兵的,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的大城,通过大城来控制周边。

    魏武军在湖广人少,更加不能分散,否则真遇见大事,力量就不能迅速握成拳头,迎击敌兵。

    左军三千人马,涌入城中,三百由士卒和民壮组成的武装,便被左军缴械,孙县令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自责,觉得自己对不起百姓。

    左军士卒在县城里作恶时,王进士却在府里摆下宴席,邀请张应祥做客,县里一众士绅,则一旁作陪。

    这时,县里发生的事情,士绅们都知道,心中都有些惶恐起来,希望张应祥能够约束部众,都怕左军劫完了百姓,便抢劫他们,不过王进士对此到不是很担心。

    张应祥受邀来到王府,王进士领着众士绅站在外头相迎,便见张应祥同几名将领,在亲卫的簇拥下,来到府门前。

    张总兵,老朽恭候多时了。快,里面请!王进士热情的拱了拱手,脸上容光焕发,然后侧身做出一个手势。

    张应祥却没理会他,目光打量着府邸,眼睛眯了起来,一边往里走,一边对身边人道:这个宅子不错啊!

    一行人走进王府,士卒们坐在外堂,左镇士卒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他们一边吃菜,一边喝酒,大声吆喝着,催促上菜,然后筷子乱戳。

    一盘菜刚端来,士卒动筷子的动筷子,抢盘子的抢盘子,像是饿鬼投胎一般,片刻就抢了个精光。

    在堂内,张应祥理所当然的坐在上手,王进士等人作陪,不过众多士绅却有些不安。

    这时他们才发现,魏武军虽然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但是只要他们守规矩,就能得到人身和财产的保障,让人有安全感,可左军一进城,就四处抢掠,让他们没有安全感。

    酒席上,众多士绅基本不怎么说话,没什么人主动敬酒,气氛稍显尴尬。

    王进士见此,主动活跃气氛,端起酒杯,张总兵,这次领兵进入汉川布防,汉川就有了保障了。

    张应祥同他喝了一杯,也不管那些士绅为啥情绪不高,反正他自己是喝高兴了,主动端起酒杯,保境安民是本将的职责,大家不要客气!来各位一起干了这杯酒,本将有话说。

    在做的士绅大多心中苦涩,外面都成啥样了,这位张总兵还能说出这话,他要是不保境安民,那又是什么情况?

    喝完一杯,张应祥便放下杯子,然后说道:你们都知道,豫南在打大仗,那些鞑子凶猛的狠,本将看韩国公,也顶不了多少时间。用不了多久,鞑子就要南下。本将奉命前来协防,保护诸位的安全,弟兄们的粮饷,你们是不是给本将报销了。

    王进士早有准备,左军就是条恶犬,得喂饱了,才能给他看家护院。

    呵呵~王进士满脸微笑,这个张总兵可以放心,老朽早就准备了一笔银子,准备犒劳大军。

    张应祥脸上立刻笑了,哈哈~准备了多少?

    老朽和城中乡绅一起,愿意给总兵提供白银一万两!王进士得意道。

    张应祥也就三千人,发给士卒的话,每人能拿到三两,相当于两个多月的军饷。

    当然这笔钱虽说是给左军士卒,但是多半会进张应祥的腰包,一万两的巨款,足够将张应祥砸的趴下了。

    王进士心中自得,一万两虽多,但是平分到众士绅头上,其实并不多,况且只要能任由他收租子,加重点佃租,在勾结下官吏,少交点税,损失很快就能补回,并且每年还能赚一笔。

    王进士脸上满是笑意,谁知道张应祥的脸上却忽然一沉,把脸一板。

    这时他身边一员将领见此,把酒杯往地上一砸,你娘个劈!找死是吧!一万两就想打发我们,当我们总兵是叫花子啊!

    王进士没想到丘八不给面子,不过还是问道:那张总兵想要多少?

    张应祥不说话,一旁的游击当即道:至少十万,没这个数,谁也别想走!

    他话音刚落,外堂刚还在吃喝打闹的士卒,便忽然冲了进来。

    这一下乡绅们都傻了,王进士脸上出现一丝慌色,心中不淡定了。

    这时张应祥却站起身来,变了脸色,呵呵,本将知道你们不容易,不过不能苦了我兄弟。你们在这想办法凑凑,本将有些乏了,先去休息。

    说着他看向王进士,这宅子不错,本将就住这里了!

    王进士一听这话,悔恨的眼泪都快出来了。



第472章高大帅很有才华
    南阳城外,高义欢府邸内,最近出了一件怪事,时常有断断续续的乐声传出,显得里面十分热闹。

    高义欢请了个班子,又将府里的丫鬟们叫了出来,在院子里站了三排。小丫鬟们按着高矮排列着,小的站在前面,高的战后面,最后一排则站着几名护兵,等着高大帅发号施令。
1...210211212213214...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