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南明大丈夫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话凄凉

    朝廷需要稳住高义欢,也需要稳住左镇几十万人马,不仅给了他一个侯爵,每年还得给他大笔的钱粮,来稳住这个军阀,以防他乱来。

    这也是明朝最主要的困局之一,朝廷赋税本就不多,每年还得花费大笔的钱粮去稳住这些军阀,要是朝廷不给,左镇几十万人,进湖广入江西,甚至下江南自己找钱粮,那大明朝就得崩溃,所以朝廷不给不行。

    可是这些本来是要养军的钱粮,给了军阀,这些军阀又不帮朝廷打仗,不听号令,朝廷便始终没有钱粮训练直接听命朝廷的军队,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的明朝已经被这些军阀绑架,想要破局,除非能提高岁入,重新找到一笔钱粮来编练直属于朝廷的军队,或者是想办法除掉这些军阀,否则最后只能覆灭。

    朝廷没有军队,想要除掉军阀,便基本不可能,而不除掉他们,朝廷就只能继续被他们吸血,南京朝廷立国两年,但它的处境,可以说依旧非常的艰难,没有大智慧,无法解开这个死结。

    这日在南宁候府,黄澍带着侯方域等东林干员,再次来拜见左良玉。

    侯爷,现在正是动手是最佳时机啊!黄澍坐在堂下,语重心长的劝说左良玉。

    侯方域也开口道:侯爷派出三千大军过江,北岸的魏武军没有动静,选择忍了下来,就说明他们现在不想与侯爷冲突。晚生以为,他们越是不吭声,侯爷就越是应该动手,否则等襄阳和荆州的魏武军做好了准备,侯爷恐怕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取湖北了。

    东林党掌握江南的资源和钱粮,可是手中却没有军队,让他们在朝堂上始终直不起腰杆。

    江北的兵马,不是高名衡的人,就是马士英的人,东林党左看右看,只能选择拉拢被挑剩下的左良玉,而左良玉也确实需要在朝中找到强援,所以双方王八看绿豆,一上来就对眼了。

    东林党很看重左良玉这支人马,不仅为他提供钱粮,还派了许多东林骨干过来,侯方域便是其中之一。

    左良玉心头已经动意,毕竟湖广的魏武军有三万人,要是他们做好了准备,即便高义欢败了,他也难以收取湖北,反而容易便宜了清军。

    现在趁着高义欢被清军缠住,湖广的魏武军群龙无首之际,确实是一个收取湖北的机会。

    一时间,左良玉有些摇摆起来,他沉默了一会儿,两位容本帅再考虑一天!

    汉川县,自从左军入城后,城里的百姓和士绅,就遭受了大罪。

    城中的士绅,本来以为官军来了,他们便能重新掌握县里的话语权,可是不想却比高义欢统治时还要惨。

    高义欢只是让他们少收佃租,不要偷税漏税,该他们得的,还是一分不少,生命和财产都能得到保障,可是左军就不一样了,他们确实不管你收多少佃租,也不管你偷不偷税,他们是直接从你家里拿,有什么拿什么,你就是收十成租子,也落不进自己口袋,全都是他们的。

    短短几日时间,县里的百姓就被左军祸害了几遍,不少百姓受不了,纷纷逃亡,可是士绅们的家业都在汉川,能往哪里跑呢?

    这日孙县令的宅子里,十多个乡绅找上门来,围坐在一起,一个个都是愁眉苦脸。

    县令,现在这个局面,您得出来想个办法啊!一名老者捶胸顿足。

    孙县令苦着脸,我能有什么办法?说着他扫视了众人一眼,王进士呢?他怎么没来?

    别提了,张总兵住在王宅,把王进士的儿媳给奸污了。现在他儿媳上吊自杀,儿子被打得卧床不起,王进士已经病倒,都不知道能不能停过来!一人叹气道。

    众人一阵沉默,本来好好的,非联系南边,现在搞成这样,这都是些什么事儿。

    孙县令沉默半响,诸位,现在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个张应祥摊牌,再凑比银子,把他送走,要么就只有去襄阳请兵,把他们赶到南岸去!你们选哪一种~




第475章那就留在汉川吧
    傍晚时分,汉川县的乡绅们,来到县里唯一座还算有点档次的酒楼临江楼。

    每个人脸上都露出沉重之色,他们站在院子里,互相看了一眼,都是摇头叹息,一个个强颜欢笑,有苦难言。

    本来以为高义欢压低佃租够狠了,不想迎进来的官军,比高巨寇还要狠的多,高义欢只是拿走一部分租子,左军是什么都要。

    眼下汉川经历这一场浩劫,乡绅们都有责任,特别是王进士,要不是他,左镇不会选择来汉川。

    不过这时王进士的儿子被人打个半死,儿媳自杀,他已经留下后悔的眼泪,恨不得把自己抽死。

    本来今天这个宴会,他们都没心情来,但是张总兵对于孙县令提出,全县凑一笔钱粮,恭送他移防的事情,却上心的很,下令士卒将县里的头面人物都叫来,谁不来就是不给张某人面子,张某人就要发飙。

    一时间,县里的乡绅都被左镇士卒从家里拖了出来,连家里死了人,儿子被打成残废的王进士,也被押过来赴宴。

    堂堂进士老爷,在地方上都是要脸面的人物,左军一点面子不给,不仅讹他得钱财,还糟蹋他得家人,而他却全然没有反抗的能力,可以说威严扫地,昏聩愚蠢的名声,恐怕成为别人的笑柄。

    乡绅们被领到二楼雅间,不多时,张应祥便带着近百名亲丁来到临江楼。

    带这么多兵,乡绅们立刻就苦起脸来,知道今天晚上又得流血。

    前几天吃一次宴席,每人都掏出几千两银子,才被放回家,这次不晓得又要交多少,才能换个平安。

    张应祥对自己的亲丁还是很不错,近百亲丁,在楼下摆了十多桌,每桌都准备了鸡鸭鱼肉,还有肥而不腻的猪头肉,让人垂涎欲滴。

    大兵们纷纷入座,张应祥挥手招呼道:老乡热情款待,弟兄们吃好喝好,别辜负他们的好意。

    左镇士卒一阵哄笑,等张应祥在几名将领的陪同下上了二楼,便立时开动,一个个大声喧哗,猜拳喝酒,大块吃肉,好不快活。

    呵呵~诸位父老都来了啊!张应祥走进雅间,皮笑肉不笑。

    房间内小声议论的士绅,瞬间雅雀无声,在孙县令的带领下都站了起来,给张总兵行礼。

    张应祥一屁股直接在孙县令身边坐下,然后抬手压了压,今天把大伙叫来,主要是来商议一下,如何报销我们左军驻防的花费。本将听说诸位想一次性缴清,本将心中甚为感动,与将士们商议后,决定给诸位打个折,就要十五万两吧!

    乡绅们险些吐血,都面露难色。此前他们已经凑了十万两,现在又要十五万两,就算家底掏光,也凑不出来。

    汉川县一年的赋税,还没一万两,这笔钱他们靠收租子,得手收多少年,才能收回来。

    张应祥见众人的表情,没人应声,心里不快,脸又板了起来,旁边的部将会意,忽然站起身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盘子酒杯里酒水和汤汁四溅。

    娘个劈的,给脸不要脸是吧。十五万两,少一个子都不行,别把总兵的好心不当回事,今晚必须凑齐,等咱总兵改变主意,就不是这个价码了!

    部将凶神恶煞,同时雅间的门被推开,几个左军士卒闯了进来,把刀拔出半截,刀身寒光闪闪,显得杀气腾腾。

    这哪里是官军,根本就是土匪。众人一看,就知道今天不割肉,估计又走不出这个门了。

    众多士绅只能将目光投向孙县令,心中有些埋怨,不是说好了去襄阳请兵吗?怎么又变成了给张应祥凑银子。

    可是孙县令却无视他们询问的目光,反而对张应祥赔笑道:张总兵不要急,皇帝还不差饿兵,县里也不能让左军弟兄们寒心。县里带头拿出三百两,诸位麻利些,该拿多少,拿多少,把自己的数目认领了,好让左军弟兄移防它处去。

    见县令这么说,众人心中不禁怀疑,不会是孙县令和张应祥商量好了,来搜刮他们吧。

    一时间,众人想死的心都有了。王进士哀叹一声,我认捐一万两,这就让人去取!

    不管怎么说,得赶快把左镇送走,让他们继续驻扎下去,他不敢保证,会不会还有家人,被这帮畜生伤害。

    王进士带了头,其他人还有什么话说,各位乡绅老爷们,都表示认捐,让人回去拿银子来赎自己。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一箱箱的银子陆陆续续的抬到临江楼的院子里,堆得如同小山一样。

    张应祥从窗外往下看,白花花的银子,在月光下闪着银光,他的眼睛也放光了。

    虽然离十五万两,还有些距离,不过张应祥已经十分高兴,他不禁转过身来,呵呵~本将代替弟兄们,感谢各位父老的爱戴了。

    汉川县的土财主,现在真的被压榨的差不多了,剩下估计一个晚上凑不出来,见已经没有银箱进来,孙县令又陪笑道:张总兵,剩下的能不能通融一下,多给大家一点时间。

    张应祥心情大好,呵呵,好说,本将不急,反正本将也没打算这么快走,便在汉川多住些时间,等你们凑齐了再说。

    一听这话,乡绅们捶胸顿足,都快被逼哭了。

    张应祥却心情愉悦,让人看好银子,招呼大家吃饭,众人哪里有胃口,气氛变得有些尴尬,不过丝毫不影响张应祥。

    他心情愉快,完全不理会众人的感受,自己喝了几杯,忽然觉得有点不太对味,似乎少点什么意思,便放下筷子问道:怎么不找几个姑娘,过来陪陪酒啊!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接这个茬,张应祥入城后,已经糟蹋不少良家妇女,光被逼死的就有五人。

    没人说话了,张总兵喜怒无常,眉宇间立刻又不快起来。

    他重重将酒杯放下,冷哼一声,旁便部将见了,顿时又怒了,娘个劈的,我们总兵率兵保护你们,你们就这个态度。今天不让我们总兵满意,咱们左军就留在汉川了!

    士绅们吓得面如死灰,这可使不得,有人刚要屈服,孙县令却忽然冷笑一声,那你们就留在汉川吧!现在就是想走,怕也走不成了!

    板着脸的张应祥眉头一皱,有些诧异,眉毛一竖,孙县令是什么意思?

    话音未落,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两名左军士卒发出一声惨叫,身子撞开屋门,砸在酒桌上,桌子顿时垮塌,盘子酒杯落了一地,惊得士绅们纷纷跳开。

    张应祥神色大便,看清十多名不速之客,出现在门外,顿时急步窜起,跑到窗口边,来人,快来救老子!

    孙县令却冷笑道:张总兵,没用的,你叫破喉咙也没人救你了!



第476章诱敌过江
    酒楼下面,近百左军士卒,都被药翻了,院子里躺了一地,一个个哼哼着,嘴角冒着泡泡。

    张应祥立刻就反应过来,遭了算计,他到底是个总兵,手上功夫还是有的。

    说时迟,那时快,他身子一跃,就想破窗而出,可人刚跳起,却又忽然一声惨叫掉落下来。

    一枚弩箭,直接射在他的大腿上,让他重重摔在窗户前。

    十多把手弩,对准地上的张应祥,还有几名左军将官。

    谁敢动一个试试,立刻送他升天!王光泰一脚踹翻一把椅子,手里端着手弩,很拉风的一声怒吼。

    张应祥趴在地上不敢动,几名左军将官也都被震住了。

    不过张应祥并没搞明白情况,以为只是孙县令阴他,立刻就骂道:姓孙的,你敢阴老子!

    说着他见凶神恶煞的站着的王光泰等人,气焰不免就降低了一些,又道:我劝你们悬崖勒马,你要是识相,把我放了,我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孙县令却冷笑一声,偏三岁小孩哩,他对王光泰道:这厮还不服哩!

    王光泰顿时一挥手,给老子打!

    一名魏军上前,轮起胳膊,就照着张应祥的就是一个大耳瓜子,直打得他眼冒金星,脑袋一片空白。

    张应祥毕竟是一员总兵,要面子地,直接打脸,他还要不要混了。

    你们狠,老自看左大帅发兵后,看你们怎么收场!张应祥恼羞成怒,搬出左良玉来。

    王光泰却微微一笑,我魏武军就在这里等左良玉过江,我到要看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

    张应祥一愣,心中瞬间惶恐起来,原来是魏武军来偷城了。

    如果是孙县令阴他,他还可以扯大旗,用左良玉来吓唬他们,可是魏武军,那情况就不样了。

    孙应祥满脸惊愕,你们魏武军主力不是在河南与鞑子激战吗?怎么还敢来在湖广对我们出手?

    王光泰一脸得意,很平淡的道:哼,鞑子其实我们大帅的对手,多铎已经败了!

    孙应祥和几名左军,顿时面面相觑,心头狂震。

    这时那名魏武军士卒,却再次出手,左右开弓,啪啪打脸,没几下张应祥便满嘴是血,牙齿都给打松了。

    看着张应祥被打,屋里的左军顿时脸色煞白,那名很善于察言观色的左军游击,当即赔笑道:兄弟,都是误会!大家都是官军兄弟啊!

    误会你娘个劈!都给老子绑了!王光泰一脸鄙夷,怒吼一声,几名士卒就立刻上前,将房间内的左军全部都给绑了。

    城内的左军入城后,忙着祸害百姓,军纪差不说,打仗还不行,基本没什么警惕性。

    王光泰得知城中的情况后,同孙县令取得了联系,不过为了防止走漏消息,并没有将事情告诉城里的士绅,而是悄悄派精锐混进城内。

    城中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粪夫将城里的大粪运出城去,魏武军就扮作粪夫入城。

    在张应祥和部将来到临江楼赴宴的时候,城外的魏武军,早已做好夺城的准备。

    王光泰见控制了张应祥,遂即便一挥手,让大军进城,别放走一个左兵!

    一名士卒立刻取出一枚响箭,走到窗户边,抬手射出,箭矢拖着尾焰,窜上天空,嘭的一下炸开。

    一瞬间,隐藏在城池内的士卒,还有衙役,便沿着街道到往城门走,与此同时,城外数千士卒,火把突举,直接向县城逼来,左军顿时大乱。

    汉川县南城,城门嘎吱的打开,数百慌乱的身影,从城池中涌了出来,想往南逃窜。

    他们刚出城门,迎面却忽然火光闪烁,砰砰砰的铳响中,出城的士卒,立刻就被打倒大片。

    左军大为惊恐,大批士卒又往城内涌,同要出城的士卒挤在了一起。

    城内三千左军,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县城就因为混进城的士卒,与城外埋伏的人马配合下,稀里糊涂的陷落。
1...212213214215216...4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