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烙饼,七天的量,其余的皆分给百姓。”杨烈一如既往的惜字如金,话虽少,意思却表达的异常明确无误。

    胡真抱拳拱手道:“下官这就去安排,请杨帅放心。”杨烈点了点头,胡真办事一向妥贴,从未出过差池。

    撇开河北道行军大总管的职务不提,单单是杨烈挂着的征北大将军头衔,就有资格被称为帅臣。

    李中易打进了开封之后,一共封赏了五位将军,即宋云祥的征西将军,刘贺扬的征东将军,马光达的平南将军,廖山河的平虏将军,以及杨烈的征北大将军。

    其中,身份最尊贵的,自然非杨烈的征北大将军莫属!

    按照李家军的条令,大将军之类的头衔,不过是些个虚头巴脑的东西罢了。最重要的是,杨烈是现任河北道行军大总管,这才是赫赫的实权职务。

    此次袭扰幽蓟大平原,李中易给杨烈的命令,写的异常之含糊不清,等于是给了杨烈自专的巨大权柄。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杨烈固然权柄巨大,却也有随军的镇抚分其权。

    偏师的镇抚使——严重茂,此前就是第一军镇抚使,他和杨烈已经是多年的老搭档了。

    杨烈有个老习惯,除了训练和作战之外,旁的事都懒得去管,这些杂活也都归了严重茂管辖。

    方才,杨烈对着军用沙盘思考下一步作战方案的时候,严重茂就在前院指挥将士们,收降纳粮,安抚百姓。

    李家军的特点,就是四分军事,六分政治。

    怎么和敌人作战,那是杨烈的职责。打下了武清县城之后,所有的善后事宜,就全都是严重茂的事儿,杨烈一向不乐意插手闲杂的恼人之事。

    至于,怎样安抚百姓,整顿官府,分发粮食,发动群众诉苦,并把民众组织起来,这些思想政治工作,严重




第1264章 你狡我精
    杨烈的兵少,仅有三万余人,即使拿下了武清,也只可能暂时占领,而无法分兵驻守。

    李中易曾经分析过游击战的精髓,即敌进我退,敌疲我扰等十六字方针,杨烈对此深以为然。

    拿下武清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契丹人在幽州的有生力量,这是李中易交给杨烈的战略任务。

    在武清休整了四天之后,武清城里抄捡来的粮食,严重茂全都分给了县城里的草民们。

    俗话说的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

    尽管武清的经济底蕴尚可,治安也很不错,但草民们没谁会嫌弃多领几袋子粮食。

    这粮食呐,分给草民很容易,若是契丹人回头再要草民们交出多得的粮食,那就要得罪死不少人了!

    在武清的这四天,杨烈也没闲着,随军参议司一共制定了四套作战方案,分别应对契丹人的四种态度。

    最佳的状态是,调动出幽州的契丹人主力,以减轻李中易那边的军事压力。

    不过,契丹的主帅耶律休哥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没有派主力出来夺回武清县城,反而派出了三万契丹精锐铁骑,在耶律哈赤的率领下,打算和杨烈所部打一场游袭战。

    游袭战,是耶律休哥的发明,顾名思义,游而击之,袭而扰之。

    休哥交给耶律哈赤的任务,只有一样,那就是远远的监视杨烈部的动向,如无绝对的把握,禁止耶律哈赤冲上去和杨烈部决战。

    斥喉禀报了耶律哈赤率兵前来的消息,杨烈原本以为契丹鞑子会衔恨扑上来决战,却不料,耶律哈赤在距离武清县城北门的三十里外,果断停了下来,再不愿前进半步。

    参议司的参议们,起初以为耶律哈赤只是先头部队,他停止前进是想等待大部队前来汇合。

    不成想,耶律哈赤这一等就是三天,而杨烈军的斥喉却没有发现契丹人主力的踪影。

    杨烈摸着下巴,对照着硕大的军用沙盘,反复研究了一番,最终得出了结论:契丹人的主力不会来了。

    耶律哈赤显然不是来决战的,而是想从旁牵制杨烈部在幽蓟大平原上攻城略地,必须承认耶律休哥的头脑异常清醒,选择的战术也非常有针对性。

    可想而知,只要耶律哈赤的三万兵马始终待在杨烈的附近,哪怕不冲上来邀战,也是杨烈部的心腹之患!

    “杨帅,契丹鞑子不是一般的狡猾啊!”严重茂听了杨烈的分析之后,情不自禁的大发感慨,“难怪主上一直视休哥为平生最大的劲敌呢。”

    “嗯,契丹人的优势主要就是机动力非同小可,我军虽然已经实现了骡马化,行动的速度终究不及马背上的契丹人。”原本是闷嘴葫芦的杨烈,史无前例的打开了话匣子,一口气说了好几段话。

    严重茂惊讶的望着杨烈,心里却非常清楚,契丹人狡诈的表现,引起了杨烈的高度重视。

    “扬长避短!契丹人懂的道理,咱们难道不懂了么”杨烈冷冷的一笑,长呼了口气,“契丹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弓马娴熟是天然优势,不过,咱们也有优势,城外的船队足以让咱们拖死脱垮耶律哈赤的三万人。”

    这还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严重茂这个镇抚使,非常善于做草民的思想工作,可是论及指挥打仗的能力,他和杨烈相比,至少差出去三条街。

    既然看懂了契丹的纠缠战术,杨烈索性又在武清城里多休整了三日,然后把从城里抄捡来的细软和粮食,趁夜送到了河岸边的战船上。

    &nb



第1265章 游击与反游击
    契丹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在陆地上的机动力异常之强悍,这是毫无疑问的巨大优势!

    然而,整个幽蓟大平原上水网密布,将整个大平原分割成了若干个河道组成的天堑,这就给拥有水师舰队的杨烈,带来了数之不尽的便利条件!

    契丹人的主力部队,必须顶住李中易的步步紧逼,不可能分兵太多出来。接下来,汉军和契丹两军,比拼的便是一个重要环节:谁的偏师更牛b

    搅动一池春水,让契丹人顾头不顾尾,这是李中易交给杨烈的战略任务。

    此时的杨烈,负手立于战舰的船首,任由轻风拂过整个身子。

    严重茂默默的站在杨烈的身侧,心里念叨着一句李中易常说的名言:每逢大事有静气!

    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心不跳,说易行难,严重茂至今只见过两个人可以做到这一点,一个是主上李中易,另一个就是杨烈。

    自从第一军建立之后,严重茂一直以第一军镇抚使的身份,和杨烈搅和在一起。至今为止,两人从未分开过,一直是深受李中易信任的好搭档。

    这么多年的合作下来,杨烈只问作战和训练的态度,令严重茂非常满意。

    客观的说,第一军既深深的打上了杨烈的烙印,又有严重茂留下的许多痕迹。

    运用水师舰队,和契丹人打游袭战,这是李中易的创举,开天辟地的重大创举。

    毫不夸张的说,从水上向契丹人发起进攻,恰好成为汉军扭转整个战略局面的关键。

    契丹人的正面,李中易领着十几万大军,在补充了给养后,再次掉头向北。

    杨烈向北,李中易也向北,不言而喻,耶律休哥所面临的军事压力,沉重之极。

    相对而言,从水上压向幽州的杨烈,给了耶律休哥更大的心里压力。

    毕竟,杨烈的兵锋所向之处,皆是契丹人的腹地大粮仓,由不得耶律休哥不去重视。

    耶律长元绕出去两百多里地,等来的结果却是,南蛮子的主力居然比他更快的回撤到了霸州城的北岸。

    迂回战术的破功,令耶律长元格外的沮丧,经过上次战役之后,他手下的兵马,只剩下了七千多。

    凭借七千多铁骑,就想和十几万李家军决战,这显然是痴心妄想。耶律长元的脑子还没有完全坏掉,自然不可能有此奢望。

    然而,随着李家军的回撤,耶律长元想打击南蛮子粮道的设想,瞬间变成了泡影。

    就这么以败军之将的身份回去,耶律阿蛮显然不可能轻易的饶过耶律长元,送到嘴边的借口不用,除非耶律阿蛮变成了傻冒。

    类似的办公室政治,不管是在李家军中,还是在契丹人的队伍里边,都是广泛存在的事实。

    李中易曾经说过一句名言,军内无派,千奇百怪!

    在李家军中,目前至少有五大山头的存在,以杨烈为首的五军都指挥使,即是现有的五大军头。

    在李家军中的派系,还有另一种说法,即讲武堂派,和旧臣派。

    由于逢晋必考的铁律,目前的李家军中,讲武堂出身的将领,已经遍及全军的各个角落。

    与此同时,从河池从龙的老军头们,经常被李中易叫去客串讲武堂的教官。

    基于现实的状况,出现了十分有趣的特殊现象,即每个军头的身后,都站着一大批从讲武堂毕业的学子,并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派系山头文化。

    俗话说的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在第一军中,杨烈的老部下们,都是敢打敢拼,擅长动脑筋的将领。这个特点,和杨烈喜欢动脑子的人,有着密布的关联性。

    李中易不是职业将军出身,在他的字典里,战争就是不择手段的暴力斗



第1266章 最凶恶的对手
    在总参议司的作战计划里面,共有五套作战方案,其中其中最令人惊悚的是,耶律休哥派偏师拖住李中易率领的主力大军,然后集中皮室军和宫分军的主力,寻机设伏以便歼灭杨烈部的汉军。

    作战计划,之所以叫作计划,就是未雨绸缪的大胆想定一切可能发生的恶劣情况,也就是尽可能把敌人设想成异常狡猾之敌人,而不是蠢笨的对手。

    事实证明,耶律休哥的确是李家军最凶恶的对手和敌人!

    李中易骑在“血杀”的背上,张三正举左,高强居右,将他护卫在当中。

    “张三正,你说说看,耶律休哥会在幽州等咱们么”李中易扭头问张三正。

    张三正仔细的琢磨了一番,摇着头说:“我觉得以耶律休哥的狡猾程度,应该不至于打这种呆仗吧”

    “哦,你呢”李中易转过身子,笑眯眯的望向高强。

    高强沉吟片刻,小声说:“我如果是耶律休哥的话,一定会派人先缠住我军主力,先消灭杨烈所部再说。”

    “理由呢”李中易笑望着高强,故意打破砂锅问到底。

    高强经常被考问,已经适应了李中易随即抽查的方式,他解释说:“别说是我军了,哪怕是北汉的禁军,只要事先列好阵,契丹人一时间也难以将其击溃。契丹人其实最擅长的是围点打援,或是切断粮道的战术,从以往的战例来看,他们并不喜欢和汉家军队正面作战。”

    李中易点点头,再次望向张三正,张三正心里明白,再不拿出硬功夫,只怕会给高强比了下去。

    “回主上,耶律休哥若想和我军主力决战,早在上次的时候,就已经开打了。只可惜,契丹人只是派出了偏师,一则想试探下我军的真实战力,另一个则是想用偏师缠住我军主力罢了。”张三正的一席话令李中易频频点头,耶律休哥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丝毫没有分析错。

    “主上,我军很早就开始演练,针对骑兵的正面作战方式,至今已经长达五年之久。想必耶律休哥也已经早有所耳闻了吧”张三正凝神想了一阵子,接着补充说,“参议司的报告曾经分析过,契丹人的最佳战术其实是放弃幽州,利用燕山山脉以北的广阔平原,与我军全力周旋。只可惜,幽蓟大平原上的出产太过于丰富了,不狠狠的败几场仗,契丹人恐怕难以割舍掉已经到了嘴里的肥肉。”

    李中易略有些惊讶的望着张三正,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张三正这小子长能耐了啊,进步快得令人震惊。

    历史上,俄军的库图佐夫总司令,就是采取诱敌深入,坚决切断法军后勤线的战略,最终将拿皇打翻在地。

    从雄州和霸州,到幽州的距离,充其量也就三百里地而已。

    李家军和别的军阀部队不同,在队伍里有有一支训练了多年,又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汉军骑兵精锐部队,人数更是超过了三万余人之多。

    面对武装到了牙齿,并且已经实现了全军骡马化的李家军,耶律休哥若想切断粮道,派的兵力少了,会变成李家军的美食。派的兵多了,幽州城的防御力量又弱了几分,还真是两难了。

    战争进行到今时今地,耶律休哥应该已经后悔了,悔不该将幽州的汉军派去增援晋阳的刘汉政权。

    可问题是,李中易采取的是阳谋,若是耶律休哥不管晋阳,那么以



第1267章 有盼头
    再次北上的路上,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村落里荒无人烟。

    不得不说,耶律休哥驱赶幽州汉民离开家园的手段,客观的起到了坚壁清野的良好效果!

    有史为镜,李中易压根就没期待所谓的箪食浆壶,笑迎王师的景象。

    历史上,幽州的汉人们,在契丹人亡国之后,对于重归于大宋境内的客观现实,绝非欢欣鼓舞的态度。

    据史书记载,北宋朝廷拿回了幽州之后,面对的现实是,幽州的汉民经过了近百年的异族统治之后,对于大汉民族的认同度,令人发指的极低!

    李中易对于这种结果,丝毫也不惊讶,毕竟,当年东北沦陷于倭寇之手后,倭人教育和训练出来的伪军,居然成了围剿抗日队伍的急先锋。

    相同的例子,还有更早落入倭国之手的台湾。抗战期间,在大陆地区杀烧抢掠的台湾籍伪军,比真正的日本人还要凶残十倍以上。

    由于李家军携带了足够的粮草,耶律休哥坚决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给李家军造成的最大困扰,主要是水井里边泡满了死尸。

    人可以三天不吃饭,而不注意饿死,却不可能三天不喝水。

    总参议司的作战计划里边,早就考虑到了没水的情况,随军的辅军队伍里边,就有近百名专门负责打井的工匠。

    打井的工匠们,被人用绳索放到井底,观察清楚地下水的流向之后,就在被污染水井的上游,动用人力再挖出一口新井来。

    在工兵营的配合下,新挖的水井,以每天几十口的速度增长。

    挖水井虽然迟缓了李家军前进的速度,但是,确保水源的供应,又是必须的基本保障。
1...692693694695696...8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