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李中易不动声色又说:虽是契约,不过,以家人和女子为约,确实有些不太仁义,请问梁公,可否取消此议?
梁国宾料定李中易是怕了,成心想帮着家人脱难,他还要骑李中易的美妾呢,自然又是一口回绝,在下不同意毁约。
李中易点点头,事不过三,加上昨天前几天的那一次机会,老子已经做得仁至义尽了,任谁都无话可说了。
那好吧,微臣斗胆,有请陛下和诸位相公,随下官到渡口处一观。
在柴荣的默认之下,李中易领着满朝的大人物,一起踱到了岸边的高处,
呀有人惊叫出声,柴荣定神一看,却见江面上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无边无际,黑压压的一大片,一眼望不到头。
撤顶棚!李中易忽然扯起吼咙大喊了一嗓子。
哗哗哗!顺着顶棚被拆卸下来,装满了黄灿灿粮食的大小船只,简直快要亮瞎了梁国宾的狗眼。
梁国宾也是做老了生意的人,他自然看得出来,如果江上的这千余条大小船只,都装满了粮食,绝对超过三十万石。
范质看了眼前的场景,不由扭头怜悯的望向梁国宾,这个梁国宾也是生意场上的百胜大富豪,没想到,今天居然彻底的栽倒在了李中易的手上,悲剧啊!
李重进忽然插话说:会不会有诈?
柴荣面无表情的望着李中易,李中易拱手说:请随便派人检查,只要不把粮船弄翻了就好。
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粮食,李中易怕个球,只要堵住李重进暗中搞鬼的可能性,梁国宾的家产奴婢美妾,就要改换门庭,都归了他李某人。
梁国宾不死心的安排了随行的帐房掌柜伙计,嚷嚷着要大规模的抽检。
出乎意料之外,柴荣居然点了头,梁国宾象疯了一样,一连查了近百条粮船,居然每条船的粮食,都只有多的,竟没有少。
范质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他大致数了一下粮船的数量,就公开宣称:一千七百多艘粮船,即使是半载粮食,别说三十万石了,肯定超过五十万石。
一时间,全场都惊呆了,大家全都注目在李中易的身上,仿佛看到了外星人一般。
不可能,不可能,满城的粮商都和我约好了,绝对不可能卖粮食给你的。梁国宾明明知道大势已去,却开始胡言乱语。
不可能,绝不可能,你哪来的这么多粮食?梁贵宾象没头苍蝇一般,咆哮如雷。
柴荣皱紧了眉头,瞥见李重进面色铁青的一片,也就没有吱声。
李中易扫视了全场一周,轻声笑道:梁东主,和你事先约好不卖粮食的东主们,昨日为了黄草纸,换得最起劲。
到了这个时候,梁国宾还不知道,他被李中易耍了,那真成了天字第一号的大笨蛋了。
你,你是骗子,你骗了我梁国宾进入到语无伦次的状态。
李中易重重的叹了口气说:梁东主,在下先后给了你三次机会,主动要求解除契约,你当着陛下的面,又是怎么说的?
人群里有人小声议论起来,是啊,李无咎确实做到了仁至义尽,机会都给了三次,姓梁的真是自己做孽不想活啊
这个姓李,太狡猾了,挖了这么大一个坑,让梁国宾跳了进去。唉,梁家的家产全完了。
姓李的贰臣真厉害啊,连梁国宾这种狠角色,都输得脱了裤子,不好惹啊
现场的大人物众说纷纭,议论不小,可是,他们再看李中易的眼神,却是嫉妒羡慕仇恨畏惧等各种情绪混杂在了一块,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三司使衙门还缺个盐铁副使。一直面无表情的柴荣,在深深的看了眼李中易之后,却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就起身领着心有不甘的李重进,另怀鬼胎的张永德,以及诸位相公和枢使们回了城里。
唉呀呀,李公,小人家里刚好买来几个胡姬,还请赏脸,帮着破个瓜。
李公,小人有眼不识金镶玉,做了一些糊涂事,还请你老多多海涵啊。
哎哟喂,李公,您还未订亲吧?小人的长女,长得如花似玉
一时间,阿谀之词,如同潮水一般,把李中易整个的淹没了。
李中易还用得着这些大豪商,一一作了安抚之后,迈步往外走。
:昨天兄弟们很给力,司空也兑现了承诺,顺利的提请完成了四更。现在是263张月票,如果今天凌晨前,月票数超过了283张,司空一定继续四更,绝不失言!
第135章 阉小猪
黄景胜注意到,原本嚣张跋扈的梁国宾,如今已经成了丧家之犬,身边竟无一人,连他帐房掌柜伙计们都跑光了。
唉,早知道我家公子的厉害,你姓梁的又何必硬要起贪念呢?真是活该啊!
李爷,求求您给条活路吧?梁国宾突然跑到李中易的跟前,双膝跪地,磕头如捣蒜。
李中易冷冷的看了看梁国宾,吩咐随从说:给他五百贯。掉头就走。
多谢李爷,多谢李爷梁国宾感激得不得了,连头都磕破了。
黄景胜有些诧异的追上李中易,小声问道:公子,凭什么要给他钱?如果不是您造出了好纸,从南唐的李煜以及喜欢写诗作画的士绅手上,换得了几十万石粮食,姓梁可不会放过咱们。
李中易冷冷的一笑,说:梁国宾坏了李重进的大事,我敢断言,只要他离开此地,小命就难保,这五百贯不过是提前预付的丧葬钱罢了。
哦哦,原来如此啊,哈哈,姓梁的早知道有今日,又何必当初呢?黄景胜恍然大悟,咧嘴笑得很开心。
老黄,这逍遥津的税款,必定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财源。我自己估摸着,津令的人选,多半要我来推荐,你务必要看好这个宝地。李中易扭头看着黄景胜,笑嘻嘻的向他交了底。
黄景胜倒没有太过惊讶,以李中易的本事,区区逍遥津令又算得什么?
李中易高升为三司使下属的盐铁副使之后,已经摇身一变,跨进大周朝的中高级官员行列。
三司使,号称计相,是后周最高级的财政官员,下设三司:盐铁司户部司度支司,每部皆有使副使各一人。
盐铁使掌管七个案(分部),除了两税之外,所有来钱的商贸税源,无一不插手;户部使,则主要负责征收两税酿酒修造后勤供给;度支使则相当于财政部预算司长,权力也很大。
通俗点说,李中易现在的级别也许不高,但是手上的经济实权,却相当的可观。
由于上一任的盐铁副使,正在外地查税,需要等他回京来办交接,所以,李中易倒有了一段空闲的时间。
薛夫人已经怀胎八月有余,即将临盆,李中易早早的准备好了止血钳手术刀,以及麻醉散,除此之外,还有75的医用酒精,大量提前预备好的麻纱布和绷带。
蜀国第一名医李达和的心已经乱了,连薛夫人的脉都拿不准。李中易上阵的时候,第一次也是拿滑了脉,他洗了把冷水脸后,这才真正的静下心来,替亲娘号准了脉。
大人,阿娘的脉相上佳,毋须过虑。李中易把准了脉后,起身安慰李达和。
李达和叹息着说:当初,你阿娘生你的时候,为父好象都没有如今这么紧张过,唉,越老越胆小怕事了。
哦,对了,你阿娘最近腻味了羊肉,牛肉看着就想吐。唉,她现在是双身子的人,一直吃素,身子骨怕是顶不住啊。李达和一阵长叹。
李中易想了想说:孩儿去买几只小猪,试探着阉了,稍微养大一点,做乳猪的菜给阿娘换换口味?
由于李达和对薛夫人的饮食看得很紧,李中易只能事先征得他的同意,才有可能把猪肉端上亲娘的饭桌。
李达和犹豫了一下,联想到薛夫人最近的食欲很差,换了很多花样,都不顶事,他只得无奈点了头,算是勉强同意了吃猪肉的建议。
他们李家并不是正经的儒门士大夫家族,又是世代行医,对于猪肉这种下等人才吃的东西,并不完全排斥。
李中易一边让人去买刚出生没几天的小公猪和小母猪,一边命人在家中的后院,建起一座不大的猪圏。
养猪和养马一样,气味都很大,每日的清洁卫生工作,李中易就非常重视。
李中易让请来的工匠,绕着猪圈的四周挖了一圈深达一尺的明渠,底部呈现一定的坡度,方便让冲刷的水,顺利的流进花粪池。
明渠的底部和四壁都铺上平滑的石板,其上部留下了可以盖上石板的凹槽,避免臭气四溢。
钱多力量大,请的工匠们也肯卖力,没有两天,李家的猪圈就已经修造成功。
李中易让工匠们,沿着墙壁遍洒石灰,提前做好了防疫的工作。
随从李小五一口气买来了二十头刚出生十多天的小猪,公多母少,李中易看着这些睡态可掬的小猪,不由微微一笑,以后有猪肉吃了。
李中易按照后世的零星记忆,命人煮了杂粮,喂这些还没有断奶的小猪吃。
有些小猪吃了饲料,另一部分小猪,却一直在睡觉,李中易也没太在意,回房去整理具有消炎杀菌功效的云南白药残方。
这云南白药,乃是国宝级的药方,以李中易的地位,也仅仅知道得不全。
不过,李中易添加了一些别的药材之后,虽然药效略逊于云南白药,大致也够用了。
第二天一早,李中易带着全套的阉猪工具,命人捉来一头小猪,他要亲手实验阉猪的方法。
临时搭起的大灶上,架起了一口大锅,锅内是冒着腾腾热气的滚水。
李小五和李小六死死的摁住了小猪的四蹄,李小七压住小猪的脑袋,李中易拈起手术刀,用麻布制成的麻签,仔细的在刀上消了毒。
李中易伸手揪住小公猪的小,在要阉掉的部位四周,遍擦医用酒精,以免感染。
小公猪也许知道厄运即将降临,拼命的嘶叫着,听着倒有些渗得慌。
李中易上过无数次手术台,自然不会在意这么点小插曲,他握紧锋利的手术刀,左手揪紧小公猪的小,迅速的一刀下去。
伴随着小公猪凄厉的叫声,它的小已经被李中易切下,猪血随即从创口部位喷了出来。
李中易不敢怠慢,顺手抓起一把消炎止血的仿云南白药,捂在了小猪的伤口上。
即使仿造的云南白药,其功效也不是盖的,从伤口内涌出的血很快就被止住。
李中易放下手术刀,探手取来消毒过的麻绷带,紧紧的缠绕在小公猪的伤口上。
李中易事先一直担心被阉过的小公猪,到处乱窜,蹭破了伤口,导致感染死亡,所以提前预备了单独的干净猪舍,把小猪放了进去。
你们几个仔细盯着点,发现不对,赶紧来报我。李中易虽然是顶级名医,却从来没有干过兽医的勾当,心里自然不太摸底,需要好好的研究。
当晚,芍药的亲戚来了,只能在旁边干看着李中易变着花样的欺负瓶儿。
完事后,李中易躺在床上,瞥了眼装睡的芍药,他心想,还是叠一起比较好。
以李中易的年龄,体力,以及膳食营养均衡的保养,仅仅是一夜二次郎,也太跌份了。
第二日一早,李中易去给父母双亲请过安后,就接到了一个坏消息:昨天阉掉的那头小公猪,一动不动,不吃也不喝,更不撒,仿佛死猪一样。
李中易快步赶到实验猪圈,仔细的检查过了小公猪的伤口,他惊讶的发现,伤口并没有感染。可是,小猪却浑身僵硬,成了一头只会喘气的活死猪。
怎么会这样呢?李中易绕着实验的猪圈,走了好几圈,始终没有任何头绪。
嗯,不如去驴羊市那边看看,人家是怎么阉的?
隔行还是如隔山呐,身为名医的李中易,遇到了全新的挑战。
李中易吩咐了瓶儿几句,就领着几个以前的牙兵,如今的贴身随从出了府门,乘马车直奔开封城内有名的牲畜场。
由于大周和契丹是敌对关系,定难军(西夏)的李家又是王国,大周朝失去了马的来源。
所以,李中易在街上看到的马车极少,大多是驴车,驴骡车或是牛车。
到了牲畜场后,李中易四处晃悠着,想亲眼见识一下,卖驴子怎么阉小驴?
可是,走了一大圈,除了叫卖驴骡和牛的小商人之外,李中易楞是没见着阉割的现场。
李中易见势不妙,索性让随从掏钱,买了头小驴,顺便想看看那商贩怎么阉割小驴的。
可是,让李中易没有想到的是,那商贩拱着手,显得很为难的说:这位大官人,小人不敢隐瞒,如果小人现在阉了这小驴,您直接带回去后,恐怕活不过几日?
李中易眼眸一闪,赶紧追问这个商贩:为何?
那商贩苦笑着解释说:才出生不久的小驴,在还没断奶的情况下,骤然离开母驴,很容易夭折。
李中易这才恍然大悟,还真是隔行如隔山呐,敢情核心是在母猪的身上。
小八,你赶紧回去通知买猪的小七,让他把生下小猪仔的母猪给买回来。李中易吩咐过李小八后,索性掏钱,连那头母驴也一块儿买回去。
阉割小公驴的时候,李中易发现,这商贩根本没有采取任何的消毒措施,只是让伙计们把那头小公驴死死的摁住,然后用一把沾满了血污的匕首,手起刀落,直接切下了小驴的小。
第136章 这次搞对了!
李中易凑近一看,敢情,小驴的小还在,小蛋蛋却没了。
小驴疼得一阵乱抖,血流如注,那商贩手疾的抓起一大把香灰,猛的捂到了小驴的伤口处。
一把,两把,三把香灰敷到伤口处后,血渐渐的被止住,只是小驴叫得依然异常凄惨。
到目前为止,和李中易阉小猪的手段,有着本质性的不同。
李中易毕竟不是兽医,直接切下了小猪的小,自然问题很大了,不死才怪!
让李中易感觉到惊讶的是,那商贩替小驴止住血后,直接将那驴抬到了母驴的身旁。
在母驴大舌头的舔弄下,刚才还叫得惊天动地的小驴,其嘶鸣声渐渐减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