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侯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大司空
“家里有几口人”李中易喝了一口猪骨汤,咽下一小口烙饼,笑眯眯的问士兵张远文。
张远文摸着脑袋,露出憨厚的笑容,小声说:“父母二弟和三弟,还有我家娘子都在平卢的乡下种地,两个小娃儿都是带把的……”
李中易微微一笑,张远文的家在平卢,又是农民之家,这就说明,张家必定是他打土豪分田地的受惠者。
“哦,种地好啊,有地可种,才不至于饿肚子。”李中易抬手擦了一把唇角过多的油渍,反手抹在靴帮子上,接着又问张远文,“家里一共分了多少亩地”
高强和张三正,马上扭过头,压根就不敢看李中易和
第1255章 敌进我退
“禀报主上,耶律休哥已经率军向北撤退。”
斥喉报回来的最新军情,证实了李中易此前的判断,契丹人确实想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吸引他持续性的北上。
“你们怎么看”李中易扭头看着高强和张三正,他的提问几乎无处不在,令高、张二人穷于应付。
高强想了想说:“幽州城内的敌军,可有增兵如果没有增兵,那就说明,耶律休哥还不知道我军火炮的厉害。”
张三正接口道:“小的以为,耶律休哥八成已经知晓我军拥有火炮的情报,大名府的快速陷落,消息再慢也应该已经传入了休哥的耳内。”
李中易点点头,又问高强:“你认为幽州城内目前有多少契丹精锐”
高强努力的思考了一阵子,迟疑道:“恐怕不会少于十万人吧”
李中易频频点头,又偏头看向张三正,张三正苦思苦想了一阵子,有些吃力的说:“休哥恐怕是想用重兵切断咱们的后路,那么一来,前有易守难攻的幽州,后有至少十几万契丹精锐铁骑,我军危矣!”
李中易笑了,在他的精心培养下,高强和张三正快速的成长了起来。
人才,不可能从天而降,必须靠自己用心去培养!
讲武堂内,培养的是职业化的中下级步军军官,但是,高级将领的培养,暂时还没有固定的场所。
建立步军大学堂,以及水师学堂和大学堂,一直是李中易的目标,只是他刚拿下全国政权不久,暂时还没腾出手来罢了。
未来的战争,一定是围绕着海上和陆上展开,如今的水师依然处于初级的训练阶段。
也就是说,水师的建设,尚未走上专业化和正规化的道路。所谓专业化和正规化,指的水师军官,都是科班出身的职业化军官。
凡事,有利必有弊,端看弊大还是利大!
世界海军的发展规律,李中易站得高,看得其实很清楚。不管是大英帝国的海军,还是美帝国的海军,其军官全都是科班出身。
科班出身的将领,有教条化的风险,却比粗放式的以老带新的培养模式,多了很多优势。
其中,最突出的优势,便是科班出身的将领,不容易犯低级的错误。
现在,休哥做的事,和当年的库图佐夫的想法,几乎一模一样,就是想诱李家军北上,并顿兵于坚城之下,然后被休哥率领的主力骑兵集团,切断粮食物资的补给通路。
历史上的宋军,其实在阵地战之时,往往很容易占据上风,并打出漂亮的胜仗。
然而,缺少马匹的宋军,即使打了大胜仗,也因为追不上敌军,无法扩大战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草原上的敌人远遁。
李家军却和传统的中原王师,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倒是和盛唐时期的唐军颇有些相似之处。
首先是马多,其次是远程打击兵器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最后是纪律异常之严明!
党项人已经整个的匍匐于李中易的脚下,西北的马源地北李中易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历史上弱宋缺马的困局,在李家军这里已经获得了彻底的解决。
至于远程打击武器,这个的确值得大书特书,李家军目前拥有6磅炮、12磅炮、神臂弩等远程打击武器。
其中,尤其是百门火炮的助阵,使李家军在阵地战之时,还未开战,就占尽了便宜。
想当初,李中易进军东京忭梁之时,仅仅用火炮持续性的轰击韩通的大营,便造成了朝廷禁军的大混乱,赢得异常之轻松。
大名府城下,李家军的火炮给宽厚的城墙,造成了足以致命的威胁。
说白了,火炮的诞生,宣告了依赖城墙抵御进攻的城市守卫战,已经彻底落伍于整个时代。
李中易曾经有句名言,火炮的出现,意味着善守的所谓名将,再难有出头之日。
&nb
第1257章 反客为主
“禀主上,大约三万契丹人,从后边追上来了。”
斥喉带回来的消息,正在李中易的意料之中,他随即笑道:“休哥这是要将咱们这块大肥肉,一口吞掉呢。”
“命令三军,停止撤退,原地待敌。”李中易果断的下达了准备迎战的命令。
很快,三军将士们原地掉头,依旧是品字型的大阵,骑兵部队则被部署于品字大阵的正中间。
契丹人全是骑兵,人数多达二十余万之众。李家军虽然已经实现了全军的骡马化,但是,真正能够参与骑兵对决的精锐骑士,也就是区区三万人而已。
如果李中易贸然派出骑兵,与耶律阿蛮率领的三万精锐左皮室军对决,显然正中了休哥的下怀。
李家军的骑兵部队,消耗一名就少一名,短时间内很难补充齐全。
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不仅休哥懂,李中易也懂!
哪怕李勇率领的骑兵营,歼灭了耶律阿蛮的三万精锐皮室军,他本营的损失绝对不可能小。
一旦李家军失去了追击的精锐机动力量,休哥即使睡着了,恐怕也会乐的笑醒了。
既然是相互的消耗战嘛,李中易才不会放过用步军的防御大阵,消耗契丹人的大好时机!
李中易还有个秘密武器,专门用于应对契丹人的狼群袭扰战术。在李家军中,已经早早的就消灭了夜盲症,夜袭战也是李家军的保留训练科目。
然而,在契丹人里边,十个之中很可能有三个以上的夜盲症患者。
契丹人想缠住李家军,李中易乐意奉陪到底,等到了晚上,他再摆来阵式强攻契丹人的营盘。
如果契丹人不想决战,选择了撤退,嘿嘿,这个时候就是李勇的骑兵营逞威风的时机了!
契丹人一旦选择了撤退,可是军纪方面却不如李家军这么的严明,那么,撤退的战术,很可能导致整体性的溃败。
这个时候,李勇的骑兵营再集体出动,大肆追杀败逃的契丹人,那个战果可大了!
李家军扎营之后,耶律阿蛮领着三万契丹铁骑,浩浩荡荡的杀了过来。
在两军相距大约五里的时候,契丹人停下了前进的步伐,并向四面派出了侦察敌情的哨探。
李中易坐在指挥车上,单筒望远镜绕着契丹人的阵线,观察了一周后,最终得出了结论:这是一支契丹人的轻骑兵部队。
按照兵法所云,轻骑兵部队,一般执行的都是骚扰性质的任务,目的就一个:将敌军拖垮拖瘦!
“传我的命令,等三刻钟后,若是敌军不想主动进攻,那咱们就以品字型的迎上去。”李中易不想采取的太过于被动的防御反击战术,敌军不主动来攻,他就反攻过去,以便打乱敌军的战术节奏。
俗话说的好,浑水才好摸鱼,敌人的阵脚不乱,李中易就不太好对他们下毒手!
这边厢的耶律阿蛮,瞪大了一双牛眼,仔细的寻找着李家军的骑兵部队!
临行前,耶律休哥一再叮嘱耶律阿蛮,务必找到李家军的骑兵部队,并消灭之!
耶律休哥说的很清楚,此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把李家军的骑兵部队,完全消灭!
汉人不擅骑射,契丹勇士却是个个都弓马娴熟,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兵法里边讲得非常之清楚明白!
&
第1258章 试探性进攻
品字型大阵逐渐向契丹人靠拢,耶律阿蛮渐渐的坐不住了,他很想发动一次大冲锋,灭一灭李家军的锐气。
然而,休哥给的任务是,缠住李家军即可,不许恋战,更不许擅自发起总攻击。
如果不打一仗,就这么撤退了,未免也太窝囊了吧
时间就在耶律阿蛮的纠结之中,一分一秒的过去,而李家军也接近到了相距不足三里地。
在没有建立总参谋部制度的契丹军队里,耶律阿蛮既没人可以分担一下作战计划的压力,也无人可以商量一下后勤的事务,战役的成败完全由其一人承担。
耶律休哥交给阿蛮的任务,只有一个,拖累拖垮李家军,就是大功一件!
撤退是肯定需要的,但是,绝对不能就这么撤退了!
耶律阿蛮手头有三万兵马,拿出五千兵马,冲击两个波次,完全可以做得到。
“谁敢替我去冲破南蛮子的鸟阵”耶律阿蛮不仅不是笨蛋,反而聪明的使出了激将法。
“某家愿去马踏南蛮子……”万骑详稳耶律洪枝当仁不让的挺身而出。
耶律阿蛮满意的看了眼耶律洪枝,这小子是他的心腹,一向对他言听计从。
这一次,耶律洪枝再一次主动的跳了出来,耶律阿蛮自然是满意之极。
不过,耶律阿蛮并不打算派耶律洪枝出马,毕竟左皮室军和李家军这是头一遭开战,不摸清楚李家军的底细,阿蛮不可能拿他自己的亲信去冒险。
“每次都是洪枝主动站出来,还有人愿往么”耶律阿蛮扫视了身边一周,视线落到了万骑详稳耶律长元的身上。
耶律长元平日里不怎么服气耶律阿蛮,总是牢骚满腹,怪话连篇。耶律阿蛮早就想修理他了,这一次机会难得,自然不会放过他了。
耶律长元明知道阿蛮的心思,骨子里的骄傲,却不允许他做缩头乌龟。
“某愿往!”耶律长元话音未落,耶律阿蛮便答应了他,“好,长元详稳不愧是我大契丹国有名的勇士。”
耶律阿蛮送的廉价高帽子,令耶律长元格外的胸闷,但他也不敢公开得罪死耶律阿蛮。
耶律长元别过脸去,大声说:“某去也!”拍马就走,丝毫也不拖泥带水。
利用骑兵的高速度优势,怎样去冲击完整的敌人步军大阵,耶律长元已经拥有丰富的经验。否则,他也不可能在得罪了耶律阿蛮之后,还能够一直坐在万骑详稳的宝座之上,纹丝不动。
“你们两个千骑队,分左右冲过去。记住了,不许恋战,仅仅是冲过去,绕着南蛮子的大阵,反复的用箭去射,都听懂了么”耶律长元交待作战任务的时候,向来不厌其烦,“如果南蛮子动了,你们就分别掉头往远处去……若是南蛮子一直不动,你们就一直绕着敌阵猛射……”
“得令!”两名千骑详稳几乎同时拱手,大声说,“一定教让南蛮子知道咱们契丹铁骑的厉害。”
“去吧。”耶律长元分别拍了拍部下的肩膀,面含微笑的放他们走了。
李中易正在喝茶,负责观察的高强却禀报说:“回主上,契丹人动了!”
“哦!”李中易又喝了两口热茶,这才起身拿起单筒望远镜,认真仔细的看向契丹人的阵营。
“嘿嘿,耶律阿蛮这是瞧不起咱们呢,区区一万余人,就想冲垮我的大营”李中易数清楚契丹人的旗号数量,通过心算很快得出结论,契丹人只是骚扰性质的试探罢了。
单筒望远镜的作用,在阵地战之时,显得尤为具有优越性!
 
第1259章 发威
千骑甲营详稳耶律洪山,和千骑乙营详稳耶律完广,都是耶律长元的心腹。
其中,耶律洪山比较勇猛一些,耶律完广比较多谋,耶律长元命这两人分左右袭扰李家军,正好发挥他们的所长。
两个千骑营开始小步缓跑的时候,耶律完广大声吼道:“你先冲,我随后!”
耶律洪山闻言后,不由翻着白眼,嘟囔道:“又是我先冲!”
在如雷的马蹄声中,耶律完广并没有听清楚耶律洪山的话,但他仅看耶律洪山的神态,就知道,这小子又在发牢骚了!
耶律完广声嘶力竭的吼道:“还是老规矩,首功归你!”
耶律洪山听了此话,这才重重的点着头说:“这还差不多!”
契丹皮室军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常备精锐骑兵,美中不足的是,这支队伍依然残留着草原蛮族的游牧习气。
也就是说,擅长打顺风仗,一旦遇挫或是作战失利,军纪就不太可能控制住局面了!
李永堂接到命令后,随即下达了指令:“炮营所属分为三个梯次,第一梯次上链弹,第二个梯次上实心弹,第三个梯次上霰弹,依次轮流发射……”
在李家军中,最前线的最高指挥官有权力在一定范围内,修改李中易下达的军令。
俗话说的好,兵无常形,水无常势!
临阵作战之时,局部和全局的形势,可谓是瞬息万变。李中易允许部下修改他的命令,既是一种莫大的信任,也是有的放矢的充分授权!
几十万人的阵地战大对决中,李家军哪怕拥有诸多的信息传递手段,但依然不可能如战地电话一般的快捷和准确。
很多时候,从李中易发现敌情的变化,到修改过的命令准确的传递到受令部队指挥官的手上,很可能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时辰,这就很容易耽误大事了!
自从,总参议司建立之后,在作战计划中,允许营以上的指挥官,及时的把握住战机,在预定的备用计划内,适当修改上边的军令。
由于专业性的考虑,李永堂在链弹之外,增加了实心铁弹,并把发射的梯次改为三波,都在备用计划的范畴之内。
应对草原骑兵冲锋之时,客观的说,实心弹的射程比链弹远的多,完全可以用在第一波的打击。
猜你喜欢